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出版日期:2015-5-1
ISBN:9787308146049
作者:吴晓波
页数:322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
本书收录了吴晓波近年散文作品60余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 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最诚挚的表达。
【编辑推荐】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第一本散文集】从近年散文作品500余篇中精选59篇,包括关于人生、关于财富、关于商业多重表达。这些文字其中也体现了他从籍籍无名到“中国最好的财经作家”的文脉轨迹。
·【一位财经作家的私人表达】书中吴晓波既用深情地笔触写下给女儿的文字、对人生的感悟,也以相对感性的视角回忆和记录了一些人事,如王石、褚时健、罗振宇、秦朔、何志毅等。
·【“马桶盖”掀起中国制造大讨论】《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我为什么从不炒股》等几篇在吴晓波频道公号上发布后获50万以上的阅读量,最高达200万。其中《在日本买只马桶盖》一文发表后,在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李总理亲自提及,引发从上自下关于中国制造的热议。
·【全彩四色印刷】配精美插图,特别加入@老树画画 插画作品。
“我以为,我们的梦想已经失落在呼啸而过的路上;
我以为,我们注定生存在一个根本不值得大师用文字记取的时代。”
“在我们这个国家,最昂贵的物品是自由与理想。
它们都是具体的,都是不可以被出卖的,而自由与理想,也不可以被互相出卖。”
“人生的路,有的时候越走越窄,有的时候越走越多,但是,每一次选择,便注定意味着无数的错过。”
“在这个现代的都市中,我们的孤独只因为我们彼此敌视,互怀戒心,只因为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是那么的恍惚和恐慌。”
“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有的从容和沉重。金钱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让浅薄的人更浅薄。”
“你看,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是这么好奇,我们还有勇气舍弃一切,即便手中的黄金变成了沙砾,但若放手出来,空掌仍能握铁。”

书籍目录

序言 封存青春,永不归去
上篇
自由与理想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
我的偶像李普曼
书籍让我的居室和生活拥挤不堪
读书与旅行还真的不是一回事
在别人的胡须里迷路
我们为什么孤独?
被知识拯救的生命
其实那年我也有50万
时间让你与众不同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把人引向毁灭的从来不是金钱
总有一代人会实现我们的梦想
惟一生生不息的是野草和青年人的梦想
对峙本身真的是一种胜利吗?
冷漠是成熟的另一个标签
骑到新世界的背上
我的总编同学们
花开在眼前
只有廖厂长例外
找到廖厂长
江南踏春遇布雷
生命如草润细物
即将失去的痛楚
特里莎修女:我是上帝手中的一枝铅笔
我为什么愿意穿越回宋朝
这一代的台北
这一代的上海
这一代的杭州
下篇
我一点也不留恋这个时代
商业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
你唯一需要保全的财产
苍狼终将消失
春节的酱鸭
岛上杨梅初长成
去日本买只马桶盖
拒绝转型的瑞士钟表匠
知道鹿晗的请举手
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
被泡沫毁坏的人生
算算你的“屌丝值”
中国工人阶级的忧伤
“原谅我吧,兄弟们”:工人阶级的诗
他们的心里都有一座“哀牢山”
宋林的悲剧
“病人”王石
那把凳子还在吗?
如果乾隆与华盛顿在小吃店会面
从汴梁到比萨有多远?
我们为什么特别仇富?
玉石为何比鹅卵石更值钱?
科斯与儒家
官商是一些怎样的“大怪物”?
日本人为何以“边境人”自居
“历史没有什么可以反对的。”
再也不会有德鲁克了
大佬的黄昏
如果邓小平是企业家

内容概要

吴晓波:1968年生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蓝狮子出版人,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著作两度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非小说类),被誉为“中国最好的财经作家”。2014年创办自媒体“吴晓波频道”。
主要出版著作有:《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下卷)、《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上下卷)、《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大败局》、《大败局Ⅱ》、《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其中《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2008年《新周刊》新锐榜之年度图书”,《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8条)

  •     书摘而已。1.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永无来日。2.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有的从容与沉重。金钱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浅薄的人更浅薄。金钱在人类悲剧中所起的作用,从来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3.汪曾祺曾经说过一句很妙的话:“一件器物,什么时候毁坏,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注定了。”4.你看,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是这么好奇,我们还有舍弃一切的勇气。即使手中的黄金变成了沙砾,但若放手出来,空掌仍能握铁。还是邵兵同学说得好:“我只知道,我心澎湃如昨。”5.罗振宇的建议,我们索性一个当事人也不采访,就只访谈周边观察者。在这个原则之下,即便能够访到本人,我们也坚决绕开。上帝就喜欢玩这样的游戏,它让绝大多数的人生忙碌、喧闹而丰富,却让个别的人生那么的简单纯粹而了无杂质。我们都满头大汗地挤在前面的一大堆人里面,唯有特里莎孤单地走在另外一边。6.商业是一场总是可以被量化的智力游戏,不错。商业是一场与自己的欲望进行搏斗的精神游戏,也不错。但归根到底,商业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7.人生的路,有的时候越走越窄,有的时候越走越多,但是每一次选择,便意味着无数的错过。8.在现代的都市中,我们的孤独只因我们彼此敌视,互怀戒心,只因为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是那么的恍惚和恐慌。9.行走在侏罗山脉汝拉山谷,窗外是几百年风景不变的瑞士高山草甸,而从这个偏僻村庄生产出来的手表在不久后将被陈列在世界各地最昂贵的橱柜里,穿戴在那些趾高气昂的时尚人士的手腕上,联想到这些,让人有一种很奇特的穿越感。所谓的商业之美,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对自然对物质的一种敬畏,并在这一敬畏之上,以自己的匠心为供奉,投注一生。10.总而言之,中国的贫富差距那是相当的大。这是一个很让人担忧的事情,不过问题的另外一面是,正因为有如此大的贫富差距,所以人民仍然没有丧失追求财富的热情。我们是泡沫的制造者,我们也是泡沫的获益者,同时,我们也可能是泡沫要毁掉的那个人生。11.至少在我看来,这是一些近乎疯狂的做法,可王石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做了。在溅起的一片片喧腾中,在无穷无尽的说法中,我们看到王石在聚光灯下一遍遍地解说、阐述、布道,而他的心却似乎在另一个偏冷的角落无声地睨视。海德格尔说:“当你们真的听懂我说了什么的时候,你们就完全地错了。”当他决定让自己的人生以如此多彩而透明的方式铺陈开来的时候,便意味着他的获得和放弃已经超出了职业的范畴,更带有人生历险的趣味。12.这一辈人从贫贱和战火中赤脚走来,从来鄙弃文人,信仰勇武和权力,以直觉行商,以情义交人。在我不多的了解中我觉得吴晓波老师是个挺神奇的人。带有知识分子的细腻敏感忧虑,又能冷静解读商业成败,而且解读商业是从解读人切入,没有单纯的对和错而是包含复杂的人性。他热心参与很多有意义的事,有自己一个闲适的杨梅岛,始终有读书的兴致。我很羡慕他这种在出世入世之间的游刃。或许是因为他都全心投入,所以两种状态也是互相支撑的吧。难得。
  •     认识吴晓波是他来大学演讲,忘了主题忘了时间,只记得他颇为亲切诚恳的形象,还有财经作家的身份。后来一直关注着吴晓波频道,不管文章是否爱读,总会看上两眼。直到某天读到他写女儿择业的文章,也就是《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他居然会支持女儿放弃金融专业去学唱歌表演。在这样一个功利世俗的社会,他居然作出这样“不可理喻”的事情。他说: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地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他还说: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侥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我十分意外这样“及时行乐”的观点出自一位财经作家,一位商人。然而作为一个父亲,一个看透企业浮浮沉沉的观察者,这种豁达又显得可以理解。第一篇《自由与理想》他讲自己是怎么实现自由和理想,就这样把自己的纠结、思考、认识一点点写出来,告诉我们他是如何成为现在的他。他说,自由是世俗的,它不在空中,不在别处,它就在地上。作为一个读书人,你能否自由地支配时间,你能否自由地选择和放弃职业,你能否自由地在四月去京都看樱花,你能否自由地与富可敌国的人平等对视,你能否自由得抵制任何利益集团的诱惑,这一切并不仅仅是心态或勇敢的问题,而是一种现实的能力。他认为自由是必须的,而理想是可实现也可不实现的。还有他惊人的阅读量,在《读书与旅行还真的不是一回事》就说,读书到我这个年龄,有时候会生出无书可读得感叹,这不是矫情,而是因为每年的新书榜单等等已经与我的需求无关。好些时候书里提到的人名书名地名我都不认识,真是惭愧。还有他面对商业的冷静,在《我为什么从来不炒股》就分析了几点原因,然后说自己写下了“这篇不合时宜的文章”。还有在《我一点也不留恋这个时代》里这个时代的坏话,希望它快点过去。他说:我们为什么要赚钱?我们想要用赚来的钱去购买什么?对今天所有的人都是一个问题。他说希望那些古老的价值观重新回来——做人要讲实话,要有责任感,敢于担当;要懂得知恩图报,同时还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关心别人,特别是比你弱势的那些人;一定要敬天畏人,要相信报应时冥冥中存在的;要尊重大自然,而不要老是在破坏中攫取;要相信自由是天赋的,谁也不能剥夺。在我看来,一位研究企业,商业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经营企业的商人,能够把自由和选择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显得十分高尚。他很好的平衡着自由与规则,选择与放弃,自我与世俗。
  •     他们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情。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来日方长。开始关注吴晓波,是因为学的金融专业,之前对金融不感兴趣,也不关注财经,但是总该要开始了解。同学向我推荐了《激荡三十年》硬着头皮看下来,也挺有意思,虽然记不住人名,也对不上企业和时间,但总算是有了点概念和印象。这本书,是大概一年前买了放在家里一直没看,寒假回来发现居然是我关注的作者,机缘巧合吧,一个晚上和一个中午,看完了上下篇。上篇主要是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的片段小事,读起来很平凡也很励志。其实吴晓波的观点不是像典型作家那样割离了物质与精神,从那篇《把人引向毁灭的从来不是金钱》就可以看出,很实在,我也很赞成。人们总是这样,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穷困潦倒的人,无论说什么,人们都觉得你在痴人说梦纸上谈兵,写这样的书,前提是自己要成功(还要看人们对成功的定义,虽然我不是唯金钱论,但没有财富,不能称之成功,作为一个处女座的执着,我还是坚信面包与爱情可以兼得,物质与精神没有冲突,双收才算成功)。简单列几条上篇里很喜欢的句子。1、所以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我今天讲这样的话,年轻的你未必会同意,但我经历的事实正是,在这个中年的午后,你能够安心坐在有春光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龙井,你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有朋友愿意花他的时间陪你聊天唠嗑,你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看戏登山旅游等诸多无聊的美好事物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喝下午茶,对自己的长相负责,西装革履,卑微而平静地活着。2、若胸中格局足够,无论大小都不足惧,关键是大处能容天地,小处能觅细针,须控制事物发展的节奏。所谓经验两字,经是经过的事,验是得到印证的事,都与实际有关。3、人生苦短,你会干的事很多,但真正能脚踏实地去完成的事情却很少,就正如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说过的那句话:所有我们完成的美好事物,没有一件是可以迅速做成的——因为这些事物都太难、太复杂。下篇和作者的另一个身份息息相关——财经学家。但文章中没有那么深奥的专业名词,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话来阐释一些道理。书中说到中国人多少有一些浮躁,别人几十年研究出来的东西,就妄想几年之内掌握,书店里充斥着成功学的气息,社会主义的皮囊下包裹着资本主义,却又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完善的制度与思想,倒是有些四不像。世界上之所以需要鞋匠,是因为有人需要鞋,而不是因为鞋匠需要钱。我们很多时候都走错了方向,想破了脑袋去寻找赚钱的方法,却不知道,其实只要你提供了人们需要的东西,戳中了他们的“痛点”,赚钱,只是结果罢了。我们总是对拥有财富的人聚焦焦点,恨不得用放大镜找出他们与他们的财富不匹配的存在,但却不去发现和研究他们获得财富的原因,无论是从心理还是物质上,到底是什么样的战略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而最终他们又会何去何从。需要研究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而人们总是喜欢不动脑子地在人群中指手画脚说三说四。无论是跟随着时代转型还是坚守自己,最后成败与否,都取决于他们是否用心花时间去钻研,时间会区分表面努力和真正静下心来的努力的人;做一个商人,不可以无所畏惧,因为商业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对于现在经济社会上的不好风气,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的时候,就不要过分地关注和嗤之以鼻,熊培云说,我们决定不了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关注自身的发展,让自己变得更好。以上。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书名很鸡汤,但内容还不错,还能了解一些常识。
  •     标题鸡汤味太过浓郁了吧,在我看来就是对自己各项成就的津津乐道,显摆自己读过多少多少书,以致于需要在文中不断借鉴引用文中词句,他人话语。一度让我想起了虚实之间,一样的装逼。我不了解他专业领域的书如何,但是这本书,实在没好感。
  •     吴晓波的一本散文集,以前总是听说过关于他的各种言语,今日得见他的书,才对他有了一知半解。果然要想认识一个人,除了和他聊天,相互认识之外,另一个方法就是读他的书。 人生苦短,能让我们去挥霍的时光不多,趁时光来之不易,就该使劲儿挥霍在美好的事物上。
  •     不是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
  •     三星半,扩充了一些故事知识。吴晓波 是商人,也是文人。
  •     2017年第一本完整读完的书,掩面… 书名的确很low,随笔信息挺丰富的,但都没有深入展开讨论,更多是一种抒情式的慨叹。结合吴晓波另外几本书来看,有一些互相启发的地方
  •     让我喜欢上吴晓波作品的一本书
  •     日本人,边境意识
  •     还是不错的,付费买的最贵的电子书
  •     这书名起得是为了迎合市场吧,其实内容没那么鸡汤,但有情怀
  •     文笔优美,旅途消遣。作者那些宏大的商业史读起来更过瘾。
  •     从此喜欢上吴晓波的书
  •     吴晓波的生活的解析、生活中的视角。读读
  •     书名和内容严重不符
  •     商企业论述+个人经历
  •     刚开始有一种被标题党骗了的感觉,后来发现书中说的一些事情,表达的一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太low,这些基本都没有思考过。7分吧
  •     #澎湃如昨#一个口水的商业史作家,集合些随笔成的册子,除了书名起得矫情,蓝狮子出品还是保障。上篇着重谈商业史,大多是《激荡三十年》侧影:或多或少悲情的人物(褚时健李经纬宋林霍英东李嘉诚王石等),政商秩序、自由疆界和那彻底依附政权的食利阶层,以及铁西区、钢的琴和当时几乎缺少制度和顶层设计的沸腾的天下;下篇主要是书生的宿命和惰性、职业与理想,金钱和泡沫,以及在哪怕失望的年代特有的价值兑现方式。总之,他说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如果侥幸可以,千万不要错过,牟利是为了生存,但人生还需些济世的情怀。另:世界上之所以需要鞋匠,是因为有人需要鞋,而不是因为鞋匠需要钱;所谓“富不过三代”,并不仅因为商人没有积累三代财富的智慧,而是财富积累必托庇于拥有者与政权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则必然是脆弱和不对等。
  •     乍一看很鸡汤 细读就是中年人的人生经验 后半部分加入经济学的观点 虽不是很懂 但却也可以读下去 可以看
  •     有很多篇在公众号里读过,写的很好。
  •     有些人的文字读来就觉得相见恨晚,推荐一本容易因名字太过鸡汤而错过的好书。
  •     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思想,不仅仅是财经的角度,还有人生、科学、价值观,自己跟那个年代的人其实比较远,并不能感同身受,听到不同的声音总是好的。
  •     从经济发展看中国变迁
  •     不得不说吴晓波格局之大、视野之宽、熟通人文历史、总能在历史中以自己的眼光总结看法
  •     吴晓波的书我家有不少,不是我买的,我也从来不看,主要是对经济不大感兴趣。这本书是我看他的第一本,觉得不错。他当过记者,速描笔法功底深,又写书,提炼观点逻辑强,所以文笔不“隔”,指哪打哪,道理讲得透彻,有力量。又兼见多识广,见的都是时代精英,对社会的认识比一般人深刻,所以书有看头。蛮好。
  •     kindle上断断续续翻阅,读完于深圳往广州的高铁上。这本书标题很美很鸡汤,看看标题就够了。
  •     前面篇章质量明显高许多,后面开始发展自媒体后,文章产量提升,质量有所下降
  •     “你无法返身拾回你的过去了,你必须沉浮在现在的时光之河中,捞取另一份生活的感知和失落。”
  •     这本散文集让我看见了很多商人更人性的一面,也在迷雾中探索到转型中的艰难。
  •     时光有味 岁月留声
  •     这本书是作者生活的随笔,没有太多感触,草草读罢也无太深刻的印象。部分篇章是跳跃阅读,因为无感。
  •     书名真的有点鸡汤,不过内容还算不错吧。
  •     冲着标题看的。其实整本书就在说年轻人的斗志与追求,同时也夹杂着些许反思。
  •     近日闲暇时间翻阅吴晓波的《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书里承载了作者岁月沉淀后所抒发的美好的愿景,感受最深的仍是这段话——在这个中年的午后,你能够安心坐在有春光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龙井茶,你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有朋友愿意花他的生命陪你聊天唠嗑,你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看戏登山旅游等诸多无聊的美好事物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 在你才华还无法跟上野心时,就静下心来努力吧。
  •     中产阶级的成熟 是让一个国家摆脱非理性疯狂的唯一药方
  •     商业这个课题在作者的铺陈回忆下充满情怀。那些凭借着一己之力登上这座过山车的人,耗尽了毕生诠释意义二字。他们伟岸的背影激励出更多的后生可畏,然而回过头,繁华退场,从光环中走出来的人最终所追求的往往简单而纯粹。每一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而每一个时代又都是平凡的时代。
  •     学问深,知行合一
  •     最近听《每天听见吴晓波》,看他的文字,理性中不乏感性,故事中蕴藏哲理,同时逻辑性也很强。
  •     经济和社会的散文评论 有意思,有想法,有见地。 不张扬,不做作,不掩饰。
  •     不懂经济,也不了解吴晓波,是被书名吸引后决定看这本书的。前四分之一感觉都比较无趣,有的章节甚至觉得有些无病呻吟。后面感觉越来越好,最喜欢那个关于中国的比喻,很贴切,也很易懂。
  •     认识吴老师的第一本书,挺好看的!
  •     睡前读物,每晚看一两篇。读完翻看目录,还是有几篇印象深刻值得再读的。
  •     【2017.2-2017.2.26】不要被名字骗了 其实是很有思想的书 就是后面专业性有点强云 里雾里的
  •     意外的好看,有反思。
  •     居然不是一般得鸡汤文,看看还是蛮有一二三得道理得
  •     这不是吴晓波
  •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吴晓波的生活随笔,可以看出他虽然以财经记者和商人出名,但毕竟复旦新闻系毕业,崇拜李普曼,确是理想主义者;下篇是对商业市场的思考,稍显功利。从书名和封面可以看出,这本书也是送给他女儿的礼物吧。
  •     吴晓波老师写出来的果然不同于那些鸡汤文,读完神清气爽,还觉得增长了知识,对于生活也有了更多的视角
  •     不错。给了我一个企业家视角。
  •     前面看着觉得道理很深远的短篇,后面有点各种东西往里面凑了
  •     读到只有廖厂长例外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