幽灵旅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536465381
作者:(美)约翰·斯卡尔齐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雅列·迪拉克,人类殖民防卫军“幽灵旅”中的另类——他来到人世的目的,只是为了充当叛徒查尔斯·鲍汀记忆的容器,揭开他不为人知的秘密。
然而,作为克隆体,迪拉克与自己的原型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共鸣。他迫切地想了解鲍汀的一切,不光为了达成与生俱来的目的,更为了探寻存在的意义。
究竟是听从鲍汀的召唤,还是循着自己创造者的脚步走下去?
成熟后的迪拉克逐渐明白,即使身为“幽灵”,也没人能剥夺自己选择的权利。

编辑推荐

作为《垂暮之战》的续作,《幽灵旅》除了继续描写战争和人类末日的前兆外,还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个体身份认同问题给予了充分关注。

前言

嘿,瞧,我正在表演分身术!开玩笑的,呵呵。不过,请想想看,就在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如果我没有被飞驰而来的公交车撞上天,或者被一群四处劫掠的獾活吃了,那我多半仍在美国俄亥俄州,做着我该做的事,比如睡觉、打电玩、逗弄我的宠物,甚至写作。瞧,我正朝你挥手呢!当然,你八成看不见。地球的曲率将你我各分天涯。但请相信我在向你致意:你好,幸会!是的,我在俄亥俄。但我同时也在中国,在你身边。你正在阅读我的思想,它们被我机灵地编码进文字之中,然后送到中国的编辑大人面前。编辑大人御览后,又命人将其翻译出来,译文精确而英明地重构了我的思想(写作提示:要勤拍编辑马屁)。接着,编辑大人将文章付梓刊印。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出版环境中,它逐级流通,最后送到你手上。就在你阅读的同时,你也解码了我的思想。你这会儿正在阅读我的思想。它们直接源自我的大脑。所以我说,这就与我在你身边一样。这让我欣喜万分,因为这是我首次“来到”中国。不过,我得承认,我对中国的科幻状况一无所知。当我的经纪人告诉我,他已经卖出了《垂暮之战》的中文版权时,我很高兴,同时也非常好奇,因为我不清楚中国读者对科幻文学的胃口究竟有多大。所以我上网做了些调查,发现我的中国出版商不仅建树良多,而且还拥有一本科幻杂志,月发行量高达数十万册。或许这条信息对你来说并不陌生,但让我来为你作些对比:即便将美国最顶尖的三份科幻杂志(《类比》、《阿西莫夫科幻杂志》和《幻想和科幻》)的发行量加在一块儿,也仍然不及《科幻世界》;就算将它们加在一块儿后又翻一倍,也还是抵不过。所以,中国不仅有科幻读者,而且很可能比美国多得多。我突然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你能喜欢这本书,那样我就能常常造访你的国家。我必须承认,我依旧对科幻在中国的状况知之甚少,但我希望能渐渐补上,因为对我来说,那儿似乎是个好地方。《垂暮之战》的面世纯属偶然,换言之,它是以一种极不寻常的方式诞生的。通常你写出一本书后,就会把它投给出版商,企盼他们能青眼有加,买下它,出版它,让你财源滚滚、声名鹊起、备受瞩目。这是惯例,自从有出版这一行起,规矩就是这么定的。可是,我却偏偏没走这条老路。我曾打算按部就班。2001年开始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本来计划将它投给出版商。但我写完之后转念一想,这样做究竞得花多久才能有个结果呢?投出稿件,等待数月,再投出稿件,等待更长的时间?我越想越郁闷,便索性将稿子扔进了抽屉。这一扔就是一年。等到2002年12月,我终于决定,与其四处投稿,不如将它放在我的网站上,每天贴一章。管他三七二十一呢,好歹我的网站的日访问量还是有几千的嘛。于是,我以每天一章的速度进行更新,心想,可能这篇文章会就此埋没了吧。但我将小说全部贴完后,事情突然峰回路转,我竟然收到了Tor出版社主编帕特里克·尼尔森一海顿的一封电子邮件。好家伙,这可是美国最大的科幻出版社啊。我们俩愿买愿卖,一拍即合:帕特里克:嘿。你的小说写得不错。我能出版它么?我:哦。好啊,如果你觉得有这个必要的话。这就是我们交易谈判的全过程。不过,后来我收到了许多别的作家的斥责邮件。“你不能搞那一套!”他们说。我向他们道了歉,说我只是傻人有傻福,而且保证下不为例。此后,我又卖掉了三本小说,交易过程同样非常顺畅。但我想告诉你的是,遵循传统的投稿流程依然是最佳的选择。尽管我走“异路”卖掉了一本书,但其他成千上万本书仍是以传统方式卖掉的。所以,如果仔细计算一下成功率的话,恪守陈规还是有道理的。《垂暮之战》的版权被买下后,又等了两年才得以出版。可书刚一面世,我就被提名了雨果奖,还赢得了坎贝尔奖的最佳新人奖。对于一本我从没有投过稿的书来说,它已经表现得足够出色。我很高兴么?要知道,得偿所愿固然很好,但我也有一点受宠若惊,因为这本书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运气使然。直到现在,这本书仍然鸿运当头,因为它来到了另一个国家,变成了另一种语言,拿在了你的手中。你能读到这本书,读到我写的这篇小短文,这种事本来应属天方夜谭,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对此我感到无比欣慰。这是我第一次与你见面,但如果我的好运能够继续的话,我们定然能够再会。保重,回见!

内容概要

约翰·斯卡尔齐,美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和博客作家,1969年5月10日出生,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现居俄亥俄州。
2005年,斯卡尔齐的处女作《垂暮之战》由美国著名科幻出版社Tor出版,随即获该年度雨果奖最佳长篇提名,斯卡尔齐本人也因此荣膺 2006年度约翰·W·坎贝尔奖最佳新人奖。
受到获奖的鼓励,斯卡尔齐又创作了《垂暮之战》的三部续作——《幽灵旅》《最后的殖民地》和《佐伊的故事》,且均受好评,其中,《最后的殖民地》获得2008年雨果奖最佳长篇提名。

媒体关注与评论

《幽灵旅》将紧张的军事行动与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的深刻洞见结合起来。斯卡尔齐很好地把握了个人戏剧与“大场面”之间的平衡……强烈推荐!  ——美国《图书馆杂志》作为《垂暮之战》的续作,《幽灵旅》除了继续描写战争和人类末日的前兆外,还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个体身份认同问题给予了充分关注。  ——美国《书目》杂志将《星船伞兵》与《再造战士》合而为一,让人重新领略到优秀战争科幻小说的经典元素——觉醒、背叛和抗争。  ——美国《娱乐周刊》

章节摘录

但这块石头很大。气压在石块上撕开罅隙,碎石横飞。它冲进密度逐渐加强的大气层,暴露出结构上的缺陷和弱点,遭到了肆意“剥削”。碎片剥离开,闪出转瞬即逝的耀眼光芒,被天空耗尽。但在穿越大气层的旅程尽头,残留的物质仍足以对行星表面造成影响。燃烧的小石块飞速砸落在一片石质平原上,狂风吹散了平原上的冰雪。撞击汽化了石块和平原的一小部分,掘出一块同样不大的坑洞。巨大的力量推挤着石原,朝水平面和地底延伸了很远,撞击声如洪钟,引发的次声波低于大多数已知智慧生物的听觉范围。地面颤抖着。行星地底深处,有人终于注意到了这块石头。“地震。”夏伦说着,目光仍盯着自己的显示屏。过了一会儿,又传来一阵震动。“地震。”夏伦又说。凯南从自己的显示屏上抬眼望向自己的助手。“你打算每次都说吗?”他问。“我希望你随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夏伦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凯南说,“但真没这个必要每次都说。我是科学家,我知道每次地面震动就代表我们在经历一次地震。你第一次这么说很有用,但重复五六次就变得很单调了。”又是一阵震动。“地震。”夏伦说,“这是第七次了。话说回来,你不是地质构造学家,这不属于你的专长领域。”虽然夏伦说话时一如往常地面无表情,其中的讽刺意味却不难察觉。要不是一直在同自己的助手睡觉,凯南很有可能已经被激怒了。但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凯南只好尴尬地笑笑。“我记得你也不是地质构造学专家。”他说。“这是个习惯。”夏伦说。凯南正要张口回应,地面猛然朝他突起。过了一会儿他才意识到,不是地板朝自己弹过来,而是自己被突然掀到了地板上。此刻,他正四仰八叉地躺在地砖上,工作站里原本摆放整齐的物品也有半数跟他一样。凯南的工作椅倒在他右侧一人远的地方,还在突如其来的作用力下摇晃不定。他望向夏伦,她没再盯着自己的显示屏了。原因之一是显示屏已掉在地上碎了,就在倒地的夏伦左边。“这是怎么回事?”凯南问。“地震?”夏伦怀着些许希望猜测道,随即尖叫起来。实验室再次在他们身边剧烈震颤,挡光板和隔音板从天花板上掉落下来。凯南和夏伦挣扎着爬到工作台下龟缩起来,周围的一切都在剧烈爆炸。不久,震动停止了。凯南在摇曳的灯光中四下张望,看见自己实验室的物品多半已落在地板上,包括大部分天花板和一部分墙壁。平常实验室里满是工人和凯南的其他助手,但今天为了完成一些程序,他和夏伦晚上又过来了。他的大多数下属都已返回地下营房,很可能已经人睡了。嗯,现在他们该醒过来了。一阵尖厉的哀鸣从通往实验室的大厅中传来。“你听见了吗?”夏伦问。凯南肯定地点了点头,“是战位所的警笛。”“我们被人袭击了?”夏伦问,“我还以为这片基地是有防护的呢。”“的确有,”凯南说,“或者说曾经有。无论如何,照理说是有。”“哦,防护工作干得不错嘛,我得夸一句。”夏伦说。这下凯南被惹恼了,“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夏伦。”他说。“对不起。”夏伦想平息老板突然爆发的怒火。凯南哼了一声,从工作台下钻出来,择路走到一个掀翻了的储物柜前。“过来帮我一把。”他对夏伦说。他俩合力挪动储物柜,好打开柜门。柜子里有一支小型射弹枪和一匣子弹。“你从哪儿弄来的?”夏伦问。“这是个军事基地,夏伦。”凯南说,“军事基地当然有武器。我有两支这样的枪,一支在这儿,一支在营房。我觉得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它们也许会派上用场。”“我们跟军队毫不相干啊。”夏伦说。“我相信对袭击者来说,我们手上拿没拿枪会有极大的区别。”凯南说着,将枪递给夏伦,“拿着。”“别把这玩意儿给我,”夏伦说,“我从来没用过。你自己拿着。”“你确定?”凯南问。“我确定。”夏伦说,“我到头来只会开枪打中自己的大腿。”“好吧。”凯南说。他将弹匣装进枪里,又把枪顺手放进外套口袋。“该回营房了。咱们的人都在那儿,要是出事了,我们应该跟他们在一起。”夏伦默许了。她看上去筋疲力尽、心惊胆战,言谈中一贯的冷潮热讽已消失不见。凯南飞快地捏了捏她的手。“别怕,夏伦。”他说,“我们不会有事的。咱们试着接近营房看看。”他俩开始在大厅的碎石块中穿行。这时,传来地下楼梯井大门滑开的声音。透过灰尘和昏暗的灯光,凯南费力地看见两个巨大的身影正穿过大门走出来。凯南开始原路返回实验室;夏伦比自己的老板更快想到这一点。已经退回了实验室门口。唯一一条离开这儿的路就是楼梯井远端的电梯。他们被困住了。凯南边退边拍了拍自己的外套口袋;他用枪的经验并不比夏伦多几分,因此连有没有本事命中哪怕一个远处的目标都不敢肯定,两个就更不用提了。那两人应该都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图书封面


 幽灵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畅快淋漓的《垂暮之战》后,骆驼便在第一时间,将目光转向了其续作《幽灵旅》。原本所期望的再一次的流畅感,没想到却不复往昔,磕磕碰碰了好几天才读完。好吧,我并不是说,约翰·斯卡尔齐江郎才尽了,好容易憋出一部不错的《垂暮之战》,然后剩下的都是狗尾续貂。天地良心,《幽灵旅》后面还有两部续作呢!我想最大的不同是叙事风格的改变。《垂暮之战》的主人公虽是年近耋耄,故事却是用的第一人称进行叙述,因此给读者的代入感相当的强烈。而续作《幽灵旅》全文则是采用第三人称,这样虽然有助于更全面地推进剧情,但读者感同身受的程度必然大幅降低了。另外的大不同,便是《幽灵旅》更倾向于剧情的构建,而不再如首作《垂暮之战》般着重铺设世界观。主人公不用如同泡菜 PRG 一般,在各方流转,“打怪升级”。这样一来,可以更为注重与配角的交流,从而设计更为曲折的故事。整体而言,基本上将《垂暮之战》中,那种过于随心所欲的风格回炉重铸了,《幽灵旅》应该算是更为正统的硬派宇宙科幻。当然,在字里行间,那种轻松与诙谐时不时还会闪现。与前作风格迥异,相信也是约翰·斯卡尔齐在调整自己的写作风格。期待他在下一部作品中将传统与潮流完美结合。在《幽灵旅》中,作者加入了更多的科幻设想与理论,对于细节的处理也更为生动。许多在《垂暮之战》中点到为止的议题,在本作中都得到了较为详实的解答。《在垂暮之战》中,约翰·斯卡尔齐所提出的主题是:“年龄与躯体的分歧”。这点理解起来几乎没有什么难度。而到了《幽灵旅》中,主题则进一步提升为:“所谓意识,在乎选择”。这个想法与《黑客帝国》中的,“相信与选择双生论”较为接近:不依靠客观条件,而相信某件事情。一旦相信了,便已经选择了。相信与选择等同。《幽灵旅》一文的遗憾在于,对“幽灵旅”的描写还是过于侧面,依旧是通过一个“外来者”的目光去审视。不过看作者的意思,大概依旧是为了续作而留下伏笔吧。可惜后面两部作品,目前国内都还没有引进。如果想一饱眼福,还得静心等待。最后一句:挺过前三章的沉闷就是胜利啊!
  •     文字没有所谓前作《垂暮之战》幽默犀利,随手即拾的讽刺没有那么频繁和强劲,但内核让人琢磨。个人感觉,这其实就是篇讲述美国与世界相依相存相爱相杀的故事。只不过老美们一向喜欢科幻,所以披了科幻衣,要拿中国作家来写,估计会披古装衣。以下个人拙见,不喜勿喷,好好说话。我猜测,斯卡尔齐入手这个故事的点子,应该是他对美国与世界关系的一种个人感悟。这个个人感悟,其实全部集中在本书的第十三章,也是在这一章,整个故事被引入高潮,同时里面也明显的包含了类似超级英雄完成不可能完成之任务这样的美式桥段。然后,借由人类的叛徒鲍汀之口,讲述了这种作者的感悟。其实鲍汀讲的是:美国,地球的霸主,因为自身具有好战的特性而恶意猜测其他任何国家天生都是好战的,以一种敌对世界的态度来看待和处理国际事务,这种想法是害人害己的,最终会沦为所有国家的敌人(还好有超级英雄们力挽狂澜,笑)。美国,为了维持霸主地位,实际上在通过种种手段限制别国的发展和进步,使别国沦为美国的生活生产资料来源地,这种限制和阻碍,实际上降低了人类进步的速度,没有人类整体的竞争者还好,一但有竞争者,就呵呵了。联合国,就像是即将举行的银河系秘密会议,初始想法是为了合理分配各国利益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而设立,但总有国家认为自己的利益没有被合理伸张而不愿意服从这种分配,反对联合国对世界的影响。另外总有某些国家,在联合国框架和想打破现有世界利益分配间徘徊,想浑水摸鱼又想独善其身,总是和这个那个谈来谈去,敌人朋友不断变化,当然,这是在十五章两将军一上校在餐厅里才讲出来的。都说本国人对自己国家是最有发言权的,一点不假。另外,作者似乎觉得人的自主选择权是最神圣的权力。全书多次将选择权拿来说事。当然,射手座的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额。再次声明:个人拙见,不喜勿喷,好好说话。

精彩短评 (总计71条)

  •     居然看了两年了快。。。
  •     和<垂暮>差距不小,少了那种阅读的酣畅感。
  •     老兵不死,唯有隐退。
  •     故事还行,有些看头。不过没什么出人意料的情节,喜欢看战争故事的人到是可以看看。
  •     没有垂暮之战好。太主旋律了
  •     京东
  •     某个湾仔沙书店的下午
  •     简.萨根开起金手指来也不亚于她老公...
  •     作为垂暮之战的续篇,幽灵旅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了另一群军人——身体经过特殊强化被制作出来,并植入已故人的意识,战斗能力高超,培养周期短。这类人称为幽灵旅。本文除了讲述背负着背叛者意识的克隆体雅列如何成长,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牺牲自己,消除战争威胁。还用较多的篇幅解释设定——大有构筑世界的野心。作为垂暮之战续作三部曲的首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没第一部好看啊,不够燃
  •     设定严谨而简约,故事推进明快但不仓促。用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带出伦理的思考。唯一的缺点是笔调太过冷静克制,让高潮看起来有些平淡。
  •     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剧情也不错,虽然还没有到惊世骇俗的程度。期待这个系列的后几部能够出版。
  •     这么好看又有哲学意味的书才给8分?
  •     接着老人战争堆起来的世界观,这本续集基本是个悬疑战争片好剧本,西方主流论调里的各种社会矛盾都有了,年轻作者愤世恶俗一点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作为小说本身来讲,还是故事流畅情节紧凑的,可以一看。
  •     经典,但是不如第一本,可能很多包袱在<垂暮之战>已经抖出来的缘故.看完了感觉有点像<安德的游戏>,士兵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有这个感觉
  •     不及第一部
  •     《垂暮之战》的续集。战斗和冒险部分不如第一部有趣,但是浓郁的人文情怀胜过第一部,结局有着能感染人的伤感。期待后续两部的汉化早日完成。在此之前,先看完他的《毛毛星球》。@科幻世界姚海军
  •     比《老人的战争》更多了些巧思,很期待续作。
  •     本质上是个弗兰肯斯坦的故事,不过这次弗兰肯斯坦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意义。
  •     很早以前看过垂暮之战
  •     聒噪的列昂因为心脏病突发在身体检查之前死亡,“最后一分钟志愿加入了幽灵旅”,看来不是句玩笑。
  •     和垂暮之战比起来差点,但在关于人的选择上的分析上深入点,翻译不好,没有垂暮之战有意思。
  •     尽管充斥各种血腥又暴力军事的行动,但全书的基调却格外悲悯
  •     多了不少心理描写,算是第一部和第三部的过渡吧。。。第三部‘最后的殖民地’写的不错。。。。
  •     福尔摩斯和华生去野营,晚上他把华生叫醒:这一片星空让你联想到啥?华:人类的渺小?福:有人他x的偷了咱的帐篷
  •     超级好看啊魂淡!通俗小说外壳,严肃小说内涵啊!绝笔适合改编影视啊!电影太短要拍电视剧啊!迷你剧也可以考虑啊!康苏人真是宇宙第一号混蛋啊!但是好喜欢这种混蛋啊!
  •     斯卡尔齐的又一部小说,讲殖民护卫军中号称幽灵部队的军人的故事。他们是用死人的DNA加上其它物种的成分,配合生物技术、纳米科技和电脑技术等制造出来的战斗力超群又无比忠诚的人类战士。其中之一名叫雅列·狄拉克,却拥有人类的叛徒布廷的意识,成为了幽灵旅与布廷都想利用的对象。雅列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生命,却由于自我选择意识的觉醒,超越了设计时的用途,自愿保护人类,最终与布廷同归于尽。布廷最强的技术是利用“脑伴”的后门,关闭它的功能,断开军人的融合,切断设备的操作,让战士无用武之处。这个设定还是有点脆弱。比起上一本《垂暮之战》,这本带给人的惊喜要少一些。
  •     结尾部分没看明白,cdf到底是在秘密会议上扮演什么角色呢?还有,那个以人类为美食的rraey人怎么突然变成了人类的好朋友,转变过程略嫌生硬。
  •     刚把两本看完了。第二本明显比第一本有深度点。虽然还是比不上名家的科幻作品,但是还是能够一口气读完的。可惜第三本和第四本估计不会汉化了。很想知道秘密会议什么的阴谋啊
  •     不如垂暮之战流畅,鸡肋
  •     雅列·迪拉克雖然不能決定出身以及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目的,但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做出了也許不正確,但是卻是自己的選擇,人生足矣
  •     和上部一样精彩
  •     在大四學姐手中淘回來。剛剛開始和別人share的時候,自己也在看。現在還在part one吧,但是看到the ground trembled後面Sharan那些無聊的對話,我表示無比郁悶。不太喜歡那種幽默。但看著覺得不錯吖~
  •     在一天之内全部看完了。感觉是近期看到的少有的优秀作品,新兵醒来时与脑伴互动的描写相当精彩。整个故事线紧凑无冷场,整体立意虽不算新颖,但挖掘得很有深度,绝对是推荐的力作。
  •     开始有阴谋论的味道了
  •     因为垂暮之战的主人公的女朋友在幽灵旅,就买了这本来看。
  •     很期待后面的系列
  •     比上一部少了阅读的快感,但是多了难得的深度。特别是后半部分,好看!
  •     平装本也太寒酸了点,
  •     《最后的殖民地》和《佐伊的故事》快点出中文版啊!
  •     很奇怪作者怎么有这么丰富的想像力?有怎么会有这么愤世嫉俗的感情?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幽默的笔调?
  •     没有大场面,不过蛮有意思。
  •     在前作《垂暮之战》的光环之下,这部续作将关注的焦点,从世界观的建构转移到情节本身上来,克隆体对抗本体,同一个大脑中新思维对抗与生俱来的旧思维的情节本身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前作值得学习的是战略,这本值得学习的是战术
  •     为了返劵,一气买了五本书。。。
  •     读了一半感觉作者完全没有延续垂暮之战的流畅感嘛……弃番。
  •     很不错,这系列,人类真的好渺小,看完后,觉得很无力,世界与宇宙太浩瀚了
  •     第一章其实写得不错, 从rarey科学家的视角开始, 蛮有惊喜
  •     与《垂暮之战》一脉相承,但并不是简单的续作,内容从克隆人变成了克隆意识以及灵魂,稍微沉重了一些,看完后反而觉得《垂暮之战》就是前传,人物多了很多侧写,完全是为了后续的铺垫,不过并不枯燥,结局依然有遗憾;此书很薄,适合拍成电影;
  •     纵使被利用而生,被猜疑对待,终其短短一生 最后才有选择权利的时候 作出的仍是善良的抉择。
  •     还行
  •     我怎么感觉 垂暮之战 很一般,求帮解读,很想看下去
  •     说真的,一度看不下去,现在还扔在书柜里没有兴趣再拿出来。
  •     和第一本一样高水准
  •     没垂暮之战好看
  •     结尾有点潦草了,其他都不错
  •     借科幻的外衣讲了人的意识
  •     真的应该先看垂暮之战的,两本的前后联系太强了。这本书的概念不是全新,毕竟有大票的经典在前,但还算能自圆其说,战斗有种星船伞兵的既视感,但没有那么强的说教意味了。
  •     选择才是人所以为人的本质。
  •     牛逼的想象力,继续期待第三部。。
  •     好看!
  •     科幻大师作品,科幻世界出品,值得试试
  •     人物废话有点多,没有第一部看着过瘾
  •     垂暮之战的续集。由第一人称转为第三人称,拔高了思想高度,谈论人性,但幽默风趣的笔风消失了,有得有失,四星。
  •     看完《垂暮之战》,接着看
  •     很好物有所值!
  •       畅快淋漓的《垂暮之战》后,
      骆驼便在第一时间,
      将目光转向了其续作《幽灵旅》。
      原本所期望的再一次的流畅感,
      没想到却不复往昔,
      磕磕碰碰了好几天才读完。
      
      好吧,我并不是说,
      约翰·斯卡尔齐江郎才尽了,
      好容易憋出一部不错的《垂暮之战》,
      然后剩下的都是狗尾续貂。
      天地良心,《幽灵旅》后面还有两部续作呢!
      
      我想最大的不同是叙事风格的改变。
      《垂暮之战》的主人公虽是年近耋耄,
      故事却是用的第一人称进行叙述,
      因此给读者的代入感相当的强烈。
      而续作《幽灵旅》全文则是采用第三人称,
      这样虽然有助于更全面地推进剧情,
      但读者感同身受的程度必然大幅降低了。
      
      另外的大不同,
      便是《幽灵旅》更倾向于剧情的构建,
      而不再如首作《垂暮之战》般着重铺设世界观。
      主人公不用如同泡菜 PRG 一般,
      在各方流转,“打怪升级”。
      这样一来,可以更为注重与配角的交流,
      从而设计更为曲折的故事。
      
      整体而言,
      基本上将《垂暮之战》中,
      那种过于随心所欲的风格回炉重铸了,
      《幽灵旅》应该算是更为正统的硬派宇宙科幻。
      当然,在字里行间,
      那种轻松与诙谐时不时还会闪现。
      与前作风格迥异,
      相信也是约翰·斯卡尔齐在调整自己的写作风格。
      期待他在下一部作品中将传统与潮流完美结合。
      
      在《幽灵旅》中,
      作者加入了更多的科幻设想与理论,
      对于细节的处理也更为生动。
      许多在《垂暮之战》中点到为止的议题,
      在本作中都得到了较为详实的解答。
      
      《在垂暮之战》中,
      约翰·斯卡尔齐所提出的主题是:
      “年龄与躯体的分歧”。
      这点理解起来几乎没有什么难度。
      而到了《幽灵旅》中,
      主题则进一步提升为:
      “所谓意识,在乎选择”。
      这个想法与《黑客帝国》中的,
      “相信与选择双生论”较为接近:
      不依靠客观条件,而相信某件事情。
      一旦相信了,便已经选择了。
      相信与选择等同。
      
      《幽灵旅》一文的遗憾在于,
      对“幽灵旅”的描写还是过于侧面,
      依旧是通过一个“外来者”的目光去审视。
      不过看作者的意思,
      大概依旧是为了续作而留下伏笔吧。
      可惜后面两部作品,
      目前国内都还没有引进。
      如果想一饱眼福,
      还得静心等待。
      
      最后一句:
      挺过前三章的沉闷就是胜利啊!
  •     本书没有被第一部限定住,它继承了前作幽默而又冷酷的笔触,而且又对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提出了新的见解,并为读者描绘出一个人类即将面对的巨大威胁。主角雅列的身份十分尴尬,但他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为了保护人类安全而出生的特种部队战士,直到献出生命乃至意识和肉体的最后一刻都没有忘记,他是英雄
  •     读客的这本翻译的不顺,还是科幻世界版本了。
  •     垂暮之战的续作,延续了上一篇的风格,里面提到特种部队的孩子们和安德的游戏做了对比,比较有感触。
  •     最近刚好在听藏地密码,幽灵旅让我想起了密修者。
  •     自攻自受。相爱相杀。写得很健康的科幻小说,还是战争类型的,和《垂暮之战》是一个系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