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夜微明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11730035
作者:田海遥
页数:269页

作者简介

《灯火夜微明:京城书店岁时记》是关于京城书店的影像和文字,全书记录了让作者难以忘怀的26个书店。清新的语言透露出有深度的思考,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一个高中生对北京的热爱、对文化的信仰和对书店的痴迷。精美的书店摄影作品亦出于作者之手。迷恋北京文化以及有书店情结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徜徉于浓郁的北京文化氛围中。这更是一个18岁高中女生成长的见证,是一张珍贵的文化名片。

书籍目录

愿善始不终 001 自序

三味书屋 001 开篇
时尚廊 011 立春
朴道草堂 023 雨水
雅之琦缘书店 033 惊蛰
彼岸书店 043 春分
鲁博书屋 051 清明
正阳书局 061 谷雨
旁观书社 071 立夏
斑马书店 079 小满
豆瓣书店 089 芒种
P a g e O n e 书店 097 夏至
井观书房 107 小暑
内观堂 117 大暑
来薰阁书店 127 立秋
前流书店 135 处暑
书的设计店 145 白露
读易洞 155 秋分
单向空间 163 寒露
万圣书园 175 霜降
人文考古书店 187 立冬
三联韬奋书店 195 小雪
蜜蜂书店 205 大雪
库布里克书店 217 冬至
今日美术馆书店 227 小寒
涵芬楼书店 235 大寒
有禾里书店 245 尾声

我的读者是真爱 253 附录

犹如故人归 冷皓辰 266 后记

内容概要

田海遥,1998年生于北京,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即将赴美攻读心理学学士学位。从小醉心于文史阅读,好坐店翻书,好摄影,长于书评写作,见解独到。自初中开始走访拍摄北京的书店,如今已完成近五十家。2014年9月创立“聿曰”(yuyuedushu) 微信订阅号,发布书店照片,撰写书店走访感想和书评,希望以微薄之力,让书店更长久地留在这座城市里。


 灯火夜微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I will take it as a treasure. And it's really a pleasure.我大概是第一个拿到这本书的人吧,即使不是,也是第一批。作者君本人寄给我的,嗯,想到这里,心里还是小小的雀跃的。与作者一样,我,包括喜欢这本书的许许多多人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虽然远不及她本人来的漫长。忽然忆起此前疯狂喜欢HP的时候,2007年,几乎是一日日数着日历盼罗琳的新书,当7月7日书店开门的那一刻,我几乎是百米赛跑的速度冲进书店,抓起书结账完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收到快递信息那刻,我也是如此迅速地冲了出去然后徒手开始撕包裹了。大概是无与伦比的期待才会如此急切,以至于,怎么说呢,不能多等待一秒。与太多太多的读者一样,我们如此期待它,而这一切终于成真。想起那位编辑的话——能够促成这一切的发生,荣幸之至。是的,我一样,荣幸之至。作者君,是的,是个非常可爱的人。虽然她本人的文风就如一些读者所言,也如她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布朗肖的风格那般——尽可能抹去文章中自己的影子,但私以为,论及作品,还是要和作者做些联系的。曾经与她说,物品在我眼中犹如尘埃,尘埃之意在于需要重视不浪费,但却无需执念以至于疯魔。又说,物品的动人之处大抵是与之相连的人和与之相关的回忆,因为承载着人的情感,因为成为回忆的见证,变得鲜活而具有温度。就像那只叫做平安的黑猫,虽然有无数只猫,但它是独一无二的平安。或者,一本本淘来的书,并不见得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珍本,却因为其间故事的动人曲折,结识的人,笑谈与共鸣,此间种种,成为不可替代的珍宝。这本书也是如此,承载了回忆和情感的书店,因为她想要善始不终的心愿,得以面世。所以,对我而言,这是珍宝。那些书店于写下此书的海遥,于千千万万的我们,亦是如此。Part One:自序——愿善始不终晚上有课,翻开书本,也只是仔细看了自序和后记,还有些读者的留言。愿,善始不终。这是作者君曾经在公众号聿曰(书的繁体字“書”拆开便是这两个字啦)上的一篇文章,写到了这个项目的起源,包括聿曰的诞生。幼时在书店流连忘返,但最终还是见到了离别,是的,也就是星罗棋布的小书店们的终点了。【而我看见书店老板,那个我在认字时就认识了的人,将裙子提到膝盖,绕过阻塞过道的书,无声地走过来。我记不起她的神情,只记得她说:“我很抱歉。”】这一段我一次次读到,印象极为深刻。忽然就想起了作者君写过一篇论及“平淡之中有深情”的文章,有关于“暗恋不表白,回家写日记”的李商隐。文字的最高境界大抵是一切繁华修饰落去,只剩白描,看似平淡,但细细品读,却能感受到那种绵长厚重的情感一点一滴渗入骨血。我看到这里大抵就是这样的感觉吧。就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此刻,我和作者君聊天,如此说——“这一段我印象很深刻。当时我就想起你说的李商隐“暗恋不表白,回家写日记”那篇文了。真的是很平淡的句子啊,但是读起来,非常非常有画面感,就好像是那种慢镜头一般。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那人一定是一步,又一步,一秒钟变得像是一个世纪般漫长,空气都凝固了一般。”“我在给Randall的留言里还翻译了这段,我也很喜欢。”她如此回复道,“这段英文版我觉得比中文写出来美233。”在这里贴上大概的还原版好了——【On a soundless autumn day, a bookstore I had started to wander around in as a kid closed quietly. Silently the empty shelves stood, reminding me of skeletons. The books, in higgledy-piggledy stacks, blocked the narrow aisles, where a white cat curled itself into a ball. Dust motes rose and fell in the dim light. Lifting her skirt up to her knees while going around the dusty piles, the owner walked towards me. “I am sorry.” She stared off into the distance, her eyes radiating deep sorrow.】这种感觉,大概不像是琼瑶剧中男女主人公分离时撕心裂肺的痛楚。然而不同于锐痛来得又急又猛却不够持久,应该说,那种痛感类似于南方的冬日。冷意一点一点像是冰水渗进了身体。感情开始是淡的,却很持久,哪怕相隔了很久想起来都觉得清晰如故。还有自序中提到的潇水堂,以及我所不知道的,甚至于,很多人也不知道的无数个无声无息消逝的书店就那样走向了终点。就像一把在风中被吹散的尘埃,什么都没有留下。仅有极少的人保留着它们的回忆,然而当回忆也开始远去之后呢?当那些保留着回忆的人们也都接二连三地消失于世界上呢?于是,即便是小小的心愿,或者是微茫之力,也想去留下些什么。书名“灯火夜微明”的由来大概是说这些独立书店,成为城市中闪耀的星星灯火,让万千如作者君一般的读者受益。开书店并非容易的事情,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日,书店似乎成为了被时代洪流抛却身后的旧物。斑马书店的店长明华说道,一周卖两本书,一本赚四块钱,如何继续?现实的艰辛碾压让灯火们一盏盏熄灭,但终归,我们需要它们的存在。如书中所言,单向街书店创始人之一许知远说:“背对盛世中国,追寻内在自由。”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些甘愿背对的人,一些特立独行的灵魂,一些不因为时代潮流将这值得珍重的一切摒弃就被裹挟其中的读者们,或者是书店老板们。我们需要有人,将灯点亮。万幸之至,那些被灯火所温暖的人们,你我,对这本书抱着期待的人们,作者君本人,我们开始接过了火把,一盏盏点亮那些曾经熄灭的灯火。我想“灯火夜微明”,用来形容这些书店相当贴切,用来形容作者君写下的此书,也是相当贴切的吧。因为珍爱,所以愿意付诸于行动吧。“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点亮一盏灯”,而如今曾被灯火照亮的人,也成了点灯的人。在作者君为聿曰600天之际写下的文章中如此说:“’灯火夜微明’,书的题目,是昌黎先生的成句,借用在此,自度也颇为恰当。这个句子放在深爱的独立书店身上,总让我产生一种五味陈杂的心绪,喜则夜有灯火,奈何仅是微明。”我却在想,灯火微明,不如倒过来看。君叹息仅是灯火却微明,我想说,即使微明,但灯火长存,星星不灭。因为有你,有我,有这万千热爱的人们。大概“活着”不仅仅是有形实体的存在吧,而是一种精神,无形的力量。正如臧克家的那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听起来似乎有点儿矛盾,但细细想来却很有道理。真正的消亡大概是神魂的散去,而非实物的湮灭。即使书店们无声地离去,如此之多,但因为我们记得,所以总是会有下一个人,更多的人为此努力奋斗,想要心中珍视的美好,无论知识或是情怀,长久的保存下去。这大抵就是意义所在了。我想说的,无非是“传承”二字罢了。而很高兴,有人将这一切记录了下来。我翻阅着,纸张触手本无多少温度,却有暖意涌上心间。深情之至,愿去传承,所以即便表面平淡至极,但也格外动人。“我做这个摄影项目,也是抱着这样一点愿望,希望凭我的一点努力,能帮助它们留下。而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希望能再推开它们的门,却不是为了送别。”正如此刻翻动着书页的我,希望能以这微茫之力,让更多人去了解实体书店,了解这纸页间的厚重与深情,愿,善始不终。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希望,是的,如作者写下的留言,踏足京城的那日,可以推开它们的门,亲身感受下微明却格外温暖的灯火,照亮前行的路。Part Two:附录——我的读者是真爱在拿到书的大概十来天之前,我就和作者君聊过附录的内容。当时豆瓣上已经出现了信息,我看到“真爱”二字之后,八卦之心油然而生,忙跑去戳作者君。此后知道了这是千千万万的聿曰读者们所写下的留言。这感觉真的很棒,就像是一个点灯的人对你伸出手来,微笑着说“来,与我一道”,而原本就被灯火照耀的人,突然间有了种,怎么说呢,“我也在此中为此而努力”的欣慰与成就感吧。我们是其中的一份子。相当平易近人的感觉,一下子那种透出纸页的温度又鲜活了几分。我一条条读着,仿佛也看到了一张张面孔,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每一张都不一样,但相同的是那份热爱与共鸣。有衷心祝愿,愿细水长流,灯火长命不灭;有击节赞叹,为作者君本人的才情,为其睿智又大气的风格;有分享经历,共鸣的是不同的事却相同的情。我也是其中关注的一份子,也如作者君一般,童年大部分时间在书店中度过。以及,就如其中一位读者所言,买书实在是比美食或者衣服,性价比高出太多了。小时候的我拿着五块钱,一本书和一份零食,选择的绝对是前者。因为零食吃掉后就离开我了,书却能一遍又一遍读,甚至,常读常新。其间的感动与温情,相似之处,大抵是因书结识,然后又再去结识新的书籍,如此轮回,反复不灭吧。留言们不po了,已经一点多了。Part Three:后记——犹如故人归在结识作者君不久,我就知道了这个与她同年的,高三的孩子。他们在爱好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匹配程度极高,到了可以书单歌单拿来分享交换,箭箭正中靶心的地步。这样的存在,我是羡慕的。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好像是看着另一个自己一般,在不同的地方过着不同的生活。然后分享所见所闻,惊叹又欣慰于,这世界上有另一个我的存在。她说起,嗯,小辰辰的语气,很激动,又蕴藏着很深的感情,恰如文中写下的书店们。大抵深情莫过于共鸣吧。这里比较值得说的就是作者君的个人风格了。“没人气”,就如前面提到的,与她推崇的布朗肖一样。我想了些时候,到底给本文写什么名字。是微明却长存的灯火呢,还是平淡中有深情的作者本人。最后决定,后者吧,因为先认识人才看到书嘛。总想起一句话,最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最深刻的哲理。类比此处,未必极为妥当,但总是有点儿关联。浮华的文字,开始给人以当头一棒,一下子将人卷入其中,状似洪流,奔涌而过,却终归不够长久。用所谓的“能量守恒”来看,起初用力过猛,以至于后劲不足,反倒是教人日后淡忘了。烈酒虽猛,但宿醉之后,留下一阵子头痛,也就再无其它了。我与她一般,喜欢平淡的文字,看似并无人味,点点滴滴,慢慢道来,仿佛是讲别人的故事般从容自若。但细细品读,越能感受到,是的,如小辰辰所言,“字里行间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深情”。丝丝缕缕,越是深入,越能感受其分量所在。她的文,她的人,就像是一杯茶,开始清淡,似乎没有刺激的口感,但是时间推移,却越发能感受到唇齿留香,余味悠长。情深且厚,才会在平淡外表下,绵延如此之久吧。除此之外,便是大气了。虽说回忆是细微的,但那文风却是大气的,让我为此击节赞叹。他也是如此的——此吾不能为也。“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因为相似,才有那种温暖熟悉的感觉吧。于这互为挚友和知己的二人如此,于书店与她,与我,与千千万万的人们,也是如此吧。P.S:写在最后专业问题,非常忙碌,仅仅翻阅了此三章,写下一些文字寥表情意。正文有26个书店,三味书屋是京城第一家民营书店,因作开篇,有禾里刚刚歇业,故为尾声。其间还有24个书店,依照作者君的感觉对应了24个节气。正文我尚未读,故暂且不做点评。任何书或电影,或是其他事物,包括人,我总觉得细细了解后才有发言权,何况是我如此喜爱的一本书呢?大抵焚香沐浴斋戒似乎才能够吧(笑)。因为这些,原本对京城已经幻灭的我,也有了想要去领略感受的冲动了。况且,已经剧透了很多东西。打分的话,再喜欢的书,除了最喜欢的小王子给了五颗星,其余都是四颗。这次四颗给书,一颗给作者本人~谨以此文,在这恰到好处的日子,献给海遥。一愿新书大卖,二愿灯火长存,三愿有越来越多点灯的人们,一同执手前行。
  •     朱晓剑,书评人,随笔作者,人文观察者。1在北京,有个90后文艺青年,他爱逛书店,爱拍照。他是田海遥。资料显示,田海遥1998年生于北京,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即将赴美国Bates大学攻读心理学(or文学)学士学位。从小醉心于文史阅读,好坐店翻书,好摄影,长于书评写作,见解独到。自初中开始走访拍摄北京的书店,如今已完成近五十家。2014年9月创立“聿曰” 微信订阅号,发布书店照片,撰写书店走访感想和书评,希望以微薄之力,让书店更长久地留在这座城市里。田海遥行摄北京大大小小的独立书店逾50家,本书收录其中26家,并以24节气做全书的结构,构思奇巧。文章细腻兼有思考深度,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高中生对北京城的热爱和对书店的痴迷。迷恋北京文化以及有书店情结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徜徉于浓郁的北京文化氛围中。这是一个18岁高中女生成长的见证,也是一张珍贵的城市文化名片。2这册《灯火夜微明:京城书店岁时记》就是田海遥两年多来记录书店的精选集。这样的书店记录也有文献价值。事实上,现在有不少城市的书店有图书记录,有地图导游。这当然是好事,书香,并非是建立在某些作秀的阅读活动上。而是这些看似微小的记录之中。书店的生生死死,不会存在于当地的相关官方记录中,却可以在“书店病人”的记录里发现,这样才能呈现出书店的不同样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书店是怎么一回事。3田海遥在北京游逛书店,这样的人是可爱的,也是有趣的。这本书中收录了24家书店的多张巨幅照片,书店之美就在这其中。当我们哀叹书店要死了,看看青年们的记录,也许会有不一样的观感。4书店不死。当我们从这本书中看到与24节气对应的书店书写,加上开篇和结尾,正好是26家书店,这是不是也有全新的阅读感觉。且看这个书店名单:三味书屋  开篇时尚廊   立春朴道草堂   雨水雅之琦缘书店   惊蛰彼岸书店   春分鲁博书屋   清明正阳书局   谷雨旁观书社   立夏斑马书店   小满豆瓣书店  芒种P a g e O n e 书店   夏至井观书房   小暑内观堂   大暑来薰阁书店   立秋前流书店   处暑书的设计店  白露读易洞   秋分单向空间   寒露万圣书园   霜降人文考古书店   立冬三联韬奋书店   小雪蜜蜂书店  大雪库布里克书店  冬至今日美术馆书店   小寒涵芬楼书店   大寒有禾里书店  尾声当然,这个名单还很长,只是作者没有列上吧。比如新近流行的言几又书店,以独特的风格吸引着新潮青年。5书店就活在她的粉丝心目中,也活在粉丝的行动中。当我们身边这样的青年越来越多的时候,或许我们就发现真正的“书店力”是一种源于传统的文化创造。
  •     似乎一夜之间,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有新书上市了。这里面既有师长辈浸淫的掌故钩沉,也有同龄人倾心的书评书话,更有年轻人擅长的鸡汤小文,然而手中这本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京城大小书店风景的《灯火夜微明:京城书店岁时记》一书,无疑是其中最亲切也是最年少的。亲切,当然来自本书的主题。说起京城的大小书店,曾经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所在。早在十八年前初到京城求学时,就曾发下宏愿:不求大学四年读完所有要读的书,但求走完所有要走的书店。所幸毕业之前不辱使命,而那辆破旧的单车也和一众载满记忆的书堆一起,成了寻访那些书店的见证。只是那时网络尚未普及,所以按图索骥的少,不期而遇的多;更没有手机或相机,得以及时捕捉那些与书店遭遇的瞬间,倒是那份灯火微明般的幸福,能够随着尘封的记忆长存心底,直到被本书轻而易举地唤起。年少,则属于青春当年的本书作者。其实我与作者田海遥难称熟识,总共仅有三面之缘,且都在地铁内外,抑或小区门口,每次会话均不过五分钟,每次见面也都不外乎钱货两清之举,实在难称雅事。说到相识,缘起于一年多前我在网上散书,将家中版本重复之旧藏低价倾销,不料因价廉物美颇受人追捧,海遥正是其中之一。因觉其谈吐不凡,眼光独到,且专注于英文原版,误以为同龄中之同好。孰料首次地铁站外面交,识得庐山面目,方知其为母校附中在读学生,大为惭愧(说起来,母校在京城恐怕是唯一一家有着“附中附属大学”之称的大学了,可见附中在京城影响之大)。此后一来二往,交易之外,互相关注对方公号的专栏写作,才在文字中日渐熟悉,于是散书之交成为忘年之交。而本书的文章,最早也都是在她叫做”聿曰“的公号上读到的(聿曰者,書字一分为二也,与昔日的林夕异曲同工)。海遥自言,她走访和记录这些书店,最初并没有出版的打算,正如十八年前的我一样,只是因了单纯的热爱,只是完成自己的夙愿。所以她的镜头始终保持着一种温暖,用一帧帧的柔软,记录着她对这些书店的牵挂和眷恋;她的文字则有种一如既往的自信和坦荡,寻章摘句、臧否人物之中,既不乏少年性情的青梅煮酒,也常有对前辈学人的敬畏之心,传承二字不言自明。“灯火夜微明”一句出自东坡词《水调歌头》,原词为苏东坡受韩昌黎名诗《听颖师弹琴》启发所写,起首“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两句,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温暖和亲昵,这恐怕也是海遥对自己这本书的希冀:书和书店,原本也是她乃至所有爱书人情感中最亲昵和温暖的所在。而给这组文章冠以“京城书店岁时记”的副标题,则来自作者改稿时的灵机一动,既是回首过去一年寻访书店的天时人事,也承载了她内心最初的阴晴圆缺。不过在我看来,在偏爱英文原著之外,从小也饱读诗词歌赋的海遥,一定也是受了诗文传统的启发,毕竟古来就有像《古今岁时杂咏》、《燕京岁时记》这样岁时记的诗文笔记传世,影响深远。至于书店存亡,如今已是老生常谈。本书中所录京城书店凡二十六家,在我十八年前寻访时屹立至今的仅有三味、涵芬楼、三联韬奋和万圣四家,其中万圣还数易其地;而我当年常去的国林风、风入松、知不足、采薇阁、书乡人等,则在十八年间渐次消亡,甚至承载我半个大学时代的海淀图书城也早已沦为创业一条街,除了古旧的中国书店和新晋的言又几之外,连一丝书香气都不复存在。因此在当下这个书店式微的年代,谈论本书所录书店的存亡年限,实在是个伤感的话题。但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也不管再过十八年本书中提及的书店还能留下几家,那些我们曾经寻访和遭遇过的书店,始终存在于我们不曾消失的记忆里。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初衷很好吧~
  •     刚才书店看到的,文风挺干净,剁手了。。。
  •     对北京书店的介绍很详细~
  •     架上偶然掃到這本,正好做逛書店的參考,裏面的店有一半還沒去過,但也有書裏未收錄的,不過後生可畏啊,喜歡這個項目立意,感覺作者的閱讀視野不錯——大學正是擴充閱讀、建立體系的好時光,感懷。
  •     MARK√预定五星,能遇见这样爱读书爱生活的童鞋超级幸运!w
  •     作者自言,她走访和记录这些书店,最初并没有出版的打算,只是因了单纯的热爱,只是完成自己的夙愿。所以她的镜头始终保持着一种温暖,用一帧帧的柔软,记录着她对这些书店的牵挂和眷恋;她的文字则有种一如既往的自信和坦荡,寻章摘句、臧否人物之中,既不乏少年性情的青梅煮酒,也常有对前辈学人的敬畏之心,传承二字不言自明。
  •     1.始于书店情节,成于奔走记录。有想法有行动的一个高中女生,完成了北京一个独立侧面的文化名片。还有人家的读书品味和视野。牛逼啊……2.独立书店里藏着的,是一种不经意的惊喜。3.普通青年应该要努力去牵背对的文艺少女的手啊,在商业洪流里保持傲娇的独特气质。4.我要写家乡回忆集,要从这里找寻方法。摄影还是要学一学的啊……5.我要努力!我要快快努力!!!
  •     京城书店岁时记,不容易,我大中华帝国的实体书店还有几个啊。
  •     看了《书店风景》后接着看了这本,虽然是有不足,不过实在让我自愧不如,未来还长,加油
  •     一个十八岁的高中生,凭她对北京独立书店的走访,以对书店特色的印象用二十四节气串联起来,文字真诚,没有矫饰卖弄,有自己对书店书籍的独到见解。我也算看过不少有关书店的书了,总体感觉年轻女性写得比那些海豚精装的好,买新书的比旧书的好,有些人写书话,文字太糟糕,只顾炫耀,又柴又燥不忍卒读
  •     在书店里看了前流,豆瓣和万圣的几篇。文字写出了书店在我心里的印象,温暖而低调。书里有句话颇有趣,前流书店有条狭长的过道,两侧都是政治类的书,左侧左倾,右侧右倾。
  •     用纸不错,赞个
  •     16.10.01 02B喜欢书话类的书籍,与书相伴的感觉很美妙,同道中人才懂。挺喜欢作者的文字,性情中人,喜欢与不喜欢一目了然。介绍北京书店的书籍,近期也看了一本,这本介绍的书店个人更为感兴趣,出现的书籍很多也对胃口,触及面也更广,可惜篇幅简短简单了些。
  •     实体书店更多提供的是人和书的情感,网络书店提供人和书的便利。阅读没完!
  •     这类书读了很多本了,金城出了一整套。这次看小姑娘写的,也不错呢
  •     按图索骥逛书店~
  •     物品的动人之处大抵是与之相连的人和与之相关的回忆,因为承载着人的情感,因为成为回忆的见证,变得鲜活而具有温度
  •     文笔不错,4.25星!~
  •     一个高中生能对书有如此的痴迷。。。有着对文化的信仰。
  •     看完才发现,居然是个九五后的小姑娘写的,实在是难得,有空按图索骥吧,不知道哪天这单子上的书店就一个个的没了
  •     后生可畏啊,真挺好的
  •     一直都很喜欢独立书店,这本书让我对独立书店有了进一步了解
  •     在这里标记的第一百本书。关于书店,关于对读书这件小事的热爱,这个18岁女孩身体力行的告诉我们,后生可畏。而我是草包~不管怎样,享受阅读吧,当读书成为最寻常的消遣和习惯,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了。明年对自己的读书希望是,多涉猎不同领域的书,别只醉心于小说。
  •     支持!
  •     后记好暧昧2333……读这本主要是为了观摩书店陈设……
  •     介绍了一些北京独立书店,挺简单的记录
  •     后生可畏
  •     善始不终更美好。
  •     成为第10个评分的读者,成功解锁豆瓣评分!祝学姐的书大卖
  •     爱读书的小姑娘。
  •     看不出来出自一个十八岁女孩之手。跟作者一番徜徉,内心有书店的景象,也有盘算,关乎梦想。
  •     图书馆随意浏览看到的这本书,喜欢看关于书的书,这本书从文风上来说真不像是十八岁的小姑娘写的,像从民国时期穿越过来的老学者写的,与前两本看的主要讲外国书店的书来说,北京的独立书店(也许全国都这样)好像缺少一种交流,如果书选的有特色还不要紧,如果不是,消失也在情理之中
  •     按节气分的书店,有意思~~~
  •     唯有独立自由的精神,才能让独立书店坚持下来~~希望书店们都能解决经营的难题,不断给大家分享好书~~
  •     世间竟有95后如此bookstore tour,像我这样的loser,只能bookstore tour on paper,感觉作者偏爱海豚系。诸多书店,相形之下,还是以古籍为特色的来薰阁韵味更浓。
  •     拿一本来读
  •     不是很喜欢,读多了很腻的感觉
  •     被拍死在沙滩上
  •     看完这本书 让我有想走遍书中记载的每一家书店的冲动 对比一下 还是更偏向于图书馆 那里书籍应有尽有 环境相比较更安静 还是支持作者 后生可畏!
  •     说了好多原来不知道的书店,来熏阁、前流书店和读易洞
  •     一直知道,喜欢逛书店的人中藏龙卧虎,而年轻跳跃的心往往会带着别样的猎奇……很期待通过《灯火》找回曾经的记忆。事实上,不是找到了回忆,而是找到了一份逐梦的心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