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501991068
作者:怀特,韦纳
页数:216页

作者简介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为那些已经在使用或者计划使用已故的海因兹·科胡特(HeinzKohut)关于自体心理学的概念的专业人士,如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工作者,提供一些洞察和指导。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作者怀特、韦纳从自己的治疗经验中提供个案素材,向人们展示如何将自体心理学运用到各类来访者身上,其结果不仅使人受益,而且令人振奋,有时还充满着惊喜。 编辑推荐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经典自体心理学的入门著作之一。精神分析初学者开始接触自体心理学时,如果上来就阅读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的著作,如《自体的分析》、《自体的重建》、《精神分析治愈之道》等等,会感到十分吃力。科胡特本人在经典精神分析以及自我心理学中都有深厚造诣,而当时他所处的时代需要他向传统精神分析学者给出自体心理学的答复回应,所以初学者很容易因其著作中呈现出的多种精神分析观点与自体心理学观点的交错而迷惑,无法直接轻松理解和把握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操框架。而《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则帮助初学者跨越了这一学习的鸿沟。两位作者怀特、韦纳是跟随科胡特多年的嫡传弟子,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精神分析治疗和案例督导经验,用清晰的条理有力地阐述了自体心理学。
名人推荐
为什么称本书为“真正的”心理咨询宝典呢?因为在阅读它时,我总能从灵魂深处爆发出一种共鸣。在观赏作者对理论的细致解读与案例的生动描述时,时常会发现,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中的一些内心体验的片段被赤裸裸地剖析、袒露了,似乎自己的内心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深刻地理解、触摸过,除了一种醍醐灌顶的舒畅之外,更有对自体心理学模式下共情方式的欣赏与赞叹。传说中贴近体验的共情,原本是如此的感人、诱人,让人在一瞥之间已然欲罢不能。 ——吉莉

书籍目录

导论
意识的开端
爱或者不爱自体
自我的功能与自体
对于有反应的环境的需要
社会因素与自体
严重疾病的希望
共情vs应激和免疫系统
克服差异的壁垒
第一章自体心理学基本概念概览
哭求认可
自体破碎
原发性自恋中没有“我一你”
夸大性自体
理想化的父母影像
镜映需要
共情需要
自体客体
负面治疗反应
攻击性是一种分解产物
案例简述
对于释义没有明确的反应
自体心理学模式的一些困难
第二章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攻击性
对不同调的攻击
心理治疗的自体客体模型
攻击性如何消失
健康的肯定
科学显示并不存在攻击驱力
治疗环境
案例简述
往俄狄浦斯式释义的拉力
夸大的护士
病人变得闪烁其词
吓人的飞行之旅
无助之痛
孪生关系
一次关键的面谈
第三章共情与自体客体
有影响力的观察者
共情还是不共情
满足
外科医生还是热情的医生
给病人什么
共情与内化
成熟的道德如何干扰共情
案例简述
童年期残疾的创伤
道德成熟的治疗师vs自负
共情与诊断
病人想去哪里?
案例简述
替补治疗师的危险
病人对发展受阻的恐惧
对不敏感说坏娜??br /> 充当继母角色的治疗师
作为满足感来源的治疗师
第四章夸大性自体:暴怒或成就的源泉
自恋性暴怒:对于完全控制的需要
夸大性:保证vs无助
对赞誉的需要
自我感觉良好的权利
躯体化的可怕之处
对自体的暴怒
因生理上的不完美而产生的自体一暴怒
父母对疾病的愤怒
病人对治疗师的暴怒
案例简述
镜映失败与失去事业
纵向分裂
将治疗师内化
处理自恋性暴怒
夸大的神
第五章理想化
母亲与父亲都可以被理想化
案例简述
性潜伏期的乱伦
进一步的幻灭
有限制的契约
孩子和迷失的少妇
感受比原因更重要
共情和理想化
咄咄逼人的病人
共情的力量
对信任别人的恐惧
性等同于关心
对病人童年可怕的重复
病人的空间在哪里?
把杂乱的空间收拾整齐
病人得到了她的空间
对依赖的担忧
触及病人对她儿子的感受
对需要儿子的防御
开始接纳病人的感受
罗萨莉儿子的重要性
被理想化了的治疗师
治疗师与病人之间的流动:寻找那失去的偶像
睡眠障碍与缺乏安慰
如何发展出自我安慰
自我功能与发展
转换性内化
创造力与理想化
第六章核心自体的第三个机会:通过孪生获得三极自体
上位自体
孪生的喜悦
案例简述之一
因为死亡而失去孪生
信任的壁垒
案例简述之二
病人的梦
补偿结构的出现
核心自体的孪生补偿结构
第七章代际连续性vs惩罚性内疚
一个令人惊奇的提议
案例简述
一次镜映移情
病人感到自己被倾听了
对无助感的共情
吓人的抱负
对于全能的需要
关怀的恐龙
治疗师和妻子的反应
对自恋性暴怒的恐惧
治疗师早该知道
权威人物和自尊
来自父亲的夸大
释放闭锁在夸大性自体中的能量
失败的同调
一个完美主义但是很有爱的目标
内化治疗师
社会环境的影响
第八章创伤状态:过多、过少或是错误的反应
案例简述:我怎么可能做了这件事?
病人感到自己面临危险、没人保护
持续地失态
案例简述:在迎宾列队的尽头
自体状态的梦
案例简述
脆弱的核心自体
拯救核心自体
负面的治疗反应
第九章特殊人群
治疗虐待儿童的人
案例简述
施虐的母亲没有得到过真正的镜映
脆弱的自我价值感导致施虐
对于共情性回应的需要
表达攻击性,是增强自体反映的需要
治疗老年人
案例简述之一
案例简述之二
团体和老年人
介绍老年人加入团体
作为多重自体客体的团体
结案
晚年:一个转型的年龄阶段
第十章心理治疗的欢乐
治疗师做些什么?
人性化
关联我们的欢乐
情感是自体的核心
情感是内在的联接
案例简述
来自一位心理治疗师的生活:猫女神的阴影
索引

内容概要

怀特(White M.T.)博士(1915—),是自体心理学研究会的创始人兼董事,该会一直为心理咨询师提供自体心理学培训和督导。她也是美国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委员会的督导教师,同时是APA自体心理学分会的创始人之一。她在纽约市私人执业,曾发表过多篇精神分析及自体心理学论文。
韦纳(Weiner M.B.)博士(1925—),是福特汉姆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院的兼职教授,并且在纽约市私人执业。她曾发表过大量论文,出版过的图书被翻译为多国语言。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为什么称本书为“真正的”心理咨询宝典呢?因为在阅读它时,我总能从灵魂深处爆发出一种共鸣。在观赏作者对理论的细致解读与案例的生动描述时,时常会发现,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中的一些内心体验的片段被赤裸裸地剖析、袒露了,似乎自己的内心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深刻地理解、触摸过,除了一种醍醐灌顶的舒畅之外,更有对自体心理学模式下共情方式的欣赏与赞叹。传说中贴近体验的共情,原本是如此的感人、诱人,让人在一瞥之间已然欲罢不能。  ——吉莉

章节摘录

  治疗师认识到希尔达脆弱的自尊,以及她婴儿期共情关注的需要没有被理解,这让她感到暴怒,治疗师发现自己经常聚焦于希尔达和男人在性关系上的施虐受虐性权力争夺,以及希尔达与其论文指导老师的施虐受虐性权力斗争。这似乎是对传统的歇斯底里焦虑的退行性防御,而这焦虑源自婚姻关系中未解决的俄狄浦斯情结。然而,希尔达在她的前俄狄浦斯期具有太多的创伤,治疗师发现自己越来越难聚焦于病人矛盾情感的移情反应,这是一种无意识的俄狄浦斯竞争的表达。鉴于这种可能性,治疗师可能无意识地代表了病人的母亲,成为了一个与她争夺父亲的竞争者。  希尔达的母亲在她2岁时死于心脏衰竭。她的父亲——一个冷酷、严厉的男人——将她留置在一个没有爱的收养家庭达一年,这是她后来发现的。3岁时,希尔达被带到了一个由她的父亲和继母组成的新家,继母的形象对她而言总是非常模糊不清。希尔达的继母很快怀孕了,她半血缘关系的妹妹温迪在她大约4岁时出生。希尔达不太能回忆起温迪出生时她的感受,但是记得当温迪表现出越来越多慢性疾病的症状时她的不安,比如,温迪在身体移动上有问题,社会退缩,并且经常卧病在床。  夸大的护士  希尔达显然变成了一个“神经质的女人”,温迪的小妈妈。希尔达指责她的父亲和继母忽略了这个艰难的、生病的孩子,而且不够爱她的妹妹。  ……

图书封面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 Psychology)》读书笔记原著:美国 Marjorie Taggart White and Marcella Bakur Weiner翻译:吉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2月第1版这书也是花了我五个多月的时间才读完,相对于《doing psychotherapy》(巴史克)而言,阅读难度要稍稍大一点,可能是因为《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是有松散的理论与案例构成,同时作者有两名吧。而《doing psychotherapy》更多的是完整的个案陈述与诠释,前后的语境都可能让读者很好、很完整的把握理解,所以《doing psychotherapy》更容易让人理解一些吧。但《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里面有几个案也很能让人记忆深刻,大概最后一个案例――“来自一位心理治疗师的生活:猫女神的阴影”是最最为感人的吧,很让人在无意识中得到触动、欢乐、行为、享受人生•••••••这些东西可以相互分析,无论咨询师分享给来访者,或者是作者分享给读者。有这哭泣的感动,本案中,来访者在无意识中自己攻击自己,有时候那就是在某种情景的唯一方法。是的,我真切地共情理解到,那就是凯西尽其所能可以做到最后的自我保护,在那一刻就是如此。治疗师主动致电来访者,走出咨询师,送礼物给来访者,这些超越了咨询伦理?或者是这些深深地让人感到此治疗师的咨询流派的风格?或者是让人深深地感到治疗师的人性光辉、范本?可能这也是最触动我自己内心的东西吧。是的,是一种超越,而不仅仅是超然那么简单。超越、自我实现、整合、自由选择、反决定论、超个人【1】••••••••所有的框框架架又有何义?f**k,此刻我感受到了,所以这个让我触动的无意识情结,将被我作为理想化表象的一部分,逐渐被我的自体所合并、认同、内射【2】,进一步生成所谓的内聚性自体,用以更坚强地面对、接纳,这个残酷的外部表象世界,或者这也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吧。超越吧,不超越,毋宁死。不去共情本书作者的话语,恐怕看此书也没用,也是会失去最终的意义。此刻的我或许想得太远、太远了。但最后的这个关于猫女神的个男,是以知道治疗师为主的,所以作为拥有咨询师角色为主的我会很感触吧。具体化、结构化、概念化这本经由徐钧先生推选的自体心理学入门书吧:此书的核心概念似乎逻辑性不是很强,至少比起心理动力学中的“内化”的概念逻辑性来说,Kohut的自恋的广义概念,不知道从何而来?大概是从一些现象学中得到,虽然自恋的广义概念很让敬服,但同时避免不了想人本-存在的结构模糊。试着对比一下,心理动力学中的内化概念――一直在经典的精神分析学、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学中顽强的代际传承着,有着鲜明的因果逻辑性――外部的世界是如何影响并造就内部的世界。解释清楚的内化的意义,在很大的程度上从而解答了,我们的精神、心理、人格是如何运作的。而自恋的广义概念,似乎并不是如此强烈地经由上述的传承而来的,更给人的感觉是横空出世的。想想看,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自体破碎、夸大性自体、理想化的父母想象、镜映需要、共情需要、自体客体、攻击是一种分解产物、负面治疗反应。这里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我的概念化本书,是功利性的。我想着的是使用本书第二章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攻击性,去处理咨访刚开始的来访者的攻击、防御;然后使用第三章共情与自体客体,咨访关系继续前进,而我将努力地共情来访者,竭尽所能地成为来访者未曾得到过的好的自体客体,让来访者弥补所谓的“未完成事件”;然后使用第四章,夸大性自体:暴怒或成就的源泉,咨询进展中受到阻碍,我努力地共情性理解来访者的暴怒――那是一种无比强大的抱负心而已,是成就的前体;然后使用第五章理想化,咨询继续前进,如果来访者的父母都没有机会让来访者理想化,就让咨询师去担当这个重任,让来访者获得第二次机会,从停滞的发展处,再一次出发吧;然后第六章核心自体的第三个机会:通过孪生获得三级自体,对于这章的孪生概念,不是很理解,如果有第三个机会,那么就会有第四、第五、第六••••••个机会吧,如此说来,这是多余的吗?贯穿整个咨询的,一定要使用第十章心理治疗的欢乐,咨询师要照顾好自己,助人从来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身份标记、标签。为你感动,为你哭泣,为你痛苦,为你微笑••••••说真的,事实上不仅仅如此,咨询师也为自己感动,为自己哭泣,为自己痛苦,为自己微笑•••••••Dick_Zhao佛山 20150220参考【1】是《内化--内部现实的起源与构建》本书中关于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学派的内化的一些观点 (inernalization--the origins and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reality)原著Kenneth C.Wallis and James L. Poulton 翻译:王丽颖 审校:贾晓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2】是《内化--内部现实的起源与构建》此书中对于内化的一些解释、理解观点 (inernalization--the origins and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reality)原著Kenneth C.Wallis and James L. Poulton 翻译:王丽颖 审校:贾晓明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

精彩短评 (总计76条)

  •     自体心理学入门,不错的书~
  •     自体心理学领域入门书,也适合自我体验
  •     自体心理学的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当当的价格也很低了,书的印刷质量也不错!
  •     内容很好,对我很有帮助,提供给朋友也很好。
  •     买了,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但看目录还是很吸引人的,要找时间好好看看……
  •     我想说的,译者在序言里已经说尽了:“在观赏作者对理论的细致解读与案例的生动描述时,时常会发现,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中的一些内心体验的片段被赤裸裸地剖析袒露了,似乎自己的内心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深刻地理解触摸过。除了一种醍醐灌顶的舒畅外,更有对自体心理学模式下共情方式的欣赏与赞叹。”
  •     下午还翻了这本和《自体的重建》【校图书馆更新真及时】,两本书的推荐序都是徐钧老师写的嗷...#不想整开题不想译材料不想录数据的拖延的下午#
  •     作为自己的修养标准,胜于用于他人
  •     自体心理学的教材
  •     内容好实用哦!
  •     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对于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性
  •     这本书当之无愧是心理咨询的宝典,对了解各种各样人的心理现象及共情有好处
  •     当看到这本数几页后,我感到找到了通往自己内心世界的又一扇大门,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扇。那些每个因为自大或者自卑或者因为渴望受到关注或者过度关注他人或者处于生命停滞而感到痛苦的人都应该来读这本书。如果你像我,那么即便不读任何理论你一定能理解“破碎的自体”这几个字的意思,那些感觉片段、焦虑、痛苦的自体第一次感受到了重新聚合的可能。如果你觉得书中每一段话都让你是那么舒服,那么恭喜你,你或许终于找到了治愈“的钥匙。
  •     没仔细看,听人推荐的,据说内容不错,好好读肯定会有帮助。
  •     恨好的书,值得研读,经典之作,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习。
  •     自体和客体的比较,值得收藏哦
  •     有些使用的名词并没有解释,
  •     科胡特自己的三本书,都是比较难阅读的,太多的概念。这本书把自体心理学的抽象概念融入了具体实例中,能让人看明白,也能体验到自体心理学在咨询实践中如何操作的
  •     感人透彻的教科书
  •     没啥说的,经典必买,过去只有台湾版影印的!
  •     镜映需要 孪生需要 理想化需要
  •     看上去还挺好,书的价格也不贵,性价比很高哦,推荐亲们选购。
  •     挺好的书,买回来就看了!
  •     学习自体心理学的经典入门资料
  •     一本专业心理咨询,精神分析流派的自体心理学的理论工具书。看书,学习用。必备。
  •     从第六章孪生三极自体开始比较粗糙模糊,不及前面镜映/理想化自体客体清晰有力,不过这也许显示了更积极的意义,前两者都是获取性的心理结构,孪生三极自体包含了分享和关怀的因素。这套理论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联结。科胡特的最大贡献在于“攻击性是一种无反应环境的分解产物。”这颠覆了弗洛伊德关于攻击性的观点,同时揭示人类作为一个环境主体的存在积极性。
  •     科胡特的学生写的,理论结合案例,比他自己的书容易理解。自体心理学中的治愈是怎样发生的呢?通过共情,对来访者婴儿期的夸大性自体给予镜映,帮助来访者把治疗师内化为一个好的自体客体,将自恋转化为健康的自尊与创造力,最后发展出内聚性自体,并达到分化水平的客体关系。
  •     哈哈,我都不知道我同期买了这本书呢。这是国内自体心理学最推荐的一本书。虽然不是科胡特本人写的。但是,真的,只有这本,你才看得懂。
    当然,以上论断,不包含学霸的您。
  •     欢迎关注万千心理官方微信:wanqianxinli1998
  •     自体心理学的经典之作,有事例,分析到位。
  •     感觉一般,可以对自体心理学有了一定了解
  •     喜欢还是喜欢。。。。。。。
  •     书是不错的,需要认真读。个人认为它目前国内最好的自体心理学书籍。
  •     自体心理学是非常重要的后现代心理学成果。
  •     攻击性不是来自本能而是来自没有给予自体以反应的环境这一点还蛮有意思的。
  •     太难了,看不懂。
  •     很容易懂
  •     理论结合实例,非常棒。
  •     在读科胡特之前先读这本是很好的选择,建议顺序是此书-巴史克的心理治疗实战录-科胡特的精神分析治愈之道、自体的重建、自体的分析。
  •     书不错,导师推荐的,送的太慢了,给我发了十一次延迟邮件,将近两周才到,太慢了,希望下次可以快点
  •     先读完科胡特的研究,果断再读这本。好。
  •     .......只看了导论,导论深深的把我雷到了
  •     需要动脑子,需要好好认识自己,这本书很不错,赞一个!
  •     这一两年内,迄今为止读到的让我最喜欢的一本专业性书籍。开始读源于本周末要去参加自体心理学的培训,预习功课,科胡特的著作读起来有点生涩,便开始读这一本。好在两点:对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有清楚的梳理,基本上能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将这些概念以及概念的含义弄懂50%。更好的地方在于它的举例,但凡有一些经验但又不是很娴熟的咨询师,在那些怎么问,如何做是不对的,又怎样做去弥补那些错误,是对咨询技能的一种很好的示范。难得的是,在这样的专业书籍里,我还读到了治疗的作用,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曾经受过一些伤的自体,而文中的那些共情性的处理,本身也透过文字,带来慰藉。
  •     这是一本非常有体验性和感受性的理论结合案例的书籍,是真正的一本照明灯的书籍,适合专业人士阅读或是体验性强的人阅读,帮助我们有效的建立与人合作、共情的关系。
  •     1603
  •     共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做到共情。
  •     还挺不错的,弄懂了一些专有名词
  •     内容很好,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     我们自体心理学读书会读的,学习自体必读书目吧。
  •     看了之后,发现以前一些自己根深蒂固模糊的概念,看起书发现都迎刃而解,而且还解决了自己在咨询过程中的一些困惑,适合专业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士来读一读,正像书上所说,真的是心理咨询宝典啊。
  •     之前看过繁体版的,挺累,现在有简体版了,当然一定要买来,重新仔细地看一遍。是学习自体心理学的必看书。
  •     看完了。本年度最震撼心灵之书。无论我之前的生活是怎样的,都抛之脑后。今后会有一个新的大门向我敞开了。
  •     通过共情帮助来访者建立起内聚性自体,跟传统的精神分析相比,感觉上把问题简化了,也更加人性化。另外,书中理论配以大量案例,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从知识点解释和案例中找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我想或许今年会选择看这本书,上了一个系列的自体心理学的课程也是一件蛮有缘分的事情。让我越来越开始了解自己。虽然刚开始看的时候,被很多新的名字打扰,但是越看越投入。非常佩服案例中咨询师在一些关键时刻给予的共情回应。让我觉得就是那一瞬间,打开了一个人的心。也希望有一天,有个人,能够打开我的心,来陪我一起探索自己。
  •     没有读完,但感觉还不错。
  •     万千心理的书一向不错
  •     科胡特的书确实非常难懂,不过他这两个学生写的这本书,理论结合实际案例。不管是理论上的了解,还是现实中的共鸣,自体心理学都为我们了解自己和展现自己,帮助他人,提供了一个相当现代化的心理学视角
  •     自体心理学,各种刨弗爷的坟~
  •     自体心理学的入门书
  •     (导论)仅以我们能努力搁置自己的恐惧和愤怒,努力尝试理解其他人的恐惧与愤怒这种做法来说,就代表我们具备一种文明的行为能力;代际延续是通向人类发展的道路。(感人!!)
  •     科胡特入门。
  •     学习精神分析不能只知道弗洛伊德和荣格,还要了解一下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
  •     还是简体版的看着爽快啊~
  •     自体心理学一个新兴的学科,学习心理学还是要看看。
  •     好书,好看,而且看得懂。有帮助。
  •     原来科胡特也如此温暖。共情、镜映、同调,无一不是在贴近来访者。只是看书时常常会有疑问,这些方式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
  •     自体必读书目。
  •     对自体心理非常感兴趣,老胡的三本书都入手了,这本也想买来看看,还没有读,但是很期待
  •     老师推荐的,还没看,等空了慢慢学习
  •     不好读的新书
  •     很好!翻译得比台湾版好很多。我写的中文推荐序言。对自体心理学有兴趣的可以阅读
  •     浅显易懂,但还是应该去读科胡特的三本。很多内容这里都没讲到。
  •     在自体心理学方向的书籍中,简要易读的一本。
  •     自体心理学必读书籍。
  •     两个作者都是科胡特的门生,受到过科胡特的真传,很多问题论述起来都能用地道的自体心理学观点来看待。终于能够比较贴近的理解自体客体这个概念了,在自体心理学当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与当事人共情并给当事人提供较好的自体客体。从经典精神分析到客体关系到自体心理学完成了机械还原论到社会人际关系理论到人本主义的转换,到头来,还是要靠当事人本身的能力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