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的沦陷

出版日期:2015-10-1
ISBN:9787100112753
作者:卜正民
页数:338页

作者简介

《秩序的沦陷》为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近著,关注的是抗战初期的社会与人。作者选取江南五城(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为例,描述了日军残暴占领城市、试图重建基层机构的过程,并分析地方头面人物与日伪政府的关系交织。“这里有通敌,有抵抗,但两者之外的其他行为要多得多。”借助对这种模糊行为的分析,作者考察了战争时期城市秩序的维持,以及生活其间的个人的心态、处境与选择,以求揭示一个复杂的战时社会。

书籍目录

致谢
略语表
第一章 关于“合作”
第二章 计划
第三章 外观:嘉定
第四章 成本:镇江
第五章 共谋:南京
第六章 竞争:上海
第七章 抵抗:崇明
第八章 组建占领政权
结论 消失的四类历史真相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内容概要

卜正民,著名汉学家,历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现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历史系教授。卜正民学术视野广阔,主要从事亚洲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占领等。代表著作有:《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明代的国家与社会》、《维梅尔的帽子:从一幅画看全球化贸易的兴起》、《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等。


 秩序的沦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这部著作,选择了抗战研究中两个不常为人关注的主题:一是“秩序”。日本人残暴地攻占了城市,但要重建一套秩序,则需要更多的手腕。他们发现利用品德低下的通敌者并不能达成目的,于是开始与原先秩序中的“地方头面人物”打交道。是勾结?是交换?还是抵制?围绕“秩序”所发生的关系交织远比战争要复杂得多。二是“小人物”。战火纷飞之际,并非所有人都能抛家舍业,更多窘困、迷茫的中国老百姓情愿留在故土。他们该如何选择?作者以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为例,利用了中日双方大量的档案与回忆录,试图将一些长期隐秘于大历史中的小人物勾勒出来。
  •     自1937年抗战爆发后 ,日本在华夏大地肆虐,以横扫千军之势令南京政府在正面战场几乎难以招架。作为传统抗战研究可能更多侧重诸如:战场或国共关系、中日关系、抗战期间外交关系国际政治走向。但卜正明《秩序与沦陷》跳出并突破了传统的抗战史研究视野,转而在日本大肆扩张之际注意到的是日本攻城掠地后的“坐江山”。此“坐江山”不是开展所谓“打进来,拉出去”或者爬高钻深主要针对政权上层、中层方面的谍报活动,而是在沦陷区建立、发展、组织、扩张基层政权。卜书中主要围绕沦陷区基层政权和沦陷区“合作者”的史料展开。在基层政权的地域上具体以长江下游的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五个城市为切入。伴随日本侵略扩张期间,以“满铁”宣抚部门文官为班子,怀柔政策为幌子,当地亲日的“合作者”为辅助,构建以宣抚部、宣抚班、维持/自治会为架构的基层政权形式。保证日本在沦陷区的经济、社会稳定,革除传统中国农村的旧俗习气,以实现乌托邦色彩的“大东亚共荣”的终极目标。但是实际在操作中,日本在沦陷区虽建立了相应“秩序”,但此秩序如同沙中之基,是难以协调和平衡。一方面由于国内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国内脆弱而分散的经济社会属性使得难以建立稳固的基层组织政权,也难以满足并承受日本“以战养战”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不论中日之间抑或“合作者”内部之间的相互交错的观念分野将导致问题的进一步复杂。所以沦陷区的基层政权注定是松散且不长久。从基层政权的施政主体着眼,卜更多聚焦于沦陷区与日方的“合作者”。“合作者”(collaboration)一词从本意上看应当是中立客观的,并不包含立场性。但在实际,该词的内涵与外延却有些复杂。“合作者”中不仅包含了里通外国的“汉奸”,还包含了游离于亲日但不叛国,爱国但被迫妥协日本之下处于“灰色地带”的人物。从本质说,不论是汉奸或“被汉奸”本质均可视作日本在沦陷区设立的“以华制华”的傀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游离态的“灰色地带”人物比起彻头彻尾的叛国者更有种难脱历史宿命的悲情,有句粗俗的谚语恰如其分可以表达:“裤裆里的黄泥,分不清泥还是屎”。所以这些人物在历史上是容易被错解甚至被忽略的。作为传统的国内史学非黑即白的评定标准,这些人物因其行为的矛盾,最终难以形成统一的界定。而正是这种难以界定才得以反映这个世界的残酷与复杂从而凸现其真实。卜对于此书所采用的架构(范式)是以二战期间贝当元帅的维希政权与纳粹德国以及丹麦政府与纳粹之间的关系为参照。但就中国历史而言,早在1276年之前,忽必烈以金莲川幕府为依托,拉拢利用中原地区的军阀权贵势力,不费吹灰之力笼获了北方的半壁江山。甚至在南下襄阳保卫战前后对于刘整、吕文焕兄弟的优待政策与法国之维希,丹麦政权或有形似。但元史研究中的案例与卜书案例比较起来不论是在对象阶层、研究的视野上存在不同的。譬如元史研究中忽必烈的怀柔更多侧重军事和对于上层的统战政策,而卜的研究侧重基层政权的组织与基层代理人与日本之间的互动。尽管存在差异,但二者在突破非黑即白的历史观念的窠臼上却是贯通的。传统国内史学受制于道德叙事的春秋笔法,正邪立场泾渭分明,这可能会造成视野狭隘与偏差,最终背离历史事实,造成误读误解。诚如王明珂《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一书所强调“表象里的真实与真实里的表象”其目的在于立足史料基础,将文本情感逻辑结合,非硬套范式理论机械按图索骥生搬硬套预设立场。唯有客观中立符合情理的叙事和分析才有可能大致趋近于事实。
  •     抗战,无疑是2015年的年度关键词之一。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重建着战争的记忆。然而,也正是在不断言说中,这场七十年前的战争被有意或无意地简化了。新近出版的《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描述的是沦陷初期江南日军占领区的严酷社会生态,关注宏大叙事中被忽略的丰富细节,可说是一部重返历史现场的力作。 作者卜正民教授选择了抗战叙述中两个不常为人们关注的主题,试图复原一个复杂的战时社会。第一个主题便是“秩序”。日本人残暴地攻占了城市,杀戮、强奸、掠夺,无恶不作,原有的社会秩序陷入瘫痪。当他们以占领者的身份进入城市后,发现维持城市的基本运行成了最棘手的问题。日本人试图重建一套秩序,尤其是经济与社会的秩序,以维系他们日益高涨的战争成本。然而,很快便发现,仅仅靠他们自己是无法达成目标的。当然,这种困境完全是自作自受,军事暴力入侵首先且必然造成合法性的缺失,而这一问题是无法用军事手段来解决的,必须找到政治的途径。 他们开始寻求“合作者”。没有花费太长时间,日本人便意识到,那些主动投靠的当地人虽然看起来最驯服,但其中绝大部分人的品德和能力都令人怀疑。为此,他们开始与原先秩序中的“地方头面人物”打交道,试图借助这些在当地具有声誉、视野及号召力的人,来建立起一个“像样”的行政机构。于是,一种远比战争本身要复杂得多的关系交织产生了:是勾结?是交换?还是抵制?个中情形,溢出于各种概念化的叙述。 由“秩序”这一主题引导出的是本书另一个特别的视角:小人物研究。战火纷 飞之际,并非所有人都能抛家舍业,更多窘困、迷茫的中国老百姓情愿留在故土。他们该如何选择?对于战时社会的逼仄,卜正民教授在书中感叹:“当一个点头便能置人于死地或使一个女人成为妓女,而一句恰当的话又可能使他们免于灾难,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经历、多么难于应付的情势啊!”日军来了,政府走了,留在原地的芸芸众生,设法应付,被迫做出让步和妥协。身处道德与求生的夹缝之间,地方头面人物、原来政府中的小职员或是平头百姓,似乎并没有太多转圜余地的差别。书中,卜正民教授以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五座城市为研究对象,试图将一些长期隐秘于大历史中的小人物勾勒出来。“这里有通敌,有抵抗,但两者之外的其他行为要多得多。”借助对这种模糊行为的分析,他考察了战争阴云下普通人的心态、处境与选择,以求揭示一个微妙而复杂的战时社会。 在书里,卜正民教授使用了中、日双方大量的档案与回忆录,更为细微而生动地展示出了战时社会中“人”的形象。这些来自于日本“宣抚班”职员的日记和报告,和来自于困守家园的中国人的回忆录,形成一种比照,也互为补充,共同描摹出抗战初期沦陷区中人们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卜教授特别关注这些记录中时不时出现的“偏离”叙述者本意之处,如日本“宣抚班”职员日记中流露的对日军大量杀戮和破坏的不满,如中国人回忆录中记录下的其与日本人的日常接触,以及他们对于身边“通敌者”的看法。这些叙述的缝隙,触及了战时社会中的模糊行为与模糊地带。 卜正民在全书结尾处写道:“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去挖掘一些由于文化所确立的道德准则而可能被忽略的模棱两可的东西。”他多次引用了欧洲二战史的历史学家罗德里克·科德华的一个比方,后者认为,如果说历史是一片森林的话,那么除了那些枝桠分明的大树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模糊不清的灌木丛,两者共同构成了一片完整的历史图景。这些模棱两可的历史“灌木丛”,意味着我们不能根据后人强加的道德要求来推断处于仓促条件下人们行动的原因,也不能仅仅根据参与者不能预测的结果来评估他们的行为。“或许这个不确定的灌木丛就是树林的心脏,是他们真正体验了占领时期的酸甜苦辣”。 (倪咏娟)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地方社会史范式的沦陷区微观研究,视角独特,史料较弱,对通敌与抵抗采取去政治、去道德的评判方式也未脱离魏斐德的轨道。
  •     视角独特,“民族主义”之外的多种可能,动机和选择并不能完全对应,不要以道德准则去抨击过去的历史参与者。概念新颖,外观、成本、共谋、竞争、抵抗,揭示出occupation state与当地头面人物的collaboration的多种形式。
  •     对研究抗战史来说很有新意,黑白之外还有很多灰色,但总体论证稍弱。
  •     “合作者”是作者反复强调的,避免太多感情和道德色彩。这类研究,小崔口述史有汉奸一节,樊建川有汉奸馆,其他回忆录什么的估计没有听闻,只有少部分介绍沦陷区的生活和学习,或者所见所闻。至于合作者,忙于掩盖,更不会有回忆录存在。
  •     第一次从不同的角度看这段历史,很好。
  •     试图去民族主义与政治化的“人道主义”叙事模式,尽可能展现沦陷区的多元化面相,令人耳目一新。章节安排相当漂亮,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历史叙事固然要警惕纯粹政治化与道德化倾向,但一味照搬西欧社会模式二者影响肯定也不行,加上史料利用上也不那么“多元化”,得出的结论实在值得商榷。翻译不太好。
  •     志大才疏。
  •     关于抗日时期江南的地区的合作的研究,看起来耳目一新,而且把通敌应该加以汉奸这样感情色彩很重的对象用合作者这个较中性的词语来代替,也真说明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全书的结尾那个问句很引人深思,合作或许永远在继续
  •     书读起来还是有些枯燥的,都是一些没有见过的名字,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情,在正史中永远不会提到这么小的细节,但这是实实在在的发生过的事情。
  •     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很难抱着持平的心去看待那一段历史。即便是在九十年代出生的我,在阅读这一本书时试图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站在旁观的角度上思考两方的对立与合作,这一种努力却又往往归于失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就这个议题,这一段历史——国人心中最痛的那一点,也只有通过一些海外的汉学家的眼光,才能在“公允”这两个字上做得更好吧。然而这一种公允却又往往被我们视之为敌人的辩护,这便是情绪与理智的冲突吧。
  •     受史料的限制,五个城市的故事略显片面和单薄。但是仍能看到作者为了还原沦陷区早期的合作行为所尽的努力。道德批判之外,才是学术讨论研究开始之处。译者在前言末尾中写道:“这应该是我的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译作了。”谁又能写尽这种糟心的事呢?
  •     书名很赞,内容而言,不够有趣,资料也不够充分。
  •     史料搞不到,我也很绝望啊~
  •     作者所写的跟不上喊出来的宏大目标与野心。
  •     史料不多,以大陆的角度讲角度新颖,但海外中国史研究一般都是这样的视角吧
  •     最大的提醒是,在殖民的初期和殖民者合作太难捞到好处,感情光谱最亲殖民者的一方日子也极为如履薄冰,和台湾的中后期历史情境差距太大,以抗战为框架一起讨论两岸的问题,还是太困难了。就本书而言还属于基础工作,档案多理出线索不易,但也确实枯燥了些,除关键词外的收获似乎少了点,不过本书还是驳论性质浓,头尾两章谈立场很不错,具体研究还有待学界推进。
  •     选取五个城市作为不同视角很见功力,但史料不足减弱了其说服力。日军无意也无力为合作者提供资源以满足贪欲或保境安民,自然也无法吸纳一流人物参与其中。历史的暗角同样不容忽视,对合作者进行研究无疑自有其意义。
  •     非常好的研究角度,对于抗战那段历史的研究,可谓独辟蹊径,给读者揭示了抗战之后的灰色区域。人们过多关注于战争本身,而对战争之中普通人的生活有所忽略。对于沦陷区的人民来说,复国之心总是有的,但最为迫切的,是需要秩序的恢复,能过上稍微安稳的日子。因此,对于在当时情形之下出面的人,或许需要我们从较为人性的角度去看待。书中所写的几个人物,其实都挺有意思的。
  •     作者选材太好了,几乎是瞄准了一个空白。不过,也许正是因为相关史料太少,所以对这段与侵略者“合作”历史的研究才难以开展。总体来说这本书很不错,但作者在某些问题上的三观我接受不了,比如游击队的反抗引来更大规模的屠杀、为日军指出国民党伤兵的人是帮助了其他老百姓等等。
  •     试图在被湮灭的历史中挖掘一些现象和规律,不管它们值得不值得。但,真的很费力。
  •     作者最大的亮点是找出历史另一面 或许在大陆“传统教育”太久了 不免耳目一新 毕竟脑残抗日剧本太多了 从史料的 分析 运用而言还是可以
  •     看了太久,拉拉杂杂地也暗示出这本书对我吸引力不大,只不过在习惯敦促下必须看完。研究的角度依然是中国学那种刁钻又趣味盎然的角度,只是许多结论太弱了,有不言自明的常识之感。
  •     讲沦陷区复杂隐晦且多层次、多方向的政治与社会一一道出,沦陷区的合作,无论原因多么复杂,与英勇的抵抗者以及设想的猥琐的通敌者相比,现实里的合作在效果上更模棱两可,在运作中更困难。不能根据强加的道德要求来推断处于仓促条件下人们行动的原因,评估他们的行为。
  •     絮絮叨叨,就一个「人在非常状态下立场选择与结果的边界不确定性」这么一个命题非要写成五部分,抗战期间民众的道路选择成本与收益的核算并不取决于其传统道德观念,而是对生活惯性的渴求,不是历史选择了他们,而是被「出逃者」与「誓死抵抗者」选择遗漏的。汉学家毁人不倦。
  •     卜正民能找到的角度常常让人觉得特别。讲述确实有点乱,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汉奸”,很有启发。
  •     史料还是略显少
  •     这本书发掘出的内容不应该被忽视
  •     “民国时期国家政权建设的新压力,社会汲取率的迅速增长,这就要求有能力的、负责任的政治精英来应对向现代国家政权的转型。然而这一切几乎还未准备就绪。这就导致了杜赞奇所说的国家政权内卷化,即‘与政权正式结构相伴随的是非正式结构的出现,比如赢利型经纪人’。...在基层社会,非正式群体变成了无法控制的力量,并代替了传统地方政府的管理。”
  •     书是极好,缺少个人的故事稍嫌不过瘾。
  •     写抗战史中的空白地带 很难得 但是总感觉翻译还不是很流畅 不知是外国人的叙述方式差异 还是什么原因 总感觉看的不太舒服
  •     collaboration,逆向思维。
  •     总体还可以,尤其说日军打乱了底层社会的秩序,使国民政府在战后难以恢复,从而中共能抓住机会渗入。这个观点和王奇生的有些类似。
  •     人们在拒绝讲述“合作”时都是事后诸葛亮。
  •     太过沉重的话题不忍评价,赞同作者关于乡间士绅的某些合作态度便于zg更好的自底而上的改造的说法
  •     视角独特,很有启发。但,翻译减分,可能觉得不算科研成果吧,不开心的事情永远做不好吧…
  •     带入几个月的历史,放下所有成见。去经历,去选择,会有很大的体会。
  •     不是特别引入入胜
  •     开辟了抗战史新的研究方向,但材料太少且过于琐碎,最后的结论也有些语焉不详。
  •     民族暧昧,与个体无关。
  •     时间能彻底改变一切,比如讲稀奇古怪之物变成司空见惯的东西,将零星侵扰改变为日常控制,将征服看成下一个政权。时间能不动声色地让人们认为屈服于军事统治是一种错觉,而且时间也能使抵抗看上去是一种错觉。生活在有抵抗行为的沦陷时期,人们发现自己处于无法忍受的情境之中。一方面,当占领者和合作者的力量不足以保证安全的时候,抵抗力量便要求人们给予支持,但他们不保护其支持者。“为抵抗运动做了哪些事?”生活在占领区但没有反抗的中国人,经常被困扰,大多数人,他们既没有通敌,也没有参与抵抗,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处于中立地位而使生活稍微容易点。通常情况下,留下来的人在通敌和抵抗的选择上,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如果我们向下看那些模糊不清的灌木丛,而不是向上看熟悉的通敌或者抵抗的大树,我们更有可能理解与日本人一起工作的中国人。
  •     王承典(吉米·王)挺有意思的,视角不错,但是结语完全是强盗逻辑
  •     虽然资料不够,但我还是打五分。很棒。
  •     关于抗战期间伪政权的研究已有不少,早年大多集中于汪伪等伪政权成立的背景、沦陷区的统治以及著名汉奸人物的研究,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投敌者的动机和内心世界,试图重新认识这一特殊群体,本书也是致力于这一研究,但通读下来没有特别惊艳之处,除了呼吁我们重视投敌者行为的多样性之外,作者似乎也没得出什么特定结论。个人认为,从保障民生的角度来说,投敌者是值得理解的,但从放弃对抗性的角度来说,其行为在民族国家是永远不会被允许的。
  •     理论与具体的案例之间存在着不小的隔离,试图展示合作者道德与生存的困境,但因为史料的原因,依旧无法还原具体的景象。
  •     他曾坐精致的轿车,他曾听黄浦江里的声声汽笛,但他也曾仓皇奔逃,也曾衣不蔽体。
  •     视野下移,关注“伪奸”。资料匮乏,难溯昔年。人道主义,重看史篇。尾页结语,有感其言。
  •     八卦之魂!
  •     断断续续用一个月时间读完,正文琐碎且难啃(序和结论比正文精彩)。如果除了关注宣抚班和伪政权职员,再描写一下沦陷区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就更好了。能看到这种关注战争中“灰色地带”的研究著作出版还是很高兴的--尽管过程不那么顺利。
  •     对于长期受民族史观影响的我们,本书有很大的拓宽视野作用。其次,沦陷区的人民真的被太多人忽视,还有对于合作者,也真的颠覆我的史观,不过这才是复杂的人性。
  •     外观,成本,共谋,竞争,抵抗,合作的根源、情境、形式、过程、评价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