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妇女生活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ISBN:9787539918242
作者:苏童
页数:368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刺青时代、罂粟之家、一个朋友在路上、灰呢绒鸭舌帽、西窗、一个礼拜天的早晨、被玷污的草、稻草人、狂奔、我的棉花,我的家园、吹手向西、妻妾成群、三盏灯、蝴蝶与棋、公园
向日葵、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肉联厂的春天、伞、七三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樱桃、纸、另一种妇女生活、苏童的意象主义写作——代《苏童文集》编后记 葛红兵、作者主要著作目录详细内容。

书籍目录

1 刺青时代
2 罂粟之家
3 一个朋友在路上
4 灰呢绒鸭舌帽
5 西窗
6 一个礼拜天的早晨
7 被玷污的草
8 稻草人
9 狂奔
10 我的棉花,我的家园
11 吹手向西
12 妻妾成群
13 三盏灯
14 蝴蝶与棋
15 公园
……
作者主要著作目录


 另一种妇女生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另一种旁观--读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题外谁说的作者的作品就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另外一种映射,我对这个观点有时赞同,有时怀疑。对待这一问题,在立场上产生的摇摆,倒是可以看作是我个人内心的一种映射。我坚持认为我的态度并非错误,而且得到理解不难,也许还可获得更进一步的共鸣。因为我在对待苏童的作品时,从接触之初直到今日,我都对文章开头那句话产生着不可忽视的犹疑。虽然并未否决,但是依我从各种媒体上获得到的与苏童相关的除去作品以外的信息,图片的,文字的,平面的,或者是多维的,某种程度上,每一次的接触与遗忘都仿佛深浅不一的打乱,重组与反差,既粉碎又印证。人的愚蠢是不自觉的。 在我看来,人在自作聪明时的沾沾自喜是最丑陋的一面。这部作品中所有出现的人物都是戴着表情面具的行尸走肉,丑陋无比。关于人物,作品以三条线为界,为其竹的人物做了宿命的塑造与安排。明线是在新时期酱园工作的三个女人,谈不上恩怨却少不了是非。暗线是旧时期酱园主人的一对女儿,相依却不相亲。还有一条虚线,时有时无,就是在文字中在这些女人的生活中僵硬地存在的男人们。酱园主人的两位愤世嫉俗的女儿,对现实的抗拒与躲避的根源未必站得住脚,但她们就自作聪明般倔强地隐居在无从预料的事非的台风中心。一座旧阁楼,因为沾染了家族的亲情,便似阴魂不散左右了姐妹二人的线性思维,吸血咬骨般耗尽了姐妹二人的青春。姐姐偏执,心甘情愿地人格分裂着。妹妹却被姐姐畸形的亲情所引所控,木偶一般。阁楼以外的一切,包括人在内,她们都因为鄙视而敌视。她们在自己单纯封闭弥漫了腐朽气息的世界中,骄傲地沾沾自喜地衰老着。她们单纯地以为,自己主动的躲避是对现实的最好隔绝。却没有料到被现实的弹性击中也可致命。酱园阁楼以下的世界,则是另外一种糜烂。老中青三个女人相互为敌,各自算计。开始,她们三人之间存在着一个可以搅乱三人表面平静的男人。就算她们房间与那男人保持距离,却也架不住那男人犯贱般主动招惹她们。就算是一句言语,一个眼神,都为将要生起的事非提供了充分的素材与依据。男与女都不是严谨的人物,事非象苍蝇一样来来去去,没有的,说得久了也会成真。后来男人因此调离酱园,留下了三个关系已经剑拔弩张却又各怀心思做表面功夫的女人。这样一来,反倒没人招惹她们了,她们就自己招惹自己,甚至不甘寂寞地去招惹别人。于她们这种招惹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融在她们的生活中,融在她们的血液中。她们把很难得的将目光同时落到了头顶的阁楼,潦乱的生活让她们自信而疯狂。阁楼是茧,是化羽前所谓的保护。是非也是茧,是磨砺后的粗糙。阁楼以外,姐妹二人原有的坚强不堪一击,骄傲却更加脆弱。小心翼翼地接触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从她们的言行衣着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二人在阁楼内发生冲突,精神相煎的疼痛,思想远大于肉体。现实象一个粗莽的男子,直刺进她们身体最深最痛的地方,令她们怕着,疼着,又暗暗期待着。从茧到茧,变化过程充满新奇与快感,而后,等待她们的就是快感过后的万念俱灰。上帝是如此公平,给你一样,必定要拿走你一样,生活其实就是时时让人感觉不到公平的交换。现实有点阴暗,刚好遮掩了三个女人内心的那点肮脏。她们把生活看得如此随意,来来往往,都浮在肉体以外。情感华而不实,不如一条味道不正的酱瓜来得实惠。彼此微笑的人转过身脸上的表情就将内心出卖。她们对生活是不留情面的,肆无忌惮地榨取与放纵,在口舌间转卖与交换,却彻底忘记这一切是非恩怨,都必将以毁灭为终。一切平静之后,谁眼睛里保留着她们之间的争夺与绞杀?一口唾沫落地,难了的也了了。题后本想做个旁观者,可仍然身不由己地加入其中,在作品中任思想跟随情节跌宕。也许我有过思考,一笑过后,我发现自己仍然站在原地,是另一种旁观。我就是不喜欢苏童。
  •     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苏童的意象主义写作------代苏童文集 编后记 葛红兵这是一篇很有意义的论文,最起码它让我知道了:现代作家、批评家不是无所事事、一事无成。他们也在探索着。文中最少提出了两个,一是“南北”问题,一是传统问题,其实也可以归结为“意象”这一大问题。葛红兵认为“中国文学历来都是处于以北压南的格局之中,现代文学诞生之后,国语被定为北方语词为基础、发北京发音为基准,更是把现代文学书写的重心移植于北方了。而现代文学大师,大多出生于南方,如鲁迅、茅盾、张爱玲者莫不如此。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现代中国文学不断北方化的书写路线,文学在精神上、气质上不断的北方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症结所在,它渐渐放弃了《离骚》的传统,南方词曲的传统。尤其是配方启蒙文学语式的移入,更是把‘理性’作为新文学的中心引入了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南方文学那种倦怠阴柔、幽暗绵密的感性景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无从体现了。”这是真切的,中国现代文学从西方学来,注重的是文学的批判性,反映生活层面用的多是叙事,虽也重人性描写,但多是为批判,归结为社会方面。至于文学是人性的、美的、多感性的却遭忽视(这也可说是南方传统的消失)。作者又说:“‘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小说,因为受西方启蒙文学图式的影响,注重人物性格的统一性、人物行为的逻辑性、人物与社会背景的互动性,总之是以逻辑性、因果性取胜的,少有把小说当成一种意象世界来书写的。但是,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在逻辑叙事方面从来就没有展示过它的长处,中国读者在文学欣赏的习惯上,也没有确立逻辑叙述的欣赏特性。中国文学无论在书写还是在接受上,都有一个意象主义的传统。这种传统在楚辞、宋词、元曲当中一脉相承,但是到‘五四’,却被‘五四’作家当成是旧的无用的东西革除了。”注重意境,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意境同时也是美的来源,现代文学则失去了这一点。它的白话“语言平白如水,,缺乏深厚隽永的深层韵味。”它更多的在结构、情节上着眼而不看重意境的塑造。文学的优秀传统被丢弃,这是很难 获辉煌的。而作者认为苏童“塑造了凄清幽怨的叙述氛围,而且它还构成了小说叙述的深层动力,”“它连续了中国古代诗词戏曲的传统,接续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传统,以一种书画同源的风格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表现空间,而且在文学史上,第一次解决了南方作家如何在以北方词汇和发音为基础的现代汉语写作中参与文学语式之创造的重大问题。”苏童是否做到了,还有待论说,但中国现代文学中确实存在着以上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     有天摸黑在书架上抽了本书打算在临睡前随便翻翻。结果在床上一看,是苏童的《末代爱情》。于是香椿树街上的男男女女又回来了。再往后一翻,《妇女生活》和《另一种妇女生活》原来也是在这本集子里。 那时候听说要把《妇女生活》改编成电影,不禁楞了一楞。因为并不是一个另人愉快的故事。后来又听说改成《茉莉花开》,听说有了章子怡、陈冲……于是便不担心了,我知道他们只是取了部分的内容和结构,其实和小说本身的关系不大。好似那另苏童大红大紫的《大红灯笼》与真的《妻妾成群》根本是两个概念。其实在这两个妇女描写里,我更偏爱《另一种妇女生活》一些。还记得高中的时候第一次看,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简氏姐妹是一家酱园的后代,在父母双亡,公私合营以后,就在原来店铺的2楼过起了于世隔绝的生活,靠刺绣手艺为生。姐妹俩相依为命30多年的生活在妹妹和楼下店铺的女店员顾的无意搭讪以后,发生了巨变。顾从请妹妹绣一对枕套开始,到最后成功撮合了她和一个鳏居老师的结合,彻底改变了俩姐妹一根藤上两颗瓜的命运。而姐姐采取了一种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报复手段,在无力对顾采取真正的肉体上的攻击的情况下,她用刺绣手艺给顾绣了一幅人像,用剪刀破坏了嘴部,然后用绣花针刺破动脉自杀而亡。我对小说里描写的简家姐妹的生活感到恐惧,对妹妹可以把自己的命运轻易的交由别人操纵感到恐惧,对人的性格可以造成的悲剧感到恐惧。书里又似乎有一点关于同性恋的暗示,但是也只是模糊的所指而已。在这个中篇的长度中,作者似乎无心也无力再去发掘这其中的内容,何况还有一半的篇幅是关于那3个店员的。苏童对于南方潮湿环境里的市井生活有一种深入的了解。作为苏州人,他很清醒的知道在水乡漫漫,吴侬软语背后,南方生活的真相。他对妇女心理也描摹的很细,虽然他自己的志趣并不在此。他的成功在于比别人早一点用批判或者说是嫌恶的态度来描写这种生活,用80年代以后新的语汇和语气。在当时是有一种新鲜感的,但现在看来过于粗枝大叶了。匆匆堆砌了一个毛胚以后便收手了,虽然也营造了阴郁混合世俗的甜腻气氛,可是那好似纸糊的装修,在仔细的审视下,便露出了本来面目。《另一种妇女生活》其实可以更精致更准确深入的表达中国生活结构和妇女心理,可惜作者本人并没有这个兴趣。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那个年代的暧昧,龌龊,肮脏,愚昧,在苏童笔下都变得妖娆的美。
  •     向日葵、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
  •     苏童中短篇——只读《罂粟之家》
  •     对,但是完全是冲着这书名儿去的。后来,直到后来看到电影,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个故事。
  •     。。。
  •     有一种撕裂的感觉,最喜欢《另一种妇女生活》和《妻妾成群》,其他的有点用力过猛?
  •     写女人写的……绝了
  •     妈呀,长舌妇的妇女太恐怖了!
  •     女人的鸡毛蒜皮事儿。
  •     没多大劲……无趣……
  •     期间竟然还有恐怖故事!!!
  •     其实我并不是很懂 不懂为什么简少贞要将自己与世界隔离 并且影响着妹妹也如此。整个故事都充满着诡谲的气氛 香椿树街上的女人一个个都显得尖酸刻薄 成天家长里短地编排些难听的话语。无论是简氏姐妹 粟美仙 顾雅仙还是杭素云,每个人都显出不一样的病态来 让人琢磨不清。对于简氏姐妹暗无天日的生活让我觉得很恐慌 每日一沉不变地熬着冗长的日子 熬着 熬着 人老了 年岁都过去了 几十年都过去了 多么可怕!
  •     一如既往的阴暗少年文风
  •     《香椿树街的故事》的首因效应害死了我。
  •     苏童的短篇真心赞!
  •     压抑惊悚!
  •     另类的妇女生活
  •     最喜欢的书,再看到这个熟悉的封面时,联想起我整个高中的三年生活,这本书将我带进了另一个别样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找到了自信,整个三年的高中生活里,各个科目备受打击,唯有语文,就像一个强大的支点,在我最无助的青春生涯里,给了我一大片的希望与憧憬。
  •     就是喜欢这个调调,比李碧华少些鬼魅,没张爱玲那么苍凉,男人笔下的女人,发起狠来,要人命。
  •     伟大的作品在悲剧中诞生,人性再怎么样我都赤裸裸揭开给你看
  •     畸形的妇女生活
  •     三个悲哀的女人,因为一件错事而一错再错,于是酿成了一桩又一桩的悲剧。
  •     苏童和余华是我最喜欢的先锋小说作家。苏童的文笔我相当喜欢,还有他的故事,他脑袋里面怎么会装着那么多好看的故事呢
  •     物极必反。
  •     关于深居老处和市井女妇的故事。。
  •     妇女生活。
  •     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去阅读另一种社会环境中的人物,是不是感觉很奇妙?
  •     从这本开始真正读当代小说
  •     这样的生活像是雨后的青苔。潮湿黏腻,厚重气闷。是生活把人变得无趣还是人把生活变得聒噪。就像是酱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存在在那里,空气里总是有浓重的黑色的酱味,没人喜欢吧。这样的生活也没人喜欢。
  •     简家姐妹,简家酱园。苏童这酱园选得太妙。
  •     少年 青年 老年 四季 本性 宿命
  •     事实证明我一直喜欢看奇葩帖。
  •     当年我还是苏童粉
  •     妇女生活另一个切入点,一如既往的诡谲和阴冷,人性中总有你不愿面对的一面。
  •     她姐姐应该是同性恋吧 而且有一点不伦的感情
  •     这个是第一次接触苏童的小说 很少有作家能给我留下一种这么深刻的哀伤的感觉,一个是郭敬明 一个是苏童 ,看他们的小说的时候才发现,有时候读书读得只是一种感觉,无关于做作,无关于深刻
  •     小人物永远在下沉
  •     好一曲女人歌
  •     看的时候脑子里总想着远大前程里的 Miss Havisham
  •     对苏童的偏见来自高中语文老师,不过现在看来有点偏颇。不过这个版本还真是错字连篇。
  •     高一时候看的书,里面的每一个短篇都很喜欢 除了那个邮递员的故事有些诡异以外。苏童的文字给人震撼太大。罂粟之家的出神入化令人向往,妻妾成群和白鹿原同样有性的成分,但苏童笔下的性却不会给人恶心的感觉。当然,白鹿原又是另一个时代与层次的性。
  •     另一种妇女生活的结尾在我漫长的中学时代给我带来了各种失眠跟噩梦。。
  •     病态 畸形的妇女生活
  •     又是一本没封皮的书 小人物 一剪子两只艳丽的桃会永远落在我心底
  •     华语文坛我最爱的三个男人之一 字里行间力透着阴柔的气质
  •     够细腻
  •     旁观者也是凶手
  •     有两三篇没读。《罂粟之家》写地主、革命和土匪,与陈忠实、莫言、阿来和格非等互文来着。《公园》现实主义生活,太日常了,比《离婚指南》更好。很喜欢《七三年的一个冬天》。苏童语言能力真好,文采像水一样流出来。不知道当年他接受了哪些理论,看起来他对共和国往事还是有读点东西的
  •     读了《罂粟之家》《妻妾成群》。
  •     《另一种妇女生活》看了三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