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1
ISBN:9787541120558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360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一、家庭风波
二、友人来访
第二章
一、生病
二、诽谤
第三章
一、对策
二、抗争
第四章
一、僵局
二、烦闷


 安娜·卡列尼娜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呵呵。很可爱的书评。
  •     最终还是没能读完..太长太长了.. 列夫托尔斯泰把人物形象描写得非常细致,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是人物心理的写照.. 读了一半,觉得还是本不错的书..
  •       一、
      “《安娜•卡列尼娜》和《卡拉马佐夫兄弟》是精神小说,他们的核心目的是:‘对人类救赎的追求’”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真正的精神导师。然而他们却代表了截然不同两个的世界,对生命意义的两种探索和解释,他们的头顶是两位不同的上帝,心中是两种不同的信仰。阅读文学是读者对自己进行的一种可怕的揭露,当我们在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做出选择,对其中一人怀有更多信任和热情时,我们不仅仅选择了文学,还选择了哲学。对两位作家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是虚伪的,持这种态度的人,一定是对自己,或对他人,想要有所隐藏。
      
      《安娜•卡列尼娜》呈现出一种奇妙的拱形结构,然而这种形式上的美感并不足以对托尔斯泰的双线叙事做出完全充分的解释。乔治•斯坦纳认为,《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了托尔斯泰小说创作的某个阶段的终结,在这一阶段中,作家的宗教(道德)冲动与艺术冲动在相互斗争中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安娜(渥伦斯基)和列文(吉提)的两条线如同并置的铁轨,以一种相互冲突的张力笔直地延伸出去,使得托尔斯泰的叙事火车得以在上面呼啸而过。在安娜的这条线中,作家的诗人气质战胜了其道德家气质,托尔斯泰“让自己的想象力占据了上风”;而在另一边,托尔斯泰的“说教能量在列文的线索中得以释放”。我们试着将小说中的这一现象进一步向前推进:在安娜的故事中,悲剧性以一种自然、感性的方式流露出来;斗争依然存在,但托尔斯泰为数不多的放纵了自己的想象力。安娜的死亡因此具有极其强烈和真实的感染力;然而在列文的故事中,却时时让人感到一种被压抑的感性;斗争是那样的激烈,以至于只有通过“割草”这样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才能得以短暂的平息,托尔斯泰压制自己的想象,从天而降的顿悟并未给人带来解脱与轻松。安娜的死亡是真实的,而列文的救赎则带有些许逼迫。我永远忘不了火车站上安娜的初次亮相——她身姿优美素雅,脸蛋上有一种温柔亲切的表情;她对渥伦斯基回眸一笑,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其闪亮的眼睛和微带笑意的红唇中有一股压抑着的活泼生气。托尔斯泰可以逼迫自己成为列文,如同安娜也可以勉强和卡列宁一直共同生活下去。然而可怕的是,作家骨子里却是安娜——有一双异教徒的眼睛。
      
      二、
      卷首的保罗题词是托尔斯泰在信仰层面为自己预设的一条标准,可是它却像一堵墙一样,作家的犹豫和矛盾一次次地撞在上面。彼得堡上流社会对安娜的通奸行为提出了控诉,在作家看来,这一本该由上帝行使的权力被人类所攫取,造成了安娜的毁灭;然而托尔斯泰对那个社会的批判并不代表作家本人对安娜的完全宽容。
      
      她刚打开门,暴风雪就迎面扑来,与她斗争,要把门关上,她觉得好玩。她开了门,走了出去。风似乎正等着她,发出欢快的呼啸声,想把她提起来带走,她抓住冰冷的门柱,按着衣服,走到站台上,来到车厢背后。
      
      这是渥伦斯基表白前的一段描写,容易看出在这段描写中“暴风雪”的象征意义,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中读出托尔斯泰对安娜即将跨出的一步所持有的震惊与恐惧:“觉得好玩”是多么任性的一个态度;而暴风雪发出的欢快呼啸则是一种野兽的即将捕获猎物的令人惊恐的兴奋。
      当卡列宁第一次觉察到安娜与渥伦斯基可能有的不正当关系时,安娜所表现出来的“女性的冷酷”甚至甚于在莫斯科的舞会——此时的安娜已然滑入“深渊”,面对丈夫的“警告”她的镇定、泰然、措辞的优雅得体让她自己都感到惊讶,正如同她对心知肚明的卡列宁在赛马场上所表现出的若无其事、唠叨饶舌感到惊讶一样。只是那时的安娜一定不会想到,她与自己所深深厌恶着的丈夫其实是一样的虚伪、冷酷、自私;她显得容光照人,然而在托尔斯泰看来,“这容光不是欢乐之光,倒像是黑夜失火的可怕火光。”紧接着,一幅“凶手撕咬尸体”的画面被血淋淋地呈现出来;对于未来,安娜对自己说:“等我平静些再考虑吧!”,可是她却再也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直到与多莉在他们的乡村别墅见面时,她的容颜呈现一种“暂时的美貌”,口头挂着的却依然是“这件事以后再谈!”严厉的托尔斯泰没有让安娜的幸福持续很久,那次可怕的容光焕发便是她的最后一次舒展。接着便以极快的速度滑向一场不断折磨着她的噩梦,每一次她都从恐怖中醒来。
      
      三、
      如托马斯•曼所言:“《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冲动是道德方面的……然而仅此一次,托尔斯泰自己的道德立场显得模糊不清,他缺乏《复活》中提出的那种清楚明了的态度,在托尔斯泰的复杂性中,存在着行使叙事自由的机会,存在着让作家占据支配地位的机会。托尔斯泰让自己的想象力占据了上风,而不是让理性(理性一直是更为危险的诱惑)出来干预”小说开头部分,列文在与奥勃朗斯基的对话中下过一个断语:“我不曾见过堕落而又美好的女人,以后也不会见到的。……我厌恶堕落的女人。”可是在小说的后部,我们却看到,没有哪个人以那样真诚的怜悯与理解来对待安娜。
      
      斯捷潘•阿尔卡季奇走到花墙后面,说话的男人嗓音沉寂下来,这时候列文正瞧着在熠熠闪烁的灯光照射下呼之欲出的肖像,目光怎么也不愿离开它。他甚至忘了自己在什么地方,也听不见别人在谈些什么,只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这副精美绝伦的肖像画。在他看来,这不是一幅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妩媚动人的女人。她长着一头乌黑的鬈发,袒肩露臂,长着柔软毫毛的嘴唇上泛着若有所思的淡淡笑容,用一种让他感到不好意思的眼神洋洋得意而又含情脉脉地瞅着他。要说她不是活的,只是因为她实际上要比活着的女性都更美丽。
      
      这短短的一段描写具有戏剧上的完整性:奥勃朗斯基退下,男人们的嗓音沉寂,像是幕布拉开,众人安静,只留列文(托尔斯泰)一人来细细观察一个静态的安娜;列文感到画像向他投来暧昧的眼神,这种眼神令他不好意思却使他无法不看;然而这种暧昧的眼神却不是故意的色情,她洋洋得意但同时若有所思。玫瑰只消静静开放。在这里,托尔斯泰向读者优雅地展现了安娜无与伦比的魅力,她对男人情欲的诱发,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对其难以掩饰的迷恋——这是一个令列文都难以把持的女性,有着压抑多年的热情,陷入如此悲惨的境地,让人不由得不同情、不怜悯、不宽容。
      我们惊讶地发现那两条一直并置着的铁轨要交叉了!不仅是形式上的交叉,不是安娜靠向列文,而是列文被安娜不由自主的吸引,托尔斯泰的叙事火车在这里出现了剧烈的晃动,情节的发展几乎要脱离作家的控制和预期。不管托尔斯泰后来如何用吉提将列文拖回到原来的轨道,让他确信自己不应该去看望安娜,让他承认自己是借着酒力受到了安娜颇有心计的引诱,让他保证以后一定回避她,那一瞬间的忘情都是最真实最可怕的暴露。当安娜沿着那条可怕的道路直直走向毁灭的时候,另一侧的列文是否还能回到他的路上获得应该得到的救赎与解脱呢?
      
      四、
      【1】
      “不知道我是什么人,我活着干什么,就不能活下去。但是这我无法知道,因而也无法活下去。”列文喃喃自语。
      “在无限的时间里,在无穷的物质中,在无限的空间里,生出一个生物体的水泡,这个水泡存在一会儿就要破裂,我也就像这个水泡。”
      这是一个折磨人的谬误,但这是人类在这方面几个世纪来苦苦思索的、唯一的最新成果。……但是这不仅是谬误,而且是一种凶恶势力的冷酷讽刺,一种人们不该屈从的邪恶、可恨势力的冷酷的讽刺。
      得摆脱这种凶恶势力。摆脱的方法掌握在每个人手里。一定要改变受制于这种凶恶势力的状况。只有一种办法——死。
      【2】
      “哎,世上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有的人活着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米秋哈就是这种人,只想填饱大肚子。福卡内奇却是个正正派派的老头儿。他活着是为了灵魂得救。他记得上帝。”
      “怎么记得上帝?怎么活着才是为了灵魂得救?”列文几乎大声喊起来。
      “很明白,那就是服从真理,按上帝的旨意去做。要知道人是各式各样的。就拿您来说,您也不欺负人……”
      “好吧,好吧,那再见!”列文说,激动得喘不过气来,接着转过身,抓起他的手杖,快步往家里走去。刚才听到那个农民说,福卡内奇活着是为了灵魂得救,要服从真理,按上帝的旨意去做,顿时一些模模糊糊、但意义重大的思想一齐涌上心头,仿佛冲破阻拦,向一个目标飞驰,使得他头晕目眩,迷离恍惚。
      【3】
      费奥多尔说,那个看院子的基里洛夫活着是为了填饱大肚子。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大家都是有理性的生命体,要活着,不能不填饱肚子。但是费奥多尔说,为了填饱肚子活着是荒谬的,而应当为真理、为上帝活着,他这么一点拨,我顿然领悟了!无论是我,是千千万万几百年前的古人和千千万万现在活着的人,是心灵贫乏的农民,还是对这进行神思并著书立说的贤哲,都言辞含混地谈论这件事情,我们大家对于应当为什么而活着,什么是善都有一致的看法。我同这些人只有一个明确、坚定、不容置疑的信仰,这个信仰无法用理智来解释,它超越理智,不具有任何原因,也不具有任何结果。
      
      我们都了解列文的困惑——他需要知道“意义”,每件事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他在同一种唯物的、科学的信念斗争;他不愿意相信人是水泡一般终会消亡的短暂肉体存在;他需要在“遭受嘲笑”与“自杀“之间进行痛苦的抉择。这时一位农民给了列文解释:为上帝、为灵魂得救而活着。激动不已的列文感觉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从行动转向内心独白,试图重新建构起得以支撑自己继续生活下去的信仰的大厦,可是列文的独白,如同斯坦纳说得那样,“每每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我顿然领悟了”——领悟了什么?“千千万万的人都有一致的看法”——是什么看法?“我们有一个信仰,无法用理智来解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仰?读者期待作者作出解释,可是每一次都似乎是在问题的外围和结论之间做来回跳跃。
      托尔斯泰的小说叙述经常是“上帝式”的,特别当《安娜•卡列尼娜》的女主人公在作家笔下获得了罕见的自由之时,更加需要对列文加以控制。斯坦纳说:“托尔斯泰表达心理真实的方式要么是借助修辞层面的外部陈述,要么是人为地让角色心里产生一阵想法,这样做给人的印象是,作者为时过早地进行道德说教。灵魂获得新的生命,这个意象带有道德说教的概括性,没能以负责的方式,表达潜在行为具有的微妙之处和复杂意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我们从托尔斯泰强硬的表述中,从他对人性复活所抱有的热烈期盼中,似乎可以读出某种令人不安的东西。我们隐隐地感觉到,似乎是托尔斯泰在“上帝是否存在”这个既无法证真,也无法证伪的命题前逼迫自己选择了信仰;同时,为了使这一信仰得以巩固,必须不断地忏悔、不断地完善人性,最终建立地上天国。这样就可以从事实上逃避那个“从问题的外围到结论中间的论证过程”。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即使有人能够证明上帝不存在,我依然信仰上帝。”然而对于托尔斯泰而言,“假如耶稣并不存在,人们更容易理解其提出的理性行为准则,从而让天国更好地实现。”“我们看到了一种宣扬凡人伟大的人类学——正是凡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上帝是人对自身本性的最高投射;上帝是一位有名无实的监护者。这样一种上帝观以及由此形成的上帝与人之间的激烈碰撞既不属于基督教,也不属于无神论。它们是非基督教的东西。”当列文宣称“我的生活每一分钟不仅不会像过去那样虚度,而且具有我有权使之具有的明确的善的意义”时,我仿佛看到他像安娜那样眯起眼睛,脸上带着沉思的表情。
      
  •       時代這個詞很大,是不是?
      
      這部小說我已經讀了大半,但已經忍不住要寫些什麼。
      
      感觸很多,明白很多,我有些慶倖年幼時沒有看過這部小說,而是長大後經歷了許許多多世事後才讀,如果那個時候讀這樣的書籍,是不會有什麼收穫的。
      
      托爾斯泰的價值觀道德觀幾乎完全符合我的理念,這點也是每每在書中拾取那些精辟言論而驚喜時我的感慨。這世上真的有很多事都是需要洞察的,徒有感性甚至徒有理性都是件很不幸的事,終究幸與不幸,便是每個人心中感性與理性二者的博弈,這博弈不是要此二者分出勝負,而是在二者的激烈鬥爭中獲得平衡,人才可能獲得幸福。
      
      我雖然仍更喜歡陀翁的小說多一些,可托爾斯泰的理性及對事物的洞察力不輸與陀氏對人性善惡的分析,因此更具有現實普遍性。。
      
      讀的過程中我曾以為這部小說也甚至可以改名為康斯坦丁·萊溫,但是仔細一想,所有其他人物的故事都沒有安娜·卡列尼娜這個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矛盾衝突那樣強烈且具有代表性,所有人物的幸,都是他們不幸的反襯。托爾斯泰那些安排給某些人物預見性、先知性的論斷,尤其借謝爾巴茨基公爵之口闡述的對人物的判斷,也並非憑空架設,生活中就是有一些這樣思想深遠的人,他們能夠洞察到他人的本質,然而,人們卻往往視而不見。
      
      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栩栩如生這個略顯俗套的詞匯我多年都不願意用來形容任何事物,可在讀托爾斯泰的時候我深深有這種感覺。
      
      如此的長篇巨著,在托爾斯泰筆下竟然也毫不啰嗦,即使這個版本已經是800多頁,密密麻麻的小字遍佈紙張,可是在閱讀過程中你會發現,一些你認為理所當然的情節、過程,托爾斯泰通通省略,甚至一筆帶過都不需要。
      
      這才是大師,那些細節沒有任何意義,甚至禁錮了讀者的想像空間。
      
      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思想狀況和如今我們這個時代的思想現狀,可鏡鑒之處太多太多。
      
      倒不是說如果不是這樣的時代就不會出現不忠的妻子,也不是說一定要在這樣的時代才會發生純情少女如基季,甚至她善良而又沒什麼見地的母親也會被弗龍斯基這樣的風流紈絝子弟所迷惑這樣的事情。
      
      更主要的是,在那個時代和我們的時代裏,人們都沒搞明白自己在尋找什麼,自己要的是什麼。
      
      感謝瓦蓮卡,全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讓基季能夠不斷思考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麼。只是並非宗教才是讓人找到自我歸宿和平靜的唯一途徑。
      
      還剩下一些沒有看完,安娜·卡列尼娜就快要臥軌,逃避這一切是非紛擾了。
      
      安娜·卡列尼娜這個人物的最大成功之處在於,雖然托爾斯泰描述她是帶一些負面色彩,然而,她並不可恨,卻令人痛心。
      
      也許這樣的形象塑造比起大是大非的說教,給當今中國社會中的人心帶來的啟發要更為深遠。
  •       包装不错,内容没有看,因为是名著,冲着名声给个四星吧,其实我对名著不感冒,有些书只是摆着,从来不看的。
      《安娜卡列尼娜》拍过很多版的电影,最喜欢的是苏菲·玛索的安娜,可以说对我而言,她就是安娜的代名词。
  •       1.文中不止一次出现,列文、奥勃朗斯基、陶丽、吉蒂等一帮俄罗斯贵族到森林里采蘑菇,他们是有多喜欢蘑菇?我无法想象,我国古代的士族或文人阶层,在一起活动不是饮酒作诗投壶,什么曲水流觞西园雅集,而是跑去森林里做采蘑菇这种“农活”。貌似孔子就是不爱农活的。《论语》子路第十三: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我不确定夫子困于陈蔡的时候樊迟有没有跟随在旁,他应该在孔子绝粮饿得有气无力时问一句:“焉用稼?”
        
      这种采蘑菇的活动,还有那些只要一描写自然风情,就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的对土地的眷恋之情,充斥在整个俄国文学中。从沙俄的历次扩张和土地吞并以及近期的克里米亚局势,都可以感受到俄罗斯人的这种感情,土地土地土地……当然,我不是为侵略找借口,想吃外兴安岭的蘑菇可以通过平等贸易交换。
        
      2.本以为此书写到安娜死了,最多再几页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列夫托尔斯泰却在最后还花费了不少笔墨描写列文这个人物的思想和心理历程,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有这样的段落,还有很多旁枝末节的描写,这固然使我们能够更加地了解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但是还是有冲淡主题,影响小说整体阅读性的弊端。有,可以,但是不要过多,这是我的一点微词。
        
      3.列文这个人物的所思所做,有着托尔斯泰自己深深的烙印,他就是一部分的作者本身。
  •       看一半书,有背景,有语感,不耐烦了再看的电影。
      
      无意看到一位网友的总结“弥补怀春”,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欲望,出轨,爱情,极致,完美VS家庭,幸福,和谐,安定
      
      看似实在是个很难的选择,一边是爽和痛苦,一边是幸福和无边的无趣。
      
      其实寻找一个两全的,不委屈自己欲望也不让自己陷入尴尬的方案也不难:
      
      与其婚后再出轨,不如爽够再结婚,或者找个能够结婚又能够让你爽的人。
      
      不过让你爽的男人又有很多种,如果你每种都想尝试,要么就不顾世俗不结婚,要么就全部试过以后再结婚不过会全部尝试的女人一定会死灰复燃的。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有的男人核心是一样的,适合自己过日子的也就一种,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就可以,安适长久,对自己对舆论都好。
      
      还有,结婚之前还要想的一个问题是以后碰到别的男人自己是否会动心,所以这个男人一定要拥有你最看重的品质或者特质。
      
      其实这是安娜的时代才会遇到的问题。至于男人嘛,得看这人对于男人的认知了,还有把以上的这个方案读懂。这个问题想清楚以后,回到作品本身吧。
      
      安娜,已婚是关键条件,莫斯科是王宫的话,这就是个午夜水晶鞋和王子艳遇回到小黑屋的故事,但是既然已婚,两人的故事就要继续,接着是一个不顾一切的爱欲故事。将丈夫召回又离开。彻底的爱欲故事,最后不堪社会压力以及渥伦斯基变心自杀。
      
      这个故事的最大价值在于安娜这样的现象,困惑和抉择是普遍的,我的看法前面已说(都那么理智就没小说了,小说是提出问题的)。从作者的行文时可以看出他的态度的,在安娜的时代,这样的美好是作者的乌托邦,作者毁坏的动力是当时社会的必然压力和隐藏的渥伦斯基的天性因素。作者是要写一种勇气,也是要写其必然的悲剧性。
      
      巧妙的是,因为铁轨工人开始的故事,也结束在铁轨上。死亡不需要高阶级的怜悯,因为高阶级也会因为自己的阶级和问题崩溃。
      
      卡列宁是一个让人离家出走的标准典范。
      
      幸福的家庭的相似难道就是女人被追求然后被照顾,两人都不出轨,也不知道是否幸福吗?这幸福不是自己的幸福吧。不幸的家庭曾经有过幸福真的就可以说是不幸吗?这不幸也是别人眼里的不幸。如果这里的幸福和不幸成为确定的标准,准则和追求的话,这世界将是多么无趣。
      
      
      
      
      
  •        其实奥勃隆斯基兄妹两个是一样的人,渴望一样的事情,生气蓬勃,渴望去爱,去生活,朵丽被家务琐事缠身已变成无趣的黄脸婆,卡列宁更是埋头公文以逃避生活而且比安娜大二十岁,自本书开头就是奥勃隆斯基的风流韵事,他也曾对列文说:这种事有什么不好呢,你还年轻,老婆却老了,所以所有那些法国女教师,舞蹈演员等等又有什么不对呢。大家也轻易的原谅了他,就连朵丽,大闹一场之后也就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安娜,一直以来压抑着心中的活力,尽职的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彼得堡的老太太们都这么喜欢她。直到她遇到了伏伦斯基,看到他欣赏她,为她着迷,为她坠入爱河,她忍不住得意,忍不住容光焕发,忍不住爱上了他,就好像熄灭多年的生命之火重新燃烧了起来。与哥哥不同,安娜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她道德感和宗教感的煎熬。对出轨的男人, 这么容易就宽恕了;对出轨的女人, 人人都要来践踏她。安娜来劝朵丽原谅奥勃隆斯基,几句话的事儿;奥勃隆斯基去求卡列宁原谅安娜,同意离婚,那就是千难万难。
       离开卡列宁之后,安娜开始享受自由,她这样健康聪明生气盎然的女人,本可以也应该生活得幸福且自由,但是她无所事事,又身份不明,她确实是除了伏伦斯基什么都没有了,上流社会的女性们除了社交家务别无他事,而安娜无人交往,跳出了家庭她也无意操持家务(就连对女儿她都不那么爱了),她只能每天想着伏伦斯基,最终,这份掺杂了嫉妒,怀疑,怨恨的爱沉重的让伏伦斯基承受不起。如果别人允许她成为伏伦斯卡娅伯爵夫人,安娜会生活得很好。在这里,她会发疯,她会惨烈地结束自己那么热爱那么眷恋的生命。安娜不想死,可她活不下去。
       开始的时候伏伦斯基是个轻浮浅薄的贵族公子,和安娜的这场恋爱使他变得更好了,通过这场轰轰烈烈的真挚的恋爱,他比以前深刻了,他的生活中有了比赛马赌博酗酒调情更加深刻的东西,惟其沉重,才能深刻。这是触动灵魂的恋爱,这才是爱情。伏伦斯基和吉蒂的恋爱只是高级的调情,一场场舞会中贵族们的消遣。也许吉蒂当真了,而对伏伦斯基来说 ,这样的恭维攀谈挑逗和去剧院无甚差别。也许他对安娜的追求中含有虚荣的成分,只有安娜的美丽优雅和卡列宁的位高权重才能满足他的虚荣心,迎娶谢尔巴茨基公爵小姐太普通了,勾引卡列宁夫人才有挑战性,也就更有趣味。但在与安娜的恋爱中,他体验到了严肃的爱情,由此升华了他的内心。
       安娜生病的那一段,我看到了全书中最好的伏伦斯基和最好的卡列宁。在特殊的时刻,人物一贯的性格得以动摇,卡列宁也有了温柔的感情,有了真诚的人性,伏伦斯基只有在这时才感觉到婚外情并不光彩,才感觉到被他们欺骗的丈夫的痛苦,他生平第一次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羞愧,这样的羞愧促使他对自己开枪。
  •        拜读完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不由不赞叹作者的伟大,这部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俄国历史大变动时期的巨作,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的俄国风貌图。在听作者娓娓道来的讲述故事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当时俄国的政治、文化艺术、农业、军事、公益事业等各个方面的状态。同时也能明显地感受到俄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受到的西方欧洲资本主浪潮的冲击。特别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在作品讲述的故事里都有所体现。譬如作为作品主线之一的以安娜、卡列宁、弗伦斯基为代表的俄国上流阶层,在他们身上西方资本主义对俄国社会的冲击有很强烈的影响和体现,例如他们日常交流除了俄语,最经常使用的就是法语,并以说法语为傲;而且会聘请有法籍家庭教师或者英籍家庭教师,比如奥弗朗西斯基家。与此同时呢,在贵族阶层的聚会交流中,作者很巧妙地融入了对当时俄国面临的政治、文化、宗教等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可以说对当时俄国从整体上进行了最为简洁生动的概括和最为真实的还原再现。在作品的另一主线列宁—吉娣中,主要是站在农民阶层的角度进一步反映俄国风貌。着重表现的是俄国的农业领域的现实。通过对以作者为原型的列文的刻画,表现作者对农民的喜爱及对农业改革进步事业的追求,向读者展示不一样的农村生活,展现不一样的农民风貌。
       很喜欢作者的严格遵守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忠实表现生活,在他的讲述了我更多的感受是真实朴实无华,没有读小说的虚幻感,没有夸张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没有刻意艺术创作的痕迹,一切都似乎合情合理,比如在人物方面,对于书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作者都没有很片面的判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是采用多角度的表现人物性格,在这个小说里没有完美的人,只有最真实的人。我想,这也是“作为19世纪最复杂的诗人”的作者对人的独特看法——“人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是某种变化着的”的体现。例如作者并未全盘否定卡列宁,也没全盘肯定安娜。
      相反,读完作品,和同学讨论,发现很多人都在全盘否定着安娜,全盘羡慕着吉娣和列文,还有或多或少对卡列宁遭受妻子背叛表示同情。其实,我觉得,这违背了作者创作的初衷。生活里,每个人都扮演着很多种角色,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其中一个角色没扮演好就否定他的全部角色都不好,就像一个人,犯了罪,我们不能说因为他没有扮演好公民角色,所以就判定他所有的角色都是错的,或许在他儿子眼里,他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好父亲。
         安娜嫁给丈夫时只有十八岁,在漫长的婚姻里她面对异常理性现实刻板的丈夫,她没有体会过真正的爱情,而这正是弗伦斯基所能够给她的,只不过这不是一个“好的爱情”,这不仅仅是从结局来说。记得以前看到过一句话:“好的爱情是你透过他看到了整个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他迷失了整个世界。”怀带这份爱情回到彼得堡的安娜,再次迈入社交圈的她,不再像以前一样“眼睛里就会放射出快乐的光芒”,而是“反感”、“厌倦”、“不自在”、甚至“对这些人一直怀着的近乎虔敬的感情,消失了”,这份爱,改变了安娜,改变了安娜的世界,这份爱没有让安娜产生爱世界的力量。透过这份爱,安娜看到的世界是“反感的”,以致到最后的迷失。这就是“坏的爱情”力量。相反,我们来看下列文和吉娣的爱情,透过吉娣的爱,列文看到了怎样的世界呢?透过吉娣,列文懂得“永远向好处看人,永远爱一切人”,他不再和伟斯洛夫斯基、弗伦斯基有对立情绪,相反他感受到了他们的亲切和可爱,他不再抑郁到自杀,后来他无法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他活在世界上是为了什么,并且因为这样的愚昧无知而痛苦得想自杀,同时却又坚定不移地走着他独特的人生道路。我想,这就是“好的爱情”的力量。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感情是需要经营的,安娜和弗伦斯基的感情冷淡主要在于安娜不理智的经营。安娜和弗伦斯基她对弗伦斯基的猜疑和限制,面对争吵和问题不是冷静下以后解决说清楚,而是继续逃避,结果芥蒂越积越多,导致了最后的爆发。吉娣和列文则不同,吉娣总是能理解丈夫的感受和想法,每当有问题出现时总是和丈夫解释清楚。
         很喜欢“初次见面”的安娜:矫健而轻快的步伐、果断而优美的动作,眼睛含笑意还有她身上与生俱来的魔力——“同她谈话觉得愉快,不同她谈话就是和她坐坐也觉得愉快”,她的脸上、眼睛里总是带有笑意;甚至也会像吉娣那样有些爱慕这位“人人称赞的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贵妇人”,是的人人见了她都会喜爱,她“单纯、自然、雅致、快乐而有生气”。
         该怎么去爱?如何去爱?学会爱,是我们每个人一直都要认真
      去思考的问题。我想,想要学会爱,就先从做一个有爱的人,对人、对生活、对世界都有爱的人,就像吉娣、华伦加、初次见面的安娜,就像列文,努力使生活具有明确的善的含义。
      
      
  •     我毫无疑问更爱陀思妥耶夫斯基~^^
  •       当她两手撑地卧倒在车厢底下的时候,所有的痛苦终于被碾压得粉碎,上帝也必然会宽恕她的一切。故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但作者让安娜的悲剧随着长长的尾声一直扩展到了每个家庭的幸与不幸。
      我无法忍受用低俗和下流的字眼去形容安娜,撕去道德堕落的标签,我更多地发现了她的真诚和坦荡。“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她本可以和别人一样做得偷偷摸摸,瞒着自己的丈夫,可她受不了种种猜疑和伪饰,便索性摊牌。“请您宽宏大量,把儿子留给我吧!”在给丈夫的回信中,她没有采用这样感人肺腑的修饰措辞来使对方怜悯,她也不想写出自己的过错和悔恨,更不会用小指尖在信纸上滴下几滴水当作是虚情假意的眼泪。
      她收养孤儿只是因为单纯地喜欢那个孩子,她找不出高大宏伟的理由去办虚假的慈善事业,以留给上流社会一个好的名声。当然,人们再也不认为她还有什么好名声可言。但即便是如此,每一位见过安娜美貌和形容举止的人,无一不被她的端庄有礼温和从容的贵族气质所打动。
      还有她的勇敢和傲气,在丈夫面前她做不到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和弗龙斯基吵嘴时,她也是坚持自我敢于表达。她努力追求爱情和幸福,跨越伦理和道德的栅栏,不顾旁人的冷嘲热讽,就算把她拿在耻辱柱上示众,她也在所不惜。我为她所有的这些优秀品质感动不已。
      出轨的女人,别人就说她龌蹉不堪,败坏堕落,结果被大众所抛弃,比如安娜;出轨的男人,他就有理由说即使饭吃饱了但谁会抵挡得住另外一块美味飘香的面包的诱惑?比如安娜的哥哥,奥布隆斯基公爵。所以别人往往不去劝慰男人,反而故作姿态同情起受伤的女人,叫她想想孩子和家庭,叫她顾全大局,叫她就这么算了。
      想起张小娴的一句话:“有一夜情的男人风流,有一夜情的女人淫贱;男人恋爱的次数愈多,愈表示他曾经沧海,女人恋爱的次数太多,则是滥交。”你有再多的怨言或者深感不公又怎样,在这样的价值导向面前,你只有缴械投降。“男人骨子里坏,女人骨子里贱。”或许你会用尼采的这句话来宽慰自己,似乎找不到明显的对立,可别忘了,他对女性的态度到底是激烈的偏见要多得多。
      安娜处在这样的艰难境地,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最终卧轨自杀,怪她自己的冲动吗?怪卡列宁的虚伪吗?怪弗龙斯基的自私吗?怪当时社会环境的逼迫吗?当结果发生的时候我们总习惯去找原因,却不愿意多想想接下来的具体应对方法。我想,维系一段婚姻的根本不是爱情,或者说仅仅是爱情还不够,还需要双方的理解沟通、容忍迁就、欣赏赞美。
      安娜和卡列宁八年的感情也好,安娜和弗龙斯基相互的激情也好,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乏味平庸。正所谓尚福尔所说“恋爱有趣如小说,婚姻无聊如历史。”找一双合脚的鞋挺容易,就算不合脚穿久了也会习惯。也许安娜企图得太多,她要求永远新鲜不变的爱情,她要求色彩斑斓久不褪色的好感。也许安娜看清得太多,思虑得太多,内心的矛盾也就更多。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爱情经历倘若不是初涉爱河的未婚恋,便多半是红杏出墙的婚外恋。”很赞同周国平的这句话。刚开始的新鲜感和犯禁的自由感都会使我们心潮澎湃,我们踊跃投入对方,改变固定的现状,寻求刺激满足的快感。我可以想象外国文学中为何一向偏好这类婚外恋的题材,偏向于所有的乱伦之恋和禁忌之恋,不单单是因为他们奔放的心灵,无所顾忌的肉体,上述理由大概也是其中之一。安娜婚外恋的结局是悲惨的,包法利夫人的结局也是如此,但我更同情前者。
      “自然坦荡,绝望地逆流而上,甘心地自投罗网,没有别的想法,只想放纵一下,就当没发现,美好背后的虚假,敷衍着灵魂,坚强地挣扎。”很想把王菲这首《堕落》的歌词和安娜这一世的经历联系起来,当安娜死前 “一切都是假话,一切都是虚伪,一切都是骗局,一切都是罪恶!”的想法迸发而出时,我觉得这样的联系似乎不无道理。她们两人都丝毫没有做作,丝毫没有矫饰。所以我喜欢像这样的女子。
      
      
      
      
  •        绵绵的雨下了一个早晨,下午三点刚放晴。铁皮屋顶,人行道石板,马路上的鹅卵石,马车车轮,一切都在五月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安娜坐在马车上伴着车轮的辚辚声望着窗外迅速变换着的景象。
      
       现在一切似乎都不那么可怕了,我居然想过要低声下气去乞求他,天呐,何必呢?没有他我就活不下去了吗?“公司,仓库,牙科医生....这些招牌多有趣。对,我要倾诉,多丽不喜欢他,我早看出来了,多丽会劝我离开他,她爱我,我愿意听她的。菲利波夫,白面包。矿泉水,莫斯科的水真好啊。我还记得十七岁那年,和姑妈一起去修道院,我的手冻得红红的,难道那个姑娘是我吗?当时觉得美好的东西现在已经一文不值,逝去的东西已无法挽回,那时候的我有想过有朝一日会落入如此屈辱的境地吗?哼,他收到我的信肯定会得意忘形,我会给点颜色他瞧瞧的。好难闻的气味,油漆?他们怎么老在造个没完没了?时装店,帽子店。有个男人朝我鞠躬,弗龙斯基说过他是“我们的寄生虫”,“我们的”?为什么是“我们的”?可怕的是我不能把这些从脑中里连根拔掉,忘却,我要将它忘却。卡列宁,我不是已经把他忘却了吗,可以的,一回事吗不是吗?多丽会以为我抛弃了两个男人,她会认为我不对。我何必要人家对我说“对”呢?我办不到!那两个姑娘为何笑得那么开心?大概是因为爱情,呵!他们大概不知道那玩意有多么痛苦有多么卑鄙!林荫道和孩子们,他们在奔跑,玩的是赛马游戏。谢廖沙,我亲爱的孩子,我就要失去一切,也无法使他回来。是的,他不回来,我就要失去一切了。我又要低三下四了!不,我要去找多丽,向她坦白,我不幸,我自作自受,全是我不是,但是我确实不幸,你帮帮我吧....着两匹马,这个马车,我坐着好难受,这些都是他的,可是我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它们了。
      
       安娜见过多丽和基蒂,有些尴尬,心事各自藏着,说了些闲话,安娜对这些都毫无兴趣。“我是来向你们告别的。”安娜再次坐上马车,除了原来的痛苦,又多了一种被侮辱和唾弃的感觉。
      
       他们瞧着我就像在瞧着什么怪物,那两个人在起劲的聊些什么呢?难道他们以为人是可以交流的吗?我原本也以为可以,但幸亏没有。不然她们会幸灾乐祸的。基蒂更会高兴。我可是看透她了!她吃我的醋,恨我,瞧不起我。如果我真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女人,只要我高兴,我就能把她丈夫迷住.....瞧这满面红光的大胖子,真神气。哈哈,他以为他认识我呢,他准是认错人了。法国人说,“人只认识自己的胃口”。你瞧,他们在吃脏兮兮的冰淇淋,他们就知道吃。大家都喜欢可口的甜食。没有糖果,就吃肮脏的冰淇淋喽。基蒂也是,得不到弗龙斯基,就列文喽。她还在吃我的醋呢,她还在恨我呢。我们彼此仇恨。这是事实.....理发师秋季金,我总是找他来替我梳头,等他来了我要给他说....哈哈哈,多好笑。可是已经没有人来同我说笑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笑好玩的。一切都令人讨厌。晚祷的钟声响了,那些一本正经划着十字的商人仿佛怕失掉什么。这些教堂,这些钟声,这些谎言,又有什么用?无非是掩盖我们彼此的仇恨。“他想使我输个精光”亚什温说,哈哈,这倒是真的。
      
       我得到火车站去,要是找不到他,就到那边去揭穿他。
      
       哦,我刚才想到什么好笑的事了。是理发师秋季金吗?不,不是那个。噢,有了,亚什温说的:生存竞争和相互仇恨,是人与人的唯一关系....乘着马车游玩的男女们,哼,你们出去兜风也没有什么意思,你们带着狗出去也没有用,你们逃避不了自己的良心。那个醉汉,哦,他倒不错。我同弗龙斯基就没有那样开心过,尽管我们很想。开心?他在我身上追求什么呢?难道是虚荣心?是的,他流露出虚荣心获得后的满足与自豪。当然也有爱情,但那稍纵即逝。他原以此为荣,如今都过去了,没有得意了,只有羞耻。他从我身上得到了一切能得到的东西,如今再也不需要我了。更可恶的是,他还竭力装作没有忘恩负义的样子。但是昨天他说走嘴了。他爱我,但热情冷却了。那个骑着跑马的人想出风头,那么洋洋自得,唉,我已没有吸引他的风韵了。我要是离开他,他会打心眼里高兴。
      
       我的爱情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的爱情却越来越冷淡,这就是我们分手的原因。真是无奈。我把一切都寄托在他身上,因此我也想他能更多的为我献身。他却离我越来越远。我们结合前苦苦追求,心心相印,之后却离心离德,各奔东西。这种局面又无法改变。他说我吃醋毫无道理,我也说我毫无道理,但这不是事实。我不是吃醋,我是不满足,但是.....我真不该做他的情妇,但我又不能自制,舍此别无他法。我对他的热情使他反感,他却弄得我生气。这也是毫无办法的事。
      
       难道我不知道他不会欺骗我,他对金娜没意思,他不爱基蒂,他不会对我变心吗?这一切我全都知道,但我并不能由此感到轻松。要是他并不爱我,而是出于责任心。那就比仇恨更坏一千倍!这简直是地狱!可事情就是这样,他早已不爱我了。爱情一结束,仇恨便开始了...这街道我全不认识了。还有一座座山啊什么的,到处是房子,房子...房子里全是人,数不清的人,他们彼此仇恨。
      
       让我想想怎样会幸福。好,只要离婚,卡列宁把谢廖沙给我,我和弗龙斯基结婚。卡列宁,我仿佛看到他那毫无生气的眼睛,那布满青筋的苍白的手,那虚伪的腔调以及掰得啪啪作响的手指,简直令人嫌恶得直打哆嗦。好吧,就算我们结婚了,基蒂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看我吗?不。谢廖沙就不会再问到或想到我有两个丈夫吗?在我和弗龙斯基之间又会出现什么感情呢?不盼望幸福了,只乞求摆脱痛苦,有没有这个可能呢?没有,没有!绝对不可能!生活迫使我们分手,我使他不幸,他使我不幸,他不能改变,我也不能改变。一切办法都试过了。螺丝坏了,拧不紧了....
      
       啊,那个抱着婴儿的女叫花子,她以为会有人可怜她?难道我们被抛到人世间,不就是为了相互仇恨,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吗?
      那几个中学生在笑,那我的谢廖沙呢?我以为我爱他,可是没有他我不也是在照样生活吗?我拿他去换取别人的爱,在爱情得到满足时,我对这样的交换也不曾后悔过。
      
       如今我真高兴,一切都一清二楚了。无论是我,还是皮特,还是车夫菲奥多尔,还是那个商人,凡是受广告吸引到伏尔加河两岸来的人,到处都是这样,永远都是这样。
      
      买票?哦,是的。下车到候车室,人群。心形的沙发。
      
       这些进进出出的人真讨厌。到了那个车站后,我得给他写一封信,信里该写些什么呢?他完全不理解我的痛苦,他去向他的母亲诉说处境的苦恼,就在这时,被我撞见了,我该说些什么?我应该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不对!生活还是会幸福的,我爱他,他也爱我,这样一切都会过去的啊!
      
       如何生活没有痛苦。人人生下来都免不了受苦。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可是又千方百计哄骗自己。可是一旦看清真相,又该怎么办?
      
       那个女人说“天赋予人类理智就是为了摆脱烦恼”,“为了摆脱烦恼。”因此一定要摆脱。既然再没什么可看,既然什么都使人讨厌,为什么不把蜡烛熄掉?可是怎么灭掉?列车员沿着栏杆跑去做什么?后面那届车厢的青年为什么叫嚷呢?他们为什么有说有笑啊?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
      
       火车进站了,下车吧。可是我为什么上这里来?我要干什么?周围的人群让我不安。要是没有回信,我就再乘车往前。
      哼,我早已料到。不,我不让你再折磨我了。我既不是在威胁他,也不是在威胁自己。我在威胁那个使我受罪的人。
      
      她沿着站台,经过车站,向前走去。
      
      
      天哪,我这是到哪儿去啊?
      
      
      火车近了,站台震得摇晃起来。我第一次见到弗龙斯基也是在站台,我们刚相逢,就有个人被火车轧死了。等一下...火车...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那里!那里,倒在正中心,我要惩罚他,我要摆脱一切人,也摆脱我自己!
      
      就倒在开到我身边第一节车厢的中心。可惜取下手提包是耽误了,来不及了,只好等下一节车厢。
      
      
      一种要跳进河里游泳的冲动笼罩着我。
      
      
      
      上帝啊。
      
      
      
      在我的少女时代,童年时代,那些灿烂欢欣的往事刹那间浮现在我眼前了。
      
      
      车来了....
      
      
      我在哪?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呢?
      
      
      上帝啊,饶恕我的一切吧!
      
      
      
      【那支她曾经用来阅读那本充满忧虑,欺诈,痛苦和罪恶之书的蜡烛,闪出空前未有的明亮的光,把原本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照亮了,接着烛光发出轻微的哔剥声,渐渐昏暗,终于永远熄灭了。】
      
      
  •       不知道什么时候,列文走了进来,坐到我的身边,我今天已经不想再与谁去辩论了,而且,其实我也同意他的很多观点,更何况我与他有那么多的相同点,当然,这是指精神方面。
      
       他是个有点矛盾的人,有的时候大大咧咧的对什么都无所谓,有的时候又非常敏感,甚至让人觉得很多疑;他在有些圈子里好像永远是个配角,而在有些圈子里他却是绝对的主角;有的时候他对一切感觉到失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身边的一切都没有意义。
      
       他好像很少去爱,当下了好大勇气去第一次尝试的时候,受到了伤害,这之后所有的矛盾和徘徊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一度觉的人生没有什么留恋,所以,当别人告诉他有关她的消息时,他更是矛盾和仇恨,当后来他真正再次见到她的时候发现那种最初的情感始终没有变过,他在她面前总是努力表现自己,而又觉得一切又都有了可能,感觉当初的伤害和仇恨都不值一提,当初气愤时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当他最后终于能与吉娣这个他唯一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他还始终怀疑这幸福是否是真的,吉娣是否真的爱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自己,这个决定是否正确,自己是否会因此失去自由。但,我深深知道,没有吉娣,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没有意义,所以为了她,他放弃所有都是值得的,也确实是值得的。
      
       他可以做一个专业的猎手,他在城市和乡下都有资产,虽然需要工作但却自由的多,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喜欢公平,也为此去努力。他不信教,有很多事情解释不清楚,在有些时候也会祈祷。他是一个自卑而又高傲,低俗而又高尚,浅显而又深邃的人。
      
       虽然身边的一切人好像都与安娜有瓜葛,但他们两个却好像是两条平行线,好像永远不会有交集,却又好像永远遥遥相对,他们好像没有任何共同点,却又好像有所有的共同点,大概一个是阳光伴着月光,一个是月光伴着阳光吧?
      
       安娜是个美丽、优雅、高贵、诚实、真挚的理想主义者,并且不失聪明和智慧,几乎一个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人,所以列文在见到安娜的时候也像很多人一样喜欢上她,这是一种什么喜欢谁又能说的清楚呢,是怜爱,是赞赏,是感叹,是惊艳还是其它呢?
      
       安娜身上也充满了多疑、固执、虚伪和徘徊,可是这些丝毫不能诋毁她,却更显示出她的热烈和真诚。
      
       我总是相信安娜能看到列文身上一些深层次的东西,远远超过吉娣所看到的和能够理解的列文,但是这对她没有什么意义。列文惊艳安娜的优雅和美丽,大概也能看到她身上一些特殊的东西,但这对于他也没有什么意义,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
      
       每个人都在思索相同的东西,前赴后继地,好像有所发现,其实什么都不会改变。
  •        怪你过分美丽,如毒蛇狠狠箍紧彼此关系,仿佛心瘾无穷无底,终于花光心计,信念也都枯萎。怪我过分着迷,换来爱过你那各样后遗,一想起你如此精细,其他的一切,没一种矜贵。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托尔斯泰这开篇警句啊。以前总是在各种地方看见这句话,然后觉得怎么说的这么对,这么贴切,真是说到心坎上去了。因为有太多的故事真的都印证了这句话啊。看完整本书,我明白了,不只是这一句话让你印象那么深刻。经典真的就是经典,因为它永远都不会过时。整本书中,每一句话,特别是那些有关心理描写的话,是那么的真实,细致入微。当你在读的时候你会仿佛已经走入故事里面,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着这样的心理,去感受那些快乐,痛苦直至精神奔溃的,要知道这可是100多年前的人啊,你能做到和他们感同身受,这时就不得不由衷的佩服托尔斯泰了。
      
       据说列文这个人物可以当作托尔斯泰的自传了,因为在第八部里面那一大片篇幅描写列文的心理活动就是托尔斯泰在某个时期所经历着的状态。列文,虽然是一个幸福的·有了家庭的·身强力壮的人,却还几次濒于自杀的境地,以至于他把绳索藏起来,唯恐他会上吊,而且不敢携带枪支,唯恐他会自杀。而在写《安娜》的时候,托尔斯泰也曾把绳子藏起来,把猎枪收起来,以防自己自杀。虽然关于农业方面的一些描写我不是很感兴趣,也没很认真在看,但是列文这个人物还是 这本小说很重要的一条人物主线,可以看出他是极其矛盾的一个人。他是个没有信仰的人,但是在基蒂生育的时候却一直在祈祷上帝保佑。这是他自己都不明白的问题,所以他一直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他看越多的哲学书,他越觉得疑惑。当他想要有某种信仰的时候却发现各个教派之间的解释是截然不同的。还好最终他找到了那只属于他自己的善的意义,支撑着他走完余生。也感谢托尔斯泰找到了这善的意义,留给了我们这一部不朽的《安娜》。
      
       而我们故事最重要的主人公——安娜,却没有那支撑着她活下去的善的意义。她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她的信仰就是爱。可孰不知,爱怎么可以用来当作信仰呢?爱是会用完的啊,特别是这爱情的爱。很多人说安娜的命运是由于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剧。但是我觉得安娜这个人放到现代社会也同样会是个悲剧。虽然没经历过,但是看过很多故事,以爱为生的人,以另一个人为生活的中心的人,一定会嫉妒,一定会失去自我,一定也曾有过安娜死之前的那种心理状态。那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啊,纵使弗伦斯基的爱再浓厚也会淡下去,甚至越发觉得这是一种累赘。这样的爱太沉重,让人失去自由,无法呼吸。
      
       看得最过瘾也最揪心的是那一段安娜的心理描写。“我的爱情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的却越来越减退,这就是使我们分离的原因”,“在我,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越来越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是他却越来越想疏远我。我们没有结合以前,倒真是很接近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可挽回地疏远起来;这是无法改变的。他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我自己也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我不是嫉妒,而是不满足。”看这一段安娜的心理描写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也快要不能呼吸,在那个她臆想的世界中,她想到的只有这些,她已经到达了奔溃的边缘,精神状态也已经不正常了。她已经没有出路了,所以死亡就是最后的出路。
      
       安娜与弗龙斯基在火车站擦肩而过时,“在那短促的一瞥中,弗龙斯基已经注意到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回想起他们的初次相遇,多么美丽。所以她选择告别的形式也留在了他们相遇的地方,仿佛这一切不应该开始一样。“突然间回忆起她和弗龙斯基初次相逢那一天被火车轧死的那个人,她醒悟到她应该怎么办了。她迈着迅速而轻盈的步伐走下从水塔通到铁轨的台阶,直到匆匆开过来的火车那儿才停下来。她凝视着车厢下面,凝视着螺旋推进器、锁链和缓缓开来的第一节车的大铁轮,试着衡量前轮和后轮的中心点,和那个中心点正对着她的时间。 “到那里去!”她自言自语,望着投到布满砂土和煤灰的枕木上的车辆的阴影。”
      
       说实话一直到最后我还是很喜欢弗伦斯基这个人物,他风度翩翩,温文尔雅,风趣幽默,具备了我所喜欢的男子的一切气质。而且我觉得他绝不是很多人认为的花花公子,他对安娜的爱应该算是从一而终的。如果你说他一开始戏弄了基蒂的感情,他从没考虑过结婚的事情。那是因为他没有遇到对的那个人。一直到他遇到安娜之后,他就没有改变他的爱;他为了他自杀,虽然是未遂他为了她,求米莉劝安娜和前夫离婚,只为了给她和孩子一个名分,为了她能更快乐;他因为她的一句话,放弃前程,远离社交界,远离女色,放弃他曾经游刃有余的社交技巧;他甚至为了她,放弃尊严,在安娜只身去听歌剧的时候尾随,只为保护她,他知道这样做就是和整个社交界宣战啊;他为了她放弃了所有的骄傲,原谅她所有的嫉妒和任性;他因为她的离去,六天不吃不喝,不说一句话,形如尸骸;也是因为她的离去,愿意前赴战场,以这种放弃生命的形式去尾随她。我想她以她的离去确实达到了她的报复,可是你知道吗,你的离去也带走了他的生命,因为生命和灵魂都随你而去了,这躯壳也就留在这孤独的人世间也已经没有生命了。多么想心疼这样的一个男子。好想回到那个年代,在他落寞孤独的身影背后,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虽然这本书顺应了时代的背景,加入了那个时代独有的内涵,比如说反封建,反传统,对上流社会奢靡腐化之风的批评,对俄国社会出路的探究与思考,女权主义复苏等等。但是我还是愿意把它只当成一本纯粹的爱情小说。它经久不衰是因为不管在哪个年代,我们每个人都必将经历那么一场关于爱情的浩劫。我们每个人在那里面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会有怎么样的出路,这些都是未知的。有一种预感在爱情中的自己会变成安娜,然后走向一个死胡同。因为不管我多么不想承认,可是她的某些心理活动,自己也曾那么真切的感受过。呸呸呸,我干嘛诅咒自己?再说了,人家安娜可是倾国倾城,美丽优雅大方。所以我等凡人就好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吧。
      
  •       安娜卡列宁娜.
      
      吸引我的还是Levin的故事. Levin是个好人, 本分, 诚实.
      Kitty说Levin这么好的一个人, 你能说他是nonbliever? 他还就是. 他小时候信过, 虽然是懵懵懂懂的. 但后来就不信了, 十几年没去教堂. 直到要跟Kitty结婚, 被迫去的. 神甫问他, 你对神有什么疑惑? 他说不知道. Kitty生小孩的时候, 他怕的要死, 向神祈祷, 那一刻他似乎真的信了. 但是过后又不信了.
      
      他不糊弄自己, 非要刨根问底不可. 各种读书, 思考, 就是没法说服自己. 某天听一个老农一句话, 突然醒悟了. 他一直试图用理性去证明宗教的正确性, 但是这是徒劳. 那个东西: living for God, living for goodness, 不证自明. 因为人人都明白, 人人都靠它而活. 他从小到大这么多年, 虽然理智上不信, 但是就是那样生活的.
      
      还有个问题, 为甚么要信基督教而不信其它宗教呢, 遵从哪一个不是都可以live for goodness吗. 他没想明白. 我相信托尔斯泰在写这个的时候, 也没想明白.
  •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这个已经叫了25年的名字对我并不陌生.同名的我一直很好奇父母为何给我取了这样特别的名字.由于知识的浅薄,我一直对"安娜"没有太深刻的认识.直到上了大学之后,我才开始探寻"安娜"的神秘.那时候,对于爱情根本没有任何感知,也并没深切的体会到托尔斯泰所表达的任何意义.只是对安娜有着一种怜悯之感...事过几年,我对于生活也好,对于爱情也好,亲情也好都有了一种升华.在不经意间,我又翻阅了这本著作.对于安娜,我只能说是一个为了爱情而牺牲的女人.她,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美丽,活泼,聪明,善良的女人.大家都以为她嫁给了一个有权有势的卡列宁,过着按部就班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谁却知道,没有爱情的女人也只是逐渐枯萎的花朵,最起码在内心深处,她已经再慢慢地枯萎着.当她遇到沃伦斯基时,安娜的爱情之火又开始燃烧起来,她又一次的重生了...在与沃伦斯基在一起或者努力在一起的时候,她自己也受着舆论的压力,丈夫的逼迫,儿子的不解以及朋友们的鄙视.相比较安娜的爱情,另一个女主人公吉娣与列文真是是幸福的多.当然,像小说里说的幸福的人都一样幸福,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在人生的路途中谁又能一帆风顺呢?如果单从安娜卡列尼娜的行为看,可以说是一个"红杏出墙"或者"男女私通"的故事.但从整个人物,故事而言,我还是说安娜是一个为了爱情牺牲一切的女人.且不说当时前苏联那样被宗教所束缚的时代,就连现在这种开放自由的年代,谁又能抛下一切世俗,抛下名和利,来寻找自己的爱情呢?
  •       2013.12.15 《安娜 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 高惠群 石国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擦 拖了4个月才看完。。。
      
      懒就不写读后感,直接书摘好了。。。
      
      “答案没有找到。只有生活能给他提供一个普通的解答,可以用它来应付所有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个解答是:去过日常生活,把烦恼丢在脑后。”——斯捷潘 阿尔卡季奇在开篇遭遇被妻子发现自己不忠的危机时,书中的一段描述,这位大哥在后来举债过日子时也是这么干的。。。
      
      尽管他其实对科学、艺术和政治都不感兴趣,但他坚决拥护多数人和他订的报纸对这三类问题所持的观点,并且随着多数人观点的改变而改变,或者毋宁说,他并不改变观点,而是观点本身在他头脑中不知不觉地变化着。
      
      第一,他知道自己的短处,故待人亦异常宽容;第二,他是彻底的自由主义,不是从报纸上看来的那种,而是浸透在他血液里的自由主义,他以这种态度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人而不论其头衔大小、地位高低;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他对职务上的事兴趣不大,从不过分热心,也就从不犯错误。
      
      他(莱温)走上了溜冰场,却不敢老盯着她,就像不能长时间地望着太阳,但即使不望她也能像看见阳光一样看到她。
      
      这正是文明的目的所在,从各种事情中获得乐趣。
      
      弗龙斯基亲眼看到了他(阿列克谢 亚历山德罗维奇)的存在,顿时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人口渴难忍,好容易来到泉水边,却看见泉水里有一条狗、一只羊或一头猪,它喝了水不算,还把水弄的浑浊不堪。
      
      她应该倒霉,但是我没有过错,因此我不能倒霉。(阿列克谢 亚历山德罗维奇对自己说)
      
      作为一个治国之才,阿列克谢 亚历山德罗维奇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他所固有的,也是每个步步高升的官员所共有的,这个特点和他的强烈功名心、稳健作风、正直态度以及自信心一起造就了他的功名,这个特点就是蔑视官样文章,减少公文往来,尽可能地直接接触现实事件,以节约开支。
      
      弗龙斯基的生活特别幸福,这是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准则,非常明确地规定了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是不应该做。这套准则所涉及的范围很小,但是这些准则是不容置疑的。
      
      就像拖着重物,还要腾出双手做事,只有把重物绑在背上才行,这就是结婚。我结婚后就有这种感觉。我的手突然腾出来了。但是不结婚,拖着这个重物,两只手就腾不出来,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
      
      他(莱温)想斯捷潘 阿尔卡季奇描述了自己那种兴奋的心情,他说自己开心得就像一只受过跳圈训练的狗,这只狗最后终于理解并完成了人家要它做的事,尖叫着,摇着尾巴,高兴得直往桌子和窗台上跳。
      
      然而,一个心怀不满的人不为他所不满的事责怪别人,尤其是最亲近的人,那是很难办到的。
      
      ”是的,你们坐车外出转悠也没意思“她(安娜)心里对一伙乘坐驷马车显然去郊游作乐的人说。”你们带着狗也没用,你们逃避不了自己“
      
      于是她一直点着用来读那本充满焦虑、欺骗、痛苦和邪恶的书的蜡烛,闪现出以前从未有过的耀眼光辉,给她把原先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照亮,紧接着蜡烛发出哔哔剥剥的响声,黯淡下去,永远熄灭了。
      
      大概说,我并不认为这个版本是个优秀的译本,长句一大堆,有的必须要出声朗读几次才理得清句子结构,可能处于尊重原著的关系,很多句子仍旧保留了不符合汉语表达方式的句式结构,增加了阅读能力不是很高的我的阅读难度。
  •       毕竟是经典名著。
      单从心理刻画来讲,比《围城》高出一个数量级,比《红楼梦》高明太多。
      列文就是托老的化身,朴实能干,但他的一些哲学和改革思想确没有价值,可以略读。罗素说托老的哲学很弱。
      在基蒂被高帅富渥伦斯基婉拒前,列文被基蒂直接拒过一次。即使这样列文还是喜欢基蒂,真是ds的命。
      美女安娜的爱情也算不上悲剧,这种故事太普遍,而且是自己选择的。
  •     选举的慌乱表现了作者的无政府主义倾向
  •       准确的说很久之前就看过这本小说了,前几天又看了12版的电影,突然间多了点感想,就说说吧。
      名著不好读。不在于它的故事不好看、情节不吸引人,而在于它沾了“名著”两个字,瞬间就让读者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总觉得要抛开故事与情节,读出点诸如历史啊意义啊批判了旧制度啊等不同的东西来,要是读不出来,就是没读好——重来一遍。于是很少人“真正”喜欢读名著(打引号的目的是强调,排除那些装装样子的人),反而是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小说容易吸引人。但是别忘了,名著的前提是它是一个故事,所以我们首先要从故事出发,了解这个故事,理解故事里人物的悲欢离合,最后了解一些人情世故,做事方法等。当然,名著之所以是名著,绝不仅仅在于故事,也一定是需要读很多遍才能体会作者的目的的。对于真正爱着名著的人不消说,他自会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对于只想读一读故事,沾沾名著的光的,读一遍也就差不离了,只是几年以后,还可以拿出来翻一翻,又有什么新感想了也说不准呢。
      对于《安娜卡列尼娜》这个故事来说,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的是,安娜明明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为什么还要出轨呢?尽管现在我也还不明白为什么她要出轨,但至少我明白了,卡列宁未必爱安娜,安娜也一定不爱卡列宁。他们的结合没准比现在的相亲还不靠谱(尽管我一直觉得相亲是一件靠谱的事情,但大家都说不靠谱,那就暂时“不靠谱”一下),就只是两个家族的联姻而已,所以要有情感维系是不太可能的。但卡列宁实在是个好男人,尽管他不一定爱安娜,但他一直都是宽容大度,一直都在尽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责任。而安娜在遇见渥伦斯基之后,不论这是真爱还是披着真爱外衣的诱惑,她变得不能自拔。跟卡列宁相比,自持与自制明显落了一大截——安娜配不上卡列宁!
      好吧我承认我实在是喜欢卡列宁这个角色,我一度觉得要是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我一定会放下矜持去追他的。所以连带着讨厌起安娜来。我们要追求真爱,这一生何其短暂、何其悲苦,是应该找一个既爱自己、自己又爱的人度过艰难的一生,至少添点温暖不是?可是真爱就像鬼,说的人多,见的人少。哪有那么多幸运儿幸福安稳过一生的?找个差不多的,就算不是那么爱你,也能遵守教条礼法不出轨,用最大力尽一个丈夫、父亲的责任,还是高级国家公务员,不愁吃喝(而且在我看来还挺帅的,至少比渥伦斯基成熟稳重)。这样便宜的事情哪里找去?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所做的只要好好经营这个家庭,爱自己的孩子,给丈夫提供温暖就可以了。有谁能反驳这不是爱呢?更何况爱是持久的,跟一见钟情的激情不同,是一种责任与习惯。
      我想我爱上卡列宁了。
  •        在经历了一场奇怪的感情历程以后,为了让自己静下来,准备看几本小说,滋养一下心灵。最近刚看完安娜卡列尼娜,又犯了爱入戏的毛病,夜里辗转反侧,揣摩书中的人物,闭上眼睛,头脑中雪亮一片,全无睡意。
       托翁的心理描写,笔力深厚,没的话说。对人物即不刻意赞美,也不刻意批判,只是娓娓道来的描述,却把对每个人物的感情沁入到读者的心里去,让你自己去体会评判。
       对于安娜这个人物,即是可爱又是可怜的。男人纷纷为之倾倒,连沃伦斯基的母亲也忍不住说“我都爱上您了”,足见安娜的可爱。但安娜品尝到爱情的甜美和幸福后,整个身心仿佛被唤醒了,尊严、教养、理性、地位,甚至母亲的职责都成了让她痛苦的桎梏。人性里有有真善美,也有自私和欲望,假如人可以退去光鲜的面具和外衣,彻头彻尾的真实,人心里的魔也会无所畏忌的冲出来,让人失去内在的平和,走向精神崩溃和自我毁灭。虽说安娜在不懂得爱情的时候就嫁人生子,虽说卡列宁比不上沃伦斯基玉树临风、风流倜傥,醉心仕途,循规蹈矩,死要面子等特点都让安娜不称心,甚至厌恶,我认为都不能算是安娜出轨的有说服力的理由。和很多生气勃勃的人们一样,安娜性格里有一股不安分,不惜代价获取成就感的力量。作为一个无所事事的贵妇,实在缺乏获得成就感的途径,那么拥有一场空前绝后的爱情,正好满足了这份缺憾。从安娜在火车站上与沃伦斯基第一次邂逅的回眸,在吉提家舞会上妩媚动人的打扮,都能看到她心里的魔。以及小说快到尾声处,安娜对爱人疑神疑鬼,心态失衡,见到吉提的丈夫列文时的那段描写,她那么清楚自己的魅力,貌似不经意地魅惑着男人,然后一转身又把他们完全忘了。后来还在吉提面前刻意提到与列文的见面,强调自己很喜欢他。她心里的魔就这样在“追求真实”的召唤下,被引诱出来,扰乱了她的心智,脑子里充斥着妒忌、报复和自我毁灭。这种性格的女人又可爱又危险,即使第一段婚姻还算如意,也会因为追求完美且不能自制而早晚要出轨。
       爱情能当饭吃吗?安娜就是那种把爱情当饭吃的人,爱人就是生命,就是一切。她不能接受爱人的心里除了她还放下其他的人和事,她在爱人“因为爱而牺牲了一切”“为爱差点杀掉自己”这些表象中获得无上的满足和爱的高潮感。但这正是女人的天真和愚蠢的所在。男人是不能仅靠爱情而活的。双方需求的不对等最终会导致悲剧的结局。安娜得到了爱情,却没能好好把握。她要的太多,要的太不理智。但如果她理智,也就不会出轨了。她的爱情来势汹汹,压倒一切,有疯狂的成分。大概男人们都梦想得到女人疯狂般的爱,但得到的那一刻满足感达到最高潮甚至爆表,往后便只有下坡路了。所谓疯狂的必不持久。不明此理,拿爱情当饭吃的女人只有失望了。
       另外我想说,小说中展示了俄国19世纪贵族们的生活场景,主人们头脑发热,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写成神秘的纸条,让仆人、车夫们穿梭传递,穷苦人跑断了腿也没人可怜。假如安娜、沃伦斯基都是平头百姓,工薪族,每天朝九晚五,工作忙得四脚朝天,每天算计着如何付房租,还房贷,柴米油盐……是否还有时间谈这个轰轰烈烈的婚外恋吗?轰轰烈烈的超凡脱俗的爱情是奢侈品,只属于有闲有钱的人们啊。我等穷人,还是在大学毕业刚工作的那几年里在同学同事朋友里,找个谈得来看着顺眼的,然后结婚生娃,好好工作好好过日子,为人类做点有益的事,培养个质量合格的下一代,有空去游历下大好河山,没事微信上晒晒美食。什么初恋、什么安娜,一切都随风去吧~
  •       昨晚两点多看完,困得没办法标记就睡去了。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普加乔夫崛起的沙皇末期,广阔的社会场景尤其在上流阶层的交往中提现,每个花费了字句的人物几乎都携带者一种观念思潮,在他们的争论里,作者暗示着价值取向。比如说莫斯科上层流行的说法:正派人,和安娜嘴里的正派女人嘲讽的相对,记得我们家门口好像也有一个叫正派的咖啡店。
      
      两条主线,敌对观点,各种明显的有些两元让作者完成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广阔思想,再结合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大部头的经典作品令人折服。自己再也不轻视文学作品,至少在现实里的人物头脑中的思想才活泼可触。书中唯一不喜的是选举段落的拖沓,也许是为了衬托以后列文的超脱。
      
      安娜让我看到了一个正常的女人,列文则使我遇见了自己,和他如此相似尤其是关于思考的思考问题折磨着我俩,最后在“我什么也没有发现。我只是明确了我所知道的事”中,我泪流满面的得到了救赎,虽然这种说法别人也说过,自己心中冥冥若有所悟,只是与一本大部头的持续交流才足够被说服。对于那些追求智性生活的人,列文一线的确是一种detachment,所以在我心里最后一节达到了高潮,而不是安娜的死。
      
      汉娜阿伦特让我懂得了平庸的恶,安娜卡列尼娜让我明白了平庸的可贵。
      
      ps:安娜12版本的那部电影只有安娜一条线,生生砍掉了一大部分内容,对这本书的电影解读只能是某一片段和思想的现代性解读与演绎。
  •        既然是名著,随大流给个推荐。看经典的东西,总是值得的。
       我现在看了两三天了,看到第二部中间了,离看一半还有很远。《安娜》真是一部大部头的书,而且读这样的书,所需花费的时间远超看同样字数的网络小说。
       小说的开篇,从安娜哥哥奥勃隆斯基家的事情开始,丈夫出轨,妻子发怒,冷战中,这时安娜要来了, 哥哥很高兴,有个人可以当个中介来解决家庭矛盾。
       列文比安娜更早的到了奥勃隆斯基家,他是准备向基蒂求婚的。列文出场有很长的描述。一度我以为列文和安娜要发生一段感情。当基蒂出现时,我还以为基蒂就是书的主角。对于书中的人名记忆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到目前为止,还能分清,但有的时候,还是会带来混乱。正如在网上看到一篇讲俄国人姓名的文章,起名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翻译到中文,又是加深了一层费解。
       沃伦斯基是列文的情敌,风度翩翩,前途风光(一个军官,沙皇侍卫?),一下子就俘虏了基蒂的心。这让基蒂拒绝了列文的求婚。但在基蒂举办的一次聚会上,他却迅速低爱上了安娜,并一路追随安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一个追求快乐,不愿有婚姻牵绊的人,在得知安娜有身孕时,却想着怎么和她长久在一起。这迅速的转变,实在是很难理解。
       对于安娜,丈夫的长期冷漠,才是她出轨的重要原因。在丈夫眼里,一切都是那么可以精细低算计。他的表现,又是那么低理性 ,所有的心思,都在公务上,这样的热心,使得他非常有权势。但是,他确实不懂爱,完全不需要爱的一个人。作为女人的安娜,她期待着关怀,期待这爱情。
       婚外情居然搞的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在一次次公开的聚会上,与沃伦斯基眉来眼去。沃伦斯基在赛马前居然去了安娜家里,那里面的仆人,小孩,一个个都没有回避。这实在是让我感到很诧异的。这难道是西方社会里这种婚外情非常低普遍?各种的Party也为这种事情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满城风雨的议论,又显得世俗舆论对于这种行为是不认可的。
       基蒂在沃伦斯基离开后就病了,有医生来看病,居然要进行裸体检查,这让我很是惊讶!!所谓揩油、也许这是最道貌岸然的一种。
  •       http://towerjoo.github.io/blog/2014/04/09/An-na-ka-lie-ni-na/
      
      在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后,终于有幸拜读了俄罗斯另一位文学巨人托尔斯泰的大作《安娜卡列宁娜》, 读了一个多月,逐个字眼,逐个情节,于是终于在昨天翻过了最后一页,轻轻地在多看的末页的打分处打上五星,坐在 阳台上的藤椅上,心口很是郁积着一些想法,而此刻竟无法与说,望着不远处南北奔行的汽车,已经泛绿的秦岭山, 心中不能平静。
      
      
      故事
      
      老婆说她读过两遍,于是在我自己的阅读过程中,就有了交流的对象。我时常感慨俄罗斯人的开放,于是我告诉老婆:“卡列宁 居然对于安娜如此的包容,倘若置于当下,自己的老婆和别人同居,那自是有不共戴天的仇恨的。”但这或许就是事实,至少 那时俄罗斯的贵族尚知道这种包容的必要,而今,我们却失却了那份追求幸福的勇气与魄力,而只是隐忍着,将就着,退缩着, 终是抱憾终身;或许我们会麻木到熟悉这种将就,进而习惯,于是初心难觅,只余下每日的空度人生。
      
      除了安娜,卡列宁,沃伦斯基的关系,列文或许才是托尔斯泰所要着力书写的对象,或者说是自己的化身。列文也算是一个斗士, 拷问自己的心灵,拷问终极问题,拷问人生的意义,当寻觅不得时,甚至欲了却这无意义的生命,即使与吉蒂终结良缘,有了孩子, 也还是不忘初心,不忘对于生命的探索与拷问。末尾时,终于如醍醐灌顶般,列文知晓了,宗教信仰的意义,知晓了理智的局限, 知道了生之意义。
      
      至于安娜,悲情之余,也算是顺理成章。当一个貌美如花,有无限魅力的安娜,受于伦理道德之限,无法出入社交圈之时;当喜欢 和人喝茶畅谈八卦,却无人问津,只能空守寂寞,阅读厚重书籍之时;当由于爱子无法相聚,而又无法爱当下的女儿,陷入无限的 思念之时;当昔日的爱人,变得如此的不近人情,而又冷漠寡情之时,安娜走到了火车站的月台,想起了过往,想起了悲剧的自己, 想起了无穷的仇恨,而此刻的选择或许能够拯救这逐渐淡化的爱情,或许这样才能唤醒爱人的柔情,或许也是一种惩罚,一种出口, 一种态度。于是安娜成功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余下的是沃伦斯基无尽的自责,和永难平复的心情。
      
      感想
      
      《安娜卡列宁娜》之所以伟大,不只是托尔斯泰为我们所描绘的故事情节,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生命、人生、意义的反思,是对于世俗 与幸福、个人追求与命运枷锁博弈的探索,如此若干的终极问题,以及自己的态度与理解,终是让我们读者感受到了不单是人物的悲惨 命运,还有对于个人初心的回顾、对于人生意义的拷问、对于个体的关怀等等。
      
      放眼于世,大凡伟大的作品,必然不单于有精彩的情节故事,更重要的是对于更为永恒、更为持久、更为终极问题的探究和追问,于是 文学之余,尚有哲学的余温萦绕手畔。
      
      参考资料
      
      《安娜卡列宁娜》
      《白痴》
  •       第44页
      “我不相信这里有什么悲剧,我认为恋爱……就是柏拉图在《酒宴》里说的两种恋爱,这两种不同的恋爱就是对人们的试金石。有些人只懂得这种恋爱,有些人只懂得另一种。对那些只懂得非柏拉图式恋爱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悲剧不悲剧。那种恋爱是不会有什么悲剧的‘多谢您使我得到了满足,再见!’……这就是全部悲剧。至于柏拉图式的恋爱是不会有什么悲剧的,因为这种恋爱始终是纯洁无暇的……”
      
      第143页
      猜疑,他认为是对妻子的侮辱,而对妻子是应该信任的。猜疑,这是贬低自己,也贬低她。他开始想她的事,考虑她有什么思想和感情。他第一次生动地想象着她的个人生活、她的思想、她的愿望。一想到她可以而且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生活,他害怕极了,连忙把这种思想驱除掉。这也就是他所害怕正视的深渊。在思想感情上替别人设身处地着想,这对卡列宁来说是一种不习惯的精神活动。他认为这种精神活动是一种有害的危险的胡思乱想。
      
      她的感情,她心里曾经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念头,不关我的事。这是她的良心问题,属于宗教的范畴。我的义务是明确的,我是一家之长,我有义务指导她,因此对她负有部分责任。我应当指出我所发现的危险,警告她,甚至行使我的权力。我应当把我的意见向她说出来。
      
      (读到这里,个人觉得她丈夫卡列宁还是蛮好的呀。。。)
      
      只有自己不愿毁灭的人,人家才能救他;但要是本性败坏了,堕落了,她认为毁灭就是得救,你还有什么办法呢?
      
      第220页
      华伦加呢,无亲无故,孤苦伶仃,没有欲望,没有悔恨,对往事只有一点惆怅,倒是吉娣心目中的一个完人。她从华伦加身上领悟到,一个人只要能忘我,热爱别人,就能心安理得,幸福康宁。
      
      第283页
      八年来他窒息了我的生命,窒息了我身上一切有生气的东西,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生活的女人。他时时刻刻都在侮辱我,自己还洋洋得意。难道我没有尽力,尽我所有的力量,去找寻生活的意义吗?难道我没有尽力爱过他吗?当我没有办法爱他时,难道我没有尽力爱过儿子吗?可是后来我明白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一个活人,我没有罪,上帝把我造成这样一个人,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
      
      第638页
      “你这简直是在威胁我。其实,我要同你永远不分离,我没有比这更大的愿望了。”伏伦斯基微笑着说。
      不过,他嘴里说着这样温柔的话,眼睛里却闪出又冷又凶的目光,就像一个被逼得走投无路、不顾死活的人。
      她看到这目光,正确地猜到了它的含义。
      “如果这样,那可太不幸了!”他的目光似乎在这样说。这只是一刹那的印象,但她却永远不会忘记。
      
      第703页
      在家庭生活中要采取什么行动,要么夫妇感情破裂,要么美满和谐。如果既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夫妇关系不好不坏,那就不会有什么行动。许多家庭长年累月毫无变化,夫妇双方对生活都感到厌倦,就因为他们的感情既没有破裂,也谈不上美满和谐。当阳光已不像春天那也和煦像夏天那样炎热,林荫道上的树木早已绿叶成荫,树叶上也落满灰尘的时候,伏伦斯基和安娜觉得,莫斯科这种尘土飞扬的炎夏生活简直难以忍受。
      
      
      
  •        这本巨作以全书七百多页的篇幅写了以安娜为中心,列文为其中一个重要人物的包括上下层好几个生活圈子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首先,就主人公安娜来说,她是一个美丽动人、敢爱敢恨、感情真挚、内心世界极为丰富的一个充满魅力的女人,能让见过她的男人都为之倾倒。她与她的丈夫卡列宁生活了多年并一直安于那种相夫教子,贤妻良母的生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结识了年轻英俊的风流军官伏伦斯基,并与之坠入爱河,到最后历经了生子的痛苦,直面了死亡的威胁后不顾世俗眼光勇敢地选择了与情夫沐浴爱河,享受爱情的甜蜜。但真心地互相爱着的或爱过的两个人,如果不会好好经营爱情的话,最后的结局往往不是很好,为对方舍弃了太多的爱情往往到最后也会变成互相的怨言和愁结。正如作品里说到的那样,她爱他,因为他这个人,也因为他对她的爱。安娜对伏伦斯基的爱不仅仅是因为他那个人,更是因为他对她的爱。但女的往往一旦爱上,身为感性动物的女性就往往会爱得更深,爱得更痴,爱得更傻。当女的一怀疑男人不再爱自己的时候,往往会经历从愤怒到妥协再到接受又到怀疑等几阶段的情绪波动。安娜最后自杀的章节的描写便准确地抓住了女主细腻心理变化的特点,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安娜临死前的复杂纠结甚至可以说是错乱的内心。安娜后来喜欢把眼睛眯起来思考问题这一细节是通过她的嫂子朵丽表现出来的,这也表现了她后来与情夫骄奢生活养成的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安娜本身是个招人喜欢,到哪儿都明艳动人的女人,可是为了情夫,她抛弃了丈夫与最爱的儿子,而且最后还选择了卧轨自杀的方式去证明爱情,去惩罚情夫,虽然她赢得了那场爱情的战役,但她却被说成是一个连死都不符合基督教原则的堕落的女人。纵观她的一生,我更觉得无谓悲伤,一个女人,站在她的立场和位置,大多会和她做一样的选择。她本来就是和她的嫂子朵丽完全不同的两种女性。安娜活得大气,奔放,开阔而耀眼,朵丽却是因为家庭和孩子而被束缚的标准家庭主妇,她可以原谅丈夫的出轨,可以无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滋润的状况,她可以从孩子中受累并快乐着。这样的生活方式当然无可非议,可毕竟显得繁琐,无趣和狭隘。曾经把安娜当成情敌的吉蒂因为放下安娜的情夫,认识到自己所爱的是列文并嫁给他后,生活得倒是十分有小幸福的滋味。但是天真善良,温柔可爱的吉蒂虽然很讨人喜欢,但与安娜却是不能比的。吉蒂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好好经营一个家庭,好好带好孩子身上。然而吉蒂的好朋友瓦莲卡则是一个被磨得没有了生命活力的可悲的女人,奉献着自己,却得不到幸福。
       另外一个重要人物便是列文,吉蒂的丈夫。书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他,书中提到的关于俄国社会的所有重大问题都是由他的思想表现出来的。他热爱劳动,了解人民,爱干实事,对问题有既不同于他哥哥科兹内舍夫那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又不同于下层浅薄观点的独到的见解。乍看之下,感觉他和女主安娜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正是由于作者这样独到的人物设置,才使文章宏大开阔起来。由安娜一个漂亮女人的毁灭和列文一家越来越具有善的意义的生活的希望共同揭示了当时俄国的一个社会现状。
       本书的人物刻画以及从各色人物中展现出来的社会百态使得书的意境更加开阔,如果只是写安娜的命运,便仅仅是一个女人的爱情史,最多揭示出女性地位的不平等和爱情方面的经验知识而已,可是通过那么多活灵活现的人物,我们能看到的更多的是当时俄国的一个社会缩影,许多问题也发人深省。特别是结尾所写到的列文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那些事,却一直做着,因为那些都是能让生活毫无疑问地具有善的意义的事。所以生活中会有=许多事我们不明白也不想做,但是还是得去做,不必每件事都要一个明明白白的解释和功利分析,只是去做,然后再慢慢地等待,生活会给你一个完美的答案的并且会让那些都具有意义的。
  •       安娜是个不幸的女人,嫁给了一个没有感情、只醉心前程的丈夫,为了追求爱情,安娜勇敢地和丈夫决裂,最后因为和情人的不和而卧轨自杀。
      这应该是很多人对《安娜·卡列尼娜》和安娜的了解,要不说教科书误人,很多人有这样的印象,应该都是教科书和老师洗脑的结果。
      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安娜》,大呼上当,在我看来,安娜是这样一个人:比较虚荣,不是追求物质方面的虚荣,而是追求情感上的虚荣,也就是说啊,她享受那种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男性喜欢的感觉;出轨事件被老公发现之后,老公让她看在家庭和孩子的面子上稍微收敛一下,但是安娜不为所动,为了所谓的“爱情”,连孩子都不要,跟情人撒丫子乱跑;后来后悔了,又哭哭啼啼跑回去看孩子;就连自杀之前不久,还在吉蒂老公面前卖弄风情——一方面也是为了刺激情人,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本性如此。
      这样的安娜可怜吗?至少我没有看出可怜。
      另外,安娜的第一任丈夫倒是个好人,虽然醉心前程,但是他比较正直、大度、能包容,一再原谅安娜的放纵。比如当他听说安娜染病的时候(当时安娜正跟情人在一起),马上去看她,给予安慰和谅解。
      最后,再次冲着苏菲玛索,给《安娜》五星。
  •     电影看了两遍,实在没勇气看原著
  •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托尔斯泰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的广阔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