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景的对话》章节试读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020092338
作者:(日)东山魁夷
页数:224页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12页 - 第二十二章 古都慕情

京都那些具有传统技艺的工匠,对我来说,有着巨大的魅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块点心,一只小桶,都体现着浓郁的韵味。现在,日常所有工作都靠着机器大量生产,现代人生活在即成的产品之中,和那些工匠精心制作的带有他们体温的手工产品相距遥远,结果出现了一个干枯无味、丧失人格的不幸的时代。
我在醉心于京都的同时,曾多次到北海道旅行,看到了北海道未经人工修饰的荒漠的自然景物。而京都的自然几乎都可以看出人工美来。两相对照,体会十分深刻。我看过京都圆山的夜樱,一个月后,又看到札幌圆山的樱花。我看过修学院离宫的水池,不久又有机会俯瞰了摩周湖。这些地方的印象并未在我心里引起混乱,而是两者竞相媲美。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132页 - 第十七章 回顾与出发

我认为,日本人所持有的民族的色感、洗练而微细的感受性,这是我们的长处;但是似乎缺乏对于威严的形象的感觉和魄力。然而,在缺乏深刻的彻底性这一点上,我并不认为是日本人性格的缺点,这是因为,西洋和中国,固然具有十分深刻的彻底性,他们也将此用到了美术上了,但我认为,他们的东西并不显得特别美丽,他们民族的历史,也并不比日本民族幸福。我作为一个日本人,不具备威严、魄力和深刻的彻底性,这些也不为我所喜欢。但是,我又时时充满向往,并以温暖的心灵希求着威严。我不是生在北国,但很喜欢以北国的自然为题材,这也许就是此种心情的流露吧?战后,我一直追寻着美。我的最大的成果就是绘制了《日月四季图》,我发现,我已经不知不觉着眼于北方式的威严了。前面所提到的三幅画均取材于北国,一九六一年“日展”上展出的《黄耀》,也是从上越县附近的宝川所作的写生上摘取的,描绘了幽暗的杉树林和秋天黄叶树的对比。黄叶树气象宏阔,其间飘溢着深秋的感触,是地地道道的北方情味儿。还有,这年我受宫内厅的委托,为新建的吹上御所绘制的作品,题材是福岛县猪苗代湖夏季湖水的风景,这也是表现北国湖山之清澄的画作。
这时,我的心已经转向北方了。而且,次年还决定到遥远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去旅行。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17页 - 第二十三章 永恒的海

日本美术中,自古以来有不少描绘水波的作品。从西本愿寺《三十六人家集》的稿纸以及平家纳经上的水波,富有优雅的装饰美。不过,这些作品反映的自然界的水波的节奏,经过人们精细的加工,更趋于完美。装饰性和自然感相辅相成,惟妙惟肖,保持了日本独特的美。这种境界是和后一时期相传为宗达所作的《松岛图》中的豪华的水波一脉相通。
与此相应,镰仓时期的《华严缘起绘卷》中,用奔放的线条描画的狂澜,室町时代雪杖的水墨画《风涛图》,北斋的版画《富岳三十六景》中的巨浪,所有这些作品都带着各自时代的特色,通过画家富于个性的创造,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
在具有纹路的水波中,自古就有青海波,至今依然普遍使用。但是,比起这种同心圆相叠而成的几何图形,一种被称为直立波的由纵状曲线组合的飞沫式波纹,更显得漂亮些。查一查古代波纹的画法,常常会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新鲜感。
我曾经巡视过京都寺院的隔扇画,但没有见到仅以水波和岩石为主题的作品。相反,那禅寺庭园布置的石群,却使人联想起大海中的岛屿、波浪和岩礁。龙安寺的石庭自不必说,即使龙源院被称为东滴壶的壶庭和妙心寺东海庵的南庭等小巧的庭园,也能使人联想到出人意表的海景。坐在黄梅院方丈的廊缘上,眺望着不置一石的白沙铺成的地面,扫帚扫成的水纹和缓而婉转地流动着,呈现出以波涛和岩石为中心的巨大的画面。
我对京都的一副热情和对自然界海滨风景的追求,终于融合在一起了。这具体来自我所面临的大幅壁画的绘制任务。即便不是这样,我也迎来了一个必须开创新路的时代。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1页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21页 - 跋

对于美,许多人都用高远、深刻、敏锐的语言论述过了,也许很少人有愿意听我的平凡而悒郁的独白吧。我在同无言的风景的对话中,切切实实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我孜孜不倦一步一步走过来了。我的生活方式抑或同错综复杂、一切都高速发展的时代不相适应吧,但我依然坚持这样的观点:美是朴素的生命的感动。我不想抛弃这种单纯的信念。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100页

如今,我的眼下闪耀着万家灯火,仿佛一片旷野之中,只有无数灯光在辉映。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44页

我想,应当珍视自己的艺术世界,作为画家,不管我的世界如何渺小,它也具有存在的价值。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21页

美是朴素的生命的感动。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78页

不经过写生,绘画就站不住脚。缺乏这个根柢,就会感到气韵不足。在使作品精益求精的道路上伴随着苦恼,是要碰几次壁的,这时,就要回到写实中去加以修正。细致观察平常事物,就会有非凡的发见。拿起素描本出门写生去吧,要心如明镜般地观察自然。先生就是先生,这样的话,受用终生啊。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1页

竭尽全力而诚实地生活是尊贵的,只有这个才是我生存的唯一要意。总觉得,这是根扎在自然土地中的人,才说得出的话。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12页

现在,日常所有工作都靠机器大量生产,现代人生活在既成的产品之中,和那些工匠静心制作的带有他们体温的手工产品相距遥远,结果出现了一个干枯无味、丧失人格的不幸的时代。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47页

追逐外表新奇的艺术也许是件好事,但作为画家必须自甘寂寞,以坚韧不拔的态度,真正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6页

在人的一生,要受到许多次波涛的冲击。人人在动荡中艰难地生活着,许多人沉到水底去了。人们活着,或许就像是在波涛中漂流一般,大浪、小浪,时刻向你扑打过来。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98页

汽车的洪水淹没了东京。这比喻赞。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139页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48页 - 第八章 东与西(三)

有人说西洋文化是人性主义的,东方文化是自然主义的。这种人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概念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混乱。人类文化,不论东方西洋,只有通过人类本身才能存在。西洋美术史上,十七世纪之前的名作,大都是人物画。东方呢,山水画这一门类在唐代就已经发达起来。之后,风景、花鸟的名作繁多。在形象表现上,西洋注重客观观察;东方强调主观感受。芭蕉说过:“静观之,万物皆自得其所。”所谓静观是以看的人的心理状态为前提的,绝非脱离人情,而是站在让景物融于人的精神境界的立场之上。因此,“静观”的意思也许就是摆脱自身的利害冲突,虚心地看待事物的一种心理吧。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感受到万物都各具生命,自然地存在于天地之间,对象和自己在心灵深处紧密地联结着,从而产生由衷的喜悦。
日本自古多受中国的影响。芭蕉的这句话就出自中国的诗。在深刻的精神思索方面,中国具有远胜西洋而毫不逊色的东西。欧洲和中国都是大陆,国民们都经受了民族变迁和异国之间苛酷争斗的历史。与此相比,日本是远东的岛国,为大海所包围和守护,很早成了统一的国家,战争也大都发生在本国。直到这次战争为止,国民没有经历过惨苦、恼怒、悲伤、憎恶、恐怖和破坏。这从此次战争结束后国民那种丧失自我的样子可以明白。就是说没有尝过失败的滋味。一个温和湿润的岛国,一个具有这样历史的民族,其所好和大陆各国殊异也是当然的了。亲近大自然,喜爱微细的情绪,长于洗练的感触,在这一点上,日本是无与伦比的。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4页 - 第一章 放眼风景

我发现那风景闪耀着光辉,是因为我再没有绘画的愿望和生存的希望了。我的心变得无比纯粹了。当我清楚地意识到死神即将临近的时刻,心中就会强烈地映出生的影像来。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88页 - 第十三章 红与黑

每当他们拿具体的山来问我,我就说这是随处可见的山,又是无处可寻的山。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54页 - 第八章 东与西(三)

日本的风景画有个特征,不把风景放在广大的视野之中,而多是以自然界的一隅为题材。这是西洋画和中国画所没有的。这似乎是用画花鸟的方法画风景,不论怎样,那画面近看起来,只是由一部分自然景物所构成,不是远景、中景、近景的组合,而是单有近景的一种特殊构图。可以说这是从装饰的感觉上产生的作品,同时也显示了日本人对自然的热爱,哪怕一根野草也当成大自然的生命的体现。对自然机微的敏锐的感觉能力,这是日本人所独具的,它来自特有的精细的神经反应。
不仅是绘画领域,再看一看其他表达日本美的东西,比如看歌舞伎,不论表现如何痛苦的场面,都不至于大放悲声。观众从那沉静的强忍悲痛的舞蹈中,可以理解人物内心的忧伤。这样的戏剧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在德国常常看到席勒的戏剧,通过悲痛欲绝的动作,极力表达人物内心深广浩大的苦楚,观众也为这样卖力的表演拍手叫好。日本的美的世界不喜欢生硬的过分夸张的表现。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36页

一部日本美术史,不就是以古代外来文化的刺激为纬线,以本民族文化执着的性质为经线而织成的吗?虽然时时有颜色迥异的纬线掺杂进来,但终归会转化成同经线相调和的色调来。这样织成的绫罗锦缎,虽然不如外国的那般绚丽多彩,博大而富有魅力,但却是美的,非常美的!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78页 - 老师

“细致观察平常事物,就会有非凡的发现。”“拿起素描本出门写生去吧,要心如明镜般地观察自然。”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75页

当我撇开寻找绘画题材的打算,只是无心地眺望着眼前风景的时候,大自然仿佛正对我低声絮语:快把我画下来吧。于是,哪怕寻常的一景,也会抓住我的心扉,阻止我的脚步,打开我的画册。
嗯,不去找,反而自然来。心中有,自会生。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7页

当我考虑自己和展览会、自己和画坛、自己和社会这种个人和集团的关系的时候,我便认为命运赋予我的课题就是使自己在同这些集团的联系中生存下去,守卫着这个最为孤独的场地。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122页

春草没有成为大观和观山这样的大家就死了。华岳脱离大师的道路悄悄度过了一生。比起这两位画家,用现世的观点看,我等实在太优越了。这种优越的处境,往往不正意味着精神的放松与迟钝吗?一个画家所走的道路,存在于这个画家的意志和命运的交合之中,不管怎样都无法改变。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1页 - 第一章 放眼风景

生命究竟是什么?我在某个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又要去另外的地方。不存在什么常住之世,常驻之地,常住之家。我发现,只有流转和无常才是生的的明证。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19页

大凡艺术作品,只有摆脱创造它的作者的偏爱以及世间欢迎它的一切好意之后,才能获得这样的命运:它将被评判是否具有真正的价值。我有没有经得起这种严峻考验的作品呢?我只能说那要等待将来了。如果不这样想,那也就不能前进了。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83页

正因为我能克制住被魔力支配着的自己,才会得到平衡,使我能连续不断紧张地生活下去。被称为“鬼才”的人的一生(这种人多数中途夭折),其情感极其炽烈。我不具备“鬼才”之类的素质和品格,也没有大师的禀赋。但我既然是个画家,也许存在着“鬼才”或“大师”以外的淡淡的影像。我感到我还有一条细小而沉寂的路。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45页 - 第七章 东与西(二)

……,合理主义可以对所有的现象加以分析,具有综合的作用。越向前发展,分工越细。在纯粹的感情世界里,美的地位是有局限性的,这样的美也越发纯粹起来。这种倾向以强大的阵势包围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形成了现代的美的世界。然而,我并不打算使我的绘画艺术进入这样的世界。日本人积极吸收外国新鲜的东西,使之成为本国美术的营养,这样的例子在日本美术史上是很多的。当然,现在对这种倾向持肯定态度的人也很多。但是,如果没有明确树立自己的主体风格,那么即使选择和摄取,其结果也只能引起消化不良。这种接连不断、大肆流入的带有新倾向的艺术,果真能够长久保持西洋艺术的价值吗?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7页 - 第五章 波涛

就这样,在动摇的局势里,我扎扎实实、一步一步走着自己的路。对于社会形势的变化,对于画坛和展览会,我有自己的看法,但经历了那场战争前的动荡的年代,一想到现在可以作画,我便感到十分充实。
……
当我考虑自己和展览会、自己和画坛、自己和社会这种个人和集团的关系的时候,我便认为命运赋予我的课题就是使自己在同这些集团的联系中生存下去,守卫着这个最为孤独的场地。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19页 - 第二十三章 永恒的海

我从少年时代起就留心观察自然,我悟出这样的道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顺着生长和衰亡的圈子永远循环往复。这种规律正因为是运动着的,不是静止的,所以应当确信有一种基本的力量存在着,尽管这种力量的归结及意义尚不得知。我的整个青年时代都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对待一切现象,都要看作是某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我虽曾陷入了那种失意和悲惨的深渊,但没有灰心气馁,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有着上述这样的观点。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1页 - 第一章 放眼风景

以往,我不知有过多少次的旅行,今后,我还是要继续旅行下去。旅行,对于我意味着什么?是将孤独的自己置于自然之中,以便求得精神的解放,净化和奋发吗?是为了寻觅自然变化钟出现的生之明证吗?
生命究竟是什么?我在某个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又要去另外的地方。不存在什么常住之世,常住之地,常住之家。我发现,只有流转和无常才是生的明证。
我并非靠自己的意志而生,也不是靠自己的意志而死。现在活着也似乎没有一个清醒的意志左右着生命。所以,就连画画也是如此。
我想说些什么呢?我认为,竭尽全力而诚实地生活是尊贵的,只有这个才是我生存的唯一要意。这是以上述的认识为前提的。
我的生命被造就出来,同野草一样,同路旁的小石子一样,一旦出生,我便想在这样的命运中奋力生活。要想奋力生活是颇为艰难的,但只要认识到你那被造就了的生命,总会得到一些救助。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48页

“静观”的意思也许就是摆脱自身的利害冲突,虚心地看待事物的一种心理吧。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感受到万物都各具生命,自然地存在于天地之间,对象和自己在心灵深处紧密地联结着,从而产生由衷的喜悦。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03页

的确,世界的流转令人眼花缭乱,但是,画家不应为一般的倾向或自己以外别的画家的倾向所烦恼,画家的工作价值不正在于此吗?改变画家倾向的,只能出自画家内心世界的要求必然产生的因素。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12页 - 第二章 在冬日的山上

就这样,如今我站在这座山头,可以望见九十九道峡谷。可以说,我是偶然到这儿来的,也可以看作是命运的安排。脚边冬季的草木,背后脱光叶子的树林,眼前不见边际的重叠的高山,峡谷,还有包裹着的天地万物,在这一瞬间都和我同命相连了。静静地互相承认各自的存在,一起生活在无常之中。这萧条的风景,这寂寞的自身,都使我感觉到内心里十分充实。残照,Afterglow,1947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28页

条件恶劣的环境固然无利于艺术的进展,但也不能想象,只有生活在万事如意的理想情况下才适宜于艺术的深化。对于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个人的精神气质。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125页

这又是一条艰难、严酷之路,这条道路险峻而又漫长,他一步步走下去,百折不回而至于大成。为此,重要的是要调整好呼吸和速度,防止动作摆动过大,只有这样,才能以不拔之精神,毫不松气,坚持到底。而且,我感到,他的锲而不舍的方法是纯粹的。艺术精进之路,因各人的精神面貌、才能和命运而不同,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道路都不是那么容易走过来的。这就像长跑一样,哪怕是进步,也该是慢慢的,先练好5公里,再到10公里,到半马,再到全马。

《和风景的对话》的笔记-第82页

恋爱、富贵和名声,这些闪光的字眼,只不过是一床春梦,其真实性微乎其微。于悲痛中看到真实,似乎不止我一个人。我以为,不光是艺术这条道路,当获得幸福的时候不也是可怖的吗?人人都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我的艺术不正应该立足于谦虚、诚实和纯洁之上吗?


 和风景的对话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