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之死

出版日期:2016-3-10
ISBN:9789863870846
作者:賴香吟
页数:264页

作者简介

最痛的人所給的安慰往往都是最溫柔的
賴香吟短篇創作的十年釀藏,精煉如永生之華
穿越魔幻時刻之後的自由
——如今文青當然不是個乾淨字,消費流行與裝腔作態使它討人厭,這本書回收此字,不是擁護,不在批判,而是想理一理文青這個字曾經乾淨的成分。是的,曾經,意味今已不存,初心已改,所以文青已老,已死——
這些年,觀看同輩甚至較我年輕世代之文青變形記,不免有此感嘆,可我又偏偏不想放棄。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然而,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就莫再多煩憂;揮別脆弱惶惑的自我,然後,懷抱著那麼一點乾淨,繼續向前走吧。
〈在幕間:一則偽評論或偽小說〉
命運的手掌重重地朝他們新生的身軀狠打了幾下,放聲啼哭,一股新鮮空氣倏地湧進胸口,他幸福但悲傷的知道,他與久別的妮亞重聚了,可是,眼前這一生,他想在妮亞的身軀裡,取得愛情,恐怕將走得比前生更為辛苦。
〈暮色將至〉
他發現,病魔和他們以前反抗的霸權異曲同工,全是蠶食鯨吞,橫取豪奪,毫不手軟,過去還是看得見的政黨、敵人、殺手,現在一刻一刻啃蝕過來的卻是誰也看不見的病變、命運、死神,難怪阿君要沉默了——
〈靜到突然〉
塵埃細細,色壞形空,過去無數淡水寫生所描繪過的藍天、白雲、綠樹、紅瓦、黃貓、黑狗、灰色的人,已隨光陰流向大海,二十一世紀人類正在匆忙趕赴最後的夕陽。一念之間的愛情。靜到突然。
〈天竺鼠〉
我們搭起一棟房子,我們工作,購物,踏青,探望父母,出入作息正常,假裝這個家庭就算稱不上幸福美滿,也是平靜安穩。愛是可以模仿的嗎?愛是危險的問題,避開這個危險我們可以模仿成真地生活嗎?
〈約會〉
他抱住她,先是安慰,然後生出了點激情,開了那無數難以分辨的痛與苦的閘門,嘆息如浪生湧,接而帶來平靜,讓人不願意分開。這樣的擁抱是太長了,他感覺到她一如少女,然而,人生終點就要來了,他們要一起走到終點嗎?
〈日正當中〉
她靜靜坐著,懸著頸,如有巨斧隨時可能落下,在如此的美好裡。戶外明豔,室內陰涼,哪裡傳來哪戶人家午睡醒了扭開收音機,咿咿嗚嗚,她支著頸子,感覺自己如一艘擱淺的船,停泊在荒廢的小漁港裡……
〈遷徙〉
高樓夜風冷,他拉拉被子,十二樓,這輩子沒想過住這樣高的所在,鳥兒似的,人講落葉歸根,他與妻子到頭來卻選了這麼高的枝頭,靜靜地棲息。
〈小原〉
他瞪著她,狐疑且孤獨,她果真不在乎自己了。他忽然生氣起來。她不知道這是因為她嗎?自從他愛過了小原,他便成為一隻夜半不眠奇怪的獸。
〈文青之死:A Fond Farewell〉
輸掉的拳擊手。愛我,別走。我的抒情,我的怪胎,我的Sunrise & Sunset。千禧年,我二十七歲,搖滾樂裡有該死的27Clubs,但我從來沒想過要死,我甚至想要重新開始。

书籍目录

在幕間:一則偽評論或偽小說
暮色將至
靜到突然
天竺鼠
約會
日正當中
遷徙
小原
文青之死:A Fond Farewell

(後記)時差

内容概要

賴香吟
台南市人,畢業於台灣大學、東京大學。曾任職誠品書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台灣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台灣文學金典獎等。著有《其後それから》、《史前生活》、《霧中風景》、《島》、《散步到他方》等書。


 文青之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是如何拟下这个惊悚的题目呢?本来冒出来的是“无人幸存”这四个字,更惊悚。某个午后,我正对着电脑屏幕眼前失焦,扭头看看阴沉的窗外才重新对焦。“无人幸存”也许会被看做歪解,按照赖小姐的原意,明明是探索那(26岁)中断之后的可能。生的可能。(这有一点像我对陈雪那部长篇小说的理解。毕竟她们也都是同代人。)那就让我改成“无人幸免”吧。「吉兒微笑,笑得很淺。他們都死了。我們還要繼續活下去。」这里的死,不仅仅是生命的消逝。还有另一种死。我们并不是同代人,我是说与赖小姐。五年级、六年级的成长“听惯了自由、民主一大堆漂亮口号”也无法感同身受。但总有些共通,毕竟也总是在探索那些可能。有人(渴望)躲在学院生涯,却又“意兴阑珊”。(“暮色将至”读过好几遍,但这次,有意无意一笔带过那句“意兴阑珊熬着学位”却不能够更被击中。)网络时代,若非刻意掩蔽,消息大多实时秒传。所以,即便不需要生活,生活就都扑面而来呢。它们逐一超出你我的日常经验。偶尔也会晃一晃神。正如“文青之死:A Fond Farewell”一篇中,嘉嘉希望从吉儿那儿看到一种可能——“不一定要受苦或搞得天翻地覆,也可能过一个有感觉的人生”那样,读赖香吟的诸位,难道不也是怀有这样的隐秘心境吗?连续几天都每天看两篇,每每合上书页也似乎都有那么点郁郁难言。我不大喜欢去联想作品本身与作者的人生际遇。可是,读到最后一篇“文青之死”,突然生出了一点惊讶。我有点(非常不专注的)出戏了,突然意识到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也许赖小姐也是位母亲?但这惊讶(与由衷而生出的几分欣慰)终究被另一段所击破,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场景?——「黃金海岸,除了戲水與婚紗的人潮,其實也有僻靜之處,我們常去的鯤鯓小漁村這一帶,走過野草荒徑,海天蕭瑟,幾乎讓人錯覺可以拍安哲羅普洛斯的電影。兩個孩子許多次在這兒玩沙,大人望著遠浪一波一波打過來,那種時刻我們需要或許只是獨處,等天暗下來,蚊子來了,兩個孩子會捧著滿手貝殼,小羊那般倦了挨過來說要回家。」——对于一个读过一点赖小姐散文,或者更有幸读过一点友人“五月”的非虚构性文字的读者。不难从这里发现年轻时光是如何影响作者及其写作的。个人经验是怎么也脱不掉的,这也无妨。就像个人风格无法泯灭一样。赖小姐娓娓道来,时光流逝,城市变迁。“文青之死”里的台南——“什麼都歷史悠久,連亂葬區也是積累百年而成,本屬遙遙南門城外,孰料滄海桑田,今日這片土地已經可算都市核心,周邊監獄早在幾年前便改頭換面成百貨商場、五星旅館,成為觀光客必到的新天地。”“迁徙”中,那挟妻女外孙去乡下探母亲归来的车上,主人公“走的是直通市區的新馬路”,看到车上在女儿怀里熟睡的外孙,他想起了少女时代的女儿在归程中也会熟睡,“滿街嶄新路燈在瞬間亮開,他眨了眨眼”。都不由得让我想起从前的“热兰遮”,也许是读了好几遍,我仍记得那车程,那遗迹。在赖香吟的故事中,人们往往少不了辗转挪移。这并不稀奇,“离散”已经成为岛屿写作的一个主题。(无论是来到岛屿的人,还是离开岛屿的人,都是离散者吧。)赖香吟的主角们并不因“离散”而秩序混乱,或者动荡,如同她的叙述本身,主角们经历过的地方不过内化为了他们的个性。去国,或者离乡。也少不了归来。“静到突然”,那几乎静到不存在的短暂苏格兰生涯,阴雨、阴郁就一两句那样拂过——“愛丁堡的雨讓她想起基隆。”“暮色将至”里,只有书和高丽菜的东京小屋,那是“他們離開了北投,在海外像小夫妻般克勤克儉生活。”那么多篇章看上去都是有关中年心事与失败的(不存在的)爱情(感情),却根本意不在此。主角没法挡住时代运转,又没法真正游刃有余。(这一点在“暮色将至”中更明显吧,电视机里曾经并肩一同为着什么走上街头的同侪,如今不也是那样的政客吗?)他们只能看到台北地景之变。“暮色将至”里,“他從山坡居處走下來,穿過捷運地下道,來到鐵軌對岸的醫院。這一帶,出國前他熟得很,但捷運通車後很多地景都改變了。”或者是,“静到突然”里,“世紀末的好事是,昔之荒郊僻壤吳興街,劃入新興信義區,地價不可同日而語,不過,房子沒拆,家庭沒垮,屋內依舊囤積數十年大大小小、過時、發霉、褪色、變形之垃圾,那些幾千幾百萬甚或上億的房地產值,只是心理數字”。一切落脚于琐碎——处理前妻后事,与丈夫争夺孩子抚养权;却又不有关琐碎——社运的终结,都市的膨胀。离去复归。还记得《岛》其中的一篇吗?情侣,东京,争吵,死亡。“天竺鼠”也运用了她若干年前曾用过的这样的故事内核。不同的是,这次死者连“被叙述的内容”都不是了。作者刻意未言明的“死亡”情节却很容易猜出,或者说她用“不言明”来制造出某种效果——死者成为某种阴影,生者需要背负的——那是不能拿出来说的,大家要假装没事并且各自消化的。(即便作为读者如我,读虚构性的作品只希望看到虚构。但还忍不住为作者感到心痛。)结尾很有趣,日常的打破,秩序的维护——我愿意这么去理解。这也契合最初读《其后》,我对赖香吟的感觉——“一直在拼接”。“父辈”也是一些篇章的主题,与《其后》之中,赖香吟试图理解父辈不同,在这里的一些篇章,她已经试图站在了父辈的角度讲述。“约会”中,故事以老年生活展开,去医院“约会”。此时,前面所说的“中年心事”隐为背景。当时间拉长,那些心事就无足挂齿。三两年不通音讯却也不那么重要。不过是活下去。以及有那点点星星的关联。“迁徙”,用一场搬家作了老年生活的开端。又再用上一辈的逝去,引出返乡,离乡。本省人与外省人的身份也像是写入基因,仅用一句两句讲出,也不会有标签化的危险。(这便是赖香吟的特点吧,不需要长句子,与一些台湾作家很不同。)平房到透天厝再到高楼大厦,居住空间在生长。乡与城,是水平的地景变化,而向上搬迁又是垂直变化。再伴随着年岁生长,新生死亡。生命不过如此吧。以上这些,是拼拼凑凑,将一个礼拜陆续记下来的点点读后散记拼接而成。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怎么结尾了。也许我应该摘抄一段最好笑(或是哭笑不得)的?——“[Before Sunset]碎碎念到最後,她哭了,得到一個若無其事的安慰,得到Jesse對她說:「我好高興妳沒有忘了我。」我呢?冷掉的爆米花,好難吃,我就算哭到慘,也不可能有丁點運氣在淘兒[音像店]再見海報男,不可能浪漫到塞納河畔的莎士比亞書店去巧遇海報男,不可能,不可能的,屬於我的現實故事是海報男根本遠去新大陸念他的生殖醫學,我們最可能再見的地方不會是在試聽室而是不孕不育症門診。”(“文青之死”)或许,还是正经点——“平凡贪看戏剧的人,一旦来到宛如戏剧的人生,才惊觉戏剧竟是凝练了那么多不可胜受的现实。”(“日正当中”)嗯,无人幸免的现实。
  •     随手记,并不是个好题目////其实这是我第一次读赖小姐的短篇集。篇章之间写作时间跨度颇大,但大抵都是她被现实伤痛折磨之后,在自我疗愈与抑郁跌撞寻觅新风格的途中所作,因此和想象中的清新隽秀大不同。读来,一度吃惊于也郁郁于故事的烦琐、人物的黯淡与笔法的刻意压抑。分篇而论,末篇同题作《文青之死》与前面几篇在文与质上都有较大区别,而前面几篇短篇,无论故事笔法情境都呈现高度统一。写的是形形色色的初老(甚至老年)男女被火嚣生烟的日常生活侵略撕扯埋没,如作者在后记中自陈,是“关于内在生命与现实相互牵制或漠视“的故事。藉以呈现这种相互牵制与漠视过程的载体,多数是感情婚姻生活的不如意,兼及政治理想的破灭(《暮色将至》)及衰老与病痛(《约会》、《日正当中》、《迁徙》)。被现实击倒、一去不复还的,是感情、理想、时间;三者彼此缠绕,形成灰扑扑的故事底色。即使是其中拥有着少见光明结尾的《约会》一篇,讲年少时分开的一对初恋情人,历经人世风波终成老来伴的故事。故事主角老人严以新在结尾近乎庄重地拥抱了他的方方,替她抵挡住脆弱与恐惧——关系重新缔结,而非离散或分裂——但横亘他们之前的,是终究难以逃脱的病、老、死之阴影。死亡阴影(依旧)无处不在;在末篇《文青之死》中,终于盛大地降临。故事的女主角嘉嘉在人生的碰撞跌宕中,逐渐掩藏天真(非贬义)的文青梦想(无论关于个人生活还是左派政治),入职体制(又离职)、为人妻母,如试炼般触碰到现实的形状。与嘉嘉的人生轨迹远近呼应的,一是俨然嘉嘉之文青前辈的吉儿,“很高兴有她这个世代走在前面,让我从青春期就知道还有反叛与追梦之路可走”,“我暗暗期待吉儿对我显示一种可能:不一定要受苦或搞得天翻地覆,也可能过一个有感觉的人生”;而吉儿早于嘉嘉结婚生女又离婚,温婉不言,却也结结实实地捱度过了千百种人世烦忧。二是呼应题目的“死”,在嘉嘉与吉儿的试炼岁月里,不时听闻那更大的时空众传来的前辈文青的死亡消息。Elliott Smith,Kurt Cobain,Amy Winehouse……此起彼伏的死亡串成星座,悲哀而清澈的亮光映照着黯淡的日常。“死亡的人站在未来看着我们”,对嘉嘉与吉儿而言,那星光既是警告、讣闻,又像诱惑甚至牵引。她们遥望着前人璀璨的死亡,在现实之海中浮沉,纵有狼狈挣扎,至少并没有急不可耐地蹈前人覆辙扑向那人人必有的结局。那么,“不一定要受苦或搞得天翻地覆,也可能过一个有感觉的人生”的期待,是落实还是落空了呢?嘉嘉或吉儿或作者并未明白地给出答案。文章结尾,她们只是说,要活下去,要Fight。(赖小姐在后记里说,“甚至,我写出了Fight这个字。”)“他们都死了。我们还要继续活下去。”活下去的宣言,不仅来自文中的嘉嘉与吉儿,也像延续了《其后》,如同赖在事件之后的又一次发声。从故事的虚构到自传,从人称的他人到自我,从视角的冷静旁观到温柔贴近,《文青之死》正介于前面一系列短篇与《其后》之间。另外,本篇令我窥见赖小姐写作技艺的两点:一是文笔气质配合人物境遇、性格的转变;嘉嘉在文章初始的文青形象,坦率可爱近于浮浅(非贬义)。二是,黄锦树的书评里提到《约会》和《静到突然》时有很棒的解说,“这两篇小说(及集子里的好些篇章)主人公都不是文青,但那种处理方式,还是蛮‘文青’的——”;但对比之下,更可看出《文青之死》的主人公更“文青”。相对前作,嘉嘉所遇并非多大的伤痛,不死不老不病不离婚不奔忙,散佚的理想源自时代的自然变迁而非坎坷命运,文中的死亡大多来自远在天边的偶像;但她仍旧敏锐地、柔软地察觉到了现实的伤害与折损。这是文青的。那么最后,什么是文青?小说本文和后记中几次给出了不同又相近的解答。赖小姐写,“世间好矛盾,既要人真心,过分真心又让人活不下去。”文青之心,大概是那如蚌壳内软肉般脆弱、柔软、真挚的存在吧。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假若有朝,「阿宅」兩字如同文青成了同時是吹噓也是嘲弄的字句,我們會不會也有一本〈阿宅之死〉?無人知曉。矛盾是:假使御宅真有死期,動了想寫這樣一本自溺書的念,肯定是瀕死的徵兆之一。
  •     書名是最後完成的短篇小說篇名,直接拿作書名使用,但總體而言還是滿符合這本書的內容:過去之死。(我自己覺得文青原先所代表還算不錯的含義已死啦) 其中〈靜到突然〉跟〈遷徙〉我非常喜歡~〈文青之死〉則是因為一些文青界(?)名人,一開始覺得有點乏味,對主角也沒有認同感,陳君對她的批評我反而還有些認同⋯⋯但關於人被現實磨礪的這件事情,還是讓我愈膽戰心驚,最終喜歡這篇故事。
  •     讀完才能明白什麼是賴小姐所謂「現實人生凌駕靈敏之心」。年少時讀五月寫的愛慾、理想、死亡,如今讀她寫的家庭、婚姻、生活。於眼下的我而言,後者不比前者更真實,卻比前者更具有警示性。「我們得先學會活得夠久,才能等看生命要教給我們什麼。」
  •     get stronger
  •     挥别
  •     随处可见的臆断和自以为是。
  •     「走吧,在清明的生命腐敗之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