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章节试读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07
ISBN:9787532801923
作者:毛礼锐
页数:689页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的笔记-第6页 - 宋代的教育

一.文教政策
第一,重文。第二,尊孔崇儒,重整封建纲律伦常。第三,提倡儒佛道融合,为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官学教育
教育对象的等级限制放宽,满足了庶族地主阶级的要求。官学教育管理体制和体系进一步完备。官学设科进一步加强。官学教育经费的确定,颁置学田。官学私学和书院相辅相成。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重视,并力求使之协调一致。
对地方官学给予高度重视。设立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委派专人负责。选派或自择合格人员任教。转拨学田,保证办学经费。地方官学按三舍法升补太学,建立起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联系,调动士子入地方官学的积极性。
三.蒙学
当儿童开蒙之际及时施以正当的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进行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学,以识字、写字、背书为主。重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重视对基本知识的熟读牢记。道德品质的培养与知识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十分注意生活仪节和行为习惯的训练。注重儿童的学习兴趣。
宋代的蒙学教材有分类专写的倾向,伦理道德、历史、诗词歌赋、名物制度、自然常识渐有专书。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大大加重。农工商各行各业知识和技能组建充实进蒙学教材。
注意采用传统的教材,又重视教材的更新。著名学者直接进行或参与编写蒙学教材。蒙学教材把以识字为主、传播基本知识和培养伦理道德规范紧密而巧妙的集合起来,注意体裁多样化。切合儿童的特点,善于将重大的政治要求与儿童生活日常结合起来,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记诵。
四.书院制度
南宋书院的勃兴主要表现在:书院数量空前增多,规模扩大。书院活动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藏书、供祀、讲学。书院进一步制度化,订立了比较完备的条规。
南宋书院的勃兴是由于理学的发展促成的。南宋官学的衰落是直接原因。南宋科举制度的腐败是重要原因。佛教的影响。印刷术的发展。统治集团内部斗争。
五.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考试制度的加强。第一,增加科举取士名额。第二,期考录取后的待遇。确立殿试制度,科举及第即可授官。第三,完善科举考试制度。不准朝廷官员推荐考生应试,限制主考官的权力,限制大官僚及世家子弟的应试特权,严格考试纪律。
学校育才与科举取才的关系问题;德行取人与以文取人的争论。
六.科技教育
1.辩证思维方法的培养。
2.数学教学计划杨辉《习算纲目》的问世。
3.实验、演示、观测方法的广泛使用。
4.教学仪器与设备的增设。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的笔记-第328页 - 明清的教育

一.文教政策
1.尊经崇儒,以程朱理学为文教的指导思想。
2.文治天下,以德为本。
3.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
二.蒙学
教材:1.重视汉字的特点;2.注意与日常生活联系;3.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特点。
教法:1.识字教学。指物识字,卡片识字,书上识字,对比识字。2.写字教学;3.读书教学。读书,背书,温书。重视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重视朗读的指导,强调先理解后记,提倡精读与博览相结合。4.作文教学。先放后收,多留少改。
三.科举
第一级考试为童试。童生先在州县级考试,由州县长官主考,中试后称为“生员”,通称为秀才。第二级考试是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叫大比,多在八月举行,又称秋闱,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乡试中举称“乙榜”,乡试第一名为解元。第三极考试称为会试,是中央级的考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季第二月举行,又称春闱,由礼部主持,中试后称“进士”,会试第一名为“会元”。第四级考试叫殿试,皇帝的复试,考中分三甲,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举子应试资格是德行、学业、出身。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的笔记-第459页 - 黄宗义的教育思想

一.公其非是的学校教育主张
改革学制,实行普及教育。
学校的性质作用。学校不仅是养士育才的场所,而且有议政辅政的作用,应担负改变社会风气、提高全民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
教师的首要条件是政治条件,在政治条件中最重要的是主张民主,在业务方面教师必须有真才实学。
二.经世致用的实学教育
主张文武合一;注意自然科学方面的东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三.学用一致的教学方法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的笔记-第419页 -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思想基础
心即理,心是世间万物的本质,世界万物及其规律、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二.学习论:
致良知。良知是宇宙的本体,是认识的本体,是道德修养的本体。致良知是认知过程,学习的目的,也是道德修养的办法。认知不是外求,是体验良知,只要心正了,一切言行自然会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致就是存其心,求其心,守其心,对先天固有的良知要保存它、培养它;致就是去人欲,去蔽害,是对人欲省察克治的修养功夫。
1.反对盲从六经,提倡自知、自得。
2.反对迷信古圣先贤,提倡惟是之从。
3.反对对个性的束缚,提倡点化、解化和谏师。
三.道德修养论
知行合一。知,是知善知恶,即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是为善去恶,即人们的道德实践和实际行动。重视主观意识的修养,随时克制不良动机的产生,主张悔悟与改过,强调道德修养和实际活动结合,重视培养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揭示了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的指导作用。
四.施教原则
随人分限所及,因材施教、循序施教。
德育和智育相结合,使学生品德和才能都得到发展。
五.儿童教育理论
1.教学方法上,采取诱导、启发、讽劝的方法;
2.教学内容上发挥诗歌、读书、习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
3.教学程序上,要动静搭配、体脑交叉。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的笔记-第501页 - 颜元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活动
1.教育学生坚定其志、不畏流言。
2.严格要求。要求弟子言行一致,力行实践,注意培养弟子善于判断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3.因人质性,各尽所长。
4.讨论德业,规过辩学,教学相长。
5.尊师爱生。
二.教育目的
培养有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级官吏和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
三.教育内容
1.主张身心兼顾,性形并重。
2.实文、实行、实体、实用。
3.主张文武兼备。
四.教学方法
习行。行先于知,因行得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人民获得知识的目的全在于实行、实用,帮助人民办事,而且只有时间才能辨别出是否是真知。习行是进行德智体教育的主要手段。
1.讲授与习行结合;
2.讲说与辩论结合;
3.讲与练结合。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的笔记-第86页

一.胡瑗
苏湖教法:1.重视学校教育,重视人才培养。2.提倡“明体达用”的教育目的,学以致用。3.创立“分斋教学”的教学制度。经义斋培养文职官员;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学一个主科,还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培养各职能机构和部门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4.因材施教。5.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图形图表的直观教学,游戏教学,考察游历。6.尊师爱生。
二.张载
人性区分为善的天地之性和恶的气质之性。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敦本善俗”,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首先要教人懂得如何做人。
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存身存性。穷理,尽性,穷神知化。恰守古礼,认为理是天然合理的,永恒不变的。
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养于正蒙,立志崇德,集义养气,克己复礼。
闻见、穷理、尽性的认识论。
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把握恰当时机,启发式教学。
学:勤勉不息,虚心善问,博学精思,解疑求新。
三.程颢程颐
教育的作用:社会作用:育人才,一道德,正人心,美风俗。对人的成长作用:变化气质。
教育内容:四书五经
道德教育:立志,存诚,主敬,养心,寡欲,养正于蒙、禁于未发。
教学思想:格物致知以穷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守约贵专,读经致用。
四.王安石
改革学校教育制度,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明确了学校教育在社会生活和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和确定了专门学校的地位。各类学校规模扩大,数量增多,教师学生稳定,教学秩序和质量得以改善,学校实行分科设置、分科教学,有利于专门学术和技艺的发展和提高。学校教学既中理论学习又重实际锻炼,严格考核,奖惩分明,有助于实用科学的发展和使用人才的成长。
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着重于制度上的变更,《三经新义》的修撰和颁行着眼于理论体系和学术风气的改造。
教育理论主张:1.重视学校教育的地位和利用。2.学校教育应该培养经世致用的有用人才。国家必须改变取材标准,教育内容必须更新。培养目标应做到读经致用,广识博通,文武兼备。3.强调后天学习锻炼的重要性,必须有正当合理的方法、遵循固有的规律。
五.朱熹
要明确教学目的,端正教育方向,继承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教育的指导思想应以“明人伦为本”,要教人以“德行道艺之实”。
把学校教育以年龄、心理特征为依据划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确定了两者在任务内容和方法上各有侧重和特点,既肯定了他们之间的区别又肯定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阐明了小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大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扩充、深化和完成,主张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都应受到重视,并力求使之协调发展。
道德教育:存天理,灭人欲,变化气质。1.思想灌输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知、情、意、行四个基本环节,即灌输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磨砺道德意志、躬行道德实践。2.道德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循序渐进。3.正面引导与规范严防相结合。4.高远处着眼和细微处入手相结合。
穷理,格物,致知,知至。
教学原则:启发诱导,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思结合,采用比较众说异同的方法;博专兼顾,先博后约;温故知新。
读书法: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数字的旨意;4.切记体察,心领神会、身体力行;5.着紧用力,要抓紧时间,要振作精神;6.居敬持志,读书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
六.陆九渊
教育作用和目的:明理、立心、做人。
道德教育:1.存养,寡欲,从日用处开端,保吾心之良,主要靠自我反省;2.剥落,去吾心之害,需要教育手段,需要师友切磋。
教育思想:自存本心,道不外索。优游读书,自立自得,注意心教。
道德教育(与朱熹比较):整体上明了,不是逐一理解;尊德性,不是道问学;提倡独立思考,不迷信书本圣贤;强调躬行践履,反对学而不用。
七.事功学派:陈亮、叶适
教育理论:求实用、讲功利、论真才。
教育目的:教人做人,培养明道义、有实学、德才兼备、文武兼资、博学多能、智勇仁义的人。
教育内容:从六经中所载的治迹治道中得到参证,因时因事,用于民生日用之间。研究历史上的兴亡成败,考订各代名物制度,把历史文献知识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主张广通博洽,百家皆可教学。重视艺能,提倡艺能以理百事。
教学方法:学以致用,立的放矢。刻苦磨练,不断积累。大胆批判,勇于创新。严谨治学,师友讲论。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的笔记-第475页 -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作为财、兵、智三纲领之一。
文化教育大权应该在皇上;学用结合;文武结合。
二.教育作用
习与性成。一是影响人的先天之性,使其潜在的认识能力得到增强和发展;二是通过教育和学习,方能取得知识才能、形成道德观念,即后天之性。三是通过教育可以革除恶习。人性的形成,受天然素质的影响,受环境的影响,受教育的影响,受学者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而要发挥主动性,就必须按照受教育者本身的认识运动规律,顺乎其性来教育。
三.教育思想
1.教育是启发学生自悟的受业过程。
2.学思集合,以思为主。
3.教学当深知其心,因材施教。因机设教,教之时、教之序;因材启发。
4.学有当务,教必著行。
5.教师应当恒教事、知自明、不泥古。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的笔记-第312页 - 辽金元的教育

一.文教政策
1.兴学设教以加速封建化的进程;
2.发展教育以促进民族大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
3.重才养士以增强国力。
二.完颜雍
人才是治世之必须。人要以才学品德为主,不要求全责备。要打破日月资考和以高卑之差的常规戒律。对所需人才,要能及时发现,趁其年富力强之时用之。
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健全科举制度。强调读书向善,主张修身养性。强调教育与培养忠孝人才的关系,突出教育的作用。
三.元好问
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化民成俗,培养人才,繁荣国家。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强调人尽其才。科举取士应起到促进士风改善、教育普及、人才成长的作用。
广博实用的教育内容。
广求师,重交游的治学方法。
四.耶律楚材
以儒治国,尊孔兴学。
以佛治心,修身养性。
五.许衡
把人性分为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受气的清浊影响,使天赋的天理、明德受到不同程度的遮蔽,应该变化气质,通过兴办学校使之去昏蔽、复明德、见天理,使上下各尽职责、遵行天道。强调弃物而反求于己,从自身去体察,从本心去求良知。
道德教育。认为人具有天赋于人类的良心,良心中蕴藏着性。人的良心本来是善的,其所以为恶,一因气禀所拘,一因物欲所蔽。所以道德教育的功用,一则培养已有的善端,开发未来的善端,一则防止未来的恶端,割除已有的恶端。持敬,谨慎,审察。
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戒骄戒躁。用人当用其所长,教人当教其所短。
六.吴澄
人性是得之于天的,天理便是人本然之性的反映,人之所以有善恶不同,全在于气质上的区别。人皆可通过教育识见天理,发展和回复自己的本然之性。从自身去发现,从本心去求善端。反求诸己。变化气质。
把一切只是都归结于内心灵感的作用,是天生智慧的结果。主张学习四书五经。实悟,读书必须深入思考,不能只限于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要确实领会书中深刻的道理。实践,学习必须付诸于行动,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躬行,得到真实可靠的知识。两者统一于心,同时兼尽。读书穷理和内求本心二者缺一不可。
道德教育。主敬,主静。存天理,灭人欲。格物,研精;诚意,慎独。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的笔记-第438页 - 王廷相的教育思想

一.人性论与教育作用
离气无性。精神离不开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人性是第二性的。人性先有其自然属性,然后有其社会内容。
性成于习。环境与教育在人性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生而具备可习的人性基础,与生俱来的人性有待完善,肯定人性的后天习得。
二.认识论
1.思与见闻之会。人的认识能力是无线的,知识的获得在于见闻与思考的结合,由感知而获得见闻,又由思维对见闻进行加工而形成知识,知识来源于见闻,形成于思考。
2.行一事即知一事。由内而外的过程,即行。通过观察实验去获得真知,通过实历获得知识。
3.主张类推、会通。
4.不迷信古人,只要言之有理亦可信。对待前人的态度是论其是否合乎道真,力主独立思考和察验、实历。
三.学习论
学习目的:修身济物。修身,对自己而言,改变气质;济物,对世而言,学求适用。
学习要求:修养兼为道德过程与认识过程,兼有道德目的与认识目的。道德修养服从一个根本的要求--利国利民。学必须先养心性,造成一种不带任何偏见、不受外物干扰的学习心理状态。修养不仅表现为心灵活动,还是外在的言语活动与行动;动静结合。
学习方法:博约结合,学思结合,学行结合。记诵,情思,践履;学-思-行。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的笔记-第528页 - 戴震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培养理民治安的贤才,能够体民情、遂民欲,智仁勇兼备。
经学教育和科学教育:由词通道。以经学教育代替理学教育。提倡实用科学。
教学论:明理解蔽。教育的任务时使学生明理。人皆有通理的材质。须用学习和教育来扩充学问以尽人之材。
道德教育:强恕去私。
1.道德起源于人伦日常,每个人都有几乎平等的材质,每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都是后天所得。
2.欲是道德的基础,是人的本性,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欲才有为的社会,欲望促进人努力向上并追求事物和道德的真理,既要满足人应有的欲望,又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做到合情合理、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乐其业,天下就可得而治了。
3.平恕去私是道德的基本原则,以己推之及人。
4.尽其必然是道德的最高标准。道德规则必须以自然的法则为准,一切道德的行为均应符合自然的原则,即理,受条理、法则控制的自然就变为有道德尊严的世界。


 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