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艺术(全彩插图第8版)》书评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10069467
作者:[美]马克·盖特雷恩
页数:376页

认识艺术,让生活充满美

北京后浪出版公司近年来出版了许多优质书籍,其中《与艺术相伴》系列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本书在国内已经出版了三种不同版本,在国外更是与时俱进地修订了八版,足可见其受欢迎程度。这是一本美国通识教育的教材,原本是为了大学生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撰写的基础性艺术教科书。它概略地介绍了视觉艺术的性质、语汇、媒介和历史,并配上了几百幅来自多种文化、穿越多个世纪的图例,当然,对于艺术类的普及教材,这些只是标准配置,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的文字和配图同样精彩。从读者的反馈可知,无论是学院派的艺术生还是如我一样对视觉艺术具有浓厚兴趣的门外汉都可以从中掌握丰富的视觉艺术知识,作者运用简洁、精准的语言带领读者“闲逛”艺术大花园”的时候,还将让人望而却步的美学理论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润物细无声”地解释给读者听。我认为这本书是本年度让我收获最大的著作。作为一本教材,它没有用佶屈聱牙的深奥理论来吓退普通读者,作为一本通识读物,它也没有为讨好读者,促进销量而用过分谄媚的恶俗语言来降低其严谨的理论水平,本书在两者之间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再挑剔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裨益。理论著作的开头部分总是最难啃的,因为只有弄清基本概念之后才能对这门学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学习,所以术语的界定是最难做的工作之一。而本书作者扎实的理论素养保证了这个部分的学术含量。 举例来说,当我们提起艺术家,我们总是有着形形色色的想象标签:特立独行、神经兮兮、挥洒画笔就可以财源滚滚、不受世俗法则约束、创造的作品高深莫测、和作家一样生产的都是精神产品而毫无实用价值……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而本书在解释“艺术家的工作是什么”的时候,作者提出了这么几个解释:首先,艺术家出于某种与人有关的目的而建造建筑物;其次,艺术家要完成的第二个任务是造出不普通的普通物品;艺术家的第三个重要任务是记录和纪念;艺术家的第四个任务是将未知事物实体化;艺术家的第五项职责是将感情和思想实体化;最后,艺术家能恢复我们的洞察力,帮助我们以新的方式看世界。这六个定义几乎能够涵盖绘画、设计、雕塑、建筑、手工艺等各项视觉艺术要素。而且语言简练平实,能够让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都拍案叫绝。在每一个论点之后,作者都有相关作品实例来印证这些定义,以帮助我们消化和理解。类似这样的理论亮点还有很多,每一个章节结束后还会穿插一篇到两篇3000字左右的艺术小论文,内容涵盖了艺术家简介、思考艺术和跨文化。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本书的视野极其宽广。在我印象中的艺术通史读物基本都会沿着艺术的历史发展逻辑进行阐述,西方艺术总是从古希腊、古罗马雕塑开始,东方艺术无非就是从青铜器入手。而本书则打通了时间和空间,花了大量篇幅在当代艺术的鉴赏之上。曾经我认为当代艺术是晦涩难懂的,曾经参加一次双年展,几乎完全没有看懂其中的大部分作品。而《认识艺术》这本书则通过大量现代艺术作品的鉴赏告诉我们,当代艺术距离我们的生活再贴近不过了。在一个”照片能够完全记录真实“的年代,艺术还能带来什么?艺术还可以从哪里进行突破?这个从毕加索开始提出的命题被当代艺术继承了下去,当代艺术对于媒介和材料的不断突破,对于表达的不断创新,对于我们想象力的考验,对于我们思维能力的训练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而那些在我们看来荒诞不经的当代艺术,其实也是具有古老传承的。”抽象派“从非洲原始艺术中获得启迪;“印象派“则偷学自日本浮世绘艺术,打破了古典油画的色彩运用;“野兽派”释放了人们对色彩的感受;“达达派”对政治的嘲弄;“先锋派”对时间的理解……经过本书的系统梳理,这些看似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作品都被赋予了划时代的意义。从整个艺术史的宏观角度来看,正是由于这些作品的存在,人类才得以不断突破视觉表达的极限,创造一个个新的奇迹。当代的装置艺术、拼贴艺术直接运用多媒体技术探索人类不断异化的生活状态,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更加紧密,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生活更加麻木功利浮躁,很难与那些作品产生共鸣,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去多阅读一些通识艺术读物了,我认为本书就是个很好的选择。对于雕塑、建筑这样的三维艺术媒介,作者提出了:环绕、走进、仰望的方法,让我们搁置欣赏二维艺术的方法,从三百六十度去欣赏雕塑的美,学会整体地去欣赏空间之美。当代雕塑还对材料进行了革命:玻璃纤维、织物、花朵都进入了雕塑的领域。对于建筑,作者则通过三幢不同办公楼来梳理古典建筑到现代极简建筑的发展脉络,原来我每天司空见惯的钢筋混凝土上面盖一层玻璃的海上海办公楼都是现代建筑艺术发展的硕果,这种被称之为简约、朴素的国际风格建筑最初源自于1958年在美国建成的西格拉姆大厦,更早我们还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的里程碑产物——埃菲尔铁塔。通过阅读本书,你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的影子,生活因艺术而变得更加充满意义。最后,作为一本教材,本书还有配套的网上学习资源,包括高清图源,相关概念梳理和完整的学习能力测试题。本人在网上实践测试下来,发现其层次鲜明,生动有趣,在游戏中强化了我们对书中主要概念的理解。

感受那个奇幻而斑斓的世界

谈到艺术,我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但也可以算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了。中学时上美术课,我是全班图画第二名(第一名是一个学过美术的同学)。上大学时,知道自己无法从事美术工作了,只能培养一下自己的鉴赏力了。当年,除了买了一些素描和雕塑方面的书看之外,还省吃简用地购买了《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艺术的故事》《西方现代艺术史――绘画.雕塑.建筑》《现代绘画辞典》,如果这些书不算什么的话,我还拥有《卢浮尔博物馆藏画》和上下两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 》。至于后来,在网络上看书,也有一部分美术方面的,还搜了很多图片放到网络相册中。之所以交代前面这些,是为了说明一下,这些书都没有能给我带来阅读《认识艺术》时的强烈感受。《认识艺术》中的“艺术”其实指向的是“视觉艺术”,我们大可不必追究作者用词是否准确,因为那不是这本书的重点。这本书的亮点其实是在“认识”上!我在前面列出的那些书,在介绍美术作品时,往往有四个视角,一是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二是作品鉴赏的角度,三是从作家或作品的字母顺序进行,四是从某一时期或某处馆藏的角度。然而,这本《认识艺术》的角度,与上述书籍完全不一样,因为作者是以“人学习艺术的角度”来撰写的。一个人在他有限的生命中,他虽然可以通过了解艺术史,熟悉作家作品,知道某处馆藏而获得美术方面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永远不会让他拥有对艺术的鉴赏力,因为,拼凑起来的图片,永远不如一个完整的欣赏过程更令人印象深刻。而这个过程就是人的体验。盖特雷恩无疑知道这种欣赏过程的宝贵。因为他是从对艺术的认识,从对艺术家工作的认识,开始他的讲述历程的。在他看来“与艺术相伴”是一种美学的体验——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获得的体验”。这无疑为每个人从理论的角度上,提出欣赏艺术的原则。当我们无法确定一件作品是否是艺术品时,我们只要对照这个原则,放下我们内心的成见和功利化的认识,就可以判断它是否具有艺术价值了。这一点,让我想到了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教师带领学生去欣赏布洛克的抽象绘画的片段,她让学生不要去想画面上的是什么,而只是跟着画面上的线条移动视线,感受那种内心的跃动。而对于“艺术的工作”,盖特雷恩给出了如下的六项任务:1、艺术家出于某种与人有关的目的建造建筑物。2、艺术家造出不普通的普通用品。3、艺术家的重要任务是记录和纪念。4、艺术家的第四个任务是将未知事物实体化。5、艺术家将感情和思想实体化。6、艺术家能恢复我们的洞察力,帮助我们以新的方式看世界。在这里,我们不需要过于执着于这六项指标是否涵盖了所有的艺术家的工作,但我们却能看到,艺术家通过他们的劳动能给我们带来从生活物品到生活质量,从自由想象到深化思想等方面的帮助。这无疑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艺术家的工作性质。而这一点是任何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书籍中所见不到的内容。除了以人为中心这个特色外,这本书的编排顺序,也极具个性化的色彩,既有对艺术主题多样性的表述,又有对艺术表现手段的介绍,还有不同视觉样式的划分。而且在每一章节的最后,作者还插入了一些艺术家的生平简介和关于思考艺术的小文章。这样的编排,就使得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在本章内容和作者介绍之间进行交互性阅读,既避免了对单一性的内容的阅读疲劳,又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艺术家的生平知识。这样的设计无疑更彰显了人性化阅读的主题。人们常说,美国文化是一种鸡尾酒文化,杂取世界上个类文化的精华,而汇聚出一种新的文化。其他的方面我不知道,但这本书的确可以反映出“鸡尾酒”的特征,既有独特的以人为中心的视角,又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实在是不可多得一部视觉艺术教材。作为本文的结束部分,请容许我从个人的角度,谈一下这本书可能存在的瑕疵。首先,作者虽然广泛涉猎了视觉艺术的各个领域,但有很多著名作品却未见列入,究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作者会在“艺术史九讲”中涉及到这些名作;二是大家熟悉的作品没有必要作为引介需要。其次,作者在介绍佛教万字和纳粹党标志的异同时,略有语焉不详的问题,因为如果简单只做符号上的比较的话,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至于对佛教产生误会。再次,虽然在这本书序言里,作者表明了他是以美国为中心来谈对艺术的认识,但在涉及建筑时,他选了日本的木结构建筑作为示例,未免让身为中国人的我有点难以接受。最后,让我遗憾的是中国的绘画艺术虽然在本书中出现过,但仅是昙花一现,而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金石艺术和其他一些杰出的工艺艺术,书中却未涉及——这一方面恐怕不是作者视野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宣传力度和创新不足的问题了。但愿在这本教材以后的再版过程中,我们能见到更多的属于中国的艺术的内容。

自觉的灵列夫·托尔斯泰论艺术

...因此,美学中所阐述的、模糊地为一般人所信奉的那种以“美”为依据的艺术理论,只不过是把我们——某个圈子里的人们——在过去和现在所喜欢的东西认为是好的罢了。   要为人类的某种活动下定义,就必须了解这一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要了解人类某种活动的意义和作用,首先就须根据这一活动的产生原因及其后果来考察活动本身,而不能单单根据它所给我们的快乐。   如果我们认为某一活动的目的只在于给我们快乐,因而只根据这种快乐来为这项活动下定义,那末,这样的定义显然是不正确的。给艺术下定义的情况也正是这样。……   正如那样认为食物的目的和用途是给人快乐的人们不可能认识饮食的真正意义一样,那些认为艺术的目的是享受的人们也不可能认识艺术的意义和用途,因为他们把享受的这一不正确的、特殊的目的加诸于艺术活动,其实艺术活动的意义是在它和其它生活现象的关系上。只有当人们不再认为吃东西的目的是为了享受时,他们才会明白,饮食的意义在于滋养身体。就艺术来说也是这样。只有当人们不再认为艺术的目的是“美”,即享受时,他们才会懂得艺术的意义。把“美”或者说从艺术得来的某种快乐,看作艺术的目的,这不但无助于我们判定艺术是什么,反而把问题引入一个和艺术截然不同的领域——即引入形而上学的、心理学的、生理学的、甚至历史学的探讨。为什么某些人喜欢这一作品,而不喜欢那一作品,为什么另一些人喜欢那一作品等等,因而使得给艺术下定义成为不可能。正像讨论一个人为什么喜欢吃梨而另一个人喜欢吃肉决无助于判定营养的本质是什么一样。讨论艺术中的趣味问题,关于艺术的讨论不知不觉地归结到趣味问题上,不但无助于我们弄清楚被我们称之为艺术的这一人类的特殊活动究竟是什么,反而会使我们根本弄不清楚这个问题。

和艺术生活在一起

王滢译后记从远古到当代,艺术一直陪伴着人类社会的前进。近现代艺术理论家和艺术家的努力成功地提高了艺术的地位,却也拉开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艺术越来越成为一种小圈子的精英文化。最突出的是当代艺术,观众经常出现欣赏障碍。当代艺术作品在拍卖场上频创高价纪录、在批评界博得一片喝彩的同时,在普通观众中却是“曲高和寡“,遭受冷遇。如今一说到艺术,一般人最常见的反应是“不懂”和“有什么用?”。这本书书名的意思是“和艺术生活在一起”,作者马克•盖特雷恩希望通过解决这两个疑问,使人们亲近艺术,主动在生活中发现艺术,从而让生活更美好。盖特雷恩不是科班出身的理论家,而是一位在多个艺术门类之间游刃有余的艺术家。他的这部著作虽被美国多所高校用作艺术史教科书和参考书,却不带一丝学究气,亲和的语气、浅显的解说、生动的叙述,正切合本书的主旨。我于翻译,完全是半路出家,仅凭一腔热情、一股兴趣,而不顾自己才疏学浅,鲁莽地冲上了这条路。承蒙出版社信任,委我这个新人独力担当全书的翻译工作,深受鼓励之余,也倍感压力和责任重大。一路译来,常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作者的理念是“艺术要让老百姓看得懂”,而我在翻译中秉持的信念也是“让读者读懂”。在“信、达、雅”三原则中,这只是最低的一个层次,而对于这一任务,我尚需全力以赴,遑论达到更高的境界了。所以恳请方家对这个青涩、稚嫩的译作提出批评、指正。在翻译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帮助。首先是我的父母,他们承担了繁重的家务,让我有时间和精力专心工作。其次是我的先生,他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最后,出版社的张先生认真细致地审读译稿,纠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黄小姐热心地帮我查资料,解决了困扰我的几个难点。我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翻译上的一点差错

这本书的翻译总体是不错的,很流畅,偶尔出现的一些小诗也翻译得很有味道。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查相关艺术家和画廊的信息,有的时候用中文关键字完全搜不到相关信息,意识到可能是翻译上的问题,便整理了一下列了一些在这里,某种意义上算是勘误吧。我只查了我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因此书中可能还有别的差错。我并不是翻译的专家,因此有些观点可能不太正确,欢迎交流。部分内容来自网上的原版第9版的pdf,人目前不在美国没法找到纸质的书。其实第8版中好几副插图都被换掉了。P169Gary Simmons的Boom1996年安装在“地下铁画廊”,查了一下发现原文是Metro Pictures Gallery,更合适的译名可能为“都市图像画廊”。想想也对,毕竟是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简称为Met Opera,大都会博物馆简称为The Met,这里的Metro也应该是Metropolitan。P186D'Amelio Terras Gallery翻译为“达梅利奥·特拉斯画廊”。D'Amelio和Terras分别是两个人Christopher D’Amelio和Lucien Terras的姓,翻译之后用·号隔开应该不合适,可能应该用“与”隔开。如果我没弄错这两个是法国人名,因此Terras翻译为“特拉斯”应该也不正确,至少末尾的s不发音,不过应该怎么翻我也不清楚。实际上这两个人已经分道扬镳,目前只剩D'Amelio Gallery。可见http://www.artnet.com/magazineus/news/corbett/damelio-terras-5-31-12.aspP209罗纳德·菲尔德的原文是Ronald Feldman,应为“罗纳德·菲尔德曼”P330利弗大厦原文是Lever House,一般翻译为利华大厦P534关于Méret Oppenheim的Luncheon In Fur,译文有“也许他实际上是希望我们想象自己在用午餐时把这个毛茸茸的被子举到唇边的情景”原文是Perhaps we really are supposed to imagine bringing the furry cup to our lips for lunch用的是被动语态。实际上Méret Oppenheim为女性,因此译文中应该用“她”。可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M%C3%A9ret_OppenheimP560Anselm Kiefer的Interior前后翻译不一致。P560上译为《内景》 ,P561上译为 《楼内》。P566Jack Shainman Gallery被翻译为“杰克·史恩曼画廊”更多,书中为“杰克·谢恩曼”

冲着当封面的这张画,就想买一本

冲着当封面的这张画,就想买一本还嫌我短?!~~~~~还嫌我短?!~~~~~还嫌我短?!~~~~~

艺术史与艺术教育的分叉口—读《认识艺术》

读马克·盖特雷恩这套原名《与艺术相伴》的系列书时,我想起了自己对艺术兴趣爱好的入门。没有绘画天赋和基础、当时也还未接触摄影和摄像、连画家名字都说不出几个的我,在大一时选修了顾铮先生的《世界艺术史》,乌泱泱三百人的大课,在头天顾先生开了一个条目大约有20多本的必读书单后,第二周出席人数少了一半。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书籍都是艺术史的经典书目,有温克尔曼、贡布里希、瓦萨里等等,精深而周到地描绘了某一时期、或较长的一段历史周期内艺术家们的创作和艺术流派的样式。老实说,对于从未接触艺术的初心者而言,要通读是很辛苦的;就算是坚持啃完了,也多半是脑子里记了一大堆外国人名字和作品,若是让你正儿八经地解读这幅作品表达的主题、那位大师常用的技法、某个流派创造的样式以及它在整个艺术史中的意义,却未必能做到。简而言之,假如我们不亲手实践,仅凭背几个名字听几支故事,那似乎仍然是停留在这个美妙世界的门外,隔靴搔痒地看热闹。然而我却不认为艺术鉴赏是那些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能享受的奢侈爱好,倘若如此,美术馆和艺术机构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于创作者,艺术是一种隐性的表达和展示;于观者,艺术是对符号的破译和对信息的解读。这应该是一种类似设置密码和破译密码的双向互动的交流。然而若是后者的解码能力与前者的编码能力差距太大,这游戏便不好玩了。长久之后,艺术家与观者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只剩下一个高贵冷艳的背影。我认为相比职业艺术家的培养,中国更缺乏的是对“艺术观看者”的教育。即国民整体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关于这个普遍艺术教育的问题,日本人的做法有两点让我印象极深:一是艺术馆跟街头公园一样常见,艺术展小传单像商品广告一样在书店和图书馆可以随意领取(我收集了一大摞);二是大学里已成常态的艺术教育课程。(我听这门课是在法学院,周围都是和艺术半点也不搭边的、有志于律师的学生)这里所说的艺术教育,是指针对业余艺术兴趣爱好者的,它不是为了培养画家、雕塑家、摄影家,而仅仅是让更多没有任何技能的人能够好好地“观看”艺术作品、会心地一笑。我想,如果在不久的未来,中国能更多地推广这样的艺术教育,那这套《与艺术相伴》的系列书可能会是最适合的教材之一。再版者把这套书拆分为《认识艺术》和《世界艺术史九讲》两本,这种做法是十分有意味的。照我们教学者的眼光看:前者是艺术概论、后者是史;史就是故事,市面上你或许可以找到形形色色的讲艺术故事的书:有深有浅、有靠谱有不靠谱、有专业研究的有野史拼凑的……但是一本通俗且完善的艺术理论入门书籍,却很是难得。在《认识艺术》这本中,盖特雷恩有他自己的叙述逻辑,从艺术的主题、元素、材质、创作原则,然后才是我们常说的绘画、雕塑、摄影等媒介。这种思路明显和艺术史的思路不同,如果沿循史的叙述顺序,那么媒介、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必然是按时间线贯穿始终。而在《认识艺术》中,人和作品都是被打乱的。也就是说,你可能在第一章看到史前文明中的壁画、中世纪的教堂建筑、文艺复兴的油画和现代的装置艺术,这些似乎是“穿越”而来的作品,却会因为运用了相似的主题、材质或元素,找到契合点。你不会有凌乱和跳跃的违和感,反而能体会到不同时空的艺术家们某种精神上的神奇的呼应。这种新鲜的阅读体验,不仅减少了传统艺术史阅读的拖沓感——以往每当我读到埃及艺术的时候我就觉得很疲惫:啊啊啊~~~~~我喜爱的毕加索、杜尚,要到何时才能读到你们……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站在一个全局把握的制高点,告诉我们一些艺术发展历程中“不变”的东西。或许可以称之为:艺术的本质。从这个角度来说,盖特雷恩兼具理论家、史家和艺术评论家三种身份,在叙述过程中精心设计、穿插一个个艺术家的小故事,显示出他对世界艺术发展全局的熟悉。他也是一个很生动的讲述者,对某些夹杂着生涩名词的概念、技法的解读,让你觉得十分轻松、印象深刻。类似这样的书多一点的话,或许可以把艺术教育从艺术史(其实就是艺术故事)中分叉出去,以我的妄想,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包含理论、史和艺术参与(在古典艺术就是观看、在现代艺术就是参与)的多姿多彩的国民素质教养领域罢。

走进艺术世界

值得推荐的一本正如书名所说的想要”认识艺术“的读物,内容覆盖全面,从素描,绘画,手工艺,再到建筑等等。作者对各种艺术载体做了详细的介绍,生动而不乏味,会让读者对艺术的价值和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体会。推荐给像我一样想要走进艺术之门,感受艺术之美的朋友们。

推动一扇旋转门

倘若我以后有机会给学生讲授艺术基础理论,盖特雷恩的《认识艺术》将成为我备课时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在读过的众多同类型的书籍中,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特别适合于初学者和艺术爱好者。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的艺术理论研究者,你也肯定能发现此书轻巧行文背后强大的理论支撑,暗暗欣羡于作者超凡的掌控力和无与伦比的节奏感。    《导论》和《艺术语汇》是这本书最出色的两个部分。大凡有点理论素养的人都知道,越是基础的、常见的理论越难讲出特色,作为一本“教材”,要想吸引读者的目光更是难上加难。“艺术是什么?”“艺术家是什么样的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怎样?”“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是怎么回事?”诸如此类的提问,既是刚接触艺术的人最喜欢问又最难以用三言两语厘清的难题。盖特雷恩并没有进行条条框框的说教,而是尝试着用艺术史上鲜活的案例,将艺术史、艺术理论、普通人的日常感知结合起来,既生动又容易让读者产生亲近感。尤其是在案例的选择上,盖特雷恩显然花了很多心思,典型贴切又别出心裁。在谈论一个问题时,不局限于一种艺术类型(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不拘泥于时代、地域,打破了如“原始/文明”“欧洲/其他地区”“高雅艺术/低俗艺术”的对立,知识点之间自然衔接,案例相互呼应且形成对话,呈现出纷繁多样的艺术图景,更使原来的问题走向开放、包容。《艺术语汇》主要介绍视觉元素和设计原则,作者时刻不忘自己是在为读者写作,既是对艺术构成的基本要素进行梳理,同时也是在讲欣赏、分析艺术作品的方法。    在讲完基本知识之后,盖特雷恩开始分门别类介绍“艺术”。他从艺术媒介的角度,在“二维媒介”部分介绍素描、绘画、版画、摄影艺术与计算机艺术以及平面设计;在“三维媒介”部分介绍雕塑和装置、手工艺和建筑。盖特雷恩既然是从“媒介”的角度出发,在内容上当然也要介绍使用不同媒介的艺术的基本特点、使用材料和简单的制作方法。更可贵的是,盖特雷恩关注历史,更着眼当下,特别关注传统的方法和艺术类型在当下的新变化,也没有放过一般并不被纳入基础理论介绍范围的计算机艺术和平面设计。这是一本当代气息浓厚的“理论”书,我也相信这套书的下册《世界艺术史九讲》的当代艺术部分一定十分精彩。    不过,如果以“二维媒介”和“三维媒介”为准则,那么“行为艺术”(以及部分“观念艺术”)的位置在哪里呢?这本书里很少涉及到行为艺术,更没有为它开辟独立的章节。应该说,行为艺术在当代艺术环境中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它自然不能算作是二维艺术,但用“三维艺术”来统领它似乎也不太恰当。自然,一些“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和装置息息相关,可以作为装置艺术划归到“三维艺术”中去,但相当多的“行为艺术”的媒介不借助装置和外在物品,只是艺术家的表演和观众的参与,它的媒介是“人”。“行为艺术”中的空间和时间在哪里,是否能够保存和研究,大概是一个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分量已经超出了“入门读物”,它并不止于打开一扇窗,让你瞥一眼艺术的世界,它致力于将艺术的世界和你生活的世界联系起来,让你Living with art。不管是写作的方式,还是内容的安排,它都为读者推动了一扇旋转门,你先进去看一看,你还要出来感受一下,之后你再进去看一看。       ps:再问个问题,从时间上来看,肖维岩洞(Chauvet Cave)里发现的史前绘画,比拉斯科洞窟(Lascaux)和阿尔塔米拉洞窟(Altamira)发现的壁画年代要久远得多,而且数量和质量都不错,为什么绝大部分艺术史讲史前艺术都从拉斯科、阿尔塔米拉洞穴画开始讲起呢?是因为肖维岩洞发现的时间太晚了吗?作者还提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肖维岩洞发现以前,很多专家认为古代洞穴绘画是作为辅助狩猎的巫术确保成功杀死猎物,但是肖维岩洞所描绘的动物中,很多并不属于原始人类的日常食物。       2014-7-4

推荐!

这可能是我今年读的最厚的一本书,但却并不乏味。作为一名对艺术一窍不通的理科生,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书籍。其实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基本上分为两部分,本书前半部分对于艺术起源以及艺术元素与构成的介绍我觉得非常好,每一部分都配备了彩色图片案例,并对应着有详细的介绍,非常有利于读者理解,简直是我所见过的教科书的典范,但是后半部分开始介绍艺术分类的时候,可能是确实涉及到每一门类所涉及的内容过多,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介绍,所以在我看来过于简单了,特别是我之前有所涉及的建筑与绘画,基本上是蜻蜓点水,看得我非常不解渴。但是总的来说,这还是一本非常棒的艺术入门书籍,之后我又买了几本殿堂级的艺术通史书籍,但基本上看到如砖头的厚度就打退堂鼓了。。。

书中涉及到的NYC的博物馆和画廊

很久之前就知道NYC是美国的文化中心,但相关的认识也仅限于百老汇、大都会博物馆和Met Opera。看了这本书之后才意识到NYC有这么多画廊,NYC是一个如此吸引艺术家的地方。这里整理了一下第8版书中的插图涉及到博物馆和画廊。首先这几个出现过很多次,就不用说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Museum of Modern Art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Brooklyn Museum各种画廊(和一些博物馆?)。有些可能已经关闭。Jack Tilton GallerySperone Westwater GalleryLuhring AugustineMarian Goodman GalleryAndrea Rosen GallerySean Kelly GalleryJames Cohan GalleryCheim & ReadRubin Museum of ArtPace GalleryLehmann MaupinMetro PicturesRonald Feldman GalleryYossi Milo GalleryGagosian GalleryMatthew Marks GalleryGladstone GalleryPostmasters GalleryPaula Cooper GalleryRobert Miller GalleryMax Protetch Gallery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Mary Boone GalleryP.P.O.W GalleryD'Amelio GalleryJack Shainman GalleryAlexander And Bonin

我们都是艺术镜中人

作为一位艺术的门外汉,我在读这本书前,从没想过,也许我也能成为一位艺术人。我对艺术充满了兴趣,也买过相关的书,但也一直停留在爱好者的阶段,因为那些书不是技术性太强,让你21天成为高手,就是理论性东西太多,用文字罗列出的艺术史,只让我这种艺术小白感到昏昏欲睡。而认识艺术这本书,它不单单是一本入门书,还是一本真正带你走进艺术的教材,就像原作名living with art那样,它让你认识艺术,与艺术相伴。这本书并没有像其它教材一股脑将术语扔给你,也没有冗长的说教,它以一种艺术的方式,让我们用感性去体会艺术。首先,从编排你就看出,它共有四个部分:导论、艺术语汇、二维媒介、三维媒介。它从带动你的感知入手,慢慢向你渗透艺术的基础,进一步从二维到三维,从书本渗透到了平常的生活中。值得说的是第一部分的导论,并不是敷衍式的,它用一幅幅图片和对艺术品的解说,让你走入一个新的艺术世界。这部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开始的越战老兵纪念碑,几段解说点出了这座纪念碑的意义和背后的历史,以及在这些背后更深刻的思考。越战老兵纪念碑一直都被奉为经典,但是大部分介绍都着重了林璎受到的争议,而忽视了这份设计被选中的真正原因。“从两头沿着一条走道进入纪念碑的参观者们起初几乎没有意识到脚边的矮墙。纪念碑的起点和战争本身的开场完全一样:几乎不被察觉,几支支援部队被派往一个遥远的小国,几个人阵亡的消息出现在晚间新闻中。当参观者沿着向下倾斜的小路继续往下走时,墙变得越来越高,直至高过头顶,上面的人名层层叠叠。人们常常会伸手去摸这些字母,在这样做时,他们也碰触到了自己回到往昔的思绪。在走道的最低点,墙在达到最高的同时拐了一个弯。小路开始向上倾斜,墙则开始逐渐消失。参观者被华盛顿纪念碑或林肯纪念碑吸引,忘记了战争。林璎建造的建筑物以一种安静、不显眼的方式引发了一种仪式,一段向下进入死亡谷,然后朝上走向希望、康复与和解的旅程。”其次,在这本书里,你获得的知识比任何一本书都要多。在89页,通过《美杜莎之筏》讲述了方向与运动这一对概念,它将这幅画用线条分析构图,明晰清楚的讲述了作者的意图,带领我们从外行看热闹到内行看门道,明白这幅画的艺术之处,还有这幅画带出的情绪。在148页,这本书则教会了我,怎么看懂抽象画。这页是关于元素与原则的小结,在通过上一章所学的术语描述我们所见后,更充分地分析一件作品。作者的意图,为了达到这种意图他是怎么做的,这幅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本书就是这样,它不是仅仅让你去认识一些术语,用来向人显示自己的艺术修养,而是带我们去领略艺术的美,就像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我不但授之你鱼,更授之你渔!除了这些向你娓娓道来的艺术,它的艺术家、思考艺术、跨文化的模块,让你更深刻思考这些艺术背后的故事,这是我觉得最精彩的部分。当我通过读这本书了解艺术相关知识的时候,我其实是被动接受着一些知识的,这些知识虽然新颖,让我兴奋,但是它还并不是完全是我的,当我开始去思考的时候,我才真正融会贯通这些,并开始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获得了一种成长。就像137页里思考艺术里讨论的《女神游乐厅的吧台》,我自己则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作者在以一整幅镜面作为背景的情况下,除了虚实的结合,作者是否也在强调一种现实与梦境的结合呢?因为在他画这幅画的时候正在生着重病,他再也不能去女神游乐厅这种曾带给他欢乐的地方了。我们看到的是实,而在实的背后反映的却是虚。作者是不是就要将我们带入到这种错觉中呢?而在背后镜面中映照出的那个男人,是作者?亦或者其实是在看画的我们呢?作者用这种方式将看画人纳入到画里,是不是也在告诉我们,真实和虚幻的关系?当我们以为我们置身事外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成为了那个镜中人。我看书有一个习惯,就是将书从头到尾都翻一下,除了书中附录的相关网上资源,书后亦有延伸阅读、重要词汇,十分细心与贴心,让喜欢艺术的人,在这本书后,更知道如何与艺术继续相伴。可以看出原作者是真的爱艺术之人,也希望能将艺术带给每一个人。在出版后记里,我更是知道原来后浪是出过一版黑白版本的,这样想来,我是多么幸运,能看到这本彩色的认识艺术,我看到了艺术里的色彩,领略了这本书里生动的艺术。就像本书的作者介绍的那样,每个作品,大家都应去现场领略它的美与震撼,书本的翻印虽然普及了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但是作者通过作品想表达的东西,却不能尽数通过这些薄薄的纸张传达过来,当我们已经成为艺术里的镜中人时,或许也将不满足于此,想走的更近更近一些。


 认识艺术(全彩插图第8版)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