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物欲时代的来临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08664361
作者:郑也夫
页数:280页

作者简介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中国本土学者首部系统解释“消费”的著作。书中直指在温饱满足的“后”物欲时代,当空虚和无聊袭来,我们的精神该何处安放?是用“买买买”的过度消费来充填物欲;还是寻求其他刺激,酗酒或是吸毒。郑也夫独辟蹊径从消费的角度入手,完整而富有逻辑地对消费机制和消费心理进行了分析,提出未来社会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物质炫耀已走到尽头,人类可以用游戏代替“无休止的过度消费”,让人在“游戏”中实现自我。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视角独特,行文畅达,兼具解释、批判与建构三重功能。或许一部书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多少有助于人们在精神上获得解放。

书籍目录

序 言 // V
再版序 偶作预言家,不信理想国 // XI
第一章 快乐哲学批判与人性之再认识 // 001
第二章 消费:解释、批判与辩护 // 019
第三章 广告 // 039
第四章 消费的门槛 // 059
第五章 商人的操控 // 079
第六章 物质崇拜与身份证明 // 099
第七章 非物质化与虚拟空间 // 119
第八章 时尚 // 145
第九章 收入、 消费与幸福 // 167
第十章 消费、 工作与休闲 // 185
第十一章 贵族文化与大众文化 // 201
第十二章 走向游戏的时代 // 217
参考书目 // 237
主题索引 // 245

内容概要

郑也夫
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1963年考入北京八中,1968年7月离校赴北大荒。
在校时曾任班长,此乃一生中的至高职务,以后近40年中始终是标准“布衣”,未担任过任何一级正式与非正式的官职。
在北大荒务农、造砖、伐木、采石、教书,逾八年。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读书。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1982年获哲学硕士。1985-1986年在美国丹福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
因不满时下学术空气,不断跳槽,先后在北京社科院、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供职,唯社会学专业至今不綴。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主持人,“实话实说”总策划,不堪各级“婆婆”的审查管束,终于金盆洗手。
曾作自我素描:懒散,不整衣冠,精神上却有洁癖,若游戏规则不公正宁可不参加。青年时代思想步入异端,再难返回正统。微染自虐症,少时习中长跑,年近五十患冬泳症。以争辩为快事,虽对事不对人,却也常常得理不让人。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文/吴情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购物的方式和内容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买买买,一度成为社会常态,也形成了校园亚文化。淘宝天猫“双十一”、当当网店庆、亚马逊、京东商城成立几周年,商家和消费者一起在产品中狂欢。周遭的现实似暗示着这样一个事实:拥有越多便越快乐,个人的幸福感取决于占据物质资源的多寡。尽管在感情上不愿承认,但细想之下,确为实情。简单的消费行为,很多情况下并非由个体进行自主选择。该如何理解有关消费的诸多行为,尤其当消费成为每个人生活中难以回避的一部分?《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中国当代著名学者郑也夫著。有关消费的研究(主要是解释和批判),学术界的成果堪称汗牛充栋。可《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一方面侧重从学理上解释何为消费,以及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消费行为涉及的多方如何被组织到一起,最终促成消费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从目前的消费社会百态中,郑也夫先生预言道,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物质占有不再能提供区别性,追求牛逼的本性只好寻找新手段”,同时,在未来社会中,“工作的重要性丧失,未来的教育显然要融合生产本领和生活艺术”,也即,一个以物质占有为衡量个人价值手段的社会让位于一个侧重个人有尊严的诗意栖居的社会,也即“后物欲”社会。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我们的生活中消费如空气一般自然。不过,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消费显然不能简化于此,它的内涵复杂深广,且涉及商业社会的多个领域。在郑也夫看来,消费截止由五个方面构成:潜在消费者的崇拜心理(“以物品证明身份”),商人营销商品的种种努力(比如买通官员和专家以“消除对某一商品的社会制衡”),广告,降低消费门槛,以及时尚。五个方面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对潜在消费者的潜在影响力或声音。因此,即便面对一个简单的消费行为,也很难分辨其究竟是出于个体的真正需要得以展开,还是因为社会和文化的作用暗自驱动。不过,尽管在目前的消费社会中,我们对实物的消费占据着较大比例,但是“虚拟性的活动无所不在,影视、药品、游戏、戏剧、迪斯尼等等”,同时,实物消费占消费总额比重下降。虽然短时间之内无法完全评价这一微妙转变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其中可能隐含的思想轨迹。但郑也夫先生认为,这可能预示着一个“后物欲时代的来临”,部分因为“消费的非物质化和虚拟化,或者说生活的非物质化和虚拟化,已成趋势”,部分因为“工作将不是未来生活中的最主要内容”,工作不再是人们获得生存手段的主要手段,也无须为此遭受机制的异化,休闲为主的生活,这一多数人所向往的事物或将成为现实。郑也夫先生预言,“游戏将是未来生活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从当前过渡到这一社会,过程并不轻松顺利。“相反,游戏在前行中腹背受敌,它必须在物质挥霍和药物沉溺之间开辟自己的道路”,它毕竟代表着未来和希望。在这个社会,当有人问及个人天赋时,可自信地宣称“自己最大的天赋是玩”而丝毫不必感到羞耻,它允许一种适合人性的完善生存方式,以及存在的多重可能性。这样的社会,难道不值得憧憬吗?然而,在笔者看来,郑也夫先生的预言或多或少带有尼采式的“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倾向。以游戏为人生本务的社会,多少带有乌托邦的想象。构建这样的社区不难,但在很大规模上促成这一社会的形成,实难办到。商业资本主义逻辑下,真正能够做到“有钱有闲”的恐怕只会是少数人。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中下层人士,都无法充分发挥主体性使得工作不再重要,也无法在未保障生存、发展的基础前尽情地“游戏人生”。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     目前中国社会尤其是青年阶层的消费观,已经开始像以提升自身各项能力以及追求精神世界方向开始转变,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尤其是目前各类网络课程的盛行以及健康餐饮的风靡,其实这都表现了中国人已经开始由以前的只注重物质生活层面开始往更高的消费习惯开始进化。而郑也夫先生的这本《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正是在论述这种消费的演进,本书第一次出版于2007年,在十年之前郑也夫先生就精准了预言了中国社会消费观将出现巨变,让人不禁赞叹这位学者对于社会发展潮流的精准把握。而其实本书原为作者在其课堂的一门课程,但作者深入浅出的语言让本书虽然很具学术功底但又不晦涩难懂,实在是难等可贵。至于本书名字的由来,当然是为了至今贝尔先生的经典之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作为一本学术著作,本书也先抛出问题,在第一章叙述了中国当代的消费观现状,从而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关于人类三总追求的理论:舒适、牛逼、刺激。之后作者开始讲述厂商们如何通过广告、降低门槛等方法来引诱顾客过量的购买更多的物品来造成消费上的浪费,然后又从顾客角度来阐述由于崇尚时尚和物质崇拜所造成的扭曲的消费价值观。最后重新回到关于消费逻辑的深层探讨,并预测全民即将进入如古代贵族一般解决温饱,并因为工作重要性的丧失,开始追求生产本领和生活艺术中,最终物质已经满足不了人类炫耀与刺激,游戏才是人类的归宿。文章引用了凯恩斯的一个观点:生产问题解决了,失业和半失业将成为未来社会中多数人的常态。这个预言如果真的实现了,那刚获得星云奖的《北京折叠》就不再是一部完全的科幻小说了。而另一方面,作者对于游戏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消费这一预测,也渐渐的开始变成了现实,尤其是当今社会游戏产业的火爆,催生的非理性消费比比皆是。当然本书其实也为未来的消费观做了指引,由于追求生产本领和生活艺术的欲望越来越大,所以目前的尤其是对于中产知识阶级的提升自我的消费市场会越来越庞大,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另外目前对于生活艺术的消费已经从中国火爆的电影市场和娱乐市场可以看出端倪,而这两者估计在短时期内,将成为超越物质消费的主流。本书讲述的观点其实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就是物质生活的解决,这一前提是否会在之后的社会急转直下,反而变成了最大的危机呢?这显然不主要是社会学家的事,而是科学学者的问题…
  •     消费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主要部分,甚至发展成一种难以自控的病症,每到促销我们都忍不住买买买,但下单一时爽,拆完快递看着钱包心滴血,那么我们为什么总是忍不住买买买呢?其实,消费主义不是你一个人的错,而是当今社会以厂商主导的多股力量的合谋,北大郑也夫教授在《后物欲时代的来领》为我们讲诉了买买买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一、消费的根源性动机人们消费的根源性动机是什么呢?这就需要还原到人类最根本三个追求去了,舒适、刺激和牛逼。人类进化这么多年,其实一直处在匮乏状态,直到工业革命,物质开始极大丰富,人类第一次面临的温饱的全面解决,更多人才是抽身寻找生活的的意义,空虚和无聊便飘然而至,买买买(消费主义)趁机填补生活意义的空白,通过各种各样的消费满足人类:舒适、刺激、牛逼的需求。二、五大力量合力,让你买买买不停消费主义实际是厂商和消费的主导的一场全社会的合谋,通过厂商通过广告、降低消费门槛、借助权威操控社会、塑造时尚文化,消费者通过追求时尚和物质崇拜配合,最后五谷力量合谋,铸就了全民买买买的消费主义社会。1、广告:从忽悠到观念植入广告最早只是告知商品信息,以便消费者找到自己需求的商品,后来逐渐成为人们降低商品筛选成本主要参考,脑白金就是典型,通过洗脑,让你面对众多选择的时候,可以轻松选择熟悉的脑白金。随着广告降低选择成本功能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品牌,当你面对不熟悉的产品时,会优选选择看过广告的,尤其以前广告市场借助媒体(如央视)的权威性。随着需求的过渡满足,厂商们甚至创造需求,于是发展出了营销,营销是比广告从心理、到生理更全方位的消费诱导,利用了很多心理学技巧和人性的弱点,《影响力》《无价》《品牌洗脑》便满是关于营销套路和陷阱的例子,比如利用人的心理误差和生理情绪,诱导人完成购买。营销发展如今已经成为观念的植入,形成了品牌宗教,比如果粉。其实营销创造消费最经典例子是钻石消费,钻石本身并毫无价值,厂商硬生生的通过赋予其爱情和婚姻的含义,创造巨大的消费市场,并联盟限制钻石的供应量,以保证其高价。营销通过产品各种价值功能点的包装、便捷的购买渠道、无所不在的整合营销传播、各种价格技巧,让我们在消费社会无处可逃,只能乖乖掏钱,为无用买单。2、降低消费门槛工业时代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极大的降低了消费门槛,使得“女工穿得起以前女王才能穿的丝袜”,就连吃饭,也逐渐出现买着吃比自己做还划算的情况。除了价格门槛降低之外,商品本身的使用门槛也降低了,比如照相机,越来越简单,同时,省时省钱省力的购物方式不断发展,比如电商,使消费门槛的降低大大刺激了消费。3、商人借助权威操控社会商操控社会一个是用自己的力量,另外三个是借组媒体、专家和政府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比如淘宝塑造的购物节。借助媒体的力量,早些年电视时代尤其明显,央视标王标王频出,一方面借助媒体的权威和信用背书,一方面通过注意力的洗脑,比如脑白金。另外,请明星代言也属于此类。借助专家力量,比如早些年各种专家为商品背书,尤其保健品。借助政府的力量,国外主要通过游说和收买,国内则主要通过关上勾结,或者官既是商,比如烟草专营实现销售任务摊派。4、物质崇拜和身份证明社会形成阶层后,上层社会通过奢侈消费,与下层社会形成区分,下层社会不断模仿上层社会的消费,奢侈品一次一次沦为大众消费品,人们又不断制造奢侈品,形成炫耀性消费。上层社会通过消费来表明身份,下层社会因为向往和模仿,形成了物质崇拜。5、时尚时尚的形成有三个社会条件:1、打破垄断,没有商品再只是上层社会专享了。2、成本降低,使得大部分可以加入到追求时尚的潮流中。3、社会观念从尚“古”到尚“新”。追“新”可以满足人追求刺激的心理。时尚是厂商和消费者的合谋,巴黎一帮人每年决定时尚潮流,然后通过媒体传播,最后时尚潮人率先引领潮流,大众模仿,然后潮流泛滥变土,厂商又掀起新一轮潮流,大众有开启新一轮的买买买游戏,如此往复。三、消费主义的走向郑也夫调查了中国最具几年衣食住行娱乐在消费所占比例的变化来说明,物质消费占比越来越少,虚拟消费增多,消费主义必将走向游戏,因为游戏能持续满足人类刺激和牛逼的需求。我补充两点个人观点:1、资本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资本社会运作的最基本方式就是生产和消费,两者必须不断彼此扩大,但是人的需求有限,基本需求已经被满足,如果需求不能满足生产的再扩大,务必导致产能过剩,引起一些列连锁反应,进而导致经济危机,所以不管是厂商还是统治者,都希望努力创造需要,哪怕是明显没用的消费,才能使社会运转和发展下去。2、压力释放和焦虑因为社会发展畸形、信仰崩溃,消费有替代宗教的作用,消费成为人们纾解压力和焦虑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也因此跳入消费主义的怪圈,消费越多需要钱越多,需要增加工作量和时长来挣钱,越加消费来缓解工作压力,人们在这个怪圈中疲于奔命。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感慨有亮点:第一点是郑也夫先生的知识真的很丰富;第二点,其关于消费的观点还是没有超过西方的后现代理论家。
  •     物质、游戏等各种活动都是基于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吃饭穿衣不仅仅是一种表面活动,它和游戏一样,归根结底仍是满足人的精神追求。
  •     学习了
  •     我为什么消费,我是如何被消费,商人为了刺激消费都做了什么,如醍醐灌顶般的解释了消费的秘密。
  •     郑教授读书很广,笔记也记得十分精细,见解鲜明,看了确实开眼界,准备找相关的书再来读一读。其中有关广告一章,在我这个广告人眼里看还是隔了一层。
  •     这本书给我做了一些观点上的补充。and国内社会学家还是比法国那些会说人话啊。
  •     第一章对于人性的讨论角度独到;二到六章对于消费主义、商品拜物教、物质崇拜等观念的揭示和批判很有说服力;但在书的后半部分,特别是对于大部分人口进入温饱的假设和对于一些经济原理的批评在证据和逻辑方面稍显不足;个人认为就是未来世界是游戏的时代,也更有可能是“饥饿游戏”的时代,而不会像作者预测的这样乐观;总体而言,本书更像是一种各种理论的“搬运工”;即使国内相关的研究和数据的确缺乏,但作者在很多地方也有对于国内现状刻意回避的嫌疑,可能只有在课堂上才会有更丰富的、与国内现实联系更紧密的内容吧;本书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当前的一些状况难免大而化之,比如关于如今的时尚产业和文化产业分析的缺乏
  •     我们始于游戏,终于游戏,在温饱线后人所追求的舒适,刺激和牛逼都不可避免的在商政引导之下走向失控,沉溺于物质浪费和病态瘾。历史辅助人正视自我存在的问题,不走向物欲沉沦的要点不在约束,高度自律和硬性说教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应在正确选择下合理的‘成瘾’,说到底人生还是一个了解自我的过程
  •     知识补充
  •     郑也夫先生是为数不多的能把理论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学院教授,据说这是他最满意的著作。郑也夫指出,消费社会的最终后果就是“为消费而消费”,而且随着物质稀缺问题的解决和非物质消费的增长,非物质消费最终超过了物质消费,这大概就是作者所言指的后物欲时代。消费行为早已列入经济学家的监视范围。但是他们不愿意道出消费的秘密,而是将这些秘密转化成一套可以安抚人心的术语。秘密早已存在,秘密早已被人一点一点支离破碎地道出,郑也夫只不过是将这些泄露出来的秘密作了一番梳理,却让人震撼不已。
  •     本专业读前半部分的感觉真是微妙
  •     写得非常风趣了,读起来很爽。
  •     前面读着过瘾 后面有些坎坷
  •     “时尚总是只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人所运用,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一旦一种时尚被广泛地接受,我们就不再把它叫做时尚了。……时尚的发展壮大导致的是他自身的死亡。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即它的广泛流行抵消了它的独立性。——齐美尔。”——然而当一种时尚灭亡了,另一种时尚会出现,若干年后,又再复活,这是一种轮回。这本书个人觉得最精彩的部分是写消费欲望,其次是广告。整本书读下来算是流畅,作为休闲读物里比较学术的一本,能有如此的可看性算是不错的了。
  •     温饱解决之后,非物质的、娱乐的、游戏的……
  •     在各类人生意义的讨论中,比起文学,更信任以社会学或生物学为前提的切入方式。没了无休止的矫情循环,被赋予在可证的事实和可导的论点面前的判断空间。此书正是建立在人类的生物基础上,对全社会的集体无聊展开的讨论。
  •     探讨了当温饱不再是问题,人类将如何度过极度空虚的日子。最终解决方案直指游戏,引人深思。不乏眼前一亮的观点,值得一读。
  •     一部思想超前的作品。虽然我国目前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距离后物欲时代尚有一段距离,但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已在发达国家显现,未来中国社会也将面对物质丰饶带来的肥胖症、精神空虚和过度消费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     温饱即将全面解决,于是空虚、无聊必然发生。另一方面物质供应仍在加速,商人成为最强社会势力,消费成为最大社会运动。消费行为由五大行为或心理构成:广告、降低消费门槛、商人官员专家控制社会、时尚和物质崇拜。生产解决后工作不再是生活中主要内容,(半)失业将成常态。温饱解决后,物质不再是满足炫耀与刺激有力手段,游戏才是人类的归宿。
  •     你需要整理思考并且提出质疑。
  •     虎头蛇尾
  •     我们普通人的物质生活达到了古代贵族的水准,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放在精神生活上。郑老师的书写得浅显易懂,收益很大。
  •     其实本书可以写的再有趣一些。 所谓后物欲时代,就是不愁温饱却又无可事实无法满足自我到处找刺激的时代。
  •     很好看的,典型郑也夫作品,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和解释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社会和反躬自省的视角。赞。
  •     语言非常通俗易懂,道理也讲得很清晰。书的开头写得对于物欲的简化很精彩,但越往后,就跑题了。
  •     浅,而且后面几章基本在同义反复。3.5吧
  •     这书写的挺早的,但就像郑也夫自己说的,观点超前,现在读起来感觉才合上了
  •     行文流畅简约,结构清晰严谨,作为一本学术作品并没有什么门槛,谈论的则是正在发生并且亟待我们做出选择的事端。物质极大丰富解放了人,却也让人无所适从。有的人本可以选择高尚而无用的事业,但郑也夫提供的路径显然更加现实。
  •     关于消费的佳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