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问

出版社:九洲图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
ISBN:9787801144850
作者:简媜
页数:173页

内容概要

简媜,1961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台大中文系毕业,曾获吴鲁芹散文奖、时报文学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最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最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著有《水问》、《只缘身在此山中》、《私房书》、《下午茶》、《女儿红》、《胭脂盆地》等十余种散文集。


 水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简嫃,偶然发现了她以后,便觉得可以一直读下去,那样的文字,细碎而刻骨的。突然想,应该有本书,随时可以翻一翻,静下来。在整理书桌的时候,把所有安妮宝贝的书都收起来,找到这套简嫃文集,小小的七本书,开始带在身边,慢慢读完,甚至一再。巧合的是,刚看到某个电子杂志上关于安妮宝贝的专题,疏远了许久,不能否认曾经被影响,但是也已经是曾经了,我是不管怎么骨感和萧索,也不会去穿长裙布鞋白T恤的人。现在,更喜欢走古典路数的人,而且,古典只是整个体系的祭奠,比如张大春,简嫃,这些台湾的文人。这本书,刚开始读,感想稍迟再写。
  •     现在觉得当初读这本书的年纪实在太小了,16岁,什么都不懂,看不上琼瑶阿姨的大喊大叫,三毛的爱情故事太不过瘾,所以简阿姨的文笔就当街击中了我(语出李少红的《恋爱中的宝贝》,“当街击中的爱情”),中了这种忧伤爱情调调的毒。以为够忧伤够刻骨铭心才算恋爱了,浪费了我多少阳光明媚的浅薄的大学时光。又一个16年过去了,沧海水巫山云也不过是故事里的事,居然在豆瓣上又遇到简媜小组,才想起来水问和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本薄薄的书,随我经过N次搬家,从北到南,还在我的书架上。再看其中的锦句,满眼的触目惊心啊。想起那年春寒料峭,坐在秦皇岛火车站广场上,在一张张的日历票据背面,默写所有契合彼时彼境的诗句。简媜的话全不在场。可是人生中,总有人缺席的在场。“我”的认知不过是通过我和他者的想象关系而描述的自我镜像而已。镜子决定了“我”的模样。每次回想这一路走过的东西,就后悔自己年轻时不够呆若木鸡。多费的脑细胞从来没有让自己省过什么烦恼。如果让我再次选择,我觉得当初考不上大学也许活得更好。小时候,太贪恋“有故事的人生”了,呵呵。其实,我的人生理想就是当一个电话接线员。“你好,欢迎致电某某公司,请拨分机号,查号请拨零……”
  •     很好的一篇散文,一直看简帧的散文,都有种整个身体要陷进去的感觉,极美的气氛,极好的文字功底。 <<水问>>里,魂归来兮的女子,魂归来兮的文字,是不是你,还是不忍,看那一对足印踏过花冢春泥...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台湾小清新散文使人沉醉。
  •     把自然与人生放在一起思考 是我忽略了生活的赵美兰
  •     甘于做自己的茧,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
  •       荐书:《水问》及经典摘录
      
      与这本书的缘分,也是与一个人的缘分。简媜和水问,从贵芳口中早有耳闻,只是一直也没借来读读,恰好又从她的微博上看到,便心血来潮,借来一阅。
      感叹,简媜是水一般的女子。清风微拂,岁月静好,把蓝天这本无字天书映入自己的怀抱,她有着水一样纯洁、空灵、寂静的心。
      青春的记忆、人性的悲悯、爱情的波折、人生的疑惑等都有在《水问》中讲到,那些方块儿字在简媜的笔下如水一般流淌,从山涧里滑落,淌过葱郁的森林,也跨过坦荡的平原,与静谧的湖泊有染,与惆怅的飘零有关,最终,这条溪流回归,回归到那一望无垠的海,无论是哪滴,都可以尽情做自己。
      整理完那些经典的语句,就要还书了,左手拿着书脊,右手拇指和食指快速地做最后的留恋,却看到最初的惊喜:
      彦超:
      《水问》我带过来了。你什么时候过来办公室就拿走吧。
      沈贵芳
      11.11.1
      这些水一般清秀的文字,这个水一般的女子。
      
      
      经典摘录:
      
      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是了,那段年岁里最大的主题是爱。渴求美善的爱,却不懂得去彼此守护;总在拥抱同时互使出个性的剑芒、在赞美时责备、倾诉时要求、携手时任性分道,分道之后又企盼回盟,却苦苦忍住不回眸,忍着,二年,忍着,三年,忍到傅钟敲响骊音,浪淘尽路断梦断,各自成为对方生命史册里的风流人物,便罢。
      
      哪怕仅仅是花的朵影、叶的凋图、情的沧浪、人的聚散……这些都远远逝于不回头的光阴洪水里,我变成涯岸送行的女子,千万难。
      那样好问,要问清楚生命的缘由、存有的道理、宇宙的奥论;又倔强,在心里傲骨嶙峋以掩饰内在的贫乏与弱小,在举止起落之间拗格以掩饰言语的笨拙,却又狂热,为着知识的进行曲那么嘹亮雄壮,便希望成为坎坎击鼓的人;为着笔墨的田是那样深厚柔美,便痴迷着要荷锄。而更多的时候忧伤,眼见着季节无止的嬗变,大自然不息的荣枯,而忧于花之未落、月之未沉、鸟之未喑音、恋之未折先残。
      
      ——《序:如水合水》
      
      天空大大方方地蓝着,在无际的绿稻平原之上。就像夜晚灯下变化多端的蓝色晶体,总让人觉得神秘。可是还不至于深不可测到像一本有字天书。天书有的有字,有的没字,对我而言,无字天书是比较好懂而内容丰富些。读有字天书需要一等的智慧,读无字天书,则需要一等的心情。那天下午,我读的是一本全开蓝底没有封面的无字天书。踩着脚踏车,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反正没有字里行间。书名叫“天空”。
      如果,蓝天是一本无字天书,云必是无字的注脚,而我急速的车痕翻译云的语言于路面上则是最新出版的注疏。天空以变幻的蓝色铺叙,云以干净的手法描绘,然后交给我的眼睛去印刷,我们都在叙述一个夸父的故事。那个古老却仍年轻的神话。
      我读懂了这一本无字天书。
      从此热爱天空。无论何时何地,总献上我舒畅的笑声与问候的眼神。
      
      ——《问候天空》
      
      《卡拉马助夫兄弟们》一书里,杜斯妥也夫斯基借着伊凡的口问道:
      “假使你自己要建筑一所人类命运的房子,目的在于最后造福人类,给予他们和平安谧,但是为了这个目的必须去折磨单单一个小小的生物,就是那个用小拳头叩击胸脯的婴儿,在他那无可报复的眼泪上面建造这所房子,你答不答应在这个条件之下做这房子的建筑师呢?……”
      
      ——《走过一处荒凉.瓶中婴》
      
      “横在你底睡眠和清醒之间的距离才是最大的距离,横在你的行为和你的欲望之间的空间才是最大的空间。”(纪伯仑《先知的花园》)
      ——《行路的幸福》
      
      如果,有醒不了的梦,我一定去做。
      如果,有醒不了的梦,我一定去做,
      如果,有走不完的路,我一定去走;
      如果,有变不了的爱,我一定去求。
      如果,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让我回到宿命的泥土!
      这二十年的美好,都是善意的谎言,我带着最美丽的那部分,一起化作春泥。
      
      生活是一个刽子手,刀刃上没有明天。
      
      让世界拥有它的脚步,让我保有我的茧。当溃烂已极的心灵再不想做一丝一毫的思索时,就让我静静回到我的茧内,以回忆为睡榻,以悲哀为覆被。这是我唯一的美丽。
      
      被深爱过,也深爱过。认真地哭过,也认真地求生,认真地在爱。如今呢?......人世一遭,不是要来学认真地恨,而是要来领受我所该得的一份爱。
      
      把微笑还给昨天,把孤单还给自己。
      让懂的人懂,
      让不懂的人不懂;
      让世界是世界,
      我甘心是我的茧。
      
      ——《美丽的茧》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
      
      此去,此去经年,千山万水,永不相离,生老病死,永不相弃。
      而是不是今日的下弦曾是十五的月圆?
      是不是眼前的沧海曾是无际的桑田?
      是不是来自于生的终归于死,痴守于爱的终将成恨?
      是不是春到芳菲春将淡,情到深处情转薄?
      
      是不是湖水如翡翠,依然是你不死的柔情,涨潮于干旱的季节?
      是不是满湖莲韵,是你含辞吐语,字字的叮咛?
      是不是一帙帙的书卷,有你不忍撕毁的,海市蜃楼的模型,要给另一对情偶的注解的提醒?
      是不是年年杜鹃的鲜红,是你遗传的,爱情的色泽?当那一对对的足印踏过花冢春泥,你是不是愿意他们在举足之间,牢牢记取,聚与散在人间,都要相待以礼。
      且守护无源的川流,爱字不易写,但愿你湖心风纹,勾勒一笔一划。
      且让萍水相逢的,在湖畔栏杆,拟下他们的约誓。
      且让相识相知的,用你的神话湘绣成他们的嫁纱。
      让长年分离的,偶然相聚。
      让幽怨的,冰释所有的尘土泥沙,让他们知晓,聚是一瓢三千水,散是覆水难收……
      而今夜,且让我来冠冕你,花城曾经痴守爱情的女子,魂归来兮。
      
      ——《水问》
      
      夸父追日只能一次,我们在少年的野旷中完成自戕和戕人的爱,我们歃血为盟,我们伤痕累累,我们的祭典完成了,应该绝版。
      
      ——《水经注》
      
      那么要送,就用目送,送我千里行,送到看不见了,就将情谊收藏。人生的艰难我们都懂,懂得百般的不能割不能舍只能收在自己心头,思也罢,忆也罢,这一路漫漫人生,都不忍去问彼此归期。
      
      ——《不忍问归期》
      
      我的愛情是一部水經,從發源的泉眼開始已然註定了流程與消逝。因而,奔流途中所遇到的驚喜之漩渦與悲哀的暗礁,都是不得不的心願。
      
      ——《水经》
      
  •       遇见简媜,就是因为这本书。
      “《水问》里的每一段故事、每一折心情、每一个句读.....我是再也写不出的。”
      她写在书序的第二句话。
      
      第一句话是。
      
      “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到现在,我没能把这本书看完,只看到109页,一个新的故事。
      8月初,我随父母到呈贡南亚风情园开会,临走之前,我把《水问》装进背包。入夜,我本是在酒店房间一个台灯下看这本书,也倒是十楼的窗外,星斗零碎,基本上算得安静,但因了受不了电视机的影响,我出了房间,到走廊上看。
      走廊上整齐的铺着地毯,干净,墙上的音响放着梁祝,我挑靠墙的一角坐下,打开《水问》。
      看到名为《小红虫》的一章,握了满满的感动。可见简媜对生活的热忱与认真,从不忘踏实与肯定的成长。我一边喜悦着,一边翻书。
      简媜写自己坐巴士遇到的俩小姐妹,稚嫩的小女孩,微笑和汗滴维系的点点真情,妹妹枕着姐姐的右手入睡,突然下雨,姐姐想关上窗子。她用左手费劲地拉动,可没有关上,于是她轻轻地抽出右手,换左手托着妹妹。
      她伸出右手,抬高,用力,关上窗子。
      她的右手没有五个指头
      她看着妹妹甜甜的笑。
      
      那时,我一个人坐在安静的走廊自顾自的流泪。
  •     我也喜欢,哈,喜欢散文多一些。小说看得少了。
  •     心思如果太细腻就流于矫情了。文笔真心好,但这一本书也真心磨灭了我对她的好感。是不是每个青春都会无病呻吟。20岁的作品,我真心无法想象。一股子老气横秋。还用期待之后会返老还童?仅此一本,不想再看。另外,碎词篇,所以当初她自杀过?
  •     读简媜,似与时光共舞。
  •     作者年轻时候的作品?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反正这部作品和当下读者之间会有很深代沟的。写散文光靠细腻的心灵没有宽广的人生格局撑着很容易就流于矫情了。该书本质上和当下的青春文学没差。
  •     拯救了我的高中作文
  •     少女情怀总是诗,文字太美
  •       一直在课上听到她的名字。后桌有,借的时候就告诉我说我可能不太看得下去。确实如此。也许我最喜欢的,还是她的《荒野之鹰》,也许,她后来的文字,比如《烟波蓝》会更适合我,而非《水问》。因为,其实我并不想从一个年轻女子娇柔的文字里寻求柔软的感触,除了令人欣喜的比喻却没有太多深意的东西在绚丽多情的文字之外闪着光芒。
      也许我的期望是,知她以什么姿态风骨立在青春肩头。
  •     書名應改作:「少女情懷總是春」。
  •     尘曲里的小说?讲的是一个家庭的故事吧,掺杂着许多情感。我没有看完最后一部分,
  •       好似平常话语一般,却娟娟细语,包含深情。大学时光的简单纯粹,水瓶后面直白的感情,对海的一往情深。。。多多的柔情,好多的依恋,清新优美的文字,阅读越爱,时不时的一两句箴言独白,品来有一种深深的认同感。好喜欢:)
  •     心静不下来,太浮躁。翻完了吧,只感觉文字不如在微博上看得精致。 简嫃 我就是体会不了其中的情感。只是眼睛扫描文字, move across the lines of print, but taking nothing in 看的时候,看到某些字还在想翻译,o(╯□╰)o
  •       是的,是买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之外,还买了《微晕的树林》《只缘身在此山中》 《击壤歌》
      去年,是《牧羊者奇幻之旅》。
      
      先读水问。
      那些饱满的文字,却让我的情绪怎么也饱满不起来,不管如何去调适,无济于事。饱满,是阿城喜欢用的词吧,《威尼斯日记》最能带给我这样的体验,欲罢不能。
      
      窗外,树梢里,邻家的空调和着蝉鸣,转啊转,转碎了浓的日光,给这个夏日添了些许的凉爽。
      我喜欢这个院子,喜欢院子正中间的大树,蝉鸣让人有些烦躁,但夏天,就该是这个样子的呀,总好过于街上汽车轰鸣。
      捧上一本书,消磨这样的时光,是很奢侈的事情。
      生日那天,女儿问我的生日愿望,是不是可以一直,一直看书?
      女儿甚至宣布过一个家庭成员排名,她有点含糊的把自己排在第一位,书排在了第二,她爸爸排在了第三。实际,小小的她,是掂量过她和书,在妈妈心目中的重量吧?
      
      是的,我想,就是因为,我离曾经青葱的岁月太遥远了吧。这样美的文字,却无法捕获我的心绪。
      就像简媜在序里写的:
      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如果在我年少的时候,能与这样的文字相遇,该是怎样的幸福呢?!日子会多了很多的注脚,更多的私密情绪吧?而我,可能会变得更易感,更内省?
  •        像每一滴酒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此刻正在读大学的我,合上书页,尝试用以后的眼光来看自己的现在,写过什么样的东西,为什么而感慨,放不下什么而久久不能避免言辞中无意提及。
       有太多疑问,但停留在它们把问号渐渐变成句点的阶段,无人答,自己也不再追求答案,任其自己开花结不出果来,最后落尽成一句感叹。
       所以看着那时尚年轻的简嫃,对于世界蓬勃的感情在言语中自然地流露,想把自己也放在她探寻与思考的眼光后面,看看她看着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为何在我空见许多疑问却不寻找答案的时候她能够为自己解答出一个世界,为何我眼见的日常在她眼里是饱满的灿烂。
       我对于台湾作家的一大印象就是感情丰沛,对于我平常以为不能更琐碎的杂事也生得出满心的欢喜或叹息来,妙笔再一描绘,世界从角角落落生出藤蔓,将其温柔包裹,开出花来。然而此时的简嫃又显得特别,她的文字里尚带有未谙世事的天真好奇,捧出一心纯粹与世界真诚接触,是带有朝气与深情的甘美。未经太多沧桑的纯真,总是发现一些有味的问题再努力给出自己的解释,年轻时候能给出的最深沉的思考也不过如此了。她呈现了这种摸索的过程,结合自己的成长,其中有最简单与纯净的幻想,却也不显得稚嫩可笑,反而因情感而纯洁迷人。
       因是少年人,经历的生活中有情感小小的坎坷与迷茫,有时也会希望把自己放在一个茧里面不接触世界,美丽的绝望。也可能放大自己的苦闷,但笔迹里有月色温柔,有时光葱茏,有痊愈的力量,足以把跌倒的自己再扶起来,去网一池星光点亮夜空。走出来,便是新的成长。
       年少会成为过去的一页,像酒回想自己作为葡萄晒着太阳。简嫃说自己再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是成熟,在另一个河岸回望过去的花海。时间知道什么时候让人长大,正如开花之后应该结出果子来,也知道化为雨滴滋润干涸的河床,让受过的伤重又愈合长出新的希望,而人终将奔流在岁月里,即使永不回头,曾经的曲折与沿岸风景也会成为日后的推动力量,知道在很深的地方留有怎样温柔的目光。
       一下子想起陈绮贞的歌词,“带不走的丢不掉的我全都交付它”,青春在岁月河里,记忆随时光奔涌,即便往事已经被稀释,总有一天回头看的时候能够拾捡一二,润泽晶莹的故事里永远留存当时纯净的心。
  •       我又要说说我跟简祯的缘分了,哈哈,在读《巨流河》的时候齐邦媛已经是白发老人了,再写这么大的书自然是很累以及容易累的,那时有个中年女人帮助她,这就是简祯。当然齐邦媛还提到了王德威,我正在读他的《当代小说二十家》,我想以后会再提他。我留了这个心之后,便买来一本她的书看,就是这本《水问》,然后读完前几篇散文,就彻底被她的文笔和气力和敏感给征服了,于是一股脑把她全套的散文全买下来了!这是我唯一一次这么做,其他作家即使再喜欢我也是一本一本买来看。我能感觉到的如今我的阅读与过去有所不同有一点即是,我能读漂亮的文字了,即使在我有不理解的情形下,这是我以往对散文嗤之以鼻的原因。很难有一本书,它从头到尾都能令你处于亢奋状态,即使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也一样,但是读完一段平淡之后你才能等来新的欢快和感动,如果我早一点懂了这一点,大概就会早学会了坚持住平淡甚至是痛苦。《水问》于我正是这样起起伏伏,却从未抛在脑后。我也不愿对散文求快,经常是洗完澡,坐在床上等脚干的时候读上一篇或是两篇,就非常安静珍贵。简祯的散文完全不同于我所避开的散文的地方不是她的学院气质,而是在她的气力,指的是她思想的方圆之广,她能有小女子的天真烂漫有趣,也能有天地洪荒的思想跳跃,笔在纸上就像一把把利刃在混沌中划破口子,使光射进。后者是最令我吃惊和着迷的,阴性的敏感细腻加上阳性的力量胆魄能不让读者如我视若珍宝吗?这是简祯二十岁及之前的作品,爱情和童年幻想是主体,这时期的文字带着一点偏爱的愁怨和遗憾,也是日后再也不能写出的纯真,在二十岁的年纪,有纯真如她且有博览如她有文笔如她的人,我能想到,大约也只有简祯和那《巨流河》中的齐邦媛了。等待着读她的第二本大一点年纪的散文《女儿红》。
  •       这是一篇播音的文稿。下午匆匆拼凑出的,写完就马上去录了音。
      实在不想在只读了一点点简媜的文字之后就提笔写关于她印象,但是要录节目了。(天,我已经两个月没有录节目了,不能再偷懒了。)我又固执地不想用编导写的文案,只好自己码字。而想到这一期主题,浮现在脑海里的却只有简媜,简媜而已。
      
      简媜的文字是那种让人一触及就无法忘怀的。哪怕只是无意间的惊鸿一瞥,那番鸿影已经深深刻入脑海。她的文字,不是华美不是瑰奇不是壮丽不是震撼,甚至清丽脱俗古典幽雅这样的词也嫌造作。我贫瘠的词库里找不出一个词语来形容。我只能说,那倾泻于纸间的每一个汉字都像是泉水边她一低头的温柔,都像是黎明时轻啸过竹林的风声,都像是古刹中句句经文的虔诵,都像是仲秋里返影入深林的清癯阳光。且听她在《水问》中的吟唱:
      
      是不是柳烟太浓密,你寻不着春日的门扉?
      是不是栏杆太纵横,你潜不出涕泣的沼泽?
      是不是湖中无堤无桥,你泅不出芳香的草岸?
      是不是今日的下弦曾是十五的月圆?
      是不是眼前的沧海曾是无际的桑田?
      是不是来自于生的终归于死,痴守于爱的终将成恨?
      是不是春到芳菲春将淡,情到深处情转薄?
      
      简媜,你问水,为祭奠一个多情女子的自沉。那么我也想问你,为了你惊艳我的文字:
      是不是文学的卢浮宫里盛开着你人生的全部春天?
      是不是你的步伐也曾踉踉跄跄你的心念也曾亦步亦趋?
      是不是你诰花悼水只为一朵灵的伤逝?
      是不是你赋碎词作断语只为一颗心的敏感?
      又是不是你灿烂的冥想里酝酿着玄黄的天地洪荒的宇宙?
      是不是你浅淡的行吟中绽开着一束宝莲的光华?
      是不是那一抹女儿红里有你不为人知的灼痛?
      是不是你愿在瘦削的月华中云游,只将斑斓的文字还给日冕?
      
      我不知你将如何回答,只知你喜爱关门磨墨,以最澄澈的清水,加几分静心几许敏锐,溯洄于《小雅》《国风》之间,穿梭在《诗篇》《圣歌》之中,东方与西方在这里温柔相遇,轻轻打声招呼,在你的文字里牵起手来。你也愿意打开门去拥抱世界。你踩着日暮晨昏啜饮一日中的第一滴露水,你迎着柳絮樱花欣赏一季中最神往的一章,你行走于浮华人世纷扰红尘,你抒写宁谧境地安详性情。你的思索体悟是一首曲是一阕词是一卷诗是一篇赋,“花的朵影、叶的凋图、情的沧浪、人的聚散”,都在你笔下,成为灵动的百衲图成为香醇的花雕酒。
      
      是你的眼中曾渲染进太多的花影摇曳了么?你写天堂鸟飞翔的海市蜃楼、含羞草的诚惶诚恐、软枝黄蝉的俏语娇音,一朵花就是一个伊甸园,那个伊甸园里盛放着你年轻的梦想。
      是你的耳边曾掠过太多树叶的倾诉了么?你写相思树的珠泪点点、面包树果实惊心动魄的陨落、木棉树狂醉泣血的姿态,一棵树就是一个人,描不尽的人间百态。
      是你的人生经历过太多的沧浪了么?你写人世坎坷沉沉浮浮不变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你写红尘纷扰熙熙攘攘永远的是除却巫山不是云。只是当沧海换了桑田,当巫山不再青翠,还有谁来记得几世几年前的盟约?那《诗经》中言笑晏晏的两人会否有一天形同陌路?
      
      
      五一的时候我去了西安。背包里放了一本简媜的《水问》。
      我喜欢那样的旅行:硬座或者轮渡,越颠簸越好;带很少的东西,但是必须要有书,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打开,旁若无人地阅读。而这本书,要适合这个城市的味道。
      到了西安才发现简媜的文字并不匹配西安粗粝的风。忽然想简媜应该更适合潮湿多雨的台湾,繁密交错着生长的植物,明朗的天空,柔软的风偶尔渗入一点海风特有的咸腥。或者,或者是京都和奈良。都是仿长安城建造的城市,似乎大唐的繁华还在眼前。只是那种繁华被移植到了一个小岛上,就少了雄踞中原的霸气,而只是一味地温婉起来,好像身着和服迈着细碎步子的日本女人,美丽而柔顺的。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文化和历史也交缠着纠葛着,因此有了那么多的相似。读到简媜的时候想起了一个日本的清淡的女子——清少纳言。这个日本平安时代与紫式部齐名的才女,更加清静淡雅好像是春季树梢上落下的未经染色的樱花花瓣。曾经读了一点《枕草子》,周作人的译本(呵,只有周作人才能去翻译这样的文字吧),眼和心都是淡淡地掠过,因为都是琐碎而平淡的小事,像门口阶前一只猫打呵欠的慵懒,像夜半披衣而起沐月华的恬淡,像一颗花骨朵未开即谢的感伤,像深夜里一杯凉开水的温度——在唇齿间徘徊着透明的味道。简媜和清少纳言,她们其实是有点相似的女子——在读《水问》的时候我这样想。都有太过纤细的神经和太过敏锐的知觉,只是生在富贵之家的清少纳言不会有简媜那样多的感慨和体悟,因此她的表达里从来找不到尖锐和锋芒,只有和顺的恬淡。
      虽然西安没有京都奈良那样温婉的气质,也不能找到一个像清少纳言那样的女子让我去想念,但是我在西安还是品尝到了那种古典的韵味,流连在历史中忘记归路的失忆,类似于流连在简媜那既非散文又非小说的文字里忘记了来路的惆怅。古老的诗经是不是在吟唱着采莲女的欢歌?华彩的汉赋是不是在讲述洛阳纸贵的传奇?哀怨的唐诗是不是照出了杨玉环凄惶的背影?古典的情思和历史的追溯,简媜也在《水问》里追索着什么,她写“悲赋”作“碎词”吟“断语”咏“化音”,从自然的美丽神秘到人间的疼痛艰辛,她一一书写。每个字里都是古典的清韵。
      
      
      古语云:一月气聚。二月水谷。三月驼云。四月裂帛。五月袷衣。六月莲灿。七月兰浆。八月诗禅。九月浮槎。十月女泽。十一月乘衣归。十二月风雪客。
      许多人是因为一句“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头?”而记住了简媜
      《四月裂帛》是简媜《女儿红》中第一辑“暗红”中的开篇。初读时我并未读懂,只觉得文字让我惊艳。及至几个星期以后的今天再次打开书,才发现了作者玄心洞想的一丝痕迹,也只是浅浅的,并不深入。
      下面摘录简媜《四月裂帛》中的一段文字,与大家共享。
      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
        近郊山头染了雪迹,山腰的杜鹃与瘦樱仍然一派天真地等春。三月本来无庸置疑,只有我关心瑞雪与花季的争辩,就像关心生活的水潦能否允许生命的焚烧。但,人活得疲了,转烛于锱铢、或酒色、或一条百年老河养不养得起一只螃蟹?于是,我也放胆地让自己疲着,圆滑地在言语厮杀的会议之后,用寒鸦的音色赞美:“这世界多么有希望啊!”然后,走。
        直到一本陌生的诗集飘至眼前,印了一年仍然初版的冷诗,(我们是诗的后裔!)诗的序写于两年以前,若洄溯行文走句,该有四年,若还原诗意至初孕的人生,或则六年、八年。于是,我做了生平第一件快事,将三家书店摆饰的集子买尽——原谅我卤莽啊!陌生的诗人,所有不被珍爱的人生都应该高傲地绝版!
        然而,当我把所有的集子同时翻到最后一页题曰最后一首情诗时,午后的雨丝正巧从帘缝蹑足而来。三月的驼云倾倒的是二月的水谷,正如薄薄的诗舟盛载着积年的乱麻。于是,我轻轻地笑起来,文学,真是永不疲倦的流刑地啊!那些黥面的人,不必起解便自行前来招供、画押,因为,唯有此地允许罪愆者徐徐地申诉而后自行判刑,唯有此地,宁愿放纵不愿错杀。
        原谅我把冷寂的清官朝服剪成合身的寻日布衣,把你的一品丝绣裁成放心事的暗袋,你娴熟的三行连韵与商簌体,到我手上变为缝缝补补的百衲图。安静些,三月的鬼雨,我要翻箱倒箧,再裂一条无汗则拭泪的巾帕。
      
      简媜是那在台湾宜兰水岸边看圆日沉落瘦削成清寂月光的女子,就是那以一支笔证明自己人生的痕迹的女子。执一卷经文静静诵读,然后抬头轻叹,尘缘不解为何?只缘身在此山中。
      
      
      5月18日0:59补充:
      节目配乐:
      1、陈悦《乱红》:绿野仙踪
      2、陈悦《乱红》:梅花三弄
      3、陈敏 Feel the Moon
      4、《东方班得瑞 》:片片枫叶红
  •     文艺小青年呐~
    甘心你做我的茧、
    不许自顾自的流泪
  •     值得借鉴,新巧,令人耳目一新的遣词造句,但不免有雕琢的痕迹呢。
  •     不过我还没将尘曲看完。大概翻了一下,我在读安妮的蔷薇岛屿
  •     簡楨的文字錘鍊功夫真好,處女作的文字還很青澀,難得,但後期轉向了
  •       很欣赏她,文字太细腻太耐读。
      
      爱字不易写,但愿你湖心风纹,勾勒一笔一划.且让萍水相逢的,在湖畔栏杆,拟下他们的约誓.
      
      且让相识的,用你的神话湘绣成他们的嫁纱.
      
      让常年分离的,偶然相聚.
      
      让幽怨的,冰释所有的尘土泥沙,让他们知晓,聚是一瓢三千水,散是覆水难收.....
      
  •     【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很有味道。不过一滴酒中有无数葡萄的精粹,何必回去?
  •     跟少女简桢Say Hi~ 说句俗话:别给孩子买《好词好句》了,就读《水问》吧。
  •        (一)
       中间反反复复的缘由是什么,早已模糊淡忘。
      
       初遇,是小学时看《读者》的惊鸿一瞥,《一竿冷》,是冰天雪地里一场山与水的对话,哲思巧辩,一首家喻户晓的《江雪》倒也被作者品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惊才绝艳,成了记忆里一场不谢的文字筵席。
      
       简媜,缓缓念来,确是温婉动听的两个字,又莫名地存了几分好感,呵呵。你看,最初的好感就是这样的任性和莫名其妙,不过是些没用的童年记忆和什么根据都没有的名字罢了。
      
       不过倒也和那时的她颇有些契合。看:
      
       【“天空是蓝的,飞机在太平洋上空行走,你知道太平洋是什么颜色?你一定以为天蓝色?错了,翠绿的!从飞机里往下看,太平洋的鱼在你的脚下跳来跳去……”
      
       我恐怕是因为这段话才动心的!到底是因为他还是因为翠绿色的太平洋?我分不清楚了。】
      
       莞尔,其实也是一点用都没有的东西吧,但是,却依然有着奇迹般不可思议的诱惑,是细腻敏感的少女心,亦是不可说、不能诉的似水柔情。
      
       (二)
      
       这一卷薄薄的小书,随意读来,倒也颇具微风般淡淡的惬意,像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的一次远足,惠风和畅,天清气朗。
      
       关于植物的自言自语呢开篇是,相思树、面包树、天堂鸟、含羞草,不一而足,还有白千层,好独特的名字,而台大的校园是否当真这么蓊蓊郁郁?未免好奇:)
      
       亦有着每一个平凡的“我”们都曾有过的困惑:
      
       【——我已然开始长年的迷途,生之命题封锁我、觥筹交错的知识酒杯灌醉我、爱与欲的逻辑困惑我、生活的桩木打击我……,我来到这里,与你对坐,你是否愿意提示我,哪里是黎明的东方?】
      
       华丽的修辞固然能够引人入胜,但能让人真正产生触动的或许还是还是那些你我都曾经历都将经历的共同的生命的历程吧。
      
       开头的开头,是我们在走,那些踢着可乐罐一边说着远大的梦想,和耸入云端的豪情壮志的岁月啊,一切都已远去,惟一记得的不过是,那时我们都很年轻,谁说不是呢?
      
       【生命的历程中,其实也有雨季。所有的豪情壮志都在一剎那间被打湿了】
      
       痛苦的生命中,这艰难问题是否也横亘在每一个迷茫的人心中:
      
       是梅雨连绵的雨季,所有的一切都丧失了原本的模样,哪一条路都似乎光鲜亮丽,只除了——你脚下的哪一条,尘土飞扬,不好看,不动人,看不到未来,看不到终点。沉默的道路蜿蜒向前,有点不敢确定地迈着犹豫的步子。呵呵,或许吧,但是毕竟世事皆如此,世人皆如此,你看不到我的苦处,我也看不到你的苦处,彼此羡慕和惋惜,空嗟叹,倒也只有相对苦笑。
      
       【也许,世间没有一条路是天生的完美,也正因此,每一条路都可能创造出完美。】
      
       路的那一边是怎样的风景,不走过去又怎能知晓?
      
      
      
       【上帝,我从来不信。但此刻,我求。如果安排这只巨兽,是为了发泄的愤怒,我相信,这巨兽体内也暗藏了的仁慈。如今,我站在池畔,当它是最温柔的心脏,许一个最奢求的心愿。把微笑还给曾经哭泣的人,把健康还给受苦的人,把生命还给热爱生命的人。当这枚硬币投下,我期待听到的心声对我慷慨允诺:让阳光,回到阳光不到的国度。】
      
       让阳光,回到阳光不到的国度。此刻,愿能身在温柔国度,这是涉世未深的少女对这世界致以的最虔诚的祝福,是善良易感的心灵对这世界发自内心的深深悲悯。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 必得以死来句读。】
      
       情深不寿,抵死缠绵,只此一句,叫人心心念念,永生难忘,准确、有力,而击中要害,而我也绝不是才在这里才第一次读到它,笑。
      
       【人们的世界没有错,错的一定是星空,那种无法跋涉的寒冷,总让深情的人错足。】又是那样惊心动魄的美而淡薄凄凉。
      
      
      
       一路跟来,跟随着年少的她去看花,春日里繁花似锦,姹紫嫣红,去望树,沉默的枝桠,笔直的枝干,挺拔的姿势,赏校园落日溶金的迷人日暮,品旅途中的偶见偶闻,伴她的情绪时涨时落,随她的脚步时快时慢,年华正好,风景依旧。
      
       只是,有时候也想,这样的女子,若我们今日邂逅,她依旧是那时的她,年轻而又多情,敏感而又坚强,温柔娴静,清清淡淡,是台大校园里那一个四处窜课而又一样害怕考试和点名的女子,该多好?
      
       【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所有的年华都会老去,我只是惆怅罢了,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存在有一条大道去收集年轻时候那些热烈如雨点的脚印,去谱下疯癫时乱吐的音符,也去存盘日常生活的只字字组,断简残篇。我的心中也有这么一条大道,那是我年轻岁月种种美丽种种天真的储藏室。那儿保存着小小年纪时,辞句鲜嫩的诗之原稿,也有情书若干,以及不可思议的极喜极怒极乐之若干。而我的大道上更有两排高大的大王椰子,把天空撑的愈来愈高,愈来愈蓝,于是,湛蓝是封面的颜色,白云是拭净的布,雨是洗尘的水,然后,风去烘干,太阳去晒亮。于是,我的诗词原稿,情书若干,便不易发霉,不会有书蠹。
      
       于是,我便永远年轻。】
      
       是了,也是这一册《水问》,不系乾坤系流年,以文字为丝绳,已然系住最美的年华和最绮丽的情思。
      
      
      
  •       简媜《水问》封面便是“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我也不知我是否懂了,但总知,确是有一点相触与启发的。  “《水问》是简媜第一本书,以清纯的少女心怀叙说大学校园里外的人生幻化,笔触自然且富创意蕴”(编辑语)。的确是如此,以“花诰”为头的散文,特别是前几篇,充满了少女情怀,浪漫且细腻,那欢腾的文字仿佛是少女的笑靥,眉间含羞,却又如兔般往前跃去,渐渐不见,但那如泉间逝水的笑语却回荡在耳边,久久萦绕,不能忘绝。这时的简媜,该有多美啊!  此后,忧伤渐渐占据了她的眉头,但她是天鹅,忧伤也是美的。何况那忧思中饱含着对人生大问的思考,这是一位思想者在行吟,唱出她的疑惑,也一步步在解惑。思想的确是有不可估量的力量,它能让不美变美,且愈加迷人,思想者如简媜,愈看愈是迷人,却又不是摄人心魄的媚,倒是醍醐灌顶的清。  这样的散文,是值得细看的,欣赏的不只是那如指间流砂不可触摸的文字的美,而是那其中欲跳脱而出的思想者的种子,她如花神将美散播于大地,让你捡拾——不过,你要是一位有心人。  现在,也只有简媜,能将愈见平白无力的散文写得如此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你,是真正的以柔克刚。
  •     她的文字很秀丽。情感很直接,优美吧,我正在进一步看哈。那一句申请若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句读就是出自她,于是我便去读她了。
  •     喜欢简嫃的文笔,不过早期的文读来颇觉矫情~
  •     温暖干净,朴实真挚。
  •     没有一滴酒,可以回到当初的葡萄。
  •     很忙的时间里零零散散重读或新读了一些简桢的书,简桢的散文,词藻丰富但不华丽而是有力,内容也有散文固有的虚空化毛病,但不是空洞,是实物的飘渺。六七年来很多个深夜给了我很多力量。那篇《荒野之鹰》陪我度过了无数个踌躇满志又心凉凄凄的深夜。 简桢的矫情是值得收藏的比较高级的矫情了~
  •     其实一开始买这本书 是因为它的名字 我喜欢水
  •     文字细腻而柔美充满了少女所向往的知与不知留与不留的迷离情思,空灵但也许由于我本人的肤浅总有种浮在轻烟上的过于缥缈感……文字功力的确是难望项背的
  •     “我的爱情是一部'水经',从发源的泉眼开始已然注定了流逝与消逝,因而奔流途中所遇到的惊喜之漩涡与悲哀的暗礁都是不得不的心愿”. —简嫃
  •     我最初知道她也是因为《读者》上的那篇《荒野之鹰》,初读简媜,是一次意外的惊喜
  •     我也是最近才读。我觉得蔷薇岛屿有点属于是旅行日记。
    我是比较喜欢那种图文并茂的。听很多人说素年锦时不错
  •        简媜的文字,如天女散花,却浸润着深刻的情谊。
       她是个文字把玩的高手,语句例如:“今夜的天空是手染青布,鎏云精雕细琢,我想成为风的一部分,向青天泼釉。”“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
       她的情感不如三毛般倾情平铺,而是在有形与无形间淡然旁出,热烈的时候读三毛,宁静的时候才能读懂简媜。佛在我心的时候可以读懂简媜。
       这是个遗世而独立的女子。
  •     读到台大的醉月湖记载着一个关于一名深情女子投水的传说,便为她写故事,简帧如诗。
  •     最喜欢 那人走时只有星光送他
  •     影响了高中语文写作,并且至今仍能记诵其中一些金句。
  •       
      
      读这本书的感觉,四个字涵盖,渐入佳境。
      读时,开篇的文章是对于外物的叙述,一些景点或是花草。阅读到后面,文辞越臻于成熟,也许是作者创作时期渐渐推后,开始具备张力与杀伤力。
      命题篇《水问》,通篇大气,酣畅。情深意切,感人肺腑。文词间功夫让我惊艳叫绝。
      另一篇《心灵之河》让我仿佛当真涉了这河,灵魂得到了洗涤。
      于是乎,初读简媜,似一场委婉却意切的邀约。
      
      
      
      
  •     嗯,我期待着呢。话说你喜欢仓央嘉措吗?
  •     嗯,就是从尘曲里知晓简媜,然后再找她的书读的。
  •     呵呵,谢谢这句温暖到内心的话。
  •     简嫃学生时代的作品,像同样年龄的我们,飞扬不羁,充满生命早期的力量。至于有些朋友对之中文字浮华的评价,我对此并不介意,甚至反而赞赏。就是这种飞扬激荡的,弥漫着少女风华的风格,带一些略有稚气的沉思,才是对那个年龄真实生动的反映。
  •     文字很有诗意又带着年轻的喜悦
  •     少女情怀总是诗
  •     不巧,我也因那篇文章初识这个倔强而智慧的女子
  •        这本书是我高二读的了,现在已然大二,那是我对生活有很多烦恼,而且我生活的小城世俗化,体制化又太多了,老师曾推荐过这本书,那时我不知道读什么,就拿来读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人情世故的看法能在这里得到解答,不过一篇篇文章真的好痛,现在想起来很多文章像是刀子直接划在心头,很触动心灵,但也使心灵受伤。不过,这本书扔给了我很多激励,像题目那句话,在高中那个灰暗的年代给予了我很多能量,不过现在想想可能正能量的成分没有现在很多励志文多吧。
       读过这本书后感觉对我有很多影响,可能和我那时读过的书很少有关吧,读完这本书我有种自然而然的想法想要去读《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那本书佛家的成分比较多,想要从那种读完书比较压抑的的心灵状态下走出,(好像这也是简媜的路?)后来机缘巧合直接看了《空灵》,也是简媜的。书很薄,到现在为止我翻过很多遍,这本书要豁达一点,关于时间流逝的自然规律的诠释更为轻松点,让人有一种释然感。而读罢《水问》我总会喘一口气,里面有太多的震撼。
       简媜在书开头说:像每一滴酒回不到葡萄,我回不到年少,也许,他也想走到追溯青春之路吧,可就像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所说:我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这两人写文的心态年龄阶段虽然不一致,可至少我认为表露出青春虽然有一种蓬勃的张力,可这个阶段或许也是和现实碰撞最为多的时候吧,也许正因为此,才造成了青春文很多留露出了淡淡得忧伤?
       没有准备,突然兴起想要写篇书评,这也是我第一次写,混乱的逻辑请各位见谅。
  •     首先,我要收回当年看《女儿红》时对简媜的评价,不知是我年纪渐长的关系还是什么,当年觉得她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却深深迷恋上她笔下的文字节奏,有一种缱绻的温柔,恣意的愁。而且现在再看她的句子,非但不觉得矫情,反而觉得句句戳心,撇开这本书收录的文章不谈,那句“你笑起来真像好天气”真真让人拍案叫绝,这得多大的欢喜才能写出如此妙不可言的比喻啊。堪称我见过的最动人的情话之一。说回这本书,这是简媜早年写的,记录青春时代的文字,看得出,尚显青涩,但是她这种用心观察周遭花花草草,用心记录身边山水人情,是我特别欣赏的生活态度。“文艺”从来不该是一个贬义词,也从来不仅限于伤春悲秋、风花雪月,“文艺”同样可以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善意,同样可以是对目之所及的每个生命细节的洞察与关心。
  •         其实,能在悬崖年少的时光中,遇见你,已然足够。
        
        在生命中,总有些温馨的东西,在潮起潮落不知不觉遗落在生活的孤独的沙岸。像是阴霾气氛中教室里少年突然灿烂的笑容,或者冗长的文章中突然欣喜的美丽句子,那样令人惊讶,也令人从内心微微笑起来。任是潮来潮往的日夕,任是动息不止的涡旋。任是悬崖风铃的年少,任是青灯黄卷的迟暮。那一捧清浅却一直在。
        
        人生本来就是诘屈聱牙的文。清踏的跫音一路过去,最后洗落我一身红尘。似一桩深情的悲剧,必被以生死句读,才能来的铭心刻骨。
        
        于是觉得,万事到头来,都摇落。
        
        心里的有时候会同她一样觉得:认识你愈久,愈觉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中一处清喜的水泽。几次想忘于世,总在山穷水尽处又悄然相见,算来即是一种不舍。行年渐晚,深知在劳碌的世间,能完整实践理想中的美,愈来愈不可得,触目所见多是无法拼凑完全的碎片。再要苦苦怨忿世间不提供,徒然跟自己倒戈而已。想开了,反而有一份随兴的心情,走到哪里,赏到哪里。不问从何而来,不贪求更多,也不思索第一次相逢是否最后一次相别。
        
        光阴没有两岸,不会有谁一苇渡之,更不会有人普渡慈航。我们也不用以沧桑为饮,以年华果腹,岁月不是锦衣华服,时光不是锦帽貂裘。一语成谶更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无论是行吟者,或者放牧者。菲薄流年,太阳会破空而出,清清朗朗照在寒冷的生命河川。而我们的生命,纵然干旱炙烤过,洪水淹没过,火焰燎原过,冰雪覆盖过,可是不曾枯槁过——遇到爱就能再次当绿。
        
        青山月明为你网一江星斗的日子,皓首穷经为你摘一朵诗情的日子,落日余晖为你羞一海霞色的日子。抚掌大笑,开怀痛哭,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之后,于是就成了,你的阳关在我地球的极西,我的斜阳更在你的斜阳之外。没有誓言,没有承诺,在面前横亘的是时间空间以及干干净净的缄默。天地自在荒老。海石自在枯烂。
        
        路正长。
        
        总有回家的人,总有离岸的船。迷失的人会继续迷失。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最後,谢谢简媜的文字。
        
  •     别人的十八岁
  •     她怎样的风格 最近在读亦舒 不过看到很多人都在说简桢
  •     那句话我在尘曲中看到过。挺喜欢的说
  •         第一次知道她,是在高中时的《读者》上看到她写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似乎是《荒原之鹰》吧。那时,我不知道她是哪里的人,多大,什么信息都没有,所以当我看到页面上的那张配图,穿白色纱质上衣,向着黄昏的天空闭着眼微笑的女孩时,真的就以为她是如此的年轻,如此的轻灵,不染尘埃。后来搜她的资料,才知晓她是长辈。之后,又在别处看到她一张人到中年的相片。四四方方的桌椅,捧着一杯香茗,嘴角一抹笑,身子斜斜地靠着,淡然温和却隐含一丝锋利。当时就在想,这位女作家真是优雅非常,一株凡世的兰花。
        《水问》是她的第一本书,属于她纯真的少女时代的一种纪念。她说“让《水问》是一滴问号之姿的水 请她随着河床日夜奔赴 奔到天与地泯 悲与喜无的地方 大海自会为她解答”。
        简的少女时代,是敏感的,第一次走在椰林大道上,会走到一半,退回到原点,因椰林大道的笔直笔挺而感到害怕;简的少女时代,是细腻的,在文学院上课,会从每个窗口里望见一幅幅美丽的画,有的时候仅仅是一片树叶,一支粉笔,都会在她眼里成画;简的少女时代,还是温暖的,突然想吃傻瓜面(台湾面食)去约好友,打开门,友人脱口而出“一起去吃傻瓜面吧”;简的少女时代,还是诗意的,时常去醉月湖(台大一处景点)晨读、漫步,去只知道一个站名的福隆听海,而踏月而归更是常有的事。简的少女时代,是一部水经。流程与消逝是早已注定的,那么途中奔流所遇到的惊喜之漩涡与悲哀之暗礁都是不得不的经历。
        总觉得台湾的女作家虽然作品大都是细腻绵长,温温柔柔的,但是她们本身总有一股倔强与锋利的光芒。简以前不叫简媜,而是简敏媜,嫌名字太累赘,去掉了中间的那个字。友人都说,还是以前的名字柔和一些,这个名字读来太过坚硬,不似女子。简依然故我。就如清洁透亮的水,就算能绕过礁石阻碍,容纳万物,也从不回流,直至干涸。
        想起最初读到的她那篇文章,那时她在联考,自己租了个小屋子复习功课,考完之后,所有的资料似乎都被她一把火烧了(不知有没有记错),她就在一旁驻足凝视,似在告别。填志愿的时候,不顾老师母亲的反对,坚持报了离家很远,难度又高的台大,想去寻觅更广阔的天空。
        简,就是那一只荒原之鹰。不断地飞高再飞高,然后锁定目标,不顾一切地俯冲而下,那么得一无反顾。
  •     哈哈,我就纯文学欣赏吧,
  •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者,高一时在《读者》上因为一篇文章认识的,很喜欢她对于生活的热忱和活力,行文流畅大气潇洒,非常合我胃口!
  •     是从高中时就很喜欢的散文女作家
  •     我其实蛮想了解仓央嘉措的一生的。
    不过已过百余年。历史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啊。
  •       初入大学时偶然看到,在满满的迷惑 焦躁中,犹如淡淡的清水带给我舒服……
      
      慢慢地 也会在上课、自习的时候 看看窗外,是不是叶子又绿了一些,有没有新的花绽放~~一步步 生活节奏慢下来了 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不得不说 在那个还不知道如何看世界的年龄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        不系乾坤系流年。聚是一瓢三千水,散是覆水难收。
      
       用了不是很长的时间读完了简媜的《水问》,书的节奏很快,字字铿锵。曾经在二十多年前的台湾大学中文系,一位叫作简媜的女子执笔写下了第一本书,取名《水问》。因七堇年的《大地之灯》了解到简媜,那些句子一眼就爱不释手。整本的散文,我一连读了她的三本,回过头来还是《水问》最是触碰到心灵的跫音。或许因为这本书是那时和我们一样年龄的她写成的缘故吧。也没想到有一天看散文会整口气地一次性读完,书的封面告诉我们“当三毛离我们远去,现在我们枕边放着的,是简媜”,床头书应该是慢慢读的?
      
       单篇《水问》是经典,后人难以超越。我勾画了几个十分喜欢的句子,告诉朋友这些文字很好,他读完了之后便说怎么会是只有这几句呢,“我觉得全篇都应该勾画”。
      
       《梦游书》不取自于这本书,我在别的文选里看到,也要提一提。那么长,可以一口气读完,所以这些文字是有魔力的。原来七堇年的文字像简媜,两位不同时代的女子。同样的执着的无悔,留下句句美言,如愿成了作家。或许是我们不为人知的苦茗,诉说生生的沧桑,以飘零作归宿。让我们仰止。
      
       虽然“绝美是无法收藏的”,我愿为她为这本书写点东西,让时间成全她的故事。
      
       谨作摘抄。
      
      
      
      1.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2.松木善于针砭,相思则一树的梦句,爱自言自语。
      
      3.生命是一场冤枉。
      
      4.而我深爱着,爱那一份饱尝风霜摧折却尽力维持的生之尊严。
      
      5.美的事物,总让人不必思考地便直接面对。
      
      6.生命像是个钟摆,不得不开始,不得不在死亡与疲惫之间摆动,然后不得不停止。如果生命是个钟摆,至少我们还可以画一道漂亮的振幅去发觉生存的喜悦。
      
      7.生活是一个刽子手,刀刃上没有明天。
      
      8.年少时爱做泛舟长江的梦,向往独钓江雪的悠然,也爱江海寄余生的浪荡。有时,可以对一条喘息的小河想象无尽浪漫的旅程:从《山海经》出航,随《水经注》蜿蜒,歇息于诗词软湿的草岸,醸唐宋的酒,对李白的天空。
      
      9.抽刀断水水更流,唯有水是真心。
      
      10.不系乾坤系流年。
      
      11.用来系山峰云岳,作为我游憩之层。用来系飞瀑流泉,作为盛水之坛。也系初日之光,以为羽翼。也系落日云霞,以裁衣。月牙儿无梯沿绳而上,有风飘然,趁机抖抖,一身尘埃羽衣。闲观人间而眠,自有夜,覆我以星被。
      
      12. 前身今世,都要是认真的灵魂。
      
      13. 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
      
      14. 春到芳菲春将淡,情到深处情转薄。
      
      15. 聚是一瓢三千水,散是覆水难收。
      
      16. 水希冀化成云,云渴望回到水,大约只是为了念旧。
      
      17. 爱是一种迷信。
      
      18. 生前贫迫,死后哀荣。
      
      19. 没有一条河流不是孤单地曲折着它自己的路程,正如没有一个人不是独自地在收拾自己的脚印跫音。
      
      20. 人生的艰难我们都懂,懂得百般的不能割不能舍只能收在自己心头,思也罢,忆也罢,这一路漫漫人生,都不忍去问彼此归期。
      
      21. 爱是一门艺术,需要天赋也需要学习。
      
      
      
       她这样描绘了文学梦,寂寞不是因为听不到掌声,是不知道自己的罗马何日盖成。
      
       以方文山的诗作结。“开始像猫一样 的偏爱 苹果牛奶/偏爱 你也偏爱的那杯 浓郁香醇的未来”
      
      
      
      
      
      
      
      
      
       二〇一〇年三月
      
      
      
      
  •     猪~你是我的小猪~
  •     尘曲也是。是讲亲情的吗?
  •     把七宝楼台拆开来不成片段,分明是才华横溢,但是才华都被束缚在了不通顺的语句和杂乱无章的行文里……真是可惜
  •       如果,有醒不了的梦,我一定去做, 如果,有走不完的路,我一定去走; 如果,有变不了的爱,我一定去求。 如果,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让我回到宿命的泥土!简单的话,却给我另样的体会,把一个女人的痴与爱写的如此美好
  •       是有多少盘总曲折才能造就这样的女子
      
      初识于相忘于江湖,而后踯躅于四月裂帛
      你是如此令我惊喜
      
      是只一个妙便让我止于心却不止于信的人
      从未有人给过这般如此诚挚的奉认
      而唯有你,让我看到了桥那边清洗的菏泽
      
      是不是.......
      是不是.......
      是不是.......
      
      戛然你的才气,怕是永远不得这般要领
      那段话是如此莞尔,让人沉没
      此间只你一人,深得这玉帛敖泽
      
      罢了罢了
      虚无缥缈不定你满心欢酌,或许更赏心宿醉酩酊毫不遮掩
      其实是有多诚实,不过是女子
      
      却是此间最后的暗涌潮明
  •     嗯,我买了这书,还只看了一点,耽搁了。
  •     三毛是三毛的虚伪,简禎是简禎的真实
    呵呵,我还很不知道一个跑去撒哈拉生活了那么多年的人虚伪
    简禎的文字太过苍白,一股浓浓的为赋新词强说愁
  •     那年我十七岁,觉得简阿姨谈恋爱都这么洋气。
  •     觉得开始的章节像写景的作文,但是后面描述到水问的一篇,真真是碰到了我的心。当初是为了美丽的茧而读的,总的来说用了三个小时,觉得有点审美疲劳,加上这是她早些年的文章,所以不够深刻(虽然我刚大一)
  •     文字很美。
  •       简媜绚丽飘忽却苍白,过于刻意雕琢了
      扉页把她与三毛相比,实在不恰当,三毛的文字流浪遍万水千山的的宽广,撒哈拉的深沉,其实倒是和龙应台更像些,而简媜最多算是闺房伤秋罢了。
      
      
       “如果,有醒不了的梦,我一定去做, 如果,有走不完的路,我一定去走; 如果,有变不了的爱,我一定去求” 很喜欢这句话
  •        最初结缘简嫃,即是《水问》一章。以文字冠冕一桩口耳相传的深情,明知无解的徒然询问,字里行间却是宛然撷落樱一瓣于三尺寒潭的幽冷芳馥,读来音韵泠然,纸上铺陈一笔一划皆是风露清愁。因而我亦极自然地认定,这写下“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的作者,定然是洲渚沙汀,蒹葭丛茂,放舟水湄,自秦风古卷中走下来的春秋女子,身后应有一练淡墨横拖的澄江,悄然隔断世间扰攘红尘。
       及至读她的《夏日绝句》,又为她纯然稚子般的跳脱口吻所微惊而失笑,原来自己心目中这不染人间烟火气息的女子,一样热衷于以幼童般活泼可喜的视角串联生活的细节成章,竟是无端又添了几分亲近之感。想来生长于宜兰清静乡隅的简嫃,原本便是如此灵性天然之人,而负笈台湾大学的经历,更平添了她沉静哲思的书卷气质,如此,方有这兰心蕙质女子笔下的锦绣文章。
       “花诰”一卷,初读字字有着新鲜热闹在其中,是大学生活渐次展开眼前所见蓦然宽广的欢喜,被敏感的心灵折射到校园中的一花一树,于是沙中见世界,花内见天堂。再读时,却也读出了几分少年心事的脉脉轻愁,以及无端惘然与释然的交相迭替。贯于全书的,原也是这样一场反复的执迷与顿悟,以少年的敏感和忧愁织游丝为网自缚,复凭依对自然同生活的挚爱,提灯盏于迷惘中寻觅前行的方向。甘心在变幻无端的世界里做一只专属自己的茧,同时却又不能抛舍对真理的渴求;将爱珍重视为造物的恩赐,却又因过分清醒明晓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而不得前行。我们也都正经历着这样矛盾而优美的年岁罢,只是再如何的悬崖年少,终是能一步步攀越的,如她所言,这便是生命的恩泽。
       简嫃当是极爱水的,她曾在文中提及一位相契故人,言他是自己人生行路中一处清喜的水泽。这譬喻妙极,想来那位挚友自然是光风霁月,令人望之如临水照花之人,是可以无语相对相看两不厌的。而她亦曾以少年口吻作沧桑之语,讲若她有朝一日行至生之长路尽头,愿托身一方水泽,以水的脉脉温柔作自己最终的归宿。这话自然也有些为赋新词的意味,然而却别是一种宁静洒然,仿佛午后于青藤垂挂的窗帘罅隙斜斜投在地面的日光,一笔笔描摹出人世的散淡况味。
       诚然如简嫃言,《水问》可算为她的一部“断代史”,历历铭刻着生命中不可多得的风华岁月。这装帧素朴的单薄书册,原是她就读台湾大学时所写文字的小辑,因而此书虽然与她日后的文作相较要青稚许多,却也由此与我们更见心境相契。这水色三千尺,原是少年光阴的底色,春朝秋夕,清朗如故。
      
  •     那时的她,太美好
  •     最喜欢的书之一
  •     我也要开始读安妮了,我都没看过,哈。
  •     水希冀化成云,云渴望回到水,大约只是为了念旧
  •     少女气
  •     对于简楨散文我很相当多的感慨,很多句读想真真实实记录下来。但我实在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无论我的文字多优美,而在简楨这里,永远逊色很多筹。总之,简楨是我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再多写似乎让人有深深的自卑感
  •     只有鹿回头的时候,我的鸽子树才会飞
  •     很喜欢。推荐。
  •     受某个人的影响,我开始喜欢上jianzhen的文字,这本里,尤其喜欢叶子的风骨那篇。文字是我喜欢的风格,清爽。
  •     不。
    三毛是三毛的虚伪,简禎是简禎的真实。
    深刻又是什么?
  •       童年的记忆里,有一位托儿所(现在叫幼儿园)的老阿姨(现在叫老师),慈眉善目,脸上总挂着笑。每天午饭后,小朋友都要拿着饭碗排好队,由她负责把凉白开水倒在每个人碗里。每次她走到女孩子面前,都会一边儿倒水一边儿说,女人是水做的,小女孩要多喝水,长大以后才会出落得水灵灵地惹人爱。那是我所接受到的有关女人美丽话题的启蒙教育,现在的我,少吃顿饭可以,不时刻喝水的话就要抓狂了。
      
      一向认为写诗和散文的女作家都里里外外地透着矫情,绝大部分属于无病呻吟,就跟琼瑶阿姨写言情小说,一句为什么,要连问三遍,才显示得出的确要问的是为什么,而不是有什么。年少时的我,却未曾逃脱过矫情的桎梏,我喜欢矫情的文儿,矫情的字儿,比如林文月、张晓风、席慕容,还有简媜。
      
      六十年代初出生的简媜,长在台湾宜兰县,那里依山傍水,人杰地灵,养育了这位聪明伶俐、多情善感、坚强独立的女子。如果说出身于北大中文系是文艺男青年的骄傲,那么出落于台大中文系的女子也毫不逊色吧。如果说北大末名湖是滋养无数男子佳作的源泉,那么台大醉月湖也是孕育简媜水样女子的温床。她在台大四年的思绪畅想,凝结成这本散文集《水问》。
      
      简媜的文字给我的印象是卷着一团水气而来的,有些是水珠般的透明,有些却是朦胧中裹藏着坚硬。无论是书中的花诰篇,还是水经篇,都把她青春柔媚的对花草,对生灵,对自然,对生活的小小爱恋倾吐无尽,她是有大爱之人。书中的悲赋篇、碎词篇和断语篇,又能映衬出她心底那已结成冰的水,依然透明,却坚硬无比。对于少年丧父的简媜,风华岁月里细密的心思远不及生活的苍凉来得铭心刻骨。如果读到尾篇化音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简媜青春爱情的痕迹,她以凤凰涅磐之喻来对曾经的爱情说再见,我猜她爱过的那个青年男子的名字中有一个鹏字。
      
      书封上有一行小字,当三毛离我们远去,现在我们枕边放着的,是简媜。三毛也是我的大爱。简媜和三毛还是无法比,她们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生活阅历带给我们新知。余光中说,如果把台湾散文世界里的女作家,按十年一旬划分的话,简媜是第五旬,林文月和张晓风分列第二、三旬,第四旬是廖玉蕙和陈幸蕙,三毛根本不在散文世界里。就算她也在的话,枕边同时放两本不行吗?干嘛要换掉?健忘是人类无法治愈的顽疾。
      
      多雨的宜兰县盛产蕙兰花。简媜,犹如一朵沾满晨露含苞欲放的蕙兰摇曳在华语散文世界里,她的路还蛮长。
      
  •     非常美的词藻,不过现在来看不算是很喜欢了。
  •     “此去,此去经年,千山万水,永不相离,生老病死,永不相弃。” 果然是第一本书,词藻华丽到让人有点想要快点翻走的冲动,但其中学生的气息又那么鲜明。让我想起我妈的日记。
  •     她的文字很美妙。
  •        我该知道“聚不过是一瓢三千水,散是覆水难收”,又怎么会想着“回去”呢?又怎么回得去呢?你又是否明白,对于你,我的意志总是这样薄弱,甘心当一枚棋子。而你对于手中的棋子,毫不留情。简帧不也说了吗,“我仿佛窥见我一向心爱的处子原来是一个奸淫的荡妇,又仿佛我所侍奉的旷世英雄原来是暗弑他人以自保的懦者。”我又怎么会不明白。我也责备你怎可如此自私。某一瞬间我突然记起你的善变,于是我知道那不过是你一时的想法,而你将他化为语言,这真是一种错误。说了是错,是自私。而我错在“哈姆雷特”,我总是这样,我内心渴望的总是不对的,我不够坚强。我看到的龌龊被我弃之于角落,剩下的美好替我圆了慌,我在这样的谎言中一路犯错。你的错误伤她人,我的错误伤自己,她人却是我。“她并非不知道人间有一座罪恶的深渊,而她愿意去肯定那美的存在,善的一面。如果四周都是虚情的假象,为何不让自己成为唯一真的化身?”所以,我仍然说,“我们的错误乃为了雕琢生的精萃,我们都无罪。”只是我真你虚,你真她虚,虚虚实实,互相伤害。倘若还有一颗怜悯之心,你真不该用她人对你之“虚”伤害以“真”待你之人了。
      
      
      
       从简帧那儿读到一句话,我亦想认真地告诉你:爱是一门艺术,需要天赋也需要学习,从你那里,我得到严格的训练;从我这儿,你亦应理解相待的奥秘...
      
      
  •       哭了,累了,枕边,水问。。。
      这是2009寒冬里的温暖。疑惑中的质问。。
      只是最后,没有再言语,没有再说话,所以,一切都变了。
      醒了,尽了,就都知道,不必再问了。
      他说,多愁善感的无聊了。
      我想,可能对于他是吧。
      我说。好吧。
      或许是很无聊的对话,或许是很凄然的漠然,或许是有一种近在咫尺的远离。
      早都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就没有必要在继续,即使可能是在继续,却也了无生趣。
      弥漫着的夜的繁华,也许,我能记得一辈子。
      苦苦的昂贵的咖啡,也许,我不会再记得它的苦。
      隐隐约约的,似乎,我也是这繁华余烬的一抹清风。~清醒~与我同步。记下太阳即将升起的那抹红。
  •     清丽
  •     百年之后,我与这些人都要消逝。那时,也还会有清明的飨宴,会有突然的骤雨打在民家屋顶上,只不过熬药的人换了面孔,雨中游吟的人换了步履,相同的是,仍有无家可归的心,无法根治的宿疾。 如今是一身游魂,来找百年前生。 有你的地方,才是故乡。
  •     哈哈,高一的时候喜欢这两个字背后的深意。不是悬梁刺骨的悬梁,是悬梁上吊的悬梁
  •     有点煽情,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文艺,但是一本读下来,会有点审美疲劳。
  •     简媜的处女作,我在她差不多年纪的时候看了这本,而当时的自己只会神游。
  •     我最近在看仓央嘉措传,里面解释说嘉措本意不是要写情诗。
    那是佛法诗和对第巴的怀念……
    于是我糊涂了。
  •     看过仓央嘉措诗传。就仅了解于此了。
  •     改 饶梁不错呵,余音袅袅,三日不绝。或者干脆栋梁。
    怎么起这么个豆名,有识有胆的。
  •     最佳自序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