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3
ISBN:9787802251687
作者:[美]孟德卫
页数:214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对中西方相遇的那个伟大时期的绝妙介绍。孟德卫倾注其毕生心血,将其研究浓缩于这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书中。他做的以下分析尤有价值:中西方间相互的美学影响,语言和种族理论,以及无论在中国士人还是在天主教会中皆存在并最终导致它们分裂的内部对抗。
——史景迁
没有人比孟德卫更有资格去阐释1500-1800年间中西方相遇这个题目的了。因为,这个人将其一生的时间都投入到该研究中,并早已在美国的中西方交流研究领域中树立其主导者的牢固地位。
——狄百瑞
若以历史提供的更深远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并不是一个新鲜观念,而是过去历史的回归。的确,在1800年之后,中国成了一个不能与现代世界对话的落伍的帝国,直到其遭遇帝国主义势力的实质性侵吞。诚如马克思在1858年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中所写的:中国是“一个在时间的缝隙中形同枯槁般生存的庞大帝国……被武力隔绝在正常的国际交流之外,于是,只能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继续自欺欺人。”但如果追溯到1500—1800年的那个时期,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那时,中国是一个真正强大的世界大国,欧洲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美国则仍是一片美丽的荒原。
关于历史是否是循环的,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却从未达成一致。但是,即使历史不在广泛意义上重复自己,我们也倾向于从中发现对过去模式的重复,并发掘其意义。近年来的历史已经见证了西方世界在如何看待中国问题上的观念转变。这一新的观念是以互相尊重而不是自视为优越的态度为特征。回到更久远的历史时期(1500-1800年),从中找到更多西方对中国的尊重,这就是本书的主题和主旨。
在1500-1800年间,东西方之间的相互影响时断时续。尽管双方之间的影响并不均衡,但这种交流始终是双向的。在运用外来文明的某些观念时,双方通常有着大相径庭的态度,但双方吸收和同化外来文化的动态过程是相似的。例如,当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士大夫力争运用基督教替代佛教、道教对儒家的影响时,欧洲启蒙运动的先哲们却在自然宗教理性的影响下使用儒家思想来取代基督教的神奇作用。1500-1800年的3个世纪,是中国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产生较强影响的时期,而后来的两个世纪(1800-2000年)恰好相反,是欧洲和北美的西方文明在向中国施加影响。从1500年到1800年,那些携带着基督教义和西方文明的传教士在中国受到的排拒远大于欢迎。同样的,欧洲对中国的赞颂,终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幻灭。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模式来理解过去。这些模式将客观呈现的历史与主观选择的过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体。这是一种动态的张力,因为当历史逐渐展开时,这种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也在相应地发生变通。本书四大章节的主题要说明的正是这种张力,它们分别探讨:(1)中国对西方文明和基督教的接纳(2)中国对它们的排拒(3)欧洲对中国文化和儒学的接纳(4)欧洲对它们的排拒。这些章节的安排显示出一种对称性,尽管这种整齐的对称似乎并不能在事实上得到验证,但我仍然认为这种对称在本质上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两个同样伟大的文化之间的相遇。我并不是要暗示伟大是一个相对标准,以致于任何文化都可以宣称自己伟大。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被证实拥有影响世界大部地区的能力。
——孟德卫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历史概览第二章 中国对西方文化和基督教的接纳耶稣会士的“本土适应”让中国文人信仰基督教作为秩序破坏者的基督教“礼仪之争”氛围下的中国图景中国思想大门的关闭中国对欧洲科学艺术的反应第三章 中国对西方文化和基督教的排拒中国反基督教意识的根源中国反基督教运动中国宫廷中的欧洲艺术文人画家身边的欧洲艺术第四章 欧洲对中国文化和儒学的接纳早期赴欧的中国访客“礼仪之争”氛围下的欧洲图景早期汉学家莱布尼茨、白晋和“索隐派”欧洲视野下的文人传统:儒学对抗新儒学中国艺术对欧洲艺术家的影响第五章 欧洲对中国文化和儒学的排拒马国贤的男孩们推广中国文化的欧洲人启蒙时代对中国道德政治体系的理想化博学家与哲学家对中西碰撞的不同观点中国人是如何由白变黄的?马嘎尔尼使华(1792-1794)总结译名对照表

内容概要

孟德卫(David E. Mungello) 美国汉学家。出生于1943年,1973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为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历史与亚洲研究教授。
另著有《莱布尼兹和儒学》(Leibniz and Confucianism: The Search for Accord)、《神奇的土地:耶稣会士的调适策略和汉学的起源》(Curious Land: 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被遗忘的杭州基督徒》(The Forgotten Christians of Hangzhou)、《灵肉之争中的山东(1650-1785)》(The Spirit and the Flesh in Shandong, 1650–1785)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个对中西方相遇的那个伟大时期的绝妙介绍。孟德卫倾注其毕生心血,将其研究浓缩于这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书中。他做的以下分析尤有价值:中西方间相互的美学影响,语言和种族理论,以及无论在中国士人还是在天主教会中皆存在并最终导致它们分裂的内部对抗。  ——史景迁  没有人比孟德卫更有资格去阐释1500-1800年间中西方相遇这个题目的了。因为,这个人将其一生的时间都投入到该研究中,并早已在美国的中西方交流研究领域中树立其主导者的牢固地位。  ——狄百瑞  若以历史提供的更深远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成为世界强国并不是一个新鲜观念,而是过去历史的回归。的确,在1800年之后,中国成了一个不能与现代世界对话的落伍的帝国,直到其遭遇帝国主义势力的实质性侵吞。诚如马克思在1858年的《纽约每日论坛报》中所写的:中国是“一个在时间的缝隙中形同枯槁般生存的庞大帝国……被武力隔绝在正常的国际交流之外,于是,只能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继续自欺欺人。”但如果追溯到1500—1800年的那个时期,我们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那时,中国是一个真正强大的世界大国,欧洲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美国则仍是一片美丽的荒原。  关于历史是否是循环的,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却从未达成一致。但是,即使历史不在广泛意义上重复自己,我们也倾向于从中发现对过去模式的重复,并发掘其意义。近年来的历史已经见证了西方世界在如何看待中国问题上的观念转变。这一新的观念是以互相尊重而不是自视为优越的态度为特征。回到更久远的历史时期(1500-1800年),从中找到更多西方对中国的尊重,这就是本书的主题和主旨。

章节摘录

  在1500-1800年间,东西方之间的相互影响时断时续。尽管双方之间的影响并不均衡,但这种交流始终是双向的。在运用外来文明的某些观念时,双方通常有着大相径庭的态度,但双方吸收和同化外来文化的动态过程是相似的。例如,当信仰基督教的中国士大夫力争运用基督教替代佛教、道教对儒家的影响时,欧洲启蒙运动的先哲们却在自然宗教理性的影响下使用儒家思想来取代基督教的神奇作用。1500-1800年的3个世纪,是中国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产生较强影响的时期,而后来的两个世纪(1800-2000年)恰好相反,是欧洲和北美的西方文明在向中国施加影响。从1500年到1800年,那些携带着基督教义和西方文明的传教士在中国受到的排拒远大于欢迎。同样的,欧洲对中国的赞颂,终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幻灭。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模式来理解过去。这些模式将客观呈现的历史与主观选择的过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混合体。这是一种动态的张力,因为当历史逐渐展开时,这种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也在相应地发生变通。本书四大章节的主题要说明的正是这种张力,它们分别探讨:(1)中国对西方文明和基督教的接纳(2)中国对它们的排拒(3)欧洲对中国文化和儒学的接纳(4)欧洲对它们的排拒。这些章节的安排显示出一种对称性,尽管这种整齐的对称似乎并不能在事实上得到验证,但我仍然认为这种对称在本质上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两个同样伟大的文化之间的相遇。我并不是要暗示伟大是一个相对标准,以致于任何文化都可以宣称自己伟大。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被证实拥有影响世界大部地区的能力。  ——孟德卫

图书封面


 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期末读书报告一篇,字数所限删去好多好桑心- - 但求B档)[美]孟德卫(David E. Mungello):《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The Great Encounter of China and the West, 1500-1800),江文君、姚霏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2一 内容简介美国汉学家孟德卫教授在本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1500—1800三个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其中分别以儒学和基督教为两大文明代表,探讨两者在这三个世纪里所产生与代表的中西文化碰撞。就汉学研究思路而言,本书跳出“冲击—反应”论之窠臼,采用了一种相互的、动态的、对称的和平等的方式来看待中西文化交流,不失为汉学研究之新思路。此外,就具体内容而言,本书中对耶稣会士所采用的 “本土适应”传教方式的介绍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在比较欧洲早期汉学家、耶稣会士和启蒙哲学家推广中国文化之不同后,深刻批判了欧洲在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观的变迁背后自我主体性意识的局限性。本文将通过简要分析与批判18世纪启蒙哲学家的中国文化推广活动,以反思我们如何减少该局限性。二 对18世纪启蒙哲学家的中国观的认识18世纪初欧洲启蒙运动兴起,启蒙哲学家“为了欧洲的政治和学术运动,尤其是启蒙运动寻找来自中国的支持” 而推广中国文化,主导了18世纪的中国观。其推广的基础,建立在传教士在欧洲对中国文化的推广—“哲学化的儒学”;其推广的内容,侧重于“无神启的儒学”和“信奉自然神论和开明专制的中国君主”,为其反对基督教和开明君主制寻找“证据”、“榜样”;其推广的结果,不可避免地树立了中国的肤浅形象,并对该形象产生消极反应—“中国人由白变黄”,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西方中心论的发展。(一)耶稣会的中国文化推广:儒学的哲学姿态自1582年利玛窦到达澳门,耶稣会在中国开始正式传教,并开创“本土适应”的传教模式。耶稣会士选择儒学作为其“本土适应”的基础,试图利用“同一”的理念“创造一种基督教和儒学的综合体”,徐光启的“补儒易佛”和张星曜的“和谐、补充、超越”三段论都体现上述努力。在耶稣会的中国文化推广过程中,第一,为了向欧洲证明基督教“本土适应”的合理性,耶稣会宣称“儒家思想中包含自然世界和人类理性的真理,仅仅缺乏基督启示的真理”,从而发展出一套理论“证明中国存在自然宗教”。这套理论一方面支持了耶稣会“同一”、“本土适应”等观点,另一方面,出乎意料地,证明了无神启哲学的存在,从而成为启蒙哲学家们反对基督教的利器。第二,考虑到传教工作所需经费,以及传教过程中向中国价值观开放而有意识拉近文化差异的原因,传教士们在推广过程中美化了中国现状,使得18世纪启蒙时代对中国的印象总体是美好而正面的。(二)启蒙哲学家的中国文化推广:“证据”和“典范”上述传教士出于自身利益而建构起的理想化的中国形象,几乎为17、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全部认识。18世纪活跃的启蒙哲学家们,则在这理想化的形象基础上进行再次建构以服务启蒙运动。第一,如上文所言,强调儒学作为无神启哲学的存在,作为反对基督教的武器。第二,强调中国为开明君主制的榜样。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家深信于此,他盛赞中国古老优越的文明,认为“中国皇帝运用儒家的理性价值观来治理国家”。显而易见,启蒙哲学家对中国形象的再建构与传教士作法在本质上别无二致,皆是出于自身利益而建构与自身完全相反的镜像而产生的他者观。启蒙哲学家强调的是一个“证据”、“榜样”的存在,即一个由以理性原则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世俗而开明的君主构成的国家。(三)对启蒙哲学家中国文化推广的批判诚如孟德卫教授所言,“利用其他文化来支持自己的文化运动并不是理解前者的最客观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异文化的曲解”,启蒙哲学家对中国文化的肤浅甚至曲解认识,不仅树立了中国的肤浅形象,从长远来看,对欧洲自身同样造成消极影响。其一,对中国文化推广的主观性与片面性,使中国的肤浅形象建立在表象基础上,而这种形象极易受思潮影响,对中国的颂扬不多时便转向以孟德斯鸠、狄德罗为代表的批判。无论颂扬或批判,中国的真正形象始终不为欧洲人所知。其二,无论是对中国文化的夸大或贬低,都反映启蒙家自我主体意识的局限性,而18世纪后期“贬华派”的得势,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当时西方中心论的发展。如果说启蒙运动早期对中国文化贫乏了解上的想象曾经激发了欧洲对中国的热情,至19世纪,由于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启动,以及中国自身的持续衰退,欧洲人“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进步,已经无需从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寻求更多的基本价值观”,18世纪的热情已完全湮没在狂热的西方中心论中。三 总结与反思在不同目的驱使下,他者观的形成通常是自我完全相反的镜像,夸大或贬损他者形象都是因为对自我主体性意识存在的天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将自我无限放大,他者形象则会越来越远离真实,因此无论对自我或他者而言,这种局限性是危险的,这一点在上述分析中表现得非常典型。因此,如何警惕该局限性,笔者认为坚持认识的客观性是关键。其一,对他者认识保持高度客观性。“不存在绝对客观地研究异文化的方法,客观是相对而言的”,为一时利益而对他者—如外来文化—进行主观的、人为的挑选和改造,这样所映射出的自我必然有失真实。如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东方”想象,将东方野蛮化、妖魔化,从而强调自我优越性,为西方统治东方提供合法性依据;再如近代中国“全盘西化”的主张,以过分美化的西方观贬损传统文化等。认识他者的目的之一在于映射自身,因此对他者认识保持高度客观态度本质上是客观认识自我,需要我们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他者,谨慎树立他者观,并随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其二,对自我认识保持高度客观性。自我的无限制放大是自我主体性意识极易走向的极端。如天下中国观的形成于华夏文明辽阔范围、华夏文化较早迈入文明阶段的基础上,其文明优越性在同周边地区长期比较中被有意识突显,最终走向天朝上国的极端。因此,首先,认识自我应将自我定位于与他者比较的地位,从而为自我认识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一个监督;同时,比较也需客观。在西方中心论占据主流多年后,反对该言论的观点越来越多,但也不乏为了反对西方中心论而提倡东方中心论的作法,如本书中作者极力从中西文化交流中证明中国文明之伟大,以“找到更多西方对中国的尊重”,其目的便值得商榷了。因此在比较中寻求平衡的点非常重要。自我主体意识中存在的局限是无可避免,同时也是非常危险。自我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增强对于促进个人、国家乃至民族的独立、自强与团结至关重要,它意味着个人人格的获得,民族自我定位的认知,因此极力减少其局限性之必然性不言自明。笔者读罢本书,深感中西文化交流中,中西两方对自我或他者的认识都无可避免摆脱这种局限性,客观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便是原因之一,值得今人反思。
  •     一种汉学研究的新言路——评孟德卫《1500-1800 中西方的伟大相遇》西方的汉学研究,我印象颇深的有两种言路:一种言路是以刘东先生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为代表的注重汉学的学术价值,主要是为了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而另外一种言路则是以史景迁的系列著作为代表,侧重对中国历史传统的通俗化、大众化的演义普及。根据这种简单的划分,美国的汉学家孟德卫的《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似乎可以勉强归属于第二种言路,正如孟德卫在本书的序言中所谈到的,“这是写给历史系学生和普通读者的作品,其主旨是要通过一种最清晰易懂的方式来呈现观点、给出信息,其学术价值便退居次要了”。当然,我虽然勉强把此书归于通俗一类的汉学研究,但实际而言,《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和史景迁的通俗演义式的著作还有着截然的不同。本书的书写上虽然通俗,但并非演义遐想,借曾经存在的历史人物还原中国历史,而是有着很扎实的资料搜集工作,因此虽然在通俗中显示出学术的严谨。而且虽然作者一再谦逊地声称本书的学术价值乏善可陈,但从我总体阅读印象上看,本书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在于对汉学研究的另辟蹊径,采取了与西方汉学研究主流理论相异的言路。在西方的汉学研究中,一直居于主流的言路是用所谓的“冲击-反应”模式来解释中西方的相遇关系。这种言路据我所知,乃是来源于美国社会学家列维在考察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总结出的两种现代化类型:一种是以英法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所谓的“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以日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所谓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顾名思义,前者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的起始动因都源于本国社会内部,是其自身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后者则是在在前者国家的诱发和刺激下,被动的走上了现代化过程。因此,当西方汉学家研究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时候自然会使用“冲击-反应”模式来分析中国与西方相接触的最初过程。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冲击-反应”模式的研究言路并非完全适合中国历史的现实。在一种“冲击-反应”模式的研究言路下,中国文明实际上被看作了一种静态文明,经过了几千年的沧海桑田的演变,历史车轮到了现代踟躇不前,失去了前进的活力,无法经由内部刺激而进步,只有静静的等待外部(西方)的冲击(侵略)才能消极的作出反应。但是正如华东师大的许纪霖教授所言,中国的现代化变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冲击-反应”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的蔓延。孟德卫的《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一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给我们提供了更加新颖的汉学研究的言路。在《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中,孟德卫为了避免落入“冲击-反应”模式的窠臼,采用了一种动态的“将客观呈现的历史与主观选择的过去结合起来形成的混合体”,具体而言,整本书将分别探讨:“(1)中国对西方文明和基督教的接纳;(2)中国对他们的排斥;(3)欧洲对中国文化和儒学的接纳;(4)欧洲对它们的排拒。”可以看出,这种汉学研究的言路和西方主流学界的一直盛行的“冲击-反应”模式的言路最大的不同就是采用了一种相互的、对称的、动态的和平等的方式来看待中西方的伟大相遇。孟德卫在进一步解释两个文明的为什么是“伟大相遇”的时候说,“我并不是要暗示伟大是一个相对标准,以致于任何文化都可以宣称自己伟大。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被证实拥有影响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能力”。恕我浅薄无知,在我的印象中,西方汉学家在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时,能具备此种平和平等的心态者,实在寥寥。台湾学者殷海光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中曾经提到中国传统是一种“天朝型模的世界观”,在此种世界观中,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就是把中国当作世界的中心,从而中国之外的国家则都看作是中国的附属国或者蛮荒之地。这种文化上的优越感一直非常强悍的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所以才导致1500-800年中西方的交流中,两种伟大的文化之间的冲撞与误读,融合与排拒。事实上,如果这种“天朝型模的世界观”一直占据中国人的内心,没有被西方的文化观念所冲击的话,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实际上就处于了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孟德卫之所以把中西方的交流史划分为1500-1800年和1800-2000年两个时期,就是基于一种在1500-1800年间,这种“天朝型模的世界观”还顽固而愚昧的禁锢着大部分中国人的心灵,因此导致面对西方文化的来临时那种惶惑、不解乃至拒绝的人占多数。在孟德卫的描述中,在当时能真正接纳西方文化的实在少之又少。而在孟德卫看来,随着1793年的马戛尔尼出使中华,已经预示了一个辉煌时代即将落幕,而另一个屈辱的时代,另一个中西方真正交汇、碰撞和全面交锋的年代的大幕缓缓的拉起。阅读此书,除了以上所谈到的所采用的比较新颖的研究言路外,给我最大的印象还是通俗易懂。当然这种通俗跟史景迁的通俗是截然不同的,这是一种有意与那种艰涩高深的汉学著作区分开来的通俗,是一种建立在对众多卷帙浩繁的材料取舍上的通俗,更是一种力图用真实的材料传递历史的真实的通俗。用通俗入笔的史家并不少见,但能在通俗中清晰的传递出一种新颖的理念和言路并让我辈受益的,距今只有孟德卫而已。思郁2007-4-21书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美】孟德卫著,江文军 姚霏 丁留宝 苏圣捷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定价23.00元
  •     写下这个题目,我就先对自己鄙视了一番,因为这已经违背了我一向的原则,不对历史意淫。尽管人面对历史的无奈,常常会暗地里想着,假如历史不是这样而是另外那样发展,那该多好。人只有对现实不满了,才会对历史进行假设或者说意淫。孟德卫的这本《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说实在的,并不是一本精彩著作,薄薄的小册子,既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史料,也没有精当的分析,只是题目显得很宏大,一跨三百年,而且将这三百年里传教士们在中国的活动定义为了中西方的“伟大”相遇。孟氏在本书里将中西方“伟大”相遇史分成了两个阶段,1500至1800是第一阶段,他认为此阶段的伟大在于西方发现了东方,并且中国的文化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文化。第二阶段则是从1800年至今,这是中国积弱阶段,是西方影响了东方,因此也就难冠以伟大二字了。孟氏的1500年与1800年这两个关键的年份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样的标志事件,其实我们从书中是无从知道的。最接近1500年的标志性事件,是1514年一个叫托姆·皮雷斯的葡萄牙人带着一个使团从马六甲来到了广州,此次还未到帝都见到皇帝,即使是在澳门建立贸易基地也是在几十年之后的事了。最接近1800年的标志性事件,则是1793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访问中国并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乾隆皇帝在见他们六年后于1799年驾崩。先不谈这三百年的相遇是如何伟大了,就只说远涉重洋,不断地派出使节和传教士的文明,竟然被偏居一隅的文明所影响,本身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东方对于西方的影响,在其文明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因子,我们是难以找寻的;而西方对于东方的影响,却在在皆是,那种烙印是难以磨灭的。1500年以后的中国,远不是一个如盛唐时有着宏大气象开放胸怀博大的文化影响力的中国了,经历了崖山之战,中国的文化已经日见衰微。而经历了1644年后的民族蹂躏,中国传统的文明已经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了。而反观此时的西方,正是刚刚走出了中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近代的文明正喷薄而出,人性正在极大地觉醒中,文化的自信正在恢复中。这样两种状态下的文化究竟会是谁影响谁,应该是不难辨别出的。就像是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入侵美洲,我们就津津乐道美洲与欧洲文化的伟大相遇一样,那是极其可笑的。因为尽管玛雅文明及印加文明也很伟大,但在十六世纪也早已势不能穿鲁缟,岂能对远隔重洋的欧洲形成影响?说中西方的伟大相遇的,尽管是个美国人,但这种对于历史的误解仍然只是个意淫。如果意淫也可以强身健国,我也真想意淫一下历史。如果历史可以停留,我倒真想让历史停留于1279年之前,最少中国文明尽管面对蛮族文化的攻击,还能留住自己的火种;至差也会在1644年止步,那时经过明代的中兴,中国的文化一息尚感存。回到本书,面对一波一波的传教士潮,当时的统治者却拿着早不知是什么文化的东西,当作中国文化来拼命抵御所谓的外来影响。假如当初放弃本已是杂种文化的东西,认真吸取西方的文明,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假如在1800年以后,中国面对英国的炮舰,就如日本面对佩里将军的战舰一样的反应,打开国门,那么中国又会怎么样?算了,扯远了,历史是容不得假设的。只是觉得在孟德卫所写的1500至1800年这伟大的三百年间,以及之后孟氏觉得中国被西方所影响的并不伟大的二百年间,中国是将节奏步步踏错,总是在关键时刻历史就在那里拐了个弯,历史总是很吊诡地戏弄着中国人。悲夫!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想遇
  •     (“17世纪欧洲的一种信念认为,中文或许就是《圣经》巴别塔事件发生前所存在的原始语言……”
  •     中国文化的再度发扬光大不是一个梦
  •     毛毛的推荐
  •     很有意思的普及型读物。译文流畅,但译误不少。但部分内容俨然是西方汉学家对中国的误读与简单化分析。
  •     80分。宏大主题下的科普般的学术叙事,读来轻松。一些观点独具匠心,部分文字段落和图片编排是最大的问题。
  •     不错的入门书
  •     裏面的圖畫特別是對中國孔子的認知和西方人對中國人形象加以曲解的名為“神奇的茶壺”等珍貴圖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篇章安排好象有点文不对题。有人的翻译也不敢恭维——博士又怎么样?!
  •     西方宗教眼光下的历史
  •     当当清仓时买的,看完才发现,这难道不是一篇论文吗。论题,传教士在中国不得不说的密事。
  •     讲述了1800年以前中方和西方分别对对方文化的影响和排斥。这个过程由宗教的传播站主要地位,主要由西方主导,中方被动接受。
  •     书店中读了序与第一章,第二章部分
  •     从双方宗教 艺术的交流入手 看得不是很仔细 没看出作者所说的新观点
  •     概括过于简单,史料整理有点的乱。可能是反映过来和谐太多的缘故?好吧整本书最让人觉得有趣的是传道士和他们的中国门生的jq...
  •     外国人看中国,简练新颖。康熙令人敬佩
  •     薄薄的,很简单,普及性的读物
  •     读过之后的感觉很朦胧,模糊,应该是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太少了......
  •     很有意思
  •     原初语言,从字汇到汉语入门,大洪水,李约瑟讲莱布尼兹和朱熹,中国人由白变黄
  •     欧~ 原来莱布尼兹那么牛的,我们还一直嘲笑他…… 鄙视我吧~~
  •     较精简,有些地方觉得编排的不是那么好,排斥部分常常又写到接纳。翻译中沙勿略没有译出来,神父与牧师也是错的,这些地方多查查就没什么问题。整体上文字比较顺。
  •     001
  •     翻译的感觉并不太好。。。中英对着看 还发现了这一章的内容接到了下一章上面去。语言很多地方也基本是直译
  •     注释和引文挺有用的。
  •     接受与抗拒和,转变和威胁的来源
  •     很好的一本书,跟我的研究生方向相近,读起来特别有感觉。准备多关注孟德卫的东西
  •     ..
  •     高中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