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自卑与超越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44149082
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
页数:208页

没看懂自卑与超越

说心里话,我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是想知道自己的自卑心理出自哪里,还有该怎么去克服自卑心理。结果只是看看关于自卑的一些侃侃而言,没有具体的应对措施。本书的名字叫做《自卑心理分析》也许更精确些。里面有一章关于梦的阐述,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是不同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不同的观点,就凭这一点,我还是想推荐大家看看。毕竟这本书听说也是经典之作。

坑爹的书名翻译,再也不看翻译作品了!

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创立了所谓“个体心理学”。。。好吧,看完整本书,也没搞清楚“个体心理学”是怎么样一个概念。看来作者并不是来给他的心理学派做传教士的。书的中文书名是《自卑与超越》,然而原英文书名是"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当时看到就觉得这两个书名差距有点大啊。看完以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个书名,发现真是他妈坑爹啊!这本书不是讲自卑的好吗,更不是讲怎么超越自卑的好吗???书的开头先是提出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三大约束“,接着提出”一个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他对周围的人和这个社会所作出的好的影响“。在这两点前提下,人需要有”合作精神“才能活的更好点,不至于误入心理方面的陷阱。全书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各方面的因素(身体,家庭,教育经历等)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会产生的一些影响。着重介绍了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的影响,在这方面很多书都有类似的观点,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除了介绍产生的影响及后果,还介绍了对应措施。不过看下来,也就只有一招,那就是“合作精神”。。。对这本书的翻译很不满意,同样的一个词语(三大制约)在书中不同的地方居然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豆瓣上,看了这本书另外一个版本的评价是8.4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对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非常欣赏,不过,光从书名看来,我就决定以后除非赶时间,否则再也不看翻译作品了。

书只能帮助却不能代替你思考

因为自己一直有着自卑的心理,抱着更多的了解自己的目的看了这本书,反而让我对自卑有了新的认识。书上来就把人生三大问题作为生活的意义提了出来,虽然我不认为这算是意义的答案,但至少这三个方面是人类正常发展应具备的能力。性格、情感和职业,即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亲密的人、和自己与其他社会人相处的能力。任何一方面的强大都可以弥补另两方面,同理,任何一方面的缺失也都可能会影响其他两个方面的完善。而影响这些发展的主要是童年的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最初的本源还是归结于童年。童年对于我早已面目全非。似乎只记得:1. 父母吵架打闹的景象,两个人在狭小的客厅里滚在地上扭打,各不相让,嘴上骂骂咧咧,我在旁边哭,没有一个人注意到。父母关系不和使我童年开始就对婚姻不抱有任何期待,并有些恐惧。没人理我让我感觉到自己被忽略了,即便我怎么哭怎么闹也是没有帮助。于是我一直都感觉自己是个或有或无的人,也许,不存在会更好,至少父母不会因为我吵架打闹。其实父母吵架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我是个女孩儿。重男轻女是我生长的环境,父亲因为我是女孩不要我了,妈妈没有时间照顾我的时候我在姥姥家里混饭吃。她是特别严重的重男轻女。还记得有个夏天她在公园门口卖冰棍,哥哥总是可以拿到他喜欢吃的,而我如果要吃还得给钱。当然此外还有很多例子,但大部分都被我选择性记忆给抛在脑后了。至今我不对我姥姥有任何感情,我哥说我固执,似乎那么小时候的事情还一直放不开。可当他说这些的时候我总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2.后来父母离婚了,我跟了母亲。父亲再也没有来看过我,我从小不知道父爱是什么,母亲为了生计频于奔波,我也不认为我得到了完善的母爱。没有学会合作关系的我虽然上学较早,但在学校里并不合群,自己躲在角落里。不会跟别人接触,也害怕跟别人接触,怕被别人瞧不起,也会怕被别人欺骗、背叛。后来索性交到了一两个好朋友,也会因为她们跟别人一起玩耍而感到生气,跟好朋友闹别扭,导致无法收场。3.有时候妈妈晚上去朋友家串门,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7点左右出门,9点还没有回来。我害怕的把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窗户都打开,冲着漆黑喊我妈的名字,期待会听到妈妈的声音,可是静的像死了一样。我大哭,靠着墙,边哭边喊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而妈妈回来之后也没有对留我一个人在家做出任何表示,还有种我自己一个人在家都不行的感觉。当时挺无助的。似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一个人不管跟你有多亲,也可能会突然消失。至此,我更佳害怕跟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小时候的片段大概也就这些,至于小时候的兴趣爱好也没有什么印象了,虽然学了一些东西,但似乎也都是为了得到妈妈的关注而去学的,一旦发现自己没有办法继续获得关注了,就放弃了。真正喜欢什么的根本不知道也没有印象了,直到我现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还是非常迷茫。有的时候雄心壮志,想要做些对人类有贡献的事情,有的时候只是想要途个温饱即可。后来交了男朋友被背叛可能也是理所应当的了。对缺乏关爱的小孩来说,只要有人献殷勤就会轻易投怀送抱。虽然是自己喜欢的人,但不明白对方的目的,导致最后被伤的很惨也是咎由自取的后果。不能怪别人,只是自己还没有正确的理解。由于没有自信,即便遭受打击也不会从中吸取正面的教训,只会一味的逃避和放纵,失去了更珍贵的人而不自知。虽然童年开始就经历了不愉快的事情,也无法选择出身。那么就像这本书所说,重要的不是经历,经历不具有指导作用,而是从经历中得到的经验才具有指导作用。如果我以后充当任何角色的时候,希望能够借助自己微薄的体验不要给别人带来负担。不过也许没有这种机会,我目前仍不准备走向正常人的生活行列中,结婚生子神马的。阿德勒的意思是我这种的需要打破逃避带来的“优越感”才行,看吧,也许哪天心情好了就从贝壳里爬出来了。

一个自卑的人看自卑与超越

三种问题儿童,或者说所有存在问题的人:身体缺陷-过于关注自己的缺失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将大量的时间在自己的缺陷上,就无法发展自己的长处,没有自信的来源,自卑越陷越深。所幸的是,这种问题儿童,在克服困难的同时,会被激发出内在的巨大潜力。溺爱-自己永远第一,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冷落-高估困难,缺乏合作能力,对他人没有信任和依赖感。三种人共同的特点是缺乏合作能力,而合作能力对于一个人可以幸福的生活至关重要。对号入座,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理解别人。很多治疗专注于消除症状,但是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人生态度:“每个人的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与败”“环境因素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意义,我们却可以通过解读自己的人生状况来改变命运”本书想要告诉我们,没有客观事实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具有决定性的是我们看待事实的方式。了解错误人生态度的原因才能更有效解决问题,以及获得克服问题的决心是阅读本书的收获。人生意义:本书还强调人生的意义,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是融入社会,与人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许看来有些过于高尚,有些鸡汤,但其实,这份人生意义的意义在于能让自己过得开心。逃避这种人生意义无法获得自身的满足。梦:梦和现实不是对立的,梦里的我们和现实中的我们具有一致的人生态度。优越感:“人人都有的对优越感的追求,具有唯一性。”“正是那种对优越感的追求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它是我们对社会作出贡献的源泉。”“但是只有那种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前进的人和那些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奋斗的人,才是能顺利应对生活难题的人。”可以说优越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怎么能说是一种虚荣。自卑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自卑并非只有坏处,它亦可促使人去改变自身的处境。”“人类永远不会达到自己终极的目标,这是众所周知的。”不要因为自己有自卑感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追求优越感而羞愧。

读心理学书时,心理问题最大

在书架上下几层横躺、竖站的纸质图书中,关于心理学方面的,数量比我家的灯泡还要少(有必要补充:我家不卖灯泡)。每当翻起它们的时候,都带来痛苦的阅读感受。每读必苦,屡试不爽,灯座可鉴。我觉得:读心理学书时,心理问题最大。当然,不管读不读它们,我都是心理不健康人。例子可以随便举:1、自制力差。只要睡眠稍微对我招手,我就要忍不住跑到它的堡垒——被窝——中,探出脑袋压住枕头,全情投入对方,义无反顾地守着阵地对抗剩余的整个世界。2、虚荣心盛。太行、王屋二山从愚公家搬走后,就迁居到了我的肩上。在每一次参与竞争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它们足斤足量的分量。总是看重成败,永远找不到平常心。成了,要骄傲很久一会儿,当场骄傲完了还要回忆补充几遍骄傲。败了,要难受很久很久,觉得没脸见人,连隔壁小区花园遛狗的陌生人都没脸见。连那小狗都看透了我开始瞎嚷嚷欺人。3、孤僻孤独孤身,能孤的全孤。有到花园跑步能认识一个女朋友的,有摇微信能认识很多女朋友的。我在它们跑步和摇微信的时候,去超市买了6包水饺,在家里过了一个“假期七天乐”。期间与我有关的电话、短信、微信、QQ有多少不用统计,反正手机可以整整两天不用充电。只能暂停,实在不忍心再举更多例子。举多了,跑题太远是其次,心理又要出大问题。因为心理问题比较大,所以找几本心理学书来看。一看,心理问题更大。首先,看不懂伤自尊。让我对自己的逻辑能力产生严重怀疑。看不懂为什么一个人做了A事,就能证明这个人心理有问题。给我的大脚趾一锤子,它会变的又大又疼。这样清晰的因果关系我能明白能接受。比这更隐形的关系,看不懂。只觉他说的太多,废话太多,矛盾太多,虚的太多。其次,搂不住火想愤怒。稍微读上几段就觉得,自己有问题,问题很多,处处是问题。一个周身是问题的人,爆发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个愤怒的人,想点把火把这书给烧了,也是自然反应。到结果唯一制止我鲁莽行为的仅仅是——我不抽烟,没打火机。最后,发疯。为什么发疯?一个发疯的人是没有足够逻辑能力回忆分析他为什么发疯的,当然也无法做到有序枚举发疯理由的1、2、3条。他只是,发疯!如果北墙上没有防盗门,他早就穿过北墙跳下楼去了。如果站在南墙窗前往下一看没有恐高的话,他也早就跳下去了。他没有跳下去。不,我没有跳下去——请原谅我已经开始分裂的不正常精神状态。在翻阅一本心理学书之前,我是知道自己心理不健康的。这时候可以勉强地支配大脑和四肢,感知自己和周围:能按步骤解答数学题;能把《神探夏洛克》的故事理个来龙去脉;能听着《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美的在床上打滚;能做仰卧仰卧不坐;能跟人聊天;能起床上班。在阅读完一本心理学书之后,我只想到——我完了!我完了,脑中一片空白。当我把心理学书扔掉,任由自己不健康的心理控制着自己的行为在被窝中沉入梦中9个小时后,知觉突然恢复,判断突然跳出:读心理学书时,心理问题才最大。管它对错,趁能感知,喝杯奶,再睡觉去。

读过的朋友认为这本书的翻译质量如何?有没有更好的的译本?

读过的朋友认为这本书的翻译质量如何? 有没有更好的的译本?谢谢!

是什么区别开了人生的成功者和失败者?

心理学家的职业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人类共有的人性,尊重人性,引导人性,让人生活的更好,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认为,每个人都想让生活变得更好,实现由卑微走向高贵、失败走向胜利、底层走向上层,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困惑,不能较好的实现这一目标,于是,人人都会产生自卑感。而如果,这一目标能够较好的实现,人则会感到自我的强大与自信,并有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优越感。人,无论是儿童、少年、青春期,还是成年、老年,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无论是罪犯、精神病患者,还是普通人,一生都在追求相比于他人的优越感,以期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引起别人的注意、在意、尊重、喜欢、欣赏、敬佩。人人都在为追求优越感而奋斗,这就是阿德勒认为的普遍的人性。人人心中有自卑,人人都在努力超越别人,追求优越感,为何道路却各各不同、甚至天渊之别? 不同只在一点,即:采用了正确或者错误的追求优越感的方式。错误的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在于只关注、顺应自己的人性,而忽略、轻视别人的人性。儿童通过生病、捣鬼、哭闹,失败者通过装可怜、找借口,精神病患者通过各种奇异行为,罪犯通过各种破坏活动,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想像出来的方式,引起他人关注,在这个社会刷出自己的存在感。而正确的追求优越感的方式,不仅关注、顺应自己的人性,也关注、顺应别人的人性,甚至以关注、顺应别人的人性为基础。外在表现上,就是善于与他人合作。与人合作的范围、层次的不同,产生了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增益的不同。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才会顺利克服自己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和困惑,才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意义,才会实现自己的真正的优越感。人生的成功者与失败者,唯一的差别就在于此:能不能、善不善于与人合作。 通过观察,我们即可得出以上结论。那么,以上结论有理论逻辑上的支撑吗?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面临的所有问题和困惑,来源于每个人所必须接受的三大制约,第一种制约:我们必须生活在这个小小星球上,除此别无选择。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解答。第二种制约: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与周围其他人相互关联,任何人都是人类体系中的唯一成员。一个人无法单独达成目标,这是由人类个体的弱点和局限所决定的。第三种制约:人类有男有女。这同样是个人和社会得以维系必须考虑的问题。人一生中谁到无法绕开爱情和婚姻这个问题。由此三大制约,造成每个人一生都要面临三大挑战:职业发展、人际交往、婚姻爱情。职业发展,包括个人与地球资源、事物之间的合作,和与其他人的合作。人际交往,是人和人的合作。婚姻爱情,是不同性别之间的合作。这三者是一件事物的一体三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掣肘。说到底,还是人际交往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合作的层次、规模、质量的差异,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人生质量差异。那么,如何与人进行合作?阿德勒给出的答案和中国先秦时的人性大师老子的答案不谋而合。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阿德勒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极地为人类福祉作贡献;也只有为社会利益和他人福祉而奋斗的人,才会顺利克服自己人生中的各种困难。

反差萌ns啊

我本来以为这是我除了【中国的经济制度】第二不该买的书,看了头几页,我就想扔了,要不是我五年前莫名其妙在当当网收藏了这本书,我想知道当初为何收藏,于是,我就看了,只能说很值。分析很粗糙,非常,极其不认真,因为无从检验这种因果关系,至少书上没提,尤其是开篇就讲人生意义的实现在于合作,真是囧的不能。之所以认为很值,是因为至少书中的理论结合我的经验,感觉还是蛮有说服力,即使我不知道如何检验。人都会自卑,只是有不同方面的差异,如何超越这种自卑,嘛,我也无从知晓,对不对。与人合作,或者养成这种合作精神,作为一个社会人,感受到自己与人类在一起。真是太angel了!最后回头提一下,阿德勒对婚姻的态度是我唯一完全赞同的。恩,我指的是合作,婚姻是男女合作,唯一完全赞同的。

在超越面前人人自卑

自卑人人都有,人生就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阿弗雷德.阿德勒所创立的个人心理学,《自卑与超越》是其领域的巅峰之作,我有幸拜读,有种渴求精义入神的执心(打碎了吞下,把骨头也消化了),全书四平八稳章法布局,学科层次内容逐层介绍,平和易懂的表达,没有玄奥,少有生涩难懂的心理学名词。从人生意义,自卑感、优越感、家庭、事业、梦、个体社会人际、婚姻、情感与性,科普般地按分类一一展开描述。独成篇张,读者自如取舍章节研读。同时所涉板块内容在逻辑论述上,从童年、青少年的心理成因,到成年的个人心理形为表现、精神分析及不多的对治方法,形成严谨的结构论述。又紧紧地围绕人类个体心理学的学术内容,简单而精典。《自卑与超越》内容在书中仅是其中一个篇张“自卑感与优越感”对应。其余广泛多层次地内容构成个体心理学体系 .全书开篇宏大直击人生意义,以整个人类社会为背景再从个体心理学角度看问题,高度归纳提出人生三大问题职业、交际、两性,主题鲜明地指出人生只有关注他人、关注社会、与他人合作中才能体现真正人生意义,即人生的真谛在于合作与奉献,此观点至始至终贯彻全书。阿弗雷德.阿德勒所主张,所持观点,我不时地站在他侧旁,认识理解,甚至以批判的姿态看待他,试图也证明他的偏颇,苦奈所学苍白,无力以图,想别,肆意的批判反对者他们的否定之词,不会仅是一种感觉吧。观点内容,深深扎根在个人的人生各阶段,在时间、空间做了许多个切片,例举个案丰富详实,做了一个个的链接,用精神分析告诉我们来龙去脉。家庭与学校;个体与社会;心灵与肉体;爱情与婚姻;自卑感与优越感;记忆和梦,俨然像教科书一样,引导我在个人心理学里航行。传教科普个人心理学,同时我想他也应该是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的得心应用。阿弗雷德.阿德勒在平淡中,用平实的口吻,表达了一个个朴实的观点,慢慢的咀嚼越发味道,若能举一反三,那可就是经世致用,“我们使笨手变得灵活的方法不是总想这只手要怎么办”,转移注意力,不过份关注自身完善,大胆地制定目标,在追求过程中完善自我。 实际上人生航海中没有什么绝对的正确与错误,都在阿弗雷德.阿德勒所说的职业,交际、两性三个问题的海洋中游泳弋,用你的情感掀泄于个体上,并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表达,形成你的个性。处理好人际也顺理成章地处理好职业问题。也有助于两性关系和谐。当然阿弗雷德.阿德勒在书更复杂的是用精神分折剖解成因、机理、表现等等,我们一般的读者完全可自如取舍,甚至不加理会。只不过我们可不能忽略,平衡人生的难题,即如何平衡人生三大问题,人类生存本身受到环境的局限,但又必须适应环境。阿弗雷德.阿德勒强调这三种问题是人类的束缚,都不能被单独处理,三者问题都是互相影响的,利益他人,关注社会,形成友谊,培养责任感与他人合作。较高的道德水准,是乎过于理想,其实这是最智慧的人生态度,宗教取向角色用精神分析呈现。回头再来看了看阿弗雷德.阿德勒爱情观,肉体的吸引,是爱情与婚姻的必不可少的,爱情不是人的一种本能,而性行为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能,但爱情婚姻却不只是满足性的欲望。婚姻就是合作,是平等合作,要找到婚姻的幸福,必须努力为对方付出,对方认为被需要,才会有安全感:“你是最有价值的,是很优秀的,你是我的伴侣又是我的朋友”。这是一种需要用行动来说明的感觉。你感受到了吗--婚姻同样需要合作。人在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是自卑的成因,人们努力地寻求优越感来替代自卑感,战胜自卑感。追塑童年,心智幼稚但渐已经形感知认识,不确定的现实世界随机经历,不同程度的经验冲突影响,会有不正确的认知方法与态度,从而导致对自我的否定意识,进而累加形成自卑的心理,不用悲观,在这种渐已形成尚属幼稚的感知,遭遇沉重经验又欠缺理性能力,而形成的自卑情结。同时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空间去改变去超越,用理性的力量去面对,去认识,避免错用优越感来释放自卑。有意思的是阿弗雷德.阿德勒又宽慰我们“人类文化的基础就是拥有自卑”。自卑人人都有,自卑并非一无是处,它推动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适应环境,认识自卑,积累经验聚集理性的力量,完全能超越自卑。那么怎样才能在追求优越感中避免自卑的形成呢?阿弗雷德.阿德勒又告诉我们,只有在追求优越感中包含很大的责任感,也就不会犯很大的错误,这又回到一个构建智慧的取向问题。人生态度是心理学中永远值得研究的话题,一个人只要确定了自己追求目标,他的人生态度就会为此服务,所有行动也会与这一目标相一致。我们经常解决人的行为问题费九牛二虎之力,还按下葫芦起了瓢,不是就是忽略了对人生态度的了解吗,只有改变人生态度来改变行为模式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我们要归根得旨地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并依照合作认知勇敢行事,独立解决问题,奉行自立的合作精神。我相信,这不是高调的道德要求,这是智慧的人生态度。

以合作精神破解三大人生难题

第一次完整读完阿德勒的著作。1. 观点平衡,仿佛一切都来自常识,也非常容易理解。不过在当时也许还是颇有新意的吧。2. 主要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人生有三大问题:工作,社交,性。解决之道,一言以蔽之,就是从小发展各种合作精神。3. 版本一般,翻译错误不少。不过阿德勒的书,感觉有点啰嗦,少量错误不会影响理解。

自卑与超越

今天主要看了一本书,自卑与超越,奥地利,阿德勒所著,李青霞翻译,这本书写的不难理解,标签是教育,心理,合作,书中的重点词有,父母,沟通,童年,梦,教育,人生的意义,三大问题,家庭学校等,可能是自己的阅历不行,根本耐不住性子读下去,用了四个番茄钟,读完了,大概知道了什么东西在哪里。

告诉你怎么成功的去教育孩子

整本书都是围绕人生的三大问题来讨论,友情、事业、爱情。而三大问题都是需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才能去完成。告诉大人怎么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合作精神,从而健康成长。重点讲述了人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所受到各方面教育而对整个人生所造成的影响,中间有个章节着重讲了梦境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写照,只是大脑主观的修改了一些情景,这也就是个体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吧。个人觉得此书适合做教育工作者来阅读,因为作者阐述了一些问题的根源后,写解决办法都很简短,多半是要社会多培训更优秀的老师来教育一个人。当然作为一个孩子的父母很适合看此书,可以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行为反映的问题,但我觉得对于一个成年人的我并没有多少教育和激励意义。只是对于心理学很具有学术价值。书中观点很明确,呼吁合作和平等,问题分析得都很透彻,就是没有告诉你怎么去解决,只告诉大家怎么去预防,可问题是我已经成年,不可能再回到童年去接受教育。。。至于翻译的版本我只看过这一个翻译的版本,买之前看别人评论都说各个版本翻译差别不大。我只能评价此书的翻译一般,用汉字表述的经典语句不多,以上是今日看完此书全部的感受。


 自卑与超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