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柳堂集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1-4
ISBN:9787108009388
作者:陈寅恪
页数:240页

作者简介

收录《论再生缘》、《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狐臭与胡臭》、《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等11篇文章。

书籍目录

论再生缘
一、论唐高祖称臣於突厥事
二、韦庄秦妇吟校�
三、狐臭与胡臭
四、徐高阮重刊洛阳伽蓝记序
五、朱延丰突厥通考序
六、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
七、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
八、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
九、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
赠蒋秉南序
附 寒柳堂记�未定稿
寒柳堂记�未定稿(补)

编辑推荐

  论再生缘一文乃颓龄几笔,疏误可笑。然传播中外,议论纷纭……噫!所南心史,固非吴井之藏。孙盛阳秋,同是遼东之本。點佛弟之额粉,久已先干。裹王娘之脚條,长则更臭。知这罪我,请俟来世。

内容概要

  陈寅恪(一八九○——一九六九),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後就读於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後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後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後挈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後任教於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後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後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後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图书封面


 寒柳堂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我是初中读到这本书的,那时也真读不懂它。所在现在忘得差不多了,不过我记得自己每每会为里面的论证所折服。当然,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陈先生的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     看《论再生缘》。陈寅恪用的是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方式,也是西方人写论文做研究的方式。他在西方留学多年,这种方法显然是早就掌握了。说这是“西方人写论文做研究的方式”,是因为当初胡适这样提倡时,曾经引起不少风波,如果这是中国学者从来就用的研究方式,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要真正领会陈的研究,恐怕必须是也做同样研究,对史料也有相当了解的人。我们外行只能借此了解一些皮毛,随着他的穿针引线,看他抽丝剥茧,旁征博引,通过考证个人生涯来一步步展示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如果是研究文史的学生,实在可以拿这篇文章做博士研究的论文范文(虽然陈寅恪的学识功底远远不是一个小小博士研究生可以攀比的)。尽管陈寅恪自称这篇文章只是个人消遣之作,但是行文之中,常可看见这样的文字议论: “吾人今日观此等礼部规定之具文,苟证以当时八旗军官之实况,即了然于官僚政治,凡所粉饰,多设科条,自衿整饬,不过供干禄求荣者之利用耳。良可叹也”。(《寒柳堂集》34页)“秋帆身后,其子孙以隧道之文属之兰泉者,非无因也。由是言只,桂生之请兰泉序其祖之诗文集,表面视之,虽颇平常,然察其内容,恐不甚简单。后来汪毕虽逝,而桂生卒由湖北受宰,致位通显,则此一序甚有关系。通习古今事变之君子,不得不于此深为叹息者也。(37页)。可见他并非仅仅对一部有关风花雪月的小说及其作者感兴趣,全不管其他。而他在文章中竟然插入这样一首自己写的赏花诗,就更是令人惊讶:回首燕都掌故花,花开花落隔天涯。天涯不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抵死赊。红杏青松画已陈,兴亡遗恨尚如新。山河又送春归去,肠断看花旧日人。(59页)当初没有人对他这些话穿凿附会,加以讨伐,也是怪事。不过,我觉得他写《论再生缘》是做文史研究,其中抒发的议论是对所研究对象(作品、作者、历史文献、社会、人)的观点和看法,有人说《论再生缘》是借古讽今,那未免过于牵强。陈寅恪毕竟是史学家,而非文学家,所以这篇著作在讨论《再生缘》的“语言、结构和思想”时就只是寥寥数语,点到为止,并不像做历史研究那样,在纵横两个方向展开比较研究。但是他指出过去人们总认为《再生缘》有很多重复冗繁之处,所以算不上优秀之作,实际上这有失公允。因为荷马史诗这样大家公认的长篇诗作也同样很多重复冗繁之处,这并不影响其真正的价值。在这个方面将《再生缘》与荷马史诗相比,实在是见解非凡,或许研究文学的人可以真的借此论题展开一番比较研究。同《再生缘》这样的弹词一样,荷马史诗也是“弹唱”给公众听的,但是不同之处在于荷马史诗起源于口述文学,是先有“口述”,再有书面。长诗中诗句的重复出现是当初演唱者帮助自己记忆的一种方式;而《再生缘》却显然是先有书面文字,重复冗繁则似乎没有必要,除非这种重复本身就是当时所有弹词的一种固定形式,作者只是因循惯例而已。再看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对《再生缘》的简短评论。看过陈的考证,就知道郑的研究实在粗糙。谈到写作时间,郑只是直接引用了《小说考证续编》的一段文字,说是“婿以科场事,为人牵累谪戍。女士谢膏沐,馔《再生缘》弹词”。甚至还说:“端生写到第九卷时,又因随亲远游而搁笔。”至于已婚女子为什么还要随父亲远游,则没有任何解释。又说“写到十七卷时,她的生活上一定遇到很大刺激,作者的情绪突然地凄楚起来……像这样的情绪在前十六卷中,我们是得不到消息的”。也许她在这时有了难言之隐……。”似乎写前十六卷时丈夫被流放边疆不算“难言之隐”,丝毫不会影响写作情绪似的。不记得自己是否买过《再生缘》这本书,找到一个网站,有全文,其中还插入陈寅恪和郭沫若的相关评论:http://www.my285.com/gdwx/qt/zsy/
  •     说明:当当2011年11月中旬举办促销活动,满88元折后再打88折,遂购入2011年重印精装本《陈寅恪集》一套共13种14册。500.4元。昨天晚上我看了大约10余页,碰到很多不解的段落,希望能以此贴做一个读书记录和其他网友讨论交流的地方。谢谢。另外插页部分都是黑白老照片,不喜欢配的那张陈寅恪的遗容,感觉挺吓人的。论再生缘寅恪少喜读小说,虽至鄙陋者亦取寓目。独弹词七字唱之体则略知其内容大意后,辄弃去不复观览,盖厌恶其繁复冗长也。及长游学四方,从师受天竺希腊之文,读其史诗名著,始知所言宗教哲理,固有远胜吾国弹词七字唱者,然其构章遣词,反复冗长,实与弹词七字唱无甚差异,绝不可以桐城古文义法及江西诗派句律绳之者,而少时厌恶此体小说之意,遂渐减损改易矣。又中岁以后,研治元白长庆体诗,穷其流变,广涉唐五代俗讲之文,于弹词七字唱之体,益复有所心会。衰年病目,废书不观,唯听读小说消日,偶至再生缘一书,深有感于其作者之身世,遂稍稍考证其本末,草成此文。承平豢养,无所用心,忖文章之得失,同窈窕之哀思,聊作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云尔。关于再生缘前十七卷作者陈端生之事迹,今所能考知者甚少,兹为行文便利故,不拘材料时代先后,节录原文,并附以辨释于后。再生缘第二十卷第八十回末,有一节续者述前十七卷作者之事迹,最可注意。兹移写于下。至第一页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呃,不记得讲的什么了。。。
  •     应该多读几遍……
  •     由來蚤覺禪機悟,可奈歸於俗累牽。髫年戲筆殊堪笑,反勝那,淪落文章不值錢。悠悠十二年來事,盡在明堂一醉間。
  •     十一年七月十八日阅讫于宁乡鲁家桥。
  •     “陈寅恪这样的史家之所以是孤岛,是因为他的历史写作是朝向后代而非同代的读者,虽然是被迫的。”
  •     陈寅恪先生近代大学者,盛名之下,他老人家也许是不想要的,他那种超越古今的史识让人钦佩,本集中《赠蒋秉南序》云:“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真人格也。
  •     因为是半白话文,读了好久。纵是没文化如我,也能感受到陈先生的幽默了。
  •     陳寅恪先生的治學研究,似乎與他人殊異。敬仰之。
  •     破颜了吗?只有颔首再的份儿!
  •     论再生缘和寒柳堂记梦未定稿看得我……
  •     初虽效之,终能反之,是固不世出人杰之所为也。又何足病哉!又何足病哉!
  •     还不错
  •     聊作無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
  •     內中《二、韦庄秦妇吟校》《五、朱延丰突厥通考序》未讀。
  •     没读完,几乎占一半篇幅的《论再生缘》就因为没读过《再生缘》直接略去了。唐高祖和曹冲华佗那几篇读得倒挺顺的。。。作为一个文盲,对不住老先生了- -
  •     挺薄的……大部分篇幅是当年未出版的《论再生缘》
  •     精深,隽永!常读常新。 推荐《论再生缘》
  •     跳过了《论再生缘》和《韦庄秦妇吟校》。陈先生的认真和思维的灵动真的非常人可及。
  •      诗好,只是古注不谙,不懂今注
  •     藏书
  •     三联的
  •     第一次看的时候就一个感觉:累。
  •     收录《论再生缘》
  •     昨晚读完。
  •     谨记论再生缘。。。
  •     很喜欢他的笔风
  •     修行38th,论再生缘旁征博引胸中吞吐大荒,气势惊人,然而深觉冗长而乏味,读至末了方知是先生暮年时双目尽盲后自娱之作,内容有限而方法为治学之人不可不效之道,如是之人,如是之学,奈何终身不得安定,不得从容著述一晌耶?论唐高祖称臣突厥事,韦庄秦妇吟校笺与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皆精妙,最有价值部分为唐高祖称臣突厥一文与末尾所附录之寒柳堂记梦,近代史之珍贵史料与评述,呜呼,越读先生之文越慕先生之广博深邃,斯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     妖怪……妖怪……没法评分……要疯掉了……
  •     餘秦婦吟校箋、記夢未定稿未細看。
  •     读陈寅恪书,始知治史一事,非常人所能为
  •     《论再生缘》一文考证之精密,材料运用之巧妙,方法之炉火纯青,真是叹为观止。虽然我也同意严耕望的说法,即这种题材是在不值得花这么大力气去做。此文中心句“无独立之精神,便无优美之文学”既不放在文首,也不放在文末,却藏在中间,作者之苦心孤诣,良可叹也。
  •     一氣讀完,其辨難質疑抽絲剝繭,如卷福探案,令人不忍釋卷,遂膺服其“舊學邃密,新知深沉”之學術造詣。……亦因此,更可嘆陳公之遭際。史家知往鑒來之功夫,竟未能見用己身,……良可嘆息!!!
  •     返校暂住三天,轻装简从,未携电脑。台风欲来,暑消楼寂,取舍友架上寒柳堂集,且读且抄,以遣永夜漫漫。初涉是书去今半年有余。论再生缘一篇,旨小而文长,未半辄止,而今赧颜标注,心有愧焉。现辑录各篇文眼字句于后:book.douban.com/annotation/20277168/
  •     征引广博,令人惊叹。思绪细腻,令人折服。读之,心中所得,固多利于立世也。
  •     寒柳堂记梦真是特别有意思
  •     其实没看完。。。
  •     《论再生缘》
  •     虽然我看的是限量版的那套姑且写到这里。。。。这是一条要抱紧的大腿。题外话作为中医世家出身的陈寅恪对于中医的判断非常客观
  •     至若禅机早悟,俗累终牵,以致暮齿无成,如寅恪今日者,更何足道哉!更何足道哉!
  •     陈寅恪 王国维之后中国再无国学大师
  •     静下心来慢慢读,考据派
  •     历史八卦好看,如同胡适一样,以一种大众接受的内容开展学术研究。《论再生缘》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范式。通俗曲词和历史事件的交融。未定稿是关于家世的,关于《花随人圣庵摭忆》评价出于此篇。将近十年前自己整理的电子版,对于内容有一些记忆,就是晚清人物的名字号地望杂处,手头也无工具书,很难联系。读书拼记忆力是一方面,能融会贯通是另外一方面。
  •     我的启蒙读物啊
  •     谁也不知道陈寅恪是我偶像。。
  •     脑洞。
  •     拖延症期间翻这本书解闷,却一边看一边大摇其头。这么说吧,陈寅恪这位前男神,肯定是读书很多的,而且也是有很牛的直觉的。但更重要的是,现在我们读他的书,感叹他眼力毒,也是因为自己读书不注意体例,所以总觉得陈氏思路很邪。其实大体而言,都还好。然而,这种困局中的作品,确实让人慨叹晚年命运真是背。
  •     各种牛
  •     这个比较琐碎了,可见功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