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俾斯麥到希特勒

出版社: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9866723278
作者: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是哪一個國家能夠在崛起之初,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連續打敗歐洲兩個古老強權?又是哪一個國家能夠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內,就發動兩次世界大戰?以《一個德國人的故事》《解構希特勒》等暢銷書,成為二十世紀史最重要見證者之一的哈夫納,這次要帶我們回顧「德意志國」短短七十四年的興衰起落史,細數從普魯士王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如何創建德意志帝國,一直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將日耳曼民族的國家帶往毀滅之路。

书籍目录

譯序導言1. 德意志國的形成2. 俾斯麥時代3. 德皇時代4. 第一次世界大戰5. 一九一八年6. 威瑪與凡爾賽7. 興登堡時代8. 希特勒時代9. 第二次世界大戰10. 德意志國身後的歷史後記與致謝詞一九九○年的後記譯名對照表

前言

  導言  如果我們彷彿透過望遠鏡一般地來回顧德意志國的歷史,馬上可以發現三個奇特之處。  首先是這個國家的短暫壽命。它只在前後共計七十四年的時間內,成為一個具有行為能力的整體:從一八七一到一九四五年。即便有人寬宏大量,將其前身的「北德意志邦聯」一併列入,同時在尾巴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四大戰勝國還願意將德國視為一個整體來管轄的短暫時期,所得出的總和也只有八十或八十一年(一八六七至一九四八年),僅僅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歲數。就一個國家存在的期限而言,這個時間未免短得可怕。我幾乎不曉得還有任何別的國家會如此國祚短促。  其次引人注目的是,德意志國在此非常短暫的生命期限內,至少有兩度(一九一八年和一九三三年)--但實際上是三次(還包括更早的一八九○年)--徹底更改了自己的內在性格與外交政策路線。這八十年的時間內於是出現過四個涇渭分明的階段,而且我們甚至可以如此表示:德國在其中的每一個階段都變成了另外一個德國。  第三個奇特之處則在於,這段如此短暫的歷史是以三場戰爭做為序幕,然後以兩場駭人聽聞的世界大戰收尾,而其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或多或少脫胎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由此看來,德意志國的歷史簡直就像是一部戰爭史,而且難免會有人設法把德意志國稱作「戰爭之國」。  人們自然會想問個明白,那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莫非德國人天生就比其他民族更加好戰嗎?我倒並不這麼認為。若將德國人的歷史看待成一個整體,亦即著眼於一千年出頭的時光,便可發現德國人在俾斯麥的時代以前很少發動戰爭,而且幾乎沒有發動過侵略戰爭。德國自從近代初期以來就位於歐洲的中央,成為一個巨大而呈現出多元面貌的緩衝地帶,不但時而有外力介入干預,德境內部也爆發過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諸如「施馬爾卡爾登戰爭」、「三十年戰爭」、「七年戰爭」……等等。但是這些內部紛擾並未演變成對外侵略的行動,不像德意志國在二十世紀的時候卻有兩次那麼做了,並且隨之走上末路。  德意志國究竟為何覆亡?它為什麼會偏離其創建者俾斯麥的初衷,變成了一個向外擴張、侵略成性的國家?對此出現過各種不同的理論,但我認為它們都不怎麼具有說服力。其中有一種論點把全部責任都推給普魯士德意志國畢竟是透過普魯士才建立起來的。德意志國完全被看成是某種形式的「大普魯士國」(至少其建國者如此認為),由普魯士在德境享有主導地位。在此過程中同時出現了德國的第一次分裂:奧地利被排除在德國之外。這麼說來,一切都該歸咎於普魯士了?假如當初法蘭克福「保羅教堂」內召開的國民議會,在一八四八革命時就能夠將德國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一切豈不可以發展得比較理想?  但說來奇怪的是,情況並非如此。即便有許多人這麼認為,然而法蘭克福國民議會的外交政策可一點也不和平。「保羅教堂」事實上甚至將許多場戰爭一併納入考量--「左派」的國民議會成員巴不得跟俄國大打一仗來解放波蘭;中間派及「右派」的議員則為了「什列斯威─霍爾斯坦」的緣故,不惜與丹麥開戰,而且普魯士果真在一八四八年把那場「代理戰爭」進行了好一陣子,然後才半途收兵。除此之外,「保羅教堂」內許多身為自由民主派人士的政界顯要並且大剌剌地公開宣示: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為德國爭取權力。「德意志民族已對原則與教條、字面上的『偉大』和理論上的『存在』深感厭煩。它所要求的,就是權力、權力、權力!能夠給它權力的人,就可以從它那邊得到榮耀,而且所能得到的榮耀將超出該人自己的想像。」以上是尤利烏斯.福祿貝爾的用語;此人今日早已遭到遺忘,然而當時他是「保羅教堂」大德意志派政治人物中的翹楚。  在整個「保羅教堂」裡面都非常強烈的願望,就是要擺脫德國人數百年來在歐洲中央所處的被動狀態。他們希望能夠仿效歐洲外圍列強已經行之有年的做法,也來推動權力政治與擴張政策。此類的願望在俾斯麥身上卻淡薄許多,而且他在一八七一年後不斷強調,德意志國是一個已經飽足的國家。但比較正確的講法其實是:普魯士在這個國家的內部已經飽足,而且過於飽足。或許普魯士向南德的進展,甚至已略微超出自身勢力範圍的天然界限。不過一直要等到俾斯麥下台以後,才可發現德國其實完全未曾饜足--而且隨著普魯士的色彩日益減少,德意志民族國家的成分不斷增多,那個現象也就益形顯著。因此我們無法用普魯士的罪過來解釋德意志國的罪過(假如我們硬要使用「罪過」一詞的話)。反之:當普魯士依然在德意志國境內享有支配權的時候,它實際上扮演了剎車而非發動機的角色。  此外還有各種不同的講法被拿來解釋德意志國走上擴張與覆亡的理由。例如有一派理論將工業化視為主要原因,因為它促成德意志國在極短時間內躍升為歐陸首屈一指的經濟強權:這種快速工業化釋放出強大的社會動能,最後爆炸開來。這種論點可以用一個事實來加以反駁:工業化並非德國特有的發展。工業革命在十九世紀的時候分成幾個階段逐步傳遍了歐洲大陸。它傳到法國的時間稍早於德國,以及荷蘭和比利時等較小型的西歐強國。奧地利開始工業化的時候又比德國晚一點,而俄國開始的時間更晚。那是一個全歐洲性的發展過程。德國固然將工業化進行得特別徹底和特別成功,但整體而言仍大致與歐洲其餘各國同步邁進。假如德意志國的駭人動能與擴張主義是工業化所導致的結果,那麼自然而然就會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為何偏偏只有德國如此?莫非一個目前正走紅的史學流派在此發揮了作用,有意以言過其實的方式將經濟與政治緊密地結合到一起?  其他若干解釋模式則讓人注意到,它們涉及了特定政治立場的意識型態,而且實際上是被刻意構思出來,以便為相關政治立場做出證明。比方說吧,如果有誰看法與列寧一致,也認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形式」的話,那麼免不了就會怪罪於資本主義,認為是它害得德意志國走上帝國主義,並且為此而土崩瓦解。或許因為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的緣故,那種論點向來無法令我折服。但即便試著設身處地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來思考,我也無法不注意到,有許多奉行資本主義的國家從未走上帝國主義之路--例如高度資本主義化的瑞士。那些國家為何沒有走上帝國主義呢?該問題導引出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解釋模式,而且我認為這種解釋更加合情合理。  瑞士是一個小國,而小國與大國在外交上的生存法則迥不相同。小國必須選邊站或者維持中立,向來無法試圖透過自己的強權政治來改善命運。各大強國卻很容易就會出此下策。他們只要在任何地點發現了空隙,便傾向於朝著那裡擴張過去,藉以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權力,而權力正是其賴以立國的基礎。德意志國是一個強權,這是它有異於德境昔日國家型態的地方,以及真正的新奇之處。然而德意志國找不到什麼有機可乘的空隙,難以趁虛而入進行擴張。  一位青壯派的美國歷史學家,大衛.卡里歐,曾經表示:「德意志國誕生於包圍之中」。這麼講就正確多了,因為打從一開始就有許多強權環伺在德意志國的周圍。德意志國在西方面對法國和英國,在南方和東南方與奧匈帝國接壤(當時奧地利仍為列強之一),在東方則毗鄰巨大的俄羅斯帝國。德意志國的地理位置可謂相當不利。它缺乏可供開拓的自由空間,既無法像英國、法國,甚或比利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那般經由海路進行擴張,也無法和俄國一樣東向深入亞洲腹地。但就另一方面而言,德意志國已然成為強權,於是也具備了強權的本能,打算讓自己變得更大。這種本能可說是一開始就被放入了它的「大國搖籃」。  此外還存在著第二項不利的因素:德意志國處於不大不小的尷尬地位。早在建國戰爭的時期就已經顯示出來,它在一對一的時候或許強過任何單獨的歐洲大國。但它當然敵不過列強的同盟,更遑論是由圍繞在外的全體強權一起組成的同盟。正因為這個緣故,德意志國始終對此類的同盟心生畏懼。列強當中的法國、奧地利、義大利,甚至俄國卻都感覺自己不如德意志國強大,於是傾向於爭取與國來締結同盟。德意志國又因為它們的此種傾向,不斷設法阻止形成這樣的同盟,必要時更不惜訴諸武力,透過戰爭來加以破除。我們可別忘了:對當時所有的強權來說,戰爭仍然是「最後的理性」,亦即最終與最嚴峻的政治手段。這種情況所導致的結果是:德國人在違背帝國創建者原意的情況下(我在此重覆這一點,並且將在後面更詳細地加以闡述),往往會認為建立德意志國的工作仍不完全--它非但不是民族歷史的極致,反而是一個跳板,通往從未明確定義出來的擴張行動。  人們為何將一八七一年在凡爾賽宮建立的德意志民族國家稱作「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而不直截了當地稱之為「德國」(Deutschland)?主要的理由在於:它從一開始就大於--但同時也小於--「德國」這個民族國家。「小於」,那是因為它將許多德國人排除在外的緣故:它是「小德意志」國。它只在普魯士力有所逮的範圍內被建立成一個民族國家,而且必須與普魯士的霸主地位協調一致。因此它稱得上是:「普魯士的德意志國」。但是「德意志國」這個名目不僅涵蓋了此一「較小」的層面,同時也隱喻著「較大」的一面:此即中世紀「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在歐洲跨越民族界限的普世要求。「德意志國」既可以是「普魯士在最大範圍內所能支配的德國」,或者也可以意謂「德國在最大範圍內所能支配的歐洲或世界」。前者是俾斯麥的見解;後者則是希特勒的詮釋。從俾斯麥通往希特勒之路不僅是德意志國的歷史,同時亦為德意志國敗亡的歷史。  這部歷史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在於,德意志國看起來簡直是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推向毀滅。其權力擴張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捉摸,以致德意志國為自己創造出一個由敵人所構成的世界,最後被那個敵對的世界擊破,並且在敵國之間遭到瓜分。隨著德意志國的分裂,那些敵國卻彷彿受到魔棒點擊一般,突然都不再是敵人。自一九四九年起接替俾斯麥帝國的兩個德意志國家--「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打從一開始就分別在西方和東方沒有了敵國。時至今日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東方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以及西方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繼續存在,似乎也都逐漸有辦法以正面的態度來加以看待。兩個德意志國家已經對峙了幾近四十年,而且此種局勢還看不見有結束的一日。這正好讓我們有辦法以從前不可能的方式,彷彿從遠方透過望眼鏡一般地來回顧「德意志國」的時代。   推薦序:德意志國--一段包圍下的擴張史/劉必榮   (本文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這是一本非常深刻的歷史書,將一八七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德國現代史上最精彩的一段娓娓道來,讓人對德國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由哈夫納來講述,更是不二人選。哈夫納對歷史與社會有獨到的觀察角度,而且思考深刻,寫德國的深層文化、社會結構與內心世界,常見人所未見。過去看他《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就解了我心中不少疑惑,曉得,喔,原來那個時代德國年輕人是這樣想的。現在閱讀這本《從俾斯麥到希特勒》也是一樣,一邊閱讀,一邊咀嚼作者的分析,就像在享受一頓豐盛的知識饗宴,掩卷之時但覺齒頰留香。   俾斯麥是德國名相,在他輔助之下,威廉一世統一日耳曼,建立德意志帝國。其實說他輔助威廉一世,用字並不準確,因為俾斯麥不只是「名相」,他根本是「權相」,很多時候是他用個人去留為要脅,逼著威廉一世答應他的要求。有一次君臣二人分別以遜位與掛冠相逼對方,最後威廉讓步,他告訴左右:「德國人可以沒有威廉,但不能沒有俾斯麥。」因此換個角度來看,俾斯麥的行為又不像「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是某種程度的「君臣知遇」。這種知遇是千古難逢的,也唯有如此,才成就了普魯士一統日耳曼的霸業。   可是德意志帝國建立之後,柏林的外交迴旋空間卻一下子消失了。在普魯士時代,由於幅員不大,掌控資源也不多,所以不會成為大家交相攻擊的對象,外交上也可左右逢源。一旦統一了日耳曼,國家變大了,對周邊的威脅也大了,整個世界就跟著變了。因此德國必須想出新的方法,來面對新的世界。這就是本書的開始。   書中引用俾斯麥一八八二年在國會的講話說:「數以百萬計的刺刀主要就直直指向歐洲中央,而我們就站在歐洲中央。我們由於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因為歐洲整體歷史的緣故,遂優先成為其他強權結盟對抗的對象。」幾句話點出了鐵血宰相內心深處的恐懼。其實德意志帝國成為攻擊目標的原因,固然出在她的地理位置(如果沒有統一日耳曼,就不會占據中歐這麼一大塊位置,所以才有人懷疑當初的統一是否有必要)、出在歐洲的歷史,但更出在德國向外擴張的行為。   作者在書中說:「德意志國看起來簡直是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推向毀滅。其權力擴張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難以捉摸,以致德意志國為自己創造出一個由敵人所構成的世界,最後被那個敵對的世界擊破,並且在敵國之間遭到瓜分。」作者是把從普魯士統一日耳曼之後的德意志帝國,到威瑪共和國,再到後來第三帝國這一段時期,稱為「德意志國」。而這一段話,也剛好點出德意志國的宿命。   作者從德國歷史學家的角度返回去思考:為什麼德意志國會不斷擴張?這也是我們外界很想知道的。一八七一年之後,俾斯麥的外交其實是採守勢,他與奧國結盟,但拒絕給奧國一張空白支票。他告訴奧國,「如果俄國打你,我會幫你抵抗。但如果是你打俄國,我就不會幫你。」除了很少數情況之外,俾斯麥也不在海外擴張殖民地。他寧可把殖民地作為緩衝,將列強在歐陸可能發生的衝突,轉到海外殖民地去相互補償。從外界來看,這是十九世紀歐洲外交典型的以鄰為壑,但從德意志帝國的角度來看,這卻是一種小心戒慎。   俾斯麥的戒慎,也反映在他對過去行為的反思。書中指出,早在日耳曼甫一統一之際,俾斯麥就對一八七○/七一年普法戰爭時拿下法國的亞爾薩斯、洛林兩省感到後悔。研究西洋外交史的人都知道,法國丟了這兩省,對法國造成很大的創傷,讓法德從此結仇,並發展出此後五十年法國矢志復仇奪回兩省的外交政策。如果德國當初沒有占領這兩省,後面歐洲的發展可能完全不同。只是我們不知道俾斯麥曾因此後悔,並向法國駐德國的外交官表達了這樣的感嘆。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哈夫納在書中說,一八七一年之後,俾斯麥不斷強調,德意志國已經是一個「飽足」的國家,不會向外擴張。但是一直到俾斯麥下台之後,人們才發現德國其實完全未曾飽足。「隨著普魯士的色彩日益減少,德意志民族國家的成分不斷增多,那個(未曾飽足的)現象就益形顯著。」哈夫納指出,「當普魯士依然在德意志國境內享有支配權的時候,她實際扮演了煞車而非發動機的角色。」   將德意志國中普魯士的成分,與德意志民族國家的成分加以區分,並以此詮釋歷史可以說是相當深刻的。   德國民族主義的發展,與科技進步及工業發展所帶來的自信也密切相關。德國的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英國、法國,更不用說俄國了。他們可以打電話、可以開電燈,以非常快的速度現代化,邁向一個超出預期的新世界。哈夫納說,德國人那時在許多領域成為領先全歐的力量,並且是以德國人的身分進行的。這讓他們自戀、自負,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並因此認為應該成為未來世界的霸主。這些描述鮮活地讓我們進入當時德國人的內心世界。我們可以想像,當德國工業發展領先英國時,他們該是如何欣喜若狂,也解釋了德國後來為什麼要去發展海軍,要與英國相抗,在歐洲又如何被奧匈帝國牽著走而失去外交彈性,最終在一次世界大戰後被協約國擊敗。   德國戰敗後,背負著鉅額的賠款,又被限制不准擴張軍備,因此德國如何掙脫這兩道枷鎖,也成為讀者關心的焦點。哈夫納在書中說,當初剛好碰到國際大蕭條,而時任總理的布呂寧就順勢用事,蓄意讓德國的經濟完全崩盤,並以這個手段擺脫賠款的要求。那時德國還積欠三十億馬克的戰費沒有賠償,最後居然不了了之。布呂寧因經濟崩盤而下台,但德國卻獲得喘息空間。這一部分書中描述得相當精彩。   德國簽訂羅加諾公約那一段也很出色。作者描述了一九二五年時,德國如何利用簽訂羅加諾公約,巧妙限制了法國的外交行動。這是外交布局的傑作,也是談判的絕佳案例。同時並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一個戰敗國如何掙脫枷鎖?德國人的心態又是如何改變?如果當時德國沒有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結果是會更好還是更壞?還有,德國在一戰之後所處的歐洲環境,居然比戰爭前更好,這又是為什麼?   這些問題都很深刻,可以從中找到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德意志國發展的一條脈絡。也可以由此反思,現在的德國處境,和當初德意志國的發展,有什麼不同。經由與哈夫納的精神對話,我們對歐洲、對德國都有了更深的了解。謹以此書,推薦給所有對德國這段歷史,並對歐洲外交史有興趣的朋友。

内容概要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 生卒於柏林)
法學博士,一九三八年移居英國擔任記者。一九五四年以英國《觀察家報》海外特派員的身分重返德國後,自一九六一年起先後為德國《世界報》及《明星週刊》撰寫政論專欄。哈夫納著有一系列以歷史為主題的暢銷書,其中包括《破解希特勒》、《不含傳說的普魯士》、《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 1914-1933 回憶錄》等。哈夫納被公認為德國二十世紀歷史最重要的時代見證者之一。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個天才的心靈。我們將再也看不見足以和他並駕齊驅的人物了。」  --《明鏡週刊》  「一本徹頭徹尾成功的著作。」  --《維也納日報》  「本書與歷史學者的浩繁卷帙相較之下,可以傳達更多對歷史的認知。」  --《慕尼黑晚報》  「本書乃數十年研究的成果,以及一本扣人心弦、時而深具個人色彩的傳世之作。這位專欄作家曾以無人能及的方式,藉由自己的著作影響了公眾的歷史意識,並不斷向專業歷史學者做出挑戰。」  --《時代週報》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差不多大半个月吧,利用晚上的空余时间,拜读了这本书,让人对于德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有了初步的轮廓。以前对于德国的人和事,特别是二次大战的前因后果,相比这本书而言,总觉得交代得不是很全面,尤其在前因方面,总的说来此乃比较深刻的历史读本。7月份的时候,有机会和朋友去了趟香港,在九龙塘的某个书店,发现了这本书,就从书的名字来说,就已经够吸引的了,本人对这两位德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也有曾听闻,但始终了解不多,所以就马上将该书收入囊中。 该书将1871年到1945年,德国历史上最精彩的地段娓娓道来。俾斯麦是威廉一世时期的德国首相(人称铁血首相),也是著名的外交家,在他当权时期或者说当时他所面对的德国,仅仅是一个刚刚统一的国家,所以他就由始至终都在推行无限制和平政策。但希特勒,就不用我太多介绍了,他的崇拜者至今仍然四处遍布,纵然他是个刽子手。在书中涉及陈述的短短74年的历史当中,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不可思议,竟然是以两场世界大战使得国家发展致巅峰,也使得国家收尾,由此看来这段时期的德国历史简直就像一部近代欧洲战争史。书中所引用的两句名言,也觉得特别令人玩味:俾斯麦说----数以百万计的刺刀主要就直直指向欧洲中央,而我们就站在欧洲的中央。我们由于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因为欧洲整体历史的缘故,遂优先成为其他强权结盟对抗的对象。希特勒说----如果德意志民族不再强韧、不准备做出充分的牺牲、不愿意为自己的生存流血的话,那么就应该沉沦,被另外一个更强大的势力所毁灭......。届时我不会为德意志民族流下一滴眼泪。
  •     作者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 生卒於柏林) 本书讲述了德意志国从1870年到1945年的历史,由于作者经历了德国的多个时期,因此他对于德国那个时代是有实感的,能够讲出当时人的所思所想。当然这本书也是有盲点的,那就是没有从普遍观念的角度来讲历史,所以很多东西是不清楚的,比如为何德国人要到19世纪才想到要成立一个国家?德国之前几千年都是分裂的小国,从来没有想过要成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它的国家认同是后来构建出来的,它的认同依据是雅利安人更优秀,所以才会有后来的这些问题。但是谁提出这个理论的?有何文本依据?又为何德国人会接受这种观念而不是其它观念?……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NOT BAD
  •     战争的阀门一打开,就失去控制了
  •     VON BISMARCK ZU HITLER. 从俾斯麦到希特勒,短短几十年间,德意志经历了大起大落。 书中对德国历史的论述新颖有力,不像大陆历史图书那般简单陈述,毫无内涵。
  •     哈夫纳一贯简单明了、提纲挈领的风格,将一段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中诸多关节点十分到位地呈现出来。
  •     有点随意,视角倒是很真诚,但不能说客观
  •     不得不對哈夫納佩服:邏輯嚴謹,條理清晰,內因外在分析得一清二楚。邏輯線流暢透徹,讀起來舒服極了。感謝對二戰的東線的政治分析,一掃我心中多年的困惑。哈夫納晚年的筆鋒和真傳說中一樣犀利,言简意赅,敘事直指命脈,著實精彩。p.s.若能有哈夫納一半的論述技巧,這輩子真的值了
  •     直板书,毫无压力。证明:好书。
  •     已購入
  •     哈夫納的東西非常值得一讀。
  •     台湾的原版书,竖排,繁体,很喜欢看这种书的感觉.有很味道,跟读简体完全不一样.唯一的缺点就是好贵啊!要80多!希望以后当录能精选一些进口的好书出来,办办团购什么的.让大家能买到便宜一点的好书.
  •     这位译者要是能把haffner的所有著作都译完就好了/_\
  •     还是很清晰地梳理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下半的德国历史……就是翻译吧那个特别费力的表达方式看得头疼~
  •     神書,有理有據的回顧德意志國歷史,雖然無法預測柏林圍牆倒塌,仍無損本書的價值
  •     一样的主线清晰。只是后面能见到错字略遗憾。
  •     了解近代德国很好的入门读物。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中国像极了一战前的德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族主义高涨,高估自己国家的实力,觉得就算四面树敌也都可以战而胜之
  •     想要了解德意志国的绝佳入门读物
  •     红
  •     熔化的普鲁士铸造了德意志。
  •     哈夫纳的书都值得一读,该作是他晚年老病困扰下亲自口述,他人整理而成,初版发行于一九八七年。八七年的社会氛围,人们对西德、东德能重新统一大多持悲观态度,谁也没想到两年后柏林墙倒塌,九〇年又重新统一,此番突变使人们始料未及。且不管现实最后将哈夫纳的预想彻底驳倒,身为时代见证者其客观理性的分析、评论仍值后世所称道。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