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空之后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0865238X
作者:[美] 爱德华·W.萨义德,[瑞士] 吉恩·莫尔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爱德华·萨义德笔下最动人的巴勒斯坦民族像
◎收录著名人权摄影师吉恩·莫尔百余幅摄影作品
◎任何想要近距离观察巴勒斯坦的读者不得不读的作品
------------------------------
【内容简介】
这个世界,没有一天会少了巴勒斯坦人的新闻。他们的形象似乎被固定化了:要么是凶残的恐怖分子,要么是悲惨的难民。他们的真实境遇却鲜为人知。萨义德的文字连同吉恩•莫尔的摄影,描绘出了巴勒斯坦人另一幅感人至深的真实肖像。从以色列的建立到贝鲁特的陷落,巴勒斯坦人在连续的土地剥夺中流离失所,备受苦难。这其中也包括萨义德本人及其亲人的真实遭遇。但在这部苦难的流亡史中,萨义德也辨认出了新巴勒斯坦民族意识的萌动。巴勒斯坦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并不建立在流亡和受害者角色上,相反,它将根植于坚持、希望和被唤醒的共同体意识。
------------------------------
【编辑推荐】
◎ 著名公共知识分子萨义德的个人化写作,作为巴勒斯坦人的身份认证。
◎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问题是永不过时的国际热点。
◎ 著名人道主义摄影师摩尔拍摄的巴勒斯坦人生活状态,130多幅照片,震撼、悲悯,提供更直观的影像信息。
------------------------------
【媒体及学者评论】
当萨义德以一种内在的视角为我们描绘巴勒斯坦的经历,他所谓的内部不是地理地理意义上的,而是精神层面的。巴勒斯坦成为一个精神的国度,是本书的独特之处。这是一场离散精神的漫游。
——《国家民族政坛杂志》
(萨义德和莫尔的)这本书的能量与魔力就在于:无论巴勒斯坦人如何被驱逐或被剥夺,一个明确的边界已经将土著和观光者们分隔开来。
——《耶路撒冷邮报》
一个非常私人化的文本,也感人至深,关于一场内部的斗争:个体生活的痛苦,伴随着动荡、离散……最优美的散文片段……关于作为一个巴勒斯坦人的全部意义。
——《卫报》
在萨义德去世前几个月,他发现自己“仍不知道去爱一个国家是什么意思,这是他作为一个无根的世界主义者最深刻的特征。
——托尼•朱特

书籍目录

致谢_Ⅰ
前言: 巴勒斯坦人的生活_1
第一章 国家_12
第二章 内部_74
第三章 涌现_124
第四章 过去与未来_184
后记:贝鲁特的衰落_242

内容概要

【著者简介】
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 美籍巴勒斯坦人,文学理论家、公共知识分子,“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的奠基者,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
1935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在英国占领期间就读巴勒斯坦和埃及开罗的西方学校,接受英式教育,50年代赴美国就学,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63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教授。
代表性著作有:《东方学》(曾获美国国家书评家奖)、《巴勒斯坦问题》、《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和《流离失所的政治:巴勒斯坦自决的奋斗,1969-1994》(1994)等。
作为公共知识分子,萨义德为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争取平等政治权利和人权,并长期呼吁美国向以色列施加压力以保障与维护这些权利,被常驻中东的资深记者罗伯·菲斯卡称为巴勒斯坦人民“最有力的政治声音”。
【摄影师简介】
吉恩·莫尔(Jean Mohr) 自由摄影师。1925年出生于日内瓦,1949年起开始活跃于瑞士纪录片摄影圈,主要服务全球各人道主义组织,包括联合国难民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等。
共出版28本摄影书,荣获“人权的摄影师”(1978年,科隆)、“当代摄影奖”(1984年)、“日内瓦造型艺术”(1988年,首次由摄影师获得)等荣誉。
另与约翰·伯格合著有《一个幸运的人》、《另一种叙述方式》。
【译者简介】
金玥珏,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3年获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曾供职于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纽约时报》上海分社,现为香港《文汇报》上海新闻中心的新闻主管和高级记者。


 最后的天空之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9条)

  •     来源于不理解民族的隔阂是否有办法解决?《最后的天空之后》仍然没有答案,但是图文并茂且生动的描述为我们勾勒了巴基斯坦人的现实生活。有点纪实,有些写真,有些残酷,还有许多冷静与反思。曾经听过某驻巴基斯坦记者的演讲,在他的讲座里,谈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立场问题,看待一件事的角度问题。被认为是恐怖分子,是难民,是残暴者的某类打上标签的人群,若是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看,其实或许是另一番说辞,并非我们原本以为的模样。作者在前言中说,“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迎战困难,否认地种对巴勒斯坦人的习惯性的简单甚至有害的表述,然后以更能够捕捉巴勒斯坦人复杂现实的描述来代替。”“既然我们当前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剥夺、流散,但又拥有一种与无国状态不相称的力量,我坚信应当使用本质上非传统的、混合的和断续的形式来表现我们。”“这是对于被流散民族的巴勒斯坦人的一种个人化的表现----掩饰、遵从、自豪、软弱、悲惨、滑稽、不屈不饶、讽刺、妄想、防备、过分自信、有魅力、引人注目。”基于大量1979年和1983-1984年各难民营真实的巴勒斯坦难民的生活旧照,非常醒目地再现了处于流散民族的精神世界,也为这个民族塑造了一座乐观坚强的集体群像。上个世纪的基本生活状况,捕捉过去被遗忘的时光,或许也是为现在写上注解,为未来写下预言。回溯过去被遗忘的时光,中立地看待看些私人化的描述,给予我们更多的视角尽可能地了解当下。
  •     初看此书封面,我以为这是一本具有游览性质的通俗读本,但当我看到作者之名才忽然意识到这里写下的是一幅流亡群像,是萨义德流亡中深情的呼唤。翻开此书,扉页上印着马哈茂德·达维什的诗歌: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应当去往哪里?在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应当飞向何方?这句子里渗透的神韵似曾相识,与我读过的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的诗歌一样,那深切的流亡气息扑面而来。这种流亡感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对于远在远东中国的平民来说,这是不好体会到的,但是对于流亡的人来说他们也不好体会到什么是爱国,这种情感令他们陌生,一切显得支离破碎,变了样子。二战结束后,西方文学有一个很大的母题,即流亡。然而写流亡闻名的却不是这本书上的巴勒斯坦人,而是到现在为止依然与之矛盾不断的以色列人。不禁想到犹太裔文学批评家乔治·斯坦纳来,曾有人问及,他为何不回以色列定居?他很明确,也特别清醒地做出了回答。那回答要人感到遗憾,感到无可奈何,又被他的话语深深的撼动。因为他的思想致力于和平与人道主义。可是二战后流亡千年的犹太人虽然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土,但是这家园里竖立着无数的枪炮,已然成了一个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国家。想必但凡对二战有一点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在这场战争中纳粹德国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但是这场战争中无辜的死难者的数量远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就像这本书中萨义德写下自己的家族历史时所展现的那样,二战后英国终于意识到了他们的殖民遗产,这片古老的中东土地,土地上的人民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成了烫手的山芋。最后英国放弃了对巴勒斯坦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欧美各国对二战后流亡其地的犹太人都不愿承担这种责任,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成了必然。这也为犹太人长久的复国计划奠定了基础。然而原来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沦为了难民,近的流亡到约旦,黎巴嫩,埃及,远的去往欧洲,美国……这条流亡之路与当年的犹太人何其相似,只是身份有了转换,而转换的源头很大一部分原因又是以色列造成,但是萨义德的言语之下,一切都是复杂却破碎的,此民族的独一性似乎无法被描述。要人惊奇的是,流亡了千年的犹太人非但没有被其他民族融合,反而永远保持着自己的特性,最终建立了国家。有学者说这与他们的信仰有关,虽然他们没有实际的国土,但是是活在一本书上的民族,即旧约《圣经》。而巴勒斯坦人呢?这本书里说他们没有经历大屠杀,不会因此博得世人的同情,没有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这样杰出的天才影响世界。作为流亡者,他们的所到之处看起来近似于梦幻,一半是所在国家的惯有色彩,一半是他们巴勒斯坦人带来了很少的可以维系他们民族特点的物品。他们被称为“在场的缺席者”。读到这话我深深地被震撼了。何以“在场的缺席者”?是指巴勒斯坦人所在之处,即便他在这里,他活着,但是他是流亡者,仿佛无论在何处,他们始终在路上,今天在约旦的难民营,明天在埃及的河畔。同时他们的身上被赠与了恐怖与暴力的标志,而这本书要试图改变的是这样一种印象,他们中的绝大多人的愿望无非是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希望被边缘化。就像书里的一张照片,一个孩童骑着自行车经过一个小吃摊那样平凡而安心。萨义德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一层深深的哀色。在巴勒斯坦二战的硝烟远没有结束,他们继续着要人无可奈何的惊慌与贫瘠,出生即意味着流亡。在这里二战不是过去了的历史,正像犹太裔哲学家努力的那样,犹太人被大屠杀的历史依然在延续,他们为的是不被遗忘,而巴勒斯坦人的存在恰恰是活着的证明。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萨义德对美国与以色列的行为进行了控诉,最大可能地争取着巴勒斯坦人的权益。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或许南京大屠杀成为被封存在纪念馆里的档案,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幸运吧。
  •     你们可以没有家园,但你们却很团结;你们可以居无定所,但你们却有坚强的灵魂。这群巴勒斯坦人,在战火纷飞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看这本《最后的天空之后》,恐怕你永远不会想到,在和平世界,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人没有丝毫的安全感。一条长长的分割线,将本来应该是一个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以色列的统治圈内,一部分虽然名义上为巴勒斯坦人,但失去了家园,居无定所在外漂泊,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谈不上爱国与否,他们现在面临的是生存,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恐怖组织的野蛮与屠杀,到头来却得由毫无瓜葛的老百姓来埋单,这真的是一种悲哀。离开属于自己的国家,行走的在流放的路途上,找不到终点,只有沿途的驿站,这群巴勒斯坦人脚步显得有些沉重,因为他们不清楚究竟何时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脸最起码的温饱都没有,又何来文化、何来娱乐消遣?枪炮声似乎还回荡在巴勒斯坦,那一个个蹒跚前行的身影足以让大众惆怅!巴勒斯坦人的身体已经冰冷,作者用过图片和文字记录这群难民现状的同时,也为一个意志坚强的灵魂祷告,抑或为这些经历无数风霜的难民同情,他们不屈服的影像却是成为了我们的牵挂,不是随便的客套,而是巴勒斯坦人的定论。为巴勒斯坦的精神肃然起敬,因为那里有意志坚强的灵魂!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这本书中最常见的字眼是:“离散”与“流离失所”。摒除“难民”、“恐怖分子”与“非犹太人”的标签,我们是谁?我们是一个没有自己土地的民族。
  •     起初,不明白中信为何选择出版这本著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书”,但在作者真诚的文字和图片里我逐渐有所感受,对名词“巴勒斯坦”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一至今仍旧棘手,仍旧冲突不断的地域原来有这不一样的故事和不为世人所知的角度。 老话题里,新的认识。分享一下。
  •     图文结合,解析巴勒斯坦人眼中的故土。
  •     写于巴勒斯坦建国前,伤感动人。
  •     動人
  •     没有认识和情感的铺垫,难以读下去。初阶以后的读物。
  •     阿拉法特曾经希望”巴勒斯坦可以成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和平分享的家园,没有一方有高于另一方的特权“。今天看来,这个愿望似乎更加遥远。我想起莫先生在阿拉法特的办公室里与他的那张合影,被那种即使前程渺无却依然乐观的精神所刺痛。就像莫先生每次提起加沙、提起巴勒斯坦人民时的那种刺痛。
  •     读的好艰难
  •     “巴勒斯坦,再不回忆就老了……”
  •     诉说浮萍之苦
  •     硬币有正面就必有背面,兔老师的安利,动人,好吃。
  •     别人的客观是“首先”“其次”“最后”,萨义德的客观是“我们”“他们”和“你们”。巴勒斯坦人一如他们的“死对头”犹太人,陷入了无所的历史中,更悲哀的是,他们并没有后者头顶上的“历史正确光环”,相反顶着的是“恐怖分子”的泛化帽子。
  •     始终不懂巴勒斯坦的历史为什么是禁忌
  •     第一次讀到這樣的薩義德。他要說一個巴勒斯坦的故事,卻將他的文字依附於一個非巴勒斯坦人的照片;他要為東方的苦難辩解,卻將他的敘述依附於一個西方人的觀察,這是一種非常巧妙的解構和去汙名化的手段。
  •     犹太人告诉了我们,变得聪明,然后用钱买下剩下的一切。真相,尊严以及其他种种。顺带一提,这个版本的翻译真的不怎么样。
  •     “对于我们而言,再也没有比被无可避免地视作犹太人的敌人更加糟糕的不幸。我认为没有更加糟糕的精神上和政治上的命运了,完全没有:没有更糟糕的,没有。”萨义德连用三个“没有更糟糕”,表示犹太人的遭遇也正在让巴勒斯坦人成为受害者。
  •     萨义德
  •     对巴以问题的认知一如此书的叙事般碎片化,即便活在当下的时代,也无法做一个全知的旁观者,无法得知全部的真相。“作为一个离散和始终在迁徙的民族,这正是我们生活最深处的连续性。”读来让人悲惋。
  •     一切都是混乱、分崩离析。没有历史,也没有自己的文化。总的来说就是没有文明。巴勒斯坦是可悲的,不成国家的民族,被驱赶的民族,被以色列驱赶,被阿拉伯遗弃,一切将何去何从,渺无方向。看了一系列以色列建国发展历史后,以相对的角度继续观察,发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是历史、文化与宗教等多方面构成的无解。估计以巴问题还会不断持续下去吧。上帝的“应许之地”为他的人民带来的究竟是怎样的爱恨情仇?
  •     这本描写巴勒斯坦人生活的书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越是震撼有张力的文字描写越可足够借由平白直叙的方式来呈现 跟随作者的文笔步调换个视角看历史 问题和非议远不是仅读过少许以色列书籍的自己能理解 纵观各类大到时局分析小到生活琐碎 角度总归是不能局限于单一和片面 很久没有这么强烈的阅读感受
  •     翻译太烂了!!
  •     一遍一遍精神层面主题的重申,虽然确实言辞动人,但再真挚的同情也难免会不耐烦吧。相比较,以色列人用翔实的故事和多样的反思,反而吸引了更多人。这或许是思想体验式写作和新闻式写作的体裁带来的区别? 对比犹太复国运动和巴勒斯坦民族运动有意思。弥漫着自我失败的悲情,没有土地、也没有历史,只有记忆。
  •     这本书,读的异常艰难,尤其是快要结尾的时候,压抑的要死,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从小就听过巴以战争这个词语,怀揣好奇一睹究竟,在工作闲暇时间读的,开始感觉枯燥无味,等看进去了,有愤怒,悲伤,无奈,绝望…百感交集。印象最深刻的照片,一个老翁戴着一边已经破碎的眼镜,却满脸笑意…黑白照片很多触动人心。值得一看。
  •     还没读完 四星暂定
  •     既难过又无力。既然长久以来失去了所有或者未曾拥有,又怎么捡起呢。
  •     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将飞向哪? 在单读上看到的推荐,以前都从未了解有关巴勒斯坦的一切,只知道耶路撒冷是圣城。人生在世不想过得毫无意义,就读史读一切好书。如果都没有人在记录着发生的一切,渐渐的所有人都会遗忘掉历史,只会向前看。不会有人在乎从前的从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或许感触为什么不能包容。
  •     30年,又30年,再30年………“你们”“他们”“我们”都有罪! 也许是本人看书不认真,要不是版本问题?有些文字与图片对不上号,减一星。
  •     “在场的缺席者”,一个让人心碎的形容
  •     一本难啃的薄书,萨义德的记录方式太碎片了,好难连贯起来。
  •     被解读的“图像志”、作者自传性质与吉恩•莫儿的对话,重塑“现场感”与历史背景填充。萨义德重复使用“diaspora”(离散)一词,指代针对民族、国家、部族的一种被“强加”的微弱的分崩离析乃至以“碎片”形态昭示的“聚合感”,并以“乐悲观主义”概括今日之“巴勒斯坦人”实际已成为历史上的“犹太人”,重新踏上“出埃及”之路
  •     “我们害怕除非我们向他们施压,不然他们就会允许我们消失”
  •     真实的巴勒斯坦人
  •     要平等还是要自由?
  •     一个只属于巴勒斯坦的故事。不是那个阿拉伯世界认定的反犹主义前线的巴勒斯坦,也不是那个西方世界认定的恐怖主义前线的巴勒斯坦
  •     “在这些太过漫长和肮脏的白痴般的暴力以及无止境的贪污的景象中,没有人值得仰慕或信任。”
  •     翻译略一般。
  •     很喜欢萨义德的分析风格
  •     用散文形式写民族主义,对局外人来说读起来费劲
  •     在以色列被犹太人包围的时候,这本书让我心中升起很多怀疑感;但同时对两房又都是更为复杂的情感。书本身是配合吉恩的图像开始写的,但是Said并没有因此使得自己的叙事线变得支离破碎——但反过来,图片本身确是被弱化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