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淹没和被拯救的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42639943
作者:[意] 普里莫·莱维
页数:243页

后记

结语    我们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永远无法忘记的那份经历,对新一代西方人来说并不相干,而且随着岁月流逝,这种断层也日趋严重。对于20世纪50、60年代的青年,这些事件联系着他们的父辈:在家中,人们会谈论这些往事;他们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地保存着。而对于80年代的年轻人,这些只是他们爷爷的事情:遥远、模糊、“历史性的”。这些年轻人被当今不同的、紧迫的社会问题所包围:核威胁、失业、资源耗竭、人口爆炸,他们必须调整自我以适应疯狂而频繁的技术革新。这个世界的结构已经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欧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殖民地帝国已经屈服于亚洲的人口压力和非洲国家对于独立的渴望。在新兴国家之间,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也不乏斗争和悲剧。德国,分裂成两半,虽然有着不确定的未来,但已经变得“可敬”,而事实上德国手中掌握着欧洲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催生的美苏两极政治,仍然持续。但在最后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两个大国政府所基于的意识形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们的可信度和光彩。怀疑的一代正站在步入成年的门槛上,失去的并非理想而是确定性。事实上,他们对已被揭示的重要真相心怀疑虑,却情愿接受不重要的琐碎事实。这样的事实,无论理性或狂野,都在文化时尚的悸动潮流下,日复一日地变化着。  对我来说,与青年交谈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将其视为责任,同时,也是一种危险:时代误植的危险,不被倾听的危险。而青年一代必须倾听我们的述说:因为我们集体性地见证了一个至关重要、意料不到的事件,而至关重要正是因为意料不到,任何人都没有预见到这一事件的发生。它的发生违背了所有的预言;它发生在欧洲;让人无法相信的是,整整一代文明的德国人,诞生于魏玛共和国那热烈的文明之花,却追随一个小丑(他的形象在今天只会激起嘲笑)。然而他们却遵从阿道夫•希特勒的指示,歌唱他的颂歌,直到酿成一场巨大的灾难。它发生了,所以还会发生:这正是我们要倾述的中心要旨。 它可能发生,它可能发生在任何角落。我并非有意危言耸听,也不能肯定它会发生;正如我在本书中指出的,释放纳粹疯狂的所有因素再次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不详的征兆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暴力,无论“有用”或“无用”的,都呈现在我们面前:它或者如毒蛇般穿行于偶发的个人场合,或者缺乏法治的政府行为中。这两种情况都发生于我们所称的为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也就是说,议会民主制或社会主义集团。在第三世界,暴力更是盛行的瘟疫。它只等待一个新的“小丑” (并不缺乏候选者)去组织它,让它合法化,宣称它是必要的,是国民的义务, 从而让整个世界再次受到污染。由偏执、对权力的贪婪、经济困难、宗教或政治狂热、种族摩擦而形成的暴力趋势,几乎没有国家可以免疫。所以,我们有必要擦亮我们的眼睛,不要相信那些预言家、蛊惑者,以及只会吹嘘夸大、阿谀奉承、指鹿为马的那些人。有一种下流卑鄙的说法提出人类需要斗争,人类不能没有斗争。也有人说局部冲突,在街道、工厂、露天体育场所发生的暴力,等同于广义的战争,而保护我们免于真正的战争,就像癫痫患者的小发作,免于他遭受严重的发作。也有人观察到欧洲从未有过长达40年的和平,而这样长时间的欧洲和平据称是一种历史性的反常。这些都是强词夺理而可疑的观点。魔鬼并不是必要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人类都不需要战争或暴力。只要有良好的愿望和相互的信任(甚至相互的畏惧), 没有任何问题是在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现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这种永无止境的拖延态势似乎就证明了这种情况,即超级力量带着热切或威胁的面孔相互对峙,却无法约束它们在它们“所保护”的国家中发动(或允许发动)血腥战争、提供尖端武器、间谍、雇佣军和军事顾问而不是和平的仲裁者。预防性的暴力理论也是无法接受的。暴力只能催生暴力,随着钟摆的运动,即随着时间的流逝,暴力不会熄灭,只会更加疯狂。事实上,许多迹象让我们想起当今暴力的宗谱正是植根于希特勒德国所主宰的暴力。在人类的历史中,无论是古代史还是近代史,都不曾缺乏暴力。尽管如此,即使在第一世界大战那毫无理性屠杀的血雾中,仍然残存着交战双方的相互尊敬,残存着对战俘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的一丝人性,残存着对于条约片面的尊敬:一位信徒也许会说“对于上帝的某种敬畏”。敌人既不是恶魔,也不是寄生虫。然而,在纳粹的“神与我们同在”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在戈林(Goering)的恐怖轰炸之后,盟军报之以“地毯式”轰炸。对于整个民族和文明的毁灭,其本身,以及作为统治的工具,已被证明是可能的、可取的手段。希特勒在斯大林的学校里学会了大规模压榨奴工的劳动力,可是在二战接近尾声时,德国战俘在苏联也遭到了同样并加倍的压榨。德国和意大利社会精英的流失,同时怕被纳粹科学家超越的恐惧, 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在欧洲这艘巨舟日渐沉没之时,绝望出逃的犹太人,在阿拉伯世界的怀抱中建造了西方文明的孤岛,犹太教不详的轮回,更生仇恨的借口。在战败之后,秘密流亡到各国的纳粹分子已经让几十个国家的军事领袖或政客学会了迫害和折磨的艺术,在地中海、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众多专制者在他们的抽屉里都会有一本《我的奋斗》,也许会有一些小改变,只要替换几个姓名,它总会派上用场。希特勒主义的例子证明了在工业时代,即使没有原子弹,一场战争也能对人类造成多么巨大的毁灭。在最近20年中,命运坎坷的越南战争,福克兰群岛(Falkland)冲突,两伊战争,柬埔寨和阿富汗的种族屠杀都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它也证明了(不幸的是,并非在数学家般严格的范畴中),至少有时,至少部分,历史的罪恶会受到惩罚:第三帝国当权者们的下场不是自杀就是被送上绞架;德国人民也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正如《圣经》中所说的“所有长子都被杀掉”,整整一代德国人被大大削弱,整个国家被分裂,德国人延续百年之久的自豪也走到了尽头。我们完全有理由假设,在开始时,如果纳粹主义本身没有表现得如此冷酷无情,那么它的对手之间不会形成结盟,或者在战争结束前这一结盟就会被打破、消灭。纳粹和日本人发动的世界大战是一场自杀性的战争: 所有这样的战争都应该叫人畏惧。 对于本书第七章“成见”,我最终要补充一点。随着时间流逝,青年们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坚持地问我们:我们的“折磨者”,他们到底是什么样?“折磨者”这个词指我们的看守、党卫军,而在我看来,这个字眼并不合适,它让人们想起扭曲的人性、畸形人、施虐狂,有着先天的缺陷。恰恰相反,他们与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普通人,有着普通的智商,普通的邪恶,除了个别例外者,他们并不是恶魔,他们的面孔同我们一样,只是他们在成长过程接受了错误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在很大一部分,是勤勉的追随者和小职员,有些人狂热地坚信纳粹的教条,许多人无动于衷,或害怕惩罚,或追求良好的职业前途,或过于服从命令。在根据希特勒以及同谋者意愿所建立起来的学校中,他们每个人都在强加给他们的可怕而错误的教育中长大成人。然后,在党卫军的“军事操练”中彻底转变。许多人加入党卫军是因为它所赋予的威望,因为它的无所不能,或者仅仅是为了逃避家庭问题。一些人,事实上人数很少,随着内心的改变,要求调上前线,或小心翼翼地帮助战俘和囚犯,或选择自杀。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每个德国人,在或大或小的程度都应为纳粹的罪行负责,但同样必须明确的是,在他们的责任背后,是在开始时接受了纳粹罪行的绝大多数德国人,是他们灵魂的懒惰,鼠目寸光的盘算和愚蠢; 是举国上下为希特勒上士的“溢美之辞”而自豪,追随他的脚步,只要运气和肆无忌惮仍然眷顾他;是随着他的灭亡而被一扫而光,遭受死亡、悲惨和悔恨的折磨;是历经多年才得以恢复的德国;而这一切,都是一场毫无原则的政治游戏的结果。

作者简介

本书是意大利最具知识分子良心的天才作家普里莫•莱维的最后作品。莱维以生命完成了对纳粹暴行的见证,他的简明易懂的作品是对生活奇妙的赞颂,证明了人类的精神无法被战胜,以及人类通过富有意义的作品、道德和艺术击败死亡的能力。
人们一定记得,当时距离奥斯维辛解放仅仅过去了15年: 我这本书的读者正是“那些人”,而不是他们的继承者。之前他们是压迫者或冷漠的旁观者,而现在他们将是我的读者:我要将他们逼进困境,把他们绑在镜子前。算账的时刻到了,摊牌的时刻到了,而最重要的,对话的时刻到了。
我并不相信人的一生必然存在明确的目的;但如果我思索我的生活和我直到现在才为自己树立的目标,我认为在它们中只有一个目标是明确而自觉的。而它就是:去作证,让德国人民听到我的声音,去“回应”那个在我的肩头擦手的“卡波”、潘维茨博士,那些绞死尤尔提姆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
——普里莫•莱维
我们时代最重要和最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伊泰洛·卡尔维诺
莱维的证词超出一般体验。他的叙事是复杂、敏感、沉静的。它通常比其他人的回忆录“更冷静”——这就是为什么当它突然带着抑制愤怒的能量而迸发热情与闪光时,比所有的回忆录都有力的原因。 ——托尼·朱特
莱维的最后一部宏伟巨著…是对他所有作品浓缩而优雅的总结。 ——《纽约客》
关于犹太人、德国人、大屠杀及其它相关主题的著作。它是一场令人沉思的讨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我们理解,但它远远超越了我们理解的极限,就像我们无法开启的古代文明的石头废墟。 ——《纽约书评》
在人生接近尾声之时,莱维越来越坚信人们会忘记大屠杀的教训,仿佛这场大屠杀只是人类历史中司空见惯的暴行之一。《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一书是在四十年之后对纳粹种族灭绝意义的阴郁思索。 ——《纽约时报》

书籍目录

导读 幸存者的记忆和见证 / 徐贲
序言
第一章 罪之记忆
第二章 灰色地带
第三章 羞耻
第四章 交流
第五章 无用的暴力
第六章 知识分子在奥斯维辛
第七章 成见
第八章 德国人的来信
结语

编辑推荐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编辑推荐:大陆首次译介普里莫•莱维,意大利国宝级作家。《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是普里莫·莱维的最后一部著作,一共收入了八篇文章。莱维从1975年便开始写作此书,到完成共历时10年。1984 年此书出版时, 正当拒绝承认犹太人大屠杀的历史修正主义在欧洲泛起,此书起到的驳斥作用使它格外受到各界读者的重视。莱维最初的写作动机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屠杀记忆变得越来越模糊(就像今天中国的“反右”和“文革”一样),他必须站出来作见证。1970年代中期为止,莱维已经在大约140 所学校做过关于大屠杀的讲话。在与年轻人的接触中他发现,在他们眼里,二战和二战期间发生的骇人听闻的极权罪行早已成为过去,是再也不会发生的事情了。这些年轻人不但不了解奥斯维辛,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了解奥斯维辛。灾难见证因此对他们有特殊的教育意义,“青年一代必须倾听我们的述说:因为我们集体性地见证了一个至关重要、意料不到的事件,而至关重要正是因为意料不到,任何人都没有预见到这一事件的发生。它的发生违背了所有的预言……它可能发生,它可能发生在任何角落。”

前言

导读幸存者的记忆和见证徐贲《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是普里莫•莱维的最后一部著作,一共收入了八篇文章。莱维从1975年便开始写作此书,到完成共历时15年。1954年此书出版时,正当拒绝承认犹太人大屠杀的历史修正主义在欧洲泛起,此书起到的驳斥作用使它格外受到各界读者的重视。莱维最初的写作动机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屠杀记忆变得越来越模糊(就像今天中国的“反右”和“文革”一样),他必须站出来作见证。1975年代中期为止,莱维已经在大约145所学校做过关于大屠杀的讲话。在与年轻人的接触中他发现,在他们眼里,二战和二战期间发生的骇人听闻的极权罪行早已成为过去,是再也不会发生的事情了。这些年轻人不但不了解奥斯维辛,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了解奥斯维辛。灾难见证因此对他们有特殊的教育意义,“青年一代必须倾听我们的述说:因为我们集体性地见证了一个至关重要、意料不到的事件,而至关重要正是因为意料不到,任何人都没有预见到这一事件的发生。它的发生违背了所有的预言……它可能发生,它可能发生在任何角落。” (235) 莱维要提醒世人,尤其是青年人,纳粹造成的灾难是发生在不久以前的过去,他记录的不是古代史,也不是像基督教殉道者那样的传说历史,而是与今天人类息息相关的人道灾难历史,记忆和见证这样的历史是为防止在未来再发生同样的人道灾难。一、灰色地带中的人性在《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之前,莱维的许多著作已经使他赢得了大屠杀幸存者记忆代言人的声誉,但是,他对记忆和知识,对他自己作为一个见证者的正当性都抱有怀疑。他说,集中营的历史几乎没有例外是由像我这样的人书写的,我们并没有沉沦到底,那些沉沦到底的都没有能够回来。(9)这种沉痛而带有讽刺意味的感觉是莱维见证和回忆的主调,它直接包含在《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这个题目之中,这个题目也是莱维《活在奥斯维辛》(也以《如果这是一个人》为题,1947年)第九章的标题。原来的书题是I sommersieisalvati。“isommersi”一语来自但丁《炼狱》第25章第3节,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指的是那些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已死去,因此沉沦到地狱底部的芸芸众生。莱维用这个说法来指那些去到另一个世界,而终于没有再能回来向人世间报告的人们,这里又有《圣经•旧约•约伯书》里的意思。那些再也没有回来的人们便是莱维在集中营中的难友,他们死了,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人间来作见证, “他们是规则,而我们是例外。” (53) 不仅如此,消失于灾难的杀戮,再也回不来的人们,往往是最好的。而那些得救的、存活下来的,少数是因为幸运,而大多数则是因为他们最能适应已经非人化了的恶劣环境,因此是人类中最糟糕的,“那些最糟的人幸存下来:自私者、施暴者、麻木者、‘灰色地带’的合作者、密探们。这并非一定之规(集中营里没有一定的规律,人类的行为同样也没有),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规律”。(52)莱维在《活在奥斯维辛》里说,15万底层囚犯存活下来的只有数百人,活下来的主要是医生、裁缝、鞋匠、乐师、厨子、年轻英俊的同性恋者、集中营主管们的朋友和随从。莱维也是一个幸存者,至于他自己,他说,“我感到无辜,没错,因为我也是‘被拯救者’中的一员,所以通过我的眼睛(还有其他人的眼睛)永远寻觅一个为自己辩解的理由。最糟的人幸存下来,也就是说,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人;而那些最优秀的人都死了。” (52) 莱维通过他自己和其他受害人的眼睛来观察集中营的灰色世界,见证给他带来令他困惑、痛苦、始终无法释怀的感觉,那就是,一方面,他需要从他的见证得到一些普遍的结论(以便对后人有所帮助),而另一方面,他所记忆和需要分析的现象和现实太复杂、太暧昧,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简单化的黑白两分“成见”,丢失那种本是“灰色”的真实。因此,“理解”成为见证似乎难以达到的目标,而“交流”既是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却又加深了这个问题,使它变得更加困难。在《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的所有文章中,都有两个同时存在的莱维,一个莱维在害怕自己不能被读者充分理解,而另一个莱维则在坚持与他们交流,他在本书《交流》一章中说,“我从来不喜欢‘无法沟通’这个词”,但是他又说,“从交流的角度(事实上,无法交流的角度)上,我们幸存者有着一个特殊的经验”。(91)《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所传递的正是这样一种几乎无法交流而又必须交流的特殊经验。传递任何过去的其他人道或极权灾难的特殊经验,也都是这样。《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是莱维写得最沉重的一本书,既超出又符合他的一贯风格。书中罕见地流露出他只是在诗歌里才有所表达的激情,但基调仍然是一种局外人式的冷静和怀疑。他的冷静思考使他对善与恶、正与邪、加害与受害等等的绝然区分抱有怀疑。他要告诉读者的是,用黑白二分看世界的方法是危险的。在极端的处境下,人性变得模糊,人的行为也失去了可辨的轮廓,绝大多数人都并不要么是魔鬼般的害人精,要么就是圣徒般的受害人。无论是道德或行为,人都生活在一个黑白不明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暧昧与矛盾的灰色地带。在本书《罪之记忆》、《灰色地带》、《无用的暴力》、《德国人的来信》和《结语》中,莱维都不断让读者看到,除了少数例外,纳粹冲锋队员并不都是魔鬼,他们的恶毒不过是常人的恶毒,他们的愚蠢更是常人的愚蠢。他们由于受到纳粹教育和宣传的洗脑,心灵和思维被彻底扭曲,成为在极权组织化体制中作恶的螺丝钉。如果施害者不是妖魔鬼怪,那么受害者也不是圣人般的殉道者。受害者也是平平常常的人,除了少数例外(那些近乎殉道者的少数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和施害者一样被极权统治侵蚀和扭曲,也是丧失了灵魂的可怜虫。在人性扭曲的灰色世界里,囚犯对囚犯的侵犯甚至会超过德国人所做的,“那些集中营新来的囚犯不可避免地感到震惊。他们所突然坠入的这个世界是可怕的,没错,但同样不可理解,不符合任何简化模型。敌人在四面八方,也在内部,而‘我们’迷失了它的限度;相互对抗的派别不仅是两个;人们不能发现一条(唯一的)战线,而是许多,可能无数条混乱的战线,横亘在我们相互之间……新来的囚犯在寻求盟友的群体中往往马上遭致集中的侵犯。现实是如此残酷,以致立刻导致人们抵抗能力的崩溃。”(22)莱维让我们看到的是统治下几乎所有人的集体灵魂崩溃,集中营成为这种地狱式统治的最极端的缩影,“相信地狱般的纳粹体制可以使受害者的灵魂得以净化,这真是一个天真、荒唐的历史性错误:这个体制损害他们的道德和尊严,同化他们。”(24)在这样的世界里,不只是施刑人,受害人同样也被极权之恶所挟裹。这样看待受害者的阴暗人性,有着犀利的剖析力量,但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让敌人(加害者和他们的辩护者)高兴,而让朋友(受害者和同情者)痛苦。莱维不是不理解这个,但他同时知道,如果我们要认识人类,要知道如何保卫我们的灵魂,就必须面对人性阴暗和丑陋的一面。他引述19世纪小说家和诗人亚历山德罗•曼佐尼(Alessandro Manzoni)的话说: “内奸,压迫者,所有那些以某种方式侵害他人的人,是有罪的,不仅因为他们所犯的罪行,也因为他们扭曲了受害者的灵魂。” (29)权力腐蚀施害人,同样也腐蚀受害人,使他们变成另一些受害人的施害人。但是,加害人和受害人毕竟是有区别的。莱维反对“我们都是受害者或凶手,而我们自愿地接受这些角色”的说法。他坚持认为,“把杀人凶手同受害者相混淆,是从根本上蒙蔽我们对于公正的需要”,“我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在我的内心深处是否也潜藏着一个杀人凶手,但我的确知道,我是一个无罪的受害者,我不是凶手。我知道这些凶手存在过,……把他们同受害者相混淆是一种道德疾病,一种美学上的故弄玄虚,一种同谋的邪恶信号。” (35—36) ……

内容概要

普里莫·莱维 (Primo Levi,1919—1987) 意大利最重要的作家、化学家以及奥斯维辛174517号囚犯,这两种身份与经历建立了他写作的基础。 莱维1919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1944年因参与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战争结束后,他回到故 乡都灵生活。1987年自杀身亡。他的作品曾被选入意大利语文教材,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个领域。著有《活在奥斯维辛》(Survival in Auschwitz)、《再度觉醒》(The Reawakening)、《缓刑时刻》(Moments of Reprieve)、《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如果不是现在,那么何时?》(If Not Now, When?)、《猴子的忧伤》(The Monkey’s Wrench)等。《被淹没和被拯救的》(The Drowned and the Saved)是他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

媒体关注与评论

“莱维的最后一部宏伟巨著…是对他所有作品浓缩而优雅的总结。”  ——《纽约客》    “关于犹太人、德国人、大屠杀及其它相关主题的著作。它是一场令人沉思的讨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我们理解,但它远远超越了我们理解的极限,就像我们无法开启的古代文明的石头废墟。”——《纽约书评》   “在人生接近尾声之时,莱维越来越坚信人们会忘记大屠杀的教训,仿佛这场大屠杀只是人类历史中司空见惯的暴行之一。《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一书是在四十年之后对纳粹种族灭绝意义的阴郁思索。”  ——《纽约时报》

名人推荐

我们时代最重要和最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伊泰洛•卡尔维诺     莱维的证词超出一般体验。他的叙事是复杂、敏感、沉静的。它通常比其他人的回忆录“更冷静”——这就是为什么当它突然带着抑制愤怒的能量而迸发热情与闪光时,比所有的回忆录都有力的原因。    ——托尼•朱特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要想抵御难以忍受的记忆侵扰,最佳手段就是延长“免疫封锁线”(cordon sanitaire),阻止它们进入头脑。阻止一份记忆要比忘记一份记忆容易得多。实际上,当士兵们受命去做“脏活”时——即使最心狠手辣的刽子手也无法接受的工作——为了保护这些士兵的良心,确保他们能奉命行事,纳粹指挥官们为此费尽了心思。在苏德战线之后的特别行动队,强迫平民挖掘巨大的公共墓坑,然后便在刚刚挖好的万人坑边用机枪屠杀平民。每当这时,纳粹就应行动队员所需,为他们提供各种烈酒,通过酒醉来模糊屠杀的记忆。那些众所周知的委婉辞藻(“最终方案”、“特殊疗法”,还有特别行动队的字面解释: “快速反应部队”,都是为了掩盖一个可怕的事实)不仅用于欺骗受害者,防止他们采取自卫行为,也是为了在可能的限度内,向公众以及其他未直接参与屠杀的纳粹部队,隐瞒第三帝国占领的全部土地上究竟发生着什么。总而言之,希特勒“千年帝国”的短暂历史可以重新诠释为一场对抗记忆的战争,奥威尔”式的伪造记忆,伪造现实,否定现实。希特勒的所有传记,尽管在解释这个难以归类的人的一生时颇有争议,但都同意他的晚年生活已经脱离现实,尤其从德军入侵苏联的第一个冬天开始。他禁止和否定他的部下以任何形式接触事实,毒害他们的道德和记忆。但是,在地下掩蔽所里,他越来越偏执,最后成为一个彻底的妄想狂,使自己也隔绝在现实之外。像所有的赌徒一样,他在自己周围树立着由迷信般的谎言组成的舞台背景,正因为他那疯狂的信仰,如他要求全部德国人所深信的信仰,使他最终迎来了失败和自杀的命运。希特勒的倒台,不仅使全人类得以拯救,也证明了一个人放弃现实时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在受害者这个更加广阔的领域中,同样存在着记忆的迁移。但是,对于受害者来说,显然,不存在欺诈的行为。任何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或伤害的人,不必精心编织谎言,为自己开脱并未犯下的罪行。即便如此,由于一种看似矛盾的机制(我们将在后章中进行探讨),他也许会为此深深感到羞耻。但这并不能否认受害者也会出现记忆更改这一事实。人们已经注意到,比如,许多战争的幸存者(或其他经历过复杂心理创伤的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过滤他们的记忆——在追忆他们的往事或向第三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时,他们愿意驻足于那些短暂的安宁时刻,那些荒唐的、奇怪的或轻松的时刻,而跳过最痛苦的片断。他们不愿意从记忆仓库中唤醒这些痛苦的记忆。因此,随着岁月流逝,这些记忆逐渐模糊。


 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5条)

  •     普里莫莱维在书中说,集中营复制了极权政体的等级结构。而世上所有极权政体都是相似的,发生在集中营里的灵魂扭曲,或许可以推演到所有极权政体,对那些依然生活在极权雾霾下的人们尤其具有参考价值。莱维是化学家,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观察带有科学家的实验目光,本书具有强烈的思辨性质,很多观点都可以看作是化学课本上的公理、定律或者法则。在这里我直接引用和发散,以下文字算是我的学习心得。“在极权存在时期,统治者用三种武器来伪造记忆和否定现实,这三种武器是:重复宣传,对多元化信息树立壁垒,恐怖主义。在极权衰弱或灭亡之后,受害者人倾向于阻滞受伤的记忆,以免重新激起伤痛。而施暴者则把记忆隐藏在内心深处,不去回忆,以减轻罪恶感。事实让他们不安和紧张。有人故意说谎,冷静地编造事实,但多数人则拔锚、启航,暂时或永久地,远离真实的记忆,为自己编造一个方便的事实。事情过去得越久,这种自我欺骗的虚假记忆就越趋于完美。保持真伪之间界限的代价是沉重的,这需要一个人保持正派、真诚,并不断付出道德和智力上的努力。”极权是一场对抗记忆的战争。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为自己在海上的残酷经历编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并用信仰来支撑自己活下去。但那是对于个人来说,对于整个人类的罪恶记忆,任何编撰和粉饰都是一种新的罪恶。沉重的罪恶之于人类历史就像一块黑铁跌入流沙,当事者沉默不言,亲历者选择遗忘,逃避者杜撰记忆,修史者涂抹修饰,后来者不愿触碰,一切好像从来不曾发生一样,然后人类继续陷于流沙并越陷越深。但总有人选择勇敢地写下来,用黑暗照亮光明,用那份宝贵如黄金的真实,作为人类文明前行的垫脚石。后来者最应该做的,便是阅读那些文字,传承那些记忆。因为真实是历史唯一的信仰,黑暗是我们唯一的遗产。“压迫越残酷,被压迫者就会表现出越广泛的合作意愿,其中有着微妙的动机:恐惧;意识形态的诱惑;对胜利者的奴态模仿;渴望任何权力;懦弱;对利益的算计。权力往往不是按功绩和能力来分配,而是分配给那些愿意向他们的主子歌功颂德的人。在被压迫者中,一些人也在寻求权力,他们已被压迫者所污染,并不自觉地分立向他们看齐。压迫者是有罪的,不仅因为他们所犯下的罪行,也因为他们扭曲了受害者的灵魂。”这有别于我们的一惯认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事实上却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模仿。奴隶们在长期的奴役生涯中,灵魂已经完全扭曲,他们的反抗,往往不是为了改变奴役制,而是为了当上奴隶主。即便他们在反抗中高喊着自由的旗号,其灵魂深处的扭曲也会最终让革命果实面目全非。中国两千年来的王朝更替不都是如此?结束帝制的共和国不依然如此?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中,我从视频中看到学生和解放军口中喊的是同样的革命口号,唱的是同样的革命歌曲。即便到今天,仍然有不少人排着队去庆丰包子铺吃一顿主席套餐。“极权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扩展和延伸其非人的罪恶,同样腐蚀受害者和对手。集中营里的关系网络不简单,不能简单地概括为迫害者和受害者两个阵营。敌人在四面八方,也在内部,我们迷失了限度,有无数条混乱的战线,成千上万个自我封闭的单体生物。所有人与所有人之间是一场不间断的战争。怎么才能在集中营里活下来?第一考虑我,第二考虑我,第三考虑我,然后什么也不想,然后再考虑我,然后才是其他人。最优秀的人都死了,最糟的人却活下来了,也就是说,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人,自私者、施暴者、麻木者、灰色地带的合作者、密探们。”极权是一套磨灭人性的机器。人民这个词汇从创造出来那天起,就是一场战争的汪洋大海。在文革十年里,大海掀起了滔天巨浪。一个人的父母、妻子、丈夫、孩子、学生全都变成了他的敌人,而他若想活下去,就只能考虑自己,然后去踊跃告发身边所有人。那些最优秀的科学文艺工作者都死了,那些最糟糕的无知无畏者却活了下来。奴役并不会让奴隶们变得团结友爱,相反,只会让奴隶们变得分散、孤独、自私、麻木、暴力和无耻,这就是奴役对人格的腐蚀。这种腐蚀会让奴隶们越来越像奴隶,并让奴隶主觉得这些人只配被奴役,甚至也让奴隶们觉得我就应该被奴役,甚嚣尘上的素质论便是如此。巨浪平息,大海还在,人格腐蚀深入一代又一代人的骨髓和血液里,极权雾霾下的我们无从察觉,自以为健全健康地生活着,外人一句话却能瞬间揭露我们内心的奴态:“奇怪,他们不是去抗议,而是戴上口罩,选择闭嘴。”“人们会发现,在对人类施加暴力之处,也可以对语言施加摧残。集中营里有一套肮脏的黑话,与歌德和席勒诗歌里那些美丽的德语有天壤之别。在阻碍沟通的国家和时代中,其他所有的自由都随之凋谢了,由于缺乏沟通的活力,人们之间的讨论枯萎了,对他人观点的忽视变得猖獗,强加给他人的观点却获得成功。缺乏营养的大脑遭受着独特的饥饿。如果你找不到一个与你语言相同的同伴,那么你的舌头会在几天内干涸,而你的思想也会随之枯萎。接受言语的丧失,意味着彻底冷漠的来临。”极权是一项摧毁文化的运动。不说远的,前一阵朝鲜处决张成泽,有一张骇人听闻的大字报,各种词汇无所不用其极,“狗不如的人间渣滓”,“天下头号千古逆贼”等等。我们有一套相似的阶级斗争话语,至今仍被人用来在微博上互骂。胡适说,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而我认为,我们表达的意见也许重要,但我们表达意见的方式更重要。喊着同样的革命口号来对抗政府,学生运动注定失败;说着同一套官话来反腐,反腐不会成功;用同样的文字暴力来谋求自由民主,自由民主不会到来。因为用同一套话语体系对话的人,不可能属于两个世界。在我看来,文字暴力属于文革余孽的一种,文风不清,则文革未完。在这个国度,施暴者和受害者的灵魂都已扭曲,人性和文化都饱受摧残。当下艺术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让人们看到自己和别人灵魂的扭曲,塑造一些人性丰满的人物,恢复汉语的活力和美。而另一方面,我们有一道高墙对语言实施了圈养,高墙上还有一根转发五百的高压线对试图攀爬的语言进行镇压,然后文学诗歌凋谢了,大部分交流和讨论也都凋谢了,人们逐渐陷入沉默,民智正在这样的沉默中退向愚昧。上述种种灵魂上的扭曲,是专属于某些民族,还是符合人性在极权体制下发生变异的普遍规律?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人类历史上种种战争与罪恶,又会让人得出“人之初,性本恶”的结论。人之初,到底是善是恶?我认为人性最初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也就是说与道德无关。体制乃土壤,人性若流水。流水不可预判善恶,因为它的淤积或流淌、清澈或浑浊是由土壤决定的。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水运到中国的长江河道里,它依然向东流不向西流,运到黄河河道里,它依然会变得浑浊甚至断流。反之亦然。我们总在追问民族的劣根性,追问黄河水为什么这么浑,其实都是伪命题,天下流水是一样的,就看你生在高山、草原、森林还是沙漠。在一片贫瘠的沙漠里,花花草草们再努力也不可能长成广阔草原和茂密森林,最多就是一片胡杨林和一个月牙泉。胡杨林里都是逆时代而生长的俊杰,月牙泉里都是和尚和文人。只有少数人可以守住内心的一片红叶和一汪碧泉,而绝大多数人都是苍白的沙粒。沙粒何苦站在道德沙丘上嘲笑沙粒,风一吹,彼此就互换了位置。但也请沙粒们不要妄自菲薄,极权下的奴性是世界性的,不仅仅是中国特色。其他民族能够摆脱奴性,我们也可以。也许需要的时间会长一点,因为我们接受奴役的时间更长,并且还没完。但是没关系,只要更多的人开始清理自身的奴性,不随随便便飘到空中去,极权雾霾总有消散的一天。
  •     意大利作家普利莫•莱维的《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一书与我们平时读到的幸存者写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一方面是以奥斯维辛幸存者的身份进行回忆录式的写作,就如同我们平时读到的大多数幸存者的文学创作相同,但是从一个更深的层面上,莱维的写作又深入到了这种回忆录写作的本体论层面。他在写作的同时,又在质疑自己的写作;他渴望讲述记忆中的故事,但是又对记忆的真实性保持一种警惕;他是奥斯维辛的幸存者,但他无法替那些死去的人代言。他是一个作家,当他以幸存者的身份写作时,却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不能言说的痛苦。记忆是会变形的,或许是因为时间的淘洗,或许是因为那段黑暗的过去扭曲了心灵。当我们对自己的记忆承受不能之重,记忆的变形导致了写作的虚幻。《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收录的八篇文章全部采用了碎片的方式记录,某种程度上,这是对记忆日益琐碎断裂的真实模仿。用他的话说,本书是记忆的集结,“而且是年代久远的记忆,因此,本书信息来源难免有可疑之处”。最为重要的是,这本书更侧重思辨性的写作,思考大于描述,反思大于追溯史实。当大多数幸存者写作以口述或者日记,甚至虚构的小说写作时,莱维反而开始对这种日益浮夸的写作保持了一种反省和警惕的态度。幸存者有很多种,并不能概而括之。我们习惯上会用怜悯与宽容的眼光打量着从苦难中活下来的人,这是莱维一直反复强调的地方,他只想当一个作家,其他人的怜悯并不能带给他们任何解脱,反而可能对幸存者写作产生大量的误读。在集中营中,那些大量的、普通的、最底层的囚犯才最有发言权,但是可想而知,在那个非人的世界里,这些普通的囚犯最终都是走向了死亡之路。那些没有任何特权的囚犯代表了集中营的大多数,却是幸存者当中的极少数,所以莱维提醒我们:“今天的人们可以更明确地肯定:集中营历史几乎完全由那些,就像我一样,从未彻底探究过最底层生活的人书写的。而那些体验过最底层生活的人,很少能够生还,即使幸存下来,他们的观察能力也会在苦难折磨和缺乏理解中消磨殆尽。”莱维除了是个作家,还是一个化学家,掌握这样的一门技术,在集中营生活中相对有着生存的优势:你只有证明自己还有用的时候,才可能逃脱死亡的降临。所以,这些幸存者,不能算是真正的证人。只有那些死去的人、被吞没的、失去讲述能力的人才是最为彻底的见证人:他们才是规则,幸存者只是例外。这真是一个悖论:活着的人代替死去的人活着,但是活着的人无法代替死去的人讲述他们的故事。更合适的说法,那些最糟糕的人幸存下来:“自私者、施暴者、麻木者、‘灰色地带’的合作者、密探们。”那些优秀的人死去了。如果非要问为什么,因为集中营的生活是一种霍布斯式的生活,是“所有人与所有人之间的一场不间断的战争”。所有的文化、教养、自尊通通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还原成了一种原始动物般的野蛮,以及对生存的极度渴望。莱维在书中的第六章的最后部分中,提到在他的同伴们都考虑如何死亡时——“人们不再考虑是不是该死,死亡是已被接受的事实”——他却从来没有时间去考虑死亡,因为他有太多其他的事情要忙:“找到一小块面包、避免精疲力竭的工作,修补我的鞋子、偷一点豆料,或者分析和解释我周围的面孔与迹象。生活的目标是对死亡最好的防御,这不仅适用于集中营的生活。”对生的渴望能否战胜对死的恐惧,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具象化,在仅有的可怜的生活中寻找一点点琐碎的希望——我无法用“快乐”这个词,在集中营快乐注定缺席。但是就如同莱维回忆中写到的那些生活琐事,就算偶尔能找到几滴水,让他滑落到嘴里,你也能感到一种生存的饥渴。1986年9月份,就是在莱维自杀前一年,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与其有一次会谈,其中提到说他在1947年出版的《活在奥斯维辛》(后来以《如果这是一个男人》在美国出版)与他后期作品的不同。他当初撰写这本幸存者回忆录就是挣扎着去向别人解释所经历的事件,虽然这是一本书,但是却没有什么基本的文学企图,他只想用一种化学家的理性解释发生的一切:“我的书写模式(风格)是工厂里惯常使用的那种‘每周报道’的形式。它必须精确、凝练,使用的语言在工业等级体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但是在这本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中,我体会到了另外一种风格化的写作。这是一种自我意识更为强烈、更有条理、文学性更强、语言也更加深奥和精致的写作。它同样讲述了真实,但是这是一种被过滤的真实。当你把你的经历经过无数次的演讲和复述,就会下意识地在那些原始的题材上经过文学性质的加工,这种最初的原生态的经历经过多个版本的加工与融合,就具有了一种冒险传奇的特质。这其实是现在能够留存下来的幸存者写作的主要形式,它从历史变成了文学,从真实变成了层层的虚构。我不知道对此应该保持忧虑,还是应该保持警惕。奥斯维辛与集中营的历史应该以何种形式保存下来,是以历史档案的形式收藏于博物馆,还是应该以文学性的加工变成一种叙事题材广泛传播?莱维同样表达了这种焦虑与困惑,因为愈来愈多的事情说明了,在集中营发生的现实与书籍、电影、神话故事所灌输的流行印象之间“已经存在并逐年扩大的差距”。他说他“希望能建立起一座无形的大坝,挡住这种致命而不幸的趋势——简化历史、刻板成见”,“在这种日益扩大的历史断层中,我们已经距离我们所审视的历史事实愈来愈远。而建立历史断层的桥梁,则是每个历史学者的责任”。思郁2013-4-9书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意大利】普利莫•莱维著,杨晨光译,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3月第一版,定价:32.00元
  •     由于课程论文用了相关内容,为了防止老师认为抄袭的需要,暂时空白。十分抱歉。由于课程论文用了相关内容,为了防止老师认为抄袭的需要,暂时空白。十分抱歉。由于课程论文用了相关内容,为了防止老师认为抄袭的需要,暂时空白。十分抱歉。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工作使人自由
  •     大概不是身处哪个时代,也不是两个民族的后代,书中的种种残酷与暴行都没有刺痛我的神经,如果说我是一个冷血的人那么在读同是二战背景下的中国历史时,我是亢奋与悲痛的。
  •     一个现代极权主义国家对其个人所实施的压力是可怕的。它拥有三个最基本的武器:直接宣传或把宣传伪饰成教育、指示和流行文化,对多元文化信息树立壁垒,以及恐怖。
  •     看了觉得没啥惊喜的,也许,这书的确是过时了。
  •     看完了,写的很不错,有警示意义。
  •     书里提到很多作者,现在明白了,那些作者的文学作品的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跟经历,在本书中略有提到。很震撼,第一次这样如此近距离的了解历史。很喜欢这类作品
  •     人类没有"击败死亡"的能力,被证明的是叙述不具有击败痛苦的能力。
  •     哀而不伤,理性,思辨,深意。
  •     看过《出埃及记》之后,对二战有了更多的了解欲望,这本书就适时出现了。在极端的环境里,人性的丑恶被挤压和释放出来,对我而言无疑是很震撼的,让我对于“人”又多了几分思考
  •     很深刻,很坦白。
  •     这本在西方已然成为战后经典的书终于有了中文版!
  •     很快地读完。 很难言表
  •     我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二战题材的书籍 一开始是冲作者去的 看完之后知道自己没有买错。书本留的空白实在有点多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凑页数,还有封面设计的中看不中用,因为是白的还没摸几下哪就变得脏兮兮的了,为什么不抛光一下或者改变一下色调哪
  •     我就是作者口中“与历史逐渐远离和隔绝的那一代。”
  •     深刻理解了纳粹屠杀啊犹太人的整个过程,纳粹扭曲的心理,激进而残暴的手段,犹太人手无寸铁从希望到绝望,非常的震撼,同时看了《辛特勒的名单》,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这场惨无人道的战争。
  •     看到第二章,记录一下
  •     看完书,发现内容是以大段的精神描写为主。一开始以为是偏纪实类作品,可能是自己想多了...不过全文还是透着沉重的味道
  •     哀而不伤,怨而不怒
  •     今天休息的时候老师问我在看什么说我竟然脱口而出小说书我真的是该死。。我纠结了一下午我为什么要这样说真的是有病。。感觉自己玷污了这本书。。悔过啊啊
  •     三刷《被淹没和被拯救的》,普里莫莱维。这是一本影响我一生的书,它颠覆了我对集中营乃至其他残酷环境已有的认知,让我在思考灵魂的分界点和极限在哪里,它开了一扇门,剩下的路需要读者自己用阅历去探索和印证。这本书很沉重,因为它是莱维用饱经磨难的生命写成的,读的时候心里会感到负荷了太多重量,但,值得。
  •     读完最后一页合上书,躺在沙发上望着天花板,随即压抑感袭来令人近乎窒息。至于读后感,我想我需要至少再读两遍。
  •     冷静,直白,几乎没有对苦难的哭诉。对人性与罪恶的解读放之四海而皆准。
  •     作者“在场”意义上的美德伦理学,为思考规范伦理学提供了很好的竞争性视角;理解了被拯救者的自杀动机;对当时德国人心态的质问,引发了更强烈的对造就这一心态背后的因素的好奇,除外偶然的经济、社会运动、基督教等,是否有必然意义上的原因?恐怕还是要先认真读李工真和阿伦特;有空补书评。
  •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日常。工作使人自由。人性沦丧
  •     经历和思考 叙述和散文
  •     详尽地了解到了纳粹罪行,以及深深浅浅的那些面。有时间要再读一遍。
  •     看着稍显吃力。待二刷
  •     一定要看的一本关于二战关于集中营的书,这本书可以带你认识真实的集中营,很震撼。
  •     补
  •     108。完了我大概爱上莱维了!好想嫁给这种有思想并且善于表达的文学天才!顺便带一带我这种小腊鸡…与书共度七个小时的下午特别充实。一直有摘抄思辨深刻句子的习惯,而现在我竟然萌生了把整本书抄下来的念头。莱维说这本书不是写给新一代西方社会群体的,那更不可能是写给东方的我了?好气哦…今天社会学考试记住了一个概念“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们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所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我深有同感。正如书中反复出现的“这不只是出现在集中营”等语言多次刷新我的认知。这种体验与读完某类书后的麻木与疲惫感截然不同。遇见一本喜欢的书,与作者来一个跨越时空的交谈真的好幸运 大概幸福就是泡了一下午图书馆,走出来时在淅淅沥沥的雨中闻到了烤红薯的喷香!即使雾霾重重也忍不住多吸两口呢哈哈 17年1月6日
  •     罪之记忆 灰色地带 羞耻 交流 无用的暴力 知识分子在奥斯维辛 成见 德国人的来信。这是数百万集中营犯人饱受折磨后幸存的几百个幸存者之一的记忆和见证。作者的描述与思考是理性克制、深刻久远、发人深省的。时隔多年,对话的时刻到了,而这一切不只适用于集中营里。
  •     书写的很好,纸的质量不错
  •     太过沉重
  •     之前看过了,实在是很喜欢,就买回来了
  •     我无法去想象集中营中的罪,依靠那些文字尝试去想象,便觉得毛骨悚然。
  •     理性的思考,挺有启发的~
  •     突然有点感谢,生在这个时代
  •     
  •     我认识了一个敏感、沉静、悲天悯人的灵魂:普里莫·莱维。炼狱把最好、最应有生存权利的人淹没了,被拯救的则是适应那异常世界的麻木的人。只有同为幸存者,才能体会在奥斯维辛已“死亡"的他在之后的四十年里承受的煎熬,也才会一样选择决绝的解脱之路。
  •     难得读了本好书,被淹没与被拯救的,莱维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亲历者的角度讲述纳粹集中营,而是带你们复习了一遍生和死的意义,被列入了将来我孩子的必读书目,丫看完辛德勒的名单和美丽人生再看此书,注定这辈子都要仰望他爹这个教育家
  •     虽然是赠送的,但还不错
  •     有经历的人都思考真的会与常人不同 个人认为莱维最好的一本书
  •     目起来有些枯燥,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遗憾
  •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那桎梏的血液与无法言喻的羞愧……
  •     黑暗时代的一个共有特征是:它们常常既激起争论,又难以言说。不同的人往往对此持有难以妥协的不同观点,而那种极端年代下人们的极端处境又是如此远离日常生活,以至于它不但常常令缺乏切身体验的后人难以置信,甚至即便是亲身经历的人,都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描述那种炼狱般的感受。事实上,当那些黑暗时代过去,受难者往往比作恶者更经常受到记忆的折磨。 作为奥斯威辛集中营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普里莫•莱维深知这一点。从集中营获得自由之后,他的后半生实际上一直没有离开“记忆”:书写自己所经历的黑暗与痛苦、反抗和平年代的人们对集中营记忆的漠视与淡忘、以及对逃避有罪记忆和隐瞒记忆的不断抗争。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他从未真正离开集中营:从那里出来之后,有关的记忆仍一直如影随形,直到他终于无法抵挡而自杀。但如他所言,甚至这也是一种胜利——集中营里是很少会有人自杀的,因为只有当人活得较有人的意识时,才会考虑自杀。
  •     这本书有一种人性的重量让人无法去轻易弃下。灾难见证往往易随时间流逝被扭曲化,或对犯罪者慷慨审判,或对受难者以英雄般渲染。书中更广义的羞耻,世界的羞耻却以一种更客观、更人性的“局外人”态度,用述说思考式的自白反省人类,而非审判黑白,揭示了灰色地带。未来何去,人不能不回顾就前行。
  •     【2017.17】在奥斯维辛,能够平静的死去变成了一种奢侈。这里的人们,尚且只保留了人的外表,他们早已被剥夺了作为人的权利,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暴行,虐待已变得稀松平常,羞耻与痛苦将他们淹没。“而这一切,都是一场毫无原则的政治游戏的结果。”(有关特遣队唯一一次失败的反抗斗争可以参考那本《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
  •     要细心的慢慢的读
  •     最可怕的,大概就是用平静而理性的语句来分析那不能用逻辑思维解释的暴行。事实往往都是,无辜而没有施暴的德国人倍感屈辱,真正纳粹活在自己法西斯主义的梦境里直到死去。
  •     远不是大屠杀的见证词,更多的是对极权主义统治下人类行为的伦理思考,敏感地分析了在纳粹主义统治后,人类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及其可经受考验的程度,包括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德国党卫兵和犹太人双方。
  •     温和理智的意大利知识分子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深刻反思。态度异常诚恳,不高高在上,不强制刻薄,仿佛就双手抚膝坐在你面前,用回忆的方式,来认真讲述他的思辨和理解。 前七章,每一章都是一个新的角度,带来新的思考,犹以灰色地带、交流、无用的暴力和成见最为深刻。但第八章的来信中,作者第一次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愤怒和反击,但也许他也没想清楚,对那些“德国人”,在一个极权社会中,到底该施以怎么的惩罚,或得到怎样的道歉与救赎。
  •     他在质问所有人的罪恶。
  •     极力推荐的一本书,是图书馆借来的,一定会专门的买一本留存。全书几乎没有废话,作者对世事的态度,与思考角度给予我很大的震撼。通过此书对于人性有了更多点的了解。
  •     无论是图书本身还是内容,都是一流的。
  •     “死亡并不能侮辱他们的勇气,但他们却因勇气而死。”
  •     总是好奇为什么纳粹大屠杀中的犹太人面对杀戮的时候,只能僵硬的赴死,不能电影里那样一呼百应的团结起来反抗,或者至少去自杀。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真实却触目惊心的答案:他们在隔离、羞辱、恶劣的环境之下,已经被剥夺了身为人的一切,饥饿、疲劳、寒冷、恐惧占据了他们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只有一个如动物般的念头,活着。因此,“人们必须要提防事后之智和刻板成见。”
  •     作为奥斯维辛的幸存者角度,作者写的很冷静,很克制,偶尔才有抑制不住的愤怒和憎恨表现出来。总觉得作者本身也是有些偏执的,翻译有点绕口
  •     莱维的三部曲都买了,不说内容,只说排版设计,这个上海三联出版社是最差的,字很小,页边距又空得很多,看得不舒服,以后这种好书不要交给他们
  •     我对纳粹的那段历史了解太少了,唯一的记忆就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篇课文了,每每谈论起德国,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严谨、认真、热情......却忘了他们也曾有过杀戮、冷血、狂暴的历史。本书没有局限于描写纳粹年代的悲惨景象,而是夹叙夹议地剖析背后的人性与原因,虽然没有个最终的结论,却能够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完全没法平静地阅读本书,尽管那段历史与我无关,亦离我远去,但从字里行间想象着当年的境况,完全无法平复自我,只想咒骂。最怕的是忘怀历史,尤其是这种用无数生命刻画下教训的历史,更应该不能被忘记,感谢作者用文字书写与铭记
  •     未必之事 必不发生
  •     幸运,这并非一本执着痛苦的回忆录,也非教人复仇的册子。 它让人看到在集中营里不同人的嘴脸和生存法则(尽管生存机会稍纵即逝),从一个受害者和幸存者的眼光,解读被淹没的灵魂和企图被拯救的良心。 正如作者所摒弃的,一个人并非因他所作所为而接受审判,而是因为自己所属的团体而受到牵连。
  •     哀而不怨,国人正是需要这份冷静来看待近代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