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4730768X
作者:[英] 简·莫里斯
页数:565页

作者简介

著名旅行文学作家简·莫里斯的游记集大成之作,记录了她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在世界各地采访与游历的见闻和感悟,每个年代有十几篇短文,共近90篇。莫里斯所到之处既有英国、德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大国,还有诸多中东、非洲、南美、东亚、南亚那些遭遇重大历史变革的国家。这部作品以一次次旅行和探访为线索,从作者身为一名退伍军人和军事记者的视角,描绘了“二战”后的时局变化和世事变迁。

书籍目录

半个世纪的独特行走——代中文版序
序言:这是事实吗?
20世纪50年代
1 珠穆朗玛峰1953年
2 一个温和的共和国:美国
曼哈顿 南方 芝加哥 “火箭”号
3 纷扰不断的地区:中东
埃及 黎巴嫩 约旦 耶路撒冷 伊朗
阿曼 苏伊士事件 巴格达 以色列
4 南非白与黑
5 天堂的混乱:加勒比
特立尼达 巴巴多斯 古巴
6 欧洲:战争结束之后
柏林 巴黎 伦敦 两位大人物
7 东方:远东
日本 香港
8 威尼斯1959
20世纪60年代
9 艾希曼的审判
10 冷战
联合国 莫斯科 列宁格勒 敖德萨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第六舰队 赫尔辛基 的里雅斯特
11 南美战栗
拉巴斯 利马 库斯科
12 牛津1965
13 澳大利亚
达尔文 悉尼 艾丽斯斯普林斯
14 一个新非洲
加纳 尼日利亚 埃塞俄比亚
15 曼哈顿1969
20世纪70年代
16 快乐之地
克什米尔 特鲁维尔
17 前英国领地
新加坡 锡兰 大吉岭 德里
18 卡萨布兰卡:变性
19 伦敦
20 光荣之后:美国
洛杉矶 曼哈顿
21 南非黑与白
20世纪80年代
22 充满渴望的心血来潮:虚幻之所
韦尔斯 旧金山 里约热内卢
23 悉尼1983
24 噢,加拿大!
渥太华 多伦多 温哥华 圣约翰
25 中国在那儿
26 维也纳
27 “Y Wladfa”: 另一个威尔士
28 柏林1989
20世纪90年代
29 欧洲的流动
葡萄园 瑞士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波斯尼亚 立陶宛 匈牙利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阿尔巴尼亚 爱尔兰
30 美国光与影
俄勒冈的波特兰 在“微风”号 西点军校 曼哈顿
31 悉尼1995
32 香港:终结
结语:满足一个长期被需要的需求

内容概要

简·莫里斯(Jan Morris),诗人、小说家、旅行文学作家。1926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原名詹姆士·莫里斯,二战期间入伍,战后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多年。1972年,莫里斯在卡萨布兰卡接受了变性手术,从此改名为简,并专职写作。她的著作超过30部,包括小说、历史与旅行文学作品。除了有关大英帝国的名作《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还有关于悉尼、牛津、曼哈顿、威尼斯、香港、西班牙等的记述。其小说《哈弗的最后来信》(Last letters from Hav)曾入围布克文学奖。2008年,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15位作家之一。
得益于早期国际采访的经历,莫里斯的判断力和敏锐直觉使她总是能够看到简单表象之下的复杂内核,而人生的特殊困境又使她兼有男性的果敢和女性的细腻,正如林达所说,“她以双重身份切入社会和社会中人,角度深度,都与众不同”。


 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挑了每个章节里的澳大利亚先看。那是20世纪60年代的达尔文、悉尼、艾莉丝斯普林斯,是20世纪80年代的悉尼1983,是20世纪90年代的悉尼1995,是那个我呆过1年半的地方,如果说故乡,也可以认同为客居之地,那么,对于南半球这块陆地,我有着超乎游客的感情,和发言权。我为什么去澳洲,可能是因为比英美更早更容易完成学业,可能是雅思比较好过关,可能是较之美元和英镑,澳币汇率还算可以……总之我在27岁高龄脑袋一发热选了澳大利亚后,竟然不是欣喜,而是一遍遍鼓励自己:好歹也是英联邦的,应该有大英帝国的传承——可想而知,我真正想去的地方是英国。所以,当我看到英国人莫里斯说,英国与澳大利亚拥有互相对跖的地区(经度相差180°,纬度相等,南北半球相反),而在澳大利亚仍然可以辨出英国特征的人,并认为其是地球表面上最优秀、最可爱的一种人时,我好像找到了某种证据。作者提到的第一个地方,正是那个我唯一没到过的首府——达尔文,那个处在澳洲版图尖端的地方,始终引不起我的热情,尽管那年我已从Perth飞到了印尼,也没有想去一下枪炮射程之内的达尔文。绝对不要把它想象成太平洋上一个全由棕榈环绕、终年西风吹拂的天堂。从这里到南澳首府阿德莱德,全是沙漠与干枯的的灌丛。那时候,莫里斯可能还没有想到将会有一条铁路线,叫GHAN,贯穿其中,从最北端的达尔文经爱丽丝斯普林斯到阿德莱德,已经变成了旅游线路。作者写到最多的,是悉尼,那个总被误认为是首都的地方,而我,尽管有表哥在那里,仍然不太想去,结果选择了昆士兰州的布里斯班——在八十年代那一章里,作者说“堪培拉是首都,阿德莱德是一种喜悦,珀斯有着美洲杯帆船赛,墨尔本人相信他们的城市至少同样成熟、有教养和难以言喻的可爱,但只有悉尼才有真正的大都会气派”,唯独不提布里斯班。那时候,我很傲气地说:悉尼,想来就如它的同侪,香港、上海、旧金山吧,那么喧闹,不是我爱的。等到一学期结束后去悉尼游玩,才发觉布里斯班大农村根本不是我的菜,我喜欢大城市。——————————————————————————————香港,作为这本厚达565页的书的结篇,也结束了莫里斯这半个世纪的书写。挑完澳大利亚的章节,我直接跳到这一节。1997年小学五年级的我被传统主流舆论告知的恐怕极富中国特色——中国的屈辱、列强的欺凌这些一边倒的信息,那年我参加了“迎香港回归全市小报绘制”比赛,获得一等奖;我也参加了迎香港回归征文比赛,也是一等奖;回归前,大片《虎门销烟》上映,在那个总有电影福利的年代,我们一家人去看了首映;我爸所在的报社特制了一期绫绢报来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7月1日那一晚,他没回来,在报社等新华社通稿,据说大家都挺紧张的,生怕出什么岔子。直到过了一阵子,确切说是看了《玻璃之城》(我看电影很多时候都是滞后的,更何况在九十年代),我突然(真是突然之间的)很想很想知道回归前后的真相——港人的动荡,国人的担忧,外界的猜疑——亦舒在《变迁》里有个细节,俞慧托陶欣找个政府公务员工作,陶欣笑:“政府?香港政府也只不过做到1997年而已”——我甚至有点怨自己当年太小,要不然肯定会冲到香港,以探亲的名义去探探真相——这种疑惑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亲临现场的莫里斯也在问:下面的香港人实际在想些什么?他们的心里和表面上是一样快乐吗?这要说到我的海外关系了,尽管至今没拿它派上用场,额,不对,当年的征文比赛一等奖算是为我贡献了素材。对,我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陆心源便是外婆的曾祖父,而久居香港的陆增镛、陆增祺兄弟则是我的舅公,早年我便反反复复读《赤子之情》和《潜园遗事》,尽管情节无非是创业者如何在海外打拼,但也理顺了那些家族枝蔓。有了这些鲜活的故事,我的征文显得很有内容,而非乡土教材的浓缩版。而我,以及我们家,显然是非常本份、安耽的传统百姓,从没盘算过借此把我送到香港,或是拿着征文佳作去攀亲。远亲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还是大一那年我主动给寄了新年卡片,陆增祺来杭州探亲时,给了我一个红包。再之后,陆增镛去世,陆增祺坐轮椅。(写到这里,我竟然很想去再去攀亲,因为我长大了,我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不是那个冒失的大学生了)。唠叨了一堆,其实是想说,对于香港的好奇,而不仅仅是时尚、影视。“政权交接”,我们是这样叫的,莫里斯写的是“英国人的告别典礼”。所以说,一直以来,我们被灌输的中心思想是“强盗终于撤走了”,但并不知道英国人以及港人的心态。当然,莫里斯也是主观的,她将1997年7月1日视为解放,最终摆脱历史上帝国传统的重负,今天的英国人必须迈向令人惊讶的历史命运的下一个成就——与欧洲的其余部分达成和解。她描绘了当天所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达官贵人前往的会议中心,“不列颠尼亚”号游艇,“查塔姆”号导弹卫舰,所有的场景和情景,都归结为:在我看来,英国人留下的香港既不像这个地方可能达到的那么好,也不那么坏。从经济上来说,重新统一其实可能是一剂强心剂。就社会事务而言,这片土地是自由的,并且基本上是公平的。谢谢莫里斯,告诉我仪式上演奏的曲子的名字,《天佑女王》,和韦伯的《夏日最后的玫瑰》、《苏格兰勇士》。——————————————————————————————结语实在太赞,看一遍,念一遍,抄一遍结语:满足一个长期被需求的需求就这样,我的半个世纪到了尽头。它将我从遥远的家乡带往生活中更大的部分,踏上“历史的蜗牛留下的闪闪发光的道路”,因此,也许唯一合适的是,它的结语应该关注世界上我自己那个微不足道的角落里发生的一件小事儿。(或许当我50岁的时候,我也可以这样写,我在这个世界上,有半个世纪了)2001年夏天一个下着毛毛雨的早晨,在75岁生日前没多久,我去Llyn半岛上一个小村子里参加政治集会。这个半岛位于威尔士左上角,是一个威尔士特性的著名堡垒。几百个人聚集于此,表达他们的沮丧不安,因为英格兰移民涌入导致威尔士文化和语言被削弱。这不是一种新的焦虑。一千年来,威尔士爱国者们始终对英格兰人的入侵充满愤恨,有时是激烈的愤怒。…………我感到他们本能地知道,威胁他们传统的,不仅是潮涌般的英格兰退休者和二套房购买者(各地都有啊看来是),更是背后隐现的无穷大的格格不入的影响:巨大的,尚未成熟的,几乎无法想象的金融、科技、全球化、均质化的力量,正在压迫他们,并开始让他们丧失自我。在我看来,远远地发生在欧洲边缘的这件微不足道的事儿,所关心的是世界从未听说过的一种语言和文化,以骚动不安的预兆而非任何激烈行动作为标志,它是一种正让21世纪的新世界蒙上阴影的、模糊的不适感的症状,在这50年里,在我的世界里,我知道自己身在何处。(那些看似忙碌的全球旅行者,你们知道自己生在何处么?)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恐怖、悲惨和痛苦,从冷战到艾滋病,什么时候没有?就整体而言,它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个相对正直的时代,一个拥有某种承诺的时代。实际上,20世纪我正当盛年时,当我漫游这个星球时,我总是爱幻想,某种第四世界正在形成,那是一个超越了边界的民族,一场大离散和一个正派人的共济会,它的价值观有一天将会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没错,我是个基督徒”,旧金山一张咖啡桌上,一个女人明确地告诉我,“但是,我不知道,也不再相信和基督有关的一切。”穿过生命的中途,她发现自己的天真不幸地丧失了。“青蛙怎么不见了?”在英格兰,一个孩子问我。生命才开始,她已经观察到大自然的普遍退化。世界各地的人们的融合,曾经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征兆,如今开始感觉受到压制。在夏威夷,据说你必须证明自己的祖上在那座岛上生活了超过一个世纪,才能在某片海滩上泊你的独木舟。我们全都被弄糊涂了,在继续旅行时,我逐渐觉得一切都不确定起来,有时我突然想到,这种状况甚至让我们的思想变得边缘模糊,并让我们的语言变得不明确。徘徊不去的对帝国主义的指责,技术的神话,种族之间的憎恶,平衡的变化,对进步的困惑,金钱与权力的腐蚀——在我看来,这一切正在抵达某种黑暗的高潮。多年来,一代接一代的老顽固与傻老头想让我相信世界正在走向衰落,我对他们始终嗤之以鼻。到如今,我开始害怕他们可能一直是对的。我所感觉到的,并非朝向启示录般灾变的猛冲,而是将我们到处乱扔乱掷的一大堆彼此分离、相互矛盾的力量,颇像我们偶尔听说过的,宇宙自身从ygie漂浮的气体的大杂烩中旋转着产生时的样子。那个终极问题——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没有,并且永远不会有答案。找我看来,只需要一条戒律帮助我们处理事务:与人为善。这个简单的指令包含着一切宗教的最高教诲。它灵活到足以体谅自由意志和人性的脆弱,但在核心处又坚如磐石——坚硬得像圣彼得的岩石,神秘得像麦加的黑石,简单得像英国的史前巨石阵,朴真得像佛陀的菩提树,权威得像摩西的律法。
  •     买来就推荐给朋友的一本书,自己零零散散的读下来也快两个月了。虽然未读完,但总想着有人能和我一起讨论下,所以特别隆重的推荐出来。这并不是一本好读的书。其实更像一本笔记,记录了半个世纪里作者对这个世界理解的所有变化,作者本身的烙印很明显。从新闻记者到作家,你可以直观的读到莫里斯表达上的变化。所以如果你不介意通过一个主观视角来了解这个沉默星球上的变化,并且你对反观自身至少不报排斥态度的话,可以试着读下去。说到主观,莫里斯在序言中就直接表明了无政府主义者的立场,所以书中不论是对战后的柏林,对核弹后重建的广岛,冷战中的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改革开放后的上海,还是对数次造访的洛杉矶伦敦悉尼,或者对埃及伊朗威尔士波兰波斯尼亚南美非洲等这些厚重又总有先天或后天缺陷的地区,都流露出一种试探和友好的担忧式的关怀,也可以看到一些感触性的结论被不那么肯定的写出来。但不可否认,虽然莫里斯细腻和悲天悯人,却也有刻薄的时候,刻薄和感怀在一起,就更有趣了。我对于那段历史的兴趣并不大,却很想知道历史之外的大多数,那些被卷入战争带入慌乱,被媒体或其他阵营打上各种标签,被带来希望,被统治被解放被认为自己终获自由的历史之下那些黑压压的脸,他们如何日常生活,对于信仰他们是否一如从前般虔诚。显然作者也并未太在意已发生的历史和那些声名显赫的伟大事迹或人物。帝国主义,技术兴起,朝代更迭和种族冲突,疾病和贫穷,环境有时候比信仰恶化的更糟糕。世界就是敞开的五脏六腑,混合了血腥腐烂新的血液和仍有力跳动的心脏,不管它的跳动到底代表了新陈代谢还是最后的疯狂。我们的星球一如既往的沉默,想创造历史的人和无形中的助力制造出嘈杂不停的噪音,而那些黑压压的脸,在承担所有的崩坏,也在无奈或仍存有希望的寻找一些意义。书到后面越来越少有判断或结论,莫里斯会给出一些旧有或common views但也未置可否,更多的时间她只是在描述,尽可能细致到位的描述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所感受到的最真实的东西,而这种真实会让你得出怎样的结论,显然有时候莫里斯狡猾却又平和的隐藏了她的想法。关于中国的部分是我最早读完的,描写的很诚实。严歌苓在书中把中国人描述为蝗虫,当时觉得戳心,然而莫里斯的描写在感受上虽然有相似之处,却更贴切更能击中要害,也更让人滞气。非主观的意愿,莫里斯的视角从书的开始仍不可避免的带了一些西方的颜色,但随后她个人的经历及时间的变化让其褪色,她意识形态里对一些东西的筛选和忽视让她的立场越来越似有似无。终结篇莫里斯留给了97年回归的香港,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我并不常深深的卷入这本书里所描述的事件中去。我本性是局外人,职业是旁观者,倾向于做孤独客,我这辈子一直在看事物和事件,观察它们对我自己的特定感受力的影响。这通常并非一种内省的生命,但在某个方面,自我检查也纠缠着我。”而在结语当中,莫里斯终于直截了当地给出了她最终的观点“照我看来,只需要一条戒律帮我们处理事务:与人为善。这个简单的指令包含着一切宗教的最高教诲。”我想莫里斯行遍世界,也一直在试图给自己一个可以振奋的,让人有希望的,至少是积极的结论,因为书中不止一次的表达出她对生命和这颗星球的热爱,但最后,她仍落脚在了宗教。人性是一个太过复杂的话题,半个世界所见,“其中那些无论如何都不够可靠的判断,全被生命从韶华到衰老的重大改变染了色——在某些方面,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过程,但在另一些方面,思考方式的任性的转换和头脑的改变也削弱了判断。我们中间,很少有人能50年如一日的保持观点和价值的连贯一致,我们不仅被经验和成熟度影响,也被情绪,变幻无常的口味,厌烦和个人境遇左右。”图片来源:百度百科看到这你应该已经很明白,这不是一本休闲的容易读的书。人类历史,从来不是在枯骨累累上开出新花,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们能做到认知本性已属不易,而本性难改的我们究竟会走入漫无边际的黑暗还是下一个黎明,地球永远不会替我们回答。如果你想放松,那么这本书可能并不合适。但如果,你能感受到自己和那些黑压压的脸一样,总想在沉思和恍然间想抓住什么光亮,让自己突然有了探求和审视自己的勇气,那么这本书,可以告诉你另外一个同行者的存在。当然,这一切都是主观的。谁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世界在哪里无关紧要,因为总有一天什么都不会存在。
  •     看了林达的书,买的这本书,期待很大,可是很失望。作者在写散文么?想批判什么就大胆地批判啊,还要拐弯抹角的,既然是记者,那么就是要一碗水端平地看待事物。可是书中政治意味太浓了,而且还写成了散文形式的政治汇报,读起来真的很别扭。尤其是写香港那里,还一口一个共产主义中国,就是看着不舒服。这本书就是四不像,不是旅行文学,不是政治评论,不是散文,也不觉得是纪实。变性感觉是卖点,不觉得他变成她后,笔触就细腻了。也不需要变性来达到笔触细腻。细腻还要看茨威格,带着公正和对人性去书写。?看到评论有人说,给四星以下脑袋进水。简直是搞笑,所有人还得统一思想么?对于文学的东西每个人欣赏水平就是不一样,你认为好的东西,别人就是感觉不到。还脑袋进水了,简直是无语了。还必须捧臭脚才行么?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视角这么美国游客化的书的作者竟然不是美国人。
  •     阅读2015
  •     作者的英式机智和女性洞察力会要掉了没有耐心的读者的命。文章大部分比较短小,也很紧凑,不是很过瘾,但对于想一窥莫里斯风格的读者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     从James变成Jan,半个世纪的行走和记录,经历很迷人。书太厚,挑了感兴趣的几个地方看。兼具男性犀利吐槽和女性细腻多情的莫里斯写游记很有风格,主观评价很强,给每个城市贴上鲜明的个性标签,显然不是那种只观察描述,留待读者自己体会的作家。译者有些执拗地紧贴源语的表达和句式,或许是有意为之的直译派,但是入口生硬,影响阅读体验,不认同这种翻译风格。
  •     最难得的就是作者能够敏锐地触摸到每个城市不同的个性,而且大多数是如此的准确。而与此同时,他也是如此爱憎分明,毫不掩饰自己对一些城市或是国家的厌恶,虽然部分是出于他那日不落帝国的自大情结。
  •     要静下心来读这本了
  •     空洞的名词堆积,看后即忘系列,已弃。
  •     梦想走上自由写作这条不归路,先读读“自由文学圣经”才能走得够远,视野够宽阔!
  •     莫里斯以细腻的内心和隽永的文字(虽然我一直还是觉得是男性的笔触),描绘所见和所想,眼中的风景与背后的灵魂,穿越时空的风云变幻。
  •     我再次在瑞士 读她在瑞士的行走与书写 我开始看到我看不见的那些光和影。
  •     给低于四星的人脑子里是进了水吗
  •     终于在五月读完,翻译有时候逻辑混乱, 值得再读一遍,但好希望有别的翻译版本
  •     brilliant lawyer牛逼律师,这个翻译真牛逼。
  •     只适合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阅读,永远是无知少女看世界真好奇,全书百分之九十是鸡毛蒜皮的观察和十分肤浅的胡思乱想,即废话。
  •     不完整版,读完了,对于书的最后一点很有感觉。摘录如下: 照我看来,只需要一条戒律帮助我们处理事务:与人为善。这个简单的指令包含着一切宗教的最高教诲。它灵活到足以体谅自由意志和人性的脆弱,但 在核心处又坚如磐石 硬得像圣彼得的岩石,神秘得像麦加的黑石,简单得像英国的史前巨石阵,朴真得像佛陀的菩提树,权威得像摩西的律法。
  •     看了林达的推荐买的,按年代和国家城市分,有时间就看一篇。不是泛泛而谈,作者的经历丰富、角度独特,特别喜欢看她对城市特性的描摹,还有对那些她采访过或接触过的政治人物的细微观察,非常有意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