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代价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111426172
作者:(美)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
页数:400页

作者简介

1%的少数群体虽然享受着最好的住房、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医生、最好的生活方式,但是有一样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那就是意识到他们的命运是与那99%的大多数命运捆绑在一起的。纵观历史,这些1%的群体最终都会明白这一道理,只不过他们常常明白得太晚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教授,通过走访世界各地的普通人,与他们交流,发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很多方面都失败了,并且二者都相当不公平。由此诞生出全球一个新趋势——服务大众。

书籍目录

序 言
致 谢
第1章
美国的1%问题 / / 1
第2章
寻租与不平等社会的产生 / / 25
第3章
市场与不平等 / / 47
第4章
为什么不平等这么重要 / / 75
第5章
险象环生的民主制度 / / 105
第6章
1984降临美国 / / 131
第7章
所有人的正义吗?不平等侵蚀了法治 / / 167
第8章
预算之战 / / 187
第9章
由那1%群体制定并为其服务的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央银行 / / 215
第10章
前方的路:另一种世界是可能的 / / 239
注释 / / 261

编辑推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的最新力作!    关于1%的少数与99%的大多数!席卷畅销书排行榜,颠覆你的制度幻觉!    《不平等的代价(珍藏版华章经典经济)》中提出的三大主题:市场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它们显然既无效率也不稳定;政治体制并没有纠正市场失灵;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根本都是不公平的,具有普世价值。本书揭示了繁荣的脆弱性以及掠夺行为难以避免,即使您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也会激发您对改革的次序、影响改革进程冲突的重新思考。

前言

历史总会见证这样的时刻:全世界人民似乎联合起来反抗,高呼情况不对头,必须要变革。那正是喧嚣的1848年和1968年所发生的情况,那两次多事之秋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诞生,或许2011年也将被证明是这样一个历史时刻。    开始于北非海岸线上一个小国家突尼斯的一场青年起义波及附近的埃及并蔓延到中东其他国家。在有些国家,抗议的火花似乎暂时熄灭了;但在另一些国家,小规模的抗议却促成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推翻了像埃及的穆巴拉克和利比亚的卡扎菲这样执政许久的独裁者。很快,西班牙、希腊、英国、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    整个2011年,我很高兴应邀访问了埃及、西班牙和突尼斯等国家,并在马德里的丽池公园、纽约的祖科蒂公园见到了抗议者,在开罗还与一些参加过解放广场示威活动的青年男女进行了交流。    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清楚地觉察到:尽管具体的抗议原因因国而异,特别是中东地区的政治不满与西方国家的大不相同,但是这些抗议之间却存在着某些共同的主题,一种普遍的理解就是这些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很多方面都是失败的,并且二者都相当不公平。    抗议者是对的,情况的确有些不对头。我们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应该做的与实际做的二者之间的差距已经变得越来越大,难以忽视。世界各国政府没有致力于应对包括持久失业在内的各种关键经济问题;并且随着公平这一普世价值观被少数人的贪婪侵犯,人们的不公平感变成了一种背叛感。    突尼斯和埃及的青年人起来抗议独裁统治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厌倦了那些陈腐僵化并且以全社会其他人为代价来保护自身利益的领导者,同时这些青年人又没有机会通过民主的途径来呼吁变革。不过,西方民主国家的选举政治也同样失败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对选民承诺“变革,你可以相信”,但他随后推出的经济政策在很多美国人看来与以往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在美国和其他地方,希望就体现在这些得到父母、祖父母和老师支持的年轻抗议者身上。他们既不是革命者也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并不想推翻现行制度,他们仍然相信民选制度或许行得通—只要政府还记得要对人民负责的话。抗议者走上街头的目的就是推动制度发生变革。    2011年5月15日开始的西班牙示威活动中,年轻的抗议者打出的口号是“愤怒的一代”,他们的愤怒源于金融界某些人士的不良行为造成太多的西班牙人承受太多的痛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班牙年轻人的失业率超过了40%。在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抗议者也喊出同样的心声:一边是许多人失去住房和工作,另一边是银行家坐享大笔奖金,这种不公平的现象真的让人恼火。    但是美国抗议活动的焦点很快就超出华尔街触及美国社会更广泛的不平等现象。年轻的美国抗议者把口号变成了“那99%的群体”,这口号与我先前为《名利场》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的标题相呼应:“1%的群体所有、所治、所享”,1该文描述了美国社会中日益加剧的不平等以及一种向上层群体倾斜的政治体制2。2    当今有三大主题响彻全球:第一,市场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它们显然既无效率也不稳定;3第二,政治体制并没有纠正市场失灵;第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在根本上都是不公平的。尽管本书关注的是存在于当今美国和其他某些发达工业化国家中过度不平等的现象,但本书也解释了这三大主题是如何密切相连的:不平等是政治体制失败的成因和后果,不平等也造成了经济体制的不稳定,经济体制的不稳定又加剧了不平等—这种恶性下降式螺旋使我们顺势而下,要突破这种困局只能通过如我下文所述的协调一致的政策。    在聚焦不平等问题之前,我想先描述一下美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广泛的市场失灵现象,权当做一番铺垫。    市场失灵    很显然,市场并没有像它们的鼓吹者宣称的那样有效运行。市场本应该是稳定的,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表明市场可以变得极其不稳定并产生破坏性后果。银行家们不惜冒险,如果不是政府援助的话,这些冒险会将他们自身和整个经济卷入漩涡。不过,当我们仔细审视经济体制时,就会发现这并非偶然:银行家们是受到激励才这样冒险的。    市场的优点本应是它的效率,然而现在的市场显然不是有效率的。经济学最基本的法则是需求等于供给,这是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存在着大量未满足的需求,比如,使穷人摆脱贫困所需的投资、促进非洲和其他大洲欠发达国家发展所需的投资、改进全球经济以应对全球变暖挑战所需的投资。同时,我们又有大量未充分利用的资源—闲置或者产能没有达到最大化的工人和机器。失业,尤其是市场不能为众多公民创造工作的结构性失业是最严重的市场失灵,是无效率的最大根源,也是不平等的一个主要原因。    截至2012年1月,大约有2 500万想找到全职工作的美国人不能如愿以偿。4    在美国,数百万家庭失去了住房。到2012年5月,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失去住房的家庭已经达到了800万,还有400万家庭面临失去住房的危险。于是我们看到了一边是空置的住房,另一边是无家可归的人们。    但即便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济也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承诺:虽然GDP有所增长,但多数美国公民看到自己的生活标准受到了侵蚀。如第1章所述,对多数美国家庭而言,即便在经济衰退开始之前,他们的收入根据通货膨胀调整后就已经低于10年前了。美国虽然制造了一部了不起的经济机器,但显然这部机器只为处于上层的人服务。    形势严峻    这本书是关于为什么对于多数美国人而言美国的经济体制是失败的,为什么不平等加剧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以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本书所持的观点是我们为不平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经济体制不稳定、缺乏效率、增长不足,并且民主陷于危机。更糟的是,由于多数美国公民认为美国经济体制会失败,政治体制又似乎为金融界所控制,因此,他们对于美国的民主制度、市场经济和全球影响力的信心都减弱了。现实表明,美国不再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国家,而且金融界侵蚀了我们长期标榜的法治和正义,这使得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也陷入了危机。    在有些国家,占领华尔街运动与反全球化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也确实有共通之处:都认为情况不对头,都相信变革有可能。然而,问题并不在于全球化不好或是根本就是错的,而是许多政府管理全球化的效果太差—完全是为了满足特殊利益集团的需要。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和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既可以有效促进繁荣也可以迅速传播贪婪和苦难。市场经济也是如此:市场的力量相当强大,却没有内在的道德品质。我们必须决定如何管理市场经济。过去200年来,市场的最大贡献体现在促进了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这种提升远远超过先前2 000年的总和。虽然政府在这些进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事实通常得不到自由市场倡导者的承认。另一方面,市场也能积聚财富,也会把环境成本传递给社会,还会虐待工人。鉴于这些原因,显然市场必须被驯化和调和,才能确保为多数人的利益服务;而且驯化和调和必须反复进行,才能确保市场继续为多数人的利益服务。在美国历史上,这种情况曾出现在进步时代(Progressive Era),当时竞争法案第一次被引入;也曾出现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当时社会保障、就业、最低工资等相关法律被引入。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世界各地其他抗议者所传递的信息,都是市场必须再一次被驯化和调和。不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一个普通民众可以表达内心想法的民主国度,如果市场体系年复一年地使这些民众的生活越来越糟,那么就难以维持一种开放和全球化的市场体系,至少不是以我们所知的形式维持。二者之一必须做出让步—要么是我们的政治,要么是我们的经济。    不平等与不公平    即便本身是稳定和有效率的,市场也经常会造成高度的不平等,从而给人以不公平的感觉。现代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如第6章所述)揭示了个体对于公平的重视。造成人们走上街头抗议的原因正是对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公平感,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在突尼斯、埃及和中东的其他国家,游行示威的爆发并不仅仅因为工作难找,更是因为有限的工作机会都给了有政治背景的人。    在美国和欧洲,情况似乎更公平些,但也仅限于表面。那些以最优成绩毕业于最好学校的人就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这种制度的弊端在于,富有的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于是这些学生日后就有更大的机会进入精英大学。    美国人认为占领华尔街的游行示威者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示威者的人数相对不多,却获得了2/3美国人的支持。如果对这种支持有任何怀疑的话,不妨看看这个事实: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刚一表示他要清除靠近华尔街的祖科蒂公园示威者的营地时,示威者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收集到了30万个签名来支持示威活动,5并且这种支持不仅来自穷人和对政府心怀不满的人。警察把奥克兰市中心的示威者营地以暴力手段遣散了,虽然这在第3天参加抗议游行的3万人看来似乎过于粗暴,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警察还是表达了对示威者的支持。    金融危机给予了人们一种新认识:我们的经济体制不但没效率、不稳定,而且根本不公平。事实上,在危机余波未了之际的最近一次民意测验中,几乎一半以上的人持这种看法。6这种看法是有确凿理由的:金融界的许多人(我称之为“银行家”)得到超额奖金,而那些受到因这些银行家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的人们却连工作都丢了;政府能帮助银行渡过难关,而对那些并不是因为自身错误而数月找不到工作的人们,就连延长他们的失业保险都不愿意;7对于那些失去家园的数百万民众,政府除了给予象征性的帮助,其他什么也没提供。金融危机当中所发生的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决定人们相对工资的并不是对社会的贡献,而是其他东西:银行家拿到了大笔报酬,即便他们对社会甚至对自己所在公司的贡献都是负的。精英们和银行家们获得的财富似乎来自于他们能够并且愿意利用其他人。    美国价值观中关于公平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方面就是机遇。美国一直视自己为一个机遇平等的国度。霍瑞修爱尔杰(Horatio Alger)的小说描写从社会底层打拼到上层的成功人士,这正是“美国梦”的一部分。然而,正如我们将在第1章中解释的,视这个国家为充满机遇的“美国梦”越来越蜕变成由轶事和故事所强化而不是由数据所支持的一个梦想、一个神话。现在美国人从底层奋斗到上层的机会少于其他发达工业国家的人们。    还有一个对应的神话,富不过三代,就是说上层群体必须努力工作才能保持地位,否则他们(或者他们的后代)就会迅速滑向社会底层。但是正如第1章将详细讲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个神话,因为上层人物的后代仍更有可能继续待在那个位置。    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和全世界的年轻抗议者都把他们父母和政客说的话当真了—就像50年前在民权运动中美国青年所做的那样。当时,在非裔美国人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情况下,美国年轻人审视了平等、公平、公正等价值观,发现美国的政策亟须完善。今天,他们就美国经济和司法体系的运行效果审视了同样的价值观,发现该体系对于美国穷人和中产阶级而言也是不尽如人意的—不仅是对少数民族,对各种背景的多数美国人也是如此。    假如奥巴马总统和美国的司法制度能对那些把经济带到崩溃边缘的家伙判定某种“渎职罪”的话,那么也许可以说该制度还是起作用的,至少还体现了一定的问责制。然而实际上,那些本该被定罪的人却常常没有被指控;就算他们被指控了,通常他们也会被判无罪或者免于定罪。对冲基金业内的几个人因为内部交易被定了罪,但这不过是个次要事件,只是为了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引发这场危机的不是对冲基金而是银行,但银行家几乎个个逍遥法外。    如果没有人被问责,如果没有人因为所发生的一切受责备,那么就说明问题出在了我们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从社会凝聚到阶级斗争    在对于美国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争论中,“我们是那99%的群体”这一口号或许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美国人总是回避阶级分析,一直喜欢把美国看成一个中产阶级国家,那种看法把我们凝聚到了一起。上层阶级与底层阶级之间、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是应该存在区分的。但是如果一个基于阶级的社会是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向上迁移的前景非常黯淡,那么美国可能比旧时欧洲更强调阶级差别;事实上,当前美国的阶级差别远大于欧洲。8那些属于99%群体中的人们虽然仍遵循着“我们都是中产阶级”的传统,却稍微有些调整:他们意识到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一起向上迁移的。绝大多数是一起受苦,而最上层的1%群体却过着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那99%群体的运动标志着打造一个新联盟的企图—一种新的民族认同感,它不是基于杜撰的普遍中产阶级,而是基于我们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经济差距的现实。    多年以来,美国社会上层人群与其他社会成员似乎达成了这样一种默契:我们提供给你们工作和繁荣,但你们要让我们拿走大笔的奖金;你们大家也能分到一份,不过我们的份额要更大。但时至今日,贫富阶层之间这份一直都很脆弱的默契终于破碎了。那些属于1%群体的人们攫取了社会财富,留给那些属于99%群体的人们的只有焦虑和不安。换言之,绝大多数美国人根本就没有从国家的经济增长中获益。    我们的市场体系正在侵蚀基本价值观吗    虽然此书关注的是平等与公平,但另一种基本价值观似乎也受到了我们体制的冲击—公平竞争感。一种基本价值观念的存在本应使那些违背该价值观的人有罪恶感,比如那些从事掠夺性贷款的家伙、那些把有如定时炸弹的抵押贷款放给穷人的家伙、那些设计了各种“计划”造成几十亿美元透支从而收取过高手续费的家伙。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有罪恶感的人微乎其微,有揭发行为的人更是微乎其微。我们的价值观念出了某种问题,于是不择手段来实现挣更多钱这一目的,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表现为剥削我们中最穷和受教育程度最低的人群。9    对于所发生的这一切,大部分只能用四个字来描述—“道德缺失”。在金融界和其他领域工作的很多人的道德指南出了问题。当一个社会的规范以很多人丧失道德指南的方式发生变化时,这足以说明该社会出了大问题。    资本主义似乎已经改变了那些被它俘获的人们。那些初到华尔街工作的都是最聪明的人,除了上学时成绩更优秀,他们与大多数美国人没什么不同。但当这些人发现在华尔街的工作就时间而论少得离谱但相应工资收入却高得惊人时,他们就把那些曾经拥有的梦想像寻求救世良方、创造新兴产业或帮助穷人脱贫都抛到脑后了。随后频繁上演的一幕是:那些梦想不仅被搁置一旁,而且被彻底遗忘了。10    因此,人们对于大公司(不仅是金融机构)有一大堆的不满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烟草公司暗地里把它们的有害产品做得更容易使人上瘾,尽管它们试图使人们相信没有什么“科学证据”证明它们产品的毒害性,其实它们自己的档案里存着的都是相反的证据。埃克森石油公司也同样花大笔钱试图使人们相信全球变暖的证据不足,然而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其他科学机构都提供了充分证据表明全球变暖。正当美国经济尚未摆脱金融界违法行径的重创时,英国石油公司(BP)的石油泄漏事件揭示了公司不顾后果行事的另一面:不谨慎的石油开采不仅危害了环境,而且还威胁到墨西哥湾以捕鱼业和旅游业为生的数千人的生计。    如果市场果真兑现了诺言,改善了多数公民的生活水准,那么所有的企业原罪、所有的社会不公、环境受到的创伤、穷人受到的剥削等一系列问题或许都可以被原谅了。但是对于年轻的愤怒者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抗议者而言,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实现诺言,反倒造成了一系列始料不及的结果—不平等、污染、失业。最严重的是,价值观堕落到了极点:什么都可以做而且不会被追究责任。    政治体制失败    政治体制似乎和经济体制一样失败。鉴于世界各地年轻人的高失业率—西班牙将近50%、美国将近18%,11也许令人感到诧异的不是最终爆发了抗议活动,而是为什么过了这么久才爆发。失业的人们,包括那些读书刻苦、做事循规蹈矩的(就像某些政客所惯于说的“规规矩矩行事”)年轻人,面临着一个严酷的选择:要么保持失业,要么接受一份远远低于他们水平的工作。很多时候甚至连选择都没有:因为压根儿就没有工作可干,而且持续好几年。    对于为何过了这么久才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的一种解释是,在经济危机开始之初,人们对民主仍存有希望,相信政治体制能发挥作用,能把那些造成危机的家伙绳之以法并迅速修复经济体制。但是泡沫破裂多年以后,人们才逐渐认清我们的政治体制失败了,因为它没能阻止危机爆发、没能控制不断增长的不平等、没能保护身处社会底层的人们、没能阻止公司的胡作非为。认清这些之后,抗议者才走向街头。    美国、欧洲和世界其他民主国家的人们都以自己的民主制度为骄傲。但抗议者对是否有真正的民主提出了质疑。真正的民主不仅仅是每隔两年或四年有一次投票选举的权利,民众选举必须要有意义,政客们必须要倾听选民的意见。但越来越多的情况(尤其在美国)中政治体制似乎更倾向于“一美元一票”而不是“一人一票”。因此,政治体制不但没有纠正市场的失败反而强化了这些失败。    政客们虽然在演说中指出我们的价值观和社会都出了问题,但随后他们还是任命那些曾在市场体制严重失败过程中执掌金融机构的CEO和其他企业高管担任政府要职。我们本不应该期望并不成功的体制的设计者能够重建该体制使之奏效,尤其是对大多数公民奏效—果然这些设计者们失败了。    政治失败和经济失败是相关的,它们彼此相互强化。一种放大了富人意见的政治体制会提供充分的机会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设计不仅不能保护普通公民免受富人的剥削,而且会进一步以社会其他人的利益为代价使富人更富。    上述事实引出了本书的核心论点之一:尽管也许有潜在的经济力量在起作用,但是政治塑造了市场,并且是以社会其他人利益为代价、以有利于社会上层群体的方式塑造了市场。任何一个经济体制都必须有规则和规章,必须在一个法律框架中运行。有很多种不同的法律框架,每一种框架对于增长、效率、稳定以及分配都有重要影响。经济精英们推出了一种有利于他们自己却无益于他人的法律框架,但是在这种框架下的经济体制既无效率也不公平。我将解释这种不平等是如何反映在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所做的每一个重要决策中—从我们的预算到我们的货币政策甚至到我们的司法体系。我也将表明这些决策本身是如何加剧了这种不平等。12    对金钱利益集团如此敏感的政治体制就难免受到影响。日益加剧的经济不平等造成了政治权力的日益失衡,于是政治与经济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关系。二者共同塑造着包括社会习俗和制度在内的社会力量,同时也被这些社会力量塑造着。社会习俗和制度强化了这种日益严重的不平等。    抗议者所要求的和他们所实现的    也许相比大多数政客而言,抗议者更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一方面,他们要的如此之少:一个能发挥自己技能的机会,一份能挣得体面工资的工作权利,一个较为公平的、能对他们施以礼遇的经济和社会。在欧洲和美国,抗议者的要求不是革命式的而是演进式的。另一方面,他们要的也很多:一种注重人而非金钱的民主制度,一种能兑现诺言的市场经济。这两个要求是相关的:不受约束的市场无法良好运行,这点我们已经看到了。为了让市场以应有的方式运行,就必须有适当的政府调控,而要有适当的政府调控,我们就必须有一种能反映普遍利益而非特殊利益或上层利益的民主制度。    抗议者被批判为盲目行事,但这种批判忽略了抗议运动的意义所在。这些抗议运动其实是对政治体制感到沮丧的表达,甚至是对有选举制国家的选举过程感到沮丧的表达。它们给当政者敲响了警钟。    抗议者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智囊团、政府机构和媒体都证实了抗议者指控的合理性—不仅市场体系出了问题,高度难以理喻的不平等更是出了问题。“我们是那99%”这一口号已经渗透到民众意识当中。没有人能确定抗议运动会走向何方。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年轻抗议者已经改变了公共话语以及普通公民和政客的意识。    结语    在突尼斯和埃及爆发抗议运动之后的几个星期,我写下了下面这段文字(作为我发表在《名利场》杂志那篇文章的初稿):    当我们凝视着大街上那高涨的民众热情时,我们不禁自问:这场运动何时会蔓延到美国?在很多重要方面,我们自己的国家已变得很像这些遥远的、陷入困境的地方了。尤其是那施加于几乎所有事物的桎梏,施加者是社会顶层的极少数人—也就是人口中那最富有的1%群体。    不出几个月的时间,这些抗议运动就蔓延到了美国。    本书试图深度阐释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方面——我们是如何变成了一个如此不公平的、机会越来越少的社会,这种不公平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我今日所描述的景象有些黯淡: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我们国家偏离了初衷有多远。不过仍然还有希望。还有其他备选框架能更好地服务于整体经济,最重要的是,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公民。这种备选框架的一部分要求市场与政府之间有一种更好的平衡,这种观点得到现代经济理论和历史证据的同时支持,13对此我稍后将加以解释。在这些备选框架中,政府承担的一项角色是收入再分配,尤其是当市场过程的结果大相径庭的时候。    批判收入再分配的人有时会说再分配的成本过高。他们声称抑制因素过多,穷人和中间层人士的所得远不能弥补上层人士的所失。右翼人士经常争论道,我们本可以有更多的平等,但必须以经济增长放慢和GDP降低为代价。正如我将显示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我们的现有体制一直不断地把财富从社会底层和中层转移到上层,但这种体制效率太低,以至于上层的所得远远少于中层和底层的所失。实际上,我们为日益加剧和超大规模的不平等付出了高昂代价:不仅是增长放慢和GDP降低,甚至还有更多的不稳定。这还不包括我们付出的其他代价:被削弱了的民主制度,降低了的公平和正义感,甚至还有我先前提到的对民族认同感的质疑。    几句提醒的话    我经常宽泛地使用“那1%的群体”这一表述方式来提及上层人士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在有些情况下,我真正想提及的其实是一个更小的群体—那1%群体中的前1/10;在另一些情况下,比如在讨论享受精英教育时,所指的群体就更大一些,也许是总人口的5%或10%。    读者也许认为我对于银行家和公司CEO谈论过多,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及其后果也谈论过多,尤其是在美国的不平等问题由来已久的情况下。这不仅是因为银行家和公司CEO已经成为公共舆论的鞭挞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们象征着问题的所在。很大一部分来自上层的不平等是与金融界和公司CEO有关的。不仅如此,这些领导者还帮着塑造了我们对于什么是好经济政策的看法,除非并且直到我们了解了这些看法错在哪里,以及这些人是怎样以其他人为代价谋取私利的,我们才能够重新制定政策,以确保重建一种更加平等、更为高效、更有活力的经济。    任何一本像此书一样的通俗读物都少不了许多一概而论,这在满是限定条件和注释的学术著作看来是不够恰当的。对此,我预先道歉,并建议读者去参阅那些我在本书最后“注释”部分所推荐的学术著作。同样我也要强调,当我在斥责“银行家”时,我过分简单化了。我所认识的金融界人士中,有很多是赞同我的大部分观点的。他们中有些人反抗滥用职权行为和掠夺性贷款;有些人想遏制银行的过度冒险行为;有些人认为银行应该关注核心业务。甚至有几家银行就是那样做的。但是很显然,大多数重要的决策人物并没有那样做:不论是在危机开始前还是发生后,那些最大和最有影响的金融机构的行为方式的确应受到批判,而且必须要有人承担责任。我所斥责的“银行家”正是那些决定参与欺诈和不道德行为的人,是那些创造出促进这类行为的企业文化的人。    为本书提供思想的人    像这样的一本书依赖于数百名研究者的理论学识和实践知识。把所有描述不平等的资料汇集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给为何会发生正在发生的这一切提供一种解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什么富人变得更富有?为什么中产阶级被掏空?为什么穷人数量不断增加?    尽管我在本书各个章节的注释部分都提到了一些要感谢的人,但是如果我不特别提及伊曼纽尔赛斯(Emmanuel Saez)和托马斯匹克提(Thomas Piketty)艰苦细致的工作,或者不提及我早期的合作者之一安东尼阿特金森勋爵(Sir Anthony B. Atkinson)40多年的工作的话,那我就显得疏忽和怠慢了。由于我这本书的一个核心部分是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交织,所以我必须要延伸到狭义界定的经济学领域之外。我在罗斯福研究所(Roosevelt Institute)的同事托马斯弗格森(Thomas Ferguson)于1995年出版的著作Golden Rule,比较早地严格探究了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为什么在基于“一人一票”的民主国家里,金钱显得如此重要。    并不奇怪,政治与不平等之间的联系已成为最近许多文章和著作的焦点。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延续了雅各布 S. 哈克(Jacob S. Hacker)和保罗皮尔逊(Paul Pierson)二人合著的大作Winner-Take-All Politics。14他们二人都是政治学家,我则是一名经济学家,但我们都在努力解决同样的问题,即美国这么严重并且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到底该如何解释。我想问:我们该如何把所发生的这一切与标准的经济理论协调起来?尽管我们是从两个不同学科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的,但我们得出了同样的答案,套用克林顿总统的话就是:“都是因为政治,笨蛋!”(It's the politics, stupid!)金钱掌握了政治话语权,正如它掌握了市场话语权一样。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并且显而易见,于是促成了一系列关于此话题的书籍的诞生,比如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写的Republic, Lost。15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日益加剧的不平等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民主制度,正如两本书所反映的:一本是拉里巴特尔斯(Larry Bartels)写的Unequal Democracy,16另一本是诺兰麦卡蒂(Nolan McCarty)、基思普尔(Keith T. Poole)、霍华德罗森塔尔(Howard Rosenthal)等人合著的Polarized America。17    但是在一个人人都有投票权(而且根据定义,多数选民并不在那1%的群体里)的民主国家里,金钱到底为何并且如何这么强大有力,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我希望这本书对此能提供一点解答。18最重要的是,我将试图阐释经济与政治二者之间的关联。尽管大家已清楚地看到,这种日益加剧的不平等不利于我们的政治(正如前面提到的那一系列书籍所证明),但我要解释的是,这种不平等也非常不利于我们的经济。    我自己想说的几句话    通过写这本书,我回到了50年前吸引我进入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话题。我当年在阿默斯特学院最初学的是物理专业,我喜爱那些描述我们世界的精美数学理论。但是我的心却在别处,真正吸引我的是当时那些社会和经济剧变、发生在美国的民权运动以及在当时第三世界进行的那些争取发展和反殖民主义的斗争。这种强烈愿望部分根植于我在美国工业核心地带—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的成长经历。在那儿我亲眼目睹了不平等、歧视、失业、经济衰退。当我还只有10岁时,我就纳闷为什么那位整天照看我的和蔼可亲的女人在这个看上去特别富有的国家却只有小学六年级的文化水平,我也纳闷为什么她不照看自己的孩子却来照看我。在当年那个时代,大多数美国人都把经济学看成一门关于赚钱的学问,于是我在很多方面看来都不太可能成为一名经济学家。我生长在一个积极参与政治的家庭,大人们告诉我金钱不是最重要的,金钱从来都买不来幸福;最重要的是为他人服务和追求充实的精神生活。但是在喧嚣的20世纪60年代,随着我在阿默斯特学院不断接触新思想,我发现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远远超过如何赚钱,它实际上是对不平等根本原因的一种探究,我可以有效地把我对数学理论的偏爱投入到这种探究中。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所写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不平等、它随着时间的演进以及它对宏观经济行为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影响。我选用了当时被称为新古典模型的一些标准假设,证明了根据这些假设,在个体中应该出现一种朝向平等的聚合。19很明显,新古典的标准模型出了问题,正如我在加里市的成长历程清楚地向我表明,那种说经济是有效率并且不存在失业或歧视的标准模型是有问题的。正是认识到这种标准模型无法准确描述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我开始寻求其他模型,其中市场不完善、特别是信息不完善和“无理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20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着这些观念深入发展并赢得经济学界某些人士的认可,相反的观点—市场运行良好,或者只要政府不干预的话,就会运行良好,充斥于大部分的公共话语中。如同我先前所写的那几本书,这本书也试图纠正误解、陈述事实。

内容概要

约瑟夫 E. 斯蒂格利茨
(Joseph E. Stiglitz)
全球最顶尖的经济学家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同时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思想委员会的联合主席。
2001年,因其对信息经济学的开创性工作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此之前,他还获得了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斯蒂格利茨教授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是最著名的经济学教育家之一。
他还曾担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等一系列重要职务。
斯蒂格利茨教授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观点,是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他的教材是世界上最畅销的教材之一,他的著作常能引起学术界和大众的共鸣。
近期代表作:《不平等的代价》《自由市场的坠落》《对我们生活的误测》《全球化及其不满》。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理解全球经济结构和国际金融危机来龙去脉的必读著作。在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时,这本书将使你头脑清醒、视野开阔。    ——刘鹤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2008年金融危机加速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集体反思: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体制不平等、竞争不公平,这些结论几乎颠覆西方经济和政治体制的根基。斯蒂格利茨教授这本新著聚焦占据社会财富最多的1%顶尖人群,剖析资本主义惯性缺陷,探寻平等社会重构之路,值得决策者深思。    ——何刚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主编    书中提出的三大主题:市场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它们显然既无效率也不稳定;政治体制并没有纠正市场失灵;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根本都是不公平的,具有普世价值。本书揭示了繁荣的脆弱性以及掠夺行为难以避免,即使您不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也会激发您对改革的次序、影响改革进程冲突的重新思考。    ——何伊凡 《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

章节摘录

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随后而来的大衰退,把众多美国人抛向了一种功能失调的资本主义所造成的流离失所者的行列。五年后的今天,想找一份全职工作的六个美国人中仍有一个人找不到;已有大约800万个家庭失去了住处,另有数百万个家庭将收到银行提前收回房屋的通知;甚至还有更多的美国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终生积蓄蒸发掉。乐观主义者不断看到的经济复苏迹象,即使有些是真实的预兆,也需要很多年才能实现经济复苏进而实现充分就业,最快也要到2018年。可是,很多人在2012年开始之前就已经放弃了希望:那些在2008年或2009年就失去工作的人已经花光了他们的存款,失业救济金也用完了,曾一度自信会马上重返工作岗位的中年人逐渐意识到他们实际上是被强制退休了。刚从大学毕业的欠了几万美元债的年轻人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在金融危机开始之初搬到了朋友家或亲戚家住的人现在已经变得无家可归了。在房地产繁荣时期购买的住房至今仍在市场上搁置或者降价出售;更多的房子仍旧空无一人。前十年金融繁荣埋下的隐患最终彻底暴露出来了。    已为公众所知的市场经济最黑暗的一面就是大量的并且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它使得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的可持续性都受到了挑战:富人变得愈富,而其他人却面临着与美国梦不相称的困苦。美国有穷人和富人这一事实众所周知;即便这种不平等不是单纯由次贷危机和随后的经济衰退引发的(这种不平等是在过去30年里形成的),但是这场危机的确使事态恶化了,以至于人们不能再对这种不平等视而不见了。中产阶级受到了严重挤压,其状况将在本章稍后展现;社会底层群体的痛苦更是显而易见,一方面由于美国社会安全网的弱点日益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公共支持计划(其在量上本来就是不足的)被进一步削减了。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最上层的那1%人群却设法占有了国民收人的巨大比例——超过了1/5,尽管他们的有些投资是赔钱的。    当我们对收入分配随意进行切分时,就会发现存在着更大的不平等,这种甚至出现在最上层的那1%人群内部;其中0.1%的人得到的钱比其他人都多。截至2007年,也就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一年,美国社会最上层的0.1%的家庭所拥有的收入是社会底层90%家庭平均收入的220倍。财富分配甚至比收入分配更为不平等,最富有的1%人群拥有的财富超过国家财富的1/3。收入不平等的数据只能使人迅速了解单一时点上的经济情况,但这正是为什么有关财富不平等的数据让人如此不安——财富不平等远远超过了收入逐年变动所体现的差异。此外,财富还更清楚地描述了人们在获得资源方面的差异。    美国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变成一个疏远的社会。在新千年的最初五年(2002~2007年)里,上层的1%群体攫取了比国民总收入65%还要多的财富。当上层的1%群体收入惊人时,大多数美国人的境遇实际上变得更差了。    如果富人变得更富有,同时处于社会中层和底层的人也过得很好,特别是上层群体的努力对其他群体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话,那情况就另当别论了,我们就应该祝贺上层群体的成功并感谢他们的贡献。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美国中产阶级觉得自己受苦已久,这种感觉是有依据的,因为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30年里,他们的收入几乎没有变化。实际上,一个典型的全职男工的收入在过去1/3世纪里是停滞不前的。    这场金融危机加重了这些不平等,其表现形式不仅是更高的失业率、失去的家园和停滞不前的工资。虽然富人们在股市损失更为惨重,但他们却恢复得又好又快。事实上,自经济衰退以来所谓的“复苏”的收益绝大部分都进入了最富有的美国人的口袋:与2009年相比,2010年美国所创造的额外收入中的93%都为最上层的1%美国人所得。加穷人和中产阶级的财富大部分都集中在住房上。随着平均房价从2006年第2季度到2011年年底下降了1/3多,”那些肩负大笔抵押贷款的大批美国人眼看着自己的财富基本上消失殆尽。在社会顶层,企业CEO们能够非常成功地维持他们的高工资;除了在2008年略有下降,到2010年,CEO的年薪与普通工人的年薪比率又回到了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比率——243:1。    对于美国正在走向的这种不平等,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了令人不安的例子,情况不容乐观:有钱人住在高档社区,由一大群低收入工人服侍着;在不稳定的政治制度中,平民主义者向民众许诺生活会更好,结果却令人失望。也许最重要的是,人们心中没有了希望。在这样的国家里,穷人们知道他们摆脱贫困的前景非常渺茫,更别说跻身社会上层了。这不应该是我们所努力争取的东西。    在本章中,我将铺陈美国不平等的范围以及它是如何以不同方式影响了数百万美国人生活的。我描述的不仅是我们怎样变成了一个更加分化的社会,还有我们如何不再是那个曾经充满机遇的国度。我将讨论一个出生在社会底层的人上升到上层甚至中层的可能性极低。今天美国所面临的不平等和机遇缺失并非是不可避免的,也不能简单视为是由无情的市场力量所造成的。稍后各章将描述这种不平等的起因,它给我们的社会、民主制度和经济所造成的代价,以及怎样才能减少它。    水涨未必船都高    尽管美国一直是个资本主义国家,但所存在的不平等(或者至少是当前这种高度的不平等)却是个新话题。大约30年前,收入者中最上层的1%群体只得到了全国收入的12%。伯虽然那种程度的不平等也不应该被接受,但是从那以后,贫富收入差距变得愈发惊人,以至于到了2007年,最上层1%群体的平均税后收入达到了130万美元,而最底层20%群体的平均税后收入却只有17 800美元。最上层1%群体一周的收入都比最底层1/5群体全年的收人多出40%;最上层0.1%群体一天半的收入几乎相当于最底层90%群体一年的收入;最富有的20%群体的税后总收入超过最底层80%群体的总收入。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后的30年里,美国整体一起增长——每个社会群体的收入都增长了,特别是底层群体的收入比上层群体的收入增长得更快。美国为生存而战给予了国民一种新的团结感,并促成了像《军人安置法案》(GI Bill)等一系列有助于这个国家更为紧密团结的政策。    但是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分化的国家;上层群体的收入增长得最快,但底层群体的收入实际上在下降。(这并非是一种持续的格局——在20世纪90年代,底层和中层群体曾一度收入很好。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从2000年左右开始,不平等以一种更快的速度加剧了。)    上一次达到我们今日所见的令人震惊的程度的不平等还是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爆发之前的年代里。当时我们所见的不稳定和最近我们所见的不稳定都与这种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密切相关,对此我将会在第4章加以解释。    P3-5


 不平等的代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正确与否,都要比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力量大。”——凯恩斯按:《不平等的代价》一书大概是去年购入,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也就放下了。前几天偶然看到胡舒立对斯蒂格利茨的专访,算是找到看不了下去的原因。视频看后不吐不快,又细看了一下这本著作,写了约有八千字的评论,算作书评,太长,这是第二篇。这个世界的确有很多不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客观存在。如果仍以乔布斯、姚明、地产商和农民工为代表的话,他们的确分属不同的阶层,每个阶层的收入差距都是巨大的,是不平等的。但这个不平等,是不是一个问题?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斯蒂格利茨认为,“造成不平等的原因之一,就是你没有给予一些人机会。”但正如刘军宁在《投资哲学》中所写:“如果这些机会与你的能力根本无关,这些机会就不是你的机会。打篮球的科比不必嫉妒打网球的费德勒的成就,因为网球不在科比的能力圈之内。”需要给农民工去NBA的机会吗?需要给姚明进入苹果工作的机会吗?农民工兄弟既没有乔布斯的才华,没有姚明的身高,也没有地产商的经验和精明,但他在用自己的勤劳创造财富。他因此就应该去嫉妒乔布斯、姚明和地产商的收入吗?他应该因为巨大的收入差距感到不平等吗?实际上,他既不应该嫉妒也不会去嫉妒。但是当斯蒂格利茨出现后,特别是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身份出现,指出社会的不平等已经很严重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为农民工们和“姚明们”的收入差距鸣不平了。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用“低收入群体”这个词代替了农民工,用“高收入群体”代替了“姚明们”。在《不平等的代价》一书中,则是直接以“最上层的那1%人群”来指代富人群体:“最上层那1%人群却设法占有了国民收入的巨大比例——超过了1/5,尽管他们的有些投资是赔钱的。”“美国社会最上层的0.1%的家庭所拥有的收入是社会底层90%家庭平均收入的220倍。财富分配甚至比收入分配更为不平等,最富有的1%人群拥有的财富超过国家财富的1/3。”“上层的1%群体攫取了比国民总收入65%还要多的财富。当上层的1%群体收入惊人时,大多数美国人的境遇实际上变得更差了。”(《不平等的代价》 斯蒂格利茨 著 张子源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年版 p.3~p.4)正是这种以“最上层的那1%人群”进行的泛指,不追问财富的具体根源,不深究人的智力、生理、努力、环境的具体因素,而只专注于最终结果的不平等,这个思路贯穿了《不平等的代价》一书的始终。书中旁征博引,数据繁多,看上去很专业很学术,但整个立论建立在了一个不具体细问、不深究探察的偏见基础之上,整本书因此也就成了“沙滩上的建筑”,失去了根基。古典经济学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水钻悖论”问题,说的是水是人生命的必需品,而钻石不是,但为什水却很便宜而钻石很贵?通常的回答是因为自然界水的供应充足,而钻石则是自然界的稀缺品,所以水贱而钻石贵。物以稀为贵,没错,但这只是问题的表象。更深层面,价格实际上是一个具体的人对一个具体的物的主观价值判断,值多少钱?值还是不值的问题,是一个主观判断(实际上是主观的边际判断)。这个主观判断,需要具体的场景,缺乏具体场景的描述,离开了具体的不同的人的判断,“水钻悖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你说钻石值钱,但沙漠中你需要一杯水救命止渴的时候,你一定会舍钻石而取水。斯蒂格利茨在论述不平等的问题的时候,通常前面会加上“社会”两个字,也就是“社会不平等的问题”。关于社会的定义并不清晰,“社会”是一个概念,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实体。当讨论一个不平等的问题时,对比是否平等的双方实体不清晰,代之以模糊的“社会”概念,这种分析方法本身即不足取。如同“水钻悖论”一样,没有具体的实际场景和事实,没有具体的涉及人员,这种模糊不清的“社会不平等”的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斯蒂格利茨指出了我们看得见的、所呈现出的结果的不平等,却忽视了不平等的根源还在于我们看不见的人的迥异的天赋、环境还有背后的努力。同时,他把不平等的根源归咎于市场,认为市场的失灵则需要政府出手,却忽视了往往不是市场失灵,而是市场的缺失,如果市场失灵,如何相信政府就不会失灵?(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人人生而平等”不过是个美丽的传说和愿望,“生而不平”才是真实的世界。大部分人可能永远无法在身高上超过姚明,那么如何才能平等地与他“平起平坐”呢?但是,也正因为“生而不平”才造就了世界的丰富多彩,乔布斯不需要去当建筑工人,姚明不需要设计苹果产品,农民工不需要会打篮球,他们每个人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努力创造财富,通过自由市场的交换,世界变得再平等不过了。斯蒂格利茨说,“当你给予富人足够的金钱,那么其余所有人都能够获益,但这种理论是无效的。”前面说过这句话对错各占一半,错的地方在于富人的钱并不都是别人给的,实际上是自己挣的。而这句话正确的地方在于,现实的确存在只给富人钱而不给穷人钱的不公平的情况,最典型的则是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无论是通过印钞还是货币信用的扩张,货币总量的增加并没有伴随着实际财富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通货膨胀,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富人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更多的固定资产得以尽可能减小通胀对财富的侵蚀,而穷人普遍没有固定资产,更多以攒钱的方式来积累财富,通胀的结果便是穷人变得更加贫穷,财富差距加大,的确更加不平等了。但这个过程与财富创造的过程截然不同,这个过程的始作俑者实际上是各国政府。由财富创造能力不同而带来的不平等,整个过程伴随着财富的创造;而由通胀造成的不平等,整个过程没有着财富的创造,而是伴随着对财富的掠夺和侵蚀。遗憾的是,斯蒂格利茨的书中并未对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加以区分,而是相反进行了混淆。斯蒂格利茨热心于关注“社会”的不平等问题,显示出了一个经济学家的人文关怀。但其分析过程中误把“社会”作为一个实体,没有具体区分不平等问题的实际根源,同时认为收入和财富是一个“分配”的过程和结果,忽视了财富的积累实际上是一个创造和交换的过程,虽有诺奖的光环和厚达三分之一的数据引用注释,仍然无法掩盖其理论的缺憾以及与事实的背离。凯恩斯说过:“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不论正确与否,都要比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力量大。”因为诺奖的光环,经济学家的思想和理论自然是备受关注。若不加辨析毫无保留得接受其观点,被误导恐怕在所难免。罗宾逊夫人曾说过:“我学经济学,就是为了不受经济学家的欺骗!”这句话,说的好极了。《不平等的代价》一书的腰封显示林毅夫、张维迎、汪丁丁鼎力推荐,不因诺贝尔奖的光环而轻信,这是我对本书读者的建议。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字留地(zi-liu-di),微博:@麦田的字留地。
  •     1719年,英国议会以重金悬赏,寻求一种测量经度的实用方法。钟表匠约翰•哈里森应募,经过五十九年的苦苦探索,终于成功地给出了解答方案,获得了这笔巨额资金。看起来,这个著名的案例验证了右翼学者奉为圭臬的经典理论:‘追逐私利,可以促进社会公益’。然而,这显然并不是本书作者斯蒂格利茨想要表达的意图。所以,接下来,作者的笔锋一转,又提到,任何一位优秀的医生都会竭尽全力做好每一次手术,而这样的职业精神却是与金钱的诱惑无关。所以,在斯蒂格利茨看来,金钱的激励作用是确实存在的,譬如钟表匠哈里森的故事所提示的那样。但是,右翼学者们过份地夸大了这种作用,据此而设计出来的薪酬激励机制,却产生了危险的扭曲作用,其实际效果则类似于强迫医生们在进行每一次手术时都要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得失。这种激励机制普遍推广之后,遗患无穷。书中提到,有三位德国经济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心理实验,其中有一种称之为‘最后通牒游戏’的实验。实验规定,第一人有权任意分配100美元的现金,第二人拥有否定权。但一经否定之后,两位参予者都没有任何收益。如果按照标准的经济理论,第二人只要能够得到1美元,都不会行使否定权。因为1美元的收益——无论如何——总是要胜过了没有任何收益。但是,实际的实验结果却是,第二人尽管意识到了自己的弱势地位,也愿意承受不公平的分配条件,但如果所得少于20美元,第二人就倾向于动用否定权,而宁可毫无收益。作者举此例,是想要说明普通人的心理对于公平的诉求还是比较强烈的,并不能完全用追逐私利的理智分析来解释人类的所有行为。还有经济学家根据‘有效市场’的原理,推理认为,在市场条件下,歧视少数族群员工的偏见,将会自动地得到纠正。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于这样的纯粹理论推理,简直是叱之以鼻。很显然,这样的学院派的学者,不愿意正视残酷、复杂的现实世界,根据某一项正确的原理,推论得出了荒谬的结论。自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后,‘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就成为所有经济学家都视之为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斯蒂格利茨显然也不例外。不过,他却认为,右翼学者们把此一原理发挥到极致,完全不承认‘市场失灵’的存在,从而扭曲了此一原理。若是承认了‘市场失灵’,则很难阻止政府的干预。而这一点,却正是右翼学者们最恐惧的。作者举出美国经济的实例,来说明‘市场失灵’的存在、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之下,新兴市场国家蓬勃发展,政府大力资助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本国的竞争能力,许多制造业的就业机会都流向了那些新兴市场国家。相应地,美国国内的制造行业则陷入了萧条。如果根据‘有效市场’假说,失业工人们可以任意迁徙,追逐就业机会。因此,只有懒惰的工人才会失业。作者反驳说,美国工人迁徙到新兴市场国家,显然并不现实。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失业工人的过时技能又妨碍了他们在不同的经济部门之间的迁徙。市场的自然运作,夺去了他们的生计,又把他们困在了失业的绝境之中。其实,早在二十余年之前,由此而造成的美国中产阶级贫困化已经初露端倪了。但却被股市繁荣、房地产泡沫的虚假繁荣所掩盖。而今,泡沫破灭,又是中产阶级承担了经济崩溃最严重的损失。放纵市场,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不但没有真正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了。做为比较,作者又提到,二战结束时,美国政府实施的《退伍军人安置法案》,使得广大的中产阶级接受了必要的教育,掌握了足够的技能,很容易成为合格的制造业工人,于是,美国的制造业才有可能满足随后出现的消费热潮,极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政府为普通百姓所提供的教育机会、保险制度,实为是保证市场良好运作、社会兴旺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随后,右翼理论的兴起,竭力诋毁政府的作用,最终导致了里根时期的私有化措施,终止了政府为民众们提供的各种保险制度,导致了普通的美国工人无力应对市场的变化。在斯蒂格利茨看来,如果没有右翼学者的兴风作浪,美国在二战后的许多经济政策必然会始终贯彻,那么,今日美国经济现状,就会好得很多。行文至此,我觉得,斯蒂格利茨可能也有些以偏盖全了,正好是他指责右翼学者们的过失。如果政府的作用真的像他所叙述的那样完美无缺的话,右翼学者们的理论又怎么会得到那么多的社会支持,以至于最终形成了里根的经济改革呢?右翼学者们主张富人们应该得到更多的经济资源,他们以‘分蛋糕’做比喻,解释说:‘如果充满了商业精神的富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蛋糕,他们会做出更大的蛋糕,从而,所有人的份额都会增加。而斯蒂格利茨此书最主要的内容,都是在激愤地反驳此一右翼理论。他认为,赋予富人们更多的经济资源,他们就会拥有更多的特权,他们不会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利用寻租,更加贪婪地攫取穷人们的份额。今日美国之问题,是1%最富裕的美国人剥夺99%美国人的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仅会造成经济衰退,还会酿成更加致命的社会问题。斯蒂格利茨竭力强调政府的作用,或许不无偏激之辞。不过,他毕竟是一位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他的立论基础始终紧紧地扣住了‘市场失灵’的理论,其所论述不无道理。我想,任何一位谦虚、严谨的右翼学者,都不会完全否定真正的辩论对手吧!关于‘分蛋糕’的寻租理论,是否真的是一片胡言乱语、完全是无稽之谈呢?如果不是,那么,在其中也许存在着右翼理论的缺陷之处。
  •     1%、99%,两个数字引发了斯蒂格利茨的思考,于是诞生了这部颠覆你制度幻觉的书籍。本书共十章,以美国作为讨论的对象,作者先详细地叙述了目前社会不公平的现状,提到了不公社会的隐忧以及市场的失灵、政府的失能。接着,作者深入叙述了不公平带给民主、社会的伤害,甚至是造成了法律的不公,并指出了社会因为这样的不公平,已经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最后,作者针对目前现在的状况,提出了很多政府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应该需要的思考。在书中的序中便抛出了这么一个残酷的事实:二〇一一年起,各地年青人揭竿而起,从突尼斯、埃及,然后扩散到了中东其他国家。不久后,西班牙、希腊、英国等地的人民,也都因不同的理由走上街头。自2008年的危机爆发以来,年青人失业率已超过40%,美国的年青人用“占领华尔街”运动回应了同样的诉求。斯蒂格利茨更是直接点出了:那么多人失去了房子和工作,银行家却依然坐领高薪;两相对照,不公平的情况十分刺眼。 尤其是在美国,榜样的作用正在动摇,富人变得越来越富,而其他人却面临着与美国梦不相称的困苦,中产阶级受到挤压,底层群体的痛苦更是显而易见。过去人们还常说,观察不平等的变化就像观察草的生长,短时间难以看出变化,但是我们现在情况早已迥异。“寻租”,所有通过一系列所有权而得到的回报。通过供求定律,技术和稀缺性在塑造今天的不平等中发挥着作用,但是还有其他的东西在起作用,那就是政府。而当寻租和政府进入同一个波谱,那错综复杂的垄断便开始了。富人收入的获得不是因为创造了财富而得到应有的回报,而是攫取了大量即便没有他们的努力也会被创造出来的财富,如此,强有力地造成了不平等。在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中,裁判提前给予了寻租的优势。我们同时也要强调抽象的市场。市场力量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他们也被政治过程塑造了。供求定律和技术革命,技能较强的工人取代了技能较差的工人,而技能较差的工人取代了没有技能的。加上经济衰退而低需求无法创造什么工作岗位,结果造成了停滞的甚至是下降的工资水平。而另外的市场力量贸易全球化(商品和服务流通)以及资本市场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整合)都加剧了日益严重的不平等,而最终它们都增加了各国面临的风险,在复杂的运动中让不平等进步加深。而来自市场却超越市场的力量就是社会中的变革,公司治理后的大裁员、不公平的歧视都让分配变得不平等,让公平的天平产生了倾斜。而当我们谈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便开始了种种矛盾的辩解。“赤字迷恋”无法根据经济学原理来自圆其说,但它可能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倾向于今天借钱来为明天投资,但这已然成风。然而一旦削减开支,总会让经济复苏变得更加困难。于是针对财政政策,在这两个极端中总是进行着预算之争。而当涉及货币政策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服务政府金融部门以及上层的其他利益群体而设计的。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并没有如愿以偿地引起投资的复苏,但是它的确激励了那些计划投资用廉价资本取代劳动的人。宏观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以及相应机构没有创造出稳定,也没有创造出可持续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没有创造出让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公民都受益的经济增长。我们为分配不均付出了很高的代价,而分配不均正使经济受到了越来越大的伤害,包括生产力降低、效率低下、成长降低、不稳定升高。而降低这种分配不均的冲击,远远超过可能需要承受的任何成本。可能有些许危言耸听,目前美国的民主不是一人一票,而是一元一票。顶层,尤其是掌握权势的人试图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框架讨论的方向,并利用各种工具、资源和诱因,以满足他们利益的方式去塑造信念。而这一切,也让美国的法治变得岌岌可危。这一切在不平等的经济根源上野蛮生长,开出了各色奇异的“花朵”。在美国,占领华尔街就是其中一个小的缩影。然而,美国正在为巨大和日益加剧的不平等付出高昂的代价,社会,制度也将付出高昂代价。这是一个“逆向动态”或者说是“恶性循环”,更大的不平等导致了更少的机会平等,更少的机会又导致了更多的不平等。不稳定,不平等,但是正如前国际货币基金主席卡恩所言,这都不是真切的,“最终,就业和平等是经济稳定与繁荣,政治稳定与和平的基石”。在这个不平等导致的恶性循环中,经济流动性下降继而又对国家经济增长和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每当削弱机会的平等时,我们就没有最富有成效的方式来利用我们最宝贵的资产--人,这才是我们世界,国家,社会所有该关怀的。当探讨了一切现象与根源之后,更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回到现实。首先,要减少寻租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进行税制的改革来遏制上层群体的过度行为。其次,帮助普通的民众,提高受教育的机会并加强社会保障。摆在眼前的当然是恢复并保持充分就业,构建新型的社会契约,恢复可持续和公平的增长。当放眼全球时,有效管理全球化并创造平等。美国梦是曾经的人人追逐的梦想,而在我们中国,我们现在也在努力实现复兴,中国梦也总是回荡在我们耳畔。一切来源于现实,并回归于制度,而这,更多考验就是我们的智慧了。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好啰嗦
  •     有学术的严谨,又有介入社会的激情,看到每章几十个尾注,足以看到作者满满的诚意和极高的水平
  •     还不错
  •     非常好好一本书,推荐
  •     市场伦理不应该只是追逐效率,平等也很重要。书很新,看完再评。
  •     告诉我们不平等的起源、不平等的代价,尤其让我心灵为之一颤的是“认知俘获”的说法,我们不经意间被那1%左右了一切,失去了自己。
  •     不平等的危害我完全同意,但书里反驳自由主义理论的力度不足。
  •     在美国,横亘在99%人群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来自于那1%人群的不平等的掠夺。
  •     所有人的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
  •     不太喜欢,分析的并不细致……
  •     很值得一读,正反都是这位大师说的,哈哈
  •     可以说深入浅出 很好读
  •     老实讲,没有Stiglitz的名字,可能都不会看,这就是那种登报纸连载的专栏文章而已
  •     正准备看!
  •     讲的是美国的故事,说的也是中国的道理。
  •     简直是煽动颠覆xxxx啊!阿拉伯之春和占领华尔街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许多国家的不平等之严重,包括美国。作者从各方面这么一分析,感觉这个国家乙烷。
  •     但是需要和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结合起来看。两者都有道理,两者的立场迥然不同,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
  •     财富上的不平等让富人更富,很多生活机会还是要看家庭的收入和教育程度。
  •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4147
  •     你懂,但是你写不出来
  •      炸药奖得主告诉大家市场也会失灵的,因为每个人天生就有减少市场竞争的动力,即损人利己的动力。要想成为富人,只有两条道路,要么创造财富,要么掠夺财富。能掠夺就掠夺,不能掠夺才去创造,这才是无形之手的真面目。然后政治多么重要,他塑造了市场,制定规则解释规则,分配资源和再分配收入,提供公共产品。通过让破产法、诉讼程序、央行政策等法律政策向本方倾斜,就能对财富分配造成很大影响。再然后金融部门,商学院等等都在研究如何发现、利用、制造竞争障碍,赚取超出正常的利润。不寻常的暴利就是拿到很多,但没什么贡献。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财富贡献,就是市场失灵。贡献少但拿得多,贡献多但拿得少,都是市场失灵。不存在完美的市场,市场一开始更是不完美的,政治应该致力于减少市场失灵,当然坏的政治会增加更多的市场失灵。
  •     好书,写的很有深度,虽然是教科书式的,坚持读完会有很多的感想
  •     这本书关注于美国社会中自由市场这一神话所造成不平等现状──不仅是结果上的不平等,而是与“美国梦”背道而驰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对于社会经济甚至民主制度的危害。意识形态(本书提及的是“认知绑架”)就在于,让一些人去相信既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也不符合直觉的事。虽然未必赞成他的一些基本理念,但这本书对于反思一些中国经济学家拼命试图灌输的概念,仍然有重要的意义。你看,就算美国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典型,我们都必须了解它。最后表示一下实在很烦这种每章的注释都放到末尾的做法!除了让人感到“哎唷原来我已经看完了之外”只是让人觉得不便和不专业而已。
  •     还是不错的,stigliz一直是对市场和自由主义有所怀疑的,关于金融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以是失灵的市场的讨论也是他一直主张的观点。有一些政府项目的确比私人投资回报更高,中国的高铁大概就是明证。我也不相信trickle down能够改善不平等,所以也不相信川普的减税有什么用。但是怎么说,政治问题只能通过政治方法去解决,不平等虽然是个经济话题,但却无法通过经济方法去解决。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该怎么做,但却永远没有人去那样做,除非出现一个西奥多罗斯福。
  •     中文翻译的很烂
  •     整体不错,部分建议不切实际。分析的是美国,对照看中国某些方面更甚。
  •     全书375页,正文260页,注释115页。
  •     看斯蒂格利茨和芝加哥派对掐是很有趣的事情
  •     关于不平等的经济分析与解决方案。由于存在广泛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势力,导致了市场失灵,进一步导致了经济和政治上上的不平等,中下层99%的群众与上层1%精英的不平等。因此,这本书是给99%的人争取权利和机会平等,去追逐美国梦。在此书的论述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宏观经济学进行分析,尤其对政府政策和缺乏管制的金融界的肆意妄为进行抨击。08年的金融危机更是凸显了这一原因并深化了这种不平等的异化。最后,斯蒂格利茨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因为市场失灵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失灵”造成的,所以,政府既使人失望,也给人希望。大体来说,包括:减少寻租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税制改革、帮助普通民众、管理全球化:创造一个更平等的竞争环境并终止竞次、恢复并保持充分就业、新型社会契约、恢复可持续和公平的增长。
  •     美国的制度已经逐渐暴露出了其弊端,这本书可以算作是全面的剖析,1%的操纵早就超出常人的想象。不平等现象已经是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我国同样不例外。作为一个普通人,要学会不被摆弄不被收割还是挺难的。
  •     自由和平等的平衡是当代政府所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美国经济而言,鼓吹自由经济带来机会平等的人们会见到一个机会不平等的社会,国家政策以及人民的价值观都被塑造成了有利于部分人利益的样子,这将导致不平等被进一步加强。关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学面对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群体,简单的模型远远无法反映真实的社会。
  •     观点有点道理,只是一点。不了解自己的对立面就不会真的认识自己,论证也是啊
  •     火力全开,怒喷全美,掐得够痛快。第九章怒喷弗里德曼和伯南克时,我简直可以想象到斯蒂格利茨奋笔疾书时脸上爽歪歪的表情。
  •     分析的不错o喜欢经济的不要错过
  •     作为一名西方经济学家 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 有点共产主义信仰的感觉 也揭露出美国式腐败 改变了对美国自由平等的过于理想化的看法 也有利于理解目前国内的一些做法
  •     要和《自由选择》一起看吧。两种观点对立且都有一定的道理。
  •     畅销书有畅销书的读法,
  •     立论偏颇,数据堆砌,缺乏分析。
  •     总体而言,不错,分析的是美国国情,但对中国同样适用,最好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看的会比较懂。
  •     我想若干年后我再重读一定会有另一番体会的书
  •     挺好的。。。。是我喜欢看的书
  •     详述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带来的美国梦的破碎,希望政府达成缩小贫富差距,使民众感到同呼吸共命运的美好愿景
  •     16书82。刘鹤同志曾推荐过此书,上周翻了一半,今天翻完。Of the 1%,by the 1%,for the 1% 斯氏对于美国的不平等点得很精妙,不知林肯对此有何感想?前九章都在写问题,第十章写解决方案,但俺对此还是深表怀疑。奥巴马也是打着变革的旗号上台的,8年过去了,美国是更平等还是更不平等了呢?再回头想想历史,几千年来,王朝建立之初往往比较平均一些,过个百八十年,财富就集中了。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会以战争或其他极端方式打破,进入下次平均。
  •     不完全同意书中作者的观点,证据也不能说服我。的确,有些政治体制确实不平等,有人为的干预改变了本该有的平等。但是平等还是社会的主旋律。
  •     翻译和内容都还可以,就是需要静静的看。
  •     看完了庆幸生在中国还是不错的,还有无限的可能
  •     很令人尊敬的经济学家,让我开始反思所谓的市场化,现在各位所谓的先进人士鼓吹的金融自由真实目的。我们国家慢慢走是对的。
  •     让我对宏观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说的是美国,我感觉和中国差不多,过热的经济发展加剧了贫富差距,本来我以为经济危机会让富人损失最大,其实最倒霉的是穷人会失业并且积蓄会慢慢花光,中产也会被掏空,像李嘉诚那种真正百分之一富有的人,会趁机收购贱卖的资产大赚一笔,其实增加底层劳动人民收入反而能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我觉得只有回归金本位才能让经济健康发展
  •     我最欣赏的经济学家,经济学直觉强,有足够的思想高度,比只看大数据的某些大师高出几个档次。
  •     牛逼的经济学家,很有启发意义的观点
  •     不平等不仅仅是大自然力量的结果或者抽象市场力量的结果。本书讲了人力的作用,如果能再讲大自然就好了。
  •     作为没有什么经济知识储备的我来读这本书很费劲,读完之后的感觉是经济与政治的不平等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其中寻租是造成不平等的典型方式。如何解决这种1%对99%的不平等关系?经济政治改革必须同时进行,政治改革首当其冲。然而在我看来,结合中国的情况,这一切都在进步,然而很缓慢。
  •     作为资产阶级的口舌,能有这番超越阶级的社会主义大局观,不得不称赞啊!狼不能把羊吃光了,羊没了,狼就一定死
  •     别人推荐的,还没看呢,不知道内容,包装很漂亮!
  •     我们所有接触的经济学,都充满神秘,当年一句:看不见的手,让非专业的局内人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文茜姐在微博上推荐了这本书英文版,一出中文就买来研读,深入浅出,醍醐灌厅,深深折服……强力推荐,多读几遍
  •     并没有把贫富的利弊与根源解释清楚
  •     这本书和张维迎《理解公司》一起看比较好,即使对于极端来说,左派和右派的书也应该兼听则明。
  •     zt “贫富差距的反面不是贫富无差距,而是一起穷”
  •     鼓吹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对不平等及不公平的论述深入人心,但是把政府抬举的这么高真的合适么
  •     美国银行业,中国官僚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内容充实毋庸置疑,只是翻译实在是让人无语- -基本都是落实到词的翻译模式,看得心累
  •     振聋发聩之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