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别传(全三册)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1-1
ISBN:9787108009456
作者:陈寅恪
页数:1253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全部著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远在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经出版该书,却没有再版,读者长时间内只能面对绝版无可奈何。随着一代对文史类读物不乏兴趣的读者的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地将这本书作为必读、必买、必典藏的书籍之一。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缘起、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附带问题、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附:河东君嘉定之游、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每一章都详细讲解。本书是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全部著述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远在80年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曾经出版该书,却没有再版,读者长时间内只能面对绝版无可奈何。随着一代对文史类读物不乏兴趣的读者的不断成长,自然而然地将这本书作为必读、必买、必典藏的书籍之一。

书籍目录

第二早缘起
第二章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其附带问题
第三章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
附:河东君嘉定之游
第四章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後之关系
第五章复明运动
附:钱氏家难

编辑推荐

  如果您只是崇拜陈寅恪,或者是对柳如是感兴趣,大可不必因此赶个浪头,跟着抢购《柳如是别传》。陈寅恪是大师,不是明星,《柳如是别传》放在书店角落三年五年,相信他老人家也不会感到寂寞。《柳如是别传》,作为陈寅恪全集中先行本,提前面世了。据悉,首次付印的一万本即将售罄,这在整个出版界也属罕见。  本书收录了陈寅恪所著的论体。所收内容已发表的均保持发表时的原貌。全书采用繁体字竖排,人名、地名、书名均不加符号说明。全书内容博大,知识丰富,理论独一无二。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每一位文学理论家都不该错过它。

内容概要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第一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等,其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带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后为教育部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大学教授。一九五五年后并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媒体关注与评论

  附记  史家纪事自以用公元西历为便。但本稿所引资料,本历阴晋。若事宝发生在年末,即不能任意改换阳历。且因近人所编明末阴阳历对照表,多兴当时人诗文集不合,不能完全依据也。又记述明末遗发之行事,而且清代纪元,於理於心,具有未安。然若用永历隆武等南明年号,则非习见,难于换算。如改用甲子,复不易推记。职是之故,本稿记事行文,往往多用清代纪元,实不获已也。尚希读者谅之。  钱柳逝世后三百年,岁次甲辰夏月,陈寅恪尽妄自尊大广州金明馆,时年七十五。

章节摘录

  缘  咏红豆并序  昔岁旅居昆明,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因有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属草。适发旧筐,此豆尚存,遂赋一诗咏之,并以略见笺释之旨趣及所论之范围云尔。  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令酬。  题牧斋初学集并序  余少时见牧斋初学集,深赏其「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夕阳天。洞房清夜秋灯里,共简庄周说劎篇。」之句。(牧斋初学集叁陆「谢象三五十寿序」云:「君初为举子,余在长安,东事方殷,海内士大夫自负才略,好谭兵事者,往往集余邸中,相与清夜置酒,明灯促坐,扼腕奋臂,谈犁庭扫穴之举。」等语,可以参证。同书玖拾天启元年浙江乡试程录中序文及策文第伍问,皆论东事及兵法。按之年月节候,又与诗意合。牧斋所谓「庄周说劎篇」者,当是指此录而言也。)令重读此诗,感赋一律。  早岁偷窥禁锢编。白头重读倍凄然。夕阳芳草要离冢,东海南山下潠田。(牧斋有学集壹叁东涧诗集下「病榻消寒杂咏」四十六首之四十四「银牓南山烦远祝,长筵朋酒为君增。」句下自注云:「归玄恭送春联云,居东海之滨,加南山之寿。」寅恪案,阮吾山葵生茶馀客话壹贰「钱谦益寿联」条记兹事,谓玄恭此联,「无助丧心,必蒙臾自为。」则殊未详考钱归之交谊,疑其所不当疑者矣。又鄙意恒轩此联,因用诗经孟子成语,但实从庾子由哀江南赋「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脱胎而来。其所注意在「秦庭」「周粟」暗寓惋惜之深旨,与牧斋降清,以著书修史自解之情事最为切合。吾山拘执孟子诗经之典故,殊不悟其与史记列女传及哀江南赋有关也。)谁使英雄休入彀,(明南都倾覆,牧斋随例北遷,河东君独留金陵。未几牧斋南归。然则河东君之志可以推知也。)转悲遗逸得加年。(牧斋投笔集下後秋兴之十二云:「苦恨孤臣一死迟。」)枯蘭衰柳终无负,莫咏柴桑拟古篇。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三百年前的事已经因为各种原因有些湮没无闻了,那么再过三百年又会怎么看今天?三百年前,一个可歌可泣的奇女子在三百年中沦落成了风尘中的大姐大,卑鄙龌龊无耻无知的愚昧之论喧嚣尘上,即便是知识分子阶层里也一样误解甚多,总之,巾帼侠女只成了街谈巷议中的谈笑而已。可是,一生悲苦,性格刚烈,有时柔情似水,有时豪气干云的柳如是,在深爱陈子龙的时候主动离开,在嫁给钱谦益之后劝慰钱氏功名仕宦两次人生之耻,更无论效忠明室,绝不降清的丈夫之风。试想一个十六岁之前漂泊无定,数次为富豪权贵驱逐的柔弱小女子,却一直不肯屈节堕落,即便流落风尘也对自己朋友圈标准极严,宁肯孤苦无依不愿埋没烟海。面对自己十分爱又十分爱自己的人,她冷静的让人咋舌;面对背叛自己——其实也说不上背叛,只是在关键时刻表现的不爷们——她毫不犹豫的从此绝情、终生断绝;面对自己仰慕的前辈,大龄剩女的她在决定自己的归依之时明确告诉对方自己深爱的人是另外的人;面对自己的丈夫,她劝慰他耿耿于怀的失败,她鼓励他坚持家国大节的决心,她东奔西走营救身陷囹圄极可能随时遭遇不测的他,直到他死她殉情……不论是生活中的谈艺还是事业上的复国,钱谦益后期的大事无不得益于柳如是的支持、理解和帮助,真可谓相濡以沫。三百年前已经断绝的传奇被三百年后的人基本成功的延续,面对着三百年后江河日下的传统学术,这意味着什么?让我们想一想《挽王静安先生诗》,其中说: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文化与人一同死去了,这与《王静安先生挽词》中的序言说的一样。可是仅仅两年之后,《纪念碑铭》上说的是: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又在此二十五年之后,《柳如是别传》开始撰写。再过十二年,《柳如是》成书后的两年左右,陈先生在目前为止已见的最后一首诗中,有两句说:南国高楼魂已断,西陵古渡梦初回。西陵指杭州,陈先生的父亲散原先生埋葬在这里,陈先生在自知生不久矣之前想到的是散原先生,是“古渡”之“梦初回”……何其沉痛!但沉痛不是全部,弘一大师在圆寂之前绝笔“悲欣交集”似乎也是陈先生的结局,因为《柳如是》的意义不仅是三百年前的柳如是,也是可能重现三百年前的三百年后。陈先生的门人蒋秉南先生说陈先生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顾黄一样。顾黄何许人也?有清三百年学术的开山祖师!
  •     如黄裳先生所言,河东君之后历代文人对她的事迹都充满了兴趣,她所遗留的诸多物什,总能引起一番感叹,但在黄先生看来,这种趣味不过是在吊一个死去的女人的膀子,不值一提。黄先生对河东君的故事也很有兴趣,但黄先生说出了一些不同的东西,他看到了河东君政治的一面,尽管黄先生没能把自己的文章做下去,但毫无疑问这已经不是在吊膀子了。不过对于政治的理解黄先生受制于他写作时的时代,因此显得观点之中多有矛盾,譬如,黄先生赞扬柳如是在选婿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反封建意识,但对于明亡以后河东君表现出来的忠明复国情怀,似乎也不无赞赏。后者其实也挺封建,如果按照当时的标准来看的话。陈先生的写作比黄先生要早一些,但他的思路显然也是政治的。在“缘起”一章中,他说他要借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意思不是建国以后形成的。陈先生早岁就读过钱谦益的诗作,抗战的时候陈先生旅居昆明,无意中买到了常熟钱氏红豆山庄中的一颗红豆,那时起他就起了写这本书的念头,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个说法更是早在20年代就提出,两者结合,足以说明这本书意在影射建国后政治的说法是不太靠谱的。不过,在陈先生的书中,如是的政治一面没有所谓的反封建这些东西,最大的政治就体现在对于明室的态度上。起初,明亡以后,南明小朝廷尚在维持,牧斋讨好马阮之辈,以求干进,如是是支持的。小朝廷旦夕不保,一批明朝官员做了二臣,牧斋不幸位列其中,但如是没有随牧斋北上。再以后牧斋又参与了复明运动,如是积极参与。这大致是河东君一生在国家政治中的表现。然而,正是因为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河东君有这样的表现,放在所谓秦淮名妓中来看,当然是了不起的,放在更广泛的女人中来看,也很了不起,但若放在士大夫中来看,似乎也没有太多的特别,如何担当得起陈先生的这个评语呢?
  •     卧子因老孺人一言而与河东君分袂,似迂腐之极,在明室将倾之际欲挽狂澜,终不克而效汨罗之举,满清亦目之为忠义,专谥忠裕。牧斋为东林领袖,文坛宗主,河东君最后之归宿,可谓是终遇眷属,然当南都沦陷,竟反戈迎虏,虽晚年致力于复明大计,却难洗前耻,被乾隆定为贰臣传乙等第一,并销毁所刻诗文集。何二人之分别如此,不禁嗟叹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我不想说看这本书时的心情,蹲角落忏悔了
  •     当学问不够时看看先生著作遂起奋发之心
  •     谬之深矣。当斯易代之际,以一妇人之行迹,岂能改鼎革兴亡之大势?螺蛳壳里做道场,发挥太甚,则入小道也。
  •     大师的遗作,一定会珍爱一生
  •     至少我想要这书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次趁过年压岁钱有了赶紧买了套.....
  •     以柳如是、钱谦益之牵绊,寄己身之苦痛,载传世之道。实为“独立自由”之精神思想。
  •     非常非常好
  •     同情之理解
  •     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探究还原历史。本着研究历史的角度来讨论柳如是的姓名、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的关系、过访半野堂、复明运动这些问题。
  •     以为会看到一个传奇,没想到,竖排的繁体字叫我一望胆怯,高山仰止!只能置于书架最高层,偶尔,望一下.
  •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值得反复推敲的书。
  •     帮同学买了这本书,她就一个字——赞~~~~~装祯排版也不错,就是运货的时候折了边角,希望发货人员注意一下,谢谢
  •     非常优秀的一部著作,我当初用了整整半年,才搭配着其他的南明史书读完这三本大部头,陈寅恪先生以柳如是一女儿身切入整个历史,视角新奇,并且肯在生命的最后,将毕生心血倾注在这著作这名妓身上,已足够伟大了
  •     很有名的一本书,一直想据为己有。原以为是一本传记,结果是考据学作品,上当了,像我这样的普通凡人怎么可能去看完呢?现在放书架上,装点门面而已。可惜了它的著名,可惜了陈寅恪的一番苦心。
  •     史学巨擎陈寅恪先生之《柳如是别传》,洋洋七十余万言,为先生毕晚年十年之功而作,此时先生已因眼疾而近乎盲人乎,通过其助手黄萱之手有此传世大作,近乎神奇也!足见先生先生大师之誉不为过也。2001年,该书由三联书店重刊于世,可能因竖排和繁体字之故,并无“洛阳纸贵”的现象出现。今日从当当网购得一套(共三册),于教学之余供排除多余时光之用。书读得很慢,其因有二:一如上述所言,有碍阅读之速度;二乃本书值得我辈后生精读,诚如先生弟子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所述,本书为先生著作最难之书,是先生知人论事的“心史”之作,可谓之先生人生历程中最后一朵玫瑰花啊!故得放慢速度,用心感悟。“欲把心事寄闲言”,所阅之篇章确实颇为零碎,不宜把握!但先生以诗佐史的论史早已为世人所赞叹。由书名知书之主角乃柳如是。外界盛称柳氏为妓娼,于事当为不假。但于先生言,却乃江南才女,能守信节义,明亡之际,劝其夫江南名士钱牧斋谦益以死谢亡明,但钱氏最终选择做一个两朝官宦之人,其气节当比不上一个曾沦落江南烟花之地的柳美人也!
  •     极高明而道中庸
  •     是竖版的,繁体的,文言的.如果不是学问很好的人,建议敬而远之.我已打算把此作为装点门面之样品,以表示主人格调高雅,学问渊博.唉,早知道这样,就不买了.如果有人要这本书,我比当当便宜10元出卖.
  •     不只是历史,关注文学和热爱诗词的同学们也很应该看看此书
  •     内什么跟呢什么都弱爆了
  •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师的经典。细细品。
  •     只有1000多人读过……
  •     纸质很好,而且很有古书味!是一本值得研究的书.
  •     看序时从后往前看,一行行那种,让我回忆起当初看繁体字武侠小说那会儿的年代。
  •     考据的极致。
  •     我闻斋,鄙视钱谦益。
  •     为什么偏偏是柳如是呢?
  •     因为是竖版借来,但是没怎么看,怀念图书馆。
  •     看完就是胜利。
  •     功力深厚令我汗颜。。
  •     国图
  •     拿到手里很喜欢,慢慢品读。
  •     虽然不是白话,竟然读的不烦。可惜内容是我不爱的文史,也算偶得进了书柜了。如今的好书都绝了版了,真心想哭
  •     奇女子沦落风尘,巾帼红颜留名千古,一代万人仰望大姐大!
  •     妙哉!
  •     书是好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包装,但不是消遣用的,做学问,或是对于喜欢人来说真是很不错。
  •     大爱此书,常忆此情。
  •     秦淮八艳之首,无论美貌亦是才华,都是少有的,这样的女子,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     与学未可知,与人尽可为
  •     已经很久不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阅读了,但是陈寅恪大师的书却让我重拾工具书。此书装祯精良庄重,采用传统的竖排版,繁体字印刷。字里行间渗透着大师对古代文学的崇敬与热爱,也不乏曲高和寡的落寞与凄凉。内容因尚未读完,不便妄加评论。
  •     不懂 收1980版
  •     好想我买的时候看到有两个版本在卖,价格不一样,其中一个没有图片。我买的这个版本很好。
  •     批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孌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
  •     不是小说,安静做学问的可以买,图个热闹,只想看柳如是故事的人,不要下叉
  •     必须五分!
  •     很久以前读的,并没有读完。只是感觉陈寅恪先生写的不仅是一个南明故事,是暗指五十年代的中国。以此看陈先生,大有顾炎武之感。
  •     读后感慨,几人明白先生的苦心,难道只是"颓龄戏笔"??
  •     你没有货写啥有货,什么系统,太不把顾客当回事了。
  •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     柳如是别传很久前就想要了,现在买到了,好好学习
  •     感觉现在的节奏看不进那么需要沉思、平静、内敛的书了,是一种遗憾。
  •     说这书好的,不是装B的骗子就是放P的二货。陈寅恪“三稿三集”超一流的著作,晚年把精力浪费在给一个妓女立传,唯一的解释就是在极权主义的重压下,只能写无聊文字度过余生。
  •     感觉像读了一辈子。在文本细读、断代史、钩沉考证、历史推理、厨小姐姐等界都是唯一而永恒的作品。把中国诗和中国诗研究推到一种纯粹的智力活动层面。读完之后,不知为何觉得从中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
  •     大学时即通读一遍。工作三年,知识阅历增长,对诗词和历史体悟渐增,因而又重读别传。
  •     这本书适合有文化底蕴的人读。。不是大众作品~
  •     主要因为是竖排的,所以看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不过也好,给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
  •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     真是一本好书,可以当小说看。比小说还有阅尽世情之感。
  •     大家真心都读得进去?
  •     图书馆里好不容易觅得 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     陈在历史学界的地位姑且不论。单就此书看来,洋洋洒洒呕心沥血,抒自己胸臆而已。治学方法未见可为用者,史学贡献更可以说寥寥。只余一群nerd空叹牛逼,真是毁人不倦。
  •     难以进入大师的世界,功力不够
  •     大师考证的滴水不漏,当代学者里,几人能及。
  •     我古文功底差,心又不静,断断续续竟也读了小半年。陈寅恪先生写得极为考究,旁征博引,可当作明清之际的史书一读。
  •     小处着手,成大文章.不是寅恪先生谁有如此功力.
  •     因为太喜欢如是这个名字,就下手了。以为是说故事,到手后,发现我的能力只能把它当故事书啊,笑cry,作为一个工科生,看的时候像玩解迷一样,在诗来诗往中寻找蛛丝马迹。我就喜欢轻轻松松的看书,阅读即思考,如果什么时候看书都要遵循条条框框,那我就失去最大的乐趣与自由了。很棒的书~好评~
  •     都云作者痴,谁知其中味。看哭了
  •     陳先生想的太多了。。
  •     原来担心书在邮购的过程中会有磨损,现在看来不用担心了。只是有轻微的浮土。
  •     绝对经典好书,值得细细品位,好好学习。
  •     不只是写柳如是,还有南明。
  •     娶妻如是?娶妾如是?
  •     我男神的每一本,每一个版本,我都买过!爱他就是以他为名,夹带私货写期末论文,都快赶上我毕业论文的长度了……男神我爱你么么哒!
  •     「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     今天翻到以前抄的词。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别去也,别去小池台。一晃,已经11年过去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