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

出版日期:2016-4-1
ISBN:9787108055325
作者:刘禾 主编
页数:517页

作者简介

在过去十多年中,资本主义全球化伴随着对文明身份的重新强调,再一次把经久不衰的文明和历史议题凸显出来。《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一书寻根溯源,对这些议题做了研究。它揭示出,欧美国家宰治的世界秩序在过去五百年之间是怎样形成的,“西方”文明又如何将其治组织和知识形态上升为普世的标 准。这些标准所设置的时空等级将非洲以及大洋洲(还有其他土著人)等无国家的社会置于“化外”,将亚洲社会定义为“半文明”,而欧洲和北美的资本主义社会则处于文明的最高端。正如本书的主编在序言中所指出,这一套文明标准到了20 世纪演变为世界各地人群的自我认识。而今欧美国家的霸权开始遭遇挑战,其文明霸权的地位也重新受到质疑,随之而来的则是人们对未来世界秩序的呼唤。
书中论文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包括地理大发现、殖民时代的国际法体系、万国博览会等,十分具象地绘出了欧洲现代性在19至20世纪殖民扩张盛期的等级景观,其中有些论文梳理了文明理念的译介过程及其特点。无论是对当代世界秩序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关注当今全球文化治的读者,这部文集所提供的详细研究和批判性的思考都不无裨益。

书籍目录

序言: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
地理大发现、文明论、国家疆域
国际法的思想谱系:从文野之分到全球统治
文明、理性与种族改良:一个大同世界的构想
世博会:文明/野蛮的视觉呈现
福泽谕吉“文明论”的等级结构及其源流
从近代编译看西学东渐——一项以地理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
“西洋镜”里的中国女性
语言等级与清末民初的“汉字革命”
反观“半文明”:中国植物知识的转轨与分流
重审“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历史的纠结
中国人类学话语与“他者”的历史演变

内容概要

刘禾 (Lydia H. Liu),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所长、东亚系人文讲席终身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双聘教授。1990年获美国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系跨系教授及讲席教授,以及密西根大学比较文学和亚洲语言文化系跨系教授及讲席教授。1997年获美国古根汉(Guggenheim)学术大奖。英文学术专著包括:The Freudian Robot: Digital M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Unconsciou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 The Clash of Empir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Translingual Practi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Tokens of Exchange (主编,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9),Writing and Materiality in China (与Judith Zeitlin 合编,Harvard East Asian Center,2003),The Birth of Chinese Feminism (与 RebeccaKarl 和高彦颐合译著,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3)。 中文著作:《六个字母的解法》(中信出版社,2014)、《语际书写》(香港天地出版社,1997)、《持灯的使者》(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跨语际实践》(Translingual Practice的中译本,三联书店,2002)、《帝国的话语治》(The Clash of Empires 的中译本,三联书店,2009) 等。


 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正像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处于地理位置之外一样,我们当中也没有人完全摆脱地理问题的争端。那种争端是复杂的,也是有趣的。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的意义及其丰富的关联性后果,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的历史发展。地球的表层包含两个大的系统,一个是自然系统,一个是人文系统。对应到地理学,就是所谓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15世纪开启的伟大航海探索,对于这两大系统,均有“大发现”。 在人文地理方面,文明等级存在地理特征。 对于现代地理学来说,更关键的一点是将自然、人文这两大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大的人地系统。人地关系研究领域的成果、假说,推动了文明论的建立。在地理学领域,拉采尔可能是文明论这个问题上的焦点人物,他的国家有机体理论一度是强权外交的依据。 (问题1)就文明论的问题来看,地理大发现其实就是一场“文明”大发现,更准确一点说,是欧洲人自身文明的大发现。欧洲人在世界各地发现大量落后的国族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新的人文世界的想象。一部新的世界历史被掀开,一类新的民族国家关系被建立。(问题2)现代的文明—野蛮分野与古典的文野之辨有着十分不同的内涵和结论。古典的文野之辨,文明一方对于野蛮一方,除了要“怀柔远人”、“边境晏安”之外,基本别无所求。而此时的文明一方对于野蛮一方,却要侵入、统治、剥夺。文明的优越感是复杂的,它包含经济技术的先进性,也包含制度的现代性,在精神层面,还有文化意识形态上的科学理性。这种合理性甚至也被野蛮(未开化)的一方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地理大发现”加强了世界的整体性,但另一方面,又推进了对世界进行精确地理划分的积极性。国家疆域从模糊变得清晰,从粗略变得细致,从无形变为有形。(问题3)海权,是一种新的地理威权,它只属于文明国家。(问题4)在主权国家的完善进程中,国家边界乃是一项重要事务。以往的所谓国家边界,几乎都是习惯形成的边界。旧式国家的习惯性、模糊性边界为新式条约的精确性边界全面取代。 欧洲人确立了地缘政治的文明形式,它首先是在欧洲国家之间建立的。因为是平等的谈判仪式,无论内容怎样,都被理解为平等条约。显然,形式重于事实。(问题5)德国统一之后,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理论开始成为俾斯麦的政策依据。该理论宣称,空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将越来越重要,大国将逐渐拓展,小国会变得无足轻重。英国政治地理学家麦金德指出,一个国家如果要强大,必须在世界范围内控制原料产地并将其变为产品输出市场,此乃攸关国家利益的根本战略。在古代中国,大体的疆界是存在的,但形态远不如近代条约边界那般精细。 俄国在东北对于中国的土地是鲸吞,英国在缅甸对中国的领土是蚕食。除了这两种类型外,列强对于中国的侵入还有一种奇特的形式—租界。近代历史时期,中国官员以为,枪炮对付不住洋人,却可以用信义笼络之。在交往的过程中,中国人也意识到条约具有法律限定性,当以此反诸洋人时,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果。 条约是对特定国际关系的特定表述,而不是全部表述,尤其不能将条约视为高于事实的最高准则。在思想理论上,可能会将文明价值摆在国家之上,但是现实中,国家利益常常反超文明价值。问题1: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地理学意义?当遥远的未来的历史学家回顾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这些世纪,并像我们现在研究埃及历代王朝那样把它们缩短来看时,他们很可能把最近的四百年成为哥伦布时代,并且认为这个时代在1900年以后很快就过去了。概括地说,我们可以把哥伦布时代与它以前的时期做这样的对比,哥伦布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欧洲几乎是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进行扩张,而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则被圈在一个狭窄的地区内,并受到外部野蛮世界的威胁。我们可以把十字军东征看作近代史的开端,这是由反抗来自亚洲心脏地带的压力的需要,所激发出来的欧洲发展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海洋上的机动性,是大陆心脏地带的马和骆驼的机动性的天然敌手,蒸汽机和苏伊士运河的发现,增加了海上强国相对于路上强国的机动性。发现通往印度的好望角航路这一事件饿极其重要的成果,是把欧亚大陆东西海岸的航行连接起来,即使这是一条迂回的路线。压迫草原游牧民族的后方抵消了他们在中心位置的战略优势。问题2:民族国家的未来?民族性政治实体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则是一个帝国林立的时代。现代社会的开局是以一个无法遏制的为特征的,封建性的政治结构连续不断的解体,现在,同样无法遏制地,民族国家正在逐步地让位超越了的帝国。现代国家的基础必须是一种”广阔的、又加盟的民族国家所构成的、帝国性的联盟。“民族国家的知名缺憾,通过纳粹德国这样一个前车之鉴,以一种极其醒目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在整个中世纪的中叶,德国都在追求一种帝国性的功业,但这个视野马上就显得背时和早熟,因此是一个乌托邦。希特勒式的”一个帝国,一个民族,一个领袖“的口号不过是法国大革命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这样一个格言的拙劣德文翻译版。有意识地确立的德意志作为国家间的种族界限,而想只运用德意志一个民族的力量来达到这个目标。结果只能是理想的民族国家输掉了它关键性的政治战争。吊诡之处在于,希特勒的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身就足以摧毁“新欧洲”的帝国事业,而没有新欧洲,德国是没有办法赢得这场战争的,正是因为德国想要作为一个民族国家而赢得这场战争,它才输掉了这场战争。自由主义的解释之所以错误,是因为他没有在民族性的的实体之外看到任何政治性的实体,而国际主义的疏忽在于,如果离开了人性,它没有办法看到任何一种在政治上能存在下去的东西。已经抛弃了民族国家的黑格尔意义上的世界精神,在通过人性被体现出来之前,必须要栖身于帝国当中。问题3:中国的边界问题?唐末亡于黄巢而祸始于桂林。因为大清本质上是一个多元体系,多元体系解散以后,原先的关外民族并不愿意自动接受新体系。只有在列强的压制下,中华民国以一种类似神圣罗马帝国或者日尔曼邦联的方式继承了大清的位置。真正能够建构起现代国家组织的力量要依靠从苏联输入的列宁主义政党。问题4:大陆性国家的天花板就是海洋性国家的地板?在培根笔下,大西岛寄托了英国人与生俱来地对海洋的爱欲,而在地处深处的日耳曼森林,成了霍布斯所说的地地道道的陆地怪兽“波西墨特”。要达到世界历史某些危险的高度,必须首先要体察卑微,联邦党人所构建的“利维坦”正是依托于最卑微的海平面。在最初的四种元素中,气元素和水元素在最根本上的一点是息息相关的,两者都动荡不居,桀骜不驯,具有极强的机动性。人是一种脚踩着陆地的动物,这决定了它观察世界的印象和方式。在传统意义上的四元素——水土火气中,土对人而言具有着确定的意义,最大程度地决定了人的命运。其他的元素真的只是第二位的附属元素吗?问题没有这么简单。阿芙罗狄忒是从海浪中的泡沫里脱颖而出的。在海洋,你会突然发现另外一个与土地和坚实的陆地迥然不同的世界。欧洲的历史是一部海权对抗路权,路权对抗海权的斗争史。要达到世界历史某些危险的高度,必须首先要体察卑微,联邦党人所构建的“利维坦”正是依托于最卑微的海平面。在最初的四种元素中,气元素和水元素在最根本上的一点是息息相关的,两者都动荡不居,桀骜不驯,具有极强的机动性。要达到世界历史某些危险的高度,必须首先要体察卑微,联邦党人所构建的“利维坦”正是依托于最卑微的海平面。在最初的四种元素中,气元素和水元素在最根本上的一点是息息相关的,两者都动荡不居,桀骜不驯,具有极强的机动性。英国与欧陆的背后是欧洲基督教民族中天主教集团和新教集团之间的宗教战争,世界争夺更激烈,其历史影响也更广泛和深刻了。陆地逃脱不了向下的桎梏,马汉探讨了英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新联合的可能性,他不认为共同的种族,语言或文化能偶成为这种重新联合的基础(欧盟的方式就是这样)。对英美来说,具有决定性的理由乃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对海洋的控制必须继续下去。美国是一个更大的海岛,借助它,英国队海洋的控制才能更稳固,并且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世界范围内的海上霸权才能得以更宏阔的方式延续下去。当迪斯雷利建议大英帝国迁都亚洲时,英国这位海军上将却在考虑将它迁往美国。大洋相对于拉丁帝国来说是不成比例的,人们当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法国必须要放弃它在海洋上的领地,但是,试图建立一支舰队,希望由此能够控制通往这些地区的航线的做法却是徒劳的,也是危险的。牢记这样一个事实,这些遥远的领地有朝一日是从宗主国当中暂时甚至是永久地分离出去。问题5:国际协调,条约体系背后的绅士外交和人民外交?国民外交和民族自决的新学说,将外交家变成了宣传干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条约根本不存在监督问题。外交官要么不做承诺,否则就必须维持信用。在二战以后的国际交涉中,监督问题比谈判内容更难解决。技术和通讯条约的进步大大削减了外交官的自由裁量权。民主的简单化倾向剥夺了外交官的大部分政策影响力,日益将他们降格为办事人员。(日本与中国为例)方亦元2016.9.10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在西方殖民擴張的背景下,維多利亞時代的文明等級論為世界設定了時間與空間的高下之別,由時間上看,西方所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形象無論是文化,人種都是這條單線進步階梯上的領跑者,因此,他們是"文明"的,而以此為中心,時間的下移,以及空間的外擴,文明的等級則隨之向下.因此,當時處於亞洲的中國,日本都曾被標上半開化,甚至野蠻的標籤.但在這種文明等級的話語下,中國的維新者及革命者不得不接受這種話語結構,在不甘心的情況下打破原來的"華夷之辮"思維,為保種,強國而廁身於文明等級的直線階梯之上,期望從學習西方而達到文明化,以此找出一條強國之路.本書以此為視角,考察諸如國際法,地理大發現,人種學,博物館與世博會,女權主義,人類學等等是如何在"政治無意識"的狀態下進入文明等級論的話語結構之中的,以此啟迪我們思考
  •     现在很流行这种装腔作势的东西吗?
  •     全新审视当今世界的视角。
  •     其实蛮喜欢书里的文章,只是一学期下来仍旧不懂discourse analysis是什么……
  •     问题意识不错(虽然口号有点大),但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是从英文文章编译过来的“论文”)。其中地理学篇,人类学篇,材料扎实,原创和反思性强。
  •     这本书与其说是历史研究,不如说是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站在“文明”与他者的角度看清末西学东渐的渗透过程,挺有意思。
  •     新途径不新,旧途径不旧!
  •     怎么说呢,本书夸大了自己的作用,在“文化相对主义”已经大行其道的今天主张文明等级是一种“政治无意识”实在是站不住脚。不过文章还是有些看头的,至少材料比较新。
  •     启发颇大,常读常新
  •     今天入手。主要讀了劉禾談〈國際法的思想譜系〉一文。裡面引用了Arneil批評洛克(John Locke)自由主義政治理論的先決條件是北美殖民地的奴隸主種植園制度,回想起當年研一時熬夜讀完這篇林開世老師的課堂閱讀材料。不過本文的寫作雖然是偏重理論探討,不過文章架構算是四平八穩,頗見功力,把國際法跟人權背後的預設的文明/野蠻意識形態梳理得算是清楚。另外她關於文明的概念先於文明一詞出現,並且應該注意其對應詞野蠻更早出現的批評,其實也可以套用在民族(nation)的現代起源論調上。另外Rebecca E. Karl談亞細亞生產方式在1980年代作為一種民族主義與現代化典範的復活一文也可一讀。至於這書跟全球史的關係,我覺得其實沒那麼緊密,也沒跟現下主要的全球史理論典範對話。但光讀單篇論文還是不錯的。
  •     材料很多,可以开阔眼界,但严重不如预期。文明论作为一种“根本的、隐秘的”意识形态,究竟如何与其他社会思潮和历史进程发生互动?例如,它如何为民族主义注入动力,如何与左翼革命相互转化?还是没有充分展开这些问题。毕竟,单纯谈文明等级是很单薄和流俗的。
  •     后殖民的视角有点过时了。全书大概就是在讲,中国人是如何从过去高傲的华夏民族到屈辱地背负了新秩序下“半文明”的标签。
  •     前几天两个历史老师在争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究竟该怎样评价,其中一个言辞凿凿地认为在当时的国际法环境下哥伦布做的是如何如何合理,默默把这本书甩他一脸~
  •     读了<地理大发现、文明论、国家疆域>一节,唐老师写得很认真,观点并不意外,喜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