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力量

出版日期:2016-4-20
ISBN:9787508658671
作者:[美]皮克•耶尔(Pico Iyer)
页数:120页

作者简介

在安静中,才能听到内心的交响乐。
29岁的时候,皮克•耶尔过上了一个普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在曼哈顿一栋摩天大楼的25层上班,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共事;工作内容精彩无比,是为《时代》周刊报道国际时事;而且没有什么家庭负担,可以随心所欲地到世界各地旅行。忙碌的生活让他感到兴奋,但是内心深处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于是,耶尔决定逃离这样的梦幻生活,放弃稳定的工作,搬到未知世界,也就是他心目中的“止境”,体会一种静止的力量。都市的生活总是让人晕头转向,但耶尔发现止境能够让人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从而把世界看得更加清楚,对世界爱得更深。
在《安静的力量》一书中,皮克•耶尔分享了许多与我们常识相悖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在骨子里,其实都需要一个留白的空间,一个停顿,就像一段音乐正是有了休止符才能让人产生共鸣。但是,这本书不是冥想指导书,也不是宗教宣传小册子,而是倡导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关掉电脑、抛开手机、逃离都市喧嚣,通过长时间静坐,进入内心世界。而这种生活方式是包括谷歌在内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推崇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书籍目录

引言 走向止境 xi
第一章 通往止境之路 1
第二章 寻路止境 17
第三章 黑暗中独处 31
第四章 最需要静止的地方 47
第五章 世俗安息日 65
第六章 归家 77
关于作者 91
关于图片 93
艺术家宣言 95
后 记 99

内容概要

皮克•耶尔,查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杰出总统学者(Distinguished Presidential Fellow)。过去四十多年都在游历世界,去过的地方包括复活节岛、不丹、埃塞俄比亚、洛杉矶。他关于这些旅途的描述曾记录在《加德满都视频夜》《女人和僧人》《地球灵魂》等几本书中。他有长达20年时间在为《纽约时报》《纽约书评》《哈泼斯》《时代周刊》以及遍及全球的20多份杂志和报纸写专栏。


 安静的力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很多人年少成名过着鲜衣怒马的生活,在年轻的时候就取得很大的成就获得大量的财富,不愁吃喝,他们在一次又一次征服工作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但内心并不充实甚至有些空虚失落感;也有一些买彩票一下就中了成百上千万的人,一下从普通的生活状态达到富人的阶层,他们买飞机买游艇,体验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但他们的精神世界没有和物质一下达到同步的富裕,他们白天一掷千金极尽奢华,夜里却接受不了突然的安静,本可以维持一辈子富裕生活的积蓄在短短几年就被花光继而破产。他们拥有了物质的富足,内心却没有达到与物质丰富相匹配的高度。这需要从内在获得提升、获得力量,安静,正是通往心灵深处的最好方式。《安静的力量》是一本讲述如何提升自我的书籍,通过作者的实践探索,借用冥想、远离科技几小时等方法,让我们安静下来,认识自己的内心深处,赶走内在的空虚迷茫,由内而外的改变成长,内在拥有力量便无所畏惧,让我们在处于人生巅峰的时候仍能清醒不迷失。安静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有很多隐士选择远离都市生活在静谧偏僻的地方居住,这些隐士不乏名人富人,他们隐居,“不是出于虔诚或追求纯洁,而是这是摆脱困惑和恐慌最好的方法”。冥想时,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自己,一切外物都不存在,我们在安静的环境下、思想放空、意识进入到自己的内心深处,从俗世里剥离,然后能更好看清楚世界、爱的更广更深。冥想能带来安静平和,带来专注善良和快乐。当你处于浮躁的环境时,如果内心得到宁静,那么你个人也会安静从容。书里提到,美国很多公司提倡每天专门拿出几个小时,关闭电脑手机、不接收邮件,专门用来思考,据说这样为美国公司节省上万亿的费用;作者的一位读者针对退役军人开设瑜伽训练班,有效的帮助那些精神高度紧张处于紧绷状态的军人舒缓了压迫感、紧张感,个人得到很好地舒缓,对生活也从容许多,甚至将一些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就是安静的力量,处于过快的现代生活里久了,我们需要回归原本、回归原始,拥有自己独处思考的时间,让精神和身体得到放松,内心得到安宁再出发。《安静的力量》,内在获得安宁,精神世界便会强大,人生可以充实向前。
  •     休假的最后一天,不想辜负这美好的闲暇时光,尽管午后阳光强烈,空气湿热,我还是来到酒店面朝大海的阳台上,倒上一杯热茶,坐在躺椅上,随手拿了本书翻看起来。书是昨天在书店买的《安静的力量》。书的封面上写着:“当代版《瓦尔登湖》,探寻自我的心灵之旅。我们所有的困扰,皆因我们无法安静下来与自己独处。”海边很安静,只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海浪和风吹过的声音;时间好像也很慢,翻动书页的时候有时能感觉到时间在静止;远处的风景也很美,有游轮和快艇在海面缓缓划过。我就这样一直坐着,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但奇妙的是我不再感觉到闷热,不时的海风吹来,浑身上下还会感受到畅快的舒爽,在这远离城市喧嚣的时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安静的力量”。《安静的力量》的作者是皮克•耶尔,29岁的时候,作者过上了一个普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在曼哈顿一栋摩天大楼的25层上班,和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共事;工作内容精彩无比,是为《时代》周刊报道国际时事;而且没有什么家庭负担,可以随心所欲地到世界各地旅行。忙碌的生活让他感到兴奋,但是内心深处却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于是,耶尔决定逃离这样的梦幻生活,放弃稳定的工作,搬到未知世界,也就是他心目中的“止境”,体会一种静止的力量。都市的生活总是让人晕头转向,但耶尔发现止境能够让人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从而把世界看得更加清楚,对世界爱得更深。这本不到一百页的书,却告诉了我很多,让我看到了为生命注入新活力的诸多可能性,我把这本书的笔记整理出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皮克•耶尔关于“安静”的三个观点。▎观点之一: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没有比内心安静更急迫的事了皮克•耶尔通过《安静的力量》一书提醒我们:在这个讲求速度的年代,没有什么比放慢脚步,更让人有活力;在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没有什么比注意力,更稀缺和昂贵;在这个不断移动的时代,没有什么比保持安静,更加急迫。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帕斯卡有句名言:“人们的所有不快乐都源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他们不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美国20世纪航空先驱者、极地探险家理查德·E·伯德将军,在零下七十度的南极洲独自生活了近五个月之后,他开始深信“世间一半的纷扰都是源自人们不了解其实我们所需甚少”。然而帕斯卡和伯德当年的生活以今天的标准看来,已经显得很安静了。美国两位社会学家在进行长达三十年的研究后发现,今天美国人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人们相比,工作时间变少了,但感觉上工作却变得更多了。我们经常有一种感觉:即使我们全速前进,也永远没有能力追赶得上我们要追求的东西。我们就像急诊室医生一样,永远在疲于奔命中,但等到必须自我疗愈的时候,却找不到处方。机器的使用越来越像神经系统一样掌控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失去了周末以及假日。我们的老板、各种短信和垃圾邮件的发送者,以及我们的亲朋好友,都可以随时找到我们的踪迹,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接受到的信息越多,用于处理每一条信息的时间就越少。科技没有为我们提供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善用科技。过去我们重视收集信息的能力,在今天看来,它远不如信息过滤的能力重要。心理学家关于行为被打断的研究显示,一旦被来电打断,人们需要25分钟才能恢复过来。但是,生活当中类似这样的打断每11分钟就发生一次,这就意味着我们永远也无法跟上我们自身生活的步伐。正是那些最忙碌地人,最需要给自己放松的时间。正如马尔克斯所说,我们的空间在被时间所吞没。时间对我们的奴役越发严重。我们与他人联系得越多,我们跟自己就联系得越少。世界卫生组织曾经预言:“压力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流行病。”——这个预言正在变成现实。▎观点之二:在这个快时代,我们可以有自己“慢”的方式在《安静的力量》一书中,皮克•耶尔分享了许多与我们常识相悖的观点。他认为每个人在骨子里,其实都需要一个留白的空间,一个停顿,就像一段音乐正是有了休止符才能让人产生共鸣。作者倡导了一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关掉电脑、抛开手机、逃离都市喧嚣,通过长时间静坐,进入内心世界。我们很大一部分生活是在脑海里发生的,它们以记忆或想象、猜测或诠释等形式出现。因此很多时候,改变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看待生活的方式。最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参与开发最新科技产品的人,最懂得在自己的生活当中限用科技。那些致力于让世界加速发展的人,同时也对放慢生活节奏的价值更敏感。《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是新科技的狂热代言人,但他自己却不使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他家里也没有电视。他写到:“我尝试保持自己与各类科技的距离,这样我才能更容易记得我是谁。”谷歌、通用磨坊等公司的办公楼里都有一间专门的冥想室。科学研究确实表明冥想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免疫系统,甚至能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这跟宗教无关,也跟任何信条无关,只是一场通往心理健康俱乐部的旅行。现在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公司都设有“减压项目”,并且这一比例每天都在上升。医疗护理巨头安泰就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员工参与这样的计划,他们每周仅练习一个小时瑜伽,其压力就减轻了三分之一。英特尔公司则每周四划出四小时的时间作为“安静区间”,在此期间,三百位工程师以及管理人员都要关闭自己的电子邮件以及手机,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贴上“请勿打扰”的标识,为“思考时间”留出空间。类似的项目为美国的公司每年节省了三万亿美元的开支。在硅谷,很多人每周都会过“互联网安息日”。在那段时间,比如从星期五晚上开始到星期一早上,他们会关掉自己大部分的电子设备,只希望在开始新一周的工作时重拾方向感与平衡感。这就是安息日的价值,就像二十世纪伟大的犹太神学家亚伯拉罕·约书亚·赫施尔所说:“安息日是在时间而不是空间里的一座教堂”。我们每周可以留给自己一天,把这一天变成一个巨大而且空旷的场地,我们在那里漫无目的四处游荡,就像徜徉在充满阳光的巴黎圣母院的过道上。即使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讲,安息日就像是一间礼拜室,走过这个房间,我们可以带着一些充满阳光和意义的内容回到日常生活中。安息日会提醒我们,最后我们所有旅途的尽头都是家。我们无须到很远的地方旅行即可摆脱那些稀松平常的习惯。我们在物质、娱乐、社交以及其他显而易见的方面变得越来越贫乏,我们在其他方面——也就是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富有。作者所提倡的慢生活,并不是让大家放弃所有的一切隐居山林,让你漠视这个世界,而是从中抽离。你可以跟紧这个时代,但是你也可以有一个自己慢的方式,让自己内心有那么一块地方属于自己。这样你才能把世界看得更清楚,对世界爱得更深。要从纷繁的世事中跳出来,需要一点勇气——我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从日常生活当中走出来,能长时间走出来的人就更少。不论每天早上花三十分钟跑步、钓鱼,或者是安静地坐着(其实这只占据了我们每天拥有时间的3%)既然我们无法无限地延长我们的生命,但至少可以拓宽它。我们的慢就是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能够有那么一些时刻,专注的体验一些生活的精彩。▎观点之三:幸福像肌肉一样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的在《安静的力量》一书中,皮克•耶尔多次提到了一个名字莱昂纳德·科恩,科恩是谁?他是加拿大的传奇人物,是作家、画家、诗人、歌手、僧人、情圣、瘾君子。1990年代中期获得巨大成功时,他突然遁入深山做起和尚,2008年被经纪人兼前情人卷走一生积蓄后重返舞台,彼时已经74岁,阔别舞台15年。复出后的巡演获得难以置信的成功,且一演就是5年……歌手李健说自己最喜欢的男歌手,是80岁的莱昂纳德·科恩,内地很多摇滚音乐人歌词的写法,都受他影响。莱昂纳德·科恩用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到达止境,并不一定意味着苦行,它更多的是与自己的感官近距离接触。我们大多数的问题(以及大多数的答案和我们心灵的平静),都深藏于内心。真正塑造我们的不是我们的经历,而是我们对经历的反应。懂得让身体休息非常重要,当身体感到自在和放松时,心就能平静下来。练习深度放松,对于疗愈身心非常重要。练习深度放松最好的方式是:冥想。莱昂纳德·科恩说:冥想是他活在世上发现的“真正的深刻的娱乐”。“是一种极为深刻、诱人和精彩的娱乐。冥想中包含了最为真实的体验。”冥想是与世间万物相爱的一种方式,停下脚步,借此来穿透各种喧嚣,找到全新的时间和能量与他人分享。莱昂纳德·科恩的经历给了我从未有过的震撼:他似乎拥有一切,而他竟然是在抛弃了这一切之后才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科恩在冥想的时候,他获得了一种专注、善良甚至是快乐。于是我想,是不是每个人其实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练习,感受一下有多么自由?一开始,你可以每天花几分钟来练习冥想,什么都不要做,只是观察内心涌动翻滚的感受。你可以每个季度抽出几天时间去度假,或者是到森林里漫步,唤回比此刻或者自我更深刻的东西。你甚至可以像科恩那样,试着找到一种生活,那里没有舞台和表演,一种比文字更为深刻的方式提醒你,谋生和生活有时相差甚远。简化自己的生命,提炼出其精髓。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忽略那些平时会花精力去关注的很多东西,更好地享受生活。训练心智至少可以像锻炼身体一样,帮助我们拯救自己。这本书是一份邀请,邀请你我一起踏上探索止境的旅程。在莱昂纳德·科恩的歌声中,让我们开始吧。聚焦“生活习惯”——改变习惯,才能改变生活。培养“业余爱好”——兴趣推动改变。唤醒“内心力量”——共同参与的持续成长。以“有氧生活”为核心,持续的身心修炼,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价值生活。欢迎关注“有氧生活”:查找微信号:youyang-shenghuohttp://mp.weixin.qq.com/mp/qrcode?scene=10000004&size=102&__biz=MzAwNTY4MTk5OA==
  •     喜欢爬山,一个人,不带手机,不带CD。断绝了一切外在的联系,漫步在自然的世界里,倾听着海浪般的松涛声,感受着音乐般的虫鸟声,思绪便随着轻轻地步伐逐渐远去,慢慢地世界里只有自然的声音,现实和意识的界限开始模糊,一种令人万份惬意的舒适感和放松感油然而生。这或许就是苦行僧修行的感觉吧。喜欢静坐,一念起,盘膝而坐,除却烦恼。眼观鼻,鼻观心,身如垂柳,心如寒冰,万念俱灰,一觉就止。抛弃烦恼,抛弃自我,用心来观察自己、审视自己,反观自照,试图揪出内心的恐惧、贪婪和嫉妒,做到以无畏之心面对真我,找出自己内心真正所想、所要、所至,体会禅家超于一切的大智慧。虽达不到般若的境界,但内心依然是明月当空,豁然开朗。这或许就是佛法的真谛。喜欢自省,一颗心,不拘一格,唤醒良知。寻找一个僻静的所在,息思虑,诚其意,克私欲,致良知。树立内圣外王的人生观,用心查看内心无善无恶的人性本原,详察万物一体的境界,用致良知的心态,克己省察,从内心深处挖掘天理之所在,指导自己知行合一,使自己不至于迷失于灯红酒绿之中。这或许就是致良知的境界。喜欢书法,一支笔,屏气凝神,随心所欲。摊开一张宣纸,屏气凝神,将思绪凝聚在笔尖之上,跟随者笔尖的移动,构思着起笔、落笔之处,谋划间架结构,泼墨挥毫,肆意挥洒。一呼一吸之间,忘记了尘世的烦恼,忘记了自身的所在,世界里只有笔墨,只有笔画,只有结构,只是一种近乎纯粹的快乐。这或许就是书法的妙处所在吧。静能生定,定能生慧。《道德经》有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定住,才能把持、拿住、不放过、定住那个静的状态,才能呈现出灵明的本性。爬山、静坐、自省、书法,都是在静中体察智慧的方式。静相比于动,如同画作中的留白,更能显示出生命的精彩。静是如此的美妙,但是身处忙碌的世间,又有谁能够真正体会到静的乐趣?查普曼大学的总统学者皮克•耶尔,在周游列国之后,重新审视内心的迷茫,找到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和所在——“止境”。所谓的止境,不是漠视这个世界,而是从烦恼和杂事中抽离出来,通过长时间的静坐,进入全新的内心世界,感受比自己自身更强大的存在。如果说佛教、心学、气功很难领悟,难以施为,那么皮克•耶尔提供了一种更容易到达“止境”的生活方式,就是关掉电脑、抛开手机、逃离都市喧嚣,通过长时间静坐,进入内心世界。这种方式已经指导了包括谷歌在内很多互联网公司,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皮克•耶尔认为,我们应该把“止境”作为生命当中的某个地方,无论是每天早上话三十分钟跑步、钓鱼,或者是安静地坐着,把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带入喧嚣复杂的人世间,通过长久的专注,找回真我,重生归来。不是说教,而是分享。这就是《安静的力量》。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安静,止静,只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很喜欢这种生活,感觉作者所说的跟冥想很像。
  •     这本书是阳朔认识的朋友推荐的,因为他是个特别的人,所以对这本书也有不一样的期待。认真拜读,发现它给我带来的冲击超乎预期。与所有激励你行动的声音不同,这本书轻唤你停下来,静止不动,和自己相处,聆听内心的声音,触摸内心深处的感受,这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有人终其一生都在奔波,追名逐利声色犬马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这是真正的悲哀。安静的力量,让我们在奔波的路上,时不时有个停顿,让忙碌的生活有点留白,这样的停顿会让我们在重新上路的时候更有力量,也让我们有机会审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去往何处,这样的审视让我们回归本心,不至于在歧途走太远。每个焦虑的现代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     好像看完了也不太懂该怎么去追求止境
  •     得到听书。关掉电脑抛开手机,独享安静时间,进入内心世界与自己对话。
  •     总而言之,放空有益身心
  •     因为读的是kindle,排版略难受。扣一星
  •     57 安静下来跟自己相处。慢活,专注,放空,止境
  •     还是 有点毒的(捂脸
  •     每天听本书 / 未读。第一,我们选择的角度而不是去了什么地方最终决定了我们身在何处。第二,到达止境的方法不一定是苦行,而是可以在日常中完成。第三身处信息洪流的时代,过滤信息的能力,比收集信息更为重要。说到底,皮克认为每个人骨子里都需要一个留白的空间
  •     不喜歡這種流水帳式的敘述
  •     阅读时间大概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排版宽松。讲冥想和放松的必要性于是在上班的路上放空了一个小时。
  •     得到听书,很喜欢里面的小故事
  •     损友是时间的小偷,应该把时间留给更加重要的人,通往止境的道路是家庭的和谐。
  •     语言有一种简洁的美感,书中配图安静、美好。
  •     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去思考人生,浮躁的内心才有些许止息。
  •     安静,与自己对话
  •     [每天听本书]
  •     很多时候,改变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看待生活的方式。 每个人在骨子里,其实都需要一个留白的空间,一个停顿,就像一段音乐正是有了休止符才能让人产生共鸣。
  •     这个书其实很短,两个小时左右可以读完。主要内容其实就是一句话:借由静默,到达止境,找到自我,于是变得快乐。 书里提到一首莱昂纳德‧科恩的诗歌我很喜欢,抄录如下: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很多男人会停下来哭 在失去爱和寻找爱的中途 思考着旅行会把他们引向何方
  •     走入止境 让心自由安宁 让感官更敏锐 能听到一朵雪花飘落到叶片上的叹息
  •     认识了科恩和他的歌
  •     想去看我是你的男人
  •     得到app送的有声书,记录一下收获: 宁静的状态不需要很辛苦很难获得,我们有时候需要和自己安静相处平和相待的能力和时空。冥想,或者说是类似的静下来放空自己很有愉悦健康的功效。我们都可以这样生活的更好。
  •     止境=nowhere=everywhere。 核心1-更重要的是“视角”,而非身在何处; 核心2-更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抽离进行,止境or释放压力”,而非苦行; 核心3-更重要的是“过滤信息”,而非获取。 如此这般,在我奋力前跑的时候,能够安心,因为有止境的调剂。ꉂ ೭(˵¯̴͒ꇴ¯̴͒˵)౨”
  •     “在这个一味追求速度的年代,没有什么比慢活更能带给人活力。在这个让人分心的年代,没有什么比专注更能带给人富足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年代,没有什么能比安静地坐下更为紧要”。书中的这三句话是对当代人内心真实需求的写照。我们工作时间比过去变短了,而我们内心的平静和富足感却也随着技术进步和信息爆炸而溜走了。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中,找到我们自己内心的平静越来越困难。静坐和冥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寻找内心安静力量的方法,放下无处不在的杂乱思绪,放下未完成工作的种种焦虑,用安静的力量,来对抗这个让人难以安静的世界。
  •     止境是痛苦,迷茫。冥想,inner peace。
  •     走过山高路长,追求的还是内心的安宁。
  •     将心安住,能产生力量。
  •     很美的书
  •     还是有收获的,在这瞬息万变的现在,能够让自己暂停让自己超脱至关要紧
  •     心灵与肉身同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     国家首批5A级景区: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
  •     “最后,我们所有旅途的尽头都是家”,泪目。翻译的特别美的一本关于冥想和静止的书。
  •     “前往止境的并不是说让你漠视这个世界,而是从中抽离,这样你才能把世界看得更清楚,对世界爱得更深。” 接触冥想快两年了,冥想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对大脑升华的过程你是可以清晰地体会到。如果白天特别忙碌疲倦,那么每晚睡前打坐冥想几乎成为日常,让腹部呼吸带动意识走向止境,耳边自动隔绝外界,大脑将信息过滤,甚至清空,只有眼前想象出来的画面。头部微微上扬,清风拂面,阳光穿过绿叶打在脸上,温暖至极。时而还有欢快的鸟儿清脆的叫声。面前有河流缓缓淌过,远处有水拍打石头钻进缝里,汇入大海的声音……这是我最爱的情景。有时,什么也不想,就专注于呼吸,全身放松,感受血液从头到脚回流的力量。 据说常常练习冥想的人会幸福感爆表,哈哈哈,有待考证。但,心如止水是真的。
  •     这是书的结尾的一句话。我开始意识到在这个一味追求速度的年代,没有什么比慢活更能带给人活力;在这个让人分心的年代,没有什么比专注更能带给人富足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年代,没有什么能比安静地坐下更为紧要。 怎样去活,值得思考。
  •     止境。
  •     to make your own choice through finding your inner peace...
  •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     感觉有点坑,内容太简单了,实质性的内容太少。
  •     字很大,空白很多,总共没有几页纸,定价36,这书出得可真没诚意。不过书的内容就是安静,安息,极简,那么字少留白也算是配合了主题了。平心而论内容还可以,读着读着会有宁静的感觉蔓延全身。因此加一星。
  •     善待看世界的角度,飞机上刻意放空,抽时间冥想,过滤信息更重要,减少电子设备使用
  •     一本小小的标榜着“TED”的鸡汤书,看完并没有多少感触,不见力量,只见鸡汤,而且是那种索然无味的鸡汤。从纷繁的世界出来,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至少在我所处的这种环境,是几乎没有可能做到的。而且,作者所讲的生活似乎只适合中上层阶级来调剂生活,而为生存奋斗的人则没有这样的机会。
  •     每個人內心都渴望有的一個空間!輕安寂靜純潔什麼都不需要! 把自己體內的那種躁動完全消耗掉抖落那些糾纏不安的習氣!繼續上路!
  •     名人名言大全,但是烦忙杂乱的时候给自己喝下这碗鸡汤还是有点用。
  •     来场止境旅行吧~
  •     始终对这类机场读物无感
  •     安静的体验,重拾阅读的美好
  •     我们的角度 决定了我们身在何处
  •     因为是中信出版,所以拿来读。没想到这么薄,关闭了Wi-Fi,不到一小时即可读完。认真思考,是不是也应该尝试冥想,学会走入止境,体会安静的力量...
  •     大年初一计划外的晨型,读了Tony送我的这本译作,感觉有所启发。书不长,像是一个过来人跟你谈心,文字之外的留白给了我更多时间来内观自己。戒定慧的逻辑,凡人做不到「戒」,「定」还是有可能的。最近读的书都跟慢下来有关,时代太快了,真要停下来等下灵魂。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