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出版社:衛城出版
ISBN:9789868729513
作者:詹姆斯.葛雷易克
页数:496页

作者简介

來決定於當下我們對自身的理解,資訊世代絕對不可忽略的一本書。
人類從食物採集者變身為資訊採集者。──麥克魯漢
我們當前的生活被臉書、Google、手機、電腦、網路層層穿透,層層包圍。人與資訊科技的交融共生顯然還會以更快的速度進展。這令人眼花撩亂的一切究竟從何而來?對於人類甚至整個世界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資訊氾濫、資訊過多妨礙知識吸收、資訊疲勞……這都是常聽到的抱怨與警告。然而這已不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提出類似看法,歷史上每一次的技術創新,都會引起社會的疑慮與討論。
我們身處於演進迅速的資訊時代,無論你是科技的樂觀者、憂慮者、反對者,都應該看這本書!
資訊演進史中某些關鍵人物建構了我們當前對於「資訊」的理解:巴貝吉,第一臺機械計算器發明者;艾妲.拜倫,詩人拜倫早逝的聰慧女兒,也是世上第一位真正的程式設計師。還有核心人物如摩斯和圖寧,以及資訊理論發明人夏農。
資訊時代真正的突破性進展來自1948年貝爾實驗室一位年輕研究員的論文,這個名叫夏農的青年替「資訊」下了明確嚴格的定義,並發明「位元」一詞做為資訊的基本單位。如同牛頓將「力」、「運動」等向來含糊不清的詞彙變成可以用數學精確表達的概念,造成物理學的空前躍進一樣,資訊科學也從此一飛沖天,席捲整個世界。
但資訊的故事並非始於1948年,本書更往前追溯,述說數位時代之前,人類史上各種儲存資訊、處理資訊以及傳播通訊的方法和工具。作者從非洲會說話的鼓聲開始,一路從口語詩歌和文字之間的鬥爭、蒸汽時代的計算機與運算程式、電報與摩斯代碼的發明、電話的興起,談到電腦、人工智慧、網際網路、Google、臉書和推特。同時也清楚解釋資訊理論對生命科學與物理學的深刻影響,如何導致我們對世界與生命本身的理解產生巨大變革。
作者葛雷易克是全球頂尖的科普作者,處女作《混沌》影響既深且廣,《資訊》是他花費七年時光寫就的扛鼎之作,將科學、歷史、社會現象與人物傳記鎔鑄為一體,充滿趣味,既是一本深入淺出解釋科學概念的科普讀物,也是一部人與資訊的文化史。
《資訊》在美國一出版立即獲得各大媒體盛讚,幾度進入AMAZON銷售排行前十名。不但成為AMAZON當月選書,更被列入七月剛公布的AMAZON嚴選2011上半年最重要書籍之一。本書目前已售出19種語言版權,同時也獲選為《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促發思考的夏日推薦書單」第一名,且是美國數理資優高中生的必讀作品。

书籍目录

推薦序 / 黃哲斌
前言
1 會說話的鼓聲
2 不朽的字
3 兩部字典
4 讓齒輪思考
5 地球的神經系統
6 新線路,新邏輯
7 資訊理論
8 資訊的轉向
9 熵及其惡魔
10 生命密碼
11 進入迷因池
12 隨機感
13 資訊是物質
14 洪水之後
15 每天都有新消息
尾聲
致謝
註釋
參考書目
譯名對照

内容概要

詹姆斯.葛雷易克 James Gleick
葛雷易克是全球頂尖的科普作者,他的處女作《混沌》影響既深且廣,不但入圍美國國家書卷獎及普立茲獎決選名單,並在世界各地掀起暢銷與討論的熱潮,「蝴蝶效應」一詞更因此書而成為家喻戶曉的流行用語。後續發表的《理查.費曼:天才的軌跡》與牛頓傳記同樣是科普領域中備受讚譽的典範作品,皆進入當年度的普立茲獎決選。《資訊》是葛雷易克花費七年時光寫就的扛鼎之作,不容錯過。


 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我一直覺得科普作者是種神奇的生物。
  •     一篇很棒的summary
  •       这是作者七年磨一剑之作,也是图灵精心打磨之作。感谢译者高博,不仅坚持翻译完成,而且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他在后记中提到:
      
      当初接手这本书的翻译时,对原著的难度之高可谓始料未及。译到第2、3章时,才发现里面有大量的涉及考古学和语言学的专业翻译要求。但彼时已经深深被原著博大精深的编排和风趣生动的文字吸引,欲罢而不能。……《信息简史》乃六易其稿,方得定案。其中虽然艰辛反复难以备述,却同时又是一个与作者的天才思想和史学探索亲密接触的极高享受。现在这成果就呈现在读者面前,希望大家能免其苦,而尽其乐。
      
      
  •     哈?这种消息你都在follow?
  •       首先说一下这个译名,《信息简史》,如果直译的话是《信息:一部历史,一部理论,一场洪流》。二者相比,前者比较符合中国书籍的取名习惯,而后者更像是一个描述,特别是“一场洪流”,贴切而充满震撼。对本书的翻译,读者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语言准确简练,符合我的口味。书中有很多专业性的术语,相信翻译起来难度很大,在这里感谢一下译者。读本书最好有理工科背景,要不然是很难读懂的,说实话,读到后面我也没看懂多少,惭愧惭愧。
      
       我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学了很多关于信息理论的专业课,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没搞懂信息如何发展到今天,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一路走来有多少坎坷和岔路呢?而这本书给了我答案,让我对所学专业和即将从事的事业有了更深的了解。
      
       通信的基本问题是,在一点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在灵一点所选取的信息。这些讯息往往都带有意义。
      
       ————香农
      
       从非洲部落的鼓开始,在远古之前,信息便已经产生,但它依靠的是人们的经验,而并非精确地技术。而后文字的产生,使得信息得以跨越时间维度传递到现在和未来,同时也使口语传递趋向灭亡。词典的产生,使文字表意更准确,也支持了文字无线扩展的可能性,为文字的持久性提供了正式认定。
      
       19世纪的智者开始探索使用机械,自动地解决算法问题,差分机的出现代表了抽象计算机的启蒙,计算科学也由此兴起。电报发明之前,国家采用信号塔传递信息。国土之上,无数座可以摆动手臂的信号塔组成了帝国的信息传输网络。编码科学由此兴起。电报产生之后,人们多编码的热爱有过之而无不及。
      
       进入电器时代,科学家们在电路逻辑方面孜孜以求,继承和发展了古代逻辑学,将电信号技术推向新的逻辑探索领域。逻辑学与计算数学并行发展。信息概念的产生由香农奠定。信息论将符号科学与思维相联系,有编码传递思维。香农《信息论》,为现代通信奠定了基础。维纳控制论也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机器能否形成心智而自我思考,也是当时科学家们讨论的焦点。香农信息熵的概念代表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有序性。比如1000bit的信息是在2的10次方个可能性中确定的一个。比特概念的诞生标志着信息进入新的时代。与此同时,信息论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科学的前进。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逻辑学等等诸多学科齐头并进,老树开新花,科学进入新的繁荣时代。
      
       熵及其妖,这是十分有意思的一部分。物理学中熵增代表的是宇宙在不断的趋向于万物平衡的死寂状态。所有空间、时间中宇宙所有状态都衡定,不再有任何形式的流通和交换。而妖的概念是逆熵增,即反向与熵增。生命就是妖的有一种形式。比如,细胞膜可以组织NaCl的自由扩散,生命可以控制分子运动。同样,在信息论中,熵度量的是一条讯息的不确定度。信息也是一种妖,将无需的不定状态,确定为含有信息的一种确定状态。人类(生命)存在于这个宇宙就是为了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目的——控制熵。同样的观点在凯文·凯利的《失控》中也有提到。
      
       从遗传因子的探索历史谈起,整个基因的研究史其实也是一部信息的研究史。人类甚至所有生物为何能延续?遗传信息如何指导生命体的形成生长?生命信息以什么形式存在于生命体内?当这一切都有了答案之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基因本身是由比特构成的,基因就是信息。至此生物科学和信息科学汇合,生物科学也有了精确化的表述。
      
       模因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思想文化等一切非物质的东西,在大脑间产生、传播、复制、消失。一个模因就是一个自行其是的信息包。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模因寄宿于机器、网络。模因学的研究也横跨计算机与生物学。即便是与基因相比,模因也显得难以数学化,甚至难以严格定义。生物圈的大多数成员并无法看见信息圈(模因);对它们而言后者是个不平行的宇宙,其中的成员好似飘荡的幽魂。我们人类是唯一一种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物种。
      
       信息仍然在快速发展,甚至其速度已经超出了历史上任何时期。我们所谓的信息爆炸只不过是信息世界的沧海一粟。概括起来说“万物皆比特(It from Bit)”,我们存在的这个宇宙,不管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的都是由信息构成。比特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单位。未来我们所有的人类甚至是生命都将通过信息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集合体。它将深刻改造人类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我们作为一个渺小的无知者,张开双臂迎接这场洪流吧。
  •       本书的翻译、编辑已经完成,后期还有排校、审读等环节,预计11月左右上市。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生于1954年,本科毕业于哈佛学院,曾长期在《纽约时报》担任记者和编辑。1987年,他的首部作品《混沌——开创新科学》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的决赛,并成为畅销书,使得“蝴蝶效应”的说法家喻户晓。其后他又陆续出版了《费曼传——1000年才出一个的科学鬼才》(1992)、《越来越快——飞奔的时代飞奔的一切》(1999)、《牛顿传》(2003)等书,陆续被翻译成了二十多种语言。
      
      《信息简史》是他积七年之力完成的。在书中,他试图把握一个宏大的主题——信息。
  •       虽然我是学理工科的,但对于信息的历史还是很片段的,我想大多数理科生都没读过香农的那篇录论文吧。
      
      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历史上还有巴贝奇这种NB人物,用机械艺术完成信息的加工,可能相对来说低效但是却蕴藏着惊人的思想。
      
      关于哥德尔不完全性证明,图灵的不可计算的数,罗素悖论,理解的还不是很明白。
      
      不过本书的翻译挺厉害的,译者的行业经历保证了知识面上不会出很大的纰漏,翻译的还是非常流畅的,买中文本不糟蹋。
      
  •     数据和信息有何区别呢?
  •       
      「資訊」是我們這個時代,擁有最豐富內涵的字之一,他體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具顯著生產力的訊息傳播,也實質上造成文化與科技的重大改變。據收集1900年前文獻的古騰堡資料庫的統計,「資訊」是第486個常用字,去年另一個線上統計,「資訊」已是第22個常用字。一百年前,「資訊」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字,現在,牛津英文字典(OED)對「資訊」的解釋多達九千四百字。因為資訊的詞彙產生的太快,又四處瀰漫,OED的主編總是把「資訊」列為最先處理的清單,並透露增加最多的是資訊與心靈,資訊與大眾生活所組合的語意,如: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資訊高速公路),Information Warfare(防恐資訊戰)、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e (資訊疲勞症候群) 。
      
      《資訊》是葛雷易克花費七年時光寫就的大作,他是有名的科普作家,出過《混沌》與《理查.費曼:天才的軌跡》等膾炙人口的書。這回他循著「資訊」的文化史與科技史,展開歷史與理論的精彩論述。葛雷易克無異是一個成功的「科學觀念傳記家」,這本書裡他深入許多資訊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語言學家、文學家的世界,跳躍在各種理論演化發展之間。本書談的是資訊的本質,從資訊傳送的科學技術,到資訊文化內涵的演化,千絲萬縷的剖析資訊科技在數學、電子學、光學的發展,也剖析資訊內容在早期辭書、語言學、文字學、生理學的發展,中間所交錯的人物、社會及理論的歷史。他的科學與文化史的故事長才,在書中表現無遺,一開篇就扣準遠程通訊的編解碼核心理論,分析在電腦發明之前人類如何用聲音、視覺、文字來編碼、傳遞、解碼、去除雜訊以傳遞遠程訊息的一連串過程。第一個歷史案例是以聲音為媒介的非洲鼓語,利用三度高低音調來編解碼,鼓聲深夜能夠橫越平靜的河面,最遠可達六、七英里,要是一村一村接替傳遞,訊息一小時內就能抵達一百英里外的地方。第二個故事是法國夏普兄弟用法文文字編解碼,以繩索、槓桿與木梁所搭建的傳訊塔系統,每相隔七到九英里,操作員接收方用望遠鏡看到之後,逐一抄下訊號,再拉動滑輪與曲軸做出同樣的訊號往下傳遞。這個系統曾幫拿破崙透過一百二十個傳訊塔,將訊息往返傳遞於巴黎和米蘭之間。第三個故事則是大家熟知的摩斯(Samuel F. B. Morse)系統,以文字編解碼的點擊式代碼,透過電報線路傳送的電磁鼓聲。
      
      葛雷易克全書以一九四八年夏農發表〈通訊的數學理論〉為關鍵點,分三大段落開展:首先是人類在沒有資訊數量測量的概念時,所創造和交換資訊的一段歷史;第二大段落是圍繞在一九四八年的事件,當時年方三十二歲的夏農在《貝爾系統技術期刊》發表〈通訊的數學理論〉,創了一個新詞彙:位元(bit),從此,位元加入公分、公斤、公升和分鐘的行列,成為測量的基本單位。當年還有另一件大事,貝爾實驗室由資深工程師們正式票選命名電晶體(transistor),這項發明對電子學和電子通訊帶來深遠的影響;第三個大段落是一九六五年之後的資訊科技洪流期,當年摩爾(Gordon Moore)提出「摩爾定律」,預測十年之內,一個矽晶圓上可以放入高達六萬五千個電晶體,而且每隔十八個月就會加倍。摩爾說的「加倍」是指晶片上的元件數,結果證明會加倍的還包括記憶容量與處理速度,而尺寸和價格則會減半。三年後,他成立了英特爾集團,他的預測,準確描述了往後的四十五年電腦硬體如洪水般的發展,洪水般的資訊硬體也帶來了洪水般的資訊內容。
      
      本書的尾聲,葛雷易克回歸到資訊的內容與意義,夏農的資訊理論雖隔離了資訊的語義,用數學抽象表達資訊的形式得到很大的成功,但這個成功也造成了今天的資訊洪流,巨量的資料庫令人充滿無意義感,葛雷易克引用了波赫士一九四一年的小說《巴比倫圖書館》,小說描述一間神秘的圖書館「館裡收藏了世上所有的書,從辯白到預言,從福音、福音評論到福音評論的評論,還有穿插在其他書裡的所有書籍、圖書館的正確目錄和數不清的錯誤目錄。」「這間圖書館收藏了所有訊息,但在那裡發現不了任何知識。在掛著鏡子的走廊裡,無數的架子上,人能找到一切,又什麼都找不到。」
      
      在資訊過量的時代,我們應該繼續擁抱嘈雜的位元 或是追尋意義的建構,我想是這本書留給我們最好的問題。
      
      徐文杰(工研院產業學院顧問)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被丑陋的腰封给恶心住了,看着“畅销书”,“雷军”,“吴军”这些名字,我第一时间就对本书产生了怀疑:一本如此经典的书确定需要这些噱头?更狗血的是封面上那句话:“告诉我们如何在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中生存”,拜托,我已无力吐槽,书里面有提这个吗?
      作为科普书来讲,《信息简史》确实很棒,但我自己有些跟不上作者跳跃式的思维,可能跟我自己的兴趣点有关吧,我对其中某些章节完全提不起兴趣,而有些章节则是精彩的无以复加,比如关于信息论对遗传学、生物学和量子力学的影响,我看的兴奋不已,不断的用笔划着句子;但看到巴贝奇、维基百科和Google的时候,实在是扛不住了,而且作者到了后面几章后重复的信息有些多(信息冗余量增加,难道是为了纠错?哈哈)。作为一个无力爱好者,这本书确实没有《隐藏的现实》看的爽,不过却另有一番滋味。
      当然说了这么多坏话,本书的优点也是很明显的,不管你原先有多么相信自己对“信息”已经很了解,这本书还是会告诉你其实你还是什么都不了解,或者说了解的并不够深入,不够细致,没有把信息上升到宇宙的本质,把宇宙当作计算机的程度……本书确实能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推荐。
      PS:人民邮电图灵教育的编辑们,下次引进经典科普书籍的时候,其实不需要这么多所谓的名人的推荐的,读者心里自然有一杆秤,而且以图灵教育的名气 ,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不需要他们再贴金了。
  •     写的真好。谢谢。
  •     最后的PS说对了,根本就不需要这些。喜欢这样的评论,在盛誉下还能保持思考的评论。
  •       说说这本书的内容本身: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即很旧又很新的一本书,说它旧,是因为讲的是历史,如果你是一个科普爱好者,那么书中的大部分主题都应该读到过,或者至少听说过。说它新,是因为它的视角很新,你可能知道书中提到的那些史实,但是未必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作者带我们从非洲说话的鼓开始,看信息的规模和传播速度,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无处不在和瞬息万变,让我们明白,那些伟人早就的偶然,其实都是必然。
      
      电报对气象学有什么影响?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宗教为何可以持续千年经久不衰?那些看似可笑的网络谣言,为何也可以病毒似的四处传播?
      在书里,你都能一一找到答案。
      
      再说说翻译:
      
      首先这是一本信息量巨大的书,原作者涉猎面如此之广,内容跨度之大让人瞠目结舌,单是阅读本身,就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了。从历史到机械,从逻辑到通信,从历史到生物,从物理到数学,忠实原作又不失优雅的翻译,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其实翻译时,作者和译者是一个很微妙的对抗:译者功力不够,作者的光芒便从各种瑕疵纰漏里渗出来,让人有种迫切的扔掉译作看原著的冲动。译者太过锋芒毕露,太多自我的东西,压过原作者的风头,也会让人反感。
      
      这本书里,作,译者的地位达到了一种几近完美的平衡。
  •     果断好书,译者出了这本书以后就娶上媳妇了 http://site.douban.com/108155/
  •     左老师,你看书的速度也忒快了。
  •       作者试图把信息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抽象出来。非洲传递信息的鼓声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种信息。然后就是对文字的历史的简述。书中一半篇幅讲的是计算机的史前史,从第一台机械计算机说起。又聊到电话电报,熵,基因的基本单位和信息。
      
      个人感觉大致可以把这本书看作一部计算机史前史。
  •        慢慢觉得,非虚构类的书,整体上是告诉你世界是怎么回事儿,又可分两大类:让你知道作者觉得世界是怎么回事儿(比如散文、游记、回忆录、人物传记等),让你知道世界本来是怎么回事儿(科普、历史、地理、人文等等)。
      
       非虚构类的书,跨界阅读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第一种更倾向于从作者视角出发,个人色彩比较浓重的书,你会知道别人是怎么看问题的,同一个事情,别人的角度和思路就和你不一样;对于第二种客观的描述,你会知道整个一类人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比如物理学家,历史学家,他们分析看待世界的角度,更宏观普世,能从思想的层面给你当头一棒,觉得“哇,原来地球是这个样子滴!”
      
      言归正传,说一些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一些重要观点(书摘):
      
      1. 可用的符号越少,为表示出给定信息量所需传递的符号数就越多。
      解释:给定一个字符集,所要传递的信息必须从这个字符集中挑选字符,组合,来表达信息。比如26个英文字母,要表达信息,就需要许多的字母组合,比如表达”是“,需要3个字母yes。而中文有几千个常用字符,表达”是“,只需要一个字符就可以了。极端情况是二进制0101,字符集只有2个字符,表达复杂的信息/指令,就需要一长串字符。
      
      2. 熵的定义:表达能量不可用(无法用于做功)的程度。
      解释:粗略的讲,熵是形容能量的混沌平衡程度。比如一杯热水和一本冷水,分开的时候,这个系统的熵是低的,混合在一起后,热分子和冷分子混合,平衡了,整个系统的熵就增加了。这几乎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宇宙的熵恒增。所以,宇宙最终不会走向寒冷,而是走向不温不火的死寂。人类是很奇妙的,我们建造,编织衣物,开拓良田,都是让世界变的更”规律“的行为,我们还会繁衍,整体上人类是”降低世界的熵"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这广袤的宇宙中,做着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徒劳的,降低熵的行为。
      
      3. 模因的概念:在人类文化这个“汤”里漂游的,与化学物质无关的复制子,传递的载体是语言,产卵场是大脑。它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流行语,一段旋律、或者图像等等。
      解释:模因在大脑中生成,然后外出闯荡。比如呼啦圈本身不是模因,而对呼啦圈的热衷,以及玩呼啦圈的技能,产生相关的文化现象,则是。“一辆四轮马车不仅在各个地方之间运送了货物或谷物,也是在各个心智之间传递着四轮马车的卓越思想。” 他们一代一代在人类间传递下来。有人反对这种说法:“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我本人一开始并不喜欢这种想法:我的大脑不过蕾丝某种粪堆,滋养着他人思想的幼虫,直到他们成熟后,在一次信息流散中再度传播出去。。。倘若如此,那么到底是谁在掌控?”
      也就是说,你以为自己真的有思想吗?你所想到的,不过是千百年来,以及周遭的事物,将模因传递给你,你作为一个容器和载体,再次传播罢了。你以为你思考了,其实不过是不同模因的叠加。我想,这对大部分人类来说,是适用的。绝大多数人没什么创新能力。
      
      这本书如果说缺点的话,觉得花太多的篇幅讲述历史史实,而模糊了论点。我希望它能有更明确,更好帮助读者梳理信息的进化过程,更直接的了解到信息的本质。通常是两个相连的观点之间,隔了很长的史实讲述,容易忘记前面的观点,忽略了本质。
      
      
      
      
  •     你写了很多字,但没有提供任何有洞见的资讯(按照此书理论来讲)。
  •       翻译版没看过,英文版真的很棒。特别是讲到信息论,熵以及随机性......
      
      
      关于熵(entropy),看过很多的介绍,总是含糊不清。什么叫做无序的度量?它为什么又是信息的单位? 看了几章对其来龙去脉的介绍,我总算明白了,这一切都跟概率有关。对于随机分布的运动,乱序总是比有序的几率要高,所以世界总是倾向于乱序,最后趋于一致。所谓信息,是关于选择的,是关于惊讶程度的,选择越多则信息量就越大。之所以区LOG,无非就是EXP的反运算,而EXP就是计算组合数的。
      
      
      什么是随机数?
      
      1111111111和1001111100,你是否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随机?但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生成这两个序列的概率是一样的!如果按照香农的信息论公式,那么这两者包含的信息量是一样的!
      
      3.1415926....不用我继续往下写,你一定可以猜到后面的数字序列。但是经过大型计算机的运算分析表明,这个序列里任何的一位数(0-9),或者两位书(00-99),以及三位数(000-999)出现的概率都是一样,这意味着这个序列完全没有规律可言。可是任何人都知道,这个序列是数学里的π,序列里的每个数字都是可以准确预测的!
      
      信息跟模式有关,如果你能识别一个模式,你就能理解这个信息。否则,对你就是杂乱的信息。就像音乐,写在乐谱上,以及保存在CD里,都是同样的信息。你能读懂听懂就是音乐,否则就是糟糕的噪音。现在我们知道,其实人类的大脑就是通过对模式的识别进行识别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大脑皮层即可以处理声音又可以处理图像。因为对大脑的算法来说,根本没有声音和图像的区别,只是信息的模式。
      
      最后,人们同意用算法长度来表示随机程度。算法越长,表示越随机。算法越短,则越有序。就像物理学一样,人们通过观察万物运作,总结出一个规律。懂得了规律,世界就不是随机的了,就像π。如果世界太有规律,就会索然无味。太乱,则无法形成任何有用的东西。于是,生命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       信息简史【美】詹姆斯·格雷克
      
       引子
      
       2013-11-29
      无论是硬币、纸币,还是金币、贝壳,它们都只不过是阶段性的技术,用以表明谁拥有什么的信息。
      
       2013-11-29
      很少有信息技术会彻底过时,每一种新兴技术都会为其前辈技术赋予新的理解。
      
       第1章 会说话的鼓(似是而非的编码)
      
       2013-12-02
      为了克服歧义和进行纠错而专门引入额外的比特”这样的意思,但这正是鼓语所做的。引入冗余,不言而喻,效率肯定会打折扣,但它是避免混淆的一剂良药
      
       2013-12-02
      也是为什么人们可以读懂错别字连篇的文章,可以在嘈杂的房间里听懂交谈内容的原因
      
       2013-12-02
      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拉尔夫·哈特利在其论文《信息的传输》中,甚至提出了一个看上去有点相关的公式:H=nlogs,其中H表示讯息的信息量,n表示讯息中的符号数,而s则表示语言中可用符号的总数。
      注: 熵
      
       第2章 持久的文字(心智中并无词典)
      
       2013-12-02
      过去之所以能够称为过去,全靠文字来记录轨迹
      
       2013-12-02
      我们希望采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来理解文字的起源,可是历史和逻辑本身就是文字思维的产物。
      
       2013-12-02
      借助文字,一个人可以向众多人说话,死者可以向生者说话,生者可以向未生者说话
      
       2013-12-02
      书写符号的作用范围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续,在其作用范围内,人们可以相互沟通思想;它赋予写作者的思想以生命,这种生命仅受墨水、纸张和读者的存续时间的限制,而免于写作者肉体存续时间的限制。”
      
       2013-12-02
      哪怕只学过一点点读写的人就会说:“依你所言,那里的熊肯定都是白色的。”依你所言——就这个小短语,反映出来的却是一种境界的提升。现在信息摆脱了个人经验的束缚,而存在于一个个文字当中。口语同样可以传递信息,但它不会像书面文字那样给人带来某种自觉意识
      
       2013-12-02
      任何一种文化中只要出现了逻辑,悖论也就接踵而至
      
       第3章 两本词典(我们文字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拼写的随意性)
      
       2013-12-02
      口语词稍纵即逝,消失无踪。当单词被说出来时,人们无法将其在各种形式之间加以比较和衡量。而当人们将羽毛笔蘸饱墨水、准备在纸上写下一个单词时,他们每次都可以进行新的选择,选定一些自觉合适的字母组合来达成目的,只是这样的选择不一定每次都相同。随着印刷书的出现和普及,人们逐渐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即单词的书写形式理应是确定的
      
       2013-12-02
      一个人只要掌握了字母表顺序,就可以丝毫不差地在一个包含了无论是一千个还是一百万个单词的列表中定位到任意条目,而且在查找过程中无需了解有关单词的意义。
      
       第4章 将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机械(喔,欣喜若狂的算术家啊!)
      
       2013-12-04
      人类大脑是多么神秘而不可靠啊!一位评论家不禁感慨。所有这些错误“可以成为有趣的话题,以供对记忆的运行机理进行玄学思考”。他认识到,计算员手工计算的方式已经没有前途:“唯有通过机械生成的数表,才能使此类错误无处容身。”
      
       第5章 地球的神经系统(就那么几根破电线,我们能指望它什么呢?)
      
       2013-12-09
      到了19世纪末,人们逐渐适应或至少熟悉了编码的概念:用以表示其他符号的符号,用以表示其他词语的词语。从一种抽象向另一种抽象的转换,这就是编码(encoding)
      
       2013-12-10
      其中允许使用的数只有0和1,用以表示全无和全有:“符号0和1在逻辑体系中的相应解释是空类(Nothing)和全类(Universe)。
      
       2013-12-10
      所有语言的组成元素都是记号或符号。
      
       2013-12-10
      纯数学是由布尔在其《思维的规律》中发现的。”这句话经常被人引用
      
       第6章 新电线,新逻辑(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比它更严密地为未知所包裹)
      
       2013-12-11
      罗素提到的另一个悖论是理发师悖论:(假定)理发师是给所有不自己刮脸的人刮脸的人
      
       2013-12-11
      如果说贝尔及其继任者是现代商业建筑——摩天大楼之父,这乍听上去似乎很荒唐。但请容我慢慢道来。且以胜家大楼、熨斗大厦、布罗德交易所大楼、三一大楼,或任何一座巨型商业写字楼为例。你认为每天会有多少讯息从这些大楼里进进出出?假设没有电话,每条讯息都需要信使来传递,那么你认为需要增加多少电梯,而这还能留下多少办公区域?显然,这样的建筑结构从经济上讲是不合算的。
      
       2013-12-11
      微粒的扰动,从个体上看是不可预测的,从整体上看则遵循统计力学的规律。因此,即便液体是平静的,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但只要液体温度高于绝对零度,这种不规则的运动就会出现。根据同样的思路,在任何电导体中,随机热骚动也会影响自由电子,从而导致噪声。
      
       第7章 信息论(我想要的不过只是一颗寻常的大脑)
      
       2013-12-12
      香农避免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把信号视为一串离散符号。这时,讯息发送者可以不通过增大信源的输出功率,而是通过使用额外的符号用于纠错,以此来克服噪声的干扰。这就像非洲的鼓手在进行远距离沟通时,他并不是更用力地去击鼓,而是为自己的言语增加额外的字词。
      
       2013-12-12
      随机过程既不是决定论的(下一事件能被确定地计算出来),也不是完全随机的(下一事件完全不受约束),而是受一组概率支配。每个事件的概率,不仅取决于系统当前的状态,还可能取决于它此前的历史
      
       第8章 信息转向(形成心智的基本要素)
      
       2013-12-12
      正如《爱丽丝镜中奇遇》里的红皇后所说的,我们只有全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2013-12-13
      香农曾说:“通信的基本问题是,在一点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在另一点所选取的讯息。”心理学家则不难看出,可以把外部世界视为信源,而把心智视为接收器。
      
       第9章 熵及其妖(你无法通过搅拌将果酱和布丁区分开来)
      
       2013-12-14
      在大多数组合或“状态”中,分子全乱作一团;只有在极少数状态中,分子是整齐有序的。因此,有序状态的熵低,出现概率也低。而如果要达到可观的有序度,那么其出现概率更可能会非常低。图灵曾开玩笑地提出过一个数值N,其定义为“一支粉笔从房间一头扔到另一头,并在黑板上写下一行莎士比亚诗句的几率”
      
       第10章 生命的编码(关于生物体的完整描述都已写在了卵里)
      
       2013-12-17
      其论文结尾中的一句话被有人称为“科学文献中最羞怯的表述之一”。
      我们不是没有注意到,我们设想的这种碱基配对模式直接预示了遗传物质一种可能的复制机制
      
       2013-12-17
      这些远古的复制子并没有灭绝,毕竟它们是生存艺术的大师。不过现在你不会找到它们在海洋中四处漂流,因为它们很早便已经放弃了这种随波逐流的自由。它们如今聚集在一块块巨大的殖民地当中,藏身于笨重的机器人内,与外部世界相隔离,只是通过复杂的间接途径与其沟通,并通过远程控制对其进行操控。它们就在你我体内。它们创造了我们,包括身体和心智,而我们存在的终极目的只是为保全它们。这些复制子不断在完善着自己。现在它们被称为基因,而我们不过是它们的生存机器。
      
       2013-12-17
      比如,当一只鸟发现了天敌时,它会大声鸣叫,这样做虽然警告了鸟群,但也吸引了天敌的注意,那么这时谁会得利呢?一种很自然的想法是,这是为了群体利益,比如家庭、部落或物种的利益,但大多数理论学者都同意,这并不符合进化规律。自然选择几乎从不在群体水平上进行。然而,如果转而从个体是为了将体内的各种基因延续下去的角度思考,那么许多解释便说得通了。同一物种的其他个体拥有这些基因中的大部分,而亲属拥有的相同基因就更多了。当然,个体对基因一事并不知情,它不是有意识地去做这样的事。同样地,也没有外力给基因灌输意图,它们毕竟只是没有大脑的微小实体而已。但正如道金斯所表明的,这种视角的变换以及假设基因的运作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复制自身,可以解释很多东西。比如,一个基因“可能通过让承载自己的各代身体拥有长腿,以帮助这些身体逃离掠食者,从而确保自己的生存”
      
       2013-12-17
      音乐不是空气中的一系列声波,也不是唱片上的纹路或光盘上的凹坑,甚至也不是在听众脑中激活的神经元交响曲。音乐就是信息。同样地,DNA的碱基对也不是基因,它们只是编码了基因。基因本身是由比特构成的。
      
       第11章 跃入模因池(它其实就是寄生在了我的大脑里)
      
       2013-12-18
      典型的回应:请注意,遗传学家定义的自私,指的是提升自身相对于竞争者的存活几率的倾向。)
      
       第12章 认识随机性(僭越之罪)
      
       2013-12-18
      随机程度如何与含有多少信息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它们的答案也是同一个
      
       2013-12-18
      但如果这位科学家能发现一种算法可以生成同样的序列,长度却短得多,那他就可以确信这个事件不是随机的。而他也会说,自己发现了一种理论。这正是科学所一直寻求的:一种更简单的理论,既可以解释大量已知的现象,也能预测尚未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原理
      
       2013-12-18
      绝大部分数是随机的,但其中只有极少数能被证明是随机的
      
       第13章 信息是物理的(万物源自比特)
      
       2013-12-19
      为何自然看上去是量子化的?这是因为信息是量子化的。比特才是终极的不可分的基本粒子。
      
       2013-12-19
      本内特认为:“计算机可被视为一种将自由能转化成废热和数学功的机器
      
       2013-12-20
      当一比特信息从零翻转为一,或相反时,该信息是守恒的。这个过程是可逆的,这时熵没有改变,也没有热量需要耗散。兰道尔提出,只有不可逆的操作,才会导致熵增加。
      
       第14章 洪流过后(一本宏大的巴别相册)
      
       2013-12-20
      事实上,德语元维基(关于维基百科的维基百科)就有一个题为“乌尔里希·富克斯的自行车左后刹车上的螺丝”的条目。正如威尔士注意到的,这个条目的存在本身是“一种元反讽”(meta-irony),因为它正是由那些认为不值得为此建个条目的人撰写的。不过,这个条目其实讲的不是螺丝,而是一个争议,即维基百科是否应该在理论或实际上追求事无巨细地描述整个世界。
      
       第15章 每天都有新消息(或者诸如此类)
      
       2013-12-23
      艾森斯坦从这些让老一辈历史学家深受困扰的新信息技术中得出的结论却正相反。过去并不是从视野中逐渐消逝,反而是更加可及、更加清晰。“在这个见证了线形文字B的破译以及死海卷轴的发现的时代,”她写道,“似乎无需担心什么‘人类记忆的遗失’。相反,人类记忆的电路过载应当更值得关注。
      
       2013-12-23
      信息过多,并且其中大多失落无闻。一个未被搜索引擎编入索引的Internet站点就如同一本被上错架的图书馆藏书,难免处于被人遗忘的境地。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信息经济领域取得成功的企业都是建立在过滤和搜索的基础之上。
      
  •       1,抽象是漫长的过程,人们经过漫长的体会,终于抽象到0/1
      
      2,信息是永恒的,肉体只是过客,而It From Bit
      
      3,模因论
      
      4,感觉理解的不够透彻,需要再读一遍
      
      http://www.evernote.com/shard/s144/sh/1df1e349-7696-4807-ad83-445e305538ca/00f13b6361bf008d830979c85faa921c
  •       什么是“信息”?“信息”的本质是什么?“信息”将会带领我们走向何方?在这本书里面,或许你会找到答案。
      
      
      在不算很久以前,人类是通过各种声音手势来比划沟通的,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所有的沟通都是当下的,传达完了就消失了。这种传统在非洲的某些部落里面还保留着,他们用鼓声来传达信息,他们的语言是很不规范和很不稳定的。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语言是无法被记录的,因为没有文字。 很多意思的差别只能靠音调的高低起伏来传达,所以,你不要奇怪,非洲这些部落的土著们,耳朵的敏锐程度远远超过我们。
      
      到这里,你就会明白,为啥历史上最早的文章都是诗歌了吧(比如《诗经》《荷马史诗》), 因为诗歌朗朗上口,容易被记住和反复吟唱,在没有文字的世界里面,押韵的诗歌能比较准确地代代相传。至于那些难唱颂的,早就消失了。
      
      后来,文字出现了,这样,就能让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人们得以交流。这是一个飞越,使得信息得以独立地保留和发展下去,而不会立即烟消云散。
      
      有了文字,人们就主要依靠眼睛而不是口和耳朵来处理信息了,整个效率大为提高。更加重要的是,人们开始有逻辑地进行思考,开始进行抽样意义的思考。 你想想,如果你脑袋里面没有浮现出语言文字的话,你是如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推理呢? 基本不可能。 大家都以为,文字是人类思想记录下来的产物,但历史告诉我们,恰恰相反,只有出现了文字,才能形成思想。
      
      有了思考,就开始有了更加抽象的算术。人们开始用语言来描述各种算术推理,并且制作了各种表格来帮助实现复杂的计算(比如常见的对数表)
      
      在1812年左右,一个天才人物Babbage(巴贝奇)开始设计用机械来实现计算--他称其为“差分机”,在英国政府的资助下,他完成了这种计算工具,并在1834年开始思考设计更加复杂的分析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前身),包括根据打孔的存储卡来实现复杂的运算。但由于英国政府不再资助这项研究而最终夭折。100年之后,人类才再次涉足这个方面并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
      
      在巴大叔全力思考如何做计算机的期间,一个奇女子出现了,她是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叫Ada(艾达)。她对计算的逻辑非常感兴趣,并且和巴大叔不断地发私信沟通她的想法。不同于巴大叔专注于计算器的硬件,Ada对计算逻辑很感兴趣,并且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机器,而是上面可以走的打孔卡里的内容。这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程序”。 可惜Ada比较早就因病去世了,为了纪念这位人类的“程序员之母”,美国国防部在90年代还将当时军方最先进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命名为Ada。
      
      接下来的一个里程碑就是电报的出现。 电报的原型其实可以追溯到烽火台的年代,通过一级一级的消息传递,人们可以知道很远地方的事情。欧洲大陆曾经建造了很多高塔,上面有各种巨型的可调节形状的装置,用于传达比火更丰富的信息。高塔之间的守护者通过望远镜看到远处大风车的形状,就改变自己的形状以同步。 这样一级一级传播开来,可以说是最早的机械微博。
      
      当年法国是最发达的地区,国家投资了很多钱建立了无数的高塔,拿破仑还下令,高塔只能传播政府的消息,不允许民间使用。不过他也违规了一次,当他的小儿子出生后,他也用这个渠道进行过一次广播。
      
      现代电报大家都认为是莫尔斯发明的,其实比他更早的是英国的库克和惠特斯通两个教授在1837年就申请了专利,不过他们是用5条线来控制5个磁针指向不同的字母,更加复杂而已。但由于他们之间因为争夺发明权而导致了合作破裂,没有再发展下去,所以同期在美国的莫尔斯赶在1844年推出了只用1对电线就能实现远程通信的电报。
      
      电报的出现是一次伟大的发明,真正意义上将地球变得更“平”了。 原来人们只有本地信息和时间的观念,但有了电报,一下子人们就知道不同地方的消息,整个视野完全打开了。最具体的例子莫过于天气预报。人们之前以为每个地方的天气都难于捉摸,由上帝控制的。但有了电报,气象学家发现,雨带是逐步移动的,很多天气变得可预测了。
      
      电报之后跟着就是电话的到来。 电话可以比电报传达更多的信息,而且让更多的非专业人士可以用电话来直接通信,而不需要跑到电报局等专业人员来处理。 整个通信网络变得更加致密了。
      
      接着的世界大战,为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破译对方通信的密码,并且如何对自己的信息进行加密。 二次大战很多欧洲的科学家都跑到了美国,并在MIT聚集,其中有两人很有意思,一个是Turing(图灵),一个是Shannon(香农)。他们当时都在各自研究自己的专题,前者研究如何破解德国的密码,后者研究如何对华盛顿到伦敦的通信线路进行加密。他们各自的项目都是绝密的,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对方在搞啥。
      
      不过在饭堂的闲聊将他们拉到了一起 -- “thinking machine”(会思考的机器)。这是关于理想的计算机的极限是什么的问题。图灵认为理想的计算机应该是纯粹逻辑演绎的设备,而香农的考虑会更广泛,他认为计算机将是一种社会性的工具,甚至能处理音乐等非逻辑的东西。让人吃惊的是,当时这两位老哥都还没有见过一台真正意义的计算机(直到二战后电子管才被发明,才有人参考图灵的理念设计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他们只是基于逻辑和数学来凭空探讨!
      
      由于图灵用解构的方式来描述可以模拟的人工智慧,所以比较容易为世人所理解,正是因此也奠定了图灵在计算机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地位。目前最著名的机器智能测试就叫“图灵测试”,计算机科学界的最高奖也叫“图灵奖”。可惜图灵过早因为同性恋的原因,受不了歧视而自杀了,否则说不定可以整出啥厉害的东西来。
      
      相比图灵,香农则显得大器晚成得多,虽然他早在1947年就提出了Information Theory(信息理论),这个划时代的理论当时没几个人懂。当时香农在AT&T工作,在他推出信息理论的论文的同时,AT&T的另外一项发明-晶体管也面试了。当时AT&T的高层全力推荐晶体管,将香农的理论抛在一边,没想60年过去了,他们猛然发现,香农的信息理论才是全球信息化的主要推手,而晶体管早已经烟消云散了。
      
      香农的信息理论,为物理学的质量、能量补充了第三个基本量:信息量。他定义了信息量的单位bit(比特),并建立了信息量和能量/质量的相互关系(通过熵的概念)
      
      香农的“信息理论”这个词汇在接下来被媒体广泛使用,远远超出了香农原本期望的狭义范围,引申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同期学术界最关注的是Wiener(维纳)的控制论,大家都在期望能尽快做出超越人的智慧机器来。在有了基于控制和逻辑的计算机模型后,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开始思考,究竟机器可否模拟出人脑的思考过程。
      
      在获得了一段时间的突飞猛进后,研究的步伐逐步变缓了,控制论在复杂系统中迷失了。生命看来不像是一个精巧的机械结构。反过来,如果仔细品味一下信息理论的话,它关于生命是一种负熵的理解,更能从宏观倒过来观察约束生命运动的可能性,基于统计学而不是控制论,或许可以得到新的突破。
      
      就是这个时期,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在信息理论的启发下,创出了新的一片天地,从条件反射,到神经学习模式等成果,推动了认知科学的研究;而在语言学、经济学、组织学、政治学、媒体学等等社会科学领域也托信息理论的福而全面发展起来。当然,这是香农完全不能预见的。 他一直认为,大家过度解释了他的理论,他其实只关心信息的传输,而不是信息的理解。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是信息的传播,而不是信息本身。
      
      听起来很奇怪,但可能香农是对的。 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网络,而不是网络中每片信息代表的意思。 正如我们大脑中的概念不是存在于单个神经元中,而是整体神经元的一种兴奋模式一样。如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印证了这种趋势,并且在继续发展着。
      
      或许,地球以及人类,都只是更大的“伟大生命”的一个宿主而已。
      
      (本书的最后几章分别探讨了信息和熵的关系,信息和生命单元-基因的关系,信息和社会单元-弥母的关系,信息和概率及复杂系统的关系,信息和物理世界的关系,乃至日益爆炸的信息世界。限于篇幅,就不再赘述了)
      
  •       当电报出现时,一些人像发现了新大陆,感叹道:“电报传递信息,和人体中神经传递信息的现象很相似。所以说,电报网就是地球的神经系统啊!”
      
      当电话出现时,另一些人似乎完全不知道上面的隐喻,再一次感叹道:“电话传递信息,和人体中神经传递信息的现象很相似。所以说,电话网就是地球的神经系统啊!”
      
      等到互联网出现时,同样的思维再次发生,又有一些人感叹道:“互联网传递信息,和人体中神经传递信息的现象很相似。所以说,互联网就是地球的神经系统,也就是所谓的全球脑。”
      
      就这样,不断发展的通信网络,在历史上被人反复当作为地球的神经系统。
  •       各地购房计划达成购买分红的层次感非常高负荷光辉形象闯江湖采用酷ugiouogufyukifguifuyggkguyufky候馆梅残vhjuvhukuyjydfyifuioiuiufuofu9t78b jhfuyfyjtf76bjhyfyuf76ghfy6r67
  •     楼主,英文原版叫什么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