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1998-10
ISBN:9787538826753
作者:保罗.科贺,Paulo Coelho
页数:224页

作者简介

作 者:保羅.科爾賀, Paulo Coelho, 許耀雲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07-08-24
ISBN:9864179845
保羅.科爾賀(Paulo Coelho)
當代最受歡迎,也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1947年出生於巴西里約,曾任劇場導演、記者、專欄作家、作詞者。對宗教和性靈世界向來好奇,為此周遊列國。他最膾炙人口的際遇,就是於1986年探訪古西班牙的朝聖之路,後寫成《朝聖》一書。他並於2006年重遊舊地,紀念朝聖之旅的20周年。
1987年出版《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成為全球暢銷書,自此奠定文壇地位。1994年出版《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後著有《薇若妮卡想不開》、《魔鬼與普里姆小姐》。由於這三本書同是以七天為架構,敘述主角突然面臨命運的考驗與抉擇,故合稱為「到了第七天」三部曲 (And On the Seventh Day Trilogy)。
科爾賀深信,人生最重要的體驗,常發生在極短的時間內,因此他筆下的主角,常在一個特定的時空內,追尋自我,省思生死、真愛與信仰;他的作品也因此成為富含哲學色彩的動人寓言。
科爾賀的著作,已被譯為65種語言,在全球逾150個國家出版。
愛情充滿了風險,然而,拒絕去愛卻是生命最大的遺憾。
曾經,她與他,兩小無猜。
她十七歲那年,他離開了她,追尋探索世界的夢想。
十二年後,他們重逢。
他邀她共度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因為他必須做出抉擇:要與心愛的女子共度一生?還是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信仰?
已經拒絕愛情與信仰的她,也面臨了考驗:她能卸下心防,勇敢地接受他的愛?還是要成全他服務世人的宏願?
世界知名的巴西作家保羅.科爾賀,藉由這對戀人跌跌撞撞、攜手尋愛的故事,娓娓道來:
愛就是導引,而真愛是一種完全的放下。
『原版書銷售或得獎紀錄』:
★被譯為39種語文、暢銷44國
★全球熱賣8,000,000本的經典之作
★在台銷售突破150,000本的動人寓言
選書緣起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一書,對天下文化有重大的意義。
天下文化於1998年1月正式成立「文學人生」書系,以本書為第一本作品。問世後立刻掀起暢銷旋風,四年內熱賣逾15萬本。來自巴西的保羅?科爾賀,也成為台灣讀者難忘的名字。
近十年後,我們希望藉由這本書的新風貌,再次向大家介紹保羅?科爾賀。他的作品常富含宗教與哲學的智慧,後期的作品甚至偶有些許魔幻的色彩。但於1994年付梓的《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是國際書評公認媲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跨越年齡與文化界線的經典之作。
譯者簡介
許耀雲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教育碩士。曾任媒體記者、編譯,現從事出版工作。譯作包括《我是你的延伸》、《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等書。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因《似水年华》而遇。却寻找的太久。爱书名,爱封面。最爱台版那繁体竖排的舒适。一他一她,再简单不过。不过,还是会比《广岛之恋》复杂点。最开始读的是感觉。然后,才是故事。直到终了才明白,为什么哭泣,会是这样被强调的标题。我一直以为有多少情节,自己在哪里和谁,是这般似曾相识。然而一遍过,又一遍。才渐渐明白,大概都是在梦里。或者是潜意识中的某种深切期待。更多的不需要理由。喜欢的便自会喜欢。而我由衷推荐这一本。
  •     知道这本书是在《似水年华》里,英送给文的那本书,跑去书店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最后在卓越上买了。无法描述那样的心境,只是记得最后的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子和一个男孩相爱的故事,看完之后,哭了。多像生活的我们,有时候深爱,却失去了爱的能力。这么多年一直随身携带着它
  •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很奇妙,我也如此希望拥有神奇时刻,听从心的呼唤,去拥有一段脱离日常生活的历程。这本书是神奇的、神圣的、博爱的,读它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有香气萦绕,很清新,想飘起的感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love perseveres. It is men who change.
  •     解释除主角外和青梅竹马谈恋爱都是作死的原因(′;ω;`)
  •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 传说,所有掉进这条河的东西,不管是落叶、虫尸或鸟羽,都化成了石头,累积成河床。 假若我能将我的心撕成碎片,投入湍急的流水之中,那么,我的痛苦与渴望就能了结,而我,终能将一切遗忘。"
  •     梦想意味着,行动 !
  •     一年前读不懂读不进去,现在想反复咀嚼,感觉字字珠玑
  •     宗教还是爱情?你想说什么?
  •     爱情宗教信仰,一个眼前的平凡生活,我们的选择是什么?
  •     带有宗教色彩的自我反思,在追寻爱情的路上找到本真的自我。
  •     宗教的爱。
  •     “爱情也许是皮相,教你在尊重之外找到相惜的灵魂。 ”
  •     鉴于对宗教的陌生,看起来颇为吃力
  •     2014.11.23 很久以前,因为似水年华,知道了这本书。如今读,被那些宗教信仰搞的晕晕乎乎,不过文字很诗意,故事很灵性,就当读诗了。
  •     因为《似水年华》看的吧,几乎忘了讲什么了……
  •     太值得一看的书了
  •     买的台湾版,繁体,竖排。看得好辛苦。(内容还是OK的)想看它全是因为当年看了《似水年华》。。。
  •     纯真的爱情 可以得到的救赎 保罗科埃略为什么总能给我信念
  •     爱与信仰,自私而无私,平凡而伟大,那时的我们总认为,世界太过辽阔,没有人能真正明白它,
  •     再读宗教题材的小说我会死的。
  •     买了一本,感觉是盗版的。。。
  •     宗教很美妙,我却没有运气去理解。世界上这么多苦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笃信上帝?
  •     我并不适合读这种冗杂的小说。读的晦涩难懂,还不及开头的几段来的更让我略微撼动。
  •     很好看,很喜欢女主与另一个自己对话产生质疑的所有片段,可能是因为我没有信仰,觉得那些比较真实。也或许我有信仰,我仍然向往着那样的爱。 书里面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为什么人们要钉死耶稣,要用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先知,因为如果有上帝的话,为什么人世还是充满苦难,人们不愿意相信那是咎由自取的
  •     想看好多年,还好结局和我想的一样。
  •     信仰和爱都需要慢慢被引导被感知,而我还离得很远。所以也就不痛苦,漠然亦生存着,得不到清洗得不到澄清。
  •     爱情、信仰和宗教。从殊途到soulmate,一路读下来,好爽!
  •     只因英送给文的,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感觉是对爱的一种信仰~
  •     最后10%哭着看完。已经注写好的事情,我们要多么惶诚惶恐,勇敢地去完成。
  •     凡智慧之子皆以智慧为是。聪明的人之所以聪明,是因为他们真正去爱。愚蠢的人之所以愚蠢,是因为他们以为,他们知道爱是什么。
  •     我十八岁的爱情启蒙书
  •     外国鸡汤比较齁
  •     寻找
  •     其中所有关于宗教的探讨像只是符号成为自我认知的途径,而爱是抵达的一种途径。~~嗯!没错~作者真的是写 牧羊少年 的柯艾略><他怎么写的这么少女啊啊~啊~
  •     在我们还不知道爱为何物时,我们就惧怕它。因为我们恐惧于汹涌之爱过后那能杀死人的平静,害怕受伤,害怕被遗弃。所以我们用所谓的理智拒绝着爱,即使它离你足够近。
  •     去打碎玻璃杯吧。
  •     想到了荆棘鸟,爱情不可得之苦之美。爱情就是这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冬天的空气让颊上的泪变得冷冽,冷冷的泪又滴进了眼前那奔流着的冷冷的河里。单是这一句,所有情绪都饱满了。
  •     在同学的推荐下把大陆版看了一大半,上网买发现没货了,淘宝买了台版,后来又有幸把大陆版看一遍,让人想一看再看的书。
  •     受了电视剧影响去看的一本书,内容已经不是很记得了
  •     我一直对自己说的那些话,譬如:心无恐怖,不要逃避,慎独,去热爱不要怕,fear nothing不要在乎他们的评价……在这本书里我全看到了
  •     ZZZZAAA
  •     果然我不是一个文艺的人…以及读这种有宗教意味的故事实在…有点苦手,挠头
  •     我觉得内容要昭示的在爱情之上,是一种大爱。只是里面的教义阐述太多,我更喜欢牧羊少年的象征。
  •     梦想意味的是,行动。
  •     女性的光芒。爱情的力量。
  •     翻译过来显得有点一般
  •     直戳泪点,震撼心灵。
  •     没有想过,故事的结局原来不那么悲伤
  •     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传说,所有掉进这条河的东西,不管是落叶、虫尸或鸟羽,都化成了石头,累积成河床。假若我能将我的心撕成碎片,投入湍急的流水之中,那么,我的痛苦与渴望就能了结,而我,终能将一切遗忘。
  •     对你的爱,对道的爱。
  •     关于宗教的部分,不是很懂。但喜欢人的心理情感那部分。//////你赠了我这本书,重读了一遍,依然如上。如果是纯粹感情的会更喜欢,却感觉有的地方,为宗教而牵强着……相信很多人喜欢,就是因为似水年华吧?
  •     感觉自己离信仰、修行又近了一点,上帝总会有他的方式找到你,指引你方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