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王道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08
ISBN:9789862131343
作者:Josh Waitzkin
页数:296页

作者简介

學習從熱情出發
到公園玩耍的六歲男孩初識西洋棋,九歲起八度榮獲全美冠軍。二十二歲學習太極拳,榮獲多次世界冠軍。
在「西洋棋」和「太極拳」這兩項看似南轅北轍的技藝中,作者經由深入思考和實際演練,歸納出相互連結貫通的學習原理,寫成這本適用於所有領域的深度學習祕笈。
先學會輸,才有機會贏
失敗的經驗比勝利更有價值。學習過程總有挫折,每個人都應該找到讓自己療傷充電、重新出發的方式。作者曾在太極拳大賽前夕右手骨折,被迫加強左手訓練,意外使左手越練越強,正式上場時左右開攻,順利奪冠。
即使沒有受傷,我們也能讓自己獲得受傷或挫折帶來的啟發。籃球選手不妨改用左手運球,足球球員嘗試用左腳踢球。
每次從創傷中痊癒或從一場敗戰中走出來時,都要讓自己比之前更好。
讓我們攀上高峰的不是奇招,而是熟能生巧的基本功
在學習過程中,深度甚於廣度,質勝於量。作者提出「畫更小的圓」概念:把整套招式拆解成幾個小動作,循序反覆精練,直到掌握其精髓,再將所有步驟順暢融合,方能磨練基本功。所有的絕妙創意或「神來之筆」,莫不是以扎實的技術為根基。
專注當下,使生活更豐富精采
大多數人都曾在危急關頭,體會到「極度專注」的經驗。參照作者設計的簡易「觸發專注」儀式,便能很快進入有如「千鈞一髮」的絕佳意識狀態。學會「專注」,不僅有助於學習和表現,也能提升感受力,發掘日常生活蘊藏的色彩和樂趣。
學習是一場心智馬拉松
在競爭激烈的高階領域,決勝關鍵不僅在於知識多寡,還包括心理層面的鍛鍊:承受壓力、把阻力化為優勢,以及體能和情緒迅速復原的能力。真正的學習贏家,能夠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持續吸收心得,最終以健康心態和純熟技巧,表現出最好的自己。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學習的基礎
1 無心插柳
2 有失才有得
3兩種學習心態
4熱愛棋局
5 讓自己更柔軟
6 惡性循環
7蛻變中的我
8 馴服野馬
第二部 我的第二項技藝
9 太極初心
10 勝從敗中求
11 畫更小的圓
12 化逆境為轉機
13 讓時間慢下來
14 神祕的錯覺
第三部 融會貫通
15 專注當下
16尋找專注狀態
17 啟動「專注」模式
18 把情緒化為優勢
19 打造學習金字塔
20到台灣比賽

内容概要

喬希.維茲勤 (Josh Waitzkin)
九歲起八度榮獲全美西洋棋冠軍,是《天生小棋王》一書及其同名電影的主人翁。十八歲出版第一本著作《喬希.維茲勤的西洋棋攻略術》,自二十二歲起擔任全球最大西洋棋電腦遊戲《西洋棋大師》代言人。
二十二歲初次接觸東方哲學思想,學習太極拳,獲十三次全美太極拳冠軍及多次世界太極拳冠軍;曾於2000、2002、2004年三度來台參加世界太極拳錦標賽。
維茲勤目前定居紐約,時常巡迴全美發表演講或出席研討會。


 學習的王道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让我们炫耀自我,让我们玩的开心。
  •     好吧,讀到最後一章...描述台灣比賽的不友善。
  •       http://blog.csdn.net/toughbro/article/details/15026071
      《自控力》和《学习之道》
      两本书同时阅读,讲的东西都是关于人的精神,意志等,非常推荐阅读。
      overview
      《自控力》这本书适用面更广,如果你之前并没有关注过精神方面的东西,也立刻可以吸收到很多知识,并可以投入到使用之中。
      其视角也是从日常生活中出发,谈了很多让你怎么节食,活得更健康,一天多跑20分钟的步等等。
      《学习之道》可能对读者要求高一些,作者先后在国际象棋和太极武学中取得冠军的成绩,可以说是非常卓越的。
      此书讲了,作者追寻冠军追求完善自己之路,更多的关注如何将人的身心统一,将潜力发挥,并不停地达到新的境界。
      很多东西恐怕要在学习和意识方面有一定探索,才好参悟的更好。
      
      两本书在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自控力》的作者在很多问题上在认识上比《学习之道》更科学和深刻,但是解决方法上却不如《学习之道》深刻。
      所以两本书像两个朋友,一个是技师,和你详细的讲汽车的内部构造和原理,一个是赛车冠军,告诉你怎么去驾驭你自己这部车,而对于读者来说,都是良师益友了。
      
      《自控力》--驯服本我的技巧
      这本书很好的介绍了“本我”的伎俩。
      每个人是可以自己内化为本我与超我,两者对立又统一,原来时候我以为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争斗是单纯意志力之战,仿佛是扳手腕的两个选手一样,虽然有一些技巧,但是还是以力量为主。
      《自控力》可以说让我豁然开朗,作者以学者的身份,科学研究的手法,一一拆解“本我”的招数,它是如何使用各种伎俩让个人陷入迷幻,束手就擒,进而满足本我的私欲的。
      通篇看下来,“本我”是一个相当讲求技巧的选手,“超我”与“本我”之间的较量,更像一场篮球赛,各种假动作,突破,篮下卡位等融合着速度,力量和技术。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可以说一切就简单了。
      
      科学严谨问题剖析
      科学严谨的剖析,作为一个对这方面感兴趣的理工男,非常的喜欢,也易于接受。
      书中大量的引用了现代科学的方法,使用白盒(比如基于磁共振的方式对大脑运作机制的根本剖析)和黑盒(基于在外部对人的现象行为的观察分析)的方式非常系统的分析。
      这样便可以让读者更加坚定的相信其中的道理了。
      比如对于跑步的虚假疲劳的分析就很有意思,一个人在铁人三项长跑的时候,心理产生了波动,结果立刻感觉非常疲劳,但是此时如果测量其肌肉中的疲劳素含量,会发现还远没有到疲劳的程度,其实是大脑在发现自身状态不好的时候,开启了自我保护机制,产生了虚假的疲劳。
      然后运动员如果能调节心理,便可重启战斗力。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在每天的运动中,如果有非常强劲的决心,那么你的运动力好像变强了,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脑力劳动中。
      还有对于渴望背后的多巴胺激素的分析都非常的精彩。
      理论分析清楚,神秘面纱揭去,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见招拆招了。
      
      解决方案的境界
      但是在解决方案上,如前面说,由于诉求不同,应该说在《学习之道》中阐述的是更好的。
      比如人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你越想把一个想法驱逐出大脑,你便越没法做到这一点,你越是要节食,你想吃的渴望便越浓烈,越是禁止两个人相爱,却爱的越深。
      
      其原理在大脑中它是这样的:要完成“驱逐”任务,它有两个系统来工作,一个是做事的驱逐系统,负责做这件事情,让你远离这个想法,一个来监控你有没有去想去做这件事情。
      你越想让自己远离一个东西,监控系统则越强烈的提醒驱逐系统,但这个提醒反而让驱逐系统要驱逐的想法便越强烈,最后驱逐系统反而容易败下阵来。
      
      或者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本我在这个问题上仿佛是一个刺客,他会黏到你身上,然后吸你的血,进而获得力量把你击倒,而你越是用力,血管越喷张,则刺客的能量则越大。
      那么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放松,接受你老是忘不掉的事情,安静下来,微笑着看着刺客,最后刺客就没有了力量的来源,变得很虚弱,甚至自己枯萎了。
      上面这个是《自控力》的解决之道:这是一个扰人的问题,我想办法把它干掉了,end of story。
      而冠军选手则是另外一个思路,《学习之道》的作者也是遇到同样的问题,他遇到周围的音乐让他没法集中精力,并且驱逐不出去,越想驱逐反而感觉音乐声音越大,后来他的解决办法是,开始随着音乐来调整自己的下棋风格,摇滚则开始疯狂的进攻,钢琴曲则开始耐心的布局,逐渐享受其中。
      也就是他反而能把烦扰变成自己练棋的武器。
      同样书中提到NBA中的乔丹和雷吉米勒也会这样,他们善于利用愤怒的力量,首先他们可以控制好愤怒,不至于让自己技术走形,然后他们便可以利用愤怒带来的优势--更强大的力量,更坚决的意志等等,所以他们不是保守的避免愤怒,而是找机会让对手激怒自己,然后利用愤怒提升自己的战斗力,进而取得比赛的胜利。NBA的教练后来都深谙此道,不会让容易激怒乔丹的愣头青来防守乔丹。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不同,积极者会在了解自身之后,不是单纯的避免受其害,会更进一步去驾驭它来辅助自己。
      
      《学习之道》--真实大师的成长之路
      内容
      此书讲述了作者从一个象棋神童逐渐成长为象棋和武术大师的过程中,在技艺,心智上的探索与历练。
      并且作者着重以学习的视角,来总结他的心得,但是探索的深度很深,可以说和禅修异曲同工了。
      
      接地气的禅修
      相比之下,禅修的书有些不太接地气,修行的人往往从一个很高的目标起点开始,想要济天下,想要寻求极度的平静等等,而为柴米油烟奔波的普通人,又有几人会有这样的诉求呢?
      而《学习之道》则是从芸芸众生都会有的普通生活出发,就是想要体会下棋的快乐,就是要在竞赛中取得胜利。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挖掘探索,最后在精神境界上竟然也拥有了禅修大师的觉性,同理心和慈悲心等等。
      
      整个过程也充满了真实,从公园里下野路子棋,到师从名门取得成绩,然后小有名气之后,在镁光灯下迷失自己,在比赛中收到挫折而对象棋失去兴趣,然后在父母朋友的帮助下恢复热情,然后在境界上更上一层楼。。。
      这励志故事是以探索其背后学习之道为线索来讲解,故事与道理交相辉映,既引人入胜又让人受益匪浅。
      
      父母与老师
      由于初为人父,所以对这一块内容不免多关注一些,作者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儿童少年时期,他的父母老师无疑是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从这方面,作者可以说非常的幸运的。
      作者的老师,也是一位卓越的象棋大师,他首先从和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开始,两个人以聊天做做游戏开始,在有了足够的信任之后,学习是从更加本质的地方开始:认识象棋的魅力和本质,而不是从死板的开局模式开始。
      使得后来,作者一直保持着对象棋不错的热情,对象棋也有很好的理解,这仿佛是“授之以渔”,作者在接下来的路便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象棋中获得能量,一直能以正确的方式来探索。
      而不正确的方法,则像极了国内的应试考试,从死记开局开始,面向胜负,学习过程为了取胜,缺少乐趣,对象棋的理解也不正确,加上各种强迫手段,所以孩子愈发觉得象棋讨厌,最后放弃,而这整个过程和结果,甚至会对小孩之后的人生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而作者的父母,也非常的棒,本身就是非常有智慧的人,在作者尽全力最后又失利之后,给予的是一个拥抱,温暖的安慰,对努力的肯定,又没有对胜负的无所谓态度,一切都恰到好处,而作者的父亲则接下来带作者在海上乘风破浪,感受大自然,最后在一个岛上,作者带着忐忑的心情再次拿起棋子的时候,发现久违的热情又回来了,接下来便是一次精神上的飞跃,一次更加坚实强势的回归。
      相比之下,一个孩子在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之后,一次败在作者手下,他回去的时候,他的父亲甚至不和他说话,这对一个孩子是何等的伤害。
      这样好的老师父母组合,我还从未见过,但是糟糕父亲和老师组合,可以说在我上学的过程中常常遇见,现在还能想起初中时候年级第一名在考试前那怯生生的眼神,他的爸爸就是那种拿了第二会回家狠狠揍孩子的精神病。
      
      作者的大师之路
      在作者成年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大师之路,期间的探索就是书中的内容,可谓金玉良言随处可见,十分推荐阅读,我这里不妨试着对于其大师之路谈下自己看法:
      精神上占据大量的比重
      大师当然要技艺精湛,精神上甚至可以说更加重要
      乔丹说其职业生涯后期,所有的挑战均来自于精神,看来不无道理
      是一个身心结合,实践探索的过程
      做一个大胆的猜想,所谓成为大师的过程,其实是把自己大脑改变成大师模式的过程,一个道理你认同了不行,需要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你的思维真实的如此运行才行。
      如果说这样的改变必须来自身心结合,不停地在下棋习武中实践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实践毫无疑问是一个改变大脑的有效方式,是一个高效的面向大脑编程的方式,那灵犀一点通,是不是就是在某些情况下,神经元做无数次的尝试,终于建立了你一直追寻的那个结构的瞬间感受呢?
      对于胜利正面积极的追求,也始终引导作者向更高的境界走去,所以在很多问题上,作者和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一样,再对干扰等问题上,有了更高境界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境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常说的修身济天下或许不是一个修身之后济天下的这么简单,反而是有济天下之心和行动之后,能够更好的修身,两者辩证统一,同时抵达目的地:能够真正济天下了,也就是能够真正修好身了。
      是一个正能量为引导的过程
      或许正能量才是人的本性,在本性之下心胸坦荡,神经元才能以最大功率运行,起码从作者的经历来看,正能量是一直贯彻,且愈发强大成熟的。
      在书的最后,作者在比赛中可以说受到了非常不公平的待遇,比赛主办方设下来重重不公来确保本土选手夺冠,而作者始终以同理心慈悲心看待问题,想到本土选手的艰辛,大家对本土选手获胜的渴望,便也接受了不公,能够安下心来索性在不公的待遇中继续比赛,最后取得胜利。。。
      
      小结
      两本书应该说都让人获益匪浅,都很棒,很推荐阅读
  •       这本书作者以自己的经历阐述了学习的艺术,里面提到的一些学习的理论能给人以启发,比如渐近理论和整体理论,学习讲究的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不能太急于求成,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作者在学习国际象棋和太极的过程中,都是边学习边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改进,将思考的结果付诸于行动,可以看到,作者之所以能成功,也是靠专注地去创新性学习,也是在失败中领悟到成功地学习的真谛,所以脚踏实地,熟能生巧才是关键。
      
  •         前面看朋友们的读后感,看到学习方法类的书籍,忽然想看看学习方法的书籍,正好这段时间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别人推荐《学习之道》这本书,于是选择看这本。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不是他里面的道理有多发人深省,而是他是用他自己的切身例子,很详细的来描述他所遇到的困难,他所面对的问题,他的沮丧,他的思维转变。道理我们知道的很多了,可是像这样通过自己的细节来展现所有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书籍确实很少。
        “他曾是9岁起便8度荣获全美象棋冠军的天才神童;他的传奇经历被记录成书,并改编成电影《王者之旅》;他纵横西方棋坛10年后,改行研习太极拳,并连续21次荣获全美太极冠军及世界冠军的“太极拳王”。”这些荣耀带给他的,还有常人所不能遇到的太多的困难,他把这些困难都一一在书里展示。
        如果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迷茫,无助,没有动力,不知道方法,都可以看看这本书。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所面对的和别人所面对的,又有多少的差别。
  •     道在其中
  •       
      今天看了本书《学习之道》,名字听着很枯燥,但是却是我看过的近乎最好的心理学书籍。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书的作者极其少见的个人经历,他少年成名,从小是全美和国际象棋冠军。后来学习太极拳,又获得了国际太极推手冠军。
      
      不仅他自己个人履历辉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专业哲学,后来深研中国的道家哲学和亚洲哲学,使他一直把这种残酷的智力巅峰角逐,看做是寻道的一种途径。这种实战中体验出来的道,远不同于一般的学者书斋中的推理和空想。
      
      看此书有很多感慨,象棋并不同于一些人想象的纯粹的智力角逐,更重要的是一场心理的角逐。如同书中的描述,大量的才华横溢的少年天才,如同仲永一样,昙花一现。因为职业的比赛,意味着超常的压力,小选手从小要承受撕心裂肺的失败,丢失近在咫尺的成果,要几个小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要承受对手的作弊,赛事的干扰,更重要的是要在不断出现的失误、自责、作弊等内外伤痛的夹击下,坚持到最后。
      
      所以,本书绝不是寻常的心理学或者教育学的书籍,也不是纯粹的哲学书。而是充满了实践的哲学。比如他提到对于胜负和过程的看法。有的家长和选手是极端的目标导向的人,孩子输了后,对孩子横眉冷对,但是反过来,有的家长和孩子又完全对胜负不在意,输了后,耸耸肩说“这没关系,我只在乎过程。”
      
      作者认为,这都不是真正的寻道的过程,前者对孩子的伤害自然不言而喻,后者一样是在伤害孩子。而且过程和目标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二选一的过程,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关系。一个优秀的选手关键是要寻找到这样一种平衡,既要有极端的目标的追求,又要能全心融入于过程中,才能不早早的被功利主义摧毁,而且能持续的保持强烈的兴趣。
      
      书中还有很多令人感慨的事情,比如作者的成功,一个是他的天赋,他六岁时第一次在街边围观别人下棋,就展现了超人的天赋。但是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许多优秀的教练,巧妙的引导,坚实的基础训练,使得他没有像很多好苗子一样被庸师耽误。
      
      但是我认为,他最幸运的是遇到了他的父母。按作者描述,他生于纽约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家中有能力每年坐私家游艇去度假,但是他在私立高中面对那些富二代却自惭形秽,以至于拒绝让父亲开家里的破车来接。
      
      最重要的是他的父母,母亲对孩子无限的温柔包容,又勇敢坚强,而且充满灵性,据说能和所有的动物对话。父亲情感丰富,疼爱孩子,从小是他最好的玩伴。
      
      他讲到一个例子,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劲敌,对方也是一个少年天才,像一些狼爸虎妈一样,对方的父亲是个独裁主义者,让孩子一天训练12小时。他充满信心,逆境中反转,战胜了对方,结果他看到对方的爸爸居然拒绝安慰孩子,这让他也心里一凉。
      
      而他自己也经历无数的失败,以至于他的体验是,天才就是能真正面对失败的人。但是幸运的是,他的家庭温暖理性,他惨遭失败后,总能在家庭中恢复精力,最后把失败变成一种温馨的体验,汲取前进的力量。
      
      他也见过很多天才,被训练成了机器或者怪物。像他那样,由下棋而走上求道之路的,好像极其罕见。
      
  •       1 无心之举
      
      布鲁斯先与我建立信任,谈论我感兴趣的话题,诸如生活运动恐龙。然后教我如何约束自己,同时又不减弱我对象棋的热爱或者是压抑内心的想法。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要盲目追随权威。他把自己当成我成长过程中的向导,而非权威,意见不一致时,面对面进行探讨,通过提问,让我放慢速度。
      
      2 转败为胜
      
      8岁时象棋决赛失败,家人的支持与信任,给了我再次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
      
      3、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
      
      整体理论:受父母或者老师影响而采取的思维方式,倾向于“我很聪明”,将成败归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把自己的综合实力或者技能水平看成是一个固定的,无法继续演变的整体。
      渐进理论:也叫学习理论,“我之所以做到是因为我非常刻苦”“我应该更努力一点才是”,采取这种想法: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当遭遇挑战时,“学习理论”者更可能迎接,而“整体理论”者则急燥不安,甚至放弃。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获得的教训比捶手可得的奖杯和荣耀有意义得多。拥有健康的心态,能够从每次经历(不论好坏)中有所心得,这样的人才能一路走下去,并且一路都能走得很开心。
      
      4 爱上学习
      
      不管是那个行业,对于顶级的高手而言,最关键的优势之一就是掌控全局基调的能力。培养“头脑马拉松”的能力。不要把“渐进理论”弄成了“过程至上”理念,并转化成了“从未尽力”或者“不在乎结果”的借口。要有胜败的观念,过多逃避结果坏处多多。
      针对努力而不是结果做出反馈,可以表扬专注、努力练习以及吸取的教训。享受胜利的喜悦不是坏事,关键是要意识到成功的美妙只是瞬间的感觉。失败时,不应该说没有关系,要理解对方的心情。给个拥抱,告诉他为其自豪,伤心没关系,理解爱他,然后问一下具体情况。
      作为大人,我们要自己承担责任,培养一种健康、自由的思维方式。勇敢出发,全力以赴。不尽最大努力,便无法从挑战中有所收获。成长源于对决的那一刻。唯有推动自我,探寻自身能力的极限,我们才会收获,才会进步。荣耀与快乐或者长期的成功并不相关。
      
      5 软区域
      
      “硬区域”要求有一个合作的空间让你正常工作。“软区域”就是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先要学着心平气和对待一切已发生的事,之后要学着将这些事情为我所用,最后学着完全自给自足,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地震。静静地,高度关注,看起来很放松,脸上的表情很沉稳,但精神世界却是激流暗涌。不是将成功建立在一个服从于自己的世界或者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之上,而是建立于才智的准备与坚韧的意志力之上。平心静气应对嘈杂声。不应否定自己的情绪,不去压抑自已的情感,而是将其为我所用,导向高度专注。
      
      6 漩涡效应
      
      指的是棋手在连续犯下错误以后不能恢复清醒的头脑,导致情况更加恶化,最终失去比赛。输赢之间的距离是很微小的,有很多办法都能将胜利从失败的手里夺回来。保持冷静,做两三个深呼吸,或者在脸上拍点冷水,去快跑50米。
      
      7 改变本能反应
      8 驯服野马
      一种就是让它经历伤痛狂怒沮丧筋疲力尽甚至差点就要死亡,终于妥协。另一种就是成为马语者,对它友善,把你的意图转变成它的意图。
      
      第二个领域
      9 初学者
      10 以退为进
      
      对推手学员来说最具挑战的飞跃之一就是要充分释放自己的自尊心,允许自己东倒西歪,从而来学习如何不做抵抗。为了有所成长,需要舍弃现在的思维方式,学会先输后赢。如果不舍弃旧习,就没收有办法取得进步,他们试图为自己辩解,不太愿意出错,以致于被杠住而无法前进。要广泛接收各种信息,从每个错误当中吸取经验。
      当你还是个初学者,要保持初学者的思维并且愿意以退为进并不是多么困难,但是当人们都在看着你,期待你表现时,要仍然保持谦虚和乐于学习就要难得多了。必须允许我们并不总处在最佳状态,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期待别人来理解我们为了发挥出最佳水平时所要做的事情。乔丹他乐意把冒险当做一种生活方式。
      
      11 划小圈
      
      学习的基本原则就是钻研微观的细节事物从而理解是什么促进了这些宏观上问题。我们面对的阻碍就是我们生活在一种关注度不够的文件里。外界的各种刺激让我们逐渐上瘾,不停地想去追求新事物,不停地愉悦自己,当没有新鲜有趣的事物时,就感觉无聊,无法集中注意力。
      每个人都想多学点,但都学得不深,学到的东西花哨肤浅。
      通过放松胯关节来转移体重;不断放松;思想、呼吸、身体的协调;对内在能量的意识;结束后发招;把来袭的力量化解到地面上;牢牢站立;把能量聚积到某一个部位上。
      把大的东西分解成各个细节的东西,然后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一段时间之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此所谓划小圈。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决,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的有更深的理解。每天都要学得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得更深可以把我们潜力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为到但又极具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
      
      12 化困境为优势
      
      外部和内部训练波动的重要性适用于所有的基本原理,不幸的是内部的东西往往被忽略。
      做为一名选手我学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什么能够使人表现得还不错,什么使人表现得很好,什么使人表现得优秀和什么使人表现得卓越这四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总会在受伤的第二天就回来训练场,想着如何利用这种新情况来提高我某些方面的技能。如果我想做到最好,那就不得不冒别人想避免的险,不得不经常充分挖掘当时学习的潜力,逆转困境为我所用。当你想要做到最好时,你需要一种全神贯注并善于搜寻的思维模式,你需要利用阻碍来刺激你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新的视角,让挫折来磨炼你的意志。
      
      13 让时间慢下来
      
      训练思维的“组块”能力,提高直觉的反应力,减少了不必要的思考,节省了时间。
      象棋大师有意识的观察行为要少,在他们脑海中存在的信息组块使得他能够用更少的有意识思维观察到更多的东西。所以虽然观察得不多,但是看到却不少。
      
      14 揭开神秘的面纱
      
      “以静制静,以动制动占先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体察对手细微之至的变化并做出反应;同时意念上先发制人。
      主要讲的是心理战神马的。。。
      
      15 自在从容的力量
      
      亚马逊丛林里,著名的猎众人乔塞与美洲虎长时间的对持当中,因恐惧紧张而导致精神崩溃,一蹶不振,三年之后还没有恢复过来。 我们要坦然接受痛苦,当数小时让人麻木的头脑煎熬成为闲庭信步时,就成为了大师,能以微妙的机会制胜。在每个领域,区分强者与弱者的标准取决于在危机关头是否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冷静,从容自如。被掠者不能客观从容地应对,从而出现失误,掠杀者就能步步紧逼出杀招。这种心理战术对需要独立完成的比如写作、绘画、学术思考或者研究来说 更为重要。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成为我们自己的监督者。如果我们只以“度过此生”来作为生活的标准,那么永远都不要指望杰出。发自内心深处且灵活的从容成为了习性,那么生活艺术和学习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将创造潜力发挥到极致。如果我们还想追求卓越,那么我们就必须适应自我激励和控制的生活方式。从容应对所发生的一切,就像呼吸一样自如。
      
      16 释放压力
      
      一个有优势的表现者显著的特征就是有规律地使用恢复期,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放松自己。心里放下的越多,下一次攻击就会越猛烈。在象棋比赛中,不必时时刻刻都把自己放在一个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中。监控自己的思考效率,如果变得迟钝了,就会休息片刻,放下一切,恢复自我,然后面目一新地回来。心脏血管间歇性训练对你快速释放压力,从精神疲乏中恢复过来的这种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制定一个有规律的休息间隔,随着你的练习,增加你的运动的强度的持续时间,慢慢压缩休息时间,你就步入了正轨。每天花几分钟做一些简单的思维练习。
      
      17 激发最佳状态
      
      补充体力养精蓄锐要比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更加重要。我们不仅必须善于等待,还必要享受等待,因为等待不仅仅是等待,它还是生活。当真爱来临或者我们发现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时,我们便开始自己真正的生活。如果你极度期盼那决定你命运的时刻,那么当它真正来临时你会因兴奋和不安而过度紧张。为了在危急时刻获得胜利,你需要将几种健康生活方式与你每天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使用固定修炼使它与之后发生的活动之间建立一种心理联系。比如丹尼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但它和儿子打棒球时注意力非常集中,于是每天打棒球之前都做一系列其它的活动,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后面可以缩短活动的时间。
      
      18 化情绪为力量
      
      愤怒可以成就一名选手也可以毁掉一名选手。压抑自己本能的情绪并非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不应该被愤怒控制或否认自己的愤怒,而是必须从某种程度上将我的愤怒引导到一种极度全神贯注的状态。当然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世上总是有讨厌的人,而我必须学会怎么以冷静的头脑应付。愤怒失控会让我的人生止步不前。当他攻击我肚子的时候为什么会愤怒?因为自己感到恐惧,而且不会处理这种恐惧的情绪并且认为自己会受伤,愤怒成了自我防御系统。在学习方法上提高自己的技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负面情绪,把它当作自己提高的机会;在比赛状态方面,保持头脑高度冷静。成功的唯一方法便是承认现实,超越现实,鼓起勇气并善用之。必须有事事并非完美的心理准备。
  •       这本书特点是些许不错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巧+大量作者象棋和太极经历,感觉最深的就是两点,一个用中国成语来说就是熟能生巧,另一个就是巧就是潜意识,理性太笨,潜意识才是王道。梳理了一些觉得触及实质的点,套用作者的话就是画小圈。
      
      1. 熟能生巧:
       a. 以数字摆脱数字,以形式摆脱形式。【通过大量重复的联系,从而将其内在化,潜意识来进行处理,从而不需要再在意。】
       b. 画小圈:通过不断的实践直到感觉到某一技术的精华实质所在,然后慢慢精简,有效的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保持它的力量。一段时间之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通过不断训练找到核心】
       c. 如何达到熟练:从基础开始,通过理解原理来建立扎实的基础,然后在个人倾向的指导下拓宽并完善自己的技能,同时和你认为是实质的东西在抽象层面保持联系。你就可以更好的吸收各种知识,使得这些从个人的着重点中拓展开来的知识连接成网络。【点到面,之后保持宏观抽象感觉,形成知识体系和直觉】
       d. 信息群,组块:思维通过某种特定形式或原则的训练,吸收大量信息,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思维的一种能力,他可以吸收众多知识,找到逻辑上的延续性,融成一个整体,然后就像一条单独信息来处理这个整体,而非最开始的大量信息。【element to structure 从只看到点,到可以一次看到整个面。】
       e. 让时间慢下来:训练有素的思维没必要比未经训练的运行得快,他只需要运行的更加有效,这意味着意识要处理的东西少一些。生死存亡是时间之所以感觉到变慢了,是因为我们会本能的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小块重要信息上。内化技能,直到大脑感知到无穷的细节,经过训练,我们能在同样的时间段里看到更多的画面,从而让时间慢下来。把对手的细节都放大到清晰可变的程度。【好的思维是通过训练更快找到关键点】
       f. 放松眼睛,启动周围视觉,视觉意识会吸收更多,你会看到更多。下一步就是把注意力在集中在书上,同时维持住周边意识。如果思维足够放松,你就可以转却的处理眼前的事情,同时对周边事物仍保持明确的意识。因此要让潜意识流动起来,同时意识思维也要随之领导和跟随,从而对细节进行筛选,使各事物有效运行并且可以做出准确的数学计算。在我们的选择准则中,我们通过把周围的信息转变成潜意识的统一数据而不是忽略来培养选择经验。【培养意识和潜意识的同时使用的能力】
       g. 嵌入的神经中枢路径【没怎么太搞懂作者要说什么】
      2. 学习:
       a. 我似乎处于这样一个状态,棋盘布局的紧张气流与周围的议论声、交通噪音,所有这些都形成了一个激人奋发的强大漩涡,开拓自己的思路。有时我在华盛顿广场的吵闹声中甚至比在安静的卧室里更容易进入状态。【环境造成的封闭氛围】
       b. 布鲁斯和我喜欢研究残局,而其他年轻的棋手泽把注意力放在开局上。我们拿棋子布局,棋路简单,原则清晰。我们首先把重点放在王和对抗王的兵上,棋盘上只放三枚棋子。慢慢地,我对王的威力及兵的微妙作用有了很好的感觉。我学会了对抗原则、空白处暗藏的潜能以及迫近理念。对于“如何把常识转变为创新性想法有了新的理解。这种学习方法让我认识到每枚棋子的精妙与美妙之处,因为在相对比较明了的棋局中,我必须把重点放在关键环节上。无论是从教育还是技巧的角度说,我都是从底层开始学起来的。而一旦从开局学起,你就没了退路,这一生都会用来牢记《象棋开局百科全书》没有领会到学习本身的价值和美妙之处。象棋学习者必须先要专心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有望获取高级技能,他会学习残局,中局,开局的种种原则。刚开始他会同时考虑一两个关键性主题,但慢慢地,直觉会学者把更多的原理结合起来,融入自己的潜意识中。最终这种基础已深深扎根,无需去特意思考,但潜意识里却会这么去做。这个过程会往复循环,并不断吸收深层次的习得。【从简单有趣重要,有很大拓展性的点开始,而非复杂无头绪的系统性讲解。熟能生巧。刚开始不要一上来就学习太复杂的东西,都从basic element学期,通过熟悉每个element和他们相互作用的规律再来理解全局。】
       c. 高层次的学习方法,都发源于深处,在原本很小的信息原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挥。在象棋中,通过研究简化的位置关系为自己打下坚实基础是多么的重要,然后我们把已经内化的原则运用到越来越复杂的情境中。我吸收了一种很棒的学习方法:介于知识、直觉与创造力三者之间。【总结】
      3. 教育
       a.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个很古怪的学堂,周围的观众有酒鬼,无家可归的天才、赌徒、吸毒者、另类艺术家等,他们粗鲁、聪明、颓废,住在贫民窟里,却对象棋充满了热爱。【多样化的学习刺激环境,能带来比正统教育更有趣的知识】
       b. 他知道如何教会我更懂得约束自己,同时又不减弱我对象棋的热爱或是压抑我内心的想法。很多老师都不懂的这种平衡状态,而是逼学生采取某种固定模式。【教导与启发的平衡】
       c. 当孩子的思维横冲直撞时,布鲁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我放慢速度。每当我要做一个重要决定,无论好坏,他都会要求我解释自己思考的整个过程。【尊重式的启发】
      4. 放松和灵感
       a. 我去洗手间大哭了一场,之后我洗了把脸,给自己打气,又回到了棋桌旁。我永远忘不了当时突然灵光一现的那一刻。在象棋中,你经常会在出现转机前有一种感知。我整个人马上精神起来了,感官一下子敏感很多,就像是动物感觉到了有猎物在附近。这种感觉让我意识到:对手棋局上有漏洞。紧接着我开始了探索之旅。我开始心算,考虑下面的棋路。慢慢地,作战计划在我脑海里明朗化。我必须要把马拿下来,放弃剩下的兵,这样下来最后棋盘上只剩下两个王了,这完全是一种逆向思维。我所发现的拯救比赛的这些招数远远超出了我当时的年龄与水平,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放松之后出现灵感,抓住这个时刻】
       b. 伟大成就的原因很大部分在于内在的风度和意识的放松,后者可以让潜意识自由流淌。一个有优势的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规律地使用恢复期。能在短暂的休息时间来放松自己的棋手通常总能最终从比赛的险情中安脱险。【放松】
       c. 如果思考问题超过14分钟,我的想法常常就变得复杂、繁琐。注意到这个现象后,我学着监控我思考的效率,若我变得迟钝了,我就休息片刻,恢复自我、注意力,然后面目一新的回来。一个激烈的对战回合里我感觉到头脑迟钝,这是我就会离开比赛大厅到外面去快跑50米。【了解自己集中度的时期,通过特定刺激来放松】
      5. 遇到困难的心态:
       a. 对他们来说,失败永远是一场危机,而不是一个成长的机遇。我逐渐意识到,对这类状况的解决方案不应是否定自己的情绪,而是将其为我所用,将其导向高度专注。即使促成成长的外部事件没有真实发生,我们也可以吸收这些事件的成果。这样一来困境就变成了激励创造性的一个无穷的源泉。乔丹是出了名的爱说废话。他会刺激防守队员说话,如果对方反驳他,便会促使他让你在球场上疲于应对他的进攻。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让乔丹自话自说,你打你的球。我们应该学会适应并利用自己的本能情绪,最大程度的发掘深藏在内心的力量源泉,而不是逃避自己的情绪或是被他们完全控制。一旦我能容忍混乱,并不在为失控的情绪所控,我便能自然而然的驾驭他们,甚至发挥他们的作用。【善于运用负面情绪和本能】
       b. 当压力越高,逼近爆发点事,人们会做出让步,这时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改变整个局面,那是任何东西都能给大脑增添压力。区分强者与弱者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在危机关头是否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冷静,从容自如。【顶住】
       c. 关于连续犯下错误后,恢复清醒头脑的重要性,对于所有人都很难。犯第一个错误并不会导致什么可怕的后果,但是接踵而来的就想湍急漩涡一样的第二个第三个错误。在错误发生了以后,人会习惯性的呆在之前的情感舒适区,可是也会产生一种令人不安的预感,事情已经变得越来越糟糕了。【及时normalize,然后开始。事情往往都有一些预示,要引起重视】
       d. 我通常能把棋局导向自己拿手的方面。我总能将关键比赛带入极其复杂的棋局,因为我有自信能超越对手,更有效的走出混乱局势喜欢把棋局引向混乱,在混乱中取胜。而经验丰富的比赛选手常能把棋局引向一场封闭的,有战略的战斗。【选择多时比较难于思考,因此引向混乱,从而在残局简单情况下依赖自己对每一棋子的熟悉来获胜】
       e. 一个能随机应变的表演者在混乱的情况下要做到处事不惊有三个步骤:1.平静对待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2.把不完美之处转化成我们的优势。3.学习如何在意识中制造一些起伏来激励我们前进,无论外部条件是否有激励性。【无法改变外界,只能调节心态来利用之】
      6. 书籍推荐:
       a. 罗伯特-波席格 摩托车维护艺术。
       b. Jim Loehr Florida Orlando, LGE https://www.hpinstitute.com/。
      
  •     的确,此书中的大部分是指学习的境界,不是一时半会能够理解到的,有一定的阅历后,比较能够懂得。
  •       书摘
      
      
      2014-01-03 05:41:07
      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卡罗·德维克博士(Carol Dweck)对智力的“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进行了区分。属于“整体理论”类型的孩子,即受父母和老师影响而采取这种思维方式的小孩子,倾向于用这样的语言:“我在这方面很聪明,”并将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他们把自己的综合智力或技能水平看成是一个固定的、无法继续演变的“整体”。而“渐进理论”则是一种全然不同的学习模式,权且将其称作“学习理论”,该理论更倾向于用这样的句子描述结果:“我之所以做到了是因为我非常刻苦”,或者“我应该更努力一点才是”。采取“学习理论”的小孩子倾向于这种想法,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2014-01-03 05:42:15
      “整体理论”倾向于这种做法:成功时告诉他做得很好,而失败时则告诉他,他并不擅长这件事。
      
      2014-01-03 05:42:33
      “学习理论”更注重过程。
      
      2014-01-03 05:43:08
      父母和老师在子女、学生智力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承担着极大的责任——无论何时做改变都不算晚。
      
      2014-01-03 05:43:41
      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
      
      2014-01-03 05:44:14
      从长期来看,痛苦的失败比获胜更有价值。拥有健康的心态,能够从每次经历(不论好与坏)中有所心得,这样的人才能一路走下去,并且一路都能走得很开心。当然,真正的挑战是,面临着危险或在战斗中受了伤,如何能继续保持这种长期视角。这一点,或许也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恰恰就是学习艺术的核心所在。
      
      2014-01-03 05:48:13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体育也好,商业谈判乃至总统选举辩论也罢,对于一个顶级对手而言,最关键的优势之一就是掌控全局基调的能力。
      
      2014-01-03 05:50:21
      小孩子不应该有胜败的概念。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如果这个小孩子在此后的人生里有了某种雄心壮志,一心想在某一领域中追求卓越,那么他在突然遇到困难时就会缺乏相应的处理能力。只专注于结果这当然不对,但如果能与长期理念保持平衡的话,短期目标就可以是比较有效的发展工具。过多的逃避结果可谓坏处多多。成功的道路绝非一帆风顺,否则岂不是人人都能当上冠军,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应对沿途上的种种挑战,而真的遇到问题时,学会游泳的唯一办法就是下水。
      
      2014-01-03 05:52:11
      这位妈妈应该先给儿子一个拥抱。如果他在哭的话,让他在她肩膀上哭个够。她应该告诉他,他让她感到多么自豪。她应告诉丹尼,伤心一点没关系,她非常理解,也非常爱他。失望是成功之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过了一会儿,等丹尼平静下来了,她可以问他比赛的状况。希望他们之前经常有过这类交谈,这样丹尼就知道他妈妈问的是心理方面,而不是棋路(几乎所有的失误都包括技术和心理因素,而技术的因素可以留到日后研究比赛时再说)。
      
      2014-01-03 05:56:40
      达到体育心理学家所说的“软区域”。将这个区域想象成你的表现状态。
      
      2014-01-03 05:57:18
      你要做的就是,静静地、高度专注,看起来很放松,脸上的表情很沉稳,但精神世界却是激流暗涌。你平静接受眼前的事,将生命中每一圈涟漪都融入自己创新思维过程中去。这个“软区域”弹性十足,就像柔韧的草叶,在劲风中左右摇摆,以顽强的生命力幸存下来。
      
      2014-01-03 05:58:13
      有个人想步行穿过大陆,但当时地球上布满了荆棘。他有两个选择:一是铺一条路,征服大自然;二是做一双草鞋。做草鞋是他内心的解决方案。
      
      2014-01-03 06:10:07
      连续犯下错误以后恢复清醒头脑的重要性
      
      2014-01-03 06:11:24
      有很多办法都能将胜利从失败的手里夺回来。所有伟大的选手都深知这个道理。
      
      2014-01-03 06:11:11
      一流的演员经常会在表演中忘记一两句台词,但是他们总是能用即兴的表演让一切都回到正轨上来。观众们几乎注意不到这样的小事故。
      
      2014-01-03 06:11:37
      那些真正伟大的表演者们能够把握住那种时刻,让错误为他们所用,用那闪耀着紧迫感和生命力光辉的即兴创作演出来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
      
      2014-01-03 07:29:23
      人类的思想要定义一件事物,都是要以另外一件事物来作为参考的——没有光明,就不会有所谓的黑暗。
      
      2014-01-04 05:32:09
      大家都知道,乔丹是NBA历史上在临近比赛结束时投球命中从而为球队取得胜利次数最多的人。殊不知,乔丹也是NBA历史上在临近比赛结束时投球没有命中从而使球队输掉比赛次数最多的人。乔丹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他的完美,而是他乐意把冒险作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
      
      2014-01-04 05:32:52
      我对象棋、武术以及范围更广的整个学习过程这三者的核心及相互关系的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罗伯特·波席格《摩托车维护艺术》一书的启发。
      
      2014-01-04 05:40:32
      波席格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斐德罗的人,聪明又有点古怪。当他叫一个学修辞学的学生就所居住的小镇写一个五百字的故事时,这个学生根本理不出头绪来。她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个镇似乎实在是太小了——有什么可写的呢?斐德罗对这个作业进行了一点修改来帮助这个女生解放她的思维。这次他让这个女生写的是教室外面那个剧院的前台,这个教室就位于这个镇里的小马路上。她要从左上方的砖开始写。一开始,这个学生简直不敢相信,但后来却变得文思泉涌,停都停不下来。第二天她来上课的时候带来了长达二十多页的故事。
      
      2014-01-04 05:33:24
      学习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钻研微观的细节事物从而来理解是什么促成了这些宏观上的问题。
      
      2014-01-04 05:45:29
      每天都要学得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得更深可以让把我们潜力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不到但又极具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
      
      2014-01-04 05:55:33
      我们太容易被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所桎梏,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创造性。
      
      2014-01-05 12:19:36
      在每一个领域,区分强者与弱者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危机关头是否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冷静,从容自如。
      
      2014-01-06 16:37:43
      我必须做的是要认清问题是出在我的身上而不是富兰克身上。世上总是有讨厌的人,而我必须学会怎样以冷静的头脑应对。愤怒失控会让我的人生止步不前。
      
      2014-01-06 16:59:55
      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多看笔记 来自多看阅读 for Kindle
      
  •       初读书名——《学习之道》,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本枯燥无聊介绍学习方法的教材,我不知道别人怎样衡量一本书的好坏,于我,如果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能津津有味的咀嚼,那就是一本好书。我被《学习之道》深深的吸引了,在公交车上、高铁上、长途汽车里、排队时、在家里……我舍不得丢下。
      
      作者乔希·维茨金是著名象棋大师兼太极推手大师,年少时曾8次得全美象棋冠军赛冠军,在象棋界厮杀之余,意外对中国太极推手产生兴趣。他身上开始融合象棋的角逐和太极推手的柔和,在不断的深练中,将两种不搭嘎的艺术融于一体,成为两个领域里最强的人。本书通过他自己学习象棋、太极的经历,总结了适应、改变、创造、超越等种种学习方法。
      
      乔希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相比象棋部分,我对他学习太极推手更感兴趣,字里行间,我总会得到抚慰、点拨、领悟。
      
      刚学太极时,他一遍遍的练习、重复,心平气和的面对一切,他和大块头训练时,任由大块头将他弹开,摔到墙上、地上,每天被成百成千次的被摔,在被摔中成长。在太极推手比赛中,受伤是司空见惯的事,很多人伤后长时间修养,但乔希无论怎样受伤,训练却从未间断,某次比赛,右手骨折,医生一度诊断他断送了运动生涯,但凭着强大的意志力,乔希开始左手训练,随着练习的深入,念力超越了疼痛,他渐渐可以用一只手打败别人的双手。他将自己的意识慢慢注入右手,当能量充盈整个手臂时,医生都感叹不可思议。
      
      他总能让逆境、伤痛为他所用,让伤痛适应比赛,在压力下成长。他说痛苦能激发思考和进步。这些话给了我很多力量。工作琐事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繁杂,而我也正经历钻心的牙痛,真正尝到了“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的意义。每当夜幕降临时,饥饿和牙疼结伴而来,牙齿好像连着神经、连着身体里大大小小的经脉,牙龈像被人狠狠的来回捏揉,牙神经连着脑子里的一根筋细细腻腻的疼,这种疼痛上下左右不停的徘徊,整个嘴整张脸都处于酸涩的状态,每颗牙齿都软绵绵的,无法咀嚼,饿了只能喝水。在这些失眠的日子里,《学习之道》给了我最大的慰藉,我开始用乔希的方法,直面身体上的各种痛,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每颗牙齿,每寸皮肤上,用心感受、享受身体上的疼痛,处境上的艰难,你会发现,任何事情都不过如此,任何痛苦都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从象棋冠军到太极推手夺魁,再到出书,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乔希从未停止,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所擅长的既不是太极,也不是象棋,而是学习的艺术。”在本书的最后,乔希写道:“如果说在我人生的第一个29年,我学到了什么,那就是,我们永远无法预测结局,无论是重要比赛、冒险,还是轰轰烈烈的爱情。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只有,出乎意料。不管我们做了多么万全的准备,在生活的真实场景中,我们总是会处于陌生的境地,我们也许无法冷静,失去理智,感觉似乎整个世界都在针对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付出加倍的努力,要表现的比预想的更好,我认为,关键在于准备好随机应变,准备好在所能想象的高压下发挥出创造力。”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还是轰轰烈烈度过?这不在于你的一念之间,而在于你现在的每分每秒、每时每刻,在于你所挪动的每一步,如果你问我想怎么生活,我希望像乔希那样:享受痛苦,追求卓越!
  •        首先要说的是,这本书是看了有一些人的介绍才阅读的,都说这本书写的不错,但是我看了之后却有一点的失望。首先这本书的书名看上去应该是介绍学习的,但是我阅读了之后感觉,这应该算是一本作者的自传。全书大约有90%以上的篇幅都在介绍作者学习象棋、象棋比赛、学习太极、太极比赛的情况,特别是太极比赛中写得非常的详细,不太清楚书名的学习之道是怎么体现的。
  •        买《学习之道》时,我以为这是一本偏方法论的书,教你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实际读完,觉得需要重新为此书做个定性——通过自传的形式和讲故事的方法,描述作者在职业生涯中的心路历程和对技术精进不断探索实践得出的心得。
      
       读完书后,我仔细回忆了一遍,问此书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毫不犹豫:境界。作者在学习之道上的种种探索,最终都上升到了“境界”的高度,并在那种高度中得以灵活运用。
       而我的学习之道,为什么从来都还是在寻求方法论或者“套路”,努力提炼一种我所谓的本质、但期望它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准则?而从未想过学习之道会和“境界”有关?紧接着第一个问题的解答,我这样问了自己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涌入脑海中,我想了一段时间,才决定这样回答:“一则是因为自己对职业知识的探索还没有到达那样的孜孜以求的地步,只是想做小圈子里的第一,没有更高远的目标;二则是因为作者从事的是竞技类职业,这样的职业目标更聚焦更清晰,也更要求从身心两方面都做到极致。”我认可自己的答案,认为它是客观公正的。(后来我还意识到,由于在职场中,学习的动机往往是晋升,但达到晋升目的还有其他更投机的途径。所以这种目的下的学习本身就很庸俗。)
       因此,第三个问题接踵而至:那此书是否对自己有启发呢?自己能做哪些方面的改变从而变得更好?启发肯定是有的,至少作者给我们展示了“追求卓越”是可以到何种程度和高度的,仅凭这一点,就足以鞭策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设立更高远的目标。何况,作者还从身体和心灵的角度,给我们分享了一些锻炼自己的方法,其中的很多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2161319804/#image
      
       学习效果的发挥,是一个知识、身体与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不应仅仅被理解为学习知识和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身体和心理对效果发挥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在竞技比赛中,往往技术和身体状态都已到了巅峰,此时决定输赢的就是心理了;这也正是为何作者在描述自己的心得时,在心理上给予的篇幅更多的缘故。
      
       但是,虽然作者没有过多论述知识本身,我先前自己总结的《个人知识框架的构建》http://user.qzone.qq.com/435993088/blog/1328507909还是非常有用的,在日后应该在学习思考中不断丰富和不断实践。
  •       《学习之道》这本书我已经反复阅读了不下十遍,尤其是对于其中的重要章节。总体感觉是他把许多本已经积淀在我心中的属于潜意识中的部分激活了。我想就我自己的思考重组一下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1).基础技能的掌握
       一杯咖啡的99%是普通至极的水,任意领域的登顶之舞也是由坚实的基础撑起来的。所谓的画小圈、以退为进不过是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投入来等待大脑的相关区域建立起足够坚硬的突触。学习资质差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缺乏耐心。其实自卑也是缺乏耐心的一种表现,较深程度的自卑是积淀起来不耐心的衍生产物。插一句题外话,最近迷上了江南的小说,《龙族》 《此间的少年》《上海堡垒》统统读了下来。三本不同风格的书,却有一个情节分外相似:书中都有一个喜欢独处远离人群的学习成绩非凡少年,他们或是喜欢拿着望远镜独自远瞰银河模糊的星云、或是独自看BBC Discovery很小就知道鲸的身长、或是独自SC把坦克直推到对方基地.也许寂寞,但寂寞中的独自探索却对耐心的培养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
      (2)高阶技能的养成
       任意领域如想出人头地,必须超越本领域的平均水平而做到卓越。有一位国家首脑有一句名言:“国家的财富并不在于本国有多少钱你,而在于你比其他国家多多少钱“诚然.一切价值只有通过比较才有实际意义。竞争就是攀比,考试就是攀比,男人的好车名表、女人的丰胸减肥也不多是求偶炫耀的攀比而已。幸福的本源在于攀比,有一个诙谐但实诚的说法是: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你的工资始终比妹夫的多30%。呵呵.梅妻鹤子是混不开的。
       然而高阶技能的养成是十分困难的。其难度为高考成绩从650提至680,刘翔从12.88跑进12秒,....进阶的要诀在于:在对基本技能彻底掌握的条件下有效地联系个分支部分而形成整体以提高利用效率。通俗来说,就是考试中的做题速度与准确度和谐攀升以及游戏中的APM与EAPM成比例提升。一位哲人曾说过:Study is all about connecting.此言得之。我想补充:High quality study is just connect with confidence.
      熟能生巧不仅能提升技术速度,更能提升技术运用时的自信。恩。自信,超鸡巴的自信。
      (3)已有技能的发挥
       发挥是个大事。发挥是表演,发挥是检验。发挥伴随着压力,期盼,多变的局势,以及多米诺骨牌般的心理反应。
      Josh Waitzkin显然是个懂得发挥哲学的人(虽然书中也谈到其压力与失误),我想Josh Waitzkin 今日的成绩不仅与其天赋与有方向的努力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会把事情的进展一步步纳入自己的掌握之中,让外部气息的跃动跟随子的心跳与脉搏而流转不息。
      是的,让外部气息的跃动跟随我的心跳与脉搏而流转不息。这是一切实力超人而自信非凡的人的王霸之气之源.
       世界是个竞技场,世界是个游乐园。让我们炫耀自我,让我们玩的开心。
      
      
      
      
      
  •       本书的作者介绍:本书的作者乔希.维茨金13岁获得象棋大师称号,连续多年是同龄组象棋选手重点佼佼者,他18岁开始练习太极,在26岁获得台湾举办的推手比赛冠军。用我们中国人管用的称呼,我们应该管他叫天才。
      这本书就是他自己的自述——阐述自己是如何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的过程。
      他6岁开始对国际象棋着迷,那是在纽约的一个广场上,像中国的许多老校区一样,有许多无所事事的人和退休的老年人在下棋,有一次他路过,就像收到的神示,突然想起了前生记忆一般,对象棋着了魔。从那里后的几乎每一天,他都要跑到广场去下半天棋,并渐渐地在业务选手中,赢得了棋王的美誉。在他八岁时,有一个象棋大师看中了他,要收他为徒并交给他成为世界冠军的下棋之术。一开始他还不太乐意,觉得我这样下挺好的啊,我已经很牛逼了,为什么还要和你学。于是这个大师就和他说,你的棋路啊有哪里哪里不对,别人这样这样就把你打败了。8岁的小孩懂什么,就说,别光说不练,真有本事,咱就下几盘试试。结果这一比划,专家就是专家啊,把小维茨金打的落花流水,于是他就败在这个大师的门下,这个大师就是他的第一个老师——xx。他的老师教了他一年多,小孩就有了巨大的长进,之后开始每年参加比赛,并屡屡获奖了。
      在另一个领域,推手,他也获得了一个冠军。这就不更不简单了。前一个可以说是纯智力的竞技,后面的这个就包含了智力和体力了。要知道我们很多中国人可是从小练太极的,并且在台湾举办的推手比赛,中国人自己的主场,他居然得了冠军,很厉害吧。这本书里,他也写了他是如何从一个新手成为一个冠军的。
      如何学习:
      维茨金在这本夹叙夹议的书中努力想要表达(我感觉更像是猜谜啊)的学习之道,用我个人理解的大白话说,就是:打好基础知识,不断重复练习,复杂动作分解练习,不断尝试并从失败中学习,不断总结思考,然后在比赛中继续检验自己并重复以上动作。这样的总结我在我傲娇的高中生涯里总结过好多次啦,想起那时候小伙伴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我就觉得我现在混的太失败了。
      但是总结归总结,实践归实践。可能我在高中上学的时候,在考试这件事上我能做到这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因为那时候几乎没别的事情可做。但自从高中毕业以后,我就把这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忘掉了,以至于我现在仍然没有一项专长,我的知识巅峰基本还停留在高三的那一年。实践,并且不间断的实践才是成为顶尖选手的必要条件。
      书中观点整理:
      1.天才论与渐进论。从小被夸聪明的小孩往往会缺乏耐心和韧劲,被夸努力的小孩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尝试最终拥有耐心和韧劲并最终成为真正的大才。这一点在哈佛幸福课中也多有提及。大部分人都是惊叹某人的天生聪明,并由此夸他,其实对孩子并不好,对他们自己倒是很好——天生的东西自己努力也无法达到,不如人就有理由怨恨爹娘啦。想想小时候被人夸天才还美了吧唧的,现在想想真是瞎得意——人家是在夸我爹娘生的好,关我什么事啊。
      2.软区域。这是针对外界噪声影响个人发挥现象想出来的一个概念。有的人对外界噪声特别敏感,稍有噪声就会分神,也就是说他们对噪声反应激烈,就是进入了“硬区域”,而有的人则能够适应外界的噪声并且能沿着噪声的节奏改变思维节奏,噪声反而成了他的思维催化剂,这就是进入“软区域”的人。要想能够成为一个随时进入软区域的人,就要在平时多练习在噪声下学习、思考,并且刻意培养自己的耐心。这是一个极好的训练。
      3.划小圈。就是把大的东西分解成各个细节,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练习,进而达到整体的提升。这其实就是我们从小到大受教育的过程,只不过当我们都长大了以后,我们会有一种自满情绪——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基础都很好,于是去学一门新东西时不重视基础,急于求成。不论什么时候,在学新东西时最好的态度就是拿自己当一个刚学习的小孩子,不要有羞耻心,一点点从最基础的学起。
      
  •       如果说生活是一段修行,学习则是修行的船。这本书很多年前读过,此次翻来感触更多。
      
      正如《自私的基因》所言,个体都是基因的生存机器,个体层面的学习则是让生存机器“进化”得更有趣,譬如,思维的成熟、对复杂概念的理解、释放激情、确立鲜明的风格。这本书的作者,29岁,获得过多项国际象棋冠军和太极推手世界冠军头衔。
      
      在这本自传体学习感悟中,因为作者所叙的国际象棋和太极拳较一般国人所处生活较远,读者很难移情以感悟。这恰恰给予我们尝鲜参与并客观看待的基础。例如,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是在描述一个幼体如何看待成年人设置的成功目标,将长期目标内化为生存的原则。例如,竞技即是局,需掌握做局的基调,而培养做局之术需对努力做反馈,而不仅是结果。例如,这两种竞技运动都在研究技术和意志的交锋,而研究的方法就是记录思考的过程和对峙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反应,在那些局的临界点上,作者体会到的感悟是“以数字摆脱数字”“用形式摆脱形式”。例如,所有生活中的心理变化都会投射到某些局中。最后,作者用一句话来结束国际象棋学习生涯:竞赛者以过程为导向,需要强大的对手刺激成长,也需要通过赢得胜利维持自信,我们不得不放弃现有的一些观点来吸收更多的知识,却绝不能放弃太多独一无二的内在天赋。
      
      学习并不仅是思维活动,还包括身体力行。作者的太极推手之旅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例如,两者的结合点是协调呼吸和思维,学习新系统前要舍弃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身体形态,通过训练观察心理和技术错误减少重复犯关键性错误。作者提出的一些初学者思维更适合爱学习的童鞋们,例如:允许我们不总处于最佳状态,广泛接触信息并从每个错误中吸取经验,钻研微观的事务,有效的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而又紧密围绕实质也称为划小圈。而对于想深入提高的童鞋们,作者又给出了一些提示,例如:组块思维,与自相矛盾为伍,让时间慢下来来寻找直觉。而进阶大师之道,就有点反本性了:例如坦然接受痛苦,内心深处灵活的从容,由空而满和由柔至刚的控制,享受等待,将固定修炼与巅峰状态联系。
      
      作者横跨竞技和表演(拍过电影),用他的话理解学习之道,即是当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
      
      作者的一句话与我产生了共鸣,学习是寻求技术中心或是超越技术的那股气流。这是他在幼年学习《道德经》的理解,恰如那个时候懵懂得读完这本小册子后,我的感触。似懂非懂,似乎搭上一股气流。
  •       本想给高点的评价,但是读完以后对于内容的真实性有很大的怀疑。
      
      书中提到的太极比赛——"中華盃太極拳國際錦標賽”,资料甚少,连个历届冠军名单都没有,,台湾的奇摩yahoo,google都搜索不到。也没有官方网站(qiang出去了也没找到),作者的美国的wiki也没有提及他的太极拳冠军,书中提到的陈则成,网络上竟然也一点资料都没有,实在怀疑是否此人存在。另外作者争冠途中的对手却称呼为“水牛”,实在太假……
      
      作者把"中華盃太極拳國際錦標賽“贬得太狠,自己说得太神奇。
      
      这样的书还是看看就好。
      
      当然里面还是有些学习的道,不过这书其实更多的是自传性质,讲得不系统,当传记看看就好。
  •       1、熟能生巧
      熟悉规则;
      分解练习;
      有意识重复;
      跳出舒适区;
      从失败中学习;
      2、做真实的自己
      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学会利用自己的情绪取得胜利;
      找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激发自己的最佳状态;
      3、到最后,都是心理战
  •     贼JB好看,贼JB有用
  •        总体看上去像个小说,叙述了作者一路以来的历程,却不像是个小说,因为总体框架结构充满了逻辑性,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而描述。
       其实在自己现在这个阶段很难读懂读透,只能说点自己的感触。关于学习,我们经常告诉自己,算了,这个东西我们本来就不够擅长,学不会的了,然后就放弃。作者提醒我们这是我们的不愿意克服的懒毛病导致的,或者认为学习只是一个任务,而不是一种技能。
       对于自我成长,是按照那些条款去不断去锻造自己,还是随着自己的个性去成为自我,暂时没有答案,需要进一步体悟~
       这是一本需要身体力行的书,这是一本需要自己不断实践然后体悟再实践的书籍~
  •        看书前,先看到了简介里的作者生平。象棋冠军,武术冠军,觉得作者一定是个牛人。看完此书,果然,不得不赞叹他真是一个善于思索的人。
       我看的是此书的第一版,《学习的艺术》。书名应该来自于作者引言:“我意识到了这样一点:我所擅长的既不是太极,也不是象棋,而是学习的艺术。”出第二版的时候书名改为《学习之道》,这一改,真是神来之笔。我所感受的是作者写的不是关于如何学习,而是如何去感悟,如何去深入地研究,通过这样深入地研究洞悉世间的道。
       万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所以这个相通的就是道,掌管了宇宙万事万物的道。所以在棋盘上,达到了无我境界的维茨金才能悟道。象棋只是个悟道的工具,是个联通自己小我和大我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他进入了更广大的世界。
       太极是道家哲学在思想上和武术上的展现,必然也是带我们到达悟道的工具之一。不同的是,如果只是带着锻炼身体的目的而来,得到的是健康。带着感悟的心去学习,得到的是身心灵的合一。作为一种慢运动,太极通过呼吸调节体内气的运作,将注意力带到身体各部位,从而锻炼了身体,强健了体魄。
       太极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贝。虽然没有学习过,但是我知道凡是这种慢运动,都是比较适合身体的。类似的,瑜伽,气功,都是非常好的锻炼。
      维茨金是用心在学习太极,所以才会体会出陈老师上课时候身上散发出来的那些气息,那种场。
       我以为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他说的控制情绪,化情绪为力量。控制好了自己情绪的人才能够成功,如同维茨金。真正迫切的追求成功的人,是会给自己创造环境创造学习的条件。这一点在他右手受伤时非常明显的得到了体现。这一节的内容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的思维是如何的。看着一个成功者的积极思维,我要好好重新调整自己,然后向着自己的目标奔跑。
  •       太棒的书,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遗憾目前我还不能从体系的角度去理解这本书里的方法,只能先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去做,慢慢反思领悟。
      
      每当做一个重要决定,解释思考的过程
      帮助思维走向成熟
      定期休息补充能量
      整体理论vs学习理论 无助反应
      我们的学习方法是可以一直改进的 ;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
      面临着危险或在战斗中受了伤,如何能继续保持这种长期视角
      “如何把常识转变为创新型想法”
      学会游泳的唯一办法就是下水
      针对努力而不是结果作出反馈
      成长源于对决的那一刻,唯有推动自我,探寻自身能力的极限,我们才会收获。
      保持初学者的思维并以退为进
      把技能磨练的更深刻,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 每天都要学的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
      练习太极的人要学习如何把来袭的攻击转化成回击的力量
      理解原则建立扎实的基础,扩宽技能,组块、信息群、纳入
      我看到了一个棋子是怎样影响到它周围的其他棋子,看着一个棋局时,能够一下子看到所有的棋子
      思维的放松,让非意识自由流淌,把主要角色从意识思维转到非意识思维上,用更少的意识思维观察到更多的东西
      相随理论的终极表现形式是角色的呼唤:跟随着转变成了领导者
      对意料之外突发事件的反应,对掌控力的需求
      心理战术:谈判,销售、比赛
      在每一个领域,区分强者与弱者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危急关头是否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冷静,从容自如
      这种心理战术或许对需要独立完成的比如写作、绘画、学术思考或研究来说更为重要,在没有外部推动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成为我们自己的监督者,有多从容成了最好的标尺。如果我们只有以“度过此生”来作为生活的标准,那么永远都不能指望杰出。(待补充)
      有规律的使用恢复期,在短暂的休斯时间放松自己 ,间隔训练,有规律的休息间隔,
      把面对和恢复压力的节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练习面对和释放压力
      发掘让你内心平静的活动,如何在压力下进入巅峰
      世界正在一个暴利引发更多暴力的恶性循环中灭亡,太极的和谐精神以及它强调与外界相互依存的观点
      必须认清气氛、自负和恐惧的关系
      必须养成当别人把我推向极限时我能够正视并挑战自己的技术弱点,而不会退缩不前,也不会以自我保护的姿态应战。
      对手在比赛中对我的挑衅会帮助我发现自己的弱点,他们给我宝贵的机会提高自己应对骚乱状况的能力
      成功的唯一方法便是承认现实、超越现实,鼓起勇气并善用之
      最高境界的武者必须对自己真实,不能对自己的个性有所否认或压抑,否则产生的结果必然是错误的
      真正的大师懂得控制
      只要你知道什么叫做好,你就有了目标并不断地追寻
      决定性的因素不是谁知道的更多,而是谁能控制场上局面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628-32 | Added on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05时17分32秒 CST
      一位真心的,懂得理解、不断鼓励孩子的父母或教练能够让一个野心勃勃的小孩子得到释放,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作为大人,我们要自己承担责任,培养一种健康、自由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勇敢出发,全力以赴,胜不骄,败不馁。事实上,如果不尽最大的努力,我们便无法从挑战中有所收获。成长源于对决的那一刻。唯有推动自我,探寻自身能力的极限,我们才会收获,才会进步。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761-65 | Added on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05时38分40秒 CST
      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对于世界级棋手来说,思维灵活性是最重要,也最需要不断提高的特质。我自己也在不断寻找新方法,让自己在心理上越来越刀枪不入。当感觉不舒服时,我的本能不是要避开这种不舒服,而是淡定地对待;当受伤时——这是武术生涯中经常发生的,我尽量不吃止疼药,而是努力将疼痛感转为一种积极的感受。我的本能向来是寻找挑战,而不是避开难题。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779-80 | Added on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05时39分45秒 CST
      在我的教学理念中,其中有一个是关于连续犯下错误以后恢复清醒头脑的重要性,这一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1040-47 | Added on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04时36分43秒 CST
      根据同样的道理,我发现,有时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从某一个方向通往艺术鉴赏力的道路,通常也密切关联着另外一个方向的深刻研究——直觉会产生一种离奇的联系,这种联系指引着我们去找出由无数片段聚集而成的具体概念。举例来说,那些最伟大的抽象派表达画家和雕塑家都是通过一系列现实主义的正规训练之后才得出他们那些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思想。杰克森·波拉克也可以像照相机那样作画,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他选择了泼洒颜料,带着强烈的情感以一种狂野的方式来作画。他研究形式的目的就是要摆脱形式。 通过不断地学习那些在比赛中出现过的最精彩的进攻型棋局,我对防御性打法的微妙之处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任何一个高水准的进攻型打法都可以从一场防御型打法的核心中衍生出来。正如同太极八卦图,它表示的核心思想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为创造性的改变提供了技术上的依据。多年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1121-27 | Added on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05时40分50秒 CST
      通过学习《道德经》,我感觉到自己就像在对所有那些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物进行挖掘。我渴望“挫挫我的锋芒”,来缓和我的野心,让自己从物欲横流中转移开去。老子注重的是内修,是内在的本质而不是外在的表现。《道德经》就在于为我们的自然洞察力解除障碍,让我们能看到并甩开错误思想。从美学观点上来说,这对我很有意义,因为我早就开始学习用数字摆脱数字。我对学习的理解就是,学习是寻求处于技术中心或是超越技术的那股气流。对我来说,这些思想之间的共鸣是如此的激动人心,并且在我日后的生活中起到了 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对于一个18岁的男生来说,《道德经》最重要的还是给我提供了一个架构,来帮助我梳理和物质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 离开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1144-46 | Added on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05时50分08秒 CST
      准则。我们不停地重复最开始的几个动作,他告诉我把膝关节放松,把气吸入下腹,肩膀和背部要放松。放松,放松,放松。我之前真的不知道自己居然是如此的紧张。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驼着背俯视棋盘,真得好好注意一下坐姿了。他还解释说我的头部应该要飘浮起来就好像是被王冠上的丝带轻拂一样。这种感觉很好。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1166-68 | Added on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05时53分29秒 CST
      一样。太极最主要的就是释放障碍,从而让身体和思想能够慢慢地融合到一起。如果某个部位紧绷,思想就会停在这个地方,这样一来流动性随之被打断。陈总是可以看到我思想的所在之处。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1181-92 | Added on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05时55分33秒 CST
      在陈威廉的太极拳招式中,做伸展(向外或向上)招式时要吸气,所以身体和思维就被唤醒了,灌注能 量,形成一个招式。他举了一个例子,当你小憩了一会后醒来,伸手和某个你喜欢的人握手时,或是你同意某人的观点时,一般来说,做这些正面动作时会伴随吸气——在太极拳的招式中,我们“把气一直吸收到指尖”。然后,通过呼气,身体能量得到释放,就像是入睡前最后一次呼气一样。 为了让你有亲身体会,现在请讲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双手食指之间保持几寸距离,肩膀放松。现在开始呼吸,同时慢慢张开你的手指,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上。你的呼吸和思维都要柔和地集中到你的指尖。这种吸气就是慢慢地把氧气聚积到丹田,然后把这股能量从丹田转移到你的手指。完成吸气的整个过程后就开始慢慢呼气。放松你的手指,让自己的思维入睡,手指关节要放松,让所有的事物都进入一种柔和、安静的意识状态。一旦完成呼气后,再重新开始吸气。照这样做几分钟,看看有什么感觉。 以我的经验来说,当这种呼吸的规律和太极拳的招式结合到一起时,打太极拳就像是岸边的水涨水落。波浪拍打着沙土(吸气),然后又退回到海洋之中(慢慢地把气全部呼出)。人们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来势汹汹的波浪上,却忽略了海水退潮时也充满了力量。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1259-66 | Added on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06时00分20秒 CST
      态。当我放弃自尊心的阻碍,用一种开放性思维学习时,很多其他学生看起来都是僵硬地站在那里,不停地重复他们的错误。因为他们不能舍弃旧习,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取得进步。当陈老师给他们提建议时,他们试图为自己辩解。他们太不愿出错,以致于被框住而无法前进。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如果一个受过训练的学生可以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不管是技术上还是心理上——他就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当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我们注定要重复犯某些关键性错误,但愿是因为这些错误都难以逃避,并且很难准确定位的。举个例子,在我整个象棋生涯中,直到经过了数个月的学习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在过渡期也曾犹豫迷茫过。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观察各种心理上和技术上的错误来尽量减少它们的发生。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1381-85 | Added on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下午11时36分05秒 CST
      巧——拿最简单的,一个经典的直拳。我左脚向前站立,手放在头部旁边来保护自己的脸。刺拳是来自左前手臂的短拳。直拳力量大,能量来自于身体的底部,通过左脚,左腿,躯干,再逐渐达到右侧的背部,再通过肩膀,三头肌,最后经过我右手的第二和第三个指关节打出去。刚开始的时候,我用慢动作重复练习。在做得既快又准之前我们需要从慢动作开始。我释放开自己的左腕,右手做出动作,同时左脚和腕关节带动腰部旋转,整个上身一同出拳。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1475-81 | Added on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12时05分54秒 CST
      外部和内部(或者是具体和抽象、技术和本能)训练波动的重要性适用于所有的基本原理,而不幸的是内部的东西往往会被忽略。举个例子,许多很有天分的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选手都利用淡季来更抽象地看他们的计划,跟着磁带学,分解球场的俯瞰图,并注意攻守方式。我听说过不少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四分卫手受了轻伤后就会被停赛一场或两场,他们把这种受伤看成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赛精神层面上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当他们重新回到球场上来的时候,他们的球技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所有运动的基本准则中,使得身体技能得到发挥的关键就在于内在的驱动,但我们却很容易在磨炼中途就和这种内在失去了联系。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1522-31 | Added on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12时09分34秒 CST
      当你想要做到最好时,你需要一种全神贯注并善于搜寻的思维模式。你需要利用阻碍来刺激你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新的视角,让挫折来磨炼你的意志。比起屈服于这些挫折,你应该更好地应对受伤或是失败。我们太容易被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所桎梏,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创造性。即使那些一心一意想培养出某种原则的人都经常会落入一个思维定律和一种闲散的生活方式,被暗示经过这些事物就会追求到卓越。我们失去了风采。于是一旦受伤或是遇到一些别的挫折就会阻碍我们的发展。我们被逼着进行创新。 最终,我们应该学习如何在不用受伤的情况下也能吸取这种经历的教训:一个篮球运动员应该练几个月的左手技能来平衡在运动中的表现。一个喜欢用右脚的足球运动员不应该一直只用右脚射门。一旦我们学会了如何把困境转化为优势,我们就可以制造有用的成长机会而又不至于带来真正的危险或伤害。我称这种工具为“内在解决措施”——我们能够注意到那些促成有用 的成长或是带来表现机会的外部事件,即使这些事情没有真实发生,我们也可以吸收这些事件的成果。这样一来,困境就变成了激励创造性的一个无穷的源泉。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1934-42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2时03分17秒 CST
      招了。更微妙的是,这种心理战术或许对需要独立完成的比如写作、绘画、学术思考或研究来说更为重要。在没有外部推动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成为我们自己的监督者,有多从容成了最好的标尺。如果我们只以“度过此生”来作为生活的标准,那么永远都不能指望杰出。而另一方面,如果发自内心深处且灵活的从容成为了习性,那么生活、艺术和学习将会变得丰富多彩,而这种丰富多彩能带给你不断的惊喜和愉悦。那些高人一筹的人都是能将创造潜力发挥到极致的人。对那些生活的强者来说,从容应对每天的学习过程的心理就如同他人梦想着在危机时分能体验最高潮瞬间的那种执著。 每件事情都会有面临危机的可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越从容,就意味着在比赛中,在董事会上,在考试中,在手术台上,在更大的舞台上我们就能把从容这一品质发挥得更好。如果我们还想追求卓越,那么我们就必须适应自我激励和控制的生活方式。从容应对所发生的一切,像呼吸一样自如。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2031-37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3时29分02秒 CST
      LEG的身体调控师教我在装有心脏监控器的固定自行车上做心脏血管间歇性训练,我可以让自行车每分钟的转速超过100,在这样的阻力下,10分钟筋疲力尽的运动后,我的心率达到每分钟170次。之后我会降低自行车的阻力,轻松一分钟,我的心率会回到大概144次。之后,我会又一次快跑,大大提高阻力,一分钟后,我的心率又会高达170次。接下来,在又一次快跑之前我会再休息一分钟,以此类推。我的身心在全力以赴和彻底放松之间浮动。随着我保持这样的训练,我的心脏恢复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我渐入佳境,要做更多的运动才能提高心率,在休息的时候,降低心率要用的时间却减少了:不久,我间隔休息的时间只要四十五秒,而我能快速运动的时间加长了。 这种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2041-53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3时30分35秒 CST
      到今天,实际上我身体训练的每一部分都是围绕着一种或另一种形式的施压和恢复。比如说,在体重练习中,LGE的朋友教我精确地监控每组运动之间要留下的时间,这样,我的肌肉就有充沛的时间来恢复,但仍要不断减少肌肉恢复的时间。我开始这种形式的间歇性训练,如果我做十五次卧举,重复做三组,我会在每组之间准确地留出四十五秒种。如果加大重量,做三组,每组十二次,我的间隔需要五十秒。如果每组是十次,我会休息五十五秒。如果举重物,做八次,三组,我会在间隔休息一分钟。这对于一般的运动员都是不错的基准线。通过及时持续的努力,肌肉增强,达到结实而健康的同时,休息的间隔时间也能逐步减少。 这些年来,我在身心疲惫后能越来越好地恢复,在我的象棋生涯,需要这样强度的训练可能显得很奇怪,在我的武术生涯中,它却是明明白白。在回合间隔的三十秒,在比赛无规律的间隔内能调整恢复的武士一定比起在最后的格斗中,无论是身体上或是心理上都气喘吁吁的家伙有巨大的优势。在一个更动态的层面上来看,在太极拳中,真正的武力是从由空而满,或由柔而刚所引发的爆发力。因此,有数不清的时刻,在战局不利时,我都会极快地释放所有的压力。最终,随着训练的增加,就像我在《划小圈》那章所说的,恢复的时间会变得非常短。一旦恢复状态的这种行为根植到我们的血 液,我们就能在最危险最紧张的情况下使用它,变成能自我更新、创造小小避难所的大师,观众可能都不会发现这样片刻的休息。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2066-73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3时35分24秒 CST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释放压力,过后身心都底气十足的能力会越来越强,我们在集中注意力、调节兴奋度、体力运用和放松自我之间能游刃有余,充满自信。放松就是一眨眼的工夫,我向你说不出这是一种何等的自由感。除了能增加你身心的活力,这也向你开启了一些美妙的、令人惊奇的窗户。一方面,现在清醒的头脑能自由地小憩,有创造力的思想从你无意识的头脑中冒出来的时候你会兴奋不已。你会变得更适应你的直觉,会慢慢地在风格上更忠于自我。无意识的脑袋是一个大有潜力的工具,怎样在压力下放松则是挖掘这一潜力的关键的第一步。 要成为一个细水长流、有长足发展的表现者,间断性工作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花几个月来练习面对和释放压力,那么你会成为一个临危不惧、活力四射、为人所信赖的选手,下一步就是激发你的最佳状态。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2095-2100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3时38分34秒 CST
      我的回答是重新定义问题。我们不仅必须善于等待,还必要享受等待。因为等待不仅仅是等待,它还是生活。我们中的许多人生活着,却没有全心投入。当我们真实的生活开始时,却一味等待。在无聊中打发日子,但这也没关系。因为当真爱来临或我们发现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时,我们便开始自己真正的生活。当然令人悲哀的事实无外乎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那一刻,即使真爱来了又走,我们仍然没有察觉。我们因此也就成了另外一个人,而非拥抱那个时刻的你或我。我崇尚简单。深入到平凡之中,发现隐藏于生活之中的丰富才是成功还有幸福的所在。 * * *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2119-28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3时40分46秒 CST
      下一步是制定出四步或五步的固定修炼。丹尼斯已经提到了音乐、冥想、伸展和饮食。我建议他下次和儿子玩棒球前的一个小时,他应该吃些低脂肪的零食。我们决定用水果什锦盒和他喜欢在厨房做的豆制饮料。然后,他会到一个安静的房间,做15分钟他在几年前学的呼吸训练。这种呼吸训练是一种简易的冥想方法,让他跟随自己的呼吸进行冥想。当他发现自己走神儿时,他就让思绪释放出去,仿佛像天边的云静静飘走一样,注意力又集中于呼吸之中。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冥想方法可能看起来让人感到挫败,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思绪无法集中于一点,感到自己做得很差;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重复呼吸是这种冥想方法的关键,没有做得好与差之分,你只需和你的呼吸一起,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思绪时就释放它们,再让注意力回到呼吸这件事上。我强烈推荐此类方法。重复呼吸不仅是整个过程的闪光之处——即不受外界干扰地存在的片刻时光,人的体验在此过程中的此消彼长也是另一种压力和恢复性训练。最后,如果在你的生活中没有任何事情让你感到内心平 静,冥想是帮助你发现自己的兴奋点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固定修炼的最完美的爱好。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2299-2302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3时53分11秒 CST
      选手。学习的过程还包括技巧的提高,而达到提高技能的目的,我还必须认清气愤、自负和恐惧的关系。我必须养成当别人把我推向极限时我能够正视并挑战自己的技术弱点,而不会退缩不前,也不会以自我保护的姿态应战。做了这种调整后,我便能自如地学习。对手在比赛中对我的挑衅会帮助我发现自己的弱点。他们给我宝贵的机会提高自己应对骚乱状况的能力。没有体育道德的选手是我最好的老师。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2313-15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3时55分31秒 CST
      比赛。成功的唯一方法便是承认现实,超越现实,鼓起勇气并善用之。我们必须有事事并非完美的心理准备。如果我们单纯依靠冷漠,或不错失一个球,抑或是某种思维定势的重复,那么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或是疼痛剧烈到不能忍受时,我们的理想的竞技状态将不复存在。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2358-62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4时02分44秒 CST
      我训练的下一步骤是把我本能的反应转换成力量。一旦你在气氛热烈的赛场感到舒服自如,那么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它更多地让你清楚冷静地思考而不是学习新东西。身处险境时,我们就应该使自己变得锐不可当,但是以前受到保护的生活让我们远离了转换能量的本能。我应该学会适应并利用自己的本能情绪,最大程度地发掘深藏在内心的力量源泉,而不能逃避自己的情绪或是被它们完全控制。我发现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旦我们能容忍混乱并且不再为膨胀的情绪所控,我们便能够驾驭它们,甚至在可能的范围里发挥它们的作用。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2405-12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4时12分39秒 CST
      方法。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软区域”,我们要能够适应自己的情绪,观察它们,研究它们,了解如何让它们自然地宣泄,学习如何利用它们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然后我们就将弱势转化成优势,直到我们不再否认自己内心情绪的爆发,勇气将提升我们的比赛状态,恐惧会使我们产生警觉,愤怒将让我们更加专注。然后,我们要找到哪一种情感状态可以激发最佳竞技状态。这真的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我们中的一些人在热情洋溢的时候会非常具有创造性,另一人可能会在郁闷的时候表现奇佳。人人都会不同。要内省。发现什么状态最适合你,像卡斯帕罗夫一样,制造能够引发你最佳状态的 因素,这样你就能随心所欲利用它来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十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2419-21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4时14分15秒 CST
      问题是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我想说,我们都在某些方面非常擅长,并且能在压力下工作。但是怎样变得比别人优秀?怎样迈出从技术性上的娴熟到独特的创造力的这一步呢?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当我
      ==========
      学习之道:美国公认学习第一书 (乔希·维茨金)
      - Highlight Loc. 2923-40 | Added on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04时46分31秒 CST
      在竞争激烈的高阶领域,决胜关键不仅在于知识多寡,还包括心理层面的锻炼:承受压力、把阻力化为优势,以及体能和情绪迅速复原的能力。而真正的学习赢家,能够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持续吸收心得,最终以健康的心态和纯熟的技巧,表现出最好的自己。 世界冠军,天才神童乔希·维茨金回首20年巅峰体验,为你逐一揭开在所有领域获取成功的共通秘笈: ●学习从热情出发 天才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建立在热爱、激情、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的。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 ●先学会输,才有机会赢 失败的经验比胜利更有价值。学习过程总有挫折,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让自己疗伤充电、重新出发的方式。每次从创伤中痊愈或从一场败战中走出来时,都要让自己比之前更好。 ●让我们攀上高峰的不是奇招,而是熟能生巧的基本功 在学习过程中,深度甚于广度,质胜于量。所有的绝妙创意或“神来之笔”,莫不是以扎实的技术为根基 的。 ●专注当下,使生活更丰富精彩 大多数人都曾在危急关头,体会到“极度专注”的经验。学会“专注”,不仅有助于学习和表现,也能提升感受力,发掘日常生活蕴藏的色彩和乐趣。 ●学习是一场心智马拉松 障碍并不是障碍,而是有待克服的挑战,是要将弱点化为强项以激励成长的过程,在各种竞争性或专业领域达到表现的巅峰。 终身学习, 为了更幸福更体面的生活! The Art of Learning
      ==========
      
  •     深度学习者的叙说,让你震撼,惭愧。
  •        最近听了场李东朔的讲座,他推荐了这本书,有点好奇就买来看了。之前在高中大学的学习中便一直想要探索人类的学习机制和高效的学习方式。有点灵感却无从实践。
      我一直认为人活在世上,需对3个层面有基本的认识:人身,社会,自然。对人身的认识自然包括硬件和软件。身体上的认识由于个人偏爱便集中在了篮球和搏击术上,意识上的认识则集中在人性和认知上。
      一直认为人的认知或思想是分层次的,一个人永远无法认识到自己所不曾认知的领域,当然这种认知是可以随着心智和阅历的成长而进步的。这也是人所以成为人的魅力所在。
  •     其实也没必要这样,最近在看了一些英文网页后,我认识到一个问题。西方部分老师在教学生如何学习学习本身这件事,也就是how to learn的问题,而我们的教育都是说你要记住……就够了。还有就是,这些老师的理论基础都是现代脑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但是都不是教人怎么样能记住的更多更快,而是说找到自己学习的习惯问题。顺势而为的记住些东西,而不是比体力的记很多东西。这个理论叫元认知学习,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多看看。其实,该书说的很多东西,就像是该理论的玄学化而已。
  •        《学习之道》一书是作者一路走来的结晶。书中讲了作者从学习象棋、太极以及参加比赛的历程,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超越自己,达到更高的高度。也许竞技相关的人读此书更有收获,因为书中有很多竞技心理的知识。但是生活中也同样存在着竞争,适用于竞技的东西同样可以用于生活中来。重读此书,又有很多新的收获:
      1.生活总是充满了意外。有时我们很熟悉,而有时我们又很陌生,但无论那种情况,我们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2.炫耀技巧都是肤浅的,真正的大师会把技巧融会贯通,进而为自己所用;
      3.跟随自己的直觉,让自己的本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没有普适的方法。因此每个人都只能自己去探索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感觉和方法。一个人的自我会通过他做的事表达出来,这也是最好的状态;
      4.有些事是因为自己在做,感觉不到竞争性。但是现实依然残酷,想想你的付出和他们相比是怎样?
      5.活到老,学到老。一劳永逸、吃老本的观念只会让你达到某一程度后止步不前。你追求的是不断学习和成长,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形象。诚然,不断学习和成长中肯定会一直伴随着失败与痛苦,但是失败与痛苦却也是成长的良药;
      6.听从自己的感觉,直面结果,直面现实。可以哭,可以笑,但是不要忘了你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7.现实世界永远是嘈杂的,世界上也永远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走出心理舒适区,直面这个世界的一切。乱中取静;
      8.第一个错误发生时是可以挽回的,并且这也可能是伟大作品诞生的时刻,不确定性的缺陷可以由才华来弥补;
      9.学习不是掌握一堆细节,识记大量规则,它的下面蕴含着一条隐秘的河流;
      10.新人不要在意自尊心;
      11.自在从容的应对一切,连续的学习和工作;
      
       作者在本书中的很多理念,是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掌握的,只是读读的话未免纸上谈兵,也许不久之后,还需要重读一遍。
      
  •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精化学习的过程,重视学习体会和心得。如今的学习和看书都变得零散化,常常读完一本书,或者是学完一项技能就只是读完了或者学会了,并没有理解其中的精髓和奥义。
       在《学习之道》这本书中,作者较为完整的阐述了他学习象棋和太极推手的过程,在这两件事情上,作者都倾注了其所有的热情和积极性,常常夜以继日的联系小的细节,不断的重复基本训练,从基本训练的量的积累中慢慢地转化为质的变化。此外,他也着重的强调了心理素质和软实力在竞技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高手和大师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在技巧上,而是在心理和精神上,这一点让我觉得十分有共鸣。
       已经长时间不处于竞争的状态,如今想起当年高考和种种竞赛,方才醒悟能够拿到好成绩的人多多少少的都采用了如此的学习方式,从摘抄积累,到错题集,到强化训练,无不贯彻着划小圈、激发最佳状态、心态调整等原则,如今的学习也应该贯彻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总结进步的学习方法。
      
       如下,是个人对本书的一些能够产生共鸣的语句的摘抄:
      
       * 前沿
       *
       1. 成为他人眼中的巅峰人物与生活质量之间毫无关系,我所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
       * 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
      
       *
       1. “学习理论”更注重过程,把成功与努力联系起来,只要努力任何事情都能够做好。
       2. 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
       3. 要学会从每次经历(不论好坏)中有所心得。
       * 软区域
       *
       1. 在行为训练中,首先我们要学着用心平气和对待一切已发生的事情;之后,我们要学着将这些事情为我所用;最后,我们要学着做道完全自给自足,制造出自己的地震。
       2. 所谓“软区域,就是在突发情况产生的时候,静静地、高度专注,看起来很放松,但精神和思想上却是敏捷的。平静的接受眼前的事,将生命中的每一圈涟漪都融入到自己创新思维过程中去。
       * 漩涡效应
       *
       1. 杰出的作品通常都是从小的错误中得来的。
       2. 在错误发生了之后,人会习惯的呆在之前的情感舒适区域,可是也会产生一种令人不安的预感,事情已经变得越来越糟糕了。
       * 驯服野马
       *
       1. 伤心痛苦往往是最能够洞察成功价值的手段 -> 失去一件事物有多痛苦,就代表得到这件事物对你价值的高低。
       2. 有时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从某一个方向通往艺术鉴赏力的道路,同畅也紧密关切着另一个方向的深刻研究--直觉会产生一种离奇的联系,这种联系指引着我们去找出由无数片段聚集而成的具体概念。
       3. 驯服野马的两种方法:(1)紧紧的绑起来,从精神上让其崩溃。 (2)成为马语者,从小培养感情,将你的愿望转变为他的愿望,将你的意图转变为他的意图。
       4. 一个竞赛者,必须要以过程为指向,总得去寻找更加强大的对手来刺激自己的成长,同时,通过赢得胜利来维持自信也是非常重要的。
       5. 肌肉和思想一样需要通过不断拓展自己才能够发展,然而如果伸得太长就会有断掉得危险。有时我们不得不放弃现有的一些观点来吸收更多的新知识,却绝对不能放弃太多我们独一无二的思想和内在天赋。
       * 初学者
       *
       1. 太极最主要的就是释放障碍,从而让身体和思想能够慢慢地融合到一起。
       * 以退为进
       *
       1. 对推手学生来说,最具挑战性的就是要充分释放自己的自尊心,允许自己东倒西歪,从而来学习如何不做抵抗。
       2. 以退为进可以让你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在推手中,以退为进就是让自己被推来推去而不去使用那些旧习惯--让自己的身体在不知道如何做而想要变得紧绷时能够保持柔软而且善于接纳。
       3. 如果一个受过训练的学生可以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不论是技术上还是心理上-他就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
       4. 如果只是一味的想取得胜利,想做的完善,而把所有事情都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长久如此则会阻碍自己的成长。
       5. 我们应该允许我们并不总处于最佳状态。
       6. 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期待别人来理解我们为了发挥出最佳水平时所要做的事情。为人在一次次磨练中乐意承受挫折。
       * 划小圈
       *
       1. 挖掘技能的实质所在,然后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进行练习,一段之间之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
       2. 成为顶尖选手的方法就是对可能时基本技能地东西有更深地理解。
       3. 每天都要学的深一点而不是广一点,因为学的深可以把我们千里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不到却又极具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
       * 化困境为优势
       *
       1. 处事不惊地三个步骤:
       2.
       1. 平静对待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
       2. 学习如何把不完美之处转换成为我们的优势
       3. 学习如何在我们的意识中制造一些起伏和小波动来激励我们前进。
       3. 所有运动的基本准则中,使得身体机能得到发挥的关键就在于内在驱动。
       4. 如果我想做到更好,就不得不冒别人想避免地险,不得不经常充分挖掘当时地学习潜力,逆转困境为我所用。
       5. 当你想要做到最好的时候,你需要一种全神贯注并善于搜索的思维模式。需要利用阻碍来刺激你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新的视角,让挫折来磨练你的意志。比起屈服于这些挫折,你应该更好的应对受伤或是失败。
       * 让时间慢下来
       *
       1. 组块--一种思维能力,可以吸收众多嘻嘻,找到和谐地或逻辑上持续地延展并将此融入到一个精神文档中,然后旧可以像一条单独信息那样对整个精神文档进行处理。
       2. 创建组块并建立组块之间地联系
       3. 训练有素地思维没必要比没经过训练地思维运行的快,它只要运行的更有效即可,也就是说为得到相同地东西意识思维要处理地东西可以少一些。
       * 揭开神秘面纱
       *
       1.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2. “以静制静,以动制动占先机” --通过对方的行为理解其真实意图。
       * 自在从容的力量
       *
       1. 在每一个领域,区分强者和弱者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危急关头是否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冷静,从容自如。
       2. 如果我们还想追求卓越,那么我们就必须适应自我激励和控制的生活方式,从容应对所发生的一切。
       * 释放压力
       *
       1. 一个有优势的表现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规律地使用恢复期,学会能在短暂的休息时间放松自己。
       2. 间歇性的切换思维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
       3. 无意识的脑袋是一个大有潜力的工具,怎样在压力下放松则是挖掘这一潜力的关键的第一步。
       * 激发最佳状态
       *
       1. 我们不仅必须善于等待,还必须要享受等待。因为等待不仅仅是等待,他还是生活。我们中的许多人生活着,却没有全心投入。当我们真实的生活开始时,却一味等待。
       2. 我崇尚简单。深入到平凡之中,发现隐藏于生活之中的丰富才是成功还有幸福所在。
       3. 需要将几种健康生活方式与每天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固定修炼
       4. 原理和规则可以被人内化到即使最有技巧的观察者也无法察觉的程度。
       * 化情绪为力量
       *
       1. 学会有效的利用自己情绪的爆发点。
       2. 不应该被愤怒控制或否认自己的愤怒,而是必须从某种程度上将我的愤怒引导到一种极度全神贯注的状态。
       3. 世界上总有讨厌的人,我们必须学会怎样以冷静的头脑去应对。
       4. 成功的唯一方法便是承认现实,超越现实,鼓起勇气并善用之。我们必须又事实并非完美的心理准备。
       5. 最高境界武者必须对自己真实。不能对自己的个性有所否认或压抑,否则产生的结果必然是错误的—武者将会远离自己内心本能的声音。
       6. 正视自己的情绪,根据情绪来调整战术战略。
       * 万物合一
       *
       1. 基本上每个有意义的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不止一个,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把自己的才能运用到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
       2. 只有当我们工作超越熟练阶段成为自身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3. 划小圈—就是不断的实践直到感觉到它的精华所在。
       4. 只要之道什么叫做好,就有了目标并不断地追寻。关键是,什么叫做好!
      
  •       原文地址: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45548/new_review
      
      在1000名,26岁以下的国际象棋大师中获得,世界冠军。这是作者的传奇,但是究竟多伟大,俺不知道,因为不关心。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足够。
      
      
      
      学习之道,是一本讲学习境界的书,却不是最基础的书,而是形而上学的进行哲学比喻的书。
      
      可能这点是被某些自以为很有科学素养的人吐槽。可其实,当我真的对美国教育感兴趣的时候,我发现很多老师及理论一直都在强调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学习,而这些理论无一不是从心理学、脑科学发展而来的教育理论。原来,西方很多学生是以此为基础的,而如此之下我们便能理解这些书里写的那些空洞的比喻都在指代什么。例如,个人兴趣、家庭环境及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如何保持自己的生理周期、找到自己的最高销量时间或状态,对自己的行为训练,似乎该有的内容和现代学习教育理论都一样,该有的也都有了。
      
      《让你21天上升一个档次的学习方法》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本书的翻译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那么究竟差在哪里呢?让我试举一例:
      
      在第七章中 说到 用数字摆脱数字和用形式摆脱形式的两段:
      
      
      
       对于“用数字摆脱数字”和“用形式摆脱形式”的理解是十分关键的。我描述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上的信息被归纳成为一种天生的智能。有时候他们只是在字面上表示数字的意思。但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他们指的是原型、变量、技术、思想等内容。有一个关于这个过程最好的例子,它在实际上包含数字的意义,那就是初学者在入门的第一堂国际象棋课。所有的棋手都清楚地明白一点,棋子在数量上是相等的,象和马都等于三个兵,车等于五个兵,后等于九个兵。初学者会用手指或者在心里面默默地计算他们之间在数量上的变化。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不会再数了。这些棋子会构成一个流动性和完整性更强的体系。他们在棋盘上移动,就如同军队在战地里行军作战一样。以前被认为是数学方面的难题,现在都成了一种直觉。
      
      
       当我思考着在我比赛中出现的那些临界位时,那些原本在几周,几天或者几小时以前让我感到困惑不已的东西,现在都变得显而易见了。我看到了最完美的出棋招法,感应到了正确的规划,也彻底理解了对棋局的估算过程。这种感觉难以言表。它更像是太自然的一分子,像是一圈圈水面上的涟漪,或是一阵阵轻柔的微风。我对国际象棋有了更强烈的直觉。这就是我对于“用数字摆脱数字”的研究。
      
      
      看完了你明白了什么是“用数字摆脱数字”吗?我是没有。
      
      呵呵,所以,这本书不适合想要学习如何操作的人使用,适合给大家用来谈“玄”而论。
  •        总体而言,这是一本不错的书。认真看完一遍之后,仍有些地方不太明白,需要再次阅读。在很多文章中看到推荐这本书,抱着很大的希望而来,总体也没有失望,也没有想象中的欣喜与快乐。但作者以其自身的多项世界冠军的传奇经历昭示着他如何在学习技能中摸索出学习的关键。这些关键之处可能于许多芸芸众生而言,穷尽一生也没有体会过这种学习一门技能从入门到熟练掌握后登峰造极的感觉。
      
       学习本身这种技能很多人都还没有学会,故而有很多人将时间花在来来回回之间的摸索,当年自己准备考研时看自己很喜欢的民法,在考试之前三天明显的猜到最后的40分的大论述题内容,纵然猜到题目内容而在考试前三天将相关的内容看了几遍也依旧没有理解记住。最后成绩也不是很理想,至今想来原因,一方面是时间仓促,当时找到相关内容只是课本里的浅显论述,内容较少,相对800字的论述完全不符合要求;另一方面,由于考前心理紧张,将考试看得过分重要,所以即使是课本里的两面多的内容也没有好好掌握。而能够猜想到大题的内容也是将课本做了三回笔记之后悟出来的直觉。诚如作者所言,“在学习过程中,深度甚与广度,质胜于量。所有的绝妙创意或神来之笔,莫不是以扎实的技术为根基的。”
      
       “学习是一场心智马拉松。”学习是心智的较量,较之当下中国的实际,更多的学习是关于学校里的功课、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公务员、英语等等,除了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良好的心里素质非常必要。每次考试很难总是一帆风顺,个中对心里素质的考验,即使是顶尖的世界级的冠军争夺赛,也有很多额外的干扰因素,一旦被这些因素干扰,取得佳绩难之又难。我自己在准备司法考试时就是前两次都与合格成绩差一些,直到第三次才通过,虽然分数不算特别高,结合这两次的经历,对自己也是一种成长与历练。前两次都还是全职复习考试,时间大概两个多月,第二次临考前一周到新单位上班可能有所影响,第三次是在职,白天上班,在考前准备换工作的间隙里空了四周的时间专门准备考试,也就一次通过。这又印证了,“深度甚与广度,质胜于量”,时间花了但并不能保证质量,所以当时我室友在第一年准备考试时两个月的时间花了一个月到外地去陪男朋友,仍旧高分通过,但她对知识掌握的比较全面。当时心里的委屈和难过,现在想来都没有必要。
      
       书里,除了第一章强调的基本理念,最为欣赏的是第三章,自在从容的力量,释放压力,激发最佳状态,化情绪为力量。
      
       “在每一个领域,区分强者与弱者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危急关头是否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冷静,从容自如。”“在没有外部推动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成为我们自己的监督者,有多从成了最好的标尺。”“如果我们还想追求卓越,那我们就必须适应自我激励和控制的生活方式。从容应对所发生的一切,像呼吸一样自如。”从容应对每天的学习过程,将内心的从容养成习性。
      
       “无意识的脑袋是一个大有潜力的工具,怎样在压力下仿宋则是挖掘这一潜力的关键的第一步。”“要成为一个细水长流、有长足发展的表现者,间断性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不应该被愤怒控制或否认自己的愤怒,而是必须从某种程度上将我的愤怒引导到一种极度全神贯注的状态。”“成功的唯一方法便是承认现实,超越现实,鼓起勇气并善用之。”这一点对于我当前的工作状态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最近时常因为过度的忙碌而对工作有很大的抵触心理,尤其是当手头的工作正忙碌不堪的时候,新的工作又接踵而至,几个领导同时催促不同的工作,心理的怒火油然而生。由此,当一个新的额外工作布置下来的时候,心理的抵触更是难以平复,我不想被环境同化,但自己急急忙忙的工作时,有些同事悠闲自在,淘宝上网打游戏看书,薪酬都比我高,意难平。为工作分配不公而愤怒,为单位的大环境而愤怒,无可奈何。但是这种愤怒于解决问题无意,只能承认现实,努力做好工作。不想被环境同化,要么改变自己,要么改变环境,当环境暂时无法改变时,暂时调整心态,给自己鼓劲加油干好工作,同时寻找到新出路。不要老死在这里,乘着年轻,多折腾几下,跳跃的可能在于摘到树顶的苹果。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软区域’,要能够适应自己的情绪,观察它们,研究它们,了解如何让它们自然地宣泄,学习如何利用他们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然后我们将弱势转化成优势,直到我们不在否认自己内心情绪的爆发,勇气将提升我们的比赛状态,恐惧会使我们产生警觉,愤怒将让我们更加专注,再找到哪一种情感状态可以激发最佳竞技状态。”
      
       “最优秀艺术家和运动员都很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发货自身的优势,同时控制竞争中的局势,使其符合自己的特点。”“成功的唯一方法便是承认现实,超越现实,鼓起勇气并善用之。”“终身学习”
      
       “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在真正熟练掌握某项技能后,才能有良好的心态,成为行业和领域里的佼佼者。这大概才是真正学习的艺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