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章节试读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44729789
作者:[英国] 迈克尔·英伍德
页数:320页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1页 - 全部

此在的存在之所以是个问题,部分是由于其存在”总是我的“,部分由于此在应该用人称代词”我“或”你“代称。那些仅仅是”现成在手“故而不适合被称做”我“或”你“的实体,其存在对实体来说是无关紧要的。既然它们无法像此在那样负载起自身的存在,若想成为万物中的一种,它就得有一种确定的”什么“。但人的存在无论是什么样子都是其决定或已经决定了的:”此在总是作为它的可能性而存在。“此在从两个方面违背了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首先,它不是有着本质属性和各种属性或”或然性“的某种物质。其次,此在的潜力或可能性先于其实在性:此在不是一个确定的实在之物,而是各种存在方式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71页 - 第六章 语言、真理、烦

沉沦性和非本真性错在哪里了呢?从某层意义上讲,它们完全没错。它们是人类困境的必然特征;我们不能跨出我们所处的状态去用一个外在的标准衡量它。但从另一层面上讲,海德格尔认为它们会导致错误。浸淫于世界,或者浸淫于世界上的事物,会让我们认为自己是现成在手的,是会思想之物,是一个工具、一架机器或一台电脑。如果我们嗜好闲聊,我们就会将断言从它在世俗性意指中的锚定地抽离出来,并将其看做自主的“判断”。从这些方面讲,此在对存在的理解是一个不可靠的指引。但这些错误本身并非必然是由“常人”的闲聊强加给我们的。“常人”可能会说人是机器、断言是“判断”,但那是单独的一类错误根源。如果我们相信人是机器(或“主体”),因为这是在我们应对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人展现自身最显著的模式,那么我们无须“常人”来告诉我们这些。另一方面,“常人”所说的可能是对的。简单接受“常人”的所言也许是不体面的、无助于加深理解的,不符合哲学家的职业特点,即将目光限定在学说,或者至少限定在学术会议或近期刊物上传播的那些问题上,而这些问题可能是恰当的,所给出的回答也可能是正确的。无论如何,过去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们——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也会走错路。不过,他们当然不会因此就比海德格尔少半点本真,或者对闲谈或“常人”少半点拒斥。海德格尔似乎将一个人的信仰的真理性,同这个人自己的“本真性”以及他对其信仰的坚持融合在了一起。他并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柏拉图也认为哲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有效工具,而且还是一种有极高价值的生活方式,亦即让人睁开审视真理的心灵之眼的生活方式。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71页 - 第六章 语言、真理、烦


烦跟英文的care一样,通常也有两层意思:首先,表示对某事物的“关心”和“担忧”;其次,表示“照料”某物。海德格尔所使用的“烦”这个词两层意思都涉及了,但它的意义要比每一层意思都更基本。即使某个人就这类词的一般意义来讲是没有烦恼的、无忧无虑的或者心不在焉的,在海德格尔所谓的意义范围内,这个人仍然是烦着的、心有所虑的。正是因为此在的在世存在是烦,我们才会谈论它对诸如鞋子和锤子这些有待上手的事物的关心(Besorgen),才会谈论对别人的牵念(Fürsorge)。不过,有关心和牵念就有漠视、蔑视和仇恨;缺乏烦、关心和牵念的实体是诸如石头、树木和动物这类完全不具备这些能力的实体。烦有别于意愿、希望、努力或认识这些具体的态度。某个人不管愿意做什么事、希望做什么事以及努力争取什么东西,这个人事先都要烦。某个人要想获得知识,首先就得烦。在极度抑郁或者焦虑中,也是我们在清醒时最接近于缺乏烦的时候,这时我们会发现难以对任何事情产生意愿或愿望,甚至不会想要从我们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尽管烦体现了此在的整体,它仍然是复杂的。海德格尔将其定义为:“先于自身、已作为(与在世中相遇的他物)共在的存在。”(《存在与时间》,192)烦因此涉及我们先前遇到的三个组成部分。此在先于其自身。它是它的可能性,它暗自踌躇,想知道下面该做什么;它取决于某物。海德格尔将此与“生存”和“理解”紧密联系起来;而且正如我们在下章将会看到的,它还将此与“将来”也联系起来。此在已经在世。这与“被抛”和“事实性”——此在“总是先在”于一个特定的情形中,而且这一情形决定了它可获得的可能性——有关,还与揭蔽了我们将要看到的乏味的被抛性的情绪或“心态”有关,并与过去有关。此在与在世中的实体同在。它参与一项任务,比如说锤击,或者只是做白日梦。海德格尔将此与沉沦性联系在一起,并且,我们将会看到它还同当前联系在一起。烦这个概念因此囊括并重新整合了我们迄今对此在的了解,也潜在地事先指出了此在的时间属性。烦与世界的意指性相关。只有在此在为烦的情况下它才居于一个意指世界中,也只有居于一个意指性的世界中此在才为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35页 - 第四章 此在

海德格尔用来表示“本真”的词是eigentlich,在德语中的意思是“真的”或“合适的”,从这个词他创制了Eigentlichkeit这个词,即“本真性”。“非本真的”即为uneigentlich——通常意义为“非字面义的,比喻的”。“非本真性”对应的是Uneigentlichkeit。此在有时是本真的,有时不是。海德格尔是否认为只有本真的此在才是真正的此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非本真的此在就不是在真正意义上属人的呢?并非如此。他将eigentlich与形容词eigen即“自己的”联系起来,这一形容词用在诸如“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主见”以及“做自己的主人”等语境中。具有本真性就是忠实于自己,成为自己,做自己的事。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54页 - 第五章:世界

情绪情绪常被认为是精神性的东西,是我们内心的情感,在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扮演一个充其量是受压制的角色。但海德格尔并不这么认为。处于某种情绪就是以某种方式看待这个世界。它会实质性地影响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以及对世界中的实体作出反应的方式。情绪与情感不同。情感涉及的是特定的实体。我对某事很生气,我常生某人的气。但如果我处于一个暴躁的情绪中,尽管我也许比平常更容易对具体的事情动怒,但我不一定要对某一件事感到暴躁。如果情绪指向任何事情,它们指向的就是世界而非世界的实体。焦虑、无对象的愁虑(Angst)或厌烦(借用海德格尔的例子)笼罩着整个世界,它们不同于面对具体的威胁所产生的恐惧或对某个具体事物的厌烦,比如对一位部长演讲的厌烦。情绪几乎不能为我们所掌控。我可以控制我的行为,决定做什么,遏制自己想做某事的冲动。在某种程度上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我可以克制自己不去羞辱令我生气的事物,我也可以去考虑其他的事情而让自己慢慢消气。但是情绪想来便来,想去便去,不由我们来牵引。它们不针对具体实体,所以我不能通过操纵具体的实体来消除我的沮丧情绪;不论我将注意力转向哪一个具体实体,它们都笼罩在这种情绪下面。海德格尔用下面这一个不寻常的词表达这种情绪:Befindlichkeit;该词的大致意思是“怎样找到自我”,“怎样被找到”或“近况怎么样”,它通常被译成会引起误解的“心理状态”。德语中更常用的表示情绪的词Stimmung也有给乐器“校音”的意思,海德格尔利用了这层联系:处于某种情绪就是以某种方式校音或调音。
但情绪真有海德格尔所认为的那样重要吗?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一种莫名的情绪中。即使情绪不好,我们处理日常事务的方式同我们情绪好的时候也差不多。那什么是日常事务呢?拿前面我们讨论过的例子来说,为什么海德格尔观察桌子以及摆放桌子的房间的方式同工匠在作坊里观察它们的方式一样,尽管海德格尔并没有像他那样工作?是因为房子里只有他一个人吗?并非如此。或许隔壁房间的人正在进行热烈的交谈或正在打牌。即使他真的是一个人,他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读书或草拟一份写作计划。是不是因为他比别人更理解或更不理解他所处的环境?不是。从相关意义上讲,房子里的工匠和其他人同海德格尔所理解的并无二致。他们有时也会审视自己周围的环境,尽管不能像海德格尔那样恰如其分地描述出来。这肯定是因为海德格尔处于一种(比如说)忧郁性怀旧的状态之中。他没有情绪谈话、打牌、阅读或写作。如果有人哄骗他或者他不顾这种情绪硬撑着去参加这些活动,他当然也可能很快摆脱目前的情绪。但不是所有的情绪都可以很轻易被驱散或克服的:……
但也有人反对说,很少有人会长时间陷入这种无能为力的情绪中。我们难道不能忽视这种情绪,因为它对在世的存在不重要?即使我们可以做到,也并不代表这种情绪不重要。因为如果忙碌的工匠或沉思的海德格尔不处于或不可能处于班扬所描述的这种情绪中,他们也肯定处于其他情绪中。此在从不会没有情绪,就像它不会无所关心一样。处于一种一般的、日常的且表面上看起来没有情绪的状态其实也是一种情绪,尽管我们没有现成术语或简短的定义来描述它。配乐对于揭示电影所展现的世界常常至为关键,它会传达电影的情绪——满足、兴奋、焦急的盼望或一般的日常性。但只是在电影中情绪需要音乐来表达。我们则不需要特别的帮助就会给世界带来我们自己的情绪。无论如何,将班扬的情绪称之为无能是否恰当呢?这种情绪如果持续下去,会妨碍我们制鞋、写书,也会妨碍我们过乏味的日常生活或作重大的决定。这并非我们平常所认为的对任何一种大多数人都会犯、远不止班扬本人才会犯的罪恶的恰当反应。大多数人都会很高兴没有处于这种情绪之中。但是,大多数人也都不是哲学家,能像海德格尔那样具有如此之高的境界和十分投入的意志。因为海德格尔相信,这样的情绪揭示了我们平常没有意识到的事物。它们以日常事务不可能实现的方式照亮了这个世界和我们在世的存在。当工匠发现一件工具丢失了的时候,他就会瞥见他的世界,瞥见这个世界的世俗特征;他在明显的不在场的部分中注意到了整体。但班扬的这种情绪对于揭示这个世界更为有力、更令人难忘:它揭示了这个世界的世俗性,并且通过对比也揭示了这个世界日常的不突显性。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情绪(或者至少那些不太极端的情形如厌烦和愁虑)是哲学家见识的重要来源。但是,它们并非理所当然地专属于哲学家。非哲学的、平常的此在也倾向于出现这些情绪,于是情绪在海德格尔解释此在如何成为哲学家的努力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不过,光靠情绪并不能揭蔽这个世界。为此我们还需要理解。.


 海德格尔-牛津通识读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