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出版日期:2015-3-1
ISBN:9787533941837
作者: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页数:178页

作者简介

○ 本版译自1876年典藏版(现为法国图书馆官方唯一认证版本)原著。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
○ 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
○ 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
○ 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因其学术地位和内容影响,成为国内各大本科院校社会学、法学、伦理学专业的必读名著。
○ 本书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奠定了西方社会形态的著作《社会契约论》正是在本书的基础上深论而写成。
○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卢梭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为社会学研究、法学发展研究、伦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是学术名著中公认的不朽经典,也是人文科学爱好者最值得收藏的作品之一。

书籍目录

导读
致辞:献给日内瓦共和国
序言
本论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注释
附录:卢梭致菲洛普利的信
附录:卢梭生平大事年表

内容概要

作者: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民主主义者,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坚持自然神论,唯心主义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主要倾向,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他生前遭人唾弃被迫流亡,晚年患“逼害性心理分裂症”,1778年卢梭去世,死时穷困潦倒,死后其思想和著作却大受法国社会的膜拜敬仰。
◎ 主要著作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
译者:邓冰艳
热爱文学哲学的青年学者,擅长关于工业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法文翻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以卢梭的观点看单身狗的产生。这本书读得很慢。只因字字珠玑。于是每一句话都要玩味,细品,便又联想到许多庞杂无关的东西。卢梭在用词上也是小心谨慎,大胆假设,小心论证。他尝以自己漂泊的人生佐证——那段饱尝世间疾苦与情人的香馥。从中他体味到了人类最本源的苦难与情欲。撇开书中假想的野蛮人最初的推断不提,虽然这部分很多理论被后来达尔文的一本《物种起源》推翻了。卢梭还是一厢情愿的相信人性本善,并将一切的源头指向私有制和法律的产生。那么我们先肯定他的想法的前提下,去倒推当私有制产生那一刻的情境。野蛮人过着简单淳朴的生活,生活追求便是吃饭睡觉打阿瞒,对他们最大的威胁便是伤痛和饥饿,这个时候他们并不需要互相交流,至于繁衍也是提起裤子(如果有的话)不认账,说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如果会的话)的话。一个野蛮人久了,多少会变得有些乖僻,称为习惯。比如固定的活动区域,捕猎机巧或常摘食的果子。而当他们偶然发现协作起来可以更好地保存个体,进而三五成群搭伴生活的时候,社会便产生了,为了分工明确协作顺畅,动作也好,嚎叫也好,久而久之,语言应运而生,我想后来动作语言不能算是语言,可能主要是动作大了,暴露目标,猎物就跑了吧。在这里,我们先肯定的是野蛮人都是平等而独立的个体,那么,他们便有自己早前赖以生存的工具或是技能,也就是说,也许在最开始的时候,私有制就已经存在了。为什么说技能也是其中之一呢,这便是不同环境下聚集到一起的野蛮人,所独有的特定环境下的生存伎俩,这最初的知识,并不具备共性,因为按照卢梭的看法,人类最开始都是个体,为了共同利益才聚到一起。至于共同利益发自什么原因,不论是精神层面的母系父权还是物质层面的男耕女织,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此刻人类启蒙了“家”的概念。于是在部族中,更细分出了张家李家和隔壁老王。我觉得这个时候人与人也还是公平的,不同体质下在部族中的分工也不相同,但由于最初的需求都是一样,于是不管你一顿吃多少,只要保证你吃饭睡觉打豆豆,便都是相安无事的过活。而在我看来,不平等的起源的便是私心,这种私心是自我意识诞生下的产物。而归根结底,还就是个屌事。在人人有饭吃,不论饥饱,人人能休息,不论深浅的状态下,唯一可能存在矛盾和分歧的便是繁殖了。而就矛盾点,则要看部族中男女比例而定。而这一切又都是在“家”的概念形成下的产物。那么,在动物最原始的生殖冲动面前和以“家”为单位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时候,必然会有分配不均,导致单身的野蛮人。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大胆假设一下,也许从最初开始,“家”这个概念便不是一定要是异性组成。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卢梭的论断中,野蛮人最初是因为生殖冲动而聚在一起,事了拂衣去,可能就如了李敖讲的那种“有情便要相爱,然后便去远行”,只是结果是“惟有恋得短暂,才能撇的干净”,也许一切最初只是误打误撞,撞了进去,但只要欲望得到了宣泄,心情便能得以平静,在感情这种文明说辞产生之前,野蛮人遵循着最原始的规律交媾也好,龙阳也好,总之,有个“家”的人,便是其乐融融。此时此刻,由于体质薄弱,或是在野蛮人懵懂出观察后,还不知道包装自己的那些人,不懂得取悦别人的野蛮人,甚至还不如一只雄性蓝色天堂鸟。所以,我们在肯定了这种观点的前提下,再返回来看现代社会的单身狗,你们单身,不是没有道理的。好的是,当年那些被选择淘汰的野蛮人,最大的贡献便是由于他们失去了交配权,而优良了野蛮人的血统。人类才能得以进步。藉此,我想对如今的单身狗们说一句,“感谢你们,我会心怀感恩,去交配,去繁殖,不枉你们此生伟大的牺牲。”
  •     让——雅克~卢梭的经典不朽名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振聋发聩,却一直没有仔细读完过,这是遗憾。二百多年前的经典,在今天看来应该容易阅读的,事实上,并不像想象的那般容易,简单的想法往往增添了阅读的困难和难度,因为不重视、不用心,所以阅读存在障碍,这障碍使你欲读却难以流畅的阅读下去。阅读的障碍,使对这本书的阅读显得跌跌撞撞、踉踉跄跄,并不十分流畅,改变了我对阅读的印象。阅读是对智慧的检阅,也是对逻辑思考的考验,更是对前代哲人思想的体悟……卢梭之后的达尔文,提出了“物竞天择”的理论学说,进化论成为流行一时的学术;但这丝毫不影响卢梭学说的伟大和对平等自由的向往和探究,正如我们现代人一样,孜孜以求地探究不平等的起源,结果到头来仍然没有一点头绪,“剪不断理还乱”、欲说还休,欲罢不能,整个地头绪繁杂,难以梳理,这正是思想的深刻之处,难以洞察之处,难以言说之处,这是哲学家、乃至思想家穷其一生探究的根本问题。不平等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平等的社会一直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和终极任务。卢梭生活的年代,正直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先贤学者从当时社会出发,希望社会摆脱专制社会的束缚和压迫,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摆脱专制社会的束缚和压迫,追求平等、自由的生活状态,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正是这项崇高的使命感意识,从自己独特的经历出发,从社会现状的洞察,思考人类走向未来的道路从来不乏伟人智士。柏拉图、苏格拉底的言行,一直践行者对理想国的憧憬;孔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从未停止对儒教学术的探究;默罕默德、耶稣和乔答摩悉达多,为人类道德的重塑殚精竭虑,21世纪的到来,对平等和不平等的理解和思考,这样深刻影响着全球的格局和学术。今天重读这部卢梭的经典之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任然能感受到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感。在现代和后现代的浪潮的冲击下,思考成为现在最为紧迫的问题,也成为最难以解决的难题之一,狂欢化、戏谑化、碎片化和信息化、时尚化让一切的探讨成为多余和累赘,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降临到我们这一代,物质至上、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时代,可能成全了这一代,也可能摧毁了这一代,这是最好的一个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一个时代。平等的探究一直没有停下来,也不可能停下来,除非人类裹足不前或者停止不行,这还是个问题。致敬卢梭,致敬那个启蒙的时代!致敬这个时代,致敬为平等不停探索的人们!
  •     哪个翻译版本好点,现在市面上都是冯冰艳的。我叔他们看的都是什么李长山版本的,有区别吗。反正我觉得我也看不懂,就是问问呵呵呵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读于2015年9月5日。第一次看并不是太理解。
  •     读的我好累,改天换个商务的版本试试看
  •     內容是不錯的,但是感覺盧梭有些為了論證而論證,論據很多都很牽強,假設性太多,邏輯上也存在前後矛盾
  •     裡面關於人類社會應該倒退而不是繼續前進的言論,我覺得說的相當到位。
  •     立论基于的前提是错的,导致整篇论文都走了歪路。不过其中部分观点对人权、平等的思想有启蒙作用。
  •     受时代局限,医学、考古学不发达,对自然状态过分谄媚。倘若真的觉得自然状态的人类拥有最好的无欲无求的精神家园也就算了,姑且算作一种激进的思潮。明明是自己不喜欢所处时代的环境,强行将野蛮人寄予一种踽踽独行的大愚若智者的形象,又怎样能客观论证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该说的东西序言里已经说完了。
  •     不愧是经典,卢梭的文字清晰明了
  •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层层递进。虽然野蛮人拥有美德和绝对平等,而文明社会与法律、私有权的形成造成了不平等关系,但是法官的设立以及一个良好的政府运作,让人类更愿意选择在不平等的社会中生活。。。
  •     一定要再读
  •     1753年,42岁的卢梭独自前往圣日耳曼森林深处,七八天苦思冥想之后对自然法学家说:边去,自然状态中的野蛮人哪有什么弯弯绕,一切痛苦都来自乃们自己,野蛮人是纯粹高冷的,社会人才是堕落痛苦的。然后伏尔泰调侃道:把我们变成畜生吧,我用四只脚走路好伐?
  •     生理上的不同,接触后的比较,拥有后患失与拥有到占有,个人劳动和需求与集体要求。
  •     每一句话都值得聆听。
  •     需要再看一遍
  •     卢梭果然是启蒙运动里的反智主义啊…这本书里,我觉得他想象的成分太多了,不过终究是为没有见证的过去提供了一种解读。啊,堕落的人类。
  •     再读只是因为意气用事,不过现在读来有了更广泛的串联。
  •     正在读
  •     中老年朋友圈文章的写手啊还是得学习一个,看看你们文章的论证水平居然和三个世纪前的人一样…这书里的论证真的是信口开河听得风是的雨…不过也有可能和当时的医学水平有一定关系。
  •     读第一部分的过程中总会想到赛德克巴莱,读第二部分是会想到哈利波特中的三兄弟的故事里的原型,感觉有点儿像第欧根尼啊。因为物品都那么相似,木桶,斗篷,棍子和面包袋。
  •     扣一星,翻译的有问题,有些啰嗦
  •     这也是一种勇气啊。。
  •     仔细读过一遍,可以看出卢梭的雄辩和激情。
  •     卢梭从自然状态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出发,探讨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他认为人类在原初的野蛮人状态只有两种认知,自我保存和对于他人死亡的反感与恐惧。因此产生了只要可以自我保存,就与世无争,安逸闲适的内心和对他人的怜悯心。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开始以家庭单位群居,产生了诸如才能之类精神层面的对比,这些精神层面的差异随着天赋、土地和个人财富的积累而有所不同,于是产生了自尊。由此逐渐形成了某些认知,产生了权利的欲望。其中讨论了语言与传播的某些概念,涉及了部分社会组成方式的问题,认为社会最终会沦为暴君制,而暴君制是贴近又远离于自然状态的某种形态。最后提出,社会之所以不平等是人们过分追求别人口中的“价值实现”。我赞同他的部分观点,人类最终大概要从自身出发,回归最终的自由与平等,这也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真谛。
  •     重在思考方式
  •     自由就像那美味的固体食物或者甘醇的葡萄酒,更适合那些早就对此习以为常的健壮之躯,可供他们使用并使他们更强壮,但却不适合那些柔弱、娇嫩之躯,根本无法让他们适应,只能让他们难受、毁灭或者沉醉。
  •     翻译的太一般
  •     还得重读撒
  •     2016-37 本书开头像《理想国》一样,描绘了卢梭眼中理想的国家是怎样的:小的恰当,自给自足,不被周边国家惦记,安心自我发展。然后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的是自然的不平等,这对造成人类不平等并未起太多作用;第二部分是社会的不平等,是本论中的重点部分。卢梭认为,人类痛苦的起源在于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而一旦安稳,就没法再忍耐劳顿。人类不平等则起源于这世上第一个人敢声称:这块土地是我的,即所谓的私有制。看来,几千年来,人类面临的问题矛盾没有变过,到底怎样的政府,怎样的社会更好,很难说。感触较深的还有: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协同工作生活,这样久了,一个人越来越在乎别人的看法,失去了自我。相处中产生的偏见造成更多不平等。而奴隶的人,没有资格谈自由。最后,看完注释后,觉得卢梭真博学。
  •     私有制 20161211
  •     我的哲学启蒙读物,至今为止最喜欢的卢梭的一本书。将晦涩的哲学原理写得深入浅出,这是卢梭的本事。考虑到他所处于的时代,探服。
  •     只是对书名感兴趣所以下单了,到手后才发现原来是卢梭写的。。。但是刚开了个开头觉得翻译有点糟糕,“地”“的”和不断句的长句太多了吧。。。与第一篇译者写的导读感觉完全不同,已经是带着校对的心情来读的了。。。但是后面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读起来顺畅很多,对于第二部分有很多内容表示同意,读完感觉明白了一些以前没想到的事情,以后有空再读一遍,另外想再看看他写的《社会契约论》
  •     人们的利害关系越是错综复杂,相互忌恨的心理便越会增长。从此,人们表面上互帮互助,实则无所不用其极地自相残杀
  •     人类生来的灵敏使得人类注定会发展到所获得的物质超出其自身所需,积累之后有了财富的观念,自此一切都开始偏离人类的自然状态,愈来愈向现代社会沉沦。
  •     使得人类不平等的并非制度不够文明,真相恰恰相反。一旦成立了社会关系,个体上的不平等便会伴随着文明程度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正是一张互相依赖的大网覆盖住了所有人类,无论他愿不愿意。
  •     买了包月要死命的读书
  •     “当涉及人类本质的探讨时,真正的哲学家既不是印第安人,也不是塔塔尔人,不是日内瓦人,也不是巴黎人,而是全体人类。” 不得不说,卢梭在两个多世纪前早已望见了今天的我们。
  •     换脑
  •     云里雾里,读书笔记啊。
  •     看这种书都是看一本就又列了好几本的list。。
  •     "我从自己身上强烈地感受到,我是多么地无法离开与我同样堕落的人类,独自一人生活。"
  •     卢梭的观点是私有制和自尊心是不平等的起源,也是不自由的起源。只是论述野蛮人到文明人、同情心到自尊心这样的过程,一些评价把观点说成倾向,然后扣个“反人类”的帽子就有些夸张了吧。
  •     虽然不科学 但是有所启发
  •     感觉没说清楚
  •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     只有用极大的智慧进行教养和治理,才能使在专制统治下变得神经质或者愚钝的灵魂,逐渐习惯于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并渐渐获得纯正的风俗和英勇的精神。
  •     让我对自然,自由充满了敬意,认识自我的一条新的道路。
  •     人与人的不平等与其说是来源于大自然的,倒不如说更多的是由人类自身的理智发展以及政治和社会所形成的。
  •     人类的不平等可能不是大自然的杰作
  •     很有启发性,是左派的。人类的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而人们对于优秀人的尊重使其产生自尊。差异化越来越大。
  •     全书分为两部分,分别为不平等的自然基础和社会起源。后者即:私有制催生出人类对于财产的概念,对财产的保全催生出法律,对法律的执行,也就是财产与自由的保全使人类把自己交予统治者之手。专制下的主人与奴隶的对立是不平等的最终阶段,直至新的革命将其瓦解过令其向合法化靠拢为止。
  •     逻辑链不如社会契约论迷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