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咖啡店之歌》书评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5-8-15
ISBN:9789574442515
作者:朱少麟
页数:448页

偏信自由

想看这书很久了。当然看的起点还是因为阿信的推荐。但是看到是追求自由的课题时,我开始觉得我的思想要遭到点暴风雨了…… 一个人在街头盲目地走着的马蒂,我不知不觉想要弄清楚,马蒂的思索最后弄清楚的是什么?就一直被牵引着看下去。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每天的忙碌都是为了什么?我知道大家都不是俗人,不会在所谓的为了赚钱上面疑惑。大多数人一直在追求的只是一个要自己安心活着生活的理由。可是人是有欲望的,不管是多么看透人事的人都是有欲望的。 在马蒂走进伤心咖啡店的时候,我同马蒂一样,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但是我高估了或者是更偏信了这个世界。读书的前半部份我以为咖啡店里面的自己人这些朋友都是看透世事过着不依附于生活的日子、自由自在生活的人。而马蒂就更像是一个作茧自缚的人。可事实上,在这世界上活着每个人谁不是作茧自缚的呢?正像是伤心咖啡店这个名字一样,每个人都有心中缚住自己的秘密。吉儿心中有年少轻狂时候刻骨铭心的爱恋,小叶单纯简单地恋着海安,素园觉得自己生活的平凡的可怕,一点点消磨殆尽的热情,不知道怎么被唤醒的追求。而大家的中心,是那个神一样耀眼的海安。对于海安的爱,不能只是用同性恋或双性恋三个字来评判,这是马蒂问过海安的。海安的所爱的不过是双生却短命的哥哥而已。或者说,他最爱的是他自己,一种自恋情结。对于死去的人,本来已经无所依恋。偏偏又存在一个与自己那么相似,却过着超脱凡人生活的耶稣。马达加斯加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地方,有那样的一个耶稣的存在?像是无所目的地索问一样,沙漠海洋天空村落,远离台北喧嚣的仿若圣地的地方,思想无限放大。“生命的意义不在追寻答案,答案只是另一个答案的问题。生命在于去体会、去经历,不管生活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直牵引着我的那个答案。但是这个马蒂静坐在山巅找到的答案。她对台北拥挤生活的抱怨,对杰生多年的盲目依恋,对海安的追随,似乎每一件事物都在指引着她去找到她活着的答案。但是在找到答案的时候,她无法回头地死去了。“死亡时人生中的另一种经历,人们把它视为悲伤。”简单几句,潦草的几笔。读着的我,看到马蒂救耶稣死去的时候,没有绝对的难过悲伤。好像顺其自然地习惯了书里面人物追寻自我不计形式的心态。这与吉儿和素园最后的感叹惊人一致了:马蒂到了另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其实我不觉得死亡,是更广阔的世界。没有了思想,也就没有“束缚”“自由”这类的概念,也就无所谓“不自由”。海安说过的话:“当你的文化教养、知识让你认识到“自由”这个概念的时候,自由就永远不存在了。”还是“有思想地生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吧。我们都有过这样的心态,每周工作学习日忙起来的时候,真的觉得不自由。要听老师老板的话,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和学习。那时候就想好好地休息下,没有人管教或是追问。我只是个平凡的学生,不管老师的主义是多么教条,大会上训斥的话语是多么激烈,我们所想的不过就是过点自在的喜欢的生活。但是生活是没有绝对的自由的。到了暑假寒假,单纯呆在家里的你也会不自主地感到空虚,想要忙起来。所以,每个人都活在矛盾中。你追寻自由的答案,但是是不是在追寻的过程中,失去了更多呢?最后,素园说她最喜欢的是吉儿对于自由的解释:自由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一直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地去追求,别人非难你,不怕。环境阻挠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因此,只要有爱,你在哪里都是自由……加入这个世界,一起奋斗参与,只有这样,你才会了解问题不在这个世界有问题,而在不要花时间陷在问题中。

一些话

终于结束了对《伤心咖啡店之歌》的阅读吉儿说书分成两类一种用来消遣 一种用来锻炼智慧毫无疑问 这本书属于后者然而不同的是 它不像其他学术性书籍那般乏味你可以跟随作者一起去思考这社会 这世界还有 到底什么才是自由它有人物 有情节 更不缺乏思想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我都很喜欢甚至包括那个似乎只有一面之交的马楠如果硬要选择一位的话 我的答案是吉儿我钦佩她敢于为了梦想而孤注一掷的勇气更想要学习她对于生活和社会的那份理性这本书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爱上它并不仅仅因为内容或某个角色而是每每产生对自己的定义以及对生活看法的苟同C'est la vie!

去你的價值觀

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在一次浪漫逃亡的途中,離開在北京長達十天的停留、天津兩天一夜的海風吹拂以及西安的五日快活正在前往武漢的火車上。我始終覺得看書是要緣分的,如果時機不對,再好的書讀來也是艱澀枯燥的。真正開始讀這本書是在我被父親悲憤交加的電話從武漢叫回家的火車上,第一句話下去,我就知道,是時候了。而此刻,在休學之後的第五天夜裡,天空中的月亮正在被天狗一口口地吃掉又一口口地吐出來的夜裡,我合上了書頁。播放器正放著Pink Floyd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書中屢次提到的那首歌。腦海裏面突然出現電影The Wall那壓抑的畫面,耳邊傳來緩慢而沉重的歌聲,「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對於自由的探討與爭辯是萬年不變卻也萬年不厭的主題。人類是如此渴望自由,創造了文明於與隨之誕生了框架規矩來束縛住自己,然後再極盡所能地去追求自由。世世代代,循環往復。但我們樂此不疲,只爲了那誰也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的自由。想起父親的追問,我的偏執在他眼裡是完全沒有辦法猜透誘因的結果。馬蒂寫給陳博士的那一封信,好想就那樣原封不動地遞到父親面前。「人生是一場華美的旅行,我只是想要走走相反的方向,從典型的人生觀裡面走出來。」我只是,想要走自己想走的路罷了。但我們都再清楚不過,這好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是奢侈。自由是奢侈,任性是奢侈,連自私都是一種奢侈。去你的價值觀!我們從小就被這個文明社會培養要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定義出善惡丑美——「價值觀告訴我們,文明的在野蠻的之上,道德,善;禮教,善;犧牲,善;秩序,善;人文人本人道,善;粗野,惡;頹廢,惡;放蕩,惡:我們共同製造出價值觀作為我們的牢籠,乖乖守在裡面出不去了。」我們成了價值觀的奴隸,背負著文明禮教的負荷,擔心著他人的眼光他人的評價,成了一個被害妄想癥患者,時時擔心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會變成他人口中的惡。我想起莊子的逍遙遊。父親曾經在我面前隱晦地批評過我看莊子這件事,無為,正是他們的價值觀裡不可為的一條路。我們總被教育成要積極入世而不可消極遁世,不負責任地追求自由,是惡。你是不是常常疑惑,我對全世界負責了,可是又有誰來對我負責啊?沒關係,價值觀會告訴你,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有沒有想過逃離開這些該死的價值觀?有沒有想過那就當個所謂的野蠻人好了?在吉兒和海安激烈的爭辯裡,吉兒說,是愛讓我們自由。但其實,也是愛讓我們變得不自由。愛成了輿論的壓力,成了社會的負擔,成了日以繼夜甩不開的責任。說我自私罷,說我任性罷,說我冷血說我無情罷!別再哭著說我只希望妳過的快樂,愛才是桎梏最完美的護航者。就像海安和吉兒,一個是因愛而不自由的人,一個是因愛而自由的人。人生啊,什麽才是方向?人生啊,到處都是方向,就連沒有方向也是方向。但這是文革時期出生的父親一輩子也無法明白的。我們在擁擠的地球擁擠的國家擁擠的城市忙忙碌碌一輩子,只爲了在那些塞滿了人類的城市、校園、公司甚至是社區裏面擁有一席之地,做一隻逃不開社會動物屬性的領域動物。難道這就是人生的意義嗎?或者說,探討意義這件事本身真的具有意義嗎?看到馬蒂在馬達加斯加的那段文字時,我突然特別不想繼續看了。我多想自私地就讓這旅程永遠不要結束,永遠在路上,但其他人還沒找到自己的自由。所以我想關於馬蒂的結局我是欣喜的,至少馬蒂再也不會回到那個擁擠的都市,去過那種她明明想逃卻給了自已千萬個藉口不去逃離的生活。她終於成了一個擁有那份永遠不會屬於台北人的自由的台北人。而海安,他的天生條件羨煞萬人令人忍不住質疑人生而平等,卻被自由捆縛住,如困獸一般。我們追的,其實是那份對於理想勇敢追求的自由。有的人夢想著流浪,有些人夢想著愛,有些人夢想著當一個台北人,有些人夢想著死亡。那是一種帶著夢想私奔的決絕,憑藉的是一份沒來由的勇氣與任性。從武漢離開的時候,好友說,真羡慕妳。我站在火車站的超市裡尋找有興趣的食物,疑惑地回頭望她一眼。她說,你不覺得嗎,很有勇氣耶,這樣一個人出來這麼久。可悲的社會動物。而我只是收拾行李背起背包坐上火車而已,什麽也沒多想。多想是一條死路。沒有答案的,答案只是另一個問題的開端。你只能去經歷去體驗去感受,去親手觸摸夢想的顏色形狀與性格。馬蒂就是想得太多又都沒想通,才那樣兜兜轉轉虛度了好幾年。直到三十歲時的那個傷心夜,她聽說了那個告訴自己「要為你自己的感覺而活」的傑生逝世的消息,逃離了老友的婚禮,推開了這個看起來更像是酒吧的咖啡店的門,向那個被她當做男孩的女孩要了一支煙,喝了一杯咖啡,聽了一首Pink Floyd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從那一刻起,牆上的磚塊就開始鬆動了。馬蒂是幸運的,她遇上了那些讓她看到牆外美景並且幫助她推翻圍牆的人們。吉兒也是幸運的,她永遠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並且永遠敢於放下一切地奔去。生命就是一座圍城,有些人想出去於是就出去了,有些人想留下於是就留下了,有些人想出去卻出不去,有些人想留下卻留不下。「妳要學會對自己坦誠,絕對坦誠。」海安說。Mira@廈門 2011.12.11 凌晨

咖啡成瘾

合上书,在午夜里惆怅起来。熄灯,我知道不当在这浓密的思绪中与自己对话,黑暗的沉寂却提点出真实又虚妄的忧伤。这个时间,很多人都已经在深黑色的梦里。依据工作和身份安排作息的每一个城市个体,在喧闹嘈杂的周末之后的第一个凌晨,急切地为即将到来的奔忙刺眼的白昼补充能量。这个时候还清醒的人,大抵是拥抱着更弥长幽黑的梦境。最近又迷恋咖啡,尽管被反复提醒注意身体。然这皮囊又有何妨?废去一些多余的存息,于这漫无边际的永恒没有丝毫意义;但若能于己于人多几分存于世的快意,又有什么不该?可是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逞一时意气的洒脱,也盖不过弥散在空气里的卑懦。他人即地狱,自我又何曾是天堂。“如果在世界上的颓废,可以换来对自己的负责,那我宁愿对自己负责。”每个人都有瞬间复瞬间,知道自己不愿受困于这样的作息,质疑存在的意义,却懒惰地日复一日延续这样的生活,且不断地说服自己积极努力。最后的最后,疲惫地仰赖一个不需要思考的标准,一个可以看见的目标,以及不再揣度的相信。无论是社群主义者,宗教信徒,还是商品拜物教的教众,都好;无论是谁,都为自己寻到一处安身栖息的处所。没有人对自己勇敢,没有人对自己负责,甚至没有人会对自己诚实。因为,没有人知道,勇敢、负责以及诚实之后,是什么。是什么呢?开始,结束,谁都害怕真正投入地追寻,那是自由,也是最不自由。如果去爱你最爱的东西,最爱的人,最向往的生活,是自由,也是围困的深渊。在喧闹的cafe里,用一杯冻咖啡温暖更冰冷的知觉。转眼,与人对话,状况外的我与几乎陌生的熟人聊着信贷人事工作生活,张口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用的是哪一国的语言。是你们那一国。与每个人愉快的交谈,只是因为除了这样没有别的办法。不是害怕变成异类,只是不得不体恤他人可能不小心以为撞见异类时的惊惶。同学聚会的时候,我知道,很多人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与我对话更好。有的时候,只是看见一个稍稍迥异的征兆,尴尬的究竟是谁?总是会有一小部分人,中了所谓自由的毒,不愿意按部就班,从严重意识到自己的那天起,同自己脱离。有许多原来同行的脚步逐渐停滞,他们倦怠了,加入劝导的队伍,停下吧,做一个生活着的机器,并没有什么需要挣扎。因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费了周章买这本书,是为送给一个特殊的人。没有多做考虑,也没有想到应该对谁有交待,或者会引来谁的不愉快。这不似我一贯的风格。然而,一贯是又一个被抛弃的词。逸出常理的情节,就是这样的人生。故事写得并不算特别好,有牵强附会的情节,和故作深沉的思辨。却不妨碍因为其中隐匿着的真实,所勾引出的感伤。这些再熟悉不过的话题,关于自由,关于人生,关于意义,关于情感,让我用一整天的时间,蜷缩在人群的角落里,买一杯又一杯的咖啡,浇灌天光。因为遇见了真实的自己,所以需要自由;因为经历过温暖的默契,所以害怕寂寞,就是如此简单却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而已。感觉马蒂像自己,或者像的是城市里每一个妄图逃离,却被自由围困的灵魂。每一尾被围困在水里的却念着天空的鱼,多危险。这些朋友们在沙滩上喝酒作诗的时候,我想起了我曾拥有的她们,那些谈人生谈理想的美好时光,如此短暂。悬崖上的平衡,以一种磨损的方式消融,没有神的解救,也没有轰轰烈烈坠入山涧的巨响。我是不小心钻进谁心里的一只虫,谁是不小心抚慰了彷徨的一阵风。听过了最温柔的歌,看见了一个灵魂在人生的日光背后偶露的虚软疲惫,要用什么支持自由的冰冷。有一些烟雾似的对话,在关闭了的门缝间弥散,语言让每个人充满不安,所以不说话,却确定了无须诉说。现在的人都很着急,着急着讲理,有时我也这样。放下讲了很多道理的书,沉进一个故事里,连同忧伤的音乐,让我哭泣。我的追念里是干净清澈的目光和跟随着漾开的笑意,那完全没有遮掩的安全。我有时害怕那些过于聪明和强大的孩子,有的像吉儿,有的像海安,被强大的理性包围,或者,冷的像沙漠的内心。所以那些像和煦而不强烈的日光般的人,像记忆里退了红肿的刺青,日渐简单清晰--即便是状况外的阴影,也并不会让人感觉害怕。马蒂在马达加斯加追寻她的自由。让我想起欢曾经说过,每一次去旅行,那个姑娘就会放肆起来,甚至还未离开这片土地,就已欢欣雀跃,仿似脱离了所有的牵绊,可以一时半会的做一下自己。也许现下她们在北方的那个城市里,应该很快乐。只是于每一个追寻的人,追寻着的究竟是什么呢?不诚实的那些,是想给所有人一个看似正当的颓败的理由;而诚实的那些,仿似本身,就是一个无果的循环。故事有一个很烂的结尾,因为故事总是要有一个结局。但是人生却不是这样,没有办法在你需要的时候,画上句点。

一杯献给人生的咖啡

煮一杯咖啡,献给大都市的生活,献给为生活困惑的人们。这是一本充满哲学思辨的小说,彻底颠覆了我对台湾小说的刻板印象。它对于自由这一哲学命题的讨论,令我是在惊讶:惊讶于从方方面面着眼,惊讶于层层递进铺陈,惊讶于举重若轻的高度。这部小说中的某些段落,让我仿佛置身于大学时的阶梯教室中,让我听到哲学老师用她那缥缈的声音讲述着先贤们的理论。那时我云里雾里、似懂非懂,《伤心咖啡店之歌》却将这些理论映射到了大都市的现实生活中,使我终于体悟到这些“爱智慧”的意义所在。如果有人只是功利地想从中得到切实的生活指导,那么不好意思,这不是你想要的。这本书并没有就自由这一话题给出绝对的答案,我所感到的也不是这本书全部的精髓所在。然而这是就这部小说的精妙之处,在其中总能找到你所认同的那种相对的自由。是的,相对的自由。因为对于凡人来说,绝对的自由只会伴随着死亡同行。书中,耶稣是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是理想的精神境界。马蒂的修行与彻悟也使她超越了作为凡人的层次,于是死亡在这里是多么美好的结局。对于人来说,“绝对”这个词几乎等同于“虚无”,因此,“相对”就有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文明赋予人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意义的束缚,人类又从文明中学会了对这一切规则的反思与反省。也正是二者的矛盾碰撞,升华出了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一组命题“入世”与“出世”。我一直以为,出世就是对入世的彻底否定,有点癫狂、妄想,因此一直积极地把自己归到入世的行列里。虽然不情愿,但是无力让自己站得更高。现在才知道,我所能做的,只是不要把那些“文明”的价值观看得太重,尽情的体味生活每一个过程就好。我总认为,存在即合理。很多事无法抗拒,方框心灵坦然接受,然后告诉自己,存在的理由。好的,现在来回答小任的问题:是的,这是我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书。


 傷心咖啡店之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