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研究(第一辑)》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0976050X
作者:陈健秋 主编
页数:228页

《社会建设研究(第一辑)》的笔记-东莞打造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 不断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东莞打造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 不断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的“五大体系”
1. 构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体系
2. 构建社会治理工作统筹联动
3. 构建以法律、政策和诚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体系
4. 构建新型社会矛盾综合调处体系
5. 构建社会治安与公共安全融通防控体系
实施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的“八大工程”
1. 社区综合服务提升工程
2. 社会组织孵化工程
3. 社会群体融合工程
4. 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打造工程
5. 社会资源整合工程
6. 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工程
7. 虚拟社会监管工程
8.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以上内容经常会在各种政府文件或政策研究与建议论文中看到,每一条讲得都很有道理,但我至今仍不明白提出这些政策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刚好是这些还不是其他?为什么是这五项、八项而不是十项或三项?背后的思考框架是怎样的?比如,要想做成一件事情,需要人、钱、物、信息、技术、渠道、制度规范……从0到1,然后根据要达成的效果去确定数量与质量上的目标,哪里不足补哪里。可能这些政策背后都有类似的分析框架,但没人讲出来,看上去似乎是上级政策或资金流向什么、什么是社会热点就去发展什么,结果呈现出来的东西感觉比较零散。至少对我而言,以“X大体系”“X大工程”这种方式放在一起的几条政策不足以建立起一个有机整体。

《社会建设研究(第一辑)》的笔记-中国科层制激励与地方经济转型:以东莞为例 - 中国科层制激励与地方经济转型:以东莞为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成长,其实伴随着相当重要的地方与中央权力的再分配过程。经济发展指标考核逐渐取代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地方官员晋升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整个中央政府的合法性也逐渐转移到“绩效合法性”上:国家通过发展经济,承诺对社会公众提供持续的、普遍的福利来获取合法性,哪怕是最轻微的经济衰退中的经济和福利下降,都可能影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国家的合法性归根到底还是来自民意。这种民意可以是来自信仰,即,如果人们都信仰某种宗教或某种理念,其代言机构就具备了合法性;也可以来自实际好处,换句话说,谁让人们的生活得好人们就乐意被谁领导。这种民意的集中过程也需要合法,一般需要经过民主选举。当代社会是人文主义的天下,群体在消融、个体在崛起,没有什么比个人的感受更重要,人们变得更实际。而对每个千差万别的真实个人而言,再找不到比经济增长更一致的追求了。因此,所有问题都可以被高速经济增长所解决或掩盖,但经济不可能持续保持高增长,一旦放慢,其他问题就会接踵而来。未来似乎需要一种新的信仰去凝聚起一个庞大的社会共同体。

《社会建设研究(第一辑)》的笔记-社会质量与社会建设的比较研究 - 社会质量与社会建设的比较研究

20世纪90年代欧洲学者提出了“社会质量”的概念。社会质量是指民众在提升其福祉和个人潜能的条件下,能够参与社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程度(Walker,Alan,2008).社会质量包含4个维度: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其中,社会经济保障包括个人赖以生存的物质经济资源和应对社会风险的环境资源;社会凝聚以社会信任、社会团结等为主要指标,考察个体在生活中所能获得的组织和制度的支持程度;社会赋权聚焦社会成员的社会参与情况,反映个体对其行动能力的认知。
对社会质量的界定离不开对社会的界定,换句话说,回答什么样的社会是高质量社会之前要先回答什么是社会。文中没有相关论述,但从研究者对各指标的调研问题来看,似乎这个社会质量是以每个个体的感知和行为为基础的。背后隐含的假设似乎是:高质量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是物质生活有保障、团结友爱、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人。它可能是一个高质量社会带来的结果,但未必是高质量社会本身。什么是高质量的社会?我认为如果一个经济条件很差、自身的知识情感与意识水平也不高、对公共生活也没什么认知和经验的人,进入一个社会后能够自然顺利地成为一个物质生活有保障、团结友爱、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人,那么这样的社会就是一个高质量的社会。即,社会本身要有完善的结构与制度使得每个进入这一社会的人成为他想成为的、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这种结构与制度的有效性才是衡量社会质量要考察的对象。
刚刚查到一本书《社会质量研究》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718334/,先mark下来

《社会建设研究(第一辑)》的笔记-广东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置研究报告 - 广东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的位置研究报告

文中提到中科院(主要是朱庆芳研究员)设计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和社会秩序5大领域共46个指标。中科院最早是1987年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社会指标研究",估计现在政府用的评价指标也脱胎与此。最早的统计工作是1992年国家统计局试行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1993年颁布《我国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2002年印发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比较接近现在用的指标体系,包括人口现状、生活水准、公益服务、社会保护四个方面。最近一次调整在2007年,调整后的指标体系包括人口发展、生活水平、公共服务、社会和谐四大领域30个指标。各地方政府也有公布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全与中央相同。
从全球发展看,社会发展水平的测量兴起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二战后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让经济发展受制约明显的西方国家率先开始寻求协调发展的道路,建立能够反映协调发展情况的指标体系。国际社会比较流行的几种指标系统有:
1. 人文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基于阿马蒂亚·森的思想而建立,它是由人口预期寿命、教育和收入3个维度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自1990年起每年发布一次《人文发展报告》,2015年的报告中公布了2014年的排名,在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名90,中国香港排名12,这就是祖国内部的差距啊(没看到中国台湾、中国澳门)。人文发展报告官网:http://hdr.undp.org/en
2. 包容性财富指数(Inclusive Wealth Index,IWI)。HDI侧重人均GDP、人均寿命和教育,忽略了资源环境因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基于经济学诺奖得主肯尼斯·阿罗的思想(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625-007-0024-y),联合其他机构(UNU,IHDP)在2012年的里约+20地球峰会上推出第一份全球《包容性财富报告2012》,提出“包容性财富指数”(Inclusive Wealth Index,IWI)。官方网站:http://inclusivewealthindex.org/
3. 国际竞争力指数(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GCI)。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建立,由制度、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稳定性、健康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市场效率、金融市场成熟性、技术设备、市场规模、商务成熟性、创新等12个维度构成。自1979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布一份全球竞争力报告公布排名,在最近一期的《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在138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28位。 官方下载地址: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6-2017-1
3. 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DI)。由世界银行建立,分为全球发展、人口、环境、经济、国家与市场,以及全球联系6部分。提供从1970年至今,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官方网站:http://data.worldbank.org/products
4. 社会进步指数(Index of Social Progress,ISP)。由美国一家非营利机构Social Progress Imperative建立和推广,该机构汇聚学术机构、跨国公司及公益组织多方力量,由shared value的提出者Michael Porter教授担任主席(http://www.worldwatch-europe.org/node/240)。从12个方面,53个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状况。根据2016年的报告中,在133个国家排序中,中国居84位。 官方网站:http://www.socialprogressimperative.org/

《社会建设研究(第一辑)》的笔记-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

现在越来越觉得那些有深度的研究分析,并非源自研究对象本身或者研究方法,而是源于研究者自身的理论储备。让人感到深刻的分析往往是基于某种特定理论的分析,本质上这种深刻是理论本身的深刻,而非研究本身。好的研究应该能推动理论的发展,但大部分的研究仅仅是止步于证实某一理论,在社会科学方面,有时候甚至连证实也算不上,同样的境况可以用A理论去分析,同样也可以用B理论或C理论,听上去各有各的道理。选择用哪个理论去解释某一境况,更像是一种个人偏好。只要掌握了某种理论框架,似乎可以去解释一切,也难怪看到建议千篇一律,本来就是一个东西。中层的东西在哪里呢?比如,我们都说要多元共治,那么在不同情境下,这个多元中的主体、权责、共治的体制以及实践过程中的优先级又该如何去界定,这样的理论有吗?

《社会建设研究(第一辑)》的笔记-治理要素视阈下的东莞社会治理体系 - 治理要素视阈下的东莞社会治理体系

治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由治理理念、主体、客体和方式等要素构成。从国家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理念方面正在从被动求稳到主动求发展转变,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和作用机制正在重构,而治理方式正向着规范化和多元化发展。
个人觉得,现在的社会治理思路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思路,即现实状况不满足人们的预期,这种预期是出于对现实问题的反应,人们对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不便表现出不满足,政府需要努力去满足。本质上讲,这种思路下的治理仍然是被动的。而想要真正变为主动,需要先明确我们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是我们心中的理想社会?在对这一问题没有共识的前提下,不可能出现真正主动的社会治理。当然民主意见的集中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按照当前的思路,真能实现第一、二、三部门共同参与治理,法治、德治、自治、共治和互治相结合,协商一致谋求国家发展,也不失为一种自下而上追求美好国家的方式。


 社会建设研究(第一辑)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