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讲演集

出版社: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
ISBN:9787208095731
作者:贺麟
页数:664页

作者简介

大师解读大师
对黑格尔哲学最全面透彻的剖析之作
—————————————————
—————————————————
本书包括贺麟先生所讲和所写的关于黑格尔哲学各方面的主要讲稿和文章二十四篇,讲稿大多是经过作者本人修改过的,也包括一部分学生或学生的笔记小组的记录稿。全书主要内容包括《黑格尔的时代》、《黑格尔哲学讲稿》、《黑格尔哲学介绍》、《精神现象学》译者导言,讲述逻辑学、认识论及辩证方法等问题的文章,关于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讲稿,属于专题研究、教学体会和与自学青年通信解答思想困难等 方面的文章。

书籍目录

序言黑格尔的时代黑格尔的早期思想黑格尔哲学讲稿黑格尔哲学介绍《精神现象学》译者导言黑格尔理则学简述黑格尔的《小逻辑》讲演笔记批判黑格尔论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一些问题黑格尔关于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的理论黑格尔的同一、差别和矛盾诸范畴的辩证发展关于黑格尔自然哲学的评价问题黑格尔论自然现象的辩证发展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发展观运动是空间和时间的相互过渡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一书评述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黑格尔的艺术哲学黑格尔著《哲学史讲演录》评介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黑格尔学述》译序讲授唯心主义课程的一些体会介绍黑格尔哲学的两难关于研究和批判黑格尔的几个问题

编辑推荐

《黑格尔哲学讲演集》:大师解读大师,《黑格尔哲学讲演集》,对黑格尔哲学最全面透彻的剖析之作!

前言

本书包括我所讲的和写的关于黑格尔哲学各方面的主要讲稿和文章二十四篇,讲稿大多是经过我修改过的。学生或学生的笔记小组的记录稿占全书的大半,而我亲笔写的那些文章,也有的是先讲后写,或者是先写成,后来又讲述过的,所以书名称为《黑格尔哲学讲演集》。书中最早的一篇文章,也是我生平最早发表的关于黑格尔的文章,是1930年在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上刊出的《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一文,此时我还在美国留学。我写此文用意在纪念朱熹(1130—1200)诞生八百周年和黑格尔逝世(1770—1831)一百周年,着重比较两位讲太极的大师思想异同,以促进相互理解,而启发读者的颖思。这种对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研究在我还是较早的尝试。《黑格尔理则学简述》是1944年我在昆明西南联大最初讲授黑格尔《逻辑学》时的记录稿,所以改用“理则学”,盖采用孙中山的译名,他在《孙文学说》(亦称《心理建设》)第三章中指出“以论理学,辨学、名学而译逻辑者,皆以偏概全,未为恰当。吾以为当译之为‘理则’者也。……学者对于理则之学,则大都如陶渊明之读书不求甚解而已。”孙中山指出许多中国文学名家虽不知理则之学,正如其不知文法之学,“惟人类之禀赋,其方寸自具有理则之感觉,故能文之士,研精构思,而作成不朽之文章,则无不暗合于理则者”。中山先生所说,人们内心中的理则之感,能文之士加以发挥,可作成不朽的文章,实具精意。当然他的意思是想证明作成好文章之行为易,知作为科学的理则学和文法学却较难的“行易知难说”,亦有其一定的道理。我的意思是想说明,Logik一词如果译音则以译为逻辑最好,如果译义,则应译为理则或理则学最好,其他如名学、论理学、辨学等译法均不如它。我最初讲述黑格尔理则学时,由当时在我主持的“西洋哲学名著编译委员会”,任“研究编译员”职务的樊星南君作笔记。他后来公费留美。有一个暑期他住在杜威老教授乡间的村舍里三个月,请教有关“教育哲学”的问题。现在他是美籍华人,在美国北喀诺拉多州立大学任教育哲学教授已二、三十年。一九八年曾回中国一次,在上海、广州、北京各院校都讲过学。樊星南当时所作的笔记,一九四八年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纪念时,曾出过单行本。解放后,很多人感到这册单行本简明扼要,可以引起进一步阅读黑格尔著作的兴趣。虽然《朱熹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观》与《黑格尔理则学简述》是我最早发表的文章和最早讲授黑格尔哲学的笔记稿,且有相当的重要性。但我并不把这两种著作排列在本书的最前头。我要打破以所写、所讲的时间为准的次序,而要按照理解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逻辑次序为准,加以排列。当然读者本人仍然完全有自由去决定先读某几篇、后读某几篇,或者不读某些篇。如何按照逻辑次序排列本书各篇章呢?即以《黑格尔的时代》为第一篇,虽然发表于一九七八年,但其具体内容是介绍黑格尔的时代、社会背景的,如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文化学术的继承与批判,包括黑格尔对莱辛、赫尔德尔、卢梭、狄德罗等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特别是黑格尔对席勒、歌德、康德、费希特、谢林等人的交往、继承与批判等丰富内容。为读者理解本书设想,应先读这一篇,故把它放在最前面。第二篇文章发表于一九八三年九月,此文的内容主要介绍黑格尔在瑞士和法兰克福任家庭教师时所写下来的文稿,也有一部分是在耶拿大学初期的讲稿和著作,这些讲稿和著作都在狄尔泰于一九〇七年出版《青年黑格尔的历史》一书以后,才逐渐出版,并引起人们研究黑格尔早期思想的新兴趣。我看到这些早期著作很晚,而这篇讲述黑格尔早期思想的文章也于两三年前才写成。黑格尔的早期著作内容丰富,且有一定的进步性。我这里只简略地谈了三点:1.由于他青年时学习希腊文,翻译希腊悲剧,向往希腊的文化、道德、政治及社会的生活方式,因而反对希伯来传统的基督教,特别反对其出世解脱、权威专制和僧侣牧师的虚伪性。2.在一次旅游到西欧一个贫瘠困苦地区时,他体察到:如果像基督教那样宣扬上帝如何把世界创造得极其完善和谐,自然界能够供人们以很大快乐和幸福,那是谁也不会相信的。——这也可以说是黑格尔在生活体验中,偶尔闪出的一星星接近唯物论的想法。3.在政治学说方面,黑格尔研究过孟德斯鸠,他的君主、立法、行政三权辩证结合的理论,实受孟德斯鸠《法意》一书中所发挥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说的影响。在政治经济学方面,黑格尔早年对于亚当•斯密的《原富》,可说是作过深入的钻研。应该承认,黑格尔看见了资本主义劳动分工、技术提高、机器生产的必然性、进步性及社会性的优点。但是他也看见了伴随而来的阴暗面和病态,黑格尔把这点归结为“非人化”或“人的异化”,他并且说出了“人征服了自然,自然也要向人报仇”的辩证道理。此后两篇《黑格尔哲学讲稿》和《黑格尔哲学介绍》,讲的时间较早、较接近,约在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五年,讲的时间也不多,大约4至12小时,内容的侧重点略有不同。这是建国后我最初开始尝试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来讲述黑格尔哲学,因此排列为第三、四篇。第五篇是《精神现象学》译者导言,此文长二万五千多字,介绍《精神现象学》一书的性质及其重要性,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书的重视和评价。也批评了外国许多学者对此书的误解。精神现象学在黑格尔整个体系中乃是第一部,也即是导言部分。而他全体系的中坚应是逻辑学(包括大逻辑、小逻辑等)。至于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他叫做“应用逻辑学”。第六篇到第十一篇主要讲述逻辑学、认识论及辩证方法等问题,所占篇幅也最多,所以把它们安排在中坚地位。我要特别提出的,就是我一九六一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所讲演的《黑格尔小逻辑讲演笔记》。这是由以陈小川同志为首的一个小组进行记录、整理的。当时因该校哲学史教研室教师备课参考,感到迫切需要,推迟了一段时间,才寄给我。小川同志信中还说:“小逻辑笔记这份材料,阅过的同志倍加赞许,感到对学习黑格尔的著作,帮助非常之大”。当时他和我都因各自所在的机关未能打印出来而感到遗憾。今我将笔记稿适当修改,正式出版,以供哲学史读者的参考之用。本书第十二到十九各篇主要是关于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讲稿,亦即黑格尔所谓“应用逻辑学”方面的内容。“因为逻辑学是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中富有生气的灵魂”。[1][1]参看《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3页。所以这些材料都放在有关逻辑学和辩证法的讲稿的后面。至于最后五篇文章属于专题研究、教学体会和与自学青年通信解答思想困难等文章。书中的文章或讲稿最早的写于一九三〇年,最晚的发表于一九八三年二月,间隔五十多年,其中专门名词如逻辑学与理则学,限有与定在等,前后不相同,思想有错误矛盾之处亦必然很多。对于黑格尔思想的解释、对外国黑格尔学者的批评,均难免不够正确或不甚妥当之处,统希读者勿吝指正。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部诸领导同志对本书及时出版给予很大关心,特别对本书的编排次序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责住编辑宋慧曾同志对此书的出版,作了特多的切实有益的工作。我的助手宋祖良同志协助我整理本书稿件、校对清样,费力很多。均应在此一并致谢。作者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内容概要

贺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中国现代哲学家、翻译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1919年考入清华学堂,1926年赴美国留学,先在奥柏林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又入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1930年转赴德国柏林大学专攻德国古典哲学。回国后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并在清华大学兼课。贺麟对西方哲学有很深的造诣,对黑格尔、斯宾诺莎、怀特海等西方近现代哲学家都有深入的研究。黑格尔的《小逻辑》、《精神现象学》、《哲学史讲演录》,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等译本,都出自其手。主要著作有:《近代唯心主义简释》、《文化与人生》、《当代中国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就作介绍工作的人来说,不介绍黑格尔使人懂得,不好;介绍黑格尔使人懂得了,不批判黑格尔,进而提高到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也不好。就读者来说,读不懂黑格尔,不好;读得懂黑格尔不能批判,作了黑格尔唯心论的俘虏也不好。这就是我深切感到的介绍黑格尔哲学的矛盾。——贺麟

章节摘录

黑格尔的时代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的确,黑格尔有强烈的时代观念。他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是同样愚蠢的。”他明确提出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哲学是它的时代被把握在思想中。这当然是一种合理的见解。但是在这个思想中,也包含有唯心的、保守的因素。第一、他所了解的“时代”,主要是指时代精神,如时代的思潮、文化潮流、社会风尚等,缺乏经济的和阶级关系的内容。第二、他强调“哲学不能超出它的时代”,借以反对激进、反对走在时代前头的革命变革。教人满足于现实,“跟现实调和”[3][3]同上书,第13页。,企图为保守的立场辩护。此外,我们还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我们也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因此,为了了解黑格尔的哲学,首先就要了解黑格尔所处的时代。但是我们不仅要了解黑格尔时代的文化潮流、时代精神,还要特别着重了解黑格尔时代的政治局势和阶级斗争的关系。了解时代的目的不是跟现实调和,而是认识客观现实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把它们作为推动时代前进的革命实践的指南。一、 黑格尔对法国革命的态度黑格尔的时代,总的讲来,是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时代,亦即法国革命的时代。早在十七世纪中叶,荷兰就取得先进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地位。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所谓不流血的革命),早在1688年完成,建立了与贵族妥协的资产阶级政权。美国的资产阶级于1776年7月4日发出了《独立宣言》,宣称每个人都享有不可剥夺的“生存权利、自由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经过几年血战,美国各联邦终于取得胜利,得到独立。这是反对英国地主贵族大资本家的殖民地统治、要求民族独立的战争,也是争人权、自由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法国革命时期,达到了高潮。评判黑格尔哲学的进步意义或者保守反动,首先就要看他对这时代的主流——资产阶级革命所采取的态度,是说“好得很”呢,还是说“糟得很”,是阻碍还是推进这一革命。这里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和解答。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时期,德国的资产阶级却异常软弱,只能向统治的封建贵族阶级妥协,不但不能起来闹革命,反而害怕革命。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是哪些条件形成的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这时期德国在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法国。德国各邦以普鲁士为最强大。但普鲁士是一个军事封建国家。在十八世纪上半期,普鲁士人口只有奥地利人口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普鲁士的军队却和奥地利的军队的人数一样多。国家收入的四分之三以上都用在军费方面。政府的军官和官吏都由地主和贵族担任。这些有贵族特权的地主叫做容克。容克掌握着军权、政权,也掌握着教权。因为僧侣也多半出身于容克。其次,农民没有得到解放,技术和工商业不发达。在封建农奴制压迫下的农民不仅要负担繁重的捐税,还要被迫去当兵。贵族则可以出卖农奴去替自己当兵。工商业方面,手工业仍占很大的比重。城市与城市间仍保持着中世纪的关卡税。商品流通很困难。货币、度量衡也不统一。恩格斯曾说过:这时期的“农民、手工业者和企业主遭到双重的苦难——政府的搜刮,商业不景气。”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尽管感到不满,但难免于软弱,总不能挺起腰杆来向军事封建统治进行坚决的斗争。第三,这种经济上的落后性决定了德国在政治上的不统一。国内四分五裂,分为无数个封建小邦。直到1795年,法国军队占领莱茵区后,才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废除了一些封建特权。拿破仑把莱茵区十六个小邦组成莱茵联盟,置于自己保护之下。到1806年普法在耶拿大战,普军大败后,统治集团才不得不进行一些改革。直到1807年普鲁士才宣布废除农奴制。这也只是形式上的非常不彻底的改革。到了拿破仑失败后,1815年由维也纳会议建立的德意志联邦还是由三十四个诸侯专制的小邦和四个自由市组成。这样经济、政治上的分裂,不可能组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资产阶级也不能为了共同利益在各邦范围内联合起来,反对封建主义。虽有少数新兴工商业者,但如果不是由贵族地主转化而来,他们就必须摇尾乞怜,争取地主、贵族的支持。不少的知识分子也还得依附贵族,作贵族的家庭教师,才能维持生活。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以及许多诗人、文学家都曾作过贵族或富翁的家庭教师。费希特在当家庭教师时,遇到东家主妇向他摆伯爵夫人的架子,把他当仆役使唤,他只好吵闹一场而离去。有庸人气味的黑格尔在瑞士一个贵族家当塾师时,还曾替贵族收租管账,向贵族汇报公子的生活和操行。这些情况充分表明了德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是软弱的,他们是附在封建地主贵族阶级皮上的毛。政治、经济上虽落后于英法,但德国人又不服气,总想在精神上、文化上超出英法,走到英法前面。德国经济政治尽管落后、糟糕,甚至腐朽,但德国的思想家受到时代革命潮流的鼓舞,却精神昂扬,意气风发。这就是康德,特别是费希特和黑格尔的精神状态和所面临的问题。费希特吹嘘德意志民族是具有丰富的“精神的原始性”的民族。他在1807年冬到1808年春在柏林《对德国人民的讲演》中,宣称德意志语言与法文相比,是较有“精神的原始性”或生命力的语言;德意志的宗教——路德新教与法国的天主教相比,德意志的哲学如康德的批判哲学和他自己的“知识学”与英国的经验哲学相比,是较有“精神的原始性”或生命力的宗教和哲学。黑格尔在耶拿战后,尽管承认法兰西民族的优势,须向法国学习,但在一封信中,他预言:“如果这些日耳曼人一旦被迫而抛弃他们的惰性,将要激励起来奋发有为。而且由于他们在对外界事物的接触与制胜里,仍保持他们深厚的内心生活,也许他们可以超过他们的老师(指法国人)。”在1818年初到柏林大学的开讲词中,黑格尔宣扬德国“这个国家由于精神力量的高度发展,而提高其力量于现实中、于政治中。就权力和独立性而言,已与那些在外在手段上曾经胜过我国的那些国家,居于同等地位了”。这都表示德国哲学家尽管承认政治上、经济上暂时不如法国、英国,但精神上却富于坚强的自信。但这也表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精神变物质”这一条辩证法真理。概括讲来,我们可以说,黑格尔早年对法国革命比较持同情态度。晚年,当他到柏林大学成了官方哲学家后,他的政治态度更趋于保守。不过,尽管他早年较有自由民主思想,晚年较偏于保守,但他贯彻始终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主张“人民与贵族阶级的联合”。这里“人民”主要是指资产阶级、贵族兼指地主阶级和僧侣的上层,也就是主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联合专政。他始终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始终缺乏唤起人民群众用暴力打倒贵族地主阶级的革命思想。不过他早年的政治倾向比较照顾资产阶级和市民的利益。他晚年则主张在王权、行政权、立法权这三权中,君主处于主导地位;地主贵族在掌握行政权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换言之,他始终是赞成君主立宪政体。早年比较强调立宪一面(即人民、市民、资产阶级的民主权利一面),晚年比较强调君主的权利集中一面。象卢卡奇那样,说黑格尔早年曾经有一段期间主张民主共和国,这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又有人说黑格尔哲学甚至整个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都是站在封建地主贵族的立场,是对法国革命的反动,这也是不切合具体事实,并且根本否定了列宁关于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之一的科学论断的。其次,对法国革命的理想,黑格尔是说“好得很”;对“自由、平等、博爱”,黑格尔是在原则上、理论上衷心赞成,特别对于“自由”这一原则,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在理论上作了很多文章。黑格尔在大学求学期间,当法国革命高潮时,仿照法国革命群众的作法,同二、三朋友到公园去植“自由之树”的少年热情,直到他晚年也没有完全冷淡下去。但是在实践上,在具体政治行动上,他一直反对暴力革命。在1894年写给谢林的信中,就曾提到“罗伯斯比尔党徒的糟糕事态”。但黑格尔和罗伯斯比尔都是卢梭的信徒,对罗伯斯比尔本人的理想和言论,他还是相当肯定的。当然我们知道,抽象赞成,具体反对,决不是真正的赞成。在理论上,赞成法国革命的理想,但在具体行动、实践上反对人民群众被迫起来作暴力革命,这正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保守主义的表现。这算不得真正向往法国革命。用恩格斯的话说:“这种〔对法国革命的〕热情是法国式的,它带有纯粹形而上学的性质,而且只是对法国革命者的理论表示的。”这话最恰当地表述了黑格尔对法国革命的态度。黑格尔把这些革命理想隐藏在“迂腐隐晦的言论中……笨拙枯燥的语句里”(恩格斯语),用哲学的语言把“自由”的观念加以系统化。黑格尔经常喜用的唯心主义语言“世界精神”,按其内容,主要是指西欧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而言。法国暴力革命的领袖罗伯斯比尔曾经把理性神圣化,称“理性为最高存在”。黑格尔认理性为“绝对”、为“实体”,称拿破仑为“马背上的世界灵魂”,可说是将法国革命的英雄人物加以唯心主义的哲学表述。这就是对马克思所说“德国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一语的解释。这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德国式的”和“形而上学的〔抽象的、玄学的〕性质”。就是说,在政治上不要革命,但在理论上、哲学上,特别在认识论上,都或多或少贯穿着法国革命的理想,如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理想,都在唯心主义体系的基础上加以重新阐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还骄傲地说:你们法国人搞的是恐怖的暴力革命,而我们德国哲学家所提倡的乃是高尚的、深刻的精神革命、道德革命、哲学革命。黑格尔就曾说过:“法国革命缺少宗教改革作为它的先导”。这充分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以“宗教改革”自豪的态度。阶级斗争的规律告诉我们,不用暴力革命手段摧毁封建制度的政治和经济结构,一切道德和精神的革命都是空幻的、抽象的,甚至是骗人的东西。也就是说,政治制度不变革,经济基础不打垮,新道德、精神革命不会有基础。法国革命以及一切进步资产阶级革命都包含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言论出版的自由,保障人权和保卫祖国、防御外国和异族的侵略、干涉的性质。换言之,法国革命高举起政治民主和民族独立两面大旗。斯大林曾生动地指出,这两面资产阶级大旗,过去曾经使他们“在人民中间为自己树立了声望”,但是在现代的反动的垄断资产阶级统治者那里,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这面旗帜已经被抛弃了,“民族独立和民族主权这面旗帜已经被抛在一边了”。而自从十月革命以后,真正奉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接过来这两面旗帜,真诚热烈地支持政治民主和民族独立,把它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变成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黑格尔在政治民主方面的表现也不少,但在民族独立方面似乎做得较多些。他早就认识到,“德意志不能真正地被叫做一个国家”、“德意志已不复是一个国家”。于是他要求权力比较集中的君主政府,又要求有一个能保证人民的适当的权利和自由的宪法。因为他明确认识到“人权和自由不是天赋的”。他要求国家成为一个伦理的有机体。公民与公民间、公民与政府间有休戚相关的道德联系。国家不纯粹是冷冰冰地按照契约、法律保护个人的权利、财产的机构,而是个人通过国家达到自己的美德的培养和自我意识的实现。所以他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反对当时德国分散的封建制度下的诸侯割据的局面,尽管只是抽象的理论,但不能不说是在某一方面反映了法国革命以来的资产阶级企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进步要求。但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本身,常伴有压迫本国劳动人民和少数弱小民族,侵略和敌视其他民族国家的倾向。所以黑格尔所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民族文化一面,多少也包含有导致他的后人走上沙文主义和侵略异族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后果。这表明在他这个时代,无产阶级还没有掌握领导权,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和民族主义革命还没有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这就与黑格尔对拿破仑的态度联系起来了。拿破仑的统治和战争,虽说是有其个人专制独裁和使用武力征服其他国家民族的侵略性的一面,但按照恩格斯从更高的革命立场的正确看法,拿破仑并不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对德国来说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是法国革命原则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者。恩格斯说:拿破仑“这种‘恐怖统治’,德国是十分需要的。拿破仑摧毁了神圣罗马帝国,并以并小邦为大邦的办法减少了德国的小邦的数目。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拿破仑强迫一向只为私人利益而生活的德国人去努力实现伟大的理想,为更崇高的公共利益服务”。恩格斯并且谴责那些反对拿破仑的所谓爱国的资本家们,说“他们都是些不能领会拿破仑的伟大计划的人”。这样看来,黑格尔赞扬拿破仑是站在当时资产阶级立场上,是有积极意义的。黑格尔始终拥护拿破仑,幽默地称拿破仑为“马背上的‘世界灵魂’”,还称他为“超乎寻常的伟大人物”,说他“从这里、从当前这一点出发,要达到全世界,要统治全世界”。这表示黑格尔有赞成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一面。另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认为拿破仑侵略战争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为“世界精神”的体现的一面,把拿破仑当作资产阶级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研究、分析的对象之一。从更广阔的哲学眼界来看,黑格尔只承认拿破仑是“马背上的‘世界灵魂’”,只是用武力执行世界精神赋予的历史任务的工具,终归失败。他不懂得用概念,用哲学理论、思想政治领导的方式执行并体现“世界精神”的本质使命。所以黑格尔曾写信给友人说:“拿破仑以盖世天才来掠取武力的胜利,正足以表明徒恃武力的不值一文钱。”但我们反对卢卡奇的观点,他错误地认为黑格尔热烈拥护拿破仑,竟至于把拿破仑当作《精神现象学》所写照的中心人物。他又错误地认为黑格尔哲学反映了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不反映德国的社会状况。我们认为黑格尔拥护拿破仑也有其保守的一面。这是说:他赞成拿破仑动摇封建统治,打倒诸侯割据,带来民主改革和反对封建一面。这是和恩格斯的评价相契合的,也是可以肯定的一面。拥护拿破仑的独裁统治、武力征服、把拿破仑统治当作世界精神的体现,加以唯心史观的解释,并且借以抽象地美化战争,说战争“足以保持国家的伦理健康,扫除个人的自私目的”。这是有消极作用的说法。黑格尔不像当时有些德国学者由于害怕法国革命,因而倒向封建贵族一边,走向反动;也不像有些人那样感到苦闷,想逃避现实,埋头东方古代文化和宗教的研究,借以远离现实。黑格尔依靠他的历史感和对理性发展的信心,维持着带有辩证意味的乐观主义,故懂得对努力奋斗的民族来说,灾难、失败,正足以唤醒民族意识,不完全是坏事,他对德国国家的统一和强盛,对民族文化的前途具有乐观的展望。……

图书封面


 黑格尔哲学讲演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最近大概看完了黑格尔哲学讲演集这本书,贺麟编写的,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当时的讲稿,后经人整理出版。这本书在评析黑格尔时较为清楚,对于了解黑格尔的相关思想体系有着较为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但是总觉得有一些问题,如文章中多处引用列宁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理论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虽然这种批判是辩证的,但似乎多少有些偏颇。由此想到此书的写作背景,是在建国后,指导思想为马克思,因此本书在讲解黑格尔思想前已经定下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诚然我们同意马克思列宁等人对黑格尔哲学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继承并且发展,但是:解释某个人的思想应该从客观去看待,不能对其有偏颇的评价,不能再解释前就已经定下格调,我们需要的是把黑格尔客观的呈现出来,而不是刚出现就打上客观唯心主义的称号。但是,贺麟先生对于黑格尔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是值得尊敬的~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尽管不喜欢里面很多话,但因此放弃阅读就太傻了
  •     是学习黑格尔较好的辅助书。贺麟是黑格尔专家,观点很有见地。
  •     版本有点老,感觉时代气息和政治意味太浓,可能是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的具体的表现吧
  •     具体的还是可以不错的选择,看得秘密呼呼的
  •     贺麟是我们国家哲学界的老前辈了,对尤其是西方哲学自然有很大贡献,但此书鄙人建议借阅不必购买。一方面因为当时我国西方哲学方面百废待兴,研究还不算深入,贺先生此书大多有讲稿构成,可作纲领性文件,或作读书笔记;另一方面,此书中大多篇章成于左的年代,思想不够解放,还有些口号式句子,看待问题的方式总是以阶级立场,唯物唯心地来分析。
  •     如果卓越能够引进贺麟先生参与翻译的《精神现象学》就更好了。
  •     非常真诚,非常的谦虚,非常的大师,喜欢这样真诚的写作, 老老实实的写作,都是真正的学问的精神!!!! 国内黑格尔哲学的大家,也是现代哲学大家, 在中国,我认为:陈康,贺麟,都是顶级的大师!! 越读越感动。。。真的是很喜欢,真诚,真实,求真。。。。。 内容还是有重复的
  •     内容和质量都很满意,只是价格要再低点就好了。
  •     不是第一次了,忍了忍,终于忍不住了。贺麟先生的书不错,商家不认真,太马虎!发货前拜托稍微看一看,
  •     摸了摸坚硬的刀口,推到舒服的河边,古琴假装,不看见蛮族对女儿的强奸和生出来的荒诞杂种
  •     本书值得一品,对于研究黑格尔必不可少
  •     1、贺麟先生述而不作、译而不作,但究竟还是作了些的。而既作之,必为精品!2、此书虽为一些前言后语等小文组成、且大多都已经是随书具有,加之电子版图书泛滥,似垂手可得,然作为首版之贺麟先生全集,亦当收藏,以作纪念。3、此书纸张好、印刷好,只是宽度小了些,不便翻页。4、怀念贺麟先生!
  •     哲学就是哲学史。
  •     主要是很详细的做了小逻辑讲义的笔记,讲的很透彻,脉络很清晰。不过他说黑格尔打太极我一时半会有点招架不住好么~~
  •     刚刚只是翻翻 好像是给大学生讲课的教材 非常好 赞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