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偷窥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10086000
作者:[加拿大] 霍尔•涅兹维奇
页数:280页

作者简介

微信、Facebook、人人、微博、博客、土豆、优酷,满足了社会集体暴露的欲望。美国名人八卦网站“PerezHilton.com”每天有450万点击率。
人们这些永无止尽揭露个人信息的自恋冲动究竟所为何来?
这是一个喜欢偷窥别人,以及被人偷窥的时代。
窥视文化是真人秀节目、YouTube、MySpace、Facebook、Twitter、博客、微信,以及其他更多现象。
社会评论家霍尔•涅兹维奇以诙谐又尖锐的笔触深入窥视世界:他加入各种社交网站,在聊天室发言,开设博客,窥探邻居,应征真人秀节目,和在网上张贴裸照的空巢期夫妇一起喝酒,举办“Facebook”派对。一部分的网络世界游记、一部分的日记、一部分思索,加上多位比小说更离奇的真实世界人物,构成了本书。《我爱偷窥》反映了越来越多人的渴望与困惑,让他们愿意用私生活细节换取情感的宣泄、他人的注目,以及远播的臭名。
媒体评价:
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停止上facebook、微信、人人、微博、YouTube贴文,又觉得这种生活不太对劲,你就应该阅读本书。《我爱偷窥》到卓越调查,让我们一窥科技如何改变人类的隐私生活。
——《连线》杂志专栏作家 克里夫•汤普森
本书的分析鞭辟入里。我衷心希望,如《我爱偷窥》所说,我们大部分夜晚在网上的残酷奇观,实际上也有让我们对更美好的未来抱有希望的部分。
——《媒体病毒》作者 道格拉斯•洛许可夫
◎本书纪录片Peep Culture: the Documentary由作者霍尔•涅兹维奇亲自执导,为2012年春季香港影展参展影片。

书籍目录

CHAPTER 1 何为窥视文化 /1
窥视文化的年代/3
新兴词汇的出现/4
我们都爱观看自己、窥视邻居/5
通过窥视他人,获得娱乐的快感/8
隐私:拱手送给全世界的免费礼物/ 11
自我揭露与告白的娱乐化/ 12
当艺术成为娱乐的载体/ 16
是捕食的蜘蛛?还是被困的猎物?/ 18
实时审判、失落的纯真,以及集体妄想/ 20
CHAPTER 2 变成窥视(商品)人 / 23
博客成瘾症/ 25
人类去人性化:大型的窥视文化实验/ 30
你的身份就是你的商品/ 32
实时播出真实人生,包括临终时刻/ 35
是谁在看你的影片?/ 39
电子人效应/ 44
沉默的偷窥者/ 45
下一站:名人!/ 47
电影的诞生/ 49
明星?还是名人?/ 52
创造一个新的假面/ 54
自我暴露的诱惑/ 58
被公司解雇的博主/ 61
博客成功三要素:悲剧•丑闻•爆料/ 62
你是媒体暴民吗?/ 64
没有人窥视的挫折初体验/ 67
窥视网军的突击/ 69
虚拟世界的杰出被窥视者/ 73
在网络上以公开方式长大/ 74
CHAPTER 3 伪造的真实:日常生活的秘密与真人秀节目的兴起 / 77
普通的明星梦/ 79
扭曲失控的剪接人生/ 82
伪装成真人秀节目的窥视文化/ 84
真人秀节目“真实”吗?/ 86
真相的表面比真相更重要/ 88
电影:窥视文化的开始/ 93
创新地运用真实/ 96
永恒不朽的“注目”/ 98
人们真正想观看的永远是自己/ 100
一夜成名的诱惑/ 102
成为小名人的快乐/ 104
擦枪走火的“真实”/ 106
镜头下的牺牲者/ 108
我的孩子是明星?/ 111
当精神虐待成为一种娱乐/ 113
想被看,也想看人被看/ 115
探索窥视文化的第一步/ 119
CHAPTER 4 打破封印:八卦、梳理,以及窥视的(秘密)诱惑/ 125
我们同时是秘密的来源与消费者/ 127
当秘密变成有价商品/ 130
140 个字的小秘密/ 134
“打破封印”理论/ 138
谁会是下一个“星战小子”?/ 139
人肉搜索的正当性/ 142
正义使者的私刑/ 144
手机摄影与实时上传的年代/ 146
八卦进化史/ 147
寻找社群的目的:重新定义自己/ 151
把羞辱当有趣的怪物/ 155
CHAPTER 5 在监视的黄金时代:监视警察、监视邻居 / 159
监视与窥视文化的共生关系/ 161
监视是为了保护自己?/ 165
安全和隐私/ 170
无知也是一种福气/ 178
网管人员的诱惑/ 182
为了安全,我们愿意放弃多少?/ 188
窥视成为受欢迎的戏剧题材/ 195
因为焦虑而偷窥/ 200
镜头下的犯罪事件/ 209
CHAPTER 6 逃离城堡:窥视年代的隐私/ 213
自我暴露的渴望/ 215
人们更在乎联结感,远甚于隐私权/ 219
拥有房地产就拥有隐私权?/ 224
政府与企业没告诉你的事/ 232
忠诚顾客计划的真正价值/ 237
别让社群网站成为你的把柄/ 251
将上传的照片移除标签吧!/ 253
CHAPTER 7 未来窥视:为什么没人参加我的派对以及其他半透明结论 / 259
参加、可能参加、不参加/ 261
没有包袱的虚拟友谊/ 264
这只是表演──不是真正的我?/ 269
错觉时代/ 273
致 谢 / 279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霍尔•涅兹维奇 《断铅笔》(Broken Pencil)杂志创办人,曾出版多本小书及社会评论著作,包括《哈啰,我很特别:个人性如何成为新的服从性》(I’m Special:How Individuality Became the New Conformity),以及《我们也想分杯羹:大众文化的底层渴望与再创》(We Want Some Too: Underground Desire and the Reinvention of Mass Culture)等。现在居住在加拿大多伦多。
◎译者简介:
黄玉华 牛津大学比较语文学暨普通语言学哲学硕士、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行为神经科学暨生物医学神经科学双主修博士,具有多年媒体公关、整合营销及国际合作经验。


 我爱偷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这本书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法律学,甚至伦理学,它研究的是一个社会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隐秘的。对于一个现象或问题的研究探索,我比较认同追究深层原因的态度,而为一眼看到的直接原因。这本书优点:案例、事实充足,对于现象的源起、发展、趋势的梳理做的不错。这本书缺点:书写上比较倾向于“经验总结”,引证比较多,有象征性结论,但结论的逻辑性比较弱,没有形成紧密、有力的系统。这一点或许是由于跨学科和案例的碎片化造成的。这本书的意义:本书2012年台湾商务是出过的,现在世界图书引进,发行简体版本是有很大裨益的,不光是弥补了一个空白,也是当前对社会化媒体、社会化营销、社群、流行文化等有兴趣的朋友该好好读读的书,大到发展方向,小到一个微信营销活动的设计,都是有启发的,但要具体实操,还是要有足够的创意支撑的。我觉得这本书能得85分到90分,但给了5星,很大程度是由于“新鲜、稀缺”。简单书摘(第一章 何为窥视文化 )P5“窥视的运作方式:偷偷摸摸,保证好玩。”P6“窥视的力量就在其普遍性及闪躲性。一个正在流行、有如催眠般的想法是:你必须知道,你必须被知道一些事。在窥视中,我们感受告白的宣泄释放、八卦的引诱与危险、仪式带来的超越时间的慰藉。当我们彼此窥视,我们体验到表演的快感、谈话疗法的洗涤、被禁性爱的情欲兴奋。这些都造就了窥视文化,但窥视文化却不限于以上任何一种形式。”P8“对于逐渐变成娱乐业附庸的新闻专业来说,过去10年都不是好年景,因为娱乐业本身也逐渐变成窥视的附庸,窥视文化已经扩散到所有我们想象得到的媒体。”P9“网络新的互动可能性使我们能以新的方式公开个人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使用窥视。”.......
  •     引子:我想先问问大家都在追的综艺节目是啥?你知道朋友圈是啥不?我得到的答案最多的是这个:第一个,最近在看《爸爸去哪儿》。第二个,你是不是白痴?用智能手机的必备微信朋友圈啊。而为什么真人秀节目这么火?为什么刷朋友圈几乎成了必备技能?看看这本《我爱偷窥》就能见一二了。作者是加拿大的社会评论家霍尔•涅兹维奇,注意他不是心理学专家,而是个深入生活喜欢研究社会人的犹太人。所以书中没有深奥理论,而是运用很多例子来讲述这个爱上偷窥的社会,以及大众的窥视欲望和自我表达的普遍想法的分析。书里面的调查都很有代表性,也不乏一些有趣的个例,读起来轻松愉快,又有启发性。当然作者举得很多国外的例子,博客,facebook文化跟我们本土有点儿不一样。当年我在腐国谢村实验室里深有感触,屋里两个土耳其兄弟,每天开电脑第一件事儿就是打开Facebook,必刷状态,基本上一天的社交活动都是在上面完成的,咱也不能免俗,跟着注册facebook,follow各位学长们。不得不说那上面很热闹,互动很多。一个状态下面有个like的,看多了,真的是有点儿上瘾的,甚至上面的游戏,你我过了几关看得很清楚,没有给命都会被朋友打个电话来催,有时候也挺囧的,不过人与人的连接似乎一下子就近了好多,虽说有时候也挺无奈的,但当你生日时候收到这种祝福,也还是很happy的有没有。Facebook火也是有道理的,可以说他它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模式,也刺激了这种暴露和窥视文化。说facebook毕竟有点儿不接地气,我想如果作者是在我大天朝的话,一定会吐槽微信,微博,我拍,自晒成瘾的例子。微信晒朋友圈都成了很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了。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刷博客微博,科技发展的结果,人手微信拍拍拍,晒晒晒,转转转的。大家都有过开饭前一通手机消毒的经历吧,而且在朋友圈里面也点过无数个赞。感觉似乎一下子人们都疯狂的po着自己的隐私,吃了什么,玩儿了什么,去了什么地方,买了什么东西,你想知道的不是想知道的统统晒给你,着了魔一样的用图文来表达自己,宣泄自己的情绪,展示自己的状态。而这种病毒般蔓延的po文化,一开始可能是融入圈子的需要被迫加入其中的,因为大家都在用,你不用就out了,从众心理造成羊群效应,然后受影响,一步一步也开始po,你也成了展示隐私的一员,慢慢地找到了一种被点赞,被评论,被重视的满足感,并乐在其中。而po文化,表面看可能是虚荣心在作祟,究其原因是一种害怕被遗忘的心理,深层根源其实是自卑。各种自我表达都是为了找存在感,认同感,即使你转一篇保健软文也是在告诉你别人的层次,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讲,希望被认可是一种基本社交和尊重需求,无可厚非的表现。所以面对po文化,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迷失自己就好。另一种是习惯‘窥视’的人们,就是看帖不回帖,看图不点赞的。其实不管大家看的是什么,都是在看自己,找共鸣。只看不表达的这些人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不愿意展示自我真实想法。也要尊重他们的选择自由。插一句:看帖不转帖就诅咒的帖子,大家还是少发的好,除了能看出po主的狭隘,其他没什么益处。回到本书,真人秀还有八卦的例子举了很多,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找来看看,还挺有趣的。书名叫《我爱偷窥》,没有褒贬,只是告诉你一种社会现象,也明示了纯属个人喜好问题,希望带着一种放松的心情去看这本社会评论书,而不是批判的态度去指责任何人。
  •     喜欢上这本书书名《我爱偷窥》,那么直接、那么阴暗、那么挑逗……。是加拿大作家霍尔•涅兹维奇写的,书中对现代人通过网络来自我暴露和偷窥别人的现象进行探究。现代化大工业把人类变成一个个单个的个体的时候,并让这种单个的个体直接面对的就是一个强大的政府机构。这种现代化把几万年形成的群体文化破坏殆尽,像狩猎时代的小团队,像石器时代的小部落,像农业时代的村庄,还有像小城镇那种人与人相熟相识的那种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全都被破坏了,现代化的进程,让人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去大城市寻找未来机会的市场作用力,以及城市的陌生与冷漠。让人时刻感到孤单,没安全感!也正是因为这份从内心最深处来的认同感和关注感,让我们已经零散化的一个个人,被内心驱动着通过现代的网络技术在更大的范围里寻找自己认同的,自己相识的人群。以此来获得自己的虚拟的认同感。然而也正是在着或许认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自我暴露而获得关注,然而自我暴露的尺度,又因为没用了,现实中人与人接触的礼貌和道德的约束,于是自我暴露的尺度就失控了。于此同时,当大量的自我暴露为正要偷窥的寻找社群孤独者提供了肥沃的偷窥的土壤。当偷窥的人成群结对的跟风起哄的时候他们就会像一位法国作家古斯塔夫•勒庞著所写的《乌合之众》里的人群一样失去理想制约,偏激行动。书中也举了好几个那种因为大众人群的起哄、攻击而生活被彻底改变,彻底破坏的例子。虽说偷窥一方面破坏一些人的生活,同时他另一方面说来也可以监视我们政府权利的滥用,比如在咱们中国习大大上台有多少贪官就是毁在网上的视频曝光,如果没有群众的偷窥效果也没那么大。甚至他可以用来监控自家的保姆和租客等等偷窥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解决我们需求,另一方面却又伤害别人或自己。这是我们时代目前的一个特征。因为我们人总得寻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谁也不想像那克罗地亚的老妇人死了42年才被发现。马克思也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谁都想在整个社会中给自己找个群体给自己定个位,谁都想知道自己是谁!偷窥,就是一种。以人为镜的心理状态。从正面,从反面来证明自己是谁的手段,从而找到和自己相似的人。正因为传统社会的关系链在社会的快速前进下消磨殆尽,而新的社会关系链又还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偷窥也算一种苟且的形式,说不定再过个五十年偷窥和自我暴露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在大数据处理下说不定网络就能给我们定向的推送我们想看,想学,想相处的人。到时候我们的社会那种全新的社会关系是不是建立起来了,一种不以血缘的链接,而是一种以数据分析的人类行为,性格相适应的链接。这也是我个人的小看法,也是对书最后一章,咱们的作者霍尔在脸书上约不到人的想象。说不定,要是真实现了呢。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因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薄弱,导致人缺乏存在感,从而在网络中暴露自己活着偷窥他人寻找存在感与链接。无处不在的偷窥一定程度的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一定程度的因为信息的泄露而引来了被犯罪的机会。
  •     标记这本书的同时就在自我暴露-_-||
  •     跟着作者一起深入偷窥、被偷窥、暴露与自我暴露的社会,利弊得失都是相对的,我们还真没法评判
  •     意外地还挺不错
  •     开头挺好,后面就没看下去
  •     书名取的过于吸引眼球,读完才意识到短短两年内社交网络和真人秀节目遍地开花的真正缘故:过度分享,集体妄想,隐私文化。。。。#又一个人类学分支#
  •     互联网必读 翻译的不是很好。
  •     花了两天读完这本书 于是此刻我在豆瓣标志读过 打下这些评价就在不停的输出自己的隐私 :) 【P212 我们害怕的是感官失效的黑暗之处。我们害怕自己没被人观察、没被记录、没被展示,因为这样我们基本上等于消失了。这个理由让我们对窥视文化如此着迷。】很清楚的是,我们现在不怕监视、不怕隐私的侵犯而是害怕 消失 。
  •     Chapter 3关于真人秀的部分值得看看
  •     虽然论述有些缺陷,而且翻译很烂,但帮助我重新思考了很多:分享的动机、直播的动机、隐私的边界等。四点五星。
  •     用豆瓣记下读过这本书的我感觉好矛盾。隐私已死,在暴露与偷窥的快感的驱使之下,分享与过度分享的界限好难拿捏。
  •     容易接受
  •     用來解釋近兩年各種社交網路朋友圈以及真人秀節目的泛濫很有用。過度的分享,自戀的暴露,窺探的渴求,人的孤獨。#2016使勁讀#020
  •     人们渴望联结感
  •     看完此书记录自己的评价这件事真是微妙啊。中段也许是因为抒情氛围愈发浓重?突然变的好看起来。偷窥与监视的并举很精彩。文中提到的好些真人秀节目真是可怕,还是我社会主义国家好~
  •     比学术研究好读的一本评论集,但缺乏系统性。peep culture 成为一个super category,什么都往里装,没有严谨地界定观看和偷窥,以及分享与过分暴露的界限。
  •     越到后面浓度越高,极具特色的一点是依据美国国情的各种总结推论,和我国既有相似也有不同。全书基本囊括了各种形式的偷窥,对娱乐、社交网络、网络及现实关系的总结犀利也蛮有高度,最佳的部分是作者的个人体验,有温度更有感悟。
  •     从原来的集体生活到现在的小区文化,我们在拥有所谓的家庭城堡隐私之后同时也带来了孤独感,过度分享以及窥视都是在寻找一种社会联结。隐私这个东西,我们天天嚷着要去保护,也是我们自己在无形之中完全暴露。就像现在某些过度使用社交软件患者,分享自己生活状态是为了寻找共鸣者,我们还是太孤单。
  •     矛盾啊矛盾,既想要与人分享建立联系又想要维护自己的隐私,用豆瓣记录读的每一本书何尝不是在透露自己的隐私。
  •     典型的标题党。阅读之前非常期待,但阅读之后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很少,而且车轱辘话反复说,纯粹是看了个乐呵。
  •     陆陆续续读了两个半月,上回对伦理学术性著作研习得津津有味还得追溯到facebook相关(tsn过后的后遗症),而本书中恰恰有部分提到了facebook的反面性,在这个时代,什么是我们真正要做的呢
  •     分享与过度分享的模糊界限,无门槛的关注他人,自我营造的粉丝效应,真人秀的崛起与审美疲劳,社交媒体的本质是建立关联,现在更多的,寻找信息成了主要手段,情感的搭建已退居二线。
  •     论过度分享与隐私不保的社会状态下,人们渴望被窥视的心理因素—害怕孤独,渴望建立社会连结。但与此同时,这种社交连结大部分情况下又是虚拟无效缺乏情感支持的。
  •     本科生论文水平
  •     已经不记得内容了
  •     渴望与困惑,真是矛盾又向往的心态啊!
  •     1在网咯上暴露自己和偷窥别人能给很多人带来快感; 2网络上的东西很可能会成为日后对付自己的武器; 3现阶段人们活在半透明的网络世界,基本无隐私可言,很多卡信息会被收集者卖掉; 4作者只告诉我们what are happerning, 但why and how to deal with 却没答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