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精神分析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1
ISBN:9787221004475
作者:铃木大拙,弗洛姆,马蒂诺
页数:203页

书籍目录

目录
中译者序
绪言/埃利克 弗洛姆
禅学讲演/铃木大拙
一 东方与西方
二 禅中的无意识
三 禅宗的自性概念
四 公 案
五 五 步(五位)
精神分析与禅宗/埃利克・弗洛姆
精神分析与禅宗
一 当今精神危机与精神分析的作用
二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概念中的价值与目标
三 幸福安宁的性质――人的精神进化
四 意识、压抑与解除压抑的性质
五 禅宗的原理
六 解除压抑与开悟
人的境遇与禅宗/理查 德 马蒂诺
人的境遇与禅宗


 禅宗与精神分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现在我们要超越思维(mind)。我已说过,思维只是个神话;而我们却总是常常活在思维层面,因此才有这么多问题出现。它们都是来自思维的。假如你己超越思维,就不会有问题要问,因为你己到达那境界。你就是不在那境界才会发问。你总是到达那境界一段短暂时间,就再掉下来。因此,我要告诉你怎去停留在那境界久一点。我没有那问题。我时常都超越思维。对你们来说,我要找个方法让你们维持着超越思维的状态。我时常告诉人们的,且效果极佳的方法是:无时无刻,正在入静与否也好,起立也好──去看看你的思维正在想什么。你是己得到自觉的灵。你必須先达到「连接」的状态。若你不是「有连接的」, 你就是做不成这功课。但若你看着思维正在想什么,静观着思维,且向思维发问:「呀!你想要什么啊?」 「你想思考什么啊?」 你会很惊讶,看着看着便会突然到达一点,变成无思虑。因此,要时刻静观着思维,它在做什么?它在想什么?思维自会停止思想。因为它不能回答,不能向一个己得自觉的灵回答。不过,你得先要超越思维。你要把自己与思维分开。你向思维发问:「思维先生,你在想要什么呢?」 「你在哪?」对着镜子也可以,你不必患自恋狂。当然不会。不过,要做的就是这样发问。......要进入无思虑,最好是看着某物,例如花朵。你的思维会立刻有反应。你就看看它在说什么。「不!我不想听!我不想听!」 只要说:「不,我什么也不想听,只想观看!」就这样,它自会渐渐消失。这原本就是禅宗想修练的功课。                          ——国际著名灵性大师锡 玛塔吉
  •     去两个地方心会变得安详 一个是庙宇 一个是教堂 两者比较 更偏向前者 可能是对佛教音乐更加亲睐的缘故 百字明咒 金刚经 大悲咒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直都很喜欢 虽然听不懂 去年的红色之旅爬苏仙岭 因为听到苏仙观传来的金刚经 于是放弃了山顶美景 在观前的石阶上坐了一上午...以生救生 生亦是亡的典故多少对我现在颓废的人生观产生了影响 我有一个朋友一直希望我能信基督 按她的观点 后入的可以为先 对于神的理解 可能一定程度比别人的悟性偏高 但内心一直却很排斥 我朋友是一个虞诚的教徒 但正因为如此 我觉得她过于深信 如同古代的愚忠 她一直强调神的阻拦或成全必有美意 比如她考GRE的二类有效证件过期 她归结于神的阻拦 是一种考验 其实她忽略了一个潜在规则 倘若真有神的存在必有撒旦共存 世人的千姿百态皆不过正邪搏弈的一盘棋 而信主不过是我们不甘向邪恶势力低头 期望从神那里获得力量 努力生存下去的一种信仰.这只是一种好的出发点 而搏弈有输有赢 即使邪往往不能胜正 但不代表邪永远是输家 因为棋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邪不胜正只是最终的结果.这世上有着太多的冤屈和怨恨与不平 你能说那都是神的美意么 这也刚好证实了没有万能的神.而佛经认为学佛人对这些灾祸情景 应该以念佛的态度正视。通过念佛将心念端正 藉著念佛来遏止妄念烦恼。因为佛理认为信仰永远只能是信仰 而不能成为我们耐以生存的依据 对于不平之事,别指望神能救济所有之人。这和基督宣扬的“万能的神”向背,我觉得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相当之重要放弃自身的努力完全交托于神,这原本就是信教的误区;如果神能解决一切问题,那试探岂不就变得了无生趣。 佛理不宣扬佛的万能 只是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度的字面意义在于佛只是一个摆渡者 登彼岸 结束万劫不复之芸芸。众生行善则得善报,行恶则得恶报。而得到了善恶果报的众生,又会在新的生命活动中造作新的身、语、意业,招致新的果报。故使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饿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既是六道轮回。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这和唯物论的观点一致。个人觉得没有脱离实际.因果报应是佛教思想体系的基础。 “已作不失,未作不得”,可以浅显的理解为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这也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基督宣扬神爱世人,做恶事者只要潜心就能“回头是岸”。这点和佛理相仿,不同的地方在于佛经需积善德,才能功过相抵,才不至死后跌入一昼夜相当于人间八万四千岁的地狱道中, 一旦拜倒于佛 必先出家 远离尘土,说明下,基督和佛都有"带发修行"基督必须遵守“十戒” : 第一条:除了上帝以外,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条:不可雕刻或跪拜偶像。 第三条:不可妄称神的名。 第四条:当守安息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人一切所有的。 而学佛之人必须遵守一系列的清规戒律,甚至在饮食上都相当规范。不象教徒一样仍游离于灯红酒绿尘世之间。这些戒条让学佛之人远离了很多诱惑,从而更加潜心向佛。这里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基督教徒心中有主,但仍经历着世间炎凉与考验,试问又有几个凡人能逃离欲的左右。一旦遇到试探则会企求神的救赎,忽略了自救;但学佛之人因为太多的戒律需要遵守,变得清心寡欲 自身修为已经接近于神。所以对于佛经的研究一直是人才辈出,越是修行越是圆满,最终超越凡人的躯壳与悟性,陧盘登入极乐。这也恰恰证明了佛理的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以后再慢慢写。不是想把基督比下去,事实上我既不是学佛之人也不是基督教徒,只是想把一个门外之人的肤浅之见跃于纸上。何况象我这种俗人,任何修行都是无意。我只是一个安静等死的孩子. 以上。
  •     铃木大拙与弗洛姆写的一本可以看很多变得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视角,让我们换一角度去看问题,改变了一个人的心灵。难忘的一句话: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看似无欲无求,空空然,实则是一种广阔的胸怀,超然的人生态度。人生的平淡,内心的平淡,面对各种起起落落,只留下淡淡的一笑,此时我感觉到的是一颗柔软的心,一颗包容了万物的有弹性的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了后面一半。弗洛姆这个人太“正”了,和我一样。
  •     铃木大拙的无意识和弗洛姆的无意识不在一处啊。
  •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算了,懒得烦...但最近真是不好惹>_<
  •     禅宗和精神分析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殊途同归。
  •     铃木大拙与弗洛姆的部分比较有阅读的价值
  •     算是佛教与心理学的共写,两个人都是大师,但是对谈感很弱,只是把两个人的想法按照相似度罗列在一起而已,略有些失望
  •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儘。看似無慾無求,空空然,實則是一種廣闊的胸懷,超然的人生態度。人生的平淡,內心的平淡,面對各種起起落落,只留下淡淡的一笑,此時我感覺到的是一顆柔軟的心,一顆包容了萬物的有彈性的心。】
  •     这本书的质量不及《逃避自由》
  •     要再读。and 铃木大拙。
  •     真好~
  •     初看有些困难,似乎翻来覆去就是不讲重点。看到后面渐入佳境,明白这是无法下定义的事情,只能尽力描述它。从禅宗和精神分析的目标,路径的相同和不同,开悟和疯狂的区别和临界点
  •     “我们活着,做一个死人,彻底死去;然后随心所欲,一切尽善尽美。”---17世纪日本禅师至道无难
  •     我没看完,但是书没了!(噢,又看完了,然而我想弗洛姆将禅宗整合是想走入解决分裂问题的捷径,他提出的转换人格不会更轻松。我想啊,如果分析师一律有人道主义的自觉,那分裂人也应该首先建立起来这个,恩准没错)
  •     为什么 zen 是 a Japanese form of Buddha? Zen comes from China. 有执。。。
  •     佛洛姆一直是我的至爱~爱与信仰的力量之源
  •     有奇趣,天份有限浅尝辄止。
  •     弗洛姆:无论是移情、投射、还是文饰,一个人自觉意识到的东西,绝大部分乃是出于虚构;而他所压抑了的东西即那些无意识的东西反倒是真实的。
  •     极好的一本连接东西方内在学科桥梁的书籍。
  •     颠覆三观
  •     弗洛姆的文风很熟悉 每次读都很感动
  •     听图书馆放爱情买卖还毅然决然的在贱心性……
  •     看他们谈禅挺累的
  •     弗洛姆很有意思
  •     好东西就得分享啊。。。
  •     在哲学上并不怎么严谨和周密。但是,也许这恰恰是精神分析的优点呢?如果海德格尔局限于古希腊哲学,那么注定不能汇通东方思想。或许,精神分析可以作为中西方哲学之间的桥梁。
  •     。
  •     不太相信弗洛姆,可是那么迷人,不得不喜欢。
  •     去束缚,见本心。
  •      88年版。禅跟美学理论、海德格尔、甚至Bergson一脉相承,跟精神分析的关系则牵强些。
  •     读完感觉禅宗比精神分析难多了,因为难以言说
  •     A
  •     弗洛姆的思想早已定位,后期各种作品只是对之的阐发和注解。而且弗洛姆的书结构向来很是清晰,读起来也易懂,只是不知如何去创造性的理解,为我的论文带来创新性。
  •     禅就是冥思,苦想;从对花的不同的诗歌展开,到东西方两种文明与思维的碰撞,到禅宗与精神分析的比较,三位大师,哲学家,心理学家为我们娓娓道来,让我体会到逻辑的严谨,说理的密不透风,让人大呼过瘾。我对于思考,文化的比较也有新的认识,铃木大拙的分析深入浅出,让我颇为受益。最后一章人的境遇与禅宗关于自性和自我的描述让我抓狂,不知怎么理解,让我想起萨特关于自为与自在的表达,同样让人无所适从。
  •     我的心理学启蒙书
  •     相逢不相识,共语不知名
  •     接近终极解释
  •     :B946.5/5034
  •     读到武家禅便想到《叶隐闻书》 读到公案是《金阁寺》 读到阿赖耶识是《丰饶之海》 三岛对我来说已经是布鲁姆口中那个永久的他者 只可惜我不是另一位天才诗人 今天是忧国祭 我想他不会带领谁步入帝国的荣光 但或许可以促使一些人朝向真理
  •     改变人生的好书
  •     墙裂推荐!!!
  •     我曾希望——当自己“精神不正常”的时候——把西方心理学与东方修行方式结合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本书对我有所启发。
  •     弗洛姆部分
  •     主要看弗罗姆那篇
  •     从此走上禅的不归路
  •     这种分析意向本身就是有趣的。
  •     开悟便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精神体验 这种体验是超越知性与理性的 也没法通过文字或者语言传达出来
  •     译本老书,值得一读。但不能指导禅修。
  •     再读感觉到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仍有启发。
  •     ①我对宗教一直都有本能的抗拒,今后我应该也不会皈依任何形式的宗教。但这并不妨碍我会主动的去了解他们,因为很多所谓的宗教其实更多的是哲学,而且是哲学里面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与认识论。②这部书从禅宗的哲学角度出发,与现代精神分析联系起来,这个点选的非常好,也会让读者获益很多。③如果没有基础的话,建议不要先读此书,学术性太强了。建议可以先看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再来看此书。④作为我个人,我是极其不认同佛学(含禅宗)的价值观与认识论的。如果非要表明态度的话,世界上有两个宗教我最不喜欢,其中之一就是佛教。
  •     88年版。禅跟美学理论、海德格尔、甚至Bergson一脉相承,跟精神分析的关系则牵强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