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书评

出版日期:2014-4-1
ISBN:9787506067730
作者:熊秉元
页数:296页

生活中离不开经济学思维

阅读《解释的工具》这本书时,正逢今年高考。话说今年的全国高考,共有18套作文题。其中不少题,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开发的是地球村意识,倡导的是多元化发散式思维方式。 本来,这两边井水不犯河水。但有意思的是,似乎说的又说到了同一码事。新课标1卷的作文题,大意说,学校运动会有一“山羊过独木桥”项目,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的两人,相遇时,按运动会规则,需一人下一人过。但有对同学,相遇时,抱着转身,双双通过。为此引起了争议。请据此材料,写篇作文。 显而易见,这里倡导的,是非标准答案。既可说变通双赢,也可议打破规则,也可以论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及意义,也许,对规则和潜规则,都有思辨的必要。总之,对此作文题,很多专家的共识是,解释多种社会现象,因角度不同而观点各异,倡导非标准答案,应该是更贴近实际生活 ,应该更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 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了。熊教授书中,有类似“山羊过独木桥”的故事。而在书中,熊秉元教授以经济学家的专业“导游”水平,教我们乘坐经济学原理号游艇,或明喻或暗示,对此给出了不少经济版本的高考作文答案。 阅读《解释的工具》后,笔者借熊教授知识,试着整理出几种破题选择。 答案之一,以经济学原理,所谓制度的诞生,皆因人们权益直接发生冲突时为解决需求,导致制度的产生。人们的思想、观念、习惯、语言文字等等,都是这样应运而生的。答案之二,以经济学眼光,此题根本不应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可选择太多了,因为爱,因为情,因为年龄悬殊,因为男女有别,因为对方的身体状况,因为双方利益需求……都可以做出一种选择。 答案之三:以经济学原理,此游戏若真需设规则,也不应由一人来制定。而必须从实践中考虑。这个规则,既能造福于众人增值,又能束缚限制无序竞争,总之设规则应让实践这一市场发言。 答案之四:从维护制度都需要付出成本来说,双方最终的选择,肯定会包括了有形和无形的成本意识。答案之五:好的制度,既能降低行为成本,又能尽善尽美解决问题,所以,制度的孕育和发展,需求得时间的认可。 还有更多。 以经济学原理看世间多少人、多少事、多少物、多少故事、多少理,原来都具有多种答案的选择埃啊。 借熊教授经济学一双慧眼,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很多社会现象。 譬如说,人具有的两种特质,理性和自利。由此派生出各种复杂的人性,引出大大小小的故事。竞然可以对自然人的行为和复杂社会现象做出大量分析研讨。 譬如说,世上很多规则,其实是人情世故的微信版。人的理性,其实潜能无限。 说到这儿想到几句闲话,本次高考前,不知有没有考生,阅读了熊教授《解释的工具》这本书?高考考生平常增加阅读量对否?试着发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养成我们生活中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会有用吗?

浅入的经济学

熊秉元曾经这么说过:”从过去近20年来的教学和研究里,我已经说服自己: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经济学的分析架构确实最有说服力。近年来,我的脑海里常浮现的两个问题是:一、如何归纳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介绍给一般社会大众,使他们也能有较好的思维模式?二、以一种思维方式而言,经济分析的弱点、短处、缺失或盲点在哪里?怎么样补强?如何向其他学科汲取养分?”所以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他两个问题的实践。他将经济学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可见的事实作为例子举例,然后总结出经济学原理。个人认为这是很正确的思路,因为一切经济学理论其实都是人类在千百年的经济活动中而提炼出来的。而作者除了涉及日常生活的经济学,还将法律,政府发布政策等等行为的范畴纳入了经济学。尤其是司法有价这一概念,可以说颇为新颖。作者提到:“权利”的成本,一定有资源的付出,而资源的付出,一定牵涉到成本的问题。我以窃车的破案率为例:50%和80%的破案率,隐含不同的人力物力支出,而这些人力物力的支出,是由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收来支付的。也就是说,如果破案率50%,每个纳税人需要付的可能是1万,但是80%,每个纳税人可能需要付2万。因此,这就涉及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愿意付出多少资源,来保障私有财产权。小的时候,总认为警察和政府办事不力,不把坏人抓尽,而用经济学法一考虑,涉及整个社会的成本,就好理解,为什么,有些问题,政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得去就算了,因为只有和谐,平衡,才能让整个社会稳定。就好像香港黑帮电影警察老爱对黑社会说:安分点,别搞大事,我们就不抓你。当然不足之处也有,这本书总体来说,是浅入,但却不够深处。只能算普及读本,要想真学经济学,得把作者提到的所有经济学书籍读个遍才行啊。

看不见的手原来很大

我曾经很热爱经济学,在亚当•斯密和凯恩斯的指引下,认为经济学这门可以量化的社会科学无所不能,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以价格和价值机制为核心的算法,能够够社会的发展规律精确计算和推测。我也曾经很鄙视经济学,在哲学、文学和史学等人文思想的洗礼下,对于凡事都用货币衡量的经济学,让我一度觉得它充满了铜臭味,将光辉的人性、道德、理想都庸俗化。当我阅读完台湾经济学家熊秉元先生的《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突然发现,原来这只“看不见的手”真的很大。在《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熊秉元先生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由浅入深的将经济学渗透进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先后通过60则日常生活的小故事,从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经济人的假设、成本价格、供需关系、财富与信息等,到社会伦常与变迁的论述,进而研究在民主政治过程中经济学发挥的作用,并由价格和规则的关系讨论公平正义的意义所在,最后以经济分析为工具推广至经济以外的其他文化价值。整本书阅读起来十分轻松,,不像时寒冰和郎咸平的书那样写给专业人士看的,几乎不需要太多的经济知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来看待生活中的事例,重在培养人们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理解。阅毕反思,现在可以更客观的看待我曾经对经济学又爱又恨的情感。经济学基于“人自利”的角度出发,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本性的,这应该是由千百年来的生物特性所决定的,即使采用“理性”的思维,也最终是实现“自利”的结果。“自利”并不可耻,而每个人在相互妥协后的“自利”,有可能就是社会追求的共同目标。人文追求的是逻辑推理,经济学追求的是量化,这二者并不冲突,相反的,由于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也许你的感觉、潜意识都已经是你凭借经验和知识储备在瞬息中产生的计算结果。而生活中的每个选择,也许都是你在不经意间对成本与价值考量后的最佳“性价比”的体现。正如书本封面上所说,“经济学就像一把钥匙,可以解释诸多社会现象。”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更提供了我们与世界的对话方式。文/卢育涛 2014.07.25

无处不经济

学会计的时候讲到人力资源的核算,比如在一家企业里,一个员工的价值究竟是多少,如果可以用数字来表达这一切的话,那么人的价值就可以被更好的衡量,更有利于决策者做出决定。如何去衡量这个价值呢?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知识领域、人际关系等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因素,具体到如何用数字去表现,更是难题,而且免不了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皆是如此,爱情、亲情、友情、事业等等背后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这么说或许变得有些赤裸地令人难以接受,但当你能分清价格与价值的区别后再看,就能接受这个道理。有许多学科在做案例分析时,常常会假设:首先你是一个理性且自利的人,只有在这个假设下,人才不会做出异于常理的判断和决定。也正是因为有了理性、自利的基础,使得经济学在生活中的可以发挥的作用更大。理性的取舍让人着眼于成本的测量,“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的老话正是基于在家时依赖父母是低成本高收益,而出外时靠朋友更有利。这是成本效益的取舍,我们将这些当作常识,正是因为经济学早就融入到了我们生活中,才不会细思这现象背后的原理。从个人到群体,当人越多时就越会考量成本,就逐渐衍生出了制度。制度的两面性正是人在社会中生存所体会到的利弊,一方面是对于人们行为的限制,另一方面给予人们方便。在同一个规则之下,必然是有人获益,有人受限,通过制度将二者循环,达到最优的效果,这是我们制定制度时的最大目标。这同样是经济学在生活中的体现。有一篇讲到“疏离的眷恋”,让我想到庄子在妻子死后不作悲伤之态,反而为之高兴。正是所谓的离相无住,心如止水。对待家庭我们远不如庄子的洒脱,更多的是如东汉的文学家蔡邕一般,对至亲不离不弃。“疏离的眷恋”实在是太微妙的感觉,然而对伦常关系作了剖析解读才能适当的调整亲属之间的亲疏关系,这是生活中的经济学,是对价值的考量和理性思维的认知。经济分析的重点在于分析的特殊角度,并非将人际关系利益化,也绝不会使之庸俗。波斯纳教授的“财富最大化”理论非常有趣,也值得深思。在法学领域,虽然有违公平正义的原则,但细思以财富最大化原则来判案也有其合理性可言。当然,这仅仅是理论的提出,若财富最大化真要在法学领域一试拳脚,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及详细规划后的选择,否则绝对不堪一击。但一味的排斥是没有道理的,尝试多角度的分析和看待问题,才是时代赐予我们的技能。时时保持更新,用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审视原来的问题,也许就有新的发现。生活中的经济学随处可见,却因为我们过于熟悉,而不去分析背后的道理。抛开固有的看法,不要视经济为铜臭。培养经济思维,其实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衡量得失,做出最佳的决定。

生活无处没有经济学

生活无处没有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实用科学,与社会、与生活密切相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统治者如何“经国济世”的大谋略,也包括居家生活的小计划。用熊秉元教授的话说,那是“无处不经济”。是的,“经济”(或经济学原理)一点儿也不神秘。无论“经济学”有多么深奥,它总是以“生活”为基础,或者说经济学原理是解释生活的一个工具。  “请不要让你的论文满载深奥晦涩的专业术语。”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说过,“想象你自己在和一位从未学过经济学的亲戚谈话。优秀的论文是那些能被此类人所理解的文章,通常不使用任何公式或图表。”在《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东方出版社)中,熊秉元教授用那支带有魔力的笔,或用生活中的大小故事解释经济学原理,或用经济学原理解读生活中的大小故事,由浅入深地,有理有据地,把复杂枯燥的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使我们在不经意间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学会了经济学思维方式。  经济学的生命力在于解释鲜活的现实生活,这是现代经济学之所以获得持续创新与发展的终极动力。归根结底,经济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经济学家不断回应现实问题以及解释鲜活现实生活的不懈努力。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言,“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解释的工具》中,熊秉元教授通过五篇16个章节,60个小故事,从人的特质到社会价值的演变,以经济学的视角,使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愈加清晰。由于熊秉元教授讲述的故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通过这些真实例子,我们毫不费力地掌握了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一般而论,经济学是精明而节俭地供应全家一切需要的艺术,在一家为经济,在一国则为政治经济学。在社会科学,特别是在经济学里,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人”,而“理性”、“自利”是对“人”最简化的描述。熊秉元教授认为,“当环境里的人愈来愈多、接触愈来愈频繁的时候,自然而然的需要更多的规则制度。由最实际的衣食住行,到层次较高的公共事务;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制度来处理人际互动的问题。”因此,制度规则的出现,是理性的、自利的人为了降低行为成本和解决共同的问题,所逐渐发展而成的。好的规则制度,不但对个人、对群体很重要,对国家、对社会也很关键。  经济学研究我们社会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市场机能隐含对供给和需求这两方面的尊重,通过自愿性的交易,双方互蒙其利。但是,市场不是万灵丹,即使在市场机能最蓬勃的社会,还是会有失业、通胀等问题。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人们还是希望政府能够有所作为。而且,几乎所有的政府都会主动或被动地介入或干涉市场的经济活动。对于其中的利弊,熊秉元教授在书中都给出了很好的解读。其中,书名《解释的工具》即是问题的答案,答案很明确,也即作者所言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  在政治过程里,人的经济行为又是怎样呢?政治学者往往认为,民主政治是“零和游戏”:有人赢就有人输。但是,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治过程只是人们从事诸多活动之一。在学理上,传统政治学的诸多观念必须修正或扬弃。在某些极权的国家里,尽管也有选举,但候选人通常只有一位。生活在外面的人,会对选举的结果一笑置之;生活在“圈里”的人,往往会流传出很多反讽嘲弄的笑话。因此,选举可能只是民主制度中的一个小环节,民主更可能蕴含着许多比选举更重要的成分。当然,对于民主内涵的掌握和实现,也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耐心去等待。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性力量”,而“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的思想,无论在当时正确还是错误,都比普通的理解更为有力”(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语)。我们在熊秉元教授《解释的工具》中,不但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掌握了一些经济学概念,现象和原理。经济学还帮我们解释了诸多的社会现象:如,经济学与生活、经济学与政治文明、经济学与法治进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等。同时,通过《解释的工具》这部作品,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经济学及经济学原理的重要性、适用性和实用性。正如书封上的那首小诗所言:“经济学,就像一把钥匙,可以解释诸多社会现象;只需一些原理,生活中的点滴,美景,自可尽收眼底。”而且,要完整地学习经济学原理,恐怕很难找到一种比阅读《解释的工具》更愉悦、更轻松的方法了。欢迎合作,欢迎约稿:dushan_baihe@163.com《羊城晚报》8月3日第B04版:人文周刊·阅读《中国保险报》8月29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4-08/03/content_508658.htm?div=-1http://shh.sinoins.com/2014-08/29/content_127600.htm

生活无处不经济

对经济学者而言,他们用两个简单的特性刻画人:“理性”和“自利”。其中,“理性”指的是,人是能思索,会思索的生物;而“自利”则是指,人总是会设法追求自己的福祉。这是经济学者熊秉元先生在著作《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里面讲述的。熊秉元先生的这本书很适合一个非专业但是希望了解经济学的朋友,也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解学习经济学。熊秉元先生在这本书中,讨论了家庭、宗教、社会、政治、法律等与经济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财经郎眼》节目中所说的:生活无处不经济。熊秉元先生在书中说过,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都不可避免的与经济有关,当一个人选择与某一个人成为朋友,成为恋人,他们都会有意无意的去考虑成本问题。比如,人们都希望能够和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朋友,这样也许可以让我们变得优秀。即使是亲情,也是如此。这也让我想起,我们的父辈,兄弟姐妹少则四五个,多的甚至七八个;而到我们这一辈更多的是独生子女,多的也就两。为什么呢?这也许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我们父辈生活的那个年代,大多人都是以农业为主,从政治方面考虑,国家政策往往以人头论,家里有几口人就分几口人的地,农民嘛,地多才有可能收入高。从家庭方面看,那个年代养活孩子,一个是煮,一锅也是煮,而当孩子长大后,成为家里的一个劳力,可以为家庭创造一定的收入,因此养活一个孩子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而到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从农业社会发展成为商业社会了,养活一个孩子,从孩子刚出生的奶粉钱,到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十几年的学费每一笔都是不少的花销,因此养活一个孩子的成本变得极高,因此选择独生子女的也越来越多。再仔细想想,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可以解释的通。政治、法律等学科也与经济学息息相关。有这样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问题,我被问过好几次这个问题。如果有几个小朋友在铁道上玩,其中一位小朋友看到警示,站在了那条火车不会经过的铁道上,而另外五位小朋友却站在另外一条会火车会经过的铁道上,这时火车过来了,而你是扳道工,你会怎么做?想必有很多人会说,我会让火车撞向那五个小孩。当然,在法律层面来解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如果法律不支持对的行为,法的尊严将消失无踪。而有一部分人会说,那可是五个小孩呢,撞那一个小孩。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五个小孩的价值理论上高于一个小孩的价值,所以选择撞一个小孩。当数量是1:5的时候,两种选择的人可能是一半一半,但当另外一条铁道上不是5个而是100个呢,你会怎么选,法律又会怎么选?法律的制定一般从两个角度来出发,“惩罚”和“遏阻”。惩罚是针对犯错的个人,遏阻是针对还没有犯错的其他人。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法律的制定也是要追求价值最大化,并且法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价值体系发生变化,法律也要随时调整,因为法律的制定必须遵循“价值最大化”。熊秉元教授的这本《解释的工具》中用讲故事的方式道出了各行各业中潜藏的经济学知识,用经济学知识解释了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让人读了,有一种“哇哦”的感觉,原来事情可以这样解释,这解释好像真的很有道理的样子。书值得一读,跟这本书一个系列的还有熊秉元先生的《优雅的理性》和《正义的成本》,接下来会去看这两本书啦。

工具的解释

熊秉元,是公认的两岸三地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近年来他出版的许多著作,包括人民东方出版传媒近期推出的《优雅的理性》、《正义的成本》等书,都是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现象、政治过程、法律道德、伦理人情、人类行为等进行解读和剖析。文章常常以某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某个司空见惯的场景,把读者带入某种具体的情境,启发读者去思考,然后自己又旁征博引,用经典理论加以分析,解读轻松自然,文风清雅脱俗,读来别有一番趣味。《解释的工具》是我所看到的最新的一本。在这本书中,熊秉元教授仍然把目标对准日常生活,对可能遇到的种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其中略有不同的是,他这次的重点不是用法律经济学来透视生活,而是用对传统文化中某些观念,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细节的解剖来说明自己是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来思考和分析的,重在介绍这种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如果说他以往的书都在解释生活,而这本书则要解释他用来解释生活的工具,即工具的解释。他解释的工具是什么呢?很显然,就是经济学原理,就是经济学家对于人的两个基本假设,第一人是理性的,第二人是自利的。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人在与周围险恶的环境互动中,只有自利,做最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才能让自己活下去。降低成本、扩大收益是人类所有行为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所以,人总是基于理性和自利,按照成本效益法则,有意识无意识地选择自己的行为,以最恰当的行动来趋利避害、趋吉避凶、降低成本,以追求个人福利的最大化。这是他所有分析的基础,解释的逻辑起点。那么用他的这具透视仪我们能看到什么呢?看社会关系,那些限制人的行为的林林总总的风俗习惯,那些为其他人贴标签的方式,其实就是为了降低彼此交往时的成本而制定的,都是人们可以利用的资产。再看道德品质,那些好的品质从长期来看能更好的给人信任,为自己带来更大利益,象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等都具有功能性的内涵,是人们为了有更高效率、更好效果的处理某些问题所发展出来的工具;而这些品质的价值并不是恒久和客观存在的,只有整个社会都认同才有价值,所以肯定要小心取舍乃至坚守自己所选择和培养的价值。看法律中所谓的公平正义,其实就是用来规定人的行为,好让人以付出最小代价的行为在社会中生存,人们也总是以最小代价的方式来界定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正义。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所有这些价值都在不断的变迁,人本身的意义和内涵也在不断地被重新赋予和界定,唯一恒定不变的是人的自利性。其实,在他的诸多分析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对于民主的分析。他说:“在市场里,交易的媒介是‘货币’;在政治过程里,交易的方式是通过‘选票’”。直接就把民主政治界定为一种利益交换的方式。但他又通过数学的计算,阐明了民主政治这种多数决定少数的方式很多时候并不能是真正的多数,也未必真能得到好的结果,人人自利的结果可能对整体无利。这正是很多成熟的民主社会中人们对于政治冷漠无知的原因。所以,民主政治真正的精义并不在于一人一张选票这种方式本身,而是“参与者能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无拘束、不受心理压力或肉体胁迫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在于所有参与者对投票这种决定事情的方式,以及投票结果的共识和支持,也即赵鼎新教授所说的“忠诚反对”原则,这是投票民主能够施行的基础,也是关键。可以说,在大陆很多人对台湾的民主充满了羡慕之情的时候,熊秉元先生对于民主的解读充满了对台湾式民主进行反思的意味,值得我们深思。看熊秉元先生的分析,时常会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依靠经验和感觉来判断价值和处理事务南辕北辙,给人以颠覆性的感觉。比如,革命先驱林觉民主动献身革命,不是大公无私,而这正是他“自私”的表现,他为了自己所执著的目标,竟然置家小于不顾!比如,法律条文的形成,还有对于正义的追求,实际上都包含着一种利益的衡量——人们会根据自己利益的大小来决定正义的天平……他对于“人是理性的、自利的”这一工具的运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臻化境。熊秉元先生真正把经济学从高高在上的云端拉向了凡人的生活。读他的这本书,看他在其中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发掘出新意来,常常令人耳目一新,这正是他的解释的工具的独到之处,也是他的高明之处,确实让人受益匪浅,特别是他的这种思维方式。

经济学家眼里的众生相

经济学家眼里的众生相裳裳五月 2014/6/18近几日,朋友圈里一群文学家朋友在聊天,谈起康德、尼采、美学主义、解构主义等,皆不亦乐乎,个个摩拳擦掌,口沫横飞,可突然其中一人提到“经济学家”四个字,众人便仿似闻到铜臭般的纷纷大皱眉头。“经济学家们都是锱铢必较、唯利是图者,在他们的眼里,只有‘是否有利’可言。”其中一位出自北大哲学系的图书编辑语带嘲讽地下了这样的结论。《晋书.王衍传》里提到晋国大臣王衍,自恃清高,对钱嗤之以鼻,提都不愿意提一下。妻子故意在他床的周围堆了一大圈铜钱,他也只是指着这堆东西对仆人说:举却阿堵物。我等文人虽没有如此矫揉造作,但对无形的铜钱——“经济学”及与之相关的内容向来也是敬而远之。也因此,虽有博览群书的兴致与野心,可往往一翻到与经济学有关的书,就开始昏昏欲睡,只需多看几下“货币制度”、“通货膨胀”、MVA、EVA、ROIC等犹如火星文般的字眼,便恨不得将这类书付之一炬。因为对经济学不感冒,对数字异常头疼,所以,熊秉元先生的这本《解释的工具》,最初我只是看了一眼严谨的蓝色封面、排列规范的淡金色宋体字、稍带学术性的书名,连带着熊秉元先生这个从未听说过的名字……便立生敬畏之心,一连放在背包里数天也不敢去碰上一碰。恰好此期间,有位相识多年的好友从外地过来,邀我同进午餐。聊天时,才发现对方竟然是国内资深的经济学博士,其博导与郎咸平还是同窗好友,对自己的迷糊顿觉失笑,也便顺手把本书递给他看以做谈资。他大略翻了一下后,笑着告诉我:“此书属于人文经济学的范畴,写得不错。”怕我不太理解,又加以详细解释,“所谓的人文经济学,就是让不善于数学的人也能读懂的经济学。我倒是建议你看看,或者能消除你对经济学的误解。”与好友告别后,我便将书翻出阅读,没想到只是翻开第一页,便停不住眼,一口气便将之囫囵吞枣地读完,而待得稍有时间,又再次将之细读数遍,顿觉得整个世界都被颠覆了。 书中第一章的首页,就用林觉民的典故让读者大跌眼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革命党人林觉民,1911年因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而被捕,最后在进天字码头刑场从容就义,殉国时年仅24岁,最终葬于广州黄花岗。起义前,他留下了一篇非常有名的《与妻诀别书》,在信中提及“为国牺牲百死而不辞”。对于我这长驻广州的人来说,黄花岗、天字码头,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地点;林觉民、七十二烈士等,更是让人感动倾慕的历史人物。可便是这样正面的历史人物,却能让熊先生在开篇便问:“林觉民新婚不久,娇妻初孕。他却放下家小爱妻,追求一个他所愿意为之生为之死的目标,这种舍小家而为大家的行为,其中有没有利己的成分?他算不算是一个理性自利的经济人呢?”将伟大的、舍生取义的革命家与理性自利的经济人联系起来,顿觉作者的想法与温情泛滥的文学家们大相径庭、意义深邃。随着透过几个日常小故事加以分析后,作者又在文中抛出论点:人的理性、自利,是表示绝大多数的人,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理性、自利的。林觉民为了自己所执著的目标,不顾家小,正是理性自利的一种表现。透过步步细致的剖析,从谈及远古人类还只是一堆血肉时便开始懂得趋吉避凶;到人类学会选择依靠自己还是神灵来决定行为;到人会追求自己所认定的福祉或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当最终得到这样理性的结论时,不仅不让人觉得突兀或者产生抵触的情绪,反而觉得水到渠成,不由得让人佩服起作者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开阔的视野及意味深长的文笔起来。当革命烈士到了经济学家熊秉元的眼里尚能用经济学的的角度进行分析时,其他人其他事便更不用说了。于是,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到对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弹劾决定、因为禁止扑杀白斑猫头鹰而导致美国西北部伐木工人大量失业、小到学校的民主选举、小朋友的行为举止……世人展现出的众生相,作者皆可以随手拈来,在他的妙笔下,立时都变得简单明了,通透易懂起来。哲学上有一句话叫“抛开现象看本质”,在经济学家看来毫无表情,没有私人爱憎喜好的叙述里,有的不过是忠于规律的严谨。原来一切都可以用经济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原来如此,人文经济学,便是不用数学的经济学。是要让看来极其博大精深、高不可攀的经济学简单地贴近我们的生活;是要抛开对老百姓来说只能记得个数字的GDP,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丰富素材加以解释。同样的,还能将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史学等学科知识与经济学融会贯通,使相同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能达到殊途同归的结果。并以经济学的原理,颠覆日常生活中依靠经验和感觉来判断处理事务的习惯,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架构。熊秉元先生的这本书,是我第一次真正对经济学涉足的书本。全书分为五大章节,十六小章,都是以独特新颖的角度来解释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正如书名所言——经济学,是解释的工具。由于文字非常清新易读,在阅读时仿佛面对着一本散文书,一页页读下,对经济学的畏惧之感也顿时烟消云散,反而觉得兴趣盎然,甚至开始寻找其他经济学的书本进行阅读。熊秉元先生的大名,也是第一次听闻。据说,当今华人经济散文界,有四位公认的武林中人:“以高深莫测运笔如飞著名的‘飞侠’林行止;狂傲不羁如神似鬼的‘游侠’张五常;以笑声惊倒学界的‘大侠’黄有光和被称为‘经济学巨侠’的熊秉元。”熊秉元在华人经济学界,与诸大家比起来,不仅相当年轻,而且名声极大。他不仅是知名教授,而且是中文世界里最优秀的经济散文家。他的研究领域为法律经济学和经济学方法论,除学术论文外,出版过《灯塔的故事》、《寻找心中那把尺》、《大家都站着》、《我是体育老师》、《会移动的城堡》、《熊秉元漫步法律》等书。从过去近20年来的教学和研究里,熊老师认为,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经济学的分析架构确实最有说服力。近年来,他一直在思索两个问题:一、如何归纳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介绍给一般社会大众,使他们也能有较好的思维模式?二、以一种思维方式而言,经济分析的弱点、短处、缺失或盲点在哪里?怎么样补强?如何向其他学科汲取养分?而这些,我想我们都可以在他的这本新书《解释的工具》中,完美的找到答案。

用经济视角观世界

本书中,作者熊秉元曾提及关于老师的层级划分——告知层面、解释层面、示范层面、启发层面,并将自己归为“解释”和“示范”之间。究竟这种定位是否有些过谦?相信读完此书后,读者会自有定论。本书通篇穿插讲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借助这些故事,向大家传授和示范用经济学原理如何解读生活现象。这里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更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图表公式,有的只是作者在一旁现身说法、娓娓道来,完全利用讲故事、谈经历的方式将生活现象化繁为简。熊老师浸淫经济学多年,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理论框架。经济学原理对他而言,已全然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干瘪理论,而是能够灵活运用在各种场合,讨论各个话题。家庭关系、宗教政治、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等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利用经济学这把“万能钥匙”打开遮蔽在表象和规律之间的大门,通向一条无比宽阔的大道。正如作者所言:任何学科,就好比一座小的金字塔。在金字塔的底端,是各种具体问题;底层之上,则是各种基本原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塔尖,则是“最重要、最能反映这个学科精神、也最能贯穿整个学科的核心观念”。优秀的学者,是可以到达本学科的塔尖,同时还能够带领学生畅游到其他学科的金字塔。从知识到理论,再从理论体系到大道智慧,在更高层面上,学科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这也正是为何熊老师可以同电机系的李老师彼此交流的原因。不管面对何种授课对象,熊老师都极力利用大家相对熟悉的场景和语言,开展更深层面的探讨。由于这种现场代入感很强,所以大家听起来很受用,不仅仅把经济理论停留在书本上,而是真正将其内化为一种认知社会生活的思维方式,甚至是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如果只是知识普及层面上的传授,那么经过一段时间,这些知识会遗忘;如果通过理解,能够予以消化和接受,那么就会从世界观层面上有全新的启发,这正是熊老师希望带给我们的收获。书中,作者还归纳出了经济学的四点重要结论:1、人是理性而自利的;2、存在不一定合理,但是存在一定有原因;3、好的加之要出现,是有条件的;4、一件事物的意义,是由其他事物衬托而出。这四条结论需要慢慢领会,方可能体会到其中“一以贯之”的奥妙,从而更好地解释社会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


 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