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书评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100091855
作者:[美]埃里克·克里纳伯格
页数:340页

热浪和暴雨

1那天见到周先生,温文尔雅,有种在别人看来浓浓的不接地气在我看来却是萌萌的扎实的学究气,以前没关注过他的文章和作品,可在一刹那却陡生好感,尽管他是及拉着一双拖鞋来的,这样才透露出更强的自信吧。回头把他的文章下载。看了一篇写《热浪》的书评。觉得有意思很,遂借来读之。上周的任务就是断断续续读这本书了,以及不断在内心吐槽武汉、安徽的暴雨。豆瓣上有人说《热浪》是城市研究个案的典范。那些以前吐槽的问题终于在这里得到了详细的剖析。1995年7月,芝加哥发生了热浪事件,气温高到离谱,直接造成700多人的死亡。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单纯的一场自然灾害,那就大错特错了。700余人的死亡固然跟这场自然灾害有关,但是剖析死去的人的特征,老人居多,男性居多,黑人居多,便能揭示出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是城市隔离。孤独的社区还有孤独的个人,有的老人已经在市内死去十几日,才被人发现,有的老人一年仅仅出六次家门,有的老人在整个社区之内没有家人,也没有朋友。他们担心周围的治安,担心被抢劫,那微薄的生活费一旦被抢走,意味着之后有可能被饿死,所以最好不去冒险,谁知道那些街头混混发的流弹会不会击中自己呢?而社区隔离不是最近几年发生的,而是美国城市和社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走向,《独自打保龄球》探讨过这个问题,《真正的穷人》也着眼于基于种族歧视带来的隔离问题,而社区人的原子化又跟社区公共服务组织不够发达有关,如果他们能够有效动员老人的话,兴许老人的性格会变得开朗,对周围人的信任度增加,那么在高温期间,他们可能保持已经形成的习惯——愿意像平时一样,走出家门看看,在相对凉爽的超市或者公共广场乘凉,事实证明,在热浪期间,愿意出来的人的死亡率比较低。所以,对比国内,有时候我们觉得社区的活动有些聒噪,即使是中产社区大妈们的活动,以广场舞为代表,也摆脱不了洗剪吹的风格。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参与进来,但是换一种角度看待这个事情,其实是很值得肯定的。日复一日的坚持锻炼了她们的身体,兴许还能在这样一个兴趣团体中结交几个能够说得上话的朋友,也许阳光晒得多,不容易缺钙,衰老能够来得迟一些。这样的社区活动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其机制以及对人的寿命的影响难以看得见摸得着。但是身心愉悦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人们的交往以及亲密关系的建立就基于共同处理日常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我想,等我上了年纪退休以后,也会成为社区的积极大妈,不对,其实,现在每每有一种想去跟随大妈跳舞的冲动。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往往考验政府相关部门的应对能力。应对不够及时有效,其实是日常管理松懈不负责的反应。谁也不知道哪一天会发生什么样的灾难,哪怕每天都紧张兮兮,共同的愿望还是祈祷大的灾难不要来临,毕竟万全的准备还是低挡不住灾难的不可预测性。卫生评估员的坚定没有得到重视,消防员和警察的工作没有有效通气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应对灾害的力度,毕竟应对突发事件,时间就是生命,迟了一个小时,谁知道又有多少人为此丧命呢?想起前几年的北京大雨,对,就是在帝都,一场暴雨70多人殒命。天灾固然难以抗拒,但是总能够吸取教训想法设法减少损失吧。就在这个六月,江苏一个城市的暴雨,死了100多人;安徽暴雨,几千头猪浸泡在水中难以得救;武汉暴雨,整个城市一片汪洋,经济损失难以计数。媒体报道着几十年甚至一百年难遇的灾害。看,灾害这么大,死点人、淹点房子也是情有可原的吧。人们容易被全国人民抗洪救灾、人们子弟兵连夜奋战的精神感动,人们自己也感动在自己关心受难者的情怀中。可是,这些悲剧可以减少一些。这几十年,武汉的湖被填平,万丈高楼拔地而起,收益的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也有市民,毕竟能够购买海景房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于是灾害来的时候,湖泊蓄洪能力就降低了,城市的水泥路面不能够有效吸纳降水。生态遭到极大破坏,不仅是武汉,在祖国大部分有湖的城市都是如此。我想,要是有人能够拿到资料分析一下祖国的洪水灾害的话,毕竟也是一部极为精彩的社会学著作。3还有媒体,美国的各大媒体也是具有倾向性的。比如某家关心城市贫民和不平等的媒体,无论芝加哥的热浪多么严重,没有给予关注,我反而佩服。也有的媒体各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媒体在灾难期间最好不要浓墨重彩渲染一些悲剧事件,对公众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但是国内媒体更愿意从正面歌颂各方面的救援,其实能不能适当多一些质疑呢。大雨的图片是在网站首页的推动上看到的,说实话,朋友圈里转发更细情况的帖子有几篇,但是不多呢。方法和写法上还是有很多启迪,对不同研究者对不同地方研究的旁征博引,如何串联出自己的观点,哪些是可以反驳的,哪些是可以证实的。读着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文章也得这么来,就能剖析出当下中国的城市秩序了,顺便yy下自己的论文跻身优秀。也是蛮有趣的一件事。好的研究让人热血沸腾。记录历史也是有意思的一件事。对了,文中有一页提到,该事件过后,美国的相关部门对社区关系、公共管理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改进,幅度和效果难以度量,以我有限的资料和学识难以追溯。国内可能每次也在改进,但是每年都发洪水,每年都有几个城市顶一个水桶,每年都有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死于洪峰,每年房地产的扩展仍在继续。牵一发动全身,索性不动?灾难来了,永远是底层的人民遭受最大的损失。他们要想减少损失,只能依靠国家和管理者提高觉悟。而这个,人心难测,官心更难测。

吹毛求疵

看译者后记,态度很认真,先是硕士生群译(但却都没署名),后来译者又到国外访问,同时请教和拜访了不少专业人士,甚至作者本人。但不得不说,有些地方翻译的不是很好,尤其是专业术语和比较有专业色彩的句子。没有英文版,只是看着不对劲的时候看下谷歌图书,边看边吹毛求疵地记录一下。目录第一章 dying alone:the production of isolation原文:独自死去,孤独的社会生产isolation,翻译为“孤独”不是很好,个人认为还是“隔离”或“孤立”比较好,主要是讲社会隔离导致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孤立,而不是个人主观上的心理孤独。第二章 Race,place and vulnerability: urban neighborhood and the ecology of support原译:种族、空间与脆弱性:都市邻里与支持生态the ecology of support,翻译为“支持生态”,只看中文翻译不懂其义,翻译为“支持的生态学”或“社会支持的生态学”更好。显然,这是用芝加哥的城市生态学来分析社会支持和社会交往的。第五章 引入注目的城市:灾难中的新闻机构和发言人the spectacular city:news organization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catastrophethe representation of catastrophe,翻译为“发言人”简直是离题万里,从作者对涂尔干、莫斯及布迪厄“符号权力”的重视中不难发现,要说的是新闻机构对于灾难的符号表征,因此应该翻译为“灾难的表征”。结论 emerging danger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将emerging dangers翻译为“新危险”,应该为城市环境中不断浮现或出现的危险,“新”总觉得不当。后记 "together in the end"指的是那些死难者死后被葬在一起,除了记者没有亲人去探望过。原译为“永远在一起”,in the end翻译为“永远”感觉不太妥当,应该是最终、死后的意思吧。致谢有些人名有比较常见的中文翻译,却没采用,如Richard Sennett,当然,这无关大碍。序言P17:最后一句,翻译很不对。“我们原本也可以集体还原这段记忆,但那需要认识和检视那些我们一直习以为常和置之不理的社会现实所隐藏的真相”。原文:we can collectively unmake them,too,but only once we recognize and scrutinize the cracks in our social foundations that we customarily take for granted and put out of sight.本人翻译:我们也能够集体地揭开它们(即前一句所说的死亡状况及被忽视之条件),但是这首先需要去认识和审视我们通常视为理所当然因而视之不见的那些社会基础中的缝隙。谷歌图书只能看那么几页,大部分都看不到,虽然还有很多感觉不当的地方,也懒得去对照了。如果谁有电子版给共享下就好啦。


 热浪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