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炮火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
ISBN:9787801487513
作者:塔奇曼
页数:366页

作者简介

《八月炮火》一书点出了许多让人深思的厉史吊诡与荒谬。一批深谙治国之术与权利均衡游戏的统治精英,他们机关算尽,最后却无法避免自己成为历史悲剧中的主角;他们精心布置的军事盟约与政治承诺,最后却成为冲突升高过程中的重力加速器。

书籍目录

序/罗伯特・马西
自序/巴巴拉・W・塔奇曼
作者的话
译者说明
引子 葬礼

计划
第一章“让右翼末梢袖拂海峡”
第二章色当的阴影
第三章“只需英国大兵一人……”
第四章俄国压路机

爆发
第五章8月1日:柏林
第六章8月1日:巴黎和伦敦
第七章布鲁塞尔:德国的最后通牒
第八章“叶落之前凯旋”

激战
第九章“当时在逃的敌舰‘格本’号”
第十章列日和阿尔萨斯
第十一章英国远征军开往大陆
第十二章桑布尔河和马斯河
第十三章在洛林、阿登、沙勒罗瓦、蒙斯等地的溃退
第十四章“哥萨克来啦!”
第十五章坦南贝格战役
第十六章火烧卢万
第十七章大海、封锁、强大的中立国
第十八章撤退
第十九章巴黎是前线
第二十章克卢克的转向
第二十一章“先生们,让我们在马恩河战斗!”
后记
资料来源

内容概要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本书出版于1963年,和其后于1971年出版的《史迪威在中国》皆获得了“普利策奖”

图书封面


 八月炮火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最近看了一本好书,是美国女作家巴巴拉·塔奇曼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写的,书名是《八月炮火》。全书分为“计划”、“爆发”和“激战”三个部分,很系统的向我们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成因、欧洲列强们为夺取霸权而而勾心斗角、战争初期几场大的战役——烈日攻防战、坦能堡战役、马恩河战役以及英德两国的海上角逐。全书气势宏大、情节跌宕起伏,书中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作者知识渊博,而且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笔下的历史让读者如同亲身经历一般,令人读来欲罢不能。黑格尔说过:人类从历史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很好的印证了这句话,德国人是个极为严谨的民族,做事一丝不苟,计划性极强,但是正是这样的民族性格,又使得他们容易陷入机械呆板的桎梏之中。比如德国赖以取胜的斯利芬计划,将作战时刻表详细规定到了日。整个计划虽然极为缜密,对兵力运用、火车时刻、物质补给、敌方行动诸多方面做了详细的预案,但是确存在两个巨大的漏洞:1、没有认真考虑比利时的反抗问题。斯利芬认为比利时会象征性的抵抗一下,事实上比利时的抵抗顽强而持久,在通向法国的堡垒被一一攻破以后,比利时军队退向安特卫普,仍旧威胁着德军的后方,使得德军不得不留下大量的兵力来保证交通线路的畅通。这样右翼的德军势必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2、对俄军动员力量的低估。斯利芬计划是建立在以最快的时间击败法军后,再回头痛击俄军的战略构思上的。也就是说,拳头一次只能挥舞出去一只,而俄军快速动员和对东普鲁士的入侵把德军的计划彻底打乱了。德军不得不从西线调了两个师去火速支援东线,德军的右翼再次变弱了。而与此相反的是,虽然法军依据的是一个愚蠢的十七号计划,但是他们获得了英国远征军6个师的增援,法军的左翼大大的增强了,法军将领知错能改,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他们面对的最强大的德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却因为离基地越来越远,且无增援,而变得越发的虚弱了。两只大军在战争初期屡屡得手后,越发得意忘形,甚至各自为战,两军之间产生了一个大的空隙,为英法联军反攻创造了条件。“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德军在马恩河的溃败实际上在斯利芬制定其战略计划时就已经注定了,后世人往往把斯利芬计划的失败怪罪于小毛奇,嘲笑他是个庸才,实际上我们不应该如此苛刻,因为要设身处地的为小毛奇想想,作为最高指挥官,他必须要考虑到战争的各条战线,他是个走钢丝的人,他需要平衡战场的态势。就算按照斯利芬的计划,顺利攻下巴黎,英法联军也不会溃退,因为我们从当时的战场态势可以看出来,德军没有将英法联军切割包围,而且从北和从东将法军向法国内陆进行平推,英法联军的主力尚存,德军就算暂时攻下了巴黎,还是会被赶回去的。这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法作战的“镰刀行动”有个本质的区别,那次是将英法联军包围在了法国的北部地区,才有了后来的敦刻尔克。德军既然在时间上没有了优势,那势必陷入两线作战之中,所以在大战的第一个月(也就是文中的八月),没有将法军的主力彻底消灭,那也就是宣告了德军的失败。纵观风云诡谲的整个八月,我们说德国人到底犯了哪些错误呢?首先,德国不应该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入侵比利时,因为英国是对比利时的中立做了庄严保证的,徳皇因为自己和英国国王的亲戚关系,还抱有幻想,认为英国不至于会参战,可惜的是,这次他错了,英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尤其是对保护比利时中立条约的信守,毅然参战,对德军予以痛击。德军入侵比利时,在攻坚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让法军有了充足的动员和集结的时间,还凭空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敌人——英国,实在是得不偿失;其次,德国不应该在东普鲁士和洛林等地发动攻势,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将兵力维持到最低的能够固守的状态,不应该过分拘泥于部分国土的沦丧,对敌军有生力量的消灭才是战争中的重中之重。战争的统帅应该有这样的毅力,划分出战争进行的缓急和轻重顺序,而不应该屈服于舆论和皇权的压力;最后,德国的树敌过多是其失败的终极原因。德国人放眼望去,发现除了一个昏庸不能的奥地利和老迈不堪的土耳其,自己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帮手,意大利、日本、美国都纷纷投奔协约国的怀抱,这就是德国人的为人问题了,锋芒太露,让全世界的人都来恨自己,失败只是早晚的事。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人犯了这些错,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虽然稍稍改进了一点,但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一方面固然有其地理位置的恶劣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胃口太大,个头太小,消化不良,最后只好把吞并进去的全吐出来,还让人割了好几块肉。德国人夺取生存空间的做法固然不错,但是他太急了,太想一蹴而就了,德国人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些急性子吧。世人会从《八月炮火》中吸取历史经验吗,或许历史只是一场不断重复的悲剧。
  •     塔奇曼女士的《八月炮火》算是看完了,客观说,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书籍,读起来很顺畅,细节很生动,读起来就如读小说一样。但读着读着,就让人有了疑惑,这是非虚构的历史,还是一部虚构的小说,或者说如中国特有的加入了作者所谓合理想像的报告文学?这应该是一本非虚构的历史作品,她所获得的普利策奖是“总体非文学类奖”,她所叙述的事实在历史上皆有所本,她参阅了大量的史料,从档案文件、信件、电报、回忆录等,都是她所采纳的对象,她甚至亲临现场,感受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并亲身测量去丈量马斯河的宽度。应该说,作者做了相当认真的努力,而且史料很翔实,并无作者编造及想像的痕迹。那么是什么让我越读越疑惑呢?我想,应该是作者的态度,对待历史的态度,对于历史事件作者预设立场。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在叙述及评价历史事件时,应该站在一个比较中立的立场,尽量以客观的观察与平实的口吻去描摹事件。因为作者所面对的史料浩如烟海,在写作时,必然会对史料进行选择。对史料如何选择,取决于作者对于历史的态度,拷问着作者作为历史学家的良知。如果作者在写作时预设了立场,那么就很难以公正的态度去选择史料,必然会影响对历史事件的判断。对于历史著作来说,最可怕的不在于编造史实,因为编造的东西缺乏其他史料的映证,而是所引用的史料处处都有所本,但这些史料却是经过作者所精心选择过的,是用来为作者的观点服务的,这样就会出现引用一些对其有用的史料,而舍弃了一些与其观点相悖的东西。一战爆发的原因,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但德法之间的世仇应该说是主要原因,两国就像磨盘一样,围绕着阿尔萨斯与洛林这个轴心,不断地相互碾压,最后将周围国家都拖入了战争之中。战争中的双方,谁都不是正义的一方,都是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战。这与二战是有区别的,二战是反纳粹的战争,纳粹的反犹太与反人类让对立的一方有了正义之名。而巴巴拉·塔奇曼在《八月炮火》之中,却将法国作为了正义的一方,因此一切的史料选择就在这一立场中发生了变化。就像《三国演义》一样,本来就是三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争斗,却由于作者将蜀汉认作正统,而使其中的人物有了红脸与白脸之分了。在《八月炮火》中,德国野心勃勃,侵略心十足,就连其皇帝及将领在作者的笔下也是十分的漫画化:德皇—“是个欧洲信口开河的人”,史里芬-“普鲁士军官只有两类:颈粗如牛和肥臀细腰,而他是属于第二类”。而与之相对的法国,则正面得多:霞飞-“身躯魁伟,大腹便便,穿着宽肥的军服;面容丰腴,点缀着已霜白的浓浓髭鬓和天生匹配的两道粗眉;肤色白嫩,两眼碧蓝安详,目光诚挚恬静;霞飞的模样活像样个圣诞老人,叫人一见便有慈祥朴直之感”。作为法国盟友的英俄两国的将领,在其笔下也非正面。在其关于战役的描绘之中,让人感觉似乎只有法国才拯救了这场战争,拯救了欧洲。在语言的使用上,作者也充满了感情色彩。书中多次写到了德军在战斗中留下无数尸体,尸体堆积如山,对于法军则无这样的字句,相反却是法军如何士气高昂,书中还多次引用了法军雄壮的歌曲及法国的爱国歌曲。看着看着就让人迷糊了,在一战开始的这个八月里,胜利的难道是法国人?在阿尔萨斯与洛林问题上也让人迷惑。法军在战争一开始就从中路攻入了阿尔萨斯与洛林,书中写了当地的百姓如何的欢迎法军的到来,当然也写了一小部分人如何躲在家中偷窥密告;当德军再次占领时,他们又如何拿起枪来反抗。在第二章“色当的阴影”中,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叙述了阿尔萨斯与洛林问题的由来。我们从中了解到,这块地方既不属于德国也不属于法国,但1648年签订的条约确定归属法国。而1870年德国并吞了该地,并将这两个省份当作了殖民地来对待,引起了当地人民的愤怒,离心离德。说实在的,对于这段历史,我原来并不是十分清楚,与大多中国人一样,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当我在网络上搜索阿尔萨斯与洛林时,我对作者的描写却发生了怀疑。难道作者与法国人一样,只记得1870年的普法战争让法国失去了该地,而忘记了1648年前的大约七个多世纪这两个省份都是属于德国人的?历史上这两个地方都以说德语的人为多,而且大多信路德新教,在法国人的占领下,大力地推行法语,不准人们说德语,而且强行推行罗马天主教。但直到二战,这里仍然是说德语的占多数。在德国的占领之下,这两个地方还有自治权;然而直到二战后几十年,阿尔萨斯与洛林还被法国强力地管制着。当然这个官司是当地与两国之间的事,用不着我们操心,只是作为一个历史学者,不应该这样无视事实。对于法国的两个主要盟国英国与俄国的描写,也存在着脸谱化的色彩。在法国的面前,俄国也是愚蠢的,俄国的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是“生就一张猫儿脸,全身媚太十足,近乎奸诈”,而且还“迷上了一个外省省长的23岁的夫人。他千方百计栽赃诬陷,策划离婚”。英国也只是考虑着自己的利益,不敢与德军正面交锋,而撤退则比谁都快,似乎法军的失败都是由于英国人造成的。作者在选择史料之时,一方面对于回忆录称只是自己一方的说法,而采信另外与此相反的史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则在说明自己观点时又大肆引用各种回忆录。罗伯特·马西在序言中称巴巴拉·塔奇曼“冷静地跳过了道德判断”,是的,在书中她未给任何事件下过结论,但通过她的描写,却能看出她强烈的倾向性和个人好恶。道德判断其实早已在她写书之时就已经下了。也许,我们不应该将此书作为一部历史著作来阅读,而是将它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来阅读可能更好一些。作者自己也说,“重要的是,我是个作家,只是以历史为题材而已”,“我对写作艺术的兴趣与对历史的兴趣不相上下”。如果一定要当成历史来看,那么就像她一样,先找瓶法国香水将自己熏昏头。
  •     2010-04-14   本书读完给人一种怪异荒诞的感觉,在这样一场本该严肃的战争中,却发生着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场景:   德国1、2、7集团军像三头怪兽一样拥挤,互相埋怨。   德国部队与英国部队头对头相撞的时候,楞了好久才狂喊大叫的认出了敌人。   美国兵被误认为战争救星将衣服帽子抛向欢呼的法国民众,最后导致没衣服穿。   普鲁士士兵打扮成妇女。   威廉二世将把军国分子小毛奇吻的湿湿的。   弗朗索瓦和参谋在教堂尖顶上观赏景色,突然吓人的钟声响了(教堂顶上有个大钟~)   莱宁坎普一个筋疲力尽的参谋要求上床睡觉,一个小时后他被叫醒,警卫说:警报解除了,你可以脱衣服了睡了。   PS:没有看过这书的,不要被我误导,本书并非像我描写的这么荒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眼睛看到的这些事情,列出来记下来让自己一笑。一战是公认的恐怖绞肉机,无数年轻的生命命丧其中,但看完作者提供的这些史料,你还是能觉出一些黑色幽默,战后被称为的法国老爹的霞飞将军其实错误决策不断,只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伟大的鲁登道夫元帅只会哼哼唧唧对手下参谋的意见表示赞同。最后获得胜利的国家更应该感谢自己的好运气。本书将1914年大战爆发前仅仅一个月内发生的林林总总的事情汇集一起,让人读后感慨万千,确实是奇书一本,推荐亲爱的豆友们找来一看。    30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华丽的笔触,严谨的史书。
  •     美国上层人物有老派英国人的腹黑,书中随处可见刻薄话语,比如:他就是坚持了(推卸责任)这个特点,最后终于当上了元帅。不过这场战争,确实荒唐。
  •     图书馆偶然看到,翻了个开头,感觉应该是好书。前两天正好翻了下天朝的崩溃,写战争的还是蛮有意思。书应当是80年代译的,水准相当不错。确实是一系列误判导致战争规模扩大。不过封面图片肯定不是一战的,看那步枪的样式就不对嘛,越战还差不多。
  •       晚上和一朋友在网上闲聊,问他最近在读什么书,他说在读湘军系列和《八月炮火》,还说看塔奇曼的《八月炮火》,勾起了他写战争的欲望。他想写的是闹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争。
      我又问他,谭伯牛的《晚清传信录》看没,回答是:“这人(指谭)能读书。我读了会忘,很惨。”
      我说:“忘了就好,应该忘记的。”
      回答:“说啥怪话!写历史,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堆材料。都忘了,堆啥?”
      我又说:“那就写观点好了,史观。材料的事情让学生们去做吧。”
      回答:“那还写个啥战争!?馊主意!你看‘八月’没?”
      “还没呢。”
      “历史的美感,要好好琢磨啊,史观一般都是讨厌的。”
      
      他这最后一句话,触动了我。让我这位朋友动了心思想写战争的,一定是《八月炮火》展现出的“历史的美感”。
      于是,我心里有了这样一种浩叹:人活着时时觉着荒谬,无聊,无能为力,而参与到“大时代的宏大事件”中去让人陡然觉着崇高起来,“历史的美感”或许会鼓舞、煽动很多人慷慨赴死。
      为天地、为生民、为往圣、为万世的自我期许,为主、为文明、为某某民族的自我升华,可以使一切阴谋诡计变为宏谋远虑、流血漂橹人血染红顶子变成丰功伟绩;反之亦然,话语权变了,宏谋远虑又变为阴谋诡计,丰功伟绩又变成流血漂橹。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标准何在?公道何在?常谓公道自在人心。而这所谓的“人”又是何人?是芸芸众生么?芸芸众生千差万别,又如何有同一的“公道”?是主么?如是主,又为何以主之名,不断演出这重重惨剧?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何时能大声地表达出一个判断?又如何能调和彼此不同的判断?
      恐怕自从进入阶级社会,自从有了国家,个体的权利、个体的幸福就在手握权力和资本的人的忽悠中变换着边际。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全球化是为了不全球化。也许一千年后的人们会觉得现在的我们可笑,为了莫名其妙的理由去彼此厮杀。如果仅仅就是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那就照直说好了。
  •     搞笑,你是生怕中国走不上纳粹的道路是吧。邱吉尔和德国完全是光谱的两端,你两个都欣赏不怕精分吗?
  •     基于资料汇编式的主干,包裹在晓畅的文辞里,欠缺几分洞见的深刻。
  •     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开了20世纪人类灾难的潘多拉魔盒,近代气势磅礴的工业化进程引发的军备竞赛以至兵戎相见,不会因为同盟国与协约国处理萨拉热窝事件得当而避免,八月炮火的推延并不意味着和平女神的降临,百年前的1914年8月浓缩了历史,践踏和平、屠杀平民、机械化战争都能找到自己的远古雏形。
  •     德國的猜疑。
  •     英国人显然不是你想要的那种盟军
  •     这一个月改变了那之后的一百年
  •       不论美国的学院派历史学家如何诟病塔奇曼,她“不放弃一张小纸片”的考据功夫,她史诗般的叙事技巧,她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见,对足以令她的作品成为传世经典。
       只要翻开这本书的第一章“葬礼”,立即会被深深吸引。作者不是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而且在还原历史,让读者身临其境。
       至于说译著的质量,这本书在当前的翻译作品了已经算不错了。在我看来,新星出版社近年来翻译塔奇曼的三本书,《八月炮火》算是最好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尚可;《实践历史》还达不到“通顺”这个最低的标准。
  •     以一种文学性的纪录片手法描摹背景,女性视角却能把一战初期双方在战场上的格局与演进得如此详细与易懂
  •       以前买了本《八月炮火”,看了几次,现在又想看,这本书算是我看过的军事方面写得最好的书了,不知道在哪里能看到这本电子岁,知道的推荐下,不胜感激!
      以前买了本《八月炮火”,看了几次,现在又想看,这本书算是我看过的军事方面写得最好的书了,不知道在哪里能看到这本电子岁,知道的推荐下,不胜感激!
      以前买了本《八月炮火”,看了几次,现在又想看,这本书算是我看过的军事方面写得最好的书了,不知道在哪里能看到这本电子岁,知道的推荐下,不胜感激!
      
  •     比小说好
  •     非常非常赞的一本书,比起很多其他历史书来说的优点是,花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当时人们的心态,恐慌,以及所犯的错误的来源。战争确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     經典,該給所有想要戰爭的領導人都讀一讀,看為什麼大家都要避免戰爭,結果卻成了世界大戰的悲劇。
  •     可能因为作者是女性 所以对很多东西的认识更加敏锐跳跃感性一些 历史在她笔下成了故事
  •     细致有趣
  •     不知道为什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漫长的婚约》一直挥之不去
  •     除某些军事术语的翻译和个别句子的文字值得推敲外,一切均佳。
  •     文采斐然,大气磅礴,栩栩如生,力透纸背。
  •     一战的这些将领看起来各个都像奇爱博士,一心想把世界全毁了。就是因为他们的不切实际让欧洲陷入炮火,摧毁了一代人。一战才是当今世界格局的起源。
  •     永无止境的八月。
  •     欧洲的悲剧。
  •     “先生们,让我们在马恩河战斗!”
  •     「文人之史,轻柔曼妙,其病在论德俄事难以越出『远距软性自由派』浮见,读之如见司徒雷登。」有些理解了。「保持欧洲的自由,就意味着保持欧洲各邦的实力均衡,定期举行低烈度战争,在关键时刻把英国的资源投入弱势一方。1914年德国入侵比利时,格雷勋爵遵循的正是英国外交最优秀的传统。爱好和平和贸易的自由党内阁几经犹豫和分裂才决心投入战争,在野的保守党表现出比政府更大的战争意志。 然而,英国虽然力图保留自己的传统,但欧洲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欧洲。……从远征军开往伊普尔那一天开始,英国背弃辉格式贵族自由主义、转向大众民主和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已经铺平。」
  •     我还是不适合读历史
  •     细节太多,一般读者很难follow
  •     塔奇曼写史真有气吞山河之势啊
  •     又一本在路上读完的书。
  •     写的有点啰嗦
  •     文笔有趣而近乎刻薄,译文也很不错。不过作者似乎不以分析见长。
  •         
        站在历史的大橱窗下,我驻足仰望,只隔着一大块的玻璃。玻璃外是人们一直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是人们在战火中坚持的信仰。玻璃内是战火纷飞的八月。我看着一批批沾湿被征用来的公共汽车、出租车送上前线。看见在巴黎的餐厅里,一位编辑说,某将军即将进军某城。恰巧正坐在邻座的将军一笑说:“这就是历史!”
       
        这就是历史,每分每秒。每一次的电话通话都有可能被记录,所以霞飞以“不会使用电话”为由,拒绝亲自接听电话,因为那是自己不能改变的。每个政治参与者在那时小心地书写着关于自己的每一个历史细节,不愿留下污点,即使是自己的错误,也要想办法推托到他人的身上。
      
        从课本中学到的历史和我从这本书中体会到的太不一样。课本告诉我,事情就只是这样的,战败了就是战败了,谁胜利了就是胜利了。而书中的却不一样。法国人的霞飞老爹在那时也会错误不断。美国士兵会被误以为是救星,以致最后的没有衣服穿。真正的历史并没有那么严肃,有一点荒唐,有一点黑色的幽默。
      
        我从大橱窗中看到的,刚开始还是场闹剧,逐渐变成了一场悲剧。被炸毁的桥,被烧毁的图书馆,被改造的餐厅,军队来过的地方弥漫着带有血腥味的硝烟……  
  •     足够多的细节足以令人着迷或者迷茫
  •     楼主 提个醒 我也是丘吉尔的粉儿 是《二战回忆录》
  •     威廉二世明显智力有问题,德国为啥没人有勇气指出来咧并且拉下台呢,后果大家都看到了,德国这种国家责任心好奇特,像日本一样奇怪的个人主义+国家主义者,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国家分配的责任而不管国家命运走向~
  •       当我融入《八月炮火》的世界时候,脑中立即回想起丘吉尔的《一战回忆录》那套巨著,二者在展开同样的历史画卷的时候,其描述是何其相似:同样的气势磅礴的语句、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幅宏伟的欧洲局势图、同样的幽默感、同样的对事件主人公主观判断和客观行为的生动描述、同样的对战役地图的准确展示和对战役条理清晰的描述,以及同样的对德国的愤恨。
      
      算我见识不光吧,但塔奇曼博士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在历史事件的描述上拥有与丘吉尔一样的杰出文笔的作家。从国家政治到战役,从战略部署到战斗描述,从群体人物塑造到具体个人刻画,都是繁简得当,栩栩如生。可以想见,塔奇曼博士为了完成这部令人着迷著作,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艰苦的查阅文献、克制枯燥而努力撰写、反复修改,最终使之成为一部旷世经典。
      
      
      这本书给我两个印象最深的地方,一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局势对当今世界的启发,二是德国和英法在战略部署上的不同考虑。
      
      
      我一直觉得,当今世界局势和一战前有可以类比的地方。正如一篇学术论文所指出的,当前的中国相当于当时的德国,而美国相当于当年的英国。
      
      作为后起之秀的德国,为了争取与其地位相当的发言权,挑战英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为此德国发展海军,这是直接威胁英国的力量;德国还在国内利用其哲学思想培养民族主义,从政界到知识界到军界到普通民众,都以用武力争取世界地位为荣;更重要的是,德国对当时的世界经济秩序不满,它的殖民地不多就是一个例证,所以要靠战争来解决对它的经济压迫。
      
      看看现在的中国,除了民族主义比当年的德国差很多外,其他方面几乎都能找到相同点:发展海军以抗衡美国的军事霸权;当前经济秩序仍然是旧秩序,西方国家随时能够对中国挥舞制裁大棒,让中国相当被动,如果不能通过谈判来改变旧的经济秩序,那么就要考虑用武力解决;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的向外资本输出的强大能量,内在的产生向外扩散的强大动力。所以,正如那篇论文所指出的,我们必须吸取当年的英德竞赛的教训,不要在挑战美国的时候,落入军事对抗的窠臼。
      
      我也一直很好奇,在当前局势下,我国是否有一位施里芬式的人物,在孜孜不倦的研究,在当前中国处于周边国家包围的情况下,可否制定出决定性的军事打击计划,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某些国家,然后倾举国之力与主要敌人作战呢?
      
      
      德国与英法的战略部署也是饶有兴味的事情。
      
      德国的计划简单说来,就是以洛林地区为轴心,一扇门从洛林地区延伸到比利时海岸,然后这扇门向下关闭,横扫比利时和法国,最后关到巴黎;同时在门轴的地方洛林地区,两个德国集团军将顺势出击,与作为门框的德军主力夹击英法联军,形成古老的“坎尼之战”的大包围圈,歼灭英法联军。
      
      而法军则打算在这扇门的中间部分,实施进攻,把这扇门从中间击破,门板一分为二。
      
      双方的计划都有合理之处,但法军在军事实力不如德军的情况下,盲目崇拜进攻理论,发动进攻后立即闯入了德军占优势的防御陷阱。殊不知,一战是“防御的巅峰”,这直接导致法军节节败退。
      
      英军则在与法军的配合上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丧失很多良好战机。这件事上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弗伦奇元帅难辞其咎。但弗伦奇元帅却客观上做了一件好事——减少了英国士兵的伤亡。要知道,一战时的军官往往以不计代价的牺牲士兵为其指挥风格。
      
      法军总司令霞飞,一直不把巴黎的陷落作为最终崩溃的标记,在他看来,巴黎只是一个地区而已,即使被占领,法国也没有战败,政府可以迁往别处,抵抗仍然可以进行。霞飞的看法是很有道理的。正如在二战时德国军界在考虑对法国的进攻计划时,发现如果按照施里芬计划,那么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大门向下关闭,横扫英法联军时,他们可以不断向后退却,退至法国南部辽阔地区,因此即使德军初步取得了胜利,却只是赶走了盟军,而没有围歼他们,接着下一步该怎么打,很成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已不具备从洛林地区发动坎尼之战的包围所需的另一侧攻势——马其诺防线横在面前。
      
      所以二战时,曼斯坦因将军提出将战役地区局限于法国最北部,将比利时境内进攻力量改为类似洛林地区的辅助进攻(步兵战为主),而主力(包括几乎全部装甲部队)则由阿登山区突入向西北海岸进攻,也就是将施里芬计划的主力和辅助力量,做了相反的安排。在曼斯坦因的计划中,德军主力将快速推进,一路向西北驱赶盟军至海岸,沿路形成强大的装甲屏障,使得盟军无法向南部突围;同时辅助进攻力量已经从比利时开向法国。于是最终盟军就被包围在海岸地区,只能从海上撤退,而这对盟军来说非常困难。
      
      要想打破德军的装甲屏障,必须抓住德军装甲部队突入过快,需要等待步兵到来这个时候,对德军屏障的薄弱部分实施进攻,打开一个缺口,让被包围的盟军可以向南突围。打开缺口的任务可以由屏障外的南部地区盟军实施。戴高乐将军在阿拉斯地区就对这个屏障实施了有效的打击,险些让隆美尔陷入困境。可惜戴高乐的力量弱了点,没能挽救局势。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从一战时候德国和英法的战略部署,来看他们各自的得失,以及对二战的影响。这个课题早就有很多人做过研究,我只是看了这本书,温习了以前看过的知识,随口发表一些感想,觉得前后还算有逻辑。
      
      
      《八月炮火》有太多的修辞、文句、语言、叙事方法可以学习,作为文学读物也毫不逊色。我将摘录其中幽默的、有启发性的、嘲讽的词句,学习它们,运用它们。
      
      
  •     自以为是终回报
  •     (译者完全点赞:D)一窥一战,八月已足。
  •     《八月炮火》算是最好的
    meicuo
  •     对战争系列兴趣有限,但内容还不错。眼光细腻,不像中国史学家过于偏重宏大历史走向。
  •       我很喜欢这本书,我看书一向很杂,但是这本书能给我的比我想要的要多很多。
      通过这本书,我看到很多细节处的东西,让当时的高层在我心中成为透亮的,于是我很喜欢,尤其是还可以看到很多动摇决策的小动作,让我觉得历史也不过如此
  •     细节讲的很多,了解了很多,但是叙述也略显啰嗦
  •     一战四年,精彩却只在八月之前。
  •     电子书。大概也翻了两三个月之久,这其实是不利于读一本书的,战线拖得太长。马恩河战役是一个转折,全世界都被拖到一个陷阱中难以自拔,直到现在。
  •       这本书非常牛逼,写的磅礴大气又很有趣,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翻译的不是太好,句子不是很符合中国人阅读的习惯。
      这个作者还写过一本《the distant mirror》,可惜还没有被翻译过来。
  •     以一场葬礼为开端,那场始于八月却持续了整整四年的战争,熄灭了整个欧洲的灯火。一个时代的落幕,不是来自于外部强加的灾难,而是来自于自身,那种深深地难以自我解决的矛盾。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亦或说是一个种族的宿命呢?
  •     看过的人竟然这么少,明明又严肃又逗趣的一本书。
  •     竟然还有这样子写历史的,可惜本身对一战不熟,一大堆的名字细节高密度袭击,根本看不下来。 另外作者的倾向性也挺严重的,一是非常迫切地想要找到阻止一战或者快速结束一战的方法,二是将战争双方都塑造成自大狂,字里行间都表达地很明显。
  •      「文人之史,轻柔曼妙,其病在论德俄事难以越出『远距软性自由派』浮见,读之如见司徒雷登。」有些理解了。「保持欧洲的自由,就意味着保持欧洲各邦的实力均衡,定期举行低烈度战争,在关键时刻把英国的资源投入弱势一方。1914年德国入侵比利时,格雷勋爵遵循的正是英国外交最优秀的传统。爱好和平和贸易的自由党内阁几经犹豫和分裂才决心投入战争,在野的保守党表现出比政府更大的战争意志。 然而,英国虽然力图保留自己的传统,但欧洲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欧洲。……从远征军开往伊普尔那一天开始,英国背弃辉格式贵族自由主义、转向大众民主和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已经铺平。」
  •     “先生们,让我们在马恩河战斗!”霞飞的这句话,最后的一个篇章,看得我好激动也好感动。这本书翻译的比较粗糙,不少句子读者都不是很通顺,但依然没有影响芭芭拉·塔奇曼语言的魅力。“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
  •     人名繁杂的记不住谁是谁了都~写的实在是。。。昏昏欲睡~
  •     一般。和脆弱的崛起相比,差远了
  •     如果战争或每次战斗之前就能知道对手的实力和意图,该有多爽呢……可惜现实的情况却常常是,两边对对方都知之甚少,对己方又自以为是。在种种阴差阳错的混乱中,历史走向了看似偶然又仿佛一定是必然的方向。 其实人生好像也是这样的。 两条ps: 1、一个女人能把如此复杂的一场场战斗写成这样,真的很不容易了; 2、本来应该有四星的,但翻译水平实在太有限了。
  •     这一本算是不错的。但是和《巴黎烧了吗》一样,要是能按现在约定俗成的军事名词再修订一下就更好了。另外最好能对人、事加一些注,这两本书值得深究一下。
  •     看的原版,觉得是看过的一战的书里最有诗意的一本了,史料扎实,文字优美。
  •     对一战前的局势分析挺细,就是一战后期介绍有点少了
  •     开撸一战。以爱德华七世的葬礼始,以马恩河反攻前法方的出租车出征终。
  •     你说的对,但译者不是军人,确实在军事名词翻译上有欠妥当的地方。
  •     如果仅仅就是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那就照直说好了。
    就这个问题而言,没人会照直说的。对不?
    人一旦适应了某种生活方式(出门必须开车,哪怕就是一公里的路),思维方式(更快的节奏,去哪儿都得快。更快的网络,已经有3G了,必须4G。等等),让你退回到从前,绝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的。而资源就那么一点,所以,就得争。
    你放心,现在就有人觉得这些行为很可笑了。这是好事儿。
  •     。。。 time waster
  •     19世纪的欧洲上层社会,你是我大姨,我是你大爷。大姨打大爷,越打越激烈。
  •     还是要多读书
  •     更像是在读普利策。翻译的有种周刊文学味道。
  •     现在读书的质量太低、对内容记忆消化的太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