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国者(用文学和美学私情历史)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542642936
作者:林东林
页数:304页

作者简介

用千年改革、六大变法,写尽中国历史上谋国、谋身、谋天下的变局和困局!
硝烟散尽是炊烟,征途过后是归途。
用文学和美学私情历史,用私心和公谊重温热血。
台湾著名学者薛仁明:东林写史,汪洋恣纵。《谋国者》一书瑰玮参差,除了议论雄阔、诗情饶富之外,更可观的,则是他辽辽无尽的宏远大志。
这是一本带有文学和美学视野、个人性情和观点的历史笔记。
秋水 长天,物换星移。作者吹去尘封在商鞅、王莽、王安石、张居正、李鸿章、康有为生前身后 的千百年风烟,暮然回首,细细思量,回味他们的生死成败,揣度他们的笑声泪影,用文学和美学私情历史,用私心和公谊重温热血,在久远的人和 事背后打捞江山岁月丢掉的细节,明辨而温暖,理性而清明。
中国历史上,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天下之大,能谋天下者寥寥无几。千百年后,世间已无英雄,再无英雄,本书对他们洒泪祭奠!

书籍目录

自序:硝烟散尽是炊烟
1,霸业和人心:商鞅功与过
2,君子怎能治江山:哀王莽
3,一个人的帝国:孤独王安石
4,谋国不谋身:张居正之死
5,河的归宿是海:李鸿章海殇
6,最后一捧热血:康有为的投机
后记:私人的历史

内容概要

林东林,作家,评论人,笔下沧桑而清新,既有金戈铁马的阳刚气概,又有小桥流水的柔性质地。对历史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和风味,常以文学、美学、思想、性情等讲历史、评人事,说理明辨无碍又温情款款,入理入心。曾游历于广州、桂林、上海,现居北京。另著有《身体的乡愁》、《 情到浓时情转薄》。


 谋国者(用文学和美学私情历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自序1中国人爱说英雄。在中国人眼里,有三种英雄,第一种英雄是民,比如荆轲和梁山好汉;另一种英雄是臣,比如岳飞、文天祥和戚继光;还有一种英雄是君,比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和唐宗宋祖。 我不否认,这些人确实是英雄,但同时我还想说的是,在这三种英雄中,第一种英雄是个人英雄,第二种英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里的“一将”,而第三种英雄,则是凭借无数“万骨”和“一将”搭建起来的江山偶像,这三种英雄,应该说是我们所认知的普遍意义上的英雄。 而在这三种英雄外,还有一类英雄被遗忘了。他们虽不会率千军万马东征西伐,也不会调兵遣将、排兵布阵,但他们以时空为沙场、以谋国为干戈,这种英雄不是马背上英姿勃发的吕布,也不是易水河边慷慨悲歌的荆轲,更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那“一将”。它不是个人英雄,而是一种远远超越个人意义,既是当世英雄,也是历史英雄。 我在书中写了六个人,是六个变法家,也是六位英雄,横跨秦、汉、宋、明、清,他们热血洒江山,虽然出发点不同,结局也不同,有的功成身死,有的身败名裂,有的毁誉参半,但他们都是英雄。 这种魄力是远远超越农业伦理的,是儒家社会所欠缺的,直追大唐,遥望春秋。儒家虽然也有治国平天下,但更多地被义和礼绑架了,很少用到实践中去,所以做不出那样的事功。这种大魄力和大英勇,在今天这个时代的的人身上也是欠缺的: 一方面是社会已经进化到不需要英雄的地步,制度和自我运转分担了英雄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工商消费时代的社会,人心、人性被奢靡和官能淹没掉了,比起农业时代那种躬耕南阳却心游天下的辽阔豪迈,已经无法望其项背。对于他们,我并不投之以成王败寇的眼光,也不是要为历史翻案,无论他们的功业如何、品行如何,我最在意的并非那些,而是他们身上那种血性和魄力,那种格局和深度,那种坚忍和权衡,都远远超出了其同时代人,不愧是“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的旷世人杰。 荆轲刺秦,岳飞报国,唐宗弑兄,在中国历史上英雄能成为英雄,走的都是血路。这六位英雄走的也是一条血路,是历史的另一条血路,是热血之路,是气血之路,更是心血之路,他们以时空为沙场,以谋国为干戈,以一人之力谋万众福祉。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金戈铁马的大道,最缺的,其实正是这样崎岖泥泞的一条羊肠小路。 今天这个时代,温软如良辰,醉人似春宵,已经没有重大的历史关口或者转折让人热血澎湃了。年长者耿耿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年少者寄心于工作、挣钱、旅行、婚恋、病痛、享受、消费;更年轻的一代则对前朝是非已不闻不问,更别提遥远如天外来客的古人了。 然而,人类的一切前进,追寻其动力源头,莫过于热血求变。 如今久处红尘之下,我们的耐心和耐力、热血和热泪、能力和魄力早已锈蚀,不再能供养起谁问剑江湖、弄刀四海。我们活在自己的画地为牢中坐井说天阔,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麻木于物质感官,我们丢掉了尘世英勇的源头,人心人性终于在滚滚狼烟中倒地不起。 而远眺六位变法英雄,也许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热血源头。商鞅出卫国,王莽出荆州,王安石出临川,张居正出江陵,李鸿章出合肥,康有为出南海,身上都带着故乡旧宅的风气、人气和地气,正所谓燕赵慷慨悲歌,关中剽悍勇猛,齐鲁耿直刚烈,荆楚磊落放达,江淮权衡谋略,潇湘倔强霸蛮。那一方水土,是驮他们疾驰于历史河山里快马的夜草,夜草肥马,所以他们在中国大地上才能龙腾虎跃。那是他们寄命于尘世的胎记,也是他们一生中英勇奋进的底气和精气所在。 我想,也许是正因为那种民间龙盘虎踞的沉稳和市井繁华里的活泼喜乐精神,中国的历史长河里才能翻腾出那些闪着银光的浪花吧! 2在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中,有专门写张居正的一章“世间已无张居正”: 随着张居正死去,万历全盘清算推翻了他的政策,张居正之后再没有一人能够挽救明朝,无论能力、气魄还是手腕都无法和张相比,世间已无英雄,世间再无英雄,大明注定走向覆亡。黄仁宇先生的悲情慨叹,字字如泣血。我在写这本时,也有刻骨般的共鸣。 牧羊的苏武在千里草原上,望着“落霞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项羽经过一场垓下之战,看着乌江流水,听着四面楚歌。他们都会怀念人世的温暖和绵延吧。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皇上治不了江山,统兵百万的将领也治不了,只有宰相治得了。革命家、政治家难做,宰相更难做,而变法的宰相更更难做,他们不但要比革命家更革命,比政治家更政治,还要比宰相更宰相,以一己之力运转起帝国。西方是制度治国,他们也打来打去,但是在刀光剑影中,政治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变法的力量,也建立、累积了下去。中国历史上,却打来打去什么都没保留下来,战不是为和,而是为了战,和也是为了以后再战,我们不缺流血的历史,缺的是流汗的历史,所以制度的力量、变法的力量没有积累下来,所以人治远大于制治。要说我们有治国之道,宰相和文官制度还算得上,但还是太取决于明君和贤相。 也许,什么时候我们能流汗多而流血少,什么时候我们顶礼膜拜的是变法英雄,什么时候我们胜后不火光冲天、败后不雪耻再来,不再烧阿房宫、俘虏天子,也许就能跳出成王败寇、改朝换代的死结了。西方有一个城市,由于城中有大量珍贵建筑和艺术作品,在敌军兵临城下时,市长对敌方提出,只要对方不毁坏这些建筑和艺术品,他和各路兵马就完全不做抵抗,拱手将城市让给敌人。这种举动,在有着浓厚“气节洁癖”的中国人看来几乎不可想象,与汉奸、卖国贼无异,但在几千年历史中我们最缺的,就是敌我双方这种“开门揖盗”的精神,以此来保存旧制度,延续一种历史和文化,实现文明的积累。 罗曼·罗兰说,人世间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透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然后去爱它。《华严经》里也说,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世人都想当英雄,但岂知英雄不在天外,而生于尘泥。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血脉里最应该流淌的,其实正是这种英雄主义。我不是一个学者,很难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切入,考察比较他们变法的成败得失。对历史人事,我只是一个抱着私人兴味的过客、看客和归客,我有着自己的兴趣、经验、性情和识见,在这本书中我就从文学、美学和思想等抒情的角度出发,同时拓展挖掘当时辽阔深远的背景,呈现与六位变法英雄同时代的人物细节,回望他们的爱与恨、生与死、成与败,这样去回味,也许会更贴近他们真切的人生。 在古代,你去深山老林中和小溪大河边,能常看到伐木丁丁的砍柴人和孤舟蓑笠的打渔者,他们虽然是江山的看客,却往往能一眼窥破天机。我写人事风景,也想有一点这样孤舟蓑笠、渔樵闲话的味道!
  •     谋国这个词,听到就想到吕不韦说“劳作立身,其利十倍;珠玉无价,其利百倍;谋国之利,万世不竭 ”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从来不缺少为名为利,想出人头地的政客。就如一副恢弘的画卷里,总少不了故事和人物背后的故事。历史也一样,总少不了那些能让人记住的名字,总有翻云覆雨的,指点江山的智者。稍有见识的父母,都会引导自己的孩子读历史,在历史故事中,知人论世。书设计的简单至极,纯白封皮,纯黑腰封,白纸黑字,黑纸白字,什么设计都没有,也什么都有了。封面上写“中国历史上,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天下之大,能谋天下者寥寥无几。”在东林书里,用千年改革、六大变法,写尽中国历史上谋国、谋身、谋天下的变局和困局。秋水长天,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今天,东林用他的视角,从文学和美学视野,以他自己的性情和观点,盘点了六个人,六位变法家,也是六位他心目中的英雄。横跨亲、汉、宋、明、清,他们的结局不同,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可是他们都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过,都企图让自己的祖国更富强,人民更幸福,或许这种改变世界的勇气,才是东林所认为的英雄。书里掌握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实际用途的商鞅,有王朝美梦的王莽,君子与君子相斗的王安石和司马光,“不愧于名教,不负于知己”的张居正,商业治国的李鸿章,抱错大腿的康有为。就像书里写的,其实人才是最好的风景,看故事看的是人,看历史看的更是人。有时候江山太重,单靠书生的肩膀,不一定扛得住。
  •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惊叹,原来真相是这样的,根本不是历史书上写的那么干巴巴的。原来王安石是个邋遢到底的糟老头,不仅不懂变通执拗地把一场变法搞得官怒民怨,还宠儿无度,养儿不教;原来张居正是个翩翩美男子,虽则在变法上没有太多革新之处,但勤勤恳恳,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在了明朝;原来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根本就没递出去,而我们对康有为的敬仰难道不正是从此始!可叹有真节气的谭嗣同却死在了这样的“被伟大”里……现今市面上有数量庞大的历史散文,然而多是抄书性质的,一读就能发现是把几本书集合起来抄就的,有些时候还会把历史事件的时间弄错,简直误人子弟。林东林的《谋国者》却另辟蹊径,熟读古书、中外典籍的他在论述历史乃至历史人物的时候,做到了全局观、纵横观,他以俯视的姿态将这段历史拿捏在手中,并前所未有地运用西方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历史事件。当然,我们评价一本书,首先是看它有没有读的必要。我想说,每一个不想被假面的历史误导的人、每一个做了父母的人都应该看一看,这是对你自己、对孩子的负责。在义务教育期间,我们都要上历史课,但是一本历史书要融载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恐怕也只能走马观花般以片言只语带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的历史观被扭曲了?我们只知商鞅言出必行的豪气,但是何尝知道700人血染渭水的暴行也是他实施的。我们只知王莽是个谋权篡位的逆臣,却不知王莽的“金错刀”币成就了美学上的极致,而他的托古改制虽然失败了却实现了一个读书人的理想国。我们只知厌恶每每出去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李鸿章,却不知正是他倡导兴办的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只知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领袖,却不知道他竟是最虚伪不过的伪君子,谭嗣同、杨深秀等戊戌六君子慷慨赴难时,康有为早已逃窜,后还写下十一必死而大难不死的“天命吉运”,其实不过是他自设的金蝉脱壳之法而已。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查阅大量的史籍来明了历史的真相,但是很明显我们很多人都不会也不肯花这个时间去做,那么阅读《谋国者》这样的优质的历史随笔不啻为最好的选择。林东林称自己不是学者,然而,在我看来,他胜似学者。《谋国者》不是学者式的吊书袋,该考据、引证的地方却一个不少,引用的文字有晦涩有明朗,在林东林的巧妙布置下丝毫不显难懂,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为我们呈现了一种纵横观、全局观。显然,我们大部分人接触的都是中规中矩的线性的历史点,我们甚至从未比较过两段历史的相似与循环之处,或试图去寻找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但是《谋国者》做到了。在他笔下,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间有看似偶然的必然在内,宋太祖在李煜身上犯下的罪孽,到得靖康耻时由其后代赵佶来赎罪了。他谈张居正变法,文字却不止于张居正单人单事,更为重要的是,他描绘了明朝的社会图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时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金瓶梅》的诞生就是一个标志。而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妻子也是一个颇有女性意识的女子,她因不育而不得不为戚继光纳妾,然而戚继光的花心并没有停止,愤怒之下,她直接休夫而去。此外,比较奇妙的是,学贯中西的林东林竟将西方的分析方法折射在中国的历史中,例如英国历史学家西里尔•诺斯古德•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俄狄姆斯情结。很多年前我就曾了解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却从未想过当年商鞅的严刑峻法制造了整个秦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症候。万历皇帝在张居正死后不久即抄没张家,将其子女发配边疆,只留其老母一人独活,以俄狄浦斯情结(杀父恋母情结)来分析万历的心理却是十分合理的,万历之成长犹如当年的秦始皇,少时无力反抗,不得不依靠一个类父的摄政之人,然则,此人“类父”也就罢了,却偏偏还和母亲有情人或暧昧关系,至其有实力后必杀而快之。读完此书,叹林东林的文笔又见精进。只觉商鞅、王莽、王安石、张居正、李鸿章、康有为六个变法英雄在我的脑海中生动无比,只想找三两知己分享这一份心动与感悟。圣人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惟愿身怀巨才的林东林多多写作,为自己,为我们,为孩子们,为这个社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么一种写法,感觉把历史人物和事实写活了,读起来有种性情中人的味道,挺好。尤其是康有为的论述,让我对戊戌变法、清朝历史等历史事实有了新的看法。
  •     我说,说好的国安傻逼呢
  •     文如其名,颠倒重复,把历史搞成抒情散文。
  •     一星都嫌多
  •     说好的国安呢
  •     为什么评分这么低?我觉得还可以啊。
  •     这货出的垃圾还真不少
  •     我真真的没读过
  •     写得挺扯的,但有的地方扯得有意思。作者处处鄙薄文人空谈,书生误国,自己的书生气还是不断地溢出来。说到底,我们都是看客和被裹挟者。三星半。短评里这齐刷刷的一星是有故事?
  •     K827/4944-4
  •     臭傻逼 你来查水表啊
  •     历代的改朝换代,都是以血换血,拿命取命,没有一个不是靠杀头换来登基的。而王莽的上位则是温柔崛起,一不靠宫廷政变,二不靠兵变,完全是一条不流血、只流汗的道路。
  •     理性阅读
  •     叙事结构上野心勃勃,一腔热血写就的英雄文
  •     我这么拼,泥老让国安先查我吧
  •     三联书店可是世界强店了
  •     文笔挺好的,文学文艺范比较浓,不要当历史传记类书籍阅读品味。
  •     坐等国安上门啊哟
  •     写历史的里面算文笔好的 矫情劲儿能赶上郭敬明 但是因为里面有太多主观因素所以又不能定位为历史 装帧纸质简直不能再心水 太多评分给了装帧
  •     这本书大概是看封面和排版是我很喜欢的类型,可以四星到五星,看完商鞅篇,最多四星,王莽篇,最多三星,王安石篇没看完就弃了,实在看不下去,作者竟然还自称左手写历史,右手写文学,写得出这种历史,左手还是拿去撸管吧……
  •     很客观,视角独特~~将改革单独命题,很有意思!赞!
  •     确实比较私情 /本月终于看了本书 嘤嘤
  •     我没看过
  •     我也想见国安
  •     断断续续看完,第一感觉是乱,且有些重复和凑数之嫌,比较让人失望的一本书!
  •     前两年看的。到现在心里依然喜欢这本书。它既是历史,又兼具美学,文笔优美,读完之后内心激荡。你能看得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得到多远的未来。
  •     没看过
  •     讲了商鞅、王莽、王安石、张居正、李鸿章、康有为六位历史人物,都是至今尚不能盖棺定论者。挺好读的。
  •     这几个人物都是我私心很喜欢的。有功有过。作者还断公正,只是个人色彩太浓个人喜好太强烈。对于理解了解这些个人物还是有好处的。
  •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很多时候历史的迷雾让我们看不清一个人,我们总是喜欢我愿意喜欢的人与事,并相信那是真的。
  •     一本好书,角度比较有意思,值得一读。
  •     之前读过的,书给人了,很矫情的文字,听说作者还加了“人肉”技能点,心安理得的打一分。
  •     三星给李鸿章
  •     傻逼来发律师函啊
  •     读书的时候只想对书中的几个人物从另一方面了解一下。文笔还好,更多的表达了对所写人物的自身看法,而且本就不是从历史与政治的角度评述的,所以读文时别过多苛求于史实。(ps.感觉评论里书被低分了)
  •     大哥,给个机会呗,俺也想见见国安
  •     文氓。
  •     主观情绪太多~
  •     不懂这些打一星的。我的感觉就是好看
  •     太主观,不过主观也有主观的趣味。
  •     我想去吃猪排饭————
  •     我喜欢这个李鸿章!
  •     名字起的好,内容。。。
  •     还行,初读认为是老者所著,其实一看作者简介,就是嘛,咋说像年轻人写的。
  •     不能卒讀
  •     什么吊玩意
  •     不至于这么烂吧。虽然有些主观臆测 有些形而上 有些前后矛盾 但是为了李鸿章和张居正 我给八分
  •     三星吧,文笔不错,也有对于历史的见解,很多东西初读很有趣。不过大气不足,格局略小。初读时是高一,那时候还是给了我很多启迪,比较适合初读历史的人吧。
  •     “伟大的我每天都发愁该怎样启迪渺小的你们”——风格的历史相关小品。
  •     只有更差没有最差,说的就是作者的人品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