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聪:望七了!》书评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
ISBN:9787806880227
作者:傅敏(编)
页数:356页

值得聆听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上过傅聪的大师课,他说傅聪上课时是全神贯注用灵魂歌唱的——情之所至唱出黑白琴键下的音符,无人介意嗓音优美与否,大概因为那是他对人生感知最通透彻底的体现。而书中最华彩的部分便是傅聪几年来的大师班讲课录。课堂上他总说自己技术不高,毫不吝啬称赞学生基本功好。但他同样坚信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力——我的朋友告诉我,傅聪在课堂上十分坚持己见,如此自信是来源于他对音乐的热情。看傅聪如痴如醉地诉说着肖邦莫扎特贝多芬,说他们的幽默狂喜、他们的哀伤忧愁,音乐的表情和生命力顿然浮现纸上,同样让人无可置疑傅聪的天才。傅聪说:一般人总是太平凡,无法理解天才。那么,去看看书中前一部分大师访谈中些许采访者的表现,你就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

从傅雷家书到这本

可以说前者是我对艺术喜爱的启蒙(另有美学散步一书),所以尽管我后来离开了傅雷的世界,对傅聪后来的观点也不竟全部苟同--尤其是他谈到关于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境界问题。而这本书因为作者而冲动买下,随即后悔然而几天前重读一遍,却象股票般有所反弹---关于健康的才是古典的,这个是从傅雷家书一脉相承下来的。是傅聪对傅雷精神的传承。而尤其令我感动的是傅雷对于室内乐的理解,和重视--他说到中国文化尤其缺乏对音乐的立体认识,而且太忽略室内乐!!这是我与曾认为专注于浪漫派“歧途” 的傅雷的深深共鸣。而非他点评指点古典音乐世界里其他的如对莫扎特钢协的泛泛品论。而他的大力呼喊和浸淫于音乐品论和文化中所体现的责任心也浮现于字里行间之中。但仍然觉得对此书,最为FANS泛泛读读则可,还是可以的书。

简单的比附是有道理的

一开始读这本书真受不了,62页说舒伯特的音乐最接近陶渊明诗歌,莫扎特是贾宝玉(或曹雪芹)+ 孙悟空;114页又说莫扎特是庄子,贝多芬则有孔夫子的成分,德彪西是天人合一等等,这都是简单的、不恰当的中西比附。把异质的文化随意地拿来、掺合在一起,往往两种文化都说不清了。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又渐渐理解傅聪了,他这样子比附,其实是在为自己的艺术演绎寻找一种通感,对听众来说也许这样的比附是粗暴的,但对于音乐的实践者来说,用一种自己可理解的意境、心理学来解释就是不可缺少的了。傅聪是很优秀的音乐家,不仅在于他能带来高水准的演奏,更重要的,他对自己的艺术有反省,对于虚假的成功不以为意,他不舍弃一颗赤子之心,对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常看常新,这是一流音乐家做的事。这本书冗余程度较高,看个两篇就行了。最宝贵和值得细读的是“莫扎特的嘲谑”一章,傅聪对莫扎特真是理解,特别能显出他个人的鉴赏力,这也能提高我对莫扎特钢琴音乐的理解。讲课录也不错,不过由于是大师班的笔记,风格、长短并不一律,初看觉得还是肖邦讲得好。日后可以边听录音,边读他的笔记。

不能自已

《傅雷家书》陪我度过了高中时感情上的困难期,而后我就转投李敖门下了。大学里的忙碌读不下几本书,毕业前在图书馆里发现了这本《望七了》,一见中意,不忍释手。半夜借着小夜灯的亮,眼眶溢着泪。不知道为什么,它自己往外跑。我想,这很难得。傅聪也是一个真诚的人,近七十年的社会风浪磨砺着他赤子的激情,即使到了望七的年龄,也难以磨平胸中千壑。常常是话音未落,马上就否定刚才的话。这是内心敏感的特征,年近七十,傅聪还是傅聪。

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淡然

其实,对于音乐来说,我就是个白丁,对于钢琴家更是不甚了解,之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关注傅聪先生,主要是因为傅先生的弟弟傅敏是我中学的英文老师。虽然跟随了傅敏先生几年却一直不了解先生的心里,他的父亲和他的哥哥都是极优秀极有名气的,然而他自己却一直在一所不知名的中学里面默默地教书,傅敏先生始终很低调不张扬,但是他的高傲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高傲的人生活在父亲和哥哥的巨大光芒的阴影之下,其心里是多么的压抑,而其人格却又是多么坚强。但是他的父亲傅雷先生显然就不具备这种人格,傅雷先生一生都太过追求人性的完美,最终因为忍受不了屈辱而选择了离世。傅聪先生则不然,他比他的父亲和弟弟都要乐观很多,尽管他也高傲的,他也是追求完美极致的,但是至少我认为他骨子里还是有一些反叛,他对傅雷先生所要求的严格还是会有一些抵触,少年时也曾因叛逆多次被学校开除,从他对自己的钢琴的老师的平价也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拘泥于陈腐规定的人,譬如他对钢琴手姿就认为没有必要固守一个方式,而是依据自身特点来弹奏就好。傅聪先生说自己是直到真正开始钢琴的学习才安定下自己的心,所以从另一个层面讲,他的精神是有寄托的,他把自己的心寄托给了音乐。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傅聪先生从二十岁就远赴英伦,但是骨子里却始终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他将西方音乐用中国古典文学来解读,在演奏每一首曲子的时候,他都将这首曲子与中国的某一首古典诗词联系起来,将作曲家与中国古人联系起来,所以在西方音乐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演奏风格,在众多的演奏家中得以脱颖而出。他所喜欢并擅长演奏的音乐家都是可以从中读取中国色彩的,譬如他用李后主的更行更远还生为主题来演奏莫扎特的《回旋曲》,譬如他认为贝多芬像杜甫,舒伯特像陶渊明,莫扎特像李白,后期的莫扎特像庄子,而德彪西则完全是中国的,所以欧洲人很难真正懂得德彪西,虽然这多少有些武断,但是,他弹的德彪西却让中国人更喜欢。至于肖邦,在傅聪先生的心理肖邦则是完全的李后主,从肖邦的音乐中可以随时流动出后主痛失家园的哀伤,傅雷先生用解读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哀思来演绎肖邦的乐曲,先生常说,音乐对我来说就像圣经一样,要怀着敬重的心去演奏,他就是完全读懂了肖邦,所以他演绎的肖邦是世界上最好的,所以他是肖邦演奏之王,因为他们都同样是无可奈何远离家园,所以其实他就是肖邦。尽管这么多年对傅聪先生我一读再读,但是在我看来先生仍然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书,虽然从《望七了》这本书中,我多少能看到一些他的情结,但是他的心思,却一如他的高傲,仍然是遥不可及。。。

《傅聪:望七了!》读后杂记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圣洁深远,天国音乐!亨德尔《弥赛亚》天国在地上。莫扎特《 d小调钢琴协奏曲》、 《 c小调钢琴协奏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雏狗。”——天地无所私爱,任凭万物自然生灭。天地不仁:仁,即儒家所谓的爱,这里是特指私爱、偏爱。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无所偏爱。老子认为天道是无为的,也就是顺任自然的,而天地间的一切事物,也都依照自然的法则运行着,并不存在任何驾凌于自然界之上的什么主宰。天地只是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象有神沦者所想象的那样对某物有所偏爱、对另物又有所厌嫌。 (2)刍狗: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时用。人们把草做成刍狗时,并不对它有什么偏爱或重视;祭祀完了就扔掉它,也不是恨它或轻视它。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对万物无所私爱,而任其自然生成或毁灭。下句圣人不仁,也是指圣人对人民无所谓爱与不爱,而任其自作自息。《回旋曲》大慈大悲看众生 曹雪芹《红楼梦》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他有书画、音乐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他的词作清丽雅致,感情真淳,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高中二年级的课本选了李煜的一首《虞美人》,今天我们欣赏他的另一首作品《清平乐》。这首词声情并茂地抒写了忆念其弟的离别之情,也是极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首词。李煜采用了错落有致的笔法,于情景交融中抒发深切的离情。"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应该是处处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可是皆因一个"别"字,使人触目皆伤,柔肠寸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是紧承上一句,具体写"触目"之伤。梅花若雪,本来也是极其美妙的景色,可是因为"别",使得人心也乱了--不是花乱,是心乱,那拂不去的,也不是花瓣,而是离愁。"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古有鸿雁传书的故事,可是眼前却是雁归人未归,更添伤感。进而人未归,梦亦不成,怎不叫人伤心呢?这二句似虚似实,轻柔缥缈,形成了强烈的审美情感的张力。最后以一个精典的譬喻做结:"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词意倾注,流走如珠。李煜词最精妙之处在于他善于运用譬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这首《清平乐》通篇都在抒写"离恨",可是"离恨"是非常抽象的一个东西,要怎样才能做到把自己心中由离恨引发的愁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呢?除了氛围的营造,情绪的渲染,最精典的莫过于那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春草比喻愁思,直接影响到后来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则言其多,二则言其广,三则言其不尽,比喻新颖贴切,令人拍案叫绝。而李煜在其他词作中亦有类似情况的佳句:如他在《乌夜啼》里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又把心乱如麻,牵肠挂肚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耐人咀嚼。还有那首流传千古的《虞美人》中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比喻愁思,也写出了愁思深、长、不尽的特点,而更显惆怅迷蒙。这些都是李煜善于运用譬喻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好例子。这首词多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淡雅,不饰雕琢,恰如清水芙蓉,天然成姿。这首《清平乐》没有用任何典故,也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只是借助落梅、鸿雁、春草等意象来直抒胸臆,却达到了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字字写物,句句写景,可是我们却能感受到字字句句都是在写人心。用清新淡雅的语言表达迂回曲折的复杂心情,故能取得清而不淡的动人魅力。K.595《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道家有句话叫做“大则远,远则逝,逝则返”,这又是时间与空间的整个的统一。可是最要紧的,你看这个“远”、“逝”、“返”,还是个时间的东西。这一句话就讲尽了最高的艺术。“大则远,远则逝,逝则返”。“逝”,消逝了,没有了,“逝则返”,又回来了。最美的菩萨的雕塑,或者希腊的雕塑,或者是达·芬奇的名画,都给你这个感觉。(傅聪)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斯卡拉蒂德彪西《西风说的是什么》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月色满庭阶》周文中《阳关三叠》 贺绿汀《牧童短笛》歌德 浮士德 德国文化的代表《马克思 达尔文和瓦格纳》《柏辽兹和浪漫世纪》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最细微之地。真嬉皮士 刘伶 《世说新语》 两晋文化晋明帝 长安 日 远 近原 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听有音之音者谓之聋,听无音之音者谓之聪。”《淮南子》毛泽东 成功的诗人,用艺术家的脾气治国,难怪阴晴莫定。(傅聪)伟人,就是能把童年的脾气发向世界,世界上处处可见他的脾气。不管是好脾气坏脾气。如果脾气很怪异很有挑逗性,发得又特别厉害,就是大艺术家。用音乐来发脾气当然最惬意。(木心)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按】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身向榆关(这里借指山海关)那畔行”是使命在身行色匆匆。“夜深千丈灯”则是康熙帝一行人马夜晚宿营,众多帐篷的灯光在漆黑夜幕的反衬下在所独有的壮观场景。“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丈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这情感的三级跳,既反映出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也反映出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自然是眼界开阔、见解非凡,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定会比别人更强烈。可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反而形成了他拘谨内向的性格,有话不能正说,只好借助于儿女情长的手法曲折隐晦地反映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 “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因为她是搏击人生风浪的力量源泉,有了她,为了她,就不怕千难万险,就一定会迎来团聚的那一天。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本词既有韵律优美、民歌风味浓郁的一面,如出水芙蓉纯真清丽;又有含蓄深沉、感情丰富的一面,如夜来风潮回荡激烈。词人以其独特的思维视角和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草原游牧文化的审美观与中原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相融合,集豪放婉约与一体,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受后人喜爱。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是非常有道理的。

简单作一个读书笔记

几乎是囫囵吞枣地,花3个下午读完了这本书。囫囵吞枣,并不是因为我觉得它不值得一读,而是因为:第一,全书都是访谈记录,口语化的文字,领会精神便可,没有必要细读。第二,重复的地方太多,有凑书的嫌疑。书中的精华部分好好编排整理一下,几十页就足够了。当然,既然是访谈录集,保留其中的重复部分也可以理解。第三是我自己的原因。一方面,傅聪先生的很多见解,包括为人,包括音乐,我几乎完全同意。这同意,并不是看了书才觉得有道理,而是我之前的确就这么想,甚至也写在博客上过。所以即便某些访谈发生的时候这个世上还没有我,我还是有一种不是我同意书而是书同意我的错觉。在一次又一次的bingo中,我很快就扫完了整本书。(这完全不同于之前看《阿劳谈艺录》的情况。阿劳对音乐的见解触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倒不见得比傅聪的更精彩,只是那些见解是我没有想过的或者是不能同意的。)另一方面——我很惭愧——由于德彪西是我还没有深入欣赏学习的领域,所以书中关于他的段落我也没有深入研究。当然,这本可以是我涉足德彪西的契机,但我不想在没有自己的观点之前先看别人的意见,怕左右了自己的判断。不翻阅原书,凭记忆概括一些精彩之处:1. 访谈中谈到了音乐中的“我”:既要有“我”,又不能压盖甚至凌驾作曲家的声音。大我和小我是统一的。2. 莫扎特的歌剧和曹雪芹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的共同点: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没有好坏之别,不带批判甚至充满同情;单凭音乐/语言就可以辨别是谁在说话。3.舒伯特的境界像陶渊明,肖邦如李后主;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人很容易喜欢舒伯特和莫扎特。中国人需要贝多芬,但心里都住着一个莫扎特。4. 贝多芬奋斗了一生,到了一个地方;而莫扎特一出生就在那里了。5. 赤子之心,独立思考 都是艺术家必备的条件;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录不好唱片的。6. 音乐家应该为音乐服务,不该让音乐为你服务...物质文明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狭窄...淡薄名利(“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7. 儒家和道家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儒家提倡集中管理音乐;道家一开始就到了不需要音乐的高度,所谓“听无音之音者聪”。8. 应多搞室内乐,只有让音乐对话,你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语言;中国人缺少一点立体感。......最后,怎么也不能不提这句话。这是傅雷先生赠与傅聪的,在我看来也是最能概括全书精神内涵的一句话:先做人,其次再是艺术家,再其次才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

还是访谈好看

这本书非常好看。我是一口气读下来的。相比而言我更喜欢他在香港做的访问,内地的访问仿佛都跟音乐没有大关系,更多的是集中在家书上面。特别是看第一篇访问的时候,简直叫人觉得难过。台湾的访问太专业了,我对音乐又是门外汉。但是我想如果是学音乐的人看这两个访问会受益匪浅的。我想对每个人来说,他练习音乐的过程跟我们学校自己的专业的过程都一样。

不推荐买,推荐读

书的内容以近年的几次访谈为主,以前的一些资料为辅。第一篇访谈不甚成功,主持人对音乐及美学缺少起码的常识。最精彩的当属台湾的两位采访者,真正是音乐爱好者,谈出了真东西。访谈内容多有重复,以前的资料更无必要。但是傅聪近年的音乐观点很好,应重新提炼整理,单独成文。这样不浪费读者时间,也更集中、系统一些。编这本书的理念很成功。傅聪终于从傅雷中走出来,成为人格独立的,有自己独到、成熟见解的艺术家。另外他对于音乐的追求,对原则的坚持也令人肃然起敬。特别推荐给爱好音乐的人读。傅聪对于音乐的解读与其他艺术形式,尤其是东西方古典文学、哲学结合之深是众所周知的。在这本书中,他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并将其清楚、细致地表述出来,这是《与傅聪谈音乐》中,那个年轻的傅聪没有做到的。


 傅聪:望七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