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7
ISBN:9787543893924
作者: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

作者简介

《旧制度与大革命》内容简介:大家都在学习革命的常识,《旧制度与大革命》将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经济繁荣,却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为什么减轻负担,却激怒人民?
为什么威胁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的大革命会在法国爆发,而不是其他国家?
为什么大革命在被摧毁的旧社会里生成,且这个过程是自动的?
为什么旧王朝突然而彻底地崩塌了?
……

书籍目录

第一卷 第1章大革命爆发时,舆论褒贬不一 第2章大革命的最终目的不是摧毁宗教 第3章宗教革命的形式和政治革命的本质 第4章欧洲封建制度陷于全面崩溃 第5章法国大革命到底取得了什么成果? 第二卷 第6章为什么法国人更难以忍受封建特权? 第7章中央集权制来源于旧制度而非大革命和帝国 第8章国家监管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 第9章行政法院与官员免责制 第10章中央集权在旧制度中的形成 第11章旧制度的行政风格和习惯 第12章巴黎约等于法国 第13章千人一面的法国 第14章分裂冷漠的法国 第15章穷人纳税,富人免税及卖官制度 第16章旧制度下的自由种类及其对大革命的影响 第17章18世纪法国农民的悲惨命运 第18章作家成为政治领袖及其后果 第19章18世纪的无神论倾向 第20章法国人何以要先改革再自由? 第21章末代的繁荣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第22章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反而激起了反叛 第23章正是旧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完成了对民众的革命教育 第24章行政改革成了政治革命的先导 第25章大革命是在旧制度中自发形成的 附录1关于三级会议各省,以朗格多克为例 附录21789年之前几年的法国社会政治状况

编辑推荐

《旧制度与大革命》编辑推荐:大家都在学习革命的常识,你为什么要选择《旧制度与大革命》?最丰富细致的译注《旧制度与大革命》最大的特色之一,译者既完整地保留了原著经典注释,又依据海量史实资料,精心补充了大量译者注。这对于全面理解“旧制度与大革命”很有帮助。最通俗易懂的翻译普通读者一般会认为学术著作晦涩难读,《旧制度与大革命》译者既保持原著的经典风格,更使用通俗的语言翻译,确保让人读懂。波普风格的原创插画波普风格反应了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自命不凡的假清高。波普风格采用明亮的色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前言

译者序•这不是一部学术作品我受委托翻译本书,是在2011年11月,出版社一直没催,过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后,突然催我加快进度。我纳闷这是怎么了。原来,2012年11月,王岐山主持反腐会议时,对在会的专家们推荐说:“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我觉得,托克维尔是个值得尊敬的人,他写的书,也是值得尊敬的书。托克维尔的价值,不会因为王岐山的推荐而有一丝增加,也不会因为有人污蔑而减少分毫。王岐山不是唯一一个喜欢这本书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中国人不是第一个喜欢这本书的民族,也不会是唯一一个。《旧制度与大革命》一直是一本好书,我能做的,只是把这本好的外文书,变成一本能看懂的中文书,让读者不需要专业的历史知识辅助就能读懂,这就够了。我要重点强调的是,《旧制度与大革命》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大众读物,这就是为什么它在欧洲大陆一举蹿红的原因。什么是蹿红?就是街头巷尾都在读。你一定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一本讨论历史的、思想深刻的著作——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能被人们广泛阅读呢?原因是这本书原文的风格。思想深刻的著作,大多会成为学术著作,容易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不能像托克维尔的作品一样为人所知。很多经历过历史考验的著作,不仅没有淹没在象牙塔里,还抵抗住了时间的冲刷,其过人之处,往往在于作品的风格易于被人接受。拿托克维尔来说,其文风犀利、幽默,措辞严谨但通俗,句式长短交错,富于韵律感。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时,你会觉得很有意思,并不像读学术作品那样,让人有昏昏沉沉的感觉。其实,被中国人贴上“学术著作”标签的,不仅仅是这一本书,不管是《资本论》还是《论公民的不服从》,不管是《梦的解析》还是《美学三论》,这些拉丁语系的著名作品,原文都是很好懂的,其本身也都是给一般大众看的,英法德美人不需专业背景知识就能品读。那么,为什么我们又把很多在国外定位为大众的读物,贴上了“学术读物”的标签呢?这自然是被其主题蒙蔽了,因为在中国人眼里,深刻的主题,就必须是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而在外国人眼里,主题越深刻,就越不能用学究的语气来讲。所以,主动阅读和能够享受思想深刻作品的欧美人远多于中国人,仿佛欧美人的整体学术素质很高,都能把学术作品当消遣。当然,学术内容必须贴上大众风格是欧洲作家的做事风格。欧洲作家之所以有这样的风格,是因为他们著书立说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大众思想潮流,而不像中国学者一样,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才不管什么国民思想呢。这是中国人和欧洲人的学术倾向的问题,目的不同,风格自然不同。然后我要说的是,外国作品的汉译问题。既然写作本书时,托克维尔的文风不是学术风格,所以能引导国民思想,那么,为什么汉译本都是学术风格,根本无法触及大众呢?如果托克维尔能够给深刻的思想配上幽默、犀利的文字,也就是给深刻的内容穿上可读性的外衣,那么,为什么没有多少中国人会主动喜欢这样的著作呢?当然,这也是汉译风格的问题。很多外国经典著作,在翻译之前,已经被翻译者和大部分人认为是学术著作,在翻译的时候,即使感受到了原文的气息,也是不敢贸然遵从原文风格的。是遵从国内的学术风格,还是遵从原文的大众风格?这是个胆量的问题。而我是个大胆的人,我更看重的是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更尊重作者的本来意图,但是我又认为自己的能力确实有限,能让读者不需要专业背景知识就能读懂,这已经是我能力的极限了。能把这部思想深刻、文风犀利的作品,翻译得像外国人看外语原版一样不费劲儿,暂不提它的幽默和犀利,其实把它从无人问津的学术书架上拉下来,就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能做到这一点,我就已经很满足了。其实《旧制度与大革命》早就被翻译过了。我说的不是翻译成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而是翻译成中文。比较早的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三联书店和商务印书馆的法语译书馆主任冯棠先生的译本,其中,最受人尊敬的是商务印书馆的版本。我想王岐山、任志强、潘石屹、许小年这些人看的,就应该是这些版本。但是,可能是时代的原因,中央编译出版社和三联书店的版本已经无处购买,而冯棠先生的译本貌似学术味儿太浓,否则重新再译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慢慢悠悠地翻译本书的原因。当然,我知道,即使下再大的功夫,回头再看仍会发现很多错误,别说三五年之后再返回来看,只过一个月再回头来看,也会发现很多值得改进甚至更正的地方,就算读者发现不了,我自己也会发现。因为艺术都是不完美的,翻译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精进。托克维尔最有名的著作是他早年的《论美国的民主制》,此书让他一举扬名欧洲各国,被称为欧美思想界的奇才。后来,他担任过法国的外交大臣,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但是他逐渐发现自己和政界的氛围不太搭调,所以就淡出政界,专心著书了,《旧制度与大革命》就是这时候写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比《论美国的民主制》要深刻得多,但毕竟越深刻的作品受众就越少,所以它的名气也比《论美国的民主制》要小得多。湖南文艺出版社早就出版了《论美国的民主制》,翻译工作交给了别人,也许是因为我才智不足,所以才被分配了这本较为不出名的作品吧。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的魅力和《论美国的民主制》完全不同。《旧制度与大革命》的魅力首先在于普适性。一个法国人,写别人的国家的事情,只会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一个法国人,写自己国家18世纪的事情,则引起了共鸣。牛津大学校方指定本书为基础教材,这个传统已经持续了100多年未变,这说明它在英国引起了共鸣;1979年纽约成立了托克维尔学会,《旧制度与大革命》被列在《论美国的民主制》之前,而且自艾森豪威尔以来,历届美国总统都会引用他的话,这说明它引起了美国人的共鸣;现在大家争相阅读《旧制度与大革命》,这说明它引起了中国人的共鸣。其次,普适性来源于深刻的思想。旧制度灭亡了,法国人举国欢庆——法兰西民族获得了新生!仿佛法国历史被大革命一刀切开,所有新的都是好的,所有旧的都是坏的,盲目的乐观下,没有人肯静下心来仔细看看旧制度到底坏在哪儿,新制度到底好在哪儿。托克维尔不一样,他是当时唯一一个思考新旧制度的人。当他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新旧两个社会,竟然惊讶地发现:大革命根本不是革命党人努力的结果,而是旧制度自身酝酿出来的;旧制度的劣根被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了新制度中;大革命砍了路易十六的脑袋,消灭了贵族阶级,但取而代之的新贵族贪婪暴虐,远比不上法皇和旧贵族的英明和仁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托克维尔寻根究底,终于发现,原来法国人还是那帮法国人,而法国是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的,所以,法国还是那个法国,它根本就没有变!大革命后,法国人仍然痴迷做公务员;大革命后,农村和城市依然截然分开;大革命后,权力依然集中,法律依然没有地位,行政效率依然低下,贫富之间依然判若云泥……托克维尔看到好处,也看到坏处;看到新旧制度的共同和不同处,也看到新旧制度的继承性和革命性……所以,他中立而平和地提供了一个个视角、一幅幅画面、一层层色调,而不是一个视角、一幅画面、一个色调。于是,旧制度和大革命成了立体的全彩画。纯唱赞歌或纯粹唾骂,那都是不理智的。所以,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是对思想的磨砺和拓展的过程,是一种享受,且让人机警。这才是培根推崇的“读史使人明智”的那种历史。最后要说的是本书的编排问题。1. 关于目录。原书是没有目录的,但没有目录就显得光秃秃的,所以我加上了一个目录。原书正文各章都有一个比较长的导语,很多版本都把导语用作中文的标题,显得非常不美观。所以,本书另拟标题,原导语出现在标题后,作为正文的第一段。2. 关于注释。原书有很多注释,较短的注释放在文中,为脚注;篇幅较大的放在最后,为尾注。原书分为两部分,所以尾注分别放在两个地方,大部分尾注实际上不是注释,而是岔题(digression),也就是插不进行文中的发散性内容。比如背景知识、法国和他国状况的比较等。我个人在阅读本书时,发现并不需要这些尾注的帮助,所以在编排时去掉了。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  译者:马晓佳 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穿越时代洪流的社会发展预言家。法国贵族、历史学家、政治思想家。他用《论美国的民主制》(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1835)、《旧制度与大革命》(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1856)这两本书探讨了西方社会中民主、平等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明灯,照耀后世。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托克维尔将“事实和思想、历史哲学和历史本身结合起来”,摒弃了“大革命史”的常规写法,而将本书定位为“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为后世探究法国大革命的成因与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借鉴线索。

名人推荐

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王岐山这部小书几经检验,自成一家,已成为研究法国18世纪、特别是大革命历史的必读著作,称之为一颗“史学珍珠”亦不为过——张芝联这本书分析了旧制度和大革命的关系,分析了在长期愚昧,实行愚民政策,或者极端制度的国家是如何产生大革命的。它分析了社会公众心理、大革命的原因以及大革命以后的破坏力——易纲托氏试图说明,为何大革命没有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先的英国爆发,也没在落后的普鲁士(德意志)爆发,而是出现在向现代社会转型半途中的法国。用今天的语言讲,若政治、法律、社会的改革不能同步跟进,中等收入陷阱很可能演变为中等收入危机——许小年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1章大革命爆发时,舆论褒贬不一 大革命引起了整个欧洲的瞩目,催生了一个模糊的信号——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欧洲各国也模糊地感觉到了必然会有改变和改革,但没人确切地知道究竟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种模糊的预感使民众的思想骚动起来,但各国的君主和重臣们却没有感觉到这种骚动,他们认为,革命是每个国家制度都有的慢性病,这场革命只是其中一场发作,结果只有一个,不过是踩着邻居的尸骨在政治上向上爬。 各国的君主和重臣们不知道大革命的真谛,却在无意中说了出来。1791年,德意志的主要诸王齐聚皮尔尼茨城堡(Pilnitz),宣称欧洲各国都处于威胁法皇的危险之下,他们说的是真的,但实际上他们心里却绝不是这么想的。当时的秘密文件证明,这个说法只是个巧妙的借口,用来掩盖他们真正的意图,在大众面前伪装起来。他们完全明白(或自认为完全明白)法国大革命不过是一场地方性的偶发事件,渔人得利即可。以这种观点为前提,他们精心布局,充分准备,秘密缔结联盟,在战利品出现之前就吵得不可开交了。总之,他们连横合纵,为所有的可能性做好了准备,只是没有准备好接受事实。 英国人有自己的历史经历,所以明智,已经长期享受政治自由的乐趣,所以透过重重迷雾看到了一场大革命的稳步迫近。但他们没看清它的形式,也没看清它注定会对世界、对英国的命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就在大革命爆发前,亚瑟·杨格正在游历法国,已经感到有场大革命迫在眉睫,但对它的实际结果却判断得非常错误,他害怕大革命会进一步增加特权阶级的权力。“对于贵族和教会,”他说,“如果这场革命提高了他们的优势地位,恐怕会弊大于利。” 自大革命爆发第一天起,埃德蒙·伯克满脑子就被恨意点燃,但也曾一时有过怀疑。他首先得出推论:即使大革命没有把法国夷为平地,至少也会削弱法国。“当下的法国,”他说,“从政治角度看,即将被排除在欧洲大国体系之外,很难判断她重新跻身领袖大国的可能性。但现在我认为,政治意义上的法国已经不复存在,而且非常确定的是,要重新恢复以前的积极状态需要很长时间。这一代法国人将来评价起自己的国家来,会说:‘我们听说高卢人也曾经非常骁勇善战。’仿佛骁勇善战的法国已经成了古老遥远的历史。” 亲身参与历史事件的人们,判断也很失准。大革命爆发前夕,还没有哪个法国人知道革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在当时的所有陈情书中,我只找到两份似乎略带着对人民的畏惧情绪。所有人害怕的都是皇族或者王庭(那时候还这么称呼来着)继续保持过分的特权。人们说三级会议太软弱,为期太短。人们害怕自己会遭受暴力,贵族对此尤为不安,几份陈情书坚决要求“瑞士卫队必须宣誓绝不攻击平民,即使在暴动和暴乱中”。他们相信,只要三级会议能自由召开,就会纠正一切弊端。尽管必要的改革很多,但并不困难。


 旧制度与大革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人们只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战,一种是争取一种是保卫。如果不能自上而下顺应社会的发展而主动变革,那么从前的社会制度、法律、政策就会成为阻碍现在社会发展的枷锁而被施以慈悲获得力量的奴隶们狂暴无情的挣脱毁灭。大革命没有在压迫农民最严重的德意志和俄罗斯这样的农奴制国家而在法国这样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和私人财产的国家爆发,就说明了人民对于已经拥有的利益的保卫和为了更多利益的争取。德意志的农奴虽然他也痛恨领主,但更多的是害怕,因为是农奴,他们并不承担对国家的任何纳税义务,除了对领主负责外,国家税收和政策对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痛感。也因为是农奴,他们的人身完全依附于领主,所以也就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来源,所以他们从没想过要推翻整个体制,他们认为世界本就是如此。法国人的反抗更多是因为自己已经拥有土地,所以才会不满国王加之于土地的各种赋税,他们人身和财产是独立的,所以才会对贵族的特权感到不满,他们并不是为了要什么彻底的自由,而是对享有特权的贵族的赤裸裸的妒忌。已经的拥有的土地和财富让他们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有自由的时间和参与发动革命的资本和能力,也让他们拥有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为之奋斗的勇气和热情。乌合之众积蓄了不满的情绪,却没有踏踏实实的对未来做好哪怕一砖一石的设计,一切全凭对未来满腔热情的憧憬和对现实不公的义愤填膺,就相互拥趸着“赢粮而影从”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们自以为是勇敢的旧制度的掘墓人,实际上只是为了一己私欲偷窃财宝的盗墓者。从陈胜吴广开始到秋田起义,从受命于天的神鬼到知识分子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法国还是那个法国,它根本就没有变!” 清末的宪政改革充满诚意,但是被无产阶级所定义的所谓的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给满清皇室机会,辛亥革命随即爆发。高速发展的1927—1936年,国内外也没有给国民政府以机会,人们总是迫不及待的疯狂的为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着野蛮的武力掠夺。但是正是这难得的十年休息十年生养,为日后的抗日战争打下了物质基础。宗周以后,中国贵族从血缘上消失,但是与西方贵族相比,我们有士族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可以看做中国的非血缘贵族阶层,皇权在变,但是这些士人的精神依旧保留在民间,直至民国。“法国人看了一眼政治自由就爱上了它”。而中国人听到承诺土地就被它吸引,却不知这次却是伊甸园的诱惑。革命的结果是使良知和灵魂下地狱,如果改变的只有统治者本身更换而并非社会形式和性质的根本转变,那么所谓的革命只不过是篡权者谋权的手段,用极具私利的口号点燃愚昧的人们内心那自私邪恶的火焰。那些不明真相的无知群众就被狂暴的革命烈焰所吞噬,裹挟其中,成为灰烬,不见于历史。于是历史和现实只剩一片狼藉。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不知道事托克维尔的错,还是马晓佳的错,这书怎么感觉乱七八糟一点条理没有,段与段之间好像没啥关系。译者还在前言里说商务印书馆的作品太学术,而自己的却可以让每个人轻松阅读,好吧,其实从前言开始,就觉得这书完蛋了。
  •     还没有看,不过看书的印刷还行。
  •     翻了几页 完全不知所云
  •     书还不错,不过感觉有点像地摊货
  •     对印刷质量我只能讲:要么低劣的正版,要么高质的盗版。
  •     发人深省,我们是在前进吗?
  •     是一本很好的书。值得阅读。
  •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很通俗。
  •     质量不错,翻译也还不错。
  •     我只适合看前言和后记。。。
  •     法国大革命前的黑暗的封建王朝阻碍了历史的前进 必须有新生力量来替代它
  •     大革命打倒了旧制度,对现实也很有意义。
  •     给别人代买的。据说不错,对现中国的很多变革有借鉴价值!
  •     书内容以评论和看法为主,不是记述史实那类的,虽然中学历史书上学过,但相隔久远,记忆已模模糊糊,最好能简要概括来一些史实梳理附页,顺便重温一下以往所学历史。
  •     看了之后受益匪浅啊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