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連翹(精裝本)

出版社:草根
出版日期:2000年02月10日
ISBN:9789579897143
作者:吳濁流著

作者简介

吳濁流的作品,是台灣文學傳統一份重要的遺產,《台灣連翹》則是吳濁流一生的最後著作;他對台灣的期許、對中國的幻滅,都在這本書裏有明確的交代,就像他撰寫《亞細亞孤兒》的心情那樣,吳老寫出他在「祖國」來臨之後,思想上和精神上的變化,他留下遺言,這本書要在他去世十年、二十年後才能出版。
本刊獲得這份原稿,並邀請台灣文學泰斗鍾肇政先生全文譯出,全書結構嚴謹、體魄恢宏、文字精確而細膩,道出台灣戰爭前後政壇的祕辛,愛台灣者、關心台灣者都應在書架上置上此書一冊。

内容概要

吳濁流(1900 ~ 1976),名吳建田,新竹縣新埔鎮人。
日據時代台北師範學校畢業。終戰前曾任台灣公學校教諭、台灣日日新報記者;戰後曾任記者、編輯、省社會處專員、大同高工職校教師、機器事業公會職員等。
重要著作有《亞細亞的孤兒》《功狗》《波茨坦科長》《南京雜感》《黎明前的台灣》《台灣文藝與我》《無花果》《台灣連翹》;「台灣作家全集」收有《吳濁流集》。1964年創辦《台灣文藝》雜誌,並主編一到五十三期,直到他去世。另成立有「吳濁流文學獎」,獎掖後起台灣作家。1996年新竹縣立文化中心建有「吳濁流館」。


 台灣連翹(精裝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吳濁流著,《臺灣連翹》臺灣文學名著:05。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272面。ISBN:978-957-98971-4-3。《臺灣連翹》這部自傳體小說是臺灣作家吳濁流的封筆之作。全書文筆縝密,文思細膩,以一位土生土長的臺灣人的視角描寫二十世紀歷史大背景下,普通百姓的辛酸血淚。因為題材敏感,涉及「二二八事件」與許多當時尚活躍在政治舞臺的人物,吳濁流先生曾經說過要「等過十年才把這本書公諸於世。」在他身處的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此番心血,非普通人能夠理解明白。這本書籍的時間跨度,從日據時代初期,一直到日本「大東亞戰爭」爆發,臺灣光復,再到民國三十八年後國民政府遷來臺灣,歷史縱深不可謂不宏大。而吳老嘔心瀝血傾注在此書當中的,更不僅僅是他過去作品裡傳答出的一脈相承的身份認同的模糊,更有一種對於人性本源的直面和剖析。評論本書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是該書的題目。「臺灣連翹」指的是一種臺灣常見植物的名稱,又被稱為「黃藤枝」。它本來是一種生命力十分頑強的植物,卻習慣性地受到人為的修剪而不能自由地生長。因此,作者選擇以該植物入文,顯然是包涵了某種隱喻的手法。「臺灣連翹」的不自由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殖民地時期人民的不自由,以及光復之後臺灣知識菁英飄零坎坷的人物命運。縱然說連翹作為花牆可以被修剪地工工整整,也只是在經歷了強權和外在力量束縛之下的產物,對於自己的命運卻並沒有掌控能力。這個略帶悲觀主義色彩的暗喻貫穿了整本著作。在全書一到九章中,吳濁流先生主要描寫了日據時期人民受到員警保甲欺壓,逆來順受的悲慘境遇,以及其中許多人在逆境和屈辱之中不屈和樂觀的生活境遇。全書開篇,吳老就描述了人民生活淳樸安寧,卻惟獨懼怕日本人的殖民地心理:「說到員警或黃頭兵,連哭泣的孩子也會停止哭。」 這種客觀的社會環境影響了包括吳老在內一代人的性格。「由於自小就時常在恐怖中長大,因而性格懦弱」 ,這是吳老自己對自己,乃至一代順民的性格素描。在他看來,最近青年性格和當時社會風氣一樣,對於任何事物漠不關心,「各掃門前雪」,可謂一針見血。而家庭教育背景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吳濁流的行事準則。在幼年時候,身為學者的祖父就曾經語重心長地同他說,「「臺灣」是一個孤島,周圍都被海包圍著,想逃也逃不出去。我們完全和籠中的鳥一樣,並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殺死。志宏,你長大了,一定要以「明哲保身」為第一,決不能因一時的憤怒而衝動起來。無論如何都得隱忍自重。」深諳中國傳統文化的祖父還引用張良和韓信的例子,間接向孫輩傳輸消極出世的哲學理念,這一種充斥著超越理念的想法被烙印在了年幼的吳濁流的心靈上。後來,吳濁流在其成長過程中過早接觸到了一些社會的黑暗與不平等,對於強權統治者產生了一種自然而然的恐懼,這種觀念籠罩著他的青年時代,以至於後來學校內發生「清國奴」侮辱臺灣學生事件時,吳濁流懷有一定的自責,認為自己「受到一種傳統的習性所支配,覺得輕舉妄動會有危險的無意識中有著意識預感,在支配自己的行為。」 無論是在數千年專制體制薰陶下產生的社會潛規則,還是在當時世界多多少少受到的教化錘煉,都無端加強了作者的這種消極無為的冷漠心理。從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之後,吳濁流接連到幾所文官學校上班。隨著一些進步思潮傳播到臺灣,吳濁流的腦海中也出現了矛盾而執著的思緒。一方面,他心中「渴求自由平等的思想越來越強烈」 ;另一方面,他受到東洋悲觀主義哲學影響也愈加濃重,以至於「老莊哲學不知何時潛入我的頭腦,麻痹了我的神經」 。這種被作者成為精神鴉片的學說抑制著他,同時也包括同時期許多年輕人滾滾的熱血。殘酷的現實處境和青年理想主義精神所產生的落差,由此可見一斑。到後來在偶然遇見羅阿謹先生後,吳濁流的心靈中湧進了新的思想。從對方向自己宣傳的「文化運動」中,吳老看見了現實處境中的不平等:經濟上,臺灣民族資本受到打壓和剝削;教育上,資源極端不平等:日本人刻意推動同校教育,防止臺灣民族精神協力齊心。這表明吳濁流已經運用他的社會經驗,在具體社會事務中找到了反對專權的客觀論據。可由於他始終徘徊在妥協和堅持的邊緣,因而加劇了自身的煩惱。「無知也許是幸福的。」 這一定程度上也回歸了本書的母題,順其自然的處世哲學和對於命運的消極觀感漸漸進入了作者「安身立命」的基礎學說。在昭和十六年,因為忍受不了皇民化運動的壓抑氛圍和客觀環境的無意義,吳濁流來到了大陸。這次旅行讓他更為清晰地感受到了海峽另一段的社會氛圍。他目睹了同樣受到日本鐵蹄踐踏的河山,還有同樣痛苦艱難的民生。這些在當時無疑於為他心中理想主義的熱情理性地降了溫,也成為他心中對於祖國政府的隱憂。若干年後,這些埋下的伏筆終於在「二二八事件」後爆發出來。同時,在大陸的時光,吳濁流還感受到了自己作為「臺灣人」身份的尷尬。如他所述,「現在的臺灣人,和失去父母的孤兒一樣,在重慶這一邊也好,汪偽政權這一邊也好,都同樣被視為「異己分子」,不僅不信賴臺灣人,甚至視為間諜。」 這種潛意識中的敵對心理,對於在被壓迫和欺辱,卻滿懷愛國熱情的吳濁流心中,自然代表了極大的失望和打擊。在南京度過三年的歲月,對於吳濁流個人來說,雖然舞臺波瀾,對於他來說卻沒有什麼裨益。他寫道「一個人雖然知道赤裸裸地來,赤裸裸地回去,而依然還想從事超越自己實力的事,乃是錯誤的思想。」 於是吳濁流為了規避這種動盪而複雜的生活,決定重新回到臺灣,縱然那裡的生活會如同「失去自由的鱉」。上述經歷可以被看做吳濁流生命時光裡並不成功的對自我命運的掌控。從某個點開始,他心中消極出世的一面和理想入市的另一面不斷做著爭鬥,只是因為客觀際遇的不同,讓他不經意間受到撥弄,反反復複。從這裡開始,我們也終於能更深刻體會到作者選擇“臺灣連翹”入筆的苦心孤詣。本書的一大重點在於被作者親喻為「不能說」的「二二八事件」始末。隨著日本在二戰中戰敗和波茨坦公告的簽訂,全台人民重新拾起了生活的理想和信心。作者特別注意到的一點是,當時的客觀社會環境背景下,臺灣和中國的體制和習俗並不是完全相同。因此,國民政府在接收臺灣初期曾經忽視了兩方分隔所產生的隔閡,而始終寄希望於“無縫對接”。這種錯誤的觀念和先入為主的偏見,造成了臺灣本省人和外省人間種種分歧。在書中,吳濁流在描述臺灣人民在光復初期對於「建設三民主義模範省」的殷切期盼時仍然激動而興奮。那時人民的心思是真誠的,建設家園的理想更是單純的。可惜這些熱情隨著現實的發展而被磨損殆盡。「與日本時代一樣,政府機關的上層部分,有外省人取代了日本人,而台灣人依然是龍套角色」 吳老在給出上述解釋的同時,更隱隱地指出了這些矛盾背景的另一方面:人性的貪婪與自私。最先鼓吹臺灣人受到奴化,從而打壓臺灣本省人政治地位的有許多恰恰是當時落選的本省政治角色。他們為了自己政治上的利益,而展開了啟用與棄用、奴化教育的論戰。這些隔閡一直潛伏,直到二二八事件裡才完全爆發出來。同時在經濟、實業、就業領域,接收政府沒有太多經驗,因而舉步維艱。這逐漸導致了更多的社會暴力事件和動盪。二二八發生之後,吳老年輕時候相對豐富的人生經歷也給予他評價此事件的獨特而客觀的視角:他畢竟認為外省人的政治派系爭鬥在此事件裡起著異乎尋常的主導作用。然而在書中,他也提到「光復之初是同胞遺體,以心互許的,如今演變成這個樣子,相信每個人連做夢也不會想到」 。而在其描述之下,潛臺詞則是社會是由公民組成的,人性的複雜,卻導致了人際交往之間相對的冷漠和不安。不論是何種政治體制下,人們漸漸發現在一些涉及利益糾葛的問題上,大家更是步步為營,回歸到「明哲保身」的厚黑學理論中。在大同授課的階段,吳老著筆形容人性:「為了一己的利益,欺世盜名,出賣別人,視為平常,這該也是人世之常吧。」 在深深的悲觀主義老莊思想下,卻淺淺湧動著家國之思。吳老在此書中發的振聾之聲,恰恰代表著他對於人生雖然失望,但並沒有絕望——他一生從事教育事業,正因為他篤信育人是構築社會道德之本。吳濁流先生的生平經歷複雜,而研究這麼一位在歷史上頗具影響力的人物則更需要謹慎。應該來說,吳老先生在自己作品中表現出的「對於身份認同的焦慮」 ,貫穿了他的寫作生涯。這種焦慮來源於幼年時期成長環境的不安全感;而從書中看出,他在精神領域也並沒有篤信一種純粹的思想學說,僅僅因為他的理性和沉靜。於是,讀者可以從矛盾和隊裡中發現了一個對於周遭萬物觀察入微,對於人性剖析入木三分的作家;也能發現一個懂得質疑反思、情操高潔的公民。他的清醒和憂慮來源於他的性格,更體現在他的一言一行中。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决定围绕‘二二八’这个主题写写台湾,写写民主。
  •     很多都在《无花果》中有叙述,重复率很高。最终也没有讲出太多的东西,感觉对比大陆的相关回忆录,实在差很多。
  •     不如《无花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