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故事》(上下)最新图文版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1
ISBN:9787806007112
作者:司马迁原撰、臧瀚之等编
页数:1252页

作者简介

其他信息:
【ISBN】7806007113 【出版时间】2005-0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史记》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于这部司马迁“网罗天下佚闻旧事,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衰之理”忍辱负重二十余载成就的传世散文经典,要想读懂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品味其中的兴亡成败、悲欢离合和人生的真谛,本书以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形式展现了这部宏篇巨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大家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修养,与这部难得的经典“亲密接触”。
目录
第一章 本纪/1
传说中的黄帝/3
仁德圣明的帝尧/4
孝顺宽厚的舜帝/7
大禹治水/10
建立夏朝/12
从兴起到没落/15
残暴的纣王/18
周朝的兴起/20
武王伐纣/23
王道的衰败/25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27
一笑倾国/28
诸侯争霸王室衰微/3l
秦国的兴起/33
秦穆公称霸/35
征战诸侯得天下/41
俯视九州/44
万世基业始皇帝/47
焚书坑儒/51
长生迷梦/54
赵高指鹿为马/56
力拔山兮气盖世/62
鸿门宴/68
楚汉之争/74
四面楚歌/79
平民天子/83
得民心者得天下/87
仁者对霸王/92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98
吕后称制/103
吕家天下的破灭/108
达则兼善天下/112
爱民如子德泽天下/116
武帝求仙/122
神仙难期/127
为富不仁由此而始/130
穷兵黩武劳民伤财/132
盐铁之争/136
第二章 世家/143
季札让位/145
吴越争霸/148
姜太公钓鱼/152
齐桓公称霸/155
田氏代齐/158
合己为人的周公旦/168
宫廷内耗/171
鲁难不已/176
楚灭蔡国/179
短暂的曹国/182
颛顼的后代/183
禹的子孙/187
周公代政/188
亲族残杀/189
蒯聩复国/194
微子逃亡/196
从礼让到“射天”/200
天赐唐叔虞/205
骊姬害太子/208
晋秦之争/21l
晋公子重耳/217
文公称霸/222
三家分晋/226
黄帝的子孙/235
一鸣惊人问鼎周室/239
平王夺位/243
吴军伐楚/248
合纵连横/252
卧薪尝胆/263
富可敌国陶朱公/269
外患内忧/273
良相子产/282
赵氏孤儿/285
赵简子叛乱/290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293
诸侯之争/300
文侯兴魏/306
夹缝求生/310
抗秦图存/314
恢复赵氏/320
在秦楚之间/32l
强秦灭韩/323
田氏篡权/327
齐威王一朝奋起/332
唇亡齿寒/336
博学好礼/342
丧家之犬/349
厚德载物/357
鸿鹄之志/360
时势造英雄/364
吕后专权/368
汉宫悲情/369
卫家天下/372
荆王刘贾/373
燕王刘泽/374
斩草除根/376
七王之乱/381
开国功臣/384
善始善终贤丞相/387
南征北战夺天下/391
无为而治/394
多病刺客文人将军/397
决胜千里之外/403
破席做门少年时/408
足智多谋屡建奇功/413
质朴少文大将军/418
饿死的周亚夫/422
第三章 列传/427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429
贤相管仲/430
老庄无为/433
韩非崇法/435
司马兵法/436
屈原投江/439
孙武和孙膑/442
善战将军吴起/446
父兄之仇/449
鞭尸楚平王/452
小人不可得罪/456
吴国的灭亡/458
商鞅变法/459
过犹不及/463
苏秦系六国相印/467
合久必分/474
苏代和苏厉/477
连横助秦/481
陈轸斗张仪/491
杀人如麻的白起/494
王翦灭楚/497
孟尝君养士/499
冯谖客孟尝君/503
毛遂自荐/507
虞卿救赵/510
信陵君窃符救赵/513
重回魏国/518
巧舌退秦舍身保主/520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523
忍辱负重一步登天/525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530
勇夺相位全身而退/535
乐毅伐齐/538
乐间和乐乘/541
完璧归赵/542
负荆请罪/545
赵奢赵括和李牧/548
田单奇计保国/553
鲁仲连功成身退/555
奇货可居立子楚/560
欺世盗名饮鸩酒/563
专诸刺王僚/565
豫让漆身吞炭/567
聂政刺侠累/570
荆轲刺秦王/573
仓鼠之志丞相之职/580
拥立秦二世/582
智斗赵高/586
胡亥杀蒙恬/592
汉将彭越/595
贫贱之交亲如父子/598
争权夺利反目成仇/604
张敖忠信贯高救主/606
从盗贼到将军/609
归附刘邦/611
伴君如伴虎/614
归附汉王/617
背水一战/62l
自立为齐王/625
蒯通说韩信/628
敌国破谋臣亡/632
卢绾客死匈奴/635
陈稀叛乱/639
田儋和田荣/642
田横五百士/644
勇士樊哙/647
汝阴侯夏侯婴/651
颍阴侯灌婴/653
梗直的周昌/656
长寿的张苍/659
申屠嘉正直无谋/661
狂生郦食其/664
陆贾诗书治天下/669
平原君朱建/672
刘敬平匈奴/675
大儒叔孙通/678
季布能屈能伸/683
栾布视死如归/686
正直可靠的袁盎/688
晁错削诸侯/695
直言进谏的张释之/698
敢于犯上的冯唐/701
恭敬孝道的万石君/704
忠厚平庸的卫绾/708
田叔荐孟舒厂/709
伯乐识任安/712
神医扁鹊/715
太仓公论医/720
吴王谋叛/732
七王兵败/737
魏其侯窦婴/743
武安侯田蚧/744
灌夫骂座/746
深明大义机智巧辩/753
青云而上郁郁而终/756
骁勇善战出生入死/759
英雄易老李广难封/762
名将陨落后世衰微/767
马背上的沧桑/768
匈奴部落的统/77l
挑衅与和亲/774
武帝抗击匈奴/781
戎马生涯立奇功/787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790
公孙弘相机自保/795
主父偃上书/799
赵佗自立为王/805
汉武帝平南越/808
琴挑卓文君/812
万世辞赋万世名/815
刘长叛乱/819
刘安谋反/824
刘赐祸起萧墙/833
躺着治国的汲黯/837
人走茶凉的郑庄/843
儒生源流/844
精通《诗经》的申培公/846
杀猪博士辕固生/848
春秋大义董仲舒/849
张骞通西域/851
互通有无/854
贰师将军李广利/856

书籍目录

史记故事(上册)  第一章 五帝本纪  第二章 夏本纪  第三章 殷本纪  第四章 周本纪  第五章 秦本纪  第六章 秦始皇本纪  第七章 项羽本纪  第八章 高祖本纪  第九章 吕太后本纪  第十章 孝文本纪  第十一章 孝武本纪  第十二章 平准书  第十三章 吴太伯世家  第十四章 齐太公世家  第十五章 鲁周公世家  第十六章 管蔡世家  第十七章 了杞世家  第十八章 卫康叔世家  第十九章 宋微子世家  第二十章 晋世家  第二十一章 楚世家  第二十二章 越王勾践世家  第二十三章 郑世家  第二十四章 赵世家  第二十五章 魏世家  第二十六章 韩世家  第二十七章 田敬仲完世家  第二十八章 陈涉世家  第二十九章 外戚世家  第三十章 荆燕世家  第三十一章 齐悼惠王世家  第三十二章 萧相国世家  第三十三章 曹相国世家……史记故事(下册)

编辑推荐

  《史记》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于这部司马迁“网罗天下佚闻旧事,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衰之理”忍辱负重二十余载成就的传世散文经典,要想读懂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品味其中的兴亡成败、悲欢离合和人生的真谛,本书以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形式展现了这部宏篇巨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大家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修养,与这部难得的经典“亲密接触”。

前言

“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兴起于二十世纪初,鼎蛊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至今,无不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次次定位固基。一般来说,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他列从属地位;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近代学者邓实定义国学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同时也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总的来说,国学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其博大精深之内涵,雄厚内敛之魂魄,足以令世人千百年传诵。可以说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其中蕴含着前人洞察世事的精妙哲理。学习国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增强个人的文化修养,使思想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浸润和升华。为让广大读者能够真正与国学亲密接触,京华出版杜去芜存菁,在卷帙浩繁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精心挑选出一系列国学经典。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通过释疑、修饰、考证、援引等,汇编成为《中华国学传世浩典》丛书,以飨读者。您现在所看到的《史记故事》便是丛书之一。中国文化史中的某些史学著作是后人难以超越的,司马迁的《史记》就是这样一座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史记》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鲁迅先生对《史记》赞叹不止,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它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推崇备至。《史记》记录的历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止,大约三千年。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者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深远。本部《史记故事》辑录了《史记》中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佳篇,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故事体编撰而成。编者在每一篇故事前插入了简评,或诗词,使本书的知识含量最大化,同时,大量精美的图片,使本书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衷心地希望本系列丛书能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使您在品味国学博大精深的同时,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智慧甘泉。

内容概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卒于公元前90年,56岁终。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民国,鲁迅)。司马迁是西汉夏阳龙门人。夏阳(今陕西韩城南),县名,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司马迁出生地韩城位置“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5年)司马迁生于龙门。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六岁,在故乡读书。  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太史公自序》:“谈为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36年(建元五年)十岁,在故乡。   《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按:司马迁十岁左右,即在故乡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 十一岁。   窦太后死,汉武帝罢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光元年)十二岁。   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十九岁,从夏阳迁居长安。   汉武帝从主父偃建议迁民于茂陵。司马迁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司马迁生卒年代,史无明文。近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大约卒于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年),享年56岁。据说司马迁家自唐虞至周,都是世代相传的历史家和天文家。司马错是秦惠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到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又做汉武帝的太史令,恢复了祖传的史官恒业。  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十岁,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这个时候,正当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张骞奉使通西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武帝设立乐府……;也是司马迁在京城里丰富见闻,热情迸发的时候。  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回到长安以后,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得最南边是昆明。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举行大规模的巡行封禅,步骑十八万,旌旗千余里,浩浩荡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本应从行,但病死在洛阳。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志,赶到泰山,参加封禅,随后沿着东海,绕道长城塞外回到长安。    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杀了五六千名匈奴骑兵.单于调拨更多的兵力,然而仍然无力与李陵相抗衡。就在单于准备退军之时,李陵手下有一名士兵叛变,将李陵内部军情告发。告诉单于李陵后面没救兵,而且教单于部下制作连发连射的弓箭。单于于是继续与李陵作战。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强辩,不是存心反对朝廷吗?”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腐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希图出现一线转机。  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言。[编辑本段]生平  发愤著《史记》  司马迁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被封为太史令后开始阅读、整理史料,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 "书",共五个部分,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名著,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开创性著作。它的主体部分是本纪、世家和列传,其中列传是全书的精华。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他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编辑本段]祠墓  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上书“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现已辟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系元明建筑物,上书“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从此迤逦而上,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四字,语出《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走完99级台阶登道就进入了祠院,祠院大门上书 “太史祠”寝宫,古柏参天,环境幽静,置身其中,如登青云,如临仙境。[编辑本段]忆古思今  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我们中华民族有一部令子子孙孙为之骄傲、为之神往的历史。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面对悠久而丰富的历史,究竟怎样去了解它、认识它并从中获得教益,受到启迪与鼓舞?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看来,怎样读史,确是值得认真思考、认真研究的。依我的肤浅看法,首先是了解和认识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其次是着眼于从历史中获得思想上的启示。这种启示,一是可以通过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的认识而获得,一是可以从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和史学的评论中去发掘。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而对于后一个方面我们似乎还有许多事情可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深入思考。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有成就的史学家,都会以他们的心血凝聚起来的思想,留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对此,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太史公司马迁。司马迁写的《太史公书》——后人称作《史记》,一方面展示了他那时的一部辉煌的中国通史,一方面凝聚了他对史学和历史的深刻的理解与认识。2000多年来,赞叹它、研究它的人不绝于时,证明它有巨大的魅力和不朽的地位。对于这样一部宏伟的历史著作所展示的历史长卷来说,在历史运动中的个人,都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这些角色和他们所活动的历史舞台及其背景,对今天的人们有些什么样的重要启示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同时代的人都会有他那个时代的思想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也会有属于他那个领域或视角范围内的一些认识,这是一部说不尽的"史家之绝唱"。尽管如此,在太史公的深邃的思想领域中,必有一些最根本的、对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观念。  比方说,人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人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或态度对待历史和现实的关系?这是有关社会公众同历史学之关系的最根本的问题,直至今天,还不断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来。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太史公早已作了精辟的回答。他写道:“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这几句话是非常深刻、非常重要的。第一,他指出现实中的人们之所以要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把历史作为现实的一面镜子来看待,加以对照,作为借鉴,既不是把历史与现实等同起来,也不是要现实去模仿历史,二者是不应当混同的。这是明确地指出了古今的联系和区别:因有联系,故可“自镜”;因有区别,故“未必尽同”。第二,他指出了以往帝王“各殊礼而异务”,他们的制度、政策往往是不同的,但都是要达到治理国家的根本目的。可见“自镜”决不是混同古今。这两点,很辩证地阐明了“居今之世”何以要“志古之道”。可见,拒绝历史经验,是愚昧的;生搬硬套历史经验,也是不高明的。  又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有自身的法则(即今天我们所说的规律)?如果有的话,人们认识这种法则有什么意义?这是人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问题,而首先是认识历史之本质属性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应当坦率地承认,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为之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太史公司马迁也触及到了。他从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考察中,得到了如下的认识?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史记·货殖列传》序)这是把耕种、开采、加工、交换,以及交换中的贵贱变化等人们的分工及相互关系,视为符合于“道”的自然现象。太史公在讲到类似的经济现象时还说:“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又说:“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史记·平准书》后论)他认识到:事物发展到极盛就会转向衰落,有利的客观形势发展到了顶头也会转向不利的方面,这是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冲突而造成的,是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显然,人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过往历史有一个大致正确的看法,而且还在于对现实的历史运动和未来的历史前景,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比较客观的态度。  再如,历史运动主要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也无从讨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各种问题。那末,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究竟应当在历史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呢?这不仅涉及到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还涉及到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历史运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对此有种种说法,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他们所论大多是理性的阐说,这无疑能够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方面,太史公从史学家的角度,冷静地观察那些经过历史潮流汹涌澎湃冲刷之后(如大浪淘沙之后),仍然没有逝去的历史人物,并对他们的精神世界、社会活动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提出了撰写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既是太史公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又是他告诫后人如何做人的准则。太史公在综论他为《史记》作人物列传时是这样说的:“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史记·太史公自序》)“扶义倜傥”,主要是讲德行、风采;“不令己失时”,是讲善于把握时机、机遇;“立功名于天下”,是讲以天下为己任的事功目标。显然,在太史公看来,他所要写进《史记》的历史人物,一般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人。然而,太史公却又并不是用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这个准则的;他的史笔之下,也活画出一些世侩小人,而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才更衬托出那些写入历史书的杰出人物的真正本色。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所谓“扶义倜傥”等等,这正是太史公所希望于后人的,后人应以为“自镜”,做一个正派的、适应历史潮流的、有益于天下的人。  太史公  司马迁的《史记》一书,留给后人许多启示;这些启示大多同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这是《史记》之所以受到后人传诵、崇敬的主要原因。这里所举出的三个方面的启示,着重于人们为什么要重视历史、认识历史、记住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历史演进的法则何在,在历史演进中人应当有什么作为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在司马迁时代,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就是在当今,也仍然是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总起来说,任何时代的人们,在认识与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对待史学与社会及人生的关系上,都可以从《史记》中得到必要的启示。

章节摘录

书摘传说中的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从小就不同凡响,生下来不到七十天就会说话。小时候的轩辕就心智周密,而且思维敏捷,口才出众。长大以后,性格敦厚,做事机敏,二十岁成年的时候,就已经见多识广,能明辨是非了。    在轩辕生活的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子孙道德衰微,各地诸侯之间经常互相征战侵略,残害百姓,但是神农氏没有能力征服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轩辕就不得不动用军事力量,去征讨诸侯中不来进贡的人,而且每战必胜,四方诸侯因此都来称臣归服。但是蚩尤最残暴,一时之间还没有谁能去征服他。    当时,炎帝想凌驾于诸侯之上,于是四方诸侯都来归附轩辕。轩辕就实行以德治国的政策,整顿军事,还顺应天时与地利,种植各种农作物,抚慰千千万万的民众,使他们安居乐业。另外,还教导尚武的氏族习武,来和炎帝作战,经过几番战斗之后,轩辕打败了炎帝。    蚩尤不服从轩辕的命令,发动叛乱。于是轩辕就向四方诸侯征集军队,与蚩尤决战,擒获并杀死了蚩尤。这样,天下平定,四方诸侯都尊崇轩辕做天子,代替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只要天下有不顺从的势力,黄帝就马上去征讨他们。这样,黄帝总是在讨伐中披荆斩棘,从来都没有安居消停过。    征战中,黄帝到过很多地方。往东到达了海滨,去过泰山。往西到达了崆峒,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达了长江流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过少数民族,到过釜山。他常年迁徙往来,没有固定的住处,住地总是在军队旁边建立营房,以便自卫。官职方面,置立左右大监,监察万国。由于万国归一,所以每当到了祭祀鬼神或封官进爵,需要仪式的时候,规模就很宏大,自古以来的帝王中,黄帝时候的规模是最大的。    黄帝让人推算历数,可以预知未来的气候和节令,顺应大自然的规律,预测各种变化,以便播种百谷草木,  驯化各种鸟兽昆虫。黄帝的德政广泛传布,也感动了上天,使得在他统治的很多年中,历来都是风调雨顺,天下太平。黄帝鼓励民众勤苦耕作,教导民众爱惜江湖山林和土地,收割与狩猎都要按照时令进行,不许过度开采利用,让民众在利用大自然的时候要有所节制。    黄帝的妻子叫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玄嚣就是青阳。    黄帝逝世后,安葬在桥山。他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即位,这就是帝颛顼。帝颛顼逝世后,由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帝喾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放勋,一个是挚。帝喾逝世后,由挚接续帝位。帝挚即位后,发现自己管理国家的能力不如弟弟,就把帝位让给了弟弟放勋,这就是帝尧。P3-4

图书封面


 《史记故事》(上下)最新图文版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到底有多少是历史,有多少是虚构——这真是个问题,但是后人几乎都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而是坚定地把书中的所有当作历史,大的事件,小的细节。小细节,也是历史吗?我们只能当首故事来读吧!最常用的故事手法是,almost,差一点就!还有,坏事之前必有人进谏,谋士比将帅的作用大,文人改变历史。
  •     有功底的话史记还是读原著好。
  •     能力&精力所限只能看这个版本,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阅读史记。印象最深刻的是延陵季子,还有项羽: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是中国人普遍的观念,也是我认为中国人看不穿的根源所在。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窃以为以史为镜不仅可知兴替,可知得太多。
  •     还不错 但是没有褚少孙的部分和太史公自序
  •     中学时代科普读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