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40461355
作者:[英] 罗伯特·勃朗宁,[英]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代表作《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集》和罗伯特·勃朗宁关于爱情主题的戏剧抒情诗歌18首以及两人情书选段。勃朗宁夫人写的是抒发爱情的诗,而勃朗宁写的是思考爱情的诗。一位堪称浪漫主义美丽的回声,另一位是浪漫主义的名副其实的终结者。本诗集堪称天真与成熟的对话,古典与现代的对话。

书籍目录

前言飞白/1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爱情诗选译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44首)方平译/19罗伯特·勃朗宁抒情和戏剧爱情诗选译你总有一天将爱我以下飞白译/110诗学/112天然的魔力/113魔力的天然/115一生中的爱/116爱中的一生/118夜半相会/121清晨离别/123失去的恋人/125最后一次同乘/128一个女人的最后的话/137荒郊情侣/142安德烈,裁缝之子/148青春和艺术/167体面/172忏悔/173在贡多拉船上以下汪晴译/171骑马像和胸像/194(附录)情书选方平译/215

编辑推荐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编辑推荐:爱情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话题。《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所选诗歌既歌颂了爱情的纯真美丽,也探讨了爱情中的诸种矛盾和追求爱情的智慧,给予现代读者感情和思想的双重滋养,开卷有益。维多利亚时期大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和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莱特•勃朗宁的爱情故事,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美丽动人的爱情佳话之一。《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是国内第一次将勃朗宁夫妇情诗合集出版。不同个性、不同风格相遇,火花四溅。世界文学史上最美爱情传奇的结晶,可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媲美的情诗。天真之歌与理性思辨的交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话。翻译名家方平和飞白译诗精选,字字珠玑,交相辉映。

前言

她    勃朗宁夫妇的爱情传奇是文学史上最脍炙人口的一段佳话。两位诗人,仿佛是把一个童话搬到了人间。    先从女主人公讲起。她,勃朗宁夫人,闺名伊丽莎白·巴雷特,生于1806年,虽是富家小姐,但从小勤奋好学,六岁能读小说和写诗。父母加以鼓励,还把她十二岁上写的一部历史题材长诗印了50册。但才‘女伊丽莎白不幸在十五岁上落入病魔的罗网,据说是因骑马摔伤,得了脊椎伤残,然后又加上肺病咯血。病痛难忍,她不得不经常服用鸦片制剂,这使她身体越加衰弱。她刚成年时母亲去世了,她父亲以清教徒观念和专制方式管制着家庭,不讲情理地禁止子女婚恋,伊丽莎白在结识勃朗宁之前对父亲是完全服从的。当她年过三十时,她知道除非出现奇迹,命运已注定她将在病床上了此一生,而到勃朗宁出现之时她已三十九岁了。    然而伊丽莎白·巴雷特是个倔强的女子。病痛折磨下的她并没有放弃诗,她在浪漫主义诗歌特别是雪莱的影响下写作,令人惊讶地把禁锢的生命能量在创作中发挥出来。她冲破狭小病房的局限,深切关注当代社会问题,她继承发扬后期浪漫主义诗歌传统,抱着宗教和政治的双重激情为被压迫被欺侮者大声疾呼:她为妇女呼吁,为处境悲惨的童工请命,她的诗《孩子们的哭声》对推进英国童工改革发挥了很大影响,她揭露批判奴隶制度的罪恶,写出被鞭打被强暴的女黑奴的血泪控诉,这造成她与父亲关系失和,因为她父亲拥有大量海外种植园,而奴隶制的一步步被废除导致他的财产亏损。    伊丽莎白·巴雷特1844年出版的两卷本诗集使她名满英伦,数年后,桂冠诗人华兹华斯于1850年去世时,她与丁尼生并列为桂冠诗人候选人。尽管结果是丁尼生折桂,但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条件下,伊丽莎白做到这一步实在是难能可贵。    他    因诗相知,以诗为媒,伊丽莎白两卷本诗集的出版引出了他,本书的男主人公,罗伯特·勃朗宁。    勃朗宁比伊丽莎白年轻,他1812年生于一个银行职员的家庭,父母有很好的文艺素养和大量藏书,因此他也从小爱读书,并在当时尚处于创作顶峰的拜伦、雪莱影响下,十三四岁上开始以全部热情投入诗歌创作。到1844年时,他已出版四部长诗和诗剧,以及总题为《铃铛与石榴》的一系列戏剧独白诗,而且已经完成了“浪漫主义后”诗歌的转型。不过,由于探索新路的曲折和人们接受的滞后,对勃朗宁的评论一直不佳,直到1842年《铃铛与石榴》系列中的《戏剧抒情诗》出版,才为他赢来了转机。所以这位日后的大师和维多利亚时代主要代表诗人,在1844年时对伊丽莎白还须仰视。    勃朗宁读到伊丽莎白的诗集十分喜爱,也为伊丽莎白对他的相知而感动(伊丽莎自在诗里把勃朗宁和华兹华斯、丁尼生并列,并指出把勃朗宁的“石榴”剖到中心,会看到一颗鲜红的人道主义的心),在1845年1月给伊丽莎白写了第一封信。信中说:“我全心爱你的诗,亲爱的巴雷特小姐。”他盛赞她诗中“新奇的韵律、丰富的语言、凄婉的力量和真诚勇敢的新思想”,然后又加上“我真的全心爱这些书,而且我也爱你”。    伊丽莎白在给友人的信中透露:“昨夜我收到诗人勃朗宁的信,这使我欣喜若狂——勃朗宁,《帕拉切尔苏斯》的作者,神秘之王。”然而,以自己病弱之身和三十九岁的年龄,她决不敢发勃朗宁那样的狂想,她努力给勃朗宁降温,但她已身不由己,深深陷入与勃朗宁说知心话的书信来往之中,两人在约六百天的交往中互写了五百七十多封信。    1845年5月,勃朗宁得到允许初访伊丽莎白。这次见面导致感情升级,勃朗宁立即寄出了热烈求爱的情书,但仍遭不敢奢望爱情的伊丽莎白婉拒。她退回了原信,要求他烧毁,并规定“只能做朋友”。勃朗宁只得遵命(他的名作《失去的恋人》就是此事的戏剧化描写)。然而他是个坚毅的人,依旧锲而不舍,他的信伴着他从园中摘取的鲜花,依旧几乎每天出现在她的床前。伊丽莎白深感自己寒伧,怕拖累了对方,竭力抗拒着,抗拒着,直到被他的真情融化再也无力抗拒而投身于爱的怀抱。    她的爱情诗    勃朗宁明白他追求的是什么——他要接过一个病残者来照顾她的终身。而一切客观条件都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伊丽莎白比他年长六岁,伊丽莎白的父亲坚决反对他们来往,而且她已有六年没离开过自己的房间,从当时情况看,她不再有重新站立起来的希望……    勃朗宁迎着逆境而上,伊丽莎白受到极大触动,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钦佩他坚毅正直的品格。我因他在逆境中(他的感受比我更为深刻)的勇气而爱他。”    英国阴冷的天气对肺病不利,当时治肺病又没有特效药,唯一的处方是到温暖的意大利去疗养。这也正是伊丽莎白得到的医嘱。然而她严厉的父亲却不予批准,这导致勃朗宁的爱情带着怒火一齐爆发,一双有情人终于决定不顾严父禁令,“私奔”去意大利。    这真是异想天开,然而奇迹出现了:爱情给伊丽莎白注入了神奇的力量,还在他们筹划过程中她就开始站立起来,渐渐能走出房间,得以在久违之后重新亲近大自然,这时她的感觉就像是“甩掉了早已加身的寿衣”。1846年9月他俩秘密结婚,伊丽莎白演出了她笔下的“逃亡的奴隶”,和勃朗宁去了意大利,最后定居在但丁的家乡佛罗伦萨。父亲从此与她断绝关系,剥夺了她的财产继承权,并拒绝拆看她的信。但他们在意大利过得很好,尽管经济窘迫却异常幸福。伊丽莎白的健康有了奇迹般的改善,并在四十三岁高龄生下一子。尽管长期重病对她体质的损伤难以逆转,他们还是赢得了十五年幸福生活,直到伊丽莎白因肺功能衰竭,1861年的一个夏日安静地死在丈夫的怀抱里。    诗人加爱情,不能不产生诗。爱情不仅挽回了伊丽莎白的健康,也催生了她最好的作品:抒情诗集《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和诗体小说《奥萝拉·李》。而勃朗宁也在同一时期出版了《勃朗宁作品集》和《男男女女》,其中包括他最优秀的戏剧独白诗。意大利的十五年成了他们的黄金时代。    爱情结出的最直接鲜活的果实,当然是勃朗宁夫人的《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了。这是在他们的爱情传奇发芽生长的过程中,伊丽莎白涌动的心潮化成的珍宝。当时她是悄悄儿地写的,直到三年之后的一个早晨,才带点儿犹豫地对勃朗宁说:    “你知道吗,我曾经写过一些关于你的诗?”    然后把诗集交给了丈夫:“这些就是,假如你想看看的话。”    勃朗宁读了诗稿惊喜异常,他说:“我无权把这些自莎士比亚以来最好的十四行诗留给自己一人。”他劝伊丽莎白把它们收入了1850年版的作品集。    为什么诗集题名为《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呢?原来因伊丽莎白的肤色较黑,勃朗宁对她的昵称是“我的小葡萄牙女郎”。这个书名饱含着情意,又带点儿活泼调皮,非常可爱。    葡萄牙位于南欧,又含有一些种族混血因素,所以葡萄牙人的肤色和发色比英国人深。而伊丽莎白肤色较黑,是因为她的几代祖先都在西印度群岛的牙买加经营甘蔗种植园,在那里混杂了黑人血统的缘故。巧合的是,伊丽莎白写的十四行诗不是英国式的莎士比亚体而属标准的拉丁体,也像南欧的葡萄牙风格。    他的爱情诗    与勃朗宁夫人的《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一同,本书收入了勃朗宁的爱情诗名篇。虽同属爱情诗范畴,但他俩的爱情诗读起来非常不同。    这两位诗人独立意识都很强,各自具有鲜明的风格。他们写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唱和”,而是更高层次上的对话和交流——既作为恋人和夫妻,更是作为独具一格的文学家的对话和交流,其中既有共享也有争论切磋,既是思想情感的交流,也是哲学、价值观、诗艺、体裁和风格的交流。读他俩的诗,使我们开阔眼界也开阔胸怀。    他们二人,一位写的是古典诗,另一位写的是“现代”诗:一位写的是个人化直抒胸臆的诗,另一位写的是客观化戏剧化的诗;一位写的是优美的情诗,另一位写的爱情主题诗丰富多样,但大多数并不是“情诗”;一位的基本主题是“完美的爱情”,另一位的基本主题是“不完美哲学”;一位堪称浪漫主义美丽的回声,另一位是浪漫主义的名副其实的终结者。    这并不是如许多研究者所想的,说明他们之间不协调或有裂痕,而是说明:与世间一切事物一样,不论是诗还是爱情,都包含“对立统一”的真理。他们俩貌似完全不同类的诗合在一起,恰好使得主题深化,构成了一个互相呼应和互补的整体,可谓天作之合。    勃朗宁爱情主题的诗十分丰富,其中有求爱失败系列、批判男性霸权系列、心灵沟通疑难系列、追寻不止系列、爱情至上系列等,本书从这些类型中各选一些代表作,按其性质分编三组:    第一组是爱情小品和抒情诗,但也往往带有戏剧性,如最受群众喜爱的浪漫主义小诗《你总有一天将爱我》,是勃朗宁的戏剧长诗《碧葩走过》里的一段抒情插曲;他的一些小品诗则带哲理诗性质。    第二组是爱情探索,采用的是最体现勃朗宁特色的“戏剧独白诗”形式,其中富含抒情和哲思成分,而以“不完美哲学”为核心。诗中第一人称的独白者都是“剧中人”,不能等同于诗人自己。这些诗探讨爱情的奥秘,发人深思,是勃朗宁爱情主题诗中的精华部分。    第三组是爱情礼赞,也是戏剧独白诗或对白诗,以戏剧性、故事性为特色,通过讲述人间多姿多彩的故事,表明了爱情在勃朗宁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归纳:    勃朗宁夫妇二人都写了爱情主题的名作。勃朗宁夫人写的是抒发爱情的诗,而勃朗宁写的是思考爱情的诗。    解读她的诗    解读她的诗相对容易。我们现在都很爱说“纯情”,但说的其实往往只是些校园幻想,动漫标签。要想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纯情,莫若读一读在迟暮岁月追回早春爱情的《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    然而解读勃朗宁夫人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虽然我们从一个爱情传奇讲起,但我们懂得,读诗要着眼于文学价值,而不是着眼于作者的故事。正是在这点上,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的解读可说是普遍陷入了一个误区,大多数评论是把《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当作爱情传奇而不是当作文学作品来看重的,这就弄得本末倒置了。好比是把《红楼梦》当作曹家与清宫的秘史而不是当作文学作品来看重一样。    为什么会陷入这种误区呢?其原因盖出自男性中心主义的视角。    勃朗宁夫人是个女性主义的先行者,她闯入“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在诗中揭露强暴、卖淫等丑恶现象,她最雄心勃勃的作品《奥萝拉·李》塑造一个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女作者形象,尽管结尾也变成了幸福的家庭主妇,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读者期待给予了满足,还是遭到保守的评论界的酷评。《奥萝拉·李》受到许多读者欢迎,但评论界抱着“女性必须从属于男性”的顽固观念,攻击这部作品“违反女性规范,人物塑造糟糕,情节难以置信,冗长乏味,令人反感”,要求家长禁止自己的女儿读这本书。勃朗宁夫人去世时,爱德华·费茨杰拉德代表着男性的偏见,在私人通信里写道:“勃朗宁夫人的死真叫我感到轻松,因为不会有更多的《奥萝拉·李》了!感谢上帝!我知道她是个真正的才女,但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她和她的性别最好去关心厨房和孩子,也许还有穷人。”    附带提一笔:勃朗宁晚年在书店里偶然翻到费氏书信集里这封信,引起他唯一的一次狂怒:“我妻子死了他感谢上帝!”这事使他的心脏受了损伤。    男性中心主义的审美观点要求女性成为“房中天使”,若不符合这一规范,则把她“妖魔化”为悍妇和女巫形象。对勃朗宁夫人的作品包括《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的解读,不能不受这种偏见的影响和扭曲。在很长时间里,她的女性主义倾向作品遭到贬斥和抹煞,这位女诗人及其文学成就被压缩到仅剩一个爱情传奇和一部爱情诗集(诗集也只被用于为传奇作注脚),而这个传奇又被描述成“小鸟依人”型的对丈夫的感恩和对家庭的依恋。——按照传统观念,这就是妇女的全部天职和使命。    20世纪初年的评论还曾试图做出如此的定论:“伊·巴·勃朗宁不是作为一个诗人,而是作为一个女人被人们记得的。”    不错,勃朗宁夫人在《葡萄牙女子赠十四行诗》中表现了绝处逢生的衷心感激和恩爱之情,但这并非传统观念所要求的女性对男性的从属;在身体状况上她的确是弱者,但在精神上她是强者,不是供男性中心主义消费的文学玩偶。在排除偏见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欣赏她的诗。    在遭长期冷遇后,20世纪末期女性主义兴起,伊·巴·勃朗宁因塑造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而重新引起关注和重视,2010年出版了伊·巴·勃朗宁的五卷本作品集。    解读他的诗    解读他的诗难度可能要更大些。勃朗宁被认为是英语诗歌中最难懂的诗人,评论家罗斯金就把读勃朗宁的诗比作爬冰川。由于难懂,译介也较迟,所以不少中国读者知道勃朗宁夫人是诗人,却还不知道勃朗宁先生也是诗人而且是大诗人。    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诗歌在19世纪30年代耗竭了能量,不可挽回地走向了退潮。浪漫主义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读者对主观抒情、自我膨胀的调子产生了审美疲劳。这时,正是勃朗宁率先改弦易辙,转向了“客观化”的方向,为现代诗开启了新的道路,同时他的主题也从浪漫主义的单纯化转向了复杂化。在许多方面,开创一代诗风的勃朗宁是现代诗的先行者。他作为戏剧独白诗大师,对现代诗尤其是对20世纪重要诗人叶芝、艾略特、庞德、弗罗斯特等都有重要影响。    评论者认为,勃朗宁似乎“跳跃了几大步”,从浪漫主义直接跳到了心理分析。先拉斐尔派诗人斯温本说:“他思想的速度和别人比,就像火车比马车,或者电报比火车。”人们尽力追也跟不上。因此勃朗宁得到承认较慢,在他赴意大利后,诗名才稳步持续上升。    客观化、复杂化和心理分析,构成了解读勃朗宁的难点。读者必须了解:勃朗宁极少作主观抒情,他诗中以第一人称说话的都是客观化的戏剧人物,而这些人物的内心活动又十分复杂,诗中的矛盾冲突都是从独白者的情感活动中透露出来的。其次,他的诗主题思想复杂化,不像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那么鲜明单纯一目了然。勃朗宁的思想含有丰富的辩证因素,例如完美理想与不完美哲学,就是突出的一对“对立统一”。他喜欢复杂化并非刁难读者,其实倒是尊重读者,因为以前的诗人都爱“定调子”,把自己的主张灌输给读者,而勃朗宁却把思考判断的权利交给读者,要求读者保持分辨能力。勃朗宁面向的是爱思考的读者群。    解读勃朗宁爱情主题诗,还要加上一个难点,就是诗与诗人真实生活的关系问题。固然勃朗宁的独白诗是戏剧性的,但也不排除含有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尤其在他的爱情主题诗中,读者和评论者很容易强调勃朗宁的个人成分。有些评论者就从他的“沟通疑难系列”“争吵系列”等诗中,作出了“勃朗宁夫妇爱情神话破灭”的推断;与此同时,舆论也从热炒浪漫的“私奔”,转向纷传他俩的争吵和裂痕。其实这是带夸张的误读,我们在下一节中还要加以分析。    浪漫理想与现代哲学    众所周知,爱情的浪漫理想与现实生活间有差距,甚至有天壤之别。世间不知几许人己掉进了浪漫与现实间(或神话与神话破灭间)的深渊。所以,推导出“勃朗宁夫妇爱情神话破灭”并不奇怪。    作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他们在意大利的生活传出来的除喜讯外,也夹杂一些不和谐音。他们的意见分歧为大家所知的有:对儿子的教育发生分歧,伊丽莎白把儿子男扮女装,而勃朗宁觉得这对孩子的教育有害;伊丽莎白崇拜拿破仑三世(路易·波拿巴),而勃朗宁严厉批判这个政治投机家;伊丽莎白迷上了招魂术,而勃朗宁认为这纯属迷信。人们据此推断:他们俩的爱情神话已经破灭,勃朗宁夫妇的婚姻被说成“根本的不幸和不和谐”与“一场悲剧”。论者认为,读《一个女人的最后的话》等“争吵系列”的诗“应与勃朗宁夫妇的生活相参照,其中反映了勃朗宁夫妇生活中严重而持续的不和”,尤其是勃朗宁的名诗《荒郊情侣》被说成是勃朗宁夫妇裂痕扩大的明证,是“勃朗宁婚姻生活失败的痛苦的自白”。    那么,让我们分析一下作为根据的这两首诗吧。    戏剧独白诗《一个女人的最后的话》反映的是爱人间的争吵。但作者的倾向性其实异常明显,是对大男子霸权的批判也是对勃朗宁夫人女性主义倾向的支持。这不但不能证明他们“严重不和”,而恰好证明了他们在重要观点上协同一致。    爱人问夫妻问有点争吵是难免的,毕竟,浪漫是一阵子,而生活是一辈子。浪漫派诗人心醉神迷地歌唱爱情,从不写这种“毫无诗意”的琐事,而勃朗宁却反浪漫主义之道而行之,开始描写爱情生活的“全息”和“两面”,这正是他的创新和开拓。    《荒郊情侣》是评论界历来争议的焦点,起因则是过分强调了这首诗的个人传记性质。尽管此诗作于勃朗宁夫妇游历罗马郊野之后,也确实包含作者的感受,但绝非简单的纪实之作。此诗寓意深广,探讨的是异化和孤立等现代哲学问题。如果说它证明了什么,那并不是勃朗宁夫妇的“裂痕扩大”,而是在宏观历史背景上,勃朗宁与浪漫主义爱情观的裂痕扩大。    原先,浪漫派观点认为理想世界是和谐的,代表至美至善神性的爱情也是绝对和谐的。然而现代工业化社会改变了人的全部关系,摇摇欲坠的神性王国不得不让位于拔地而起的钢铁企业,书写浪漫主义诗篇的洁白鹅毛笔也不得不让位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冷峻钢笔了。于是勃朗宁开始直面不完美人生,形成了他的“不完美”世界观,包括探索他的“1i完美”爱情诗。    《荒郊情侣》的核心是人的孤立处境和沟通困难。这一主题是超前的,它预示着20世纪现代派文学异化主题的出现。而勃朗宁选择“爱情”这个“最不孤立”“最能融合”的情境来表现孤立主题,尤其显出了他的现代敏感。    是的,爱情意味着沟通和理解,但“理解”只是两个个体经过努力达到部分的有限的交流,而永远不会是绝对的沟通或“融合”(例如,我们作为现代人都知道:任何读者对作品的理解都不可能等同于作者的理解)。与把孤立推向绝望境地的卡夫卡不同,勃朗宁虽已知道理想永远不可企及,却仍保持着永远追寻不息的勇气。    要论勃朗宁夫妇的爱情,那么他们不愧为文学史话中的伟大情侣。他们的爱情专一执著,感情丰富真挚:不论是意见分歧或是《荒郊情侣》,都不能破坏他们的爱情,而只能打破既要有爱情就不许有分歧的童话。    勃朗宁与夫人一样也是儿女情长的人。这位在文学史上终结了浪漫主义的诗人,其实藏着一颗浪漫主义的心。不仅是深情的《你总有一天将爱我》,你瞧他在《忏悔》和《在贡多拉船上》赞美爱情至上价值观,在《骑马像和胸像》中嘲笑缺乏勇气的情人,在《青春和艺术》与《体面》中批判贪图富贵,在“争吵系列”中支持女性而谴责男性霸权——他那浪漫的,英雄主义的,拐带恋人私奔的“骑士精神”,不是呼之欲出么?更值得称道的是:勃朗宁和夫人互相是对方诗的知音,而且有互相“仰视”的关系,这才是真正难得的爱情基础。    伊丽莎白去世时勃朗宁只有四十九岁。从意大利返回英伦的他已是众人仰慕的文坛大师,他也曾“为了儿子”谈过对象但又中途放弃,终身没有再婚。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吧!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勃朗宁夫妇的深厚感情。    读这本诗让我们感到:勃朗宁夫妇的爱情诗以诚挚的真情和深刻的探索,为神秘的爱情做了一幅“磁共振”的全息图,为我们留下了珍贵而永恒的文学财富。    本书由飞白统一编注。对方平译的部分,是在综合方平原有注释和赏析的基础上加注的,飞白根据需要作了少量增补。两诗人的姓氏,方平原译作“白朗宁”,现按通用译名统一为“勃朗宁”,谨此说明。

内容概要

作者:(英)罗伯特·勃朗宁、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译者:方平、飞白、汪晴

章节摘录

我想起,当年,希腊的诗人曾经歌咏:    那可爱、温馨的岁月,在殷切的期待中,    年年都轮流着带来了一份厚礼    分送给世上的人们——年老的,年少的……    当我这么想,低吟着古诗人的音韵,    透过我泪眼,逐渐升起了幻觉,    我望见,那欢乐的岁月、哀伤的岁月——    我自己的年华,把一片片光影接连地    掠过我的身。紧接着,我觉察(我哭了),    我背后正有个神秘的黑影在移动,    而且一把揪住了我长发,往后拉,    还听得一声吆喝(我只是在挣扎):    “这回是谁逮住你?猜!”“死,”我答话。    听哪,那银铃似的回音:“不是死,是爱!”    可是在上帝的全宇宙里,总共才只    三个人听见了你那句话哪:除了    讲话的你、听话的我,就是他——    上帝本人!我们中问还有一个,    是他,出来答话;那昏黑的诅咒    笼罩我眼帘,挡了你,不让我看见,    就算我瞑了目,放上沉沉的“压眼钱”圆,    也不至于那么彻底的隔绝。唉,    比谁都厉害,上帝的那一声:“不行!”    要不然,世俗的诽谤离间不了我们,    怒海和风暴,也不能动摇那坚贞;    横隔着山岭,手和手还要相连;    终于有一天,天空滚到了我俩中间,    我俩向星辰起誓,更加要握得紧。    我们天生就不一样,尊贵的人儿呀,    天生不一样:我们的职司和前程。    你我头上的天使,迎面飞来,    翅膀碰上了翅膀,彼此睁大了    惊奇的眼睛。你想,你是宫廷里    后妃的嘉宾,千百双殷勤的明眸    (哪怕挂一串泪珠,也不能叫我的眼    有这份光彩)请求你担任领唱。    那你干吗从那灯光辉映的格子窗里    望着我?——我,一个凄凉、流浪的    歌手,疲乏地靠着柏树,哀吟在    茫茫的黑暗里。圣油搽在你头上——    可怜我,头上承受着凉透的夜露。    只有死,才能把这样的一对扯个平!    你曾经受到邀请,进入了宫廷,    英俊的歌手!你唱着崇高的诗篇;    贵客们停下舞步,为了好瞻仰你,    期待那丰满的朱唇再吐出清音;    而你却托起寒舍的门闩,你果真    不嫌它亵渎了你的手?没谁看见,    你甘心让你那音乐飘落在我门前,    叠作层层金声的富丽?你忍不忍?    你往上瞧,看这窗户都给闯破——    是蝙蝠,猫头鹰的窠巢占据在顶梁,    是啾啾的蟋蟀在跟你的琵琶应和!    住声,别激起回声来加深荒凉!    那里边有一个哀音,它必须深躲,    在暗里哭泣……正像你该当众歌唱。    肃穆地,我双手托起了我沉重的心,    像当年希腊女儿捧着那坛尸灰:    眼望着你,我把灰倒在你脚下。    请看呀,有多大一堆悲哀埋藏在    我这心坎里;在那灰暗的深处,    那惨红的火烬又怎样隐隐地在烧。    要是那点点火星给你鄙夷地    一脚踏灭、还它们一片黑暗,    这样也好。可是,如果你偏不,    偏要守在我身边,等风来把尘土    扬起,把死灰吹活:爱呀,那戴在    你头上的桂冠可不能给你做屏障,    保护你不让这一大片火焰烧坏了    那底下的发丝。快站远些呀,快走!    舍下我,走吧。可是我觉得,从此    我将会始终徘徊在你的身影里。    在那孤独的生命的边缘,今后再不能    把握住自己的心灵,或是坦然地    把这手伸向目光,像往日那样,    能约束自己不感到你的手指    抚摸过我掌心。劫运叫天悬地殊    把我们隔离,却留下你那颗心,    在我的心房搏动着双重的心音。    正像是酒,总尝得出原来的葡萄,    我的起居和梦寐里,都有你的份。    当我向上帝祈祷,为着我自个儿,    他却听得了一个名字,那是你的;    又在我眼里,看见含着两人的泪珠。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勃朗寧夫婦的愛情傳奇勃朗寧夫人本名伊麗莎白·巴雷特,生於1806年。出生富家,自幼勤奮好學,6歲即能寫詩。15歲那年不慎騎馬跌傷脊椎,然後又加上肺病咯血,常年臥床,病痛難忍,不得不經常服用鴉片製劑,這使她身體越加衰弱。1844年出版的兩卷本詩集使伊麗莎白名滿英倫,更引來了青年詩人羅伯特·勃朗寧——日後的大師和維多利亞時代主要代表詩人。勃朗寧十分喜愛伊莉莎白的詩集,也為伊麗莎白對他的賞識而感動,——她在詩裏把勃朗寧和華茲華斯、丁尼生並列。1845年1月,他給她寫了第一封信,信中稱「真的全心愛這些書,而且我也愛你」。伊麗莎白欣喜若狂,然而,以自己病弱之身和39歲的年齡,她不敢發勃朗寧那樣的狂想,便努力給小她六歲的勃朗寧降溫,但她已身不由己,深深陷入與勃朗寧的書信來往之中,兩人在約六百天的交往中互寫了五百七十多封信。從春到夏,勃朗寧幾乎每天都寫信,並從園中采集最好的花送給她,伊麗莎白產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竟讓癱瘓多年的她站了起來。伊麗莎白竭力抗拒,直至被他的真情融化再也無力抗拒,而投身於愛的懷抱。伊麗莎白的父親極力反對兩人來往,加之英國陰冷的天氣對肺病不利,兩人最終決定私奔去意大利。就在他們籌畫過程中,伊麗莎白竟然奇跡般地站了起來,已有六年沒離開過自己房間的她竟能到花園散步,還能由妹妹陪著乘馬車外出兜風。1846年9月,兩人秘密結婚。他們去了意大利,最後定居佛羅倫薩。父親從此與伊麗莎白斷絕關係,剝奪了她的財產繼承權,並拒絕拆看她的信。此後,勃朗寧夫婦一起度過了15年幸福的生活。伊麗莎白的健康逐漸改善,並在43歲時生下一子。直至1861年6月29日,她覺得倦了,就在丈夫的懷抱中安靜地去世。以上內容據本書譯序及網絡資料改寫,本文末有《勃郎寧夫人的情与诗》,記錄更詳細,但未經考證,不能保證絕對準確。二、勃朗寧夫婦詩選本書收錄了勃朗寧夫人的《葡萄牙女子贈十四行詩》共44首,羅伯特·勃朗寧的蘇清和戲劇愛情詩18首,並附錄了少量情書。《葡萄牙女子贈十四行詩》是令人驚異的珍品。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十四行詩,真是幸運。勃朗寧夫人讓我見識了最謙卑的愛:親愛的,你打算怎樣把我安排?——作為希望、給歡樂地歌唱,還是纏綿的回憶、溶化入抑揚的音調?還是棕櫚,還是松樹——那一樹綠蔭讓你在底下歌唱;還是一個青塚,唱倦了,你來這裏躺下?請挑吧。(《葡萄牙女子贈十四行詩·第17首》)但她並非一直是弱者。在某些時候,她的見識和氣魄都不像個十九世紀病弱多年的女士。或許是異乎常人的遭遇,給勃朗寧夫人帶來了異乎常人的感悟:這裏,在一善和那一惡之間,愛,跟死一樣強烈,帶來了同樣的解脫。(《葡萄牙女子贈十四行詩·第27首》)書裏說,因為勃朗寧的「溝通疑難系列」「爭吵系列」等詩,有評論者就認為他們的愛情神話破滅了。我想這些人真是既不懂詩,也不懂愛情。我想這些人真是既不懂詩,也不懂愛情。詩不一定要對現實負責的。再則,即便這些詩反映的是他們夫婦的現實生活,那也不意味著愛情的破滅。對我來說,爭吵讓他們的愛情更真實,更有煙火氣。好詩當前,我這樣的門外漢還是少說為妙。下面幾首詩是我逐字逐句敲出來的。得空我想抄一遍。最近抄了一些詩,感覺很好。抄一遍,就好像是自己寫了一遍。葡萄牙女子贈十四行詩作者:伊麗莎白·巴雷特·勃朗寧譯者:方平第14首如果你一心要愛我,別為了什麼,只是為了愛才愛我吧。別這麼講:「我愛她,為了她的一笑,她的模樣,她柔和的細語;為了她這感觸,這想法,正合我心意,那天裏,的確  給我帶來滿懷的喜悅和舒暢。」  親愛的,這些好處都不能持常,會因你而變;為之而唱出的愛曲也將為之而消失。也別愛我因為你又憐又惜地給我拭乾了淚腮,可憐蟲會忘了哭泣,受慣了你溫柔的安慰——卻因此失了你恩愛。愛我,請只是為了那愛的意念,那你就能長久地愛,愛我如深海。第24首讓世界收斂起它的鋒芒,像一把合攏的折刀,投入了愛情的掌握,溫柔熱誠的中心,而不再為害。讓嗒的一聲,刀鋒進了槽,從此我們再也聽不見人世的爭吵。我緊挨著你,生命貼戀著生命,親愛的,我什麼也不怕,只覺得安全,像有了神符的保護,世人的劍戟怎麼稠密,也無損於毫髮。我們生命中的素蓮,依然能開出純潔雪白的花朵;那底下的根,只仰賴天降的甘露,從山頭往上挺伸,高出於世間的攀折。只有上帝,他賜我們富有,才能叫我們窮。第32首當金黃的太陽升起來,第一次照上你愛的盟約,我就預期著明月來解除那情結,系得太早太急。我只怕愛得容易,就容易失望,引起悔心。再回顧我自己,我哪像讓你愛慕的人!——卻像一具啞澀破損的弦琴,配不上你那麼清澈美妙的歌聲!而這琴,拿起得匆忙,一發出沙沙的音,就給惱恨地扔下。我這麼說,並不曾虧待自己,可是我冤了你。在樂聖的手裏,一張破琴也可以流出完美和諧的韻律;而憑一張弓,高高的靈魂,可以在勒索,也同時在溺愛。第38首第一次他親我,他只是親了一下寫這詩篇的手,從此我的手越來越白淨,不善於世俗的結交,而樂於招呼:「啊,快聽哪,快聽天使在說話呀!」即使在那兒戴上紫玉瑛戒指,也不會比第一個吻在我的眼裏顯現得更加清楚。第二個吻,就往高處升,它找到了前額,可是偏了些,一半兒的吻落在髮絲上。這無比溫馨的恩情啊,是愛神搽的聖油!——先於愛神的華美的皇冠。那第三個,那麼美妙,正好按上了我嘴唇,我真自豪啊,從此就敢於呼喚:「愛,我的愛!」第42首「未來啊,你怎麼樣臨摹,也描不成我過去的樣本了。」有一回我寫下那句話,以為守護在我身邊的天使會同意我這話,把仰天呼籲的眼光投向那高居玉座的上帝。待我回過頭來,看見的卻是你,還有你我的天使結伴在一起!一向為哀怨、病痛所折磨,我就把幸福抱得那麼緊。一見了你,我那根朝拜的手杖抽了芽、爆出了綠葉,承受著清晨的點點露珠。如今,我再不想重複我生命中前半的樣本,讓那些反復吟歎、卷了角的書頁放過一遍吧,我給我重寫出新的一章生命!下面是羅伯特·勃朗寧的三首詩。我很認同勃朗寧的「不完美」世界觀,不過此書收錄的幾首長詩一時間卻沒有時間去碰——天可憐見,我的時間都是從教材與砧板的縫隙裏掉出來的邊角料,最近之所以讀短詩,就是因為短詩好下口而有嚼勁。據說「勃朗寧被認為是英語詩歌中最難懂的詩人,評論家羅斯金就把讀勃朗寧的詩比作爬冰川」,這個說法倒是頗具蠱惑力,得空可以再領教吧。詩學作者:羅伯特·勃朗寧譯者:飛白(下同)「說點兒傻話吧!」親愛的,說傻話麼?「你是鮮花,你是玫瑰,你是天鵝」或者「你是月姑娘,給大地以恩澤」?人家也許如此;這種空話我卻不說。我說:「臉紅吧,玫瑰,你不如她芳菲。」「彎你的頸吧,天鵝,她的曲線比你美。」她與月亮並列全然無愧。她是誰?她是人,是她自己,更低的字眼都不配。夜半相會灰濛濛的海,一帶黑色的陸,大而黃的月亮低懸天邊。浪花兒朵朵從睡夢中驚跳,化作小圈兒無數,磷火閃耀。我駕小船駛入小小的海灣,就在泥濘的海塗穩穩刹住。在帶海腥味的灘頭走一里路,越過三塊田,一座農莊出現。窗玻璃上輕彈,嗤的一聲摩擦,擦燃的火柴噴出一朵藍花。又驚又喜的一聲呼,但這呼喚早被兩顆心同跳的聲音蓋住!清晨離別繞過海岬大海撲面而來,太陽在山邊緣剛剛露臉:一條筆直的金路在他面前,而我需要一個男性的世界。據譯者飛白注解,《夜半相會》與《清晨離別》本是一首詩的上下兩部分,恰成對偶關係:夜半對清晨,相會對離別,月亮對太陽,陰柔對陽剛,依存對獨立。勃朗寧說:「當極樂的銷魂出現時,曾以為這就是自給自足的一切和永恆;他現在承認(第一部分中隱含的)這種信念是多麼的短暫。」譯者注:「這並不是說勃朗寧心目中愛情缺乏至高無上的位置,而是他懂得:愛的銷魂並不是一切。愛,是兩個獨立的、具有個性的個人共同締造的;在銷魂中,兩個人希望能變成一個人,然而這是浪漫主義幻想,不是事實;而且如果真的失去個人獨立和個性(以及個人的空間、事業和理想),那麼也意味著失去愛。」三、附錄《勃郎寧夫人的情與詩》 來源:人物雜誌社 原文在此   她曾是二十多年一直臥病在床的殘疾人,卻在心愛的丈夫的鼓勵和幫助下,登上了米蘭的大教堂;她一生都沒有收到父親對她婚姻的祝福,但無疑有著世上最為幸福的愛情;她沒有受過任何正式教育,卻是英國近代自莎士比亞以來最出色的十四行詩人。     這就是伊麗莎白·巴萊特·勃朗寧(Elizabeth barrett browing,1806—1861),19世紀英國最著名的女詩人之一。她的代表作《葡萄牙十四行詩集》淋漓盡致地表抒了這種情愫,從而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806年3月6日,伊麗莎白·巴萊特·勃朗寧出生於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從小就顯現了好學的天性和文學上的才能。她雖沒受過正式教育,但通過自修,精通了古希臘文,還學會了拉丁文和幾個歐洲國家的語言。  伊麗莎白在英國西南部鄉間長大,本是個活潑的女孩子,愛好書本,也愛好大自然,她最愛騎著小馬在綠原上馳騁。但是在她15歲那年,有一次騎馬,不幸跌損了脊椎,從此失去了可貴的健康,成為禁錮在床上的病人。  伊麗莎白的命運夠悲慘了,然而苦難並不就此到頭,她又一次次遭受意外的打擊。  先是母親去世了,弟弟愛德華成了她最親愛的人,他陪著她在鄉間養病,但卻不幸溺死在她窗前望得見的那條河流裏。她回到倫敦的溫波爾街,和家裏的人住在一起。倫敦陰寒潮濕的氣候對於患慢性疾病的人是有害的,她的身子越來越壞了。  但是伊麗莎白還是勇敢地面對人生的不幸,堅韌地活下來,把她的悲哀和希望都寫進詩歌裏,並在1833年和1838年先後出版了《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英譯本和詩集《天使們》。1844年,她的另兩卷詩集出版,這使她一時成為與丁尼生齊名的詩人。在這本詩集裏有她最重要的代表作《孩子們的哭聲》,此詩揭發和控拆了資本家對童工的殘酷剝削,與胡德的《襯衫之歌》同為批判現實主義的名篇,曾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同時,也因她在這部詩集裏贊美了當時尚不出名的勃朗寧的詩:“要是把勃朗寧的石榴剖到中心,就可看到那裏有一顆鮮紅的心——一顆筋脈滿佈的人道主義的心。”引來了早就欽佩她詩才的勃朗寧的飛鴻傳書。勃朗寧讀到了她的詩集,洶湧的熱情驅使他寫下了這樣一封信:“親愛的巴萊特小姐,你那些詩篇真叫我喜愛極了,我愛極了你的詩篇——而我也同時愛著你……”第二天,女詩人回了一封信:“親愛的勃朗寧先生:我從心坎深處感謝你……”最初四個半月殷勤的通信,在伊麗莎白一片昏暗的生活中忽然打開一個窗口——她一天裏最光亮的時辰,就是每當黃昏降臨,在期待中聽到郵差的那一聲叩門。  在5月下旬一個暮春暖和的日子,勃朗寧終於獲準進入她的病房,看到了一個可憐瘦弱的女子,蜷伏在沙發上,甚至不能起身讓坐,惟有一雙深沈的大眼睛透露著動人的哀怨。然而這一切都沒有使勃朗寧望而卻步。在會面後的第三天,伊麗莎白就接到了勃朗寧的第一封求婚信。臥病二十余載、年已39歲的伊麗莎白一開始因病殘之軀不敢奢望得到了愛情,曾斷然拒絕勃朗寧的第一次求婚,但同時他們倆每天都要給對方寫一封信,在沒有得到回音之前,往往寢食難安。從春到夏,勃朗寧不斷地從他的花園中采集最美的花朵給女詩人送去,從夏到冬,伊麗莎白的身體飛快地好轉著,愛情使她萎縮的肌體重又顯示出活力。  第二年的5月中旬,女詩人在妹妹陪同下,闖到公園裏去了。她下了馬車,踏上綠油油的草坪,大自然的清新的空氣叫她如癡如醉,她從樹上采下了一朵金蓮花,並把這朵小小的金蓮花放在信中,寄給了勃朗寧,回報他不斷送給她的那許多鮮花。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她正式迎接了愛情的降臨;也正是這個時候,她開始寫獻給情人的《葡萄牙十四行詩集》,作為一個詩人,她的才華在這裏達到了自己的頂點。  當他第三次向她求婚的時候,她再也沒法拒絕了,她已是一個被征服者,心悅誠服地答應著她情人的呼喚。  由她妹妹亨麗泰稟告父親她有了一門親事,不料他老人家頓時大發雷霆,就像他女兒幹下了傷風敗俗的勾當一樣,把旁邊的女詩人嚇得當場昏了過去。她寧可到大西鐵路去再忍受一次火車進站的吼叫,也決不願面對這樣一個暴跳如雷的父親。  1846年9月12日,女詩人經過一夜無眠,由她忠心的女仆陪著走出家門,雇了一輛車,來到附近一個教堂,和她的情人悄悄地結了婚。沒有娘家的一個親人在場,可是她內心激動,只覺得自從那個教堂建成以來,有多少婦女站在她正站著的地方舉行過婚禮,可她們中誰都不及她那樣幸福,那樣有理由全心全意地把敬愛和信任獻給她的丈夫。儘管她們結婚時有父母等親人在旁祝福、祝賀,她卻沒有,但她並不感到遺憾,覺得比起幸福的婚姻而言,這並不十分重要,“因為我太幸福了,用不到呀!”  一星期後,她帶著她的忠心的女仆,還有她怎麽也舍不得留下的這一年又8個月積聚起來的一封封情書,悄悄地離開了家。這對新人離開島國,渡過英吉利海峽,奔向歐洲大陸去了。他們倆先到法國巴黎,小住一周後,南下馬賽,乘船到意大利的熱那亞,10月初,到達了目的地比薩。在這陽光燦爛、安靜得像睡去的山城,他們一住半年;生活安靜、幸福,幾乎忘了世事。第二年4月,他們移居意大利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薩。  1847年初的一個早上,勃朗寧在新居裏正準備工作,妻子悄悄地從後面走來,把一卷稿子塞進他的口袋,說是若是看後不喜歡,就把它們撕了,說罷轉身逃上樓去。那就是完成了的十四行組詩的原稿,勃朗寧沒有讀到一半,就跳起身來激動地奔向妻子的房間,他嚷道:“這是莎士比亞以來最出色的十四行詩”。   十四行詩體自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確立以後,一直是運用最廣泛的格律詩體。這種詩體結構美麗、層次分明,前半部分嚴謹莊重,後半部分流暢明快,既能曲折多變地盡情表達激情,又使作家不至於迷失於散漫無羈的感情海洋,堪稱一種使思想感情得到集中表現的藝術形式。      《葡萄牙十四行詩集》是勃朗寧夫人原不打算公開發表的個人情詩,它記錄了詩人的愛情心理歷程,全集共44首,依時間順序細膩感人地表現了女詩人特有的心路和情愫。《一天我想起……》是整組詩的序曲,表現真摯的愛情在生活中奏出的第一個音節:“……當我哭泣悲哀,一個神秘的影子襲來,從我背後緊緊地揪住了我的頭發,對我的掙紮毫不理睬,威嚴地說:‘猜!這回誰掌握了你?’‘死,’我說。但是呀,銀鐘般的聲音回答:‘不是死,而是愛!’”這個突然鳴響的愛情音節雖如“銀鐘”般動聽,但她那古怪的陰影卻像貝多芬的命運叩門聲一樣叩擊著人的心弦。一個病人已經憑著她堅強的毅力作好了對死亡的充分準備,而命運卻給這個放棄了生命的人送來了愛情。由此,她也告別了孤寂病痛的往昔,開始了人生嶄新的裏程。她的另一首詩《可是愛只要是愛》,記錄了女詩人生活道路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她終於在愛情的感召下支起了病弱的身子,一步步走出病房,來到春光明媚的戶外;她也終於穩定了自己一直動蕩不定的感情流向,堅定地、自信地說出“我愛你!”愛情挾帶著生命和未來、信心和眷戀一起漲滿了她的心胸,她以從未有過的飽滿和昂揚唱起了愛的頌歌。勃朗寧夫人的十四行詩首首都有妙語連珠,但往往在結尾處另出機杼,升華出更高更深遠的意境。在葡萄牙十四行詩之21《請你再說一遍吧》中,……“再說一遍:你愛我!誰會嫌星星太多,哪怕顆顆都在天上運行?誰嫌花太多,哪怕朵朵都為春天加冕?說你愛我,你愛我,你愛我,把銀鐘敲個不停——親愛的,只是別忘這一點:也要用沈默來愛我,用你的心靈。”前十三句都在寫一個主旨:“請你再說一遍你愛我”,並以大自然的循環往復和生態平衡來證明自己要求的合理性,於是把客觀事物運行的事理與主觀情感流動的情理統一了起來,產生了人呼、天應的回蕩效果。但詩的結尾卻以突轉的形式引發出戲劇性的波瀾和驚奇,推出了又一個全新的境界:沈默的愛。既要把愛的銀鐘敲個不停,也要用沈默的心靈溫暖另一個靈魂。詩人在這個突轉中以音量和音質的對比、廣度和深度的照應,抒發了自己的渴求、向往和寄寓。  勃朗寧夫人所處的維多利亞時期,是英國資本主義強盛繁榮的時期,更是一個充滿動蕩、矛盾、鬥爭、懷疑、思考、痛苦、不安和焦慮的時期,熱情似火的浪漫主義文藝思潮已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冷靜客觀的批判現實主義思潮,以犀利的批判鋒芒和深刻的懷疑態度反映了新時期人的困惑和痛苦。在這樣的背景下,勃朗寧夫人的《葡萄牙十四行詩集》卻以崇高的情操、活躍的想象、清麗的筆調抒寫著純情的詩章,不能不說是浪漫主義在19世紀中葉的一個美麗的回聲;而這個回聲在當時和後來所一直受到的歡迎表明: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思潮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作為一種理想和熱情則永遠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一個側面。正如詩人在十四行詩之43中所吟唱的那樣:“我愛你直到我靈魂所及的深度、廣度和高度,我在視力不及之處/探索著存在的極致和美的理想。”——這顆靈魂的所有時空間都在追索著生命的極致;“我愛你像最樸素的日常需要一樣……像人們選擇正義之路……像人們躲避稱贊頌揚。”——這種愛出自生命的本能,出自對美的追求,她摒棄任何功利企圖和庸俗膚淺,她不能容忍半點雜質;“我愛你用的是我在昔日的悲痛裏/用過的那種激情,以及童年的忠誠。”——無望的病人和天真的兒童在傾註自己全部的心思和感情時,是毫無保留,也毫不猶豫的。即使如此,女詩人對自己已經做的和將要奉獻的仍不滿足,“只要上帝允許,在死後我愛你將只會更加深情。”這種至誠至愛的純情並不是每一個人想有就可能擁有的,勃朗寧夫人的特殊經歷正如她在給勃朗寧的信中所說的:  “我是鄉間長大的,沒有社交的機會;我的心完全沈浸在書本和詩歌中,我的經驗局限在出神幻想的境界裏。我的情懷無所寄托,總是沈沈地向地面倒垂,就像一株未經修剪的忍冬藤一樣……”  這種與世隔絕的簡陋無知對勃朗寧夫人的詩藝來說,無疑是一個可怕的致命傷,但在另一個層次上,又使她具有充分的內心生活和豐富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認識,和對社會人生幻想式的揣測和對外界生活的純真向往。  在現實生活裏,像勃朗寧夫人這樣奇特的經歷是極其稀有的,而她將這奇跡中的親身感受和體驗,借助高雅的文學修養和聰靈的詩歌才華寫下的純情組詩,更像世界寶庫中的一顆稀世珍寶,令人矚目。整整四年,這對夫婦沒有離開過意大利,生活十分愉快。勃朗寧說:“我們就像一個洞穴裏的兩只貓頭鷹那樣快樂,只是‘巴’胖了,臉色紅潤了。”一位女友也這樣形容女詩人:“這位病人不是有起色了,而是換了一個人了。”的確是這樣,本來是纏綿床笫的殘廢人,現在竟成為登山涉水、探幽訪勝的健遊者:威尼斯、帕度亞、米蘭等地都留下他們的遊蹤。在米蘭,她緊跟著丈夫,一直爬上了大教堂。女詩人給她妹妹寫信道:“我叮囑他千萬不能逢人就誇他妻子跟他一起到這兒去過了,到那兒玩過了,好像有兩條腿的老婆是天下最稀奇的活寶了。”  1849年3月,婚後第三年,女詩人剛過了她的43歲生日,一名男丁的降生,給小家庭增添了說不盡的歡樂氣氛。小“貝尼尼”很聰明,具有藝術稟賦。母親教他英語、法語、意大利語,父親每天給他上兩小時音樂課勃朗寧有很深厚的音樂修養 ,他八九歲就能演奏貝多芬的奏鳴曲了,後來他成為一個藝術家。  1851年,勃朗寧夫婦帶著兩歲的孩子,經過瑞士、法國,訪問了闊別5載的英國,但是勃朗寧夫人永遠也不能再踏進自己的老家,讓老父親看一眼他那麽可愛的小外孫而原諒跪在他腳下的女兒。她永遠沒能再見她父親一面,溫波爾街50號的大門永遠向她關上了。這個老頭兒把女兒恭恭敬敬寫去的信,連同以前的去信,原封不動地一起退了回來,至死都沒有寬恕她。1857年她出版長詩《奧蘿拉·黎》,立即受到了廣泛歡迎,並為拉斯金、羅塞蒂、史文朋、蘭多等文化名流所盛贊,維多利亞女王亦為之嘆賞。  勃朗寧夫婦一起度過了15年幸福的生活,在這15年中,未曾有過一天的分離。1861年6月29日,勃朗寧夫人永別了她的羅伯特。臨終之前,她並沒多大病痛,也沒有預感,只是覺得倦。那是在一個晚上,她正和勃朗寧商量消夏的計劃。   “她和他談心說笑,用最溫存的話表示她的愛情,後來她感到倦,就偎依在勃朗寧的胸前睡去了。她這樣地瞌睡了幾分鐘,她的頭忽然垂了下來。他以為她是一時的昏暈,但是她去了,再不回來了。”她在她丈夫的懷抱中瞑了目,她的容貌,像少女一般,微笑、快樂。耗聞傳來,7月1日早晨,“吉第居”所在的那一個市區的商店都自動停止營業,表示哀思。佛羅倫薩的人民感謝勃朗寧夫人對於意大利民族獨立運動的深厚同情,以市政府的名義,在她生前所住的“吉第居”的墻上安置了一方銅鑄的紀念牌,上面用意大利文刻著:在這兒,E·B·B·生活過、寫作過。她把學者的智慧、詩人的性靈和一顆婦女的心融合在一起。她用她的詩歌鑄成了黃金的鏈環,把意大利和英國聯結在一起。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生活在内心的世界里
  •     编选非常精心,解析透彻。尤其是前言,写得非常生动
  •     比想像中好多了。勃郎寧夫人的詩更易讀,勃朗寧的思想則更讓我認同。「愛我,請只是為了那愛的意念,/那你就能長久地愛,愛我如深海。」2013年10月28日。
  •     汪飞白女儿汪晴译本 吾爱
  •     勃朗宁夫人是典型的巨蟹座,自怨自艾,把自己说的一文不值,心里默默念叨“快来爱我傻逼,别管我是不是残疾”;勃朗宁更过分,简直就是自恋狂,诗人反烂漫,和用肛门吃屎有什么区别?
  •     应了那句话,不管你多么苦逼,世上总有一人爱你如深海。动人的爱。
  •     Robert Browning 1812-1889,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1806-1861
  •     勃郎宁夫人的十四行诗,买了几个版本,最喜欢方平先生翻译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这个版本里面,还收录了罗伯特·勃朗宁的作品。
  •     我一定要凑齐全套!
  •     不是很喜歡這個譯本
  •     内容很好,不过装订嘛……我有点担心翻得太勤会散架呃
  •     对于我而言,天下只有一件事是算奇迹,那就是你爱上我。
  •     爱我,请只是为了那爱的意念,那你就能长久地爱,爱我如深海。 住声,别激起回声来加深荒凉!那里边有一个哀音,它必须深躲,在暗里哭泣……正像你该当众歌唱。 我什么爱也不给,因为什么都不该给。爱呀,让我只爱着你也就算了吧! 凭你怎么地求,我只是咬紧嘴,一股劲儿撕裂着一角衣裙;生怕这颗心一经接触,就泄露了悲哀。
  •     你总有一天将爱我
  •     你总有一天将爱我。
  •     爱情~/这本书我居然之前写的是2014书单 朋友们三年过去了 今天终于看完 为了爱真的轰轰烈烈 但爱又细水长流 无声细腻。以前粗粗翻过 又没耐心 但今天好像读懂了些什么。
  •     犹记得以前的版本配有很剪纸式的插图,当初就是被插图吸引的,不知现在这个版本是否有插图?
  •     我对这样的诗还是如此
  •     读的是八十年代初的川版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译者对诗人的介绍很详细,也让人能了解十四行诗的概貌,但诗歌的神韵,则很难通过翻译来传达。
  •     更喜欢勃朗特的戏剧诗,伊丽莎白的艺术水准,我看不出来有多突出……
  •     是很好,勃朗宁更出色,装帧排版很性感,解释略少。
  •     比较喜欢勃朗宁的诗,他的妻子的诗,毫无感觉。。。
  •     这样的编排很能打动人,同为诗人的夫妇共同抒写爱情诗。正如编者所言,一个激情如火,一个富有理性;一个柔情,一个深沉;一个执著于专一的爱,一个痴迷于深远的哲思,碰撞出迷人的火花。爱里面很多的诗句,意象充满灵气和新意,结构变化有层次,主题开阔,又或一针见血。翻译不错。
  •     翻译得很好 更喜欢后面的戏剧诗
  •     我曾希望同心,而如今却同乘
  •     勃朗宁夫妇爱情诗选是浪漫的代表作品,也是她们爱情最好的象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