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尼茨勒中短篇小说选

出版日期:2015-9
ISBN:9787532158012
作者:[奥地利]施尼茨勒
页数:216页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施尼茨勒著名的中、短篇小说《梦的故事》《古斯特少尉》《埃尔瑟小姐》《死者无语》《鰥夫》《另一个男人》六篇。
其中,《梦的故事》为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奇的电影《大开眼界》提供了素材。《古斯特少尉》无疑是施尼茨勒影响最深远的代表作。这篇小说没有脉络清晰、冲突跌宕的故事情节,施尼茨勒刻意记录的是主人公在其荣誉观念受到伤害后转瞬即止、稍纵即逝、飘忽不定、捉摸不透的心理活动,外在的情节自始至终融化于少尉神经过敏的内心独白中。晚期的小说《埃尔瑟小姐》把作者在《古斯特少尉》中运用的内心独白手法发展到了极致,把社会批判意图融贯到这个别有风格的心理案例中,在主人公瞬间感知的联想中,始终反射着那个值得令人反思的外在世界。

内容概要

阿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62-1931),第一个把意识流手法引入到德语文学中的奥地利作家,以表现心灵、下意识和内心情感为宗旨的心理艺术风格使他成为德语现代派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出生于维也纳著名医学教授家庭的施尼茨勒子承父业,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父亲诊所里成为一名开业医生。一九〇一年,因为发表揭露奥地利军官虚假荣誉感的中篇小说《古斯特少尉》,被当局取消主治医师资格。
有着深厚医学功底的施尼茨勒凭借作家的敏锐观察,在作品中把内心独白和心理描写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前期创作的主要成就在戏剧上,重要剧作有《阿纳托尔》《轮舞》《贝恩哈迪教授》等。还著有长篇小说《通往旷野的路》《特雷赛》以及一些中、短篇小说。其作品着重性格刻画和心理分析,对后世影响很大。


 施尼茨勒中短篇小说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施尼茨勒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了奥地利作家阿尔图•施尼茨勒的六篇小说作品,在这些极具代表性的篇目中,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位以心理风格见长的作家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心理刻画手法、深厚的医学功底,以及作为一位作家,对生死情爱等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探寻。其中《梦的故事》一篇中闪现出的摇摆、飘渺、窥探、剖析特质尤为令人赞叹。作为第一个把意识流手法引入德语文学的作家,施尼茨勒擅长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下意识和内心情感变化。《梦幻故事》是施尼茨勒晚年的作品,讲述了一个男人在24小时之内经历的一场亦幻亦真的“神秘艳遇”,而这当中发生的一切,犹如海面下的暗涌,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惊险刺激,无论对男主人公的肉体和情感,还是对他已然厌倦婚姻和爱人都是一场生死考验。男主人公费里多林是众多婚姻中男性的一个代表,他有着夜间外出的合理理由,工作结束后却不想回家,企图通过寻找刺激与艳遇来跳出乏味的婚姻,报复妻子点燃的性嫉妒,他甚至将自己的名誉、生死都置之度外,一心只想体验那种未知的诱惑。费里多林屡屡拒绝那些想要引诱他的女人,直到他在城堡中遇到那个想要“拒绝”(反复强调危险,数次警告,让他离开)他的裸女。对“不可得”的欲望使得费里多林几乎陷入一种内心的疯狂,直到他听到男爵夫人D自杀的消息,亲自来到停尸房触摸尸体。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作者没有指明,因为对于费里多林来说,一切都发生在他自己的脑海里,他的自我意识之中,生与死,其实只是一念之差。施尼茨勒对婚姻中两性关系的描述,对男性情欲心理的准确刻画,可谓是一种超越时间和国别的精准解读。因为情欲之心是人类本性使然,在经历长久的相处之后,新鲜感的丧失足以令无数夫妻成为路人,同床异梦便是婚姻最真实的常态。《梦的故事》中施尼茨勒通过费里多林对爱情的怀疑,对情欲的幻想,对未知的渴望,对现实的拒绝,等等方式,来展示一种男人内心的复杂与思想的转变经过,故事结尾作者借阿伯尓丁娜之口说:“一个人全部生活的真实从来就不意味着同时也是他内心深处的真实”。(这一点上,施尼茨勒本人的经历其实可以作为对他诸多作品的很好注解,在此不符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发掘一下)。施尼茨勒出神入化的梦幻笔法也在《梦的故事》中达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小说叙述异常流畅、用词优雅,极具美感,而人物意识风起云涌,与情节上现实与梦幻的交错相得益彰,使得这部作品呈现出亦幻亦真、璀璨迷人的特质。(难怪大导演库布里克读后深为着迷,不畏剧本被雪藏三十年之久,最终将其搬上荧幕,成就了由汤姆•克鲁斯、妮可•基德曼夫妇主演的充满争议的《大开眼戒》。而现实中的这对夫妻也在电影上映后不久分道扬镳,就像小说指出的那样“永远不要对未来作出承诺”,婚姻有时候就像一场梦,你永远不知何时会醒。)书中的其他篇目相对较短,《古斯特少尉》和《埃尔瑟小姐》都采用了人物内心独白的手法,是同类作品中的经典;《死者无语》、《鳏夫》和《另一个男人——摘自一个死者家属的日记》则是讲述和死者有关的故事。作为德语文学界最大的“日记家”之一,施尼茨勒善用自身医学背景取材在这三部作品中可见一斑。相较于前三篇分量十足的代表作,这些从心理学的角度写作反映个体命运的作品同样耐人寻味。
  •     奥地利著名作家阿图尔•施尼茨勒曾说:“情感和理智可以睡在同一个屋顶下,但是在人类的心灵里,它们会各自跑进完全分开的房间。”换而言之,既是人要么受情感左右,要么被理智主宰,情感与理智的存在就是人类内心的一种矛盾的对立。早年的施尼茨勒曾有过从医的经历,对精神病、催眠、心理学有过相当的研究,在从事文学创作前曾发表过不少有见地的医学论文与时评,这些人生经验令其有了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和写作功底,同时也为其后来的意识流风格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施尼茨勒中短篇小说选》,全书六篇作品,均为施尼茨勒中年之后创作,以意识流手法为表现风格,小说集中收录了其首次用意识流手法写作的《古斯特少尉》,以及晚年写下极具影响力的《梦的故事》及《埃尔瑟小姐》,短篇小说《死者无语》、《鳏夫》、《另一个男人》亦是其风格成熟的作品。施尼茨勒通过故事去探讨人类心灵之中情感与理智的随机矛盾,同时也将意识流充满魅力的创作手法一览无余地展现给读者。以短篇故事《鳏夫》为例,故事讲述了一个丧妻的男人发现妻子生前与自己好友私通的秘密,内心从愤恨转变为接受现实,至最终原谅二者,在一系列的情感波动之后,当面对好友的到来却又流露出无意识的平静姿态,在得知好友订婚之后的消息突然发现事实的真相并非如自己所想那般,这又让主人公的平静瞬时被愤怒取代。在这个短小的故事之中,可以看到施尼茨勒对意识流手法的巧妙运用,这种表现方式下人物的内在情绪被层层剥离,情感与理智犬牙交错,人类内心的矛盾心理被毫无遮掩的陈列,而这种矛盾所探究的恰是常人于生活中遇事难定左右的心态,施尼茨勒正是借这种内心独白的方式为读者打开一扇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大门。试想一个男人刚参加完自己妻子的葬礼回到家,面对熟悉的环境触景伤情,在悲伤与缅怀的心情中整理着亡妻生前的信件,却发现了她与自己亲密好友私通的事实。这将是一种何等巨大的冲击,妻子刚刚离世的悲伤瞬间被背叛与欺骗的伤害所取代。“现在他只知道,他突然间失去了一切,他的生活必须完全从头开始,就像一个孩子那样;因为他不再需要他的那些记忆了。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撕下她愚弄他的假面具。他什么也没有看到,根本就没看到什么,他信任过,他信赖过,可他最好的朋友像在喜剧中那样欺骗了他……”但随着强烈的愤恨感的消逝,对过往友情的回顾,内心一番挣扎后,又以“死亡化解一切”为理由而原谅了背叛自己的妻子和好友,并主观地为二者找到了相应的开脱原因。或许人们会觉得这些离奇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具有戏剧性。主人公理查德的情绪既符合人之常情,却又流露出更深层次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内心活动有着相似的规律性,同时又存在着一种不可预见性,即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有迹可寻,但其内在意识活动却是灵活的、跳跃的,没有固定的形态。施尼茨勒故事中的意识流创作手法便将这一特性展露无遗,故事中事件影响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但对于人物内心未来将要发生的的走向却又未做定向的掌控,所以主人公理查德的内心活动一波三折,情感由悲伤到愤恨,缓慢恢复理智之后续而再被事实刺激而变得感性。如果故事以主人公报复或隐忍为主线进行发展,那将失去了施尼茨勒对于人类心理探究的意义,也无法展现出情感与理智触碰的矛盾,主人公内心激起怎样的波澜,如施尼茨勒自己所说,情感与理智自选房间,这点在故事之中都得以体现。通过这部小说集我们可以看到意识流手法对故事中人物的刻画,通过心理描写与内心独白的表现方式,读者能够追踪于人物内在的心情波动,既能让人轻松的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又能客观地对其进行观察,从而在读者的心里树立起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形象。虽然意识流写作手法所表现出的是探究人内在世界的变化,尽管这种手法在文学作品之中打破了传统的时间与逻辑的界限,展示出了人物持续流动的感觉与思想,但其作为一种写作手法,其本身的作用是服务于文学创作,而这与施尼茨勒的创作动机相结合,就恰如其分地发挥了它的特性,对内在心理活动的探索,或者说施尼茨勒晚年一直关注的主题――对人类灵魂的认识,这才是其对故事创作的真正目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相比汉德克和穆西尔,奥地利作家里施尼茨勒的小说让我觉得更故事化,更让我喜欢,意识流的心理刻画和戏剧性的结局很精彩,特别是梦幻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     “一个人全部生活的真实从来就不意味着同时也是他内心深处的真实。”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