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课堂读诗(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301249896
作者:洪子诚 主编
页数:388页

作者简介

2001年,洪子诚教授在北大开设“近年诗歌选读”讨论课,分析讨论张枣、王家新、臧棣、欧阳江河、翟永明、吕德安、孙文波、萧开愚、西川、韩东、柏桦、张曙光、于坚、陈东东等的诗,本书根据课程录音整理。对于把握中国90年代诗歌重要诗人的创作,了解这个时期诗歌艺术探索趋向,以及思考诗歌解读的理念、方法,本书具有积极的意义。本书2002年初版,这次再版,做了一些压缩、修订。

书籍目录

3......修订版序  洪子诚
5......初版序 洪子诚
13......主讲人和讨论参加者简介
1......[第一次课]聆听边缘
——读张枣的《边缘》
主讲人:臧棣
24......[第二次课]还需要多久,一场大雪才能从写作中升起
——读王家新的《伦敦随笔》
主讲人:赵賈
49......[第三次课]诗歌让“不存在的天使”显现
——读臧棣的《菠菜》
主讲人:胡续冬
59......[第四次课]失陷的想象
——解读欧阳江河的《时装店》
主讲人:姜涛
76......[第五次课]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
——读翟永明的《潜水艇的悲伤》
主讲人:周瓒、曹疏影
98......[第六次课]笨拙之诗
——读吕德安的《解冻》
主讲人:胡少卿
113......[第七次课]精神的叙事
——读孙文波的《祖国之书,或其他》
主讲人:陈均
139......[第八次课]历史的反讽,或减法所不能删除的
——萧开愚的《为一帧遗照而作》 《安静,安静》解读
主讲人:刘复生、冷霜
175......[第九次课]领悟中的突围与飞翔,或被句群囚禁的巨兽之舞
——读西川的《致敬》
主讲人:郑闯琦、姜涛
205......[第十次课]“诗意”瓦解之后
——读韩东的《甲乙》
主讲人:张夏放
223......[第十一次课]在记忆与表象之间
——读柏桦的《琼斯敦》
主讲人:钱文亮
246......[第十二次课]尤利西斯的当代重写
——读张曙光的《尤利西斯》
主讲人:王璞
273......[第十三次课]一次穿越语言的陌生旅行
——读于坚的《啤酒瓶盖》
主讲人:张雅秋
292......[第十四次课]打开禁地的方式
——读陈东东的《解禁书》
主讲人:程凯
323......[第十五次课]九十年代诗歌关键词(讨论)
主讲人:胡续冬、钱文亮、姜涛、刘复生

内容概要

洪子诚,1939年生,广东揭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著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新诗史》(与刘登翰合著)、《问题与方法》《学习对诗说话》等。主编“新诗研究丛书”“汉园新诗批评文丛”等丛书,与程光炜共同主编《朦胧诗新编》《第三代诗新编》《中国新诗大典》。


 在北大课堂读诗(修订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是在北大课堂读诗,而不是读的诗,因此重点还在读诗的这个过程上。所以这本书的抱负,再准确一点,是在“读”上。想学“读诗”的人,可于此借鉴一种方式,在书里的最后一堂课上,大家也探讨了一学期的细读课“细读文本”方式本身,洪老师说,细读这种方式本身也许也是值得怀疑的,但是主要是为了纠正以前的赏析性批评。所以即使站在最最低的底线上,价值也是存在的。   讨论是一种接近真理的方式。当然它的第一作用还是愉悦自己,因为讨论的基本组成部分首先是言说,然后才是回应,而许多状似讨论的对话,其实只存在第一部分,回应则只是形式上的烟雾弹。这里既可能出现广泛意义的真理,也会展现一段段具体有趣的逻辑。这些都是有益的。在讨论中我们也可以借得另一双眼睛观看自己,观看景物。放在文本上看证据就显得更加直接。实际上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呼应别人的地方少,除非一开始几个人关注的就是同一个问题。每一次发言,都还是对自己的补充。但是非得在这样的讨论中,自己的观点才能得以加强。
  •     离开课堂久了,难免有些向往,无论好生差生,总会回想着过去时日,如诗年纪。无从回去,只能魂牵梦萦。最近读了一本书《在北大课堂读诗》,不仅让我重新忆起当日师长风采,又对当代诗歌有了些许认识。2001年,洪子诚教授在北大开设“近年诗歌选读讨论课”,课堂录音整理记录就成了这本书。书里选读的主要是90年代活跃诗坛,与“新诗潮”关系密切的诗人,因此没有牛汉、郑敏等老诗人的著作,也没有选北岛、杨炼等“朦胧诗”代表人物的著作,海子自然也没有。张枣、欧阳江湖、翟永明、西川这些书中所选诗人也是为读者所熟知的。一直以来,自己是不敢说懂诗歌的,无论是古诗,还是白话诗,古诗即便不懂,还可从音、韵、形式上得点娱人耳目的感受。白话诗歌就往往无从谈起了,打破任何现有观念和形式,所以对待现代诗歌,个人早就打定主意:重新作一读者。从这个角度说就与这本书的编者洪子诚先生不谋而合了。“在诗与读者的关系上,固然需要重点检讨诗的写作状况和问题,但‘读者’并非就永远占有天然的优越地位。他们也需要调整自己的阅读态度,了解诗歌变化的依据及其合理性。”进而“重新做一个读者”。对张枣的诗歌《边缘》进行解读,书中说了这样一段话:“现代诗歌的本质特征:一是自我意识,二是诗歌的思维过程。人们认为现代诗歌难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完全忽略诗歌在现代对它自己和人的表达欲望所做的新的调整。在古典写作中,诗歌是对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并且在写作规约和风格乃至修辞上,都有一整套明确禁忌。而在现代写作中,诗歌是对生命欲望和生存体验的表达,正如艾略特所说的,诗歌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表露。”最近广为人知的诗人余秀华,她的创作即是明证。书中对每首诗歌的解读,除了最基本的诗论之外,还有对意象选取的说解。诗无达诂,想抬杠的朋友其实也不妨就说这是牵强附会。但你总算明白,原来读诗可以开阔下视野,对字面之外含义的追寻,永无止境。对这部分我并不迷信,我想诗人也是想在诗歌中呈现出万花筒的世界。同样的理解还有什么趣味?这是抛砖引玉,引起你对现代诗歌理解的思索。书中真正有趣的部分是课堂讨论,发散的、不拘一格的发言,看到“旁听学生”四个字还有感动,课堂是开放的,“我不同意某某的理解”其实读者同样可以不同意书中的任何理解,真正的价值在这里。无论你怎么立论,我们的名字都不叫“客观”。诗歌最本质的因事缘情而发,无论现代古代。15节课,一本书,从文字能见出课堂的热烈,每节课的记录不是想要告诉我们诗歌的意思,是引导读者探寻诗歌的意义。读过书对于把握中国90年代诗歌创作的艺术方向,以及对诗歌解读的理念方法,都大有裨益。对于现代艺术的理解,只通过观感恐怕是不行的,需要学习为之,但这种思考似乎也就越来越小众,与普通大众渐行渐远了。鲁迅先生有段论及诗歌的话非常有趣:“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其实对于当代诗人来说,思考和接地气之间如何调合,也许就是对余秀华和赵丽华之间的思索。热爱的人们不能高喊着文学已死,焉知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热爱是真正的净化和升华。 近些年,源于课堂讲稿的书非常多,比如复旦大学的《精读系列》,笔者十分喜读。由老师讲稿做一整理,既照顾了普及需要,又传递了学术精神。我总觉得这样的书比“百家讲坛”来的更为有效,少了点喧嚣,多了分踏实。本书则更近一步,除了教师讲述,尚有学生体悟。如何在课堂中传递通识,再于讨论里融化新知,也许是每位身处校园的人该思考的,无论师还是生,教学相长不能变成“教学乡长”,至此,不禁又回想起,学生时代,那些殷切期盼目光,“某某,谈谈你的感受?”,一阵窸窸窣窣,嗫嚅的蹦出几个词,无奈坐下,为师的也无趣得很,现在想起十分抱歉。 《论语》中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们不会一味崇古,但有些创建,确实还需要课堂来检验,经得起讨论、商榷,然后沉淀、思考。(转载请联系笔者)2015.2.13
  •     在这里,重读新诗——读《在北大课堂读诗》 文/阳光漫天10“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我们对诗都不陌生,从少时耳濡的古诗“从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广为愿景的近代诗“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 但我想大多数人还是喜爱古诗,较少喜欢近代诗,更有甚者则轻蔑近代诗。这本书的编者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几经努力,编著了这本寄托着让更多的人对新诗重新认识的书籍。本书的主编洪子诚,是曾任教北京大学多年的老教授。他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新诗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已有多年。著有《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中国当代新诗史》等著作。在读这本《在北大课堂读诗》时,也能看出洪老教授对新诗文学的热爱之情和认真严肃的态度。是的,确实可以读这本书,感受一次读新诗的畅快。这本书收录的,是活跃于近十年与新诗潮关系密切的诗人之诗。但没有把那些在90年代仍取得出色成绩的老诗人的列入在内。我想,编者既是想让读者认识那些优秀,但没有名声赫赫的诗人和作品,也是让读者带着一种平凡的心去“读”新诗。读这本书,像去听一堂堂的语文课,让我这个羡慕北大学子的爱书人,也有了亲近北大学堂的机会,读罢读罢,便像是在旁听一堂堂的新诗文学课。 这本书的形式是:首先列出本堂课的诗,每首诗都有主讲人自己的主讲题目,在此也就能一眼明目地看出核心意境。诗的旁边,标注了主讲人姓名、讲课时间和地点,这让有兴趣了解该主讲人的读者,方便查询和寻找资料,十分醒目。接着,是主讲人对于本诗的主讲内容。这些主讲内容里,可以看到不同主讲人迥然不同的风格,也能感受到主讲人对于所讲之诗的喜爱程度、直觉情绪以及深入分析。这部分均是精讲细品,主讲人还会读挑出诗中重点部分,最深入地剖析和解。 再接下来,是课堂讨论,在这里收录了众多声音。我觉得这一部分的价值相当高。没有讨论,只有单方面讲诗,那就是学识再高,也仅仅只是一个人的传授,若是不赞同者,也有可能失去了对诗品读的兴趣。但有了多重声音,多种理解,也就会挖掘出多重思考意义,自然也丰富了原有的深度。听到各种讨论声响,看到不同意见的辩证和解释,都能让读者多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这堂课所讲之诗。我喜欢这种讨论的方式,尤其对于新诗这种不太被人待见、理解和喜爱的文学。最后是该诗作者的介绍。对于一堂课编著方式,用这样的顺序是十分合理清晰的。我在看到那众多课堂讨论的文字后,十分佩服它被整理成文得以记录下来。在这本书中,所体现出来的编者态度是科学的,即没有潜意识直销新诗给读者,也没有强迫传授读者喜欢所讲的诗,而是和读者一起“读”新诗。那么,作为一个读者,这些东西能给你带去一点快乐、一些思考、一种精神、一份感想,便足够了。精神的深度不是你看到就拥有的,而是在你阅读时被冥想唤起的。我想这也是这本《在北大课堂读诗》的意义所在吧。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正确的读诗姿态
  •     逐字逐句外加深度思考地读完这本388页的书。感觉整个人都不太一样了。
  •     “一个理想的解读者应该是对诗歌有比较高的专业敏感、专业训练,甚至对语言学、心理学都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另外就是对诗歌历史、当下的诗歌序列相当了解。”(钱文亮)其实这些也都是对本书的理想读者的要求。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我只觉得非常沮丧。
  •     新詩入門必備,基本可以讓人看清現代詩是怎麼回事,極其詳盡的分析,并提供多方視角。不過若是作為入門深度上實在太過,要完全體會仍是不易。
  •     有些过于琐碎,这让我意识到新诗研究是个感性派加技术流的工作,其他领域大概也是如此,而我现在要做侦探,哎。。
  •     细读的思路很有启发。
  •     讀過最好的詩歌分析。
  •     有点难懂
  •     很适合对新诗感兴趣却不得要领的同学,整本书照着新批评的细读路子来,分析细致精到。
  •     书是好书,但是书里参与讨论的人都是研究者,起码是经验读者,因此很多东西初接触的人看起来很吃力⋯⋯我对着它进入睡眠状态十次以上⋯⋯
  •     诗歌评论入门书了(虽然感觉依旧,没有入门
  •     羞愧 我的资历真的欣赏不了现代新诗
  •     为什么起了个这么中小学教辅的名字
  •     读诗的技艺,于众声喧哗中学一式咏春听桥。
  •     缺个副标题“中国90年代诗歌批判”,还有这群人真的是口头讨论吗,句法有些冗长与书面
  •     老师们做的课堂报告娃哈哈
  •     很有启发,打开了我诗歌评论的思路
  •     一次真诚的尝试。
  •     诗、思、史。
  •     当代诗歌。非常好的形式,以公开课实录的形式,发现了并且解决了很多疑惑,也让我对于读诗的态度更加的平和。读得进去,但是有地方有痛苦。经过阵痛虽然只是匆匆翻完但可以说受益太多:首先大致的诗歌史框架有半个,加深了明确了自己的反结构/阐释倾向,找到了一些看着舒服的诗人:张枣、韩东、萧开愚、西川、柏桦,当然只是建立在代表作之上的理解,还是很浅。欧阳江河这类的总感觉就是在玩弄文字游戏,把干枯的汉字玩出花来(建立在诗歌史上进行理解可以理解),不符合我的现在的审美情趣。话说看不下去就别看咯,也不是做学术嘛。这本书之后可能会远离一下新诗——感觉自己脑袋里塞满了各种繁琐的解读,需要回到四十年代洗洗脑子。话说文学史也真是大坑,各类术语理解不能。最好的当代诗入门书籍了吧。
  •     读得脑袋都要爆炸了……即使是学院细读也看不太明白(当然还是无比钦佩),还是认清自己是个没啥欣赏力的人的好……
  •     看完别人怎么评析诗歌的,我承认他们不都是乱写的。。。囧
  •     这个体例好,参与人也是极一时之盛。洪老师真是善解惑蛙。
  •     9.5
  •     有争论,有辨析,解读很细致,非常好;“经验读者”和“普通读者”就是不一样,余生好好读诗,争取变成“经验读者”
  •     臧棣的菠菜。萧开愚的《安静安静》。张枣。吕德安。对韩东、于坚的解读比较喜欢的。多人的讨论记录避免了个人专著的独断语气。
  •     若要为此番阅读找寻一个位置,我想并且希望,大抵是比较靠前的但是是含有着如扎实一般的份量的。诸位老师的解读还是能觉到差距,读过前面几章后倒也可以先读最后一篇六十页的关键词的讨论,尔后再来读老师们的解读,无不可。
  •     这些诗要没有解读真还不好懂…细读和讨论,很有意思。就是选的诗大部分什么格太高,不照顾一下非专业票友,好歹选两首读者友好的…
  •     非常好看
  •     对于个人来讲,大饱眼福。正需要细读的示范。
  •     可读之处已做笔记。2014年12月10日-23日。
  •     至少提供了理解诗歌的角度吧,也读到了一首诗歌中所蕴含的巨大的力量,语言所展示的巨大魅力。也感受到不同的人对诗歌理解的不同,却也体会到了把握诗歌果然有深浅之分
  •     扣分扣在教辅般的书名上,其余的都好。对九十年代诗歌的十五次讲解和讨论给了我看诗的基本思路,但是像第十五次还是太过学术了,匆匆翻过囫囵吞枣。发现了几个超~可爱的诗人,这波不亏。
  •     让圈外人大饱眼福。
  •     主要是课堂讨论。暑假读过一部分,虚。不过洪子诚先生很诚实的把争论也写进去了。这点好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