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12
ISBN:9787500628361
作者:李永翘
页数:623页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奇怪的梦
山清水秀的小城
戊戌年的特大洪水
清贫困难的张忠发家
母亲奇怪的梦
“国画大师”诞生了
第二章 张氏一家
张家的原籍与家世
张正权的哥哥与姐姐
第一次抄家之祸
第三章 苦难童年
长嫂当母
吃别人的奶水长大
我要学画
二哥回来了
第四章 首次卖画
邻居夸他是“神童”
吃老虎肉“开荤”
头一次卖画就赚了“大钱”
大啖老鼠肉
第五章 辛亥革命
随四哥赴资中读书
琼枝大姐走了
四川掀起“保路运动”
内江独立了
第六章 二次抄家
二哥当上“少将旅长”
遭受第二次抄家
黑夜过坟山
二哥又被迫出国了
第七章 “求精”时期
进了求精中学
外号“乌棒”
兴隆的美人画“生意”
小命险些玩儿完
刘伯承来“求精”当了体育教师
第八章 百日“师爷”
途中遇匪
“黑笔师爷”
坐轿回巢
“师爷”差点儿成“姑爷”
打劫与学诗
用脑袋为同学担保
被“招安”当“司书”
又成了“肥猪儿”
第九章 船出夔门
离别“表姐”
弱国之民的屈辱
遍游“鬼城”
悠悠天地,健者其谁
险过三峡
第十章 留学东洋
初立做人准则
无心学染织
未婚妻死了
带翻译的留学生
第十一章 百日和尚
不愿意当“秘书长”
决意出家
法名“大千”
欲受比丘大戒
“大和尚在闭关,不见!”
逃道于佛祖成道之日
“和尚做不得!”
在灵隐寺挂单
被朋友们给“出卖”了
第十二章 土海学艺
结婚还俗
可怜天下父母心
曾农髯与“张�”
又拜了李瑞清
重金轰倒“门官”
清道人的高风亮节
苦练出“绝活”
第十三章 石涛专家
收藏之初
“仿石涛”被豪夺
要“劫富济贫”了
成了石涛专家
第十四章 痛失爱弟
回乡省亲
厚赠乡里
紧急返沪
第十五章 一举成名
家迁
脱颖而出
艺事朋友与红粉知己
第十六章 展画卫师
平生首次画展
初探“京派”
仿石涛闯了祸
为李瑞清老师造像
第十七章 开发黄山
与二哥再聚首
第十八章 异国恋情
坠入爱河
“触讳踌躇怕寄书”
迁居嘉善
凄婉欲绝的《春娘曲》
第十九章 三十而立
“秀目长髯美少年”
喜得两“千金”
“呜呼心丧曷能已!’
第二十章 再上黄山
“破碎河山画不成”
酒王
两兄弟二上黄山
第二十一章 家风严肃
徐悲鸿的一份厚礼
严格的家风
住进网师园
园中养起了老虎
“黄金千两不画虎!’
第二十二章 京华风流
轰动北平的书画展
华山归来再结连理
“南张北溥”
第二十三章 画坛官司
“转转会”诸大家的盛赞
被控“恶毒诽谤”
吴幻荪要“公开较量”
“五百年来第一人”
第二十四章 中大教授
中了“圈套”
从中央大学溜之乎也
事母极孝
叶恭绰璧还《曹娥碑》
第二十五章 风云突变
判断失误身陷颐和园
“亡国奴”的滋味
“祸从口出”
“张大千已被枪毙!’
“一言杀三士”
“我是中国人!’
出席“鸿门宴”
第二十六章 冒险逃蜀
日本鬼子步步紧逼
筹谋逃出北平
脱虎口只身到上海
首次在香港举办画展
“幸亏没有坐此飞机”
辗转旅程
画获知音,方是正理
第二十七章 青城幽居
“蜀山再见二雄具”
携家犹得住青城
谢绝“赞助”
第二十八章 巨大打击
赴夹江造纸
为赴敦煌造下终身遗憾
白发人又哭黑发人
第二十九章 敦煌寻梦
“玉郎当年有知音”
坐上了“羊毛车”
张大千给惊呆了
多年的梦想,终于寻到了
第三十章 石室春秋
为石室首次编号
莫高窟蒙冤
“敦煌艺术学院”院长
第三十一章 苦苦面壁
心甘情愿“受徒刑”
莫高山下的“菜篮子工程”
“别了,莫高窟!”
从榆林窟胜利归来
第三十二章 敦煌旋风
兰州首展动金城
蓉城轰动贺新春
大展震陪都
薏苡明珠不在乎
第三十三章 胜利之后
奋飞画笔喜欲狂
大量收购“东北货”
“虎口夺食”得珍品
“百岁千秋”金石情深
再访老友故旧
第三十四章 白云悠悠
《荷花图》赠毛泽东
冷淡“四川王”
“官家告名人”案
首游台湾宝岛
东南与西南长官都帮忙
白云悠悠,再未复返
尾声
飞扬世界不寻常
万里归迟总恋乡
挂梦栖魂笑归来
后记


 张大千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牧之兄为《读品》前来约稿,不敢推托,只是生性疏懒,落笔之前仍然阵阵惶恐。不怎么读书已有一段日子,最近只是翻看一些宋元明清书画的印刷品,整日里念叨着披麻皴、斧劈皴,浓破淡、淡破浓,于是斗胆写一写张大千吧。大千去国离乡半个多世纪,去世也已逾20年,国内的宣传口径似乎远不如齐白石、徐悲鸿。毕竟大千在国内留下的画不是很多,虽然他一生做画逾三万幅,黄宾虹这样的老画师都赶不上,可多半随手送出、散逸各处,渐不为人所知。当年峨眉山火烧金顶,一下就毁掉张大千数十幅作品。对张大千为人为画都有很多分歧。似乎很流行的说法是说他绘画中西合璧,晚年借鉴了西洋的用色法,独创大泼彩,画艺才臻化境。如果这样说他晚年拼死绘画《庐山图》,固然是不错,可他过去秘仿石涛、三上黄山、敦煌修炼、大吉岭观山等等可以被轻易抹去吗。就我个人看法,张大千未患目疾之前的工细画法,敦煌的临摹,成就恐怕还在后来的泼彩之上。又有人说他当年在敦煌临摹壁画,直接在壁画上打格子覆纸白描,对画壁破坏最大,民族罪人云云。这已被澄清多次,常书鸿、李承仙夫妇俱有辩说。可是谣言难止,张大千晚年还为此耿耿于怀。我亦不由为张大千一叹。研究张大千生平,前有台湾时报出版社出版记者谢家孝著《张大千的世界》,后有国内李永翘著《张大千年谱》,还有包立民编的几册文集,各种画册诗集亦不妨互相参照。谢家孝一书的价值在于真实直接。张大千多次“大摆龙门阵”,谢家孝记录,为大千七十大寿所作,终于赶在西人之前写出第一本张大千传记。而四川社科院李永翘教授编的年谱最为详实,爬梳资料,体例谨严,是目前最权威的研究资料了。不妨就根据年谱顺手纠正两例错误。《书缘》杂志1998年第1期刊载高红颜的文章“张大千的一段异国恋情”,介绍张大千与韩国姑娘池春红的恋情故事。池春红在1939年抗拒日本兵非礼而被枪杀,文章结尾说,“此后的岁月里,大千只有把那份深深的爱恋,永远地埋在心底,他生平再也未踏上那块给了他无数欢乐又给了他巨大悲伤的土地。”可《年谱》里说的清楚,1978年秋,张大千应邀赴韩开画展,得晤池春红之兄池龙君,携夫人同往池春红之墓上祭吊扫拜。还在《九龙观瀑图》上提跋“此予五十年前与韩女春娘同游金刚山所作,今重游汉城,物是人亡,恍如隔世,不胜唏嘘。”再举一例名家的错误。董桥《英华沉浮录》第二卷“方召麐求生拙之趣”顺便提及张大千与毕加索之会晤。毕加索临齐白石的书画册页是很多人知道的,可董桥说,“张大千当即送了毕加索一枝牛耳毛笔,还有一套汉代石刻拓片和自己画的墨竹。毕氏则回赠了张大千一帧《牧神》。”这未免过于随手。《年谱》记得清楚,张大千当时随身并未携带画笔,故而只是大千接受了毕加索的《牧神图》。两人于1956年7月底相逢于法国坎城尼斯港毕氏别墅中,8月份张大千回到巴黎才得以绘《双竹图》回赠。同时赠给毕氏几支精制毛笔,缘为张大千婉转批评毕加索的中国画没有做到“墨分五彩”是工具不利的缘故。当时张大千还未制成牛耳毫笔,更无法赠送毕加索了。回想张大千,我能想到的无非三点,一是他的广泛交游,一是他的师法造化,一是他的追慕古人。缺任何一点,都不能成为张大千。解放前文坛、艺坛的“兄弟现象”。周树人、周作人,陈衡恪、陈寅恪,谢玉岑、谢稚柳,还有就是张善子、张大千。张大千40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张善子的保护之下,他差点出家也是被这个二哥抓回来的。一个是“虎痴”,一个是“假石涛”,开画展就一起开,大风堂收弟子也一起收。同时张大千同武进谢氏昆仲交情也最深,谢玉岑去苏州总住张家的网狮园。可惜谢玉岑死的早,张善子死得也早。谢稚柳天资亦是过人,可惜机缘不如张大千。虽和徐邦达并称“南谢北徐”,但成就比起当年的“南张北傅”(傅心畲)总要差了一段。回想张大千这一生,女人中相交所深当属李秋君。生不能同衾,但愿死而同穴。两人同庚,共度五十大寿时,陈巨来奉上一印“百岁千秋”,也是大千离开故乡前最浓重的一笔。而男人里,张大千最难以忘怀的是谢玉岑。张大千从不肯承认徐悲鸿“五百年来一大千”的说法,退而褒奖别人。在他心目中,最好的画家除了齐白石、吴湖帆以外,还有半个,那就是谢稚柳。当然还应该有半个,可惜不在了,自然是谢玉岑。若是谢玉岑、张善子能够多活个几十年,真不知道画坛面貌会变得如何了。四川人喜欢热闹,张大千作画时最喜欢别人在旁边聊天,然后一挥而就。如果没有朋友,就把学生家人叫过来在旁边看着。张大千的朋友里,除了徐悲鸿、黄君壁这样的画家,还有梅兰芳、俞振飞,还有董浩云、有张伯驹、有于右任、有张郡(岳军)、有张学良。张大千为人挥金如土,待人热忱,平生送人解困的画作不计其数。动辄日进数根金条,又动辄一贫如洗,靠出卖旧藏石涛来换米。敦煌一行两年有半,除卖掉绝大部分收藏外,还负债500根金条,这种气魄也是画家中少有的。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就曾说,山水“必取可游可居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可观-可游-可居”,这是山水“师造化”的三个层次,可近代画师之中亲身实践“可居可游”,做的最彻底的还是张大千。黄宾虹、陆俨少等当然也去过不少真山真水,可与大千一比仍是相距甚远。张大千与摄影师郎静山是近世最早研究黄山的人,当时还没有道路通行,大千昆仲就雇佣十数个民夫在前面开路,他们日夕观察黄山云雾的变化,长达数月,从而领略“气”的奥秘。大千又曾坐飞机绕峨嵋金顶三圈,从而顿悟“四面八方”画法。抗战期间,大千日日游览峨嵋、青城。去国离乡后,张大千又移居印度大吉岭,钻研喜马拉雅山的自然特征。从巴西草原到美国大峡谷,从张善子的苏州网狮园到张大千的巴西八德园,从养猩猩到养老虎,大千一生,壮丽至此。说到师古人,恐怕也没有人能比得上张大千了。张大千拜曾、李为师,专攻石涛,然后又循着石涛往上,明,宋,直到唐,最后是敦煌壁画。张大千与徐悲鸿交情莫逆,知道徐悲鸿收了一张董源的《溪岸图》,又知道徐悲鸿迷恋金冬心,就用大量金冬心的画换来董源的画。金冬心换董源,此亦可以看出张、徐两人的艺术旨趣。敦煌成就了张大千,亦是张大千成就了敦煌。大千曾说,“中国画一开始就是写实的”,语出惊人。这给现在四处泛滥的“伪文人画”上了最好一课。张大千确实是学石涛的,但他从石涛一直溯到敦煌,再从敦煌回到自然。最后由于目疾无法精细构画才自出机杼地使用大泼墨、泼彩。大千一身多变,也许真是黑猿转世。看大千作画一片天才,只可观,不可学,为人亦不可说。勉强说之,以博君子一笑。文·梁捷@【读品】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03年看过,张大千三段100天和尚,100天被劫,100天乞丐的经历大概是最初的映像,算不算是采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