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布下的乐园》书评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13318239
作者:[日] 原田舞叶
页数:288页

线条、色彩中的悬疑

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而言,画就是他的语言,每一幅画的背后就是他的思想。隐藏在线条、色彩背后的思想,若非画家自己解读,留给世人的就是无穷的谜题。围绕着这个谜题就有了千样的解读,也有了千样的答案,同样让被解读的画变得情感越发丰富,这种情感与其说是画家本来的情感,不如说是解读者自己的情感。《画布下的乐园》为我们呈现的正是美术研究者对一系列名画的解读。这种解读只凭画而行,充满了美术研究者自身的推理才能,塑造了一座座画布下的乐园。就故事的结构而言,《画布下的乐园》虽有悬疑、推理,但绝不是一般的悬疑推理小说,它所有的悬疑推理都是基于解读者对画作的解读,这种解读正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对画家思想的解读。这种解读关系到我们如何看待一幅画作,如何从色彩、线条中解读出情感!所以,在架构《画布下的乐园》时,作者是从一个普通的美术馆开始、从一个普通的美术馆巡视员早川织绘面对画作时的不普通感受开始!一个普通的美术馆巡视员即便是天天和美术作品在一起,若非具有高深的研究能力,绝不会对画作有如此的感受!而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开始!这种出人意外的开始,体现出了悬疑无处不在,不必刻意去寻找,只要你有心,就能发现问题!这个问题恰是《画布下的乐园》优势所在!就故事的内容而言,《画布下的乐园》专业性只是很强,在这本书中至少提及了《幻想》《梦》《星空》《饿狮》等26幅世界著名的画作,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画作尤其是《梦》《 做梦》就行了解读,尤其是《梦》,书的封底即是《梦》。因为作者的解读,因为书中情节的延伸,让我对封底的《梦》一遍一遍解读,似乎也走进了《梦》的空间,陷入了一种对美术画作进行解读的境界。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感知到,很多时候,小说不仅仅只是情节而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艺术的传授!有人的地方既有情感的存在,早川织绘和恋人的感情、女儿的感情、妈妈的感情等等,作为绿叶成为了衬托主人公解读艺术画作的最好背景。如此,才不至于让画作的解读者成为冷冰冰的单纯的学术研究者!也为画作的解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秘密中的秘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秘密,即使你以为已看到了真相,却也未必就眼见为实。《画布下的乐园》,展示的就是一个隐藏在秘密中的秘密。提姆和织绘,两个醉心于卢梭画作研究的年轻人,因命运的瞬间偏离而相遇在神秘的《做梦》面前。然而,他们并不曾料到,对于这幅画的鉴定其实也是对于他们本性的鉴定,而这幅画的最终归属也将改变他们一生的轨迹……当然,他们在最后关头竟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立场去成全彼此,这想必才是让我们读者最料不到的。那么,在这一切变故背后又隐藏这怎样的秘密呢?那个最秘密的秘密又是什么?一趟名画鉴定之旅将揭开一切的真相。作为贯穿全书的线索,关于《做梦》的一本日记是两位学者做鉴定唯一的线索,在七天的时间里,他们用心品读着这本日记,出于对卢梭的爱与爱慕,他们不由自主地将个人情感沉入日记之中而不能自已,并逐渐将名画的秘密揭示出来。毕加索的名作究竟隐藏在《梦》之下还是隐藏在《做梦》之下?画中的女神原型究竟是谁?日记的作者又是何人?神秘的画作主人“怪物”的前世今生是怎样的?那如影随形的管家又意欲何为?带着这些疑问,剧情不断被推演,高潮迭起。令人拍案惊奇的是,就在剧情即将戛然而止之时,织绘的一滴眼泪竟牵出了另一个秘密,并因此影响到提姆和织绘的最终决断和陈词,他们不约而同地用谎言成全了这个秘密。书的最后,时隔十七年,两位当日心有戚戚的学者终于又见面了,秘密依旧还是秘密,但面对围绕这幅画作的人们散发出的种种真实情感,真相原来一直就没那么重要。

本书自带doctor who,请系好安全带

这本书把我看哭了。不是感动的那种哭,是被热血感带动得沸腾,禁不住握紧拳头,最后眼泪哗啦哗啦地流。就像去年看《KANO》(我纳闷好久了,为啥这么好的电影连个豆瓣条目都没有),在电影院里用光了两包纸巾,出来了还在呜呜呜地吸鼻子。就像大前年看《建筑大师》,在剧院里,眼泪毫无道理地流啊流,我甚至说不出确切的原因。我跟你说,这就是被一种精神力量感动时的表现,燃起热血,然后哇哇哇地哭。因此流下的眼泪不光是悲伤,而更像是奔跑后流的汗,欢畅而热烈。把我看哭的那部分在讲书里的主人公,画家卢梭,他极度贫穷,却仍一心只想着要创作一幅新作品,在艺术展上展出。他省吃俭用,只为买新画布、颜料、画具。没人欣赏他的作品,人们说他是小丑,对着他的画大笑,但他充满自信,懂得透过他那窄小房间的窗户,欣赏这个世界的美,并将这种原始的美体现在画中。就是这样的他,终于在艺术展前画出了新的作品,名为《玩足球的人》(The Football Players)。矮马我感动死了,虽然这画的名字有点怪异,但我已在脑中认定,一定是幅名作。于是,我去百度了,你们见过那幅画的一定懂我……这时我意识到,终于可以用“名副其实”这个词了。看到名字不正常的那一秒我就该知道的!我脸上挂着泪痕,却抑制不住的想大笑,混蛋,想感慨他那么贫穷还坚持艺术追求的气氛全没了啊!而聪明如我的读者,自然不会就这么算了。书里还提到一幅画,叫《激发诗人灵感的缪斯》,是卢梭为好友纪尧姆及其情人画的画像。这幅画共有两个版本,都是两人站在花丛前,但花的种类不同。卢梭在创作完第一幅时才想起,为诗人作画,应该用香石竹,于是又画了一幅一模一样的,只是换了花的种类。嗯,我又去百度了。首先,香石竹就是康乃馨……原来这货不光是送母亲老师的……其次,我就不多说了,这缪斯和诗人,你们真的是好朋友啊。说到缪斯,整个故事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卢梭为他的缪斯雅德维加作画。也就是封面上用的《梦》。这幅完全可以用来玩“找找画里共有多少只动物”的神秘画作里,处于中间的那个裸女就是缪斯女神了,现实中的洗衣妇。她怎么就甘愿脱光衣服让卢梭这么个穷酸老画家描绘呢?怎么想都像是无知少女误入虎穴吧。结果还是被丈夫“劝”去的。书里说雅德维加的丈夫是个快递小哥,有空了就帮画廊送画什么的,一来二去的就沾染了一身的艺术细菌。卢梭为了博得女神的欢心,没事儿就给她送画嘛,雅德维加就拿回家。(你们想想卢梭那画风吧,可能也就喜欢逛动物园的我喜欢。)就被丈夫看见了,丈夫慧眼识珠,说“这是好东西啊,我们要给这位画家买饭吃、送他画布!”最后就把老婆送去当模特了。好吧,其实人家这一段写得特别美,特别热血,也把我感动得晕头转向。我不太清楚这一段是历史上确实存在的,还是纯属作者YY。想来其实这部分故事在书里也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一本古书,现代的两位美术研究者,去推测曾经发生了什么,从而判断一幅画的真伪。两个现代人真的挺……就没啥想多说的,所有让人激动的都在死了的那些人里。爱情啦,惺惺相惜的艺术家啊,疑似好基友之情啊,于是,这又让我想到我们需要一个蓝盒子,穿越回去,去一次独立沙龙展,真正的对着那幅《玩足球的人们》。如果可以遇见卢梭,寒酸贫穷的小老头儿,我要试着告诉他:“你以后真的会非常红,虽然没红到梵高那个地步,和你的好基友毕加索也不是同一级别,甚至现代人可能会把你和另一位哲学家搞混,但你真的要相信我——”嗯,我估计说到这儿老头儿已经要被我说哭了……确实,即便我穿越回去,也没办法告诉卢梭这样的画家什么振奋的消息,毕竟我没看这本书时,连有这么个画家都不知道……但是,他坚持了那么久留下了什么?为之忍饥挨饿值不值得?这些问题在这时看来都不值一提得可笑。因为有他这样的人存在,这件事本身就足够我哇啦哇啦哭个不停了啊!而认识他的这段阅读旅程就是搭乘doctor who的蓝盒子,回到过去。什么都改变不了,单纯的被感动一把,不是也挺爽的吗?另外,我看doctor who梵高那集也哭成了傻逼。

我们永不独行

日本推理小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逐渐丰富的基础上不仅发展出本格派、变格派、社会派,也逐渐在小说中融入了各种元素,恐怖、科幻、生物、科技等等不一而足,而原田舞叶则在其中加入了艺术元素,令人耳目一新。一位生活在纽约的策展助理,一位年轻有为的女学者,由于对于卢梭共同的热爱,而来到巴塞尔,开始与卢梭一起为期七天的“奇妙旅程”,旅程的终点是争夺卢梭作品《做梦》的归属权,而决定胜负的是一本古书与最终的讲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但是书中巧妙嵌入的“书中书”,则让两条时间线索并行不悖的一起向前推进,在为现代的两位卢梭爱好者未来命运担忧的同时,也对于画家卢梭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封存在历史中的人、事、物,总是充满了未知的神秘色彩,封存在画布上的秘密就如画家本身的遭遇一样为后人热切探究,而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寂寥却也美好的答案。答案将画布中的美好继承下来,代代相传。相比隔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几位艺术爱好者的遭遇,画家卢梭的故事更加让人心碎心折,在如此严酷的生活条件下,在画作无法得到应有赞许的情况中,已经步入老年的卢梭,依然坚持着绘画,依然坚持着渴望美好的爱情,虽然那些画作带给自己的多是讥讽,尽管那爱情发生在同样贫穷挣扎不被理解的有夫之妇身上,但是这何尝不是属于卢梭的乐园呢?就是这样鲜明的对比,反而让人更加强烈的感觉到那画布下的乐园是如何的光彩耀眼,又是如何的超越了世俗的桎梏。其实想来又有多少艺术家有着同样的命运,再生时生活得穷困潦倒,作品不被肯定,但是看过这本书之后,每个为之一鞠同情之泪的欣赏者似乎都能得到一点安慰,因为在艺术的殿堂里,他们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与最美的享受,那种身处乐园的幸福之感,每个热爱艺术的人似乎都能感同身受。或许是艺术作品中传达的感受太过于美好,书中的推理元素稍显弱了一些,有些情节设置也有些刻意,但是结局关于身份的反转又反转,还是让人嘴角上扬,将推理情节包裹在艺术欣赏之中实在一步险招,好在作者用深厚的艺术积淀以及对于画家真正的热爱将作品修饰得恰到好处。许多涉及到绘画创作的小说,都因为浅尝辄止或将绘画作为一种工具而使作品显得不伦不类,而作者用她女性的细腻与对于艺术的真正热情完美的弥合了整个故事,让人在书中沉醉不已。说回书名,这本书从头到尾为读者展示了对于绘画艺术热爱的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乐园中,以至于让人不禁回想起对于激发每个人热爱与灵感的缪斯是如何按触到心扉的时刻,有些人喜爱绘画,有些人沉醉音符,当然还有人热爱读书,无论什么,这些都像“无论在多么拥挤的人潮中,我们都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朋友,无论在如何拥挤的人潮,无论在如何烦乱的环境,我们总会找到并且无法忘掉的“朋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他们”都在等待我们,而我们,永远不会独行。

方寸之间,别有洞天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在书的封底发现这句话的时候,是在阅读《画布下的乐园》期间。反复翻看封面和封底,一次又一次思忖那悬而未决的问题:这幅名为《梦》的画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沿着作者缜密的思路,深入画布中的腹地,那幅如影子一般出现在书中的《做梦》是真迹,还是赝品?亨利·卢梭和雅德维嘉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提姆·布朗和早川·织绘谁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不得而知。不得而知。将《画布下的乐园》称之为日系佳作列入午夜文库,并作为01号作品出版,绝对名副其实。因为这是一个融合了美术史、推理、爱情的多元性作品,想要让阅读成为乐趣、冒险、智力角逐,那就必须全身心踏入这个故事当中去,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这一场动人心魄的艺术历险。作者原田舞叶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完美的融合进小说之中,运用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一九八三巴塞尔的故事,而在这个为争夺名画《做梦》的故事当中,又嵌套了一个有关画家亨利·卢梭的故事。女主人公早川·织绘的个人经历,提姆·布朗的“冒名顶替”,亨利·卢梭的名作之谜,三个层次的悬疑谜团造就了《画布下的乐园》结构上的丰富层次,也令读者的感情层次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攀升与叠加。阅读《画布下的乐园》无疑于逆光旅行,读者和两位卓越的亨利·卢梭研究者一同走进了这位伟大画家的艺术世界,他的作品《梦》、《巴黎郊外》、《激发诗人灵感的缪斯》、《沉睡的吉普赛女郎》等等,都被一一提及、细致解读。而在那个决定二十世纪美术作品新走向的时代,毕加索与亨利·卢梭的交往,他从亨利·卢梭作品中发现的“新的美”,他的《亚威农的少女们》,以及当时整个巴黎美术圈中画家的生存状态,也都在这个故事中的故事里被描摹的淋漓尽致。作者特意在书的最后附上“登场作品名单”,小说中提及的二十六幅名画如今的踪迹一览无余,可谓是一堂有始有终的世界级美术作品鉴赏课。作为一部推理小说,《画布下的乐园》情节紧凑、步步为营,叙述手法细腻、人物感情充沛。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在七天内阅读关于亨利·卢梭的故事,最终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此来判断《做梦》的真伪,并赢得对这幅作品的处置权,这本身就是一场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决,是一场好戏。而作者又在其中加入了身份谜团、感情纠葛、阴谋诡计等情节设置,从而令这场角逐更加扑朔迷离、精彩纷呈。因此,最终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个故事兼具了艺术之美、推理之玄、爱情之魅,时而行云流水、张弛有度、时而步步紧逼、扣人心弦。或许是中间部分的故事高潮太过激荡人心,当结尾来临时反而带来了如同在夜空中绚烂烟花消散时涌起的落寞。朱丽叶的自报家门有些竹筒倒豆子,兜底太过干净;提姆·布朗的签名上,作者玩了一把“麻辣鸡丝”游戏,也不能算出人意料;而约瑟夫与朱丽叶的关系,按照“母亲和爷爷关系持续交恶”的说法推断,其实应该是外公和外孙女,而非爷爷和孙女(这也许是翻译或者文化差异上的原因)。总之,当离开那方寸之间的画布,离开那充满谜团的古书,从《做梦》的乐园中退回到现实时,无法不令人感到盛宴结束后的失落。但是,如同亨利·卢梭一般的画家和他们经历的那个如疾风骤雨般为艺术痴狂的时代,还有他们背后默默无名的支持者、画商、策展人、研究者、收藏人、模特,甚至是美术馆的巡视员,这些人物形象都在这样一次艺术冒险中变得异常鲜活与可敬。“理解艺术,就是理解这个世界。爱艺术,就是爱这个世界。”因为在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都饱含着艺术家“全部的热情”,那是用生命绘出的乐园,是一个永远不会失去真、善、美的世界。尽管在方寸之间,却别有洞天,旖旎无限。


 画布下的乐园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