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新论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100039031
作者:罗荣渠
页数:545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对发今重大课题——现代化大潮进行探索性研究的新成果。它从宏观史学视解,把现代化作为全球性大转变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首次提出以生产力为社会发展中轴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以此论述世界的现代化发展总趋势和近世中国的社会巨变,并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作了专题考察。全书运用跨学科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融理论与历史研究为一体,突破传统与西方的窠臼,阐发了许多精辟见解。

书籍目录

上篇 现代化新论
序言
第一编 大转变时代的新历史观
第一章 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
一 “现代化”还是“近代化”,应先正名
二 “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
三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西方的现代化思潮与现代化研究
一 不断变化中的社会思潮
二 20世纪60年代——“发展”与“现代化热”
三 20世纪70年代——批判与反思
四 20世纪80年代——理论的修正与自我变革
五 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启示
第三章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世界史研究的新视角
一 是一元单线,还是一元多线?
二 单因素论还是多因素论?
三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宏观架构的设想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新的现代化理论的建立
一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三个阶段
二 围绕现代化的若干理论问题
三 现代化理论的研究范围和基本任务:建立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
第二编 现代世界发展趋势通论
第五章 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一 社会变迁的几种形式
二 两种不同的现代化进程
三 “原初现代化”——大转变的前提条件的形成
四 推进现代化的三次大浪潮
五 现代化进程的总趋势
六 现代化几种基本类型和发展模式
第六章 第三世界现代化进程初探
一 何谓“第三世界”?
二 第三世界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三 第三世界现代化浪潮推进的大趋势
四 国家在现代变革中的正面与负面作用
五 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转变的趋势
六 论“迟发展效应”
七 展望21世纪
第七章 东亚崛起的新经验——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
第三编 转型期中国发展趋势通论(1949年以前)
下篇 现代化新论补编
编后记

内容概要

罗荣渠(1927-1996年):著名历史学家,四川荣县人,生前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治学领域广阔,涉及近现代中外历史和史学理论,晚年以充先在我国从事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开拓性研究而知名于海内外,有《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多种著作传世。

图书封面


 现代化新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罗荣渠先生将本书取名为“现代化新论”,一个“新”字突出了本书的核心价值,其表现我认为有4点:1.提出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以生产力标准替代生产关系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志,否定了单线理论。2.从宏观历史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3.在研究中国近代巨变方面突破以“反帝反封”两个过程作为基本线索和理论分析的框架,从众多的内外因素的互动作用,提出了中国变革的新思路。4.罗先生在否定“绝对精神”的历史观念基础上,特别重视文化因素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并就此深入地分析了东亚以及中国近代现代化思潮的变化。在原书章节的基础上,我认为本书对几个理论和观点的阐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编:大转变时代的新历史观。主要就是提出了一元多线的世界史研究新视角,实质上是对我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重新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即生产力问题上。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多因素的思考历史问题,扩大了我们的历史视野,突破了传统的窠臼。关于现代化的概念,不同学说不同派别有自己的解释。新兴国家的政治家多着眼于增强国力,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和发展来考虑现代化;经济学家则从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观点来看现代化;社会学家偏爱从社会机体的分化与功能方面来谈现代化;而历史学则把现代化视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发展过程。作者指出:现代化的过程有若干不同层面,经济发展是物质层面,政治发展史制度层面,而思想与行为模式则是社会的深度层面。所以,作者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来透视,为现代化下了定义,分别为狭义的和广义的现代化。狭义的现代化是指“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功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了深刻的相应变化。在明确了现代化的概念之后,作者探讨了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他认为,现代化理论,早在一百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就表述了这个思想“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来的景象”同时,作者指出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认识发面的局限:即马克思过高的估计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并预期它接近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因此,马克思将精力转移到未来的革命形势问题上,对于大工业所创造的现代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发展前景问题,则没有进一步探讨下去,由此直接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偏“革命论”与“阶级斗争论”,之后关于现代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等一些列重大问题,则很少有人问津。除了回顾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的研究外,作者也仔细回顾了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西方现代化思潮与现代化研究的情况。这样,在对两者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虽然作者强调他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但读者不难发现,其理论观点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修正,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作者围绕两个问题来论述。第一个是“一元单线还是一元多线”记得中学历史或政治课上,老师无数次的告诉我们,世界各国的历史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种五种生产方式的单线发展图示,是斯大林于1938年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明确提出的。之后,中国学者便坚信这一教条,即“所有民族都经历基本相同的道路……社会的发展是按各种既定的规律,由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向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依次更替的。不仅如此,生活在更加先进形态的国家对别的国家显示出他们的未来,就像别的国家显示出的是那个先进国家的过去一样。”(《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作者辩解道,这种呆滞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并不是马克思的本意,是后人附加上去的。在1847年发表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对普鲁东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方法提出尖锐的批判,其中之一就是批判那种把社会阶段看成是简单的经济关系的线性运动的观点。这样一看,那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并不是单线的。接着,作者从宏观历史的角度,运用历史事实对“单线的发展观”提出了批判。他问道,既然资本主义创造了历史上最强大的生产力,而这种生产力又是迈向社会主义的必备条件,为什么远没有具备这一物质条件的国家首先迈入社会主义?由此,作者指出了单线发展论的结症所在,即认为每种社会经济形态只有一种生产方式,每种生产力在历史过程中只同一种生产关系相结合,而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水平又是一次性完成的,等等。那么,作者结合历史事实,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同一性质与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同一种生产力,同一种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适应几种不同的社会结构。这就是作者概括的现代化动力理论——中轴原理。第二个问题是“单因素论还是多因素论?”我认为,实质上是对社会发展动力或原因的讨论。现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内因即通过内在矛盾的迸发引起革命而完成过渡。过渡的公式如下:新生产力-革命-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变革-生产力大发展。作者认为这套理论,很难经得起历史实践的检验。比如西欧奴隶制瓦解,就是蛮族多次入侵这一外因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先进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西欧的形成,那就更复杂了,各种事件与巧合使经济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联系在一起,产生的合力推动历史的大变革。可见“物质对于精神,经济对于政治文化,绝对不是按照人们设想的固定的方向和顺序发生作用。”作者在这里,特别指出,为了破除历史的宿命进化观,我们突出强调了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外因作用。所以,我们研究历史,不能把人类社会看成“公式化”的过程。作者这种对旧历史观念的革新,对于我们来讲,可以说是终于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第二编:现代世界发展趋势通论。这是作者运用“一元多线发展观”,对近两个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全球发展趋势勾画出一个总的轮廓和总线索,可以说该编是理论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首先,作者还是从宏观的角度,对社会变迁的形式进行了分类,并归纳出两种基本类型的现代化进程。一种是内源性现代化,主要包括西欧,其社会特征是分散性,多变性,突发性。另一种是外源性现代化,主要指东方,拉美等欠发达地区,其社会特征是统一性,连续性和渐进性。作者结合史实,具体分析了现代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论述了推进现代化的三次大浪潮,归纳出现代化进程的总趋势和几种基本发展模式。史论结合,令人信服。我们可以通过一幅简单的表格来概括下不同类型现代化的主要特点:类型 西方早期现代化进程 非西方外源性现代化进程模式 自主型市场经济 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工业化之路 中央统制经济 强制性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动力 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因素逐渐成熟,经济因素占主导 西方的挑战,政治因素占主导。主要推动力是外部中心角色 市民阶层,商人,企业主,从未形成严密的组织力量 受西方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形成严密的政党组织思潮 民主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 国家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过程 由经济权力要求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主导经济过程前现代化的传统结构 多元型等级结构,封建庄园与自治城市的并立,新生资本主义因素从内部引起旧制度的转变。 一元型专制结构,王权与小农经济牢固结合,旧制度在外来因素的冲击下逐渐解体。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现代化的中心内容,也是当代发展的最大课题。所以作者在本编单列了第三世界现代化进程初探一章,对第三世界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及其趋势进行了探究。作者尤其强调了国家政治在第三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可谓成败之关键。另外,选择发展类型是摆在国家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作者结合史实,将工业化分为两种类型:非联系性自主发展和联系性出口导向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战后采用第二种类型的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如日本,亚洲四小龙。马克思曾说过,殖民者有双重使命,一位破坏,二位建设。罗荣渠先生将之归纳升华为“迟发展效应”即第三世界国家的迟发展有利有弊,关键在于趋利避害。当今世界竞争激烈,每个国家都在思索着如何在这个急剧变化,分裂的,不平衡发展加剧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发展的平衡与重心。如何认识到世界的新形势,罗荣渠先生引用了一句西方名言,意味深长。“考虑问题要胸怀全球,行动要始于足下”第三编:转型期中国发展趋势通论。长期以来,对近代中国巨变的认识都是从革命史上反帝反封两个过程作为基本线索和理论分析的框架。本编突破了这一分析框架,从内外因素的互动作用,提出了以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现代化四大趋势作为近代中国变革的基本线索的新观点。研究1840年后中国历史,迎面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一个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古典农业文明的大国在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艰难,险阻迭起,前路漫漫?国内外学者分为外因论者和内因论者。但作者认为均是各执一端,从其所善,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说,中国走向现代化世界是各种内外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应该从单向角度研究改为多向角度综合研究----这就是作者关于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这样,作者站在了新的高度,走出了传统史学设置的禁锢,更深入地研究了近百年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作者将近代中国变革分为四个过程,在这四个过程中内外因素诸种力量交错作用。作者再次把理论带入具体的历史问题中,从鸦片战争开始,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征,各种运动的兴衰过程及其失败原因,总结了中国对现代化探索的经验与教训。第四编:虽然作者并没有单独写出第四编,但他先后花很大的篇幅论述了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并对中国百年来现代化思潮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可见,罗先生多文化因素的重视程度。从世界文化角度来看,第一次大浪潮发生在基督教文化圈;第二次大浪潮还是发生在基督教文化圈(只有日本例外);第三次大浪潮则是从基督教文化圈明显地转向了儒教文化圈,即中华文明各区。那么,我们会问道,世界上不同民族与不同历史文化圈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与进入现代工业社会,是否有一个先后快慢的问题呢?罗先生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重新研究各个古典文明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首先,作者结合东亚现代化的情况作出了宏观上的研究,特别是日本两次崛起与亚洲四小龙。日本的经验在于从固有的传统中寻找与现代化的结合点,而亚洲四小龙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与发扬了儒教文化。罗荣渠先生举了新加坡的例子,很有现实意义。在新加坡高速发展早期,传统道德观念沦丧殆尽,文化上的退化,被人称为不东不西的“伪西方社会”。从七十年代末以来,政府大力提倡全国礼貌运动,讲母语运动,儒家伦理教育运动,在中学中开设世界宗教选修课,政府大力抓廉政建设,等等,以加强国民的凝聚力,促进多元社会的人民的认同,收到了移风易俗的效果。从上述历史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文化因素对于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都有重大的作用。但罗先生还辩证地认识到“文化并不直接地,更不单独地对经济发挥作用,它在这方面的作用始终是限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国际环境中”。另外,作者还特别强调,文化因素探讨必须与制度因素首先是政治因素结合起来考察。这坚持的全面综合的观点问题,是作者多线发展观的体现。为什么这样说呢?罗先生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是外源性诱发现代化,政治因素对于现代化的启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东方儒家文化的社会中,政治与文化合流,形成“儒家学者与皇权官僚阶层两位一体”。文化因素是慢变因素,而政治因素是快变因素。只有大力巩固现代化的领导,加强政治结构的改革,才能发扬文化因素的潜在正面功能。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入中国,近代中国现代化意识经历了从“御夷图强”到“中体西用”,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互补”,从“中国本位”“全盘西化”到“现代化”,在新旧思潮的激烈论战中,经过艰苦的探索,思想认识逐步上升,最终达到一种朦胧的中国式现代化共识。具有重大历史进步意义。为此,作者提出了自己对百年来中国文化的反思:1,中国现代化思想运动的一大特色在于它始终是从文化层次来探讨中国出路的问题。2,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从被动适应世界现代化挑战到逐步主动迎接挑战的过程。3,传统与现代性的矛盾,这时候现代化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突。4,总结历史教训,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文章的最后,我想谈谈对读完罗先生书后的几点重要感受,在文章中已经表达过了,现在把它提炼出来,更清晰一点。1.世界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公式化的过程。我们不能妄图用“一言以蔽之”的方式去解释研究它,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甚至偶然性,我们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与研究其各个侧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摆脱传统史学的禁锢。2.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既突出了生产力的主导作用,又没有忽视历史的复杂性。罗素曾说,历史是艺术,但谈不是科学,因为过去发生的肯定不会重复。罗素显然过分的强调了历史的偶然性。我认为,一元多线的发展观正是对历史共性和个性的整合,正如列宁所说“把历史当做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的途径”(列宁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12页)3.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但不应该低估外因的作用。根据罗先生的分析,外因在西欧奴隶制崩溃,中国近代变革以及东亚崛起过程中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我们应该确立“合力”的观念。4.加深了对现代化的理解。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但不只是用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现代化,现代化还应包括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发面。现代化就是以现代工业,科学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5.文化因素对现代化有重要影响作用,这对当代中国有特别大的现实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一时间,对物质盲目崇拜的思想充塞于青年人之中,拜金主义盛行其道。不客气的说,这正是中国价值观缺失的时代,加上西方成熟的文化与高度发达的经济相携“入侵”,西方文化慢慢蚕食传统的位置,甚至形成了西方文化霸权。对此,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下邻国日本,大家都对它有个错误认识,认为日本只知道抄袭别人而已,其实,日本人最懂得求其所长,补我所短的道理“对于日本来说,它是经历了从异质的西方化,转变为比较接近自己情况的同质的西洋化道路。这样一来,西洋化本身的内容也就发生了质的变化。”(永井道雄 《近代化与教育》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47页)对此,罗先生告诉我们“从世界发展新趋势着眼,对外来新思潮进行比较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和批判地选择,同时清理我们原有的文化传统的又价值的要素,使之与现代化需要的外来要素整合,以重建精神文明。”
  •     前段时间看过这本书,印象比较深的是前面的理论部分,改变了我合度认识,今天再翻一下随便说说。---------------------------------------------------------------------------------------本书主要由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现代化的中国进程三个部分,让我深有体会的是罗先生在第一部分即理论上的阐述部分,使我耳目一新,受到了很多启发。作者首先论述了“现代化”的含义,理清了西方和我国使用“现代”一词的不同意义,最后采用了马克思关于“现代”的定义,即“资产阶级时代”,而非西方意义上中世纪之后时代的定义。并将现代化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即狭义的现代化是指“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国家,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随后作者分析了现代化思潮和研究的几个阶段,对19世纪以来各种现代化的学派和著名观点做了系统的介绍,并指出我国在现代化理论上的不足之处。认为中国对现代化太过于漠视,西方乃至日本对于这种学术新观点都做了充分的讨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史学体系。而我国仅仅对60年代某些观点进行过批判后便不甚了了,而在学术思想的吸收上存在全盘否定那些在世界观上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的问题,主张应该分清一门学术的总理论和具体科学内容,不能一概否定。罗先生自己做了表率,首先提出现代化应该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然而我认为最精彩的应该是作者关于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的部分。作者首先用大量的证据说明现今流行的“五种生产方式”“奉为一般发展道理的哲学图式,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附加上去的”,并由此而来的偏颇产生了五种生产方式单线演进的历史观。虽然“五种生产方式”在此前已经听说了很多的指正,但是像这样呈现大量证据,专门区分这一问题的还是头一次,让人对此前“马克思主义”僵化公式般的机械套用正本清流。历史现实中有很多不符合社会单线演进的情况,甚至也不是一直进化的,比如14、15世纪的欧洲在明显进步同时也出现了17世纪的危机,东欧在历史上也出现过生产关系倒退的农奴制再版。然而最现实的情况是如果“五种生产方式”中新兴的生产方式是从前一生产方式成熟的母体中孕育而来,那么封建生产方式高度发达的中国为何没有孕育出资本主义,而是最先出现在落后的西欧?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西欧又为何没有最早出现社会主义,而是落后的俄罗斯?这一切都说明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错误之处。作者从而引出了自己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的观点和构想,认为人类的生产力经历了原始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工业生产力,对应人类历史上的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按照作者自己之前说的那样,“突出以生产力标准代替生产关系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客观主导标志”。而“每个相应的生产力水平有对应的生产关系,形成相应的社会经济结构,但是由于每一种新形态的生产力都有巨大的能动性、发展弹性和适应性,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结合”,这打破了我此前觉得一个时代只有一个生产力,而只有一种相对应的生产关系的印象。实际上,在真正的历史中,一个资本主义下的社会也可能同时包含有蓄奴制、封建制、雇佣等关系;对应的,这些关系也可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同时存在,最显著的例子就如当下工业的生产力既可以和资本主义结合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里的生产力根据我的理解本身更像是一个没有社会属性偏向的工具,和哪种生产关系结合要看当时的历史环境、文化传统等,从而才被赋予某种社会属性;经过各种因素的甄选,淘汰不合适的生产关系部分,这种结合才有可能变为历史现实,真正推动社会发展。这表明了历史本身就有多重发展可能性。同时为了避免另一种偏颇,作者同时指出“同一生产力水平和条件下,社会形态可以是多模式的,发展的道路也是多模式的,但这绝不是说,历史发展是漫无规律性的,因为社会生产力限定了其发展的客观物质界限,而生产关系在大的方面也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相似性”。这应该是作者为防止读者陷入历史是偶然的这一观点而言的,的确,在同一个生产力水平下的社会模式是多样化的,但原始生产力无论如何也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雇佣生产那样的生产关系;工业时代下的社会纵然有各种各样的发展方式,但是现代的工厂制度在各个社会应该是没多大差别的。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还是作者的多因素论,“在人类历史上,凡属社会形态的转变,都不是一般的社会变动,而是巨大的社会变革即社会革命过程。这样的历史运动不同于改朝换代,不是任何单因素可以支配的,它总是由众多的内因和外因的交互作用与奇妙的凑合”。也许是前人太多关注内因和社会结构了,作者列举了众多例子来说明外因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这些外部条件的必要性在于光靠社会内部的对抗运动很难突破现有的社会形态,这时候需要有一种外部力量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比如“蛮族”“地理大发现”“世界大战”,更进一步提出了“灾变论”,充分肯定了外因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认为很多历史现实是,一些非经济因素(比如观念和首领的决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是超过经济因素的,而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是随着经济权利脱离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并逐渐凌驾于其上而日益显露出来的。也就是说,对于社会分化程度比较低的早期社会,经济因素也许并不起到主导作用(尽管经济因素规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界限),这对我从前“经济就是一切根源”的想法颇有改观。但在这部分,也许由于作者矫枉过正,过多的强调外因、灾变、多种因素奇妙的凑合来说明社会发展的一元多线,导致我的一种错觉,那就是历史发展是混乱并且太过偶然的。其实类似被认为是灾变的因素“地理大发现”“世界大战”等等又怎么不和社会内部结构因素息息相关呢。当然,作者最终还是强调了自己的“一元”观点,即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中轴原理。
  •     罗老在书中提到和辨析的一些关键词,对于今天仍具有启发意义。比如,“近代与现代”(西方、日本和中国理论体系中的辨析),“现代、现代化和现代性及(衍生的现代性的种种变化形态)”、“传统与现代”、“启蒙与文艺复兴”……以下是本书序言:以下是丛书书目,当时北大还有个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而这套书也是几家出版机构合作的一个比较大的出版项目。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
  •     商务出版社好书
  •     算是罗老对于纵向历史比较的一次学术总结。就意义来看,是国内学者第一次从历史角度详述并诠释现代化的含义和历程。也许是因此是为看山之作,难免官方意识形态所渗较重,总觉缺乏学术上的那种洒脱感,但也能够理解~
  •     当教材看看
  •     对这本大名鼎鼎的著作,我以欢迎林志玲的激动心情去阅读,可翻了几章后,却发现在我对面的是罗玉凤。不知是不是我的要求太高,这本书既没有给我带来震憾的思辩体验,又没有向我展示出新奇的史料,整本书都是想当然、大而划之的叙述,给它两颗星,实在是有点高。
  •     中国有关现代化研究的扛鼎之作
  •     为了答辩,读了大部分章节,剩下的章节留后再读。
  •     随手一翻,简单看看,比较新的观念
  •     感觉非常“社科基金”,另外篇幅没有必要拉这么长
  •     本书标记着1990年代前期我国现代化理论研究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今天看来并不是很新鲜了。其中较有意义的部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关系的论述,谁要是有政治考试可以抄一点。其他的部分看个热闹就好,作者和世界学界有点隔膜,例如沃勒斯坦理论在书中基本没有作出有意义的评价。
  •     中国人最好的现代化理论著作
  •     北大的一个时代
  •     擦,豆瓣评分居然有8.2,我读了前6章实在只能打三星。
  •     大家都说这本书好,可我着实没有收获,补篇甚至没兴趣看了,总感觉失之过泛
  •     参考
  •     国内现代化理论经典之作,必读书籍
  •     老先生把框架搭在那里,我们后辈需要加倍努力的填充更新才是。
  •     现代化经典
  •     不再单纯地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一一对应,也不再是一元单线的社会变革!现代化应该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极度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还应让公民的教育,社会的公平性等各个方面协同发展进步。
  •     非常值得推荐。
  •     课程专题参考书目
  •     中国现代化
  •     经典力作,推荐阅读
  •     大致属于概论性的著作,部分思路不错,细节欠缺
  •     罗老先生的巨作,尽管现今看来有些观点是太过时了,但仍然有参考价值.而且以社会学及史学结合,国人著述中仍然首屈一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