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经典

出版日期:2012-4-1
ISBN:9787544722228
作者:[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在大陆,王小波、苏童、阿城、止庵是他的忠实粉丝
在台湾,朱天文,唐诺是卡尔维诺不余遗力的传播者
在香港,梁文道说他一直在准备谈卡尔维诺,可是一直没准备好
权威版本,全面修订2006年单行本译本,并增补卡尔维诺各作品自序、后记、注释等重要资料
知名设计师全新装帧,精装双封设计,书脊烫金,封面采用原创线条图,赋予每部作品文学个性
本书36篇文章,论及31位经典作家及其作品,是进入经典世界最好的入门书。在这里,卡尔维诺向我们开放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秘密书架,娓娓道来他的理想藏书。凭着热枕和智慧,卡尔维诺让文学作品在读者面前呈现千姿百态的魅力。没有学院术语和新闻报道的油嘴滑舌,博学而非炫学,充满了对文学真正的热情。正因为此,这本书打动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的读者,无论他们是首次阅读,还是以一种新的方式重读。

书籍目录

为什么读经典
《奥德赛》里的多个奥德赛
色诺芬的《长征记》
奥维德与宇宙亲近性
天空、人、大象
纳扎米的七公主
《白骑士》
《疯狂的奥兰多》的结构
阿里奥斯托八行诗举隅
杰罗拉莫·卡尔达诺
伽利略的自然之书
西拉诺在月球
《鲁滨孙漂流记》:商业品德的日志
《老实人》,或关于叙述速度
狄德罗:《宿命论者雅克》
吉安马利亚·奥尔特斯
司汤达:知识作为尘云
给《帕尔马修道院》新读者的指南
巴尔扎克:城市作为小说
狄更斯:《我们相互的朋友》
福楼拜的《三个故事》
托尔斯泰:《两个骠骑兵》
马克·吐温:《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亨利·詹姆斯:《黛西·米勒》
史蒂文森:《沙丘上的凉亭》
康拉德的船长
帕斯捷尔纳克与革命
世界是一颗朝鲜蓟
加达:《梅鲁拉纳大街上的惨案》
蒙塔莱:《也许有一天清晨》
蒙塔莱的悬崖
海明威与我们
弗朗索瓦·蓬热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格诺的哲学
帕韦泽与人祭

内容概要

意大利当代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提名,却因于当年猝然去世而与该奖失之交臂。但其人其作早已在意大利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界产生巨大影响。
卡尔维诺从事文学创作40年,一直尝试着用各种手法表现当代人的生活和心灵。他的作品融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于一身,以丰富的手法、奇特的角度构造超乎想像的、富有浓厚童话意味的故事,深为当代作家推崇,并给他们带来深刻影响。《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命运交叉的城堡》、《帕洛马尔》等达到惊人的艺术高度和思想深度。《意大利童话》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意大利民间口头故事的原貌,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兼具,是再现意大利“民族记忆”之深厚积淀的不可多得的作品。《美国讲稿》是卡尔维诺对自己近40年小说创作实践的丰富经验进行的系统回顾和理论上的总结与阐发。他的作品以特有的方式反映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


 为什么读经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作为一个喜欢看书,但却阅读量少的吃惊的读者,我一向对那些作家的书单抱有额外的兴趣,当然与此相反的是我对所谓的“年度十大XXX”之类的书单却带有先入为主的厌恶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作为一个读者,或者说作为一个有着“老派”风格的保守主义读者,我总认为阅读在某一程度而言必将是一个小众而需要安静的东西,在带有着先天的以夺人耳目为目的的传媒心态下,我相当怀疑其中到底会有多少独特的材质值得我去挖掘。而在作家看来,好的东西毕竟是好的,因为他就在那里!少了夺人耳目和销量的顾忌之后,他们的推荐往往更对人胃口。我便是在这种好奇和信任感下翻开这本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在读书之前,我是抱着看大师眼中的大师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是说我是抱着去看究竟哪些是经典的目的去读的,而这与卡尔维诺写这本书的目的显然是不尽相同的,或者说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跑偏了。对于读者而言这是种幸运的悲剧。幸运之处在于也许我们能够发现完全不同于作者本身视角的一面,但不幸的是我们很有可能走入自以为是的高明见解中而毫不知情。初看这本书时,或许正由我前面所说的由于阅读目的的方向性错误,我在看完目录和第一节后我被一种发现新大陆的狂喜而冲昏了头脑,因为在我看来卡尔维诺总算有一次用了一种最为平易近人的语气来和读者交流,而不再是满满的卡尔维诺式创新。但是从第三章开始,那种熟悉而又一贯的困惑感好像又扑面而来了,而且相比小说更加密集而不知始终。于是我暂时放慢了读书的速度,看这种内行人的书评无不是如此。《文学回忆录》是这样,《被背叛的遗嘱》也是如此。或许由于节奏的放慢阅读的思路也就慢慢的一点点的跟上来了。于是我每晚就读那么两到三个章节。作家是一个比任何一个行业都更加需要天分这种星星的夜空。没有天分的作家哪怕他再怎么勤奋终究也只不过是干着在报纸边角写寻人启事这类东西而已。而说到天分,这包含的成分可就多了去了 想象力 文体 体裁 奇妙的语句但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自我。这种自我就是当我们念到 TO BE OR NOT TO BE时我们便会神经质的回想起莎士比亚的身影,而卡尔维诺的这本书他不但让我们见识各种各样不同一般的独特自我,他更在其中刻画了属于彻底自我的独特。而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则是把它分为了四个部分的。第一部分:卡尔维诺的经典定义这一部分我是读的相当随性,当然也读的是相当轻松。卡尔维诺先就给他心目中的经典之作下了一系列定义。而且每一点都足够接地气,在这里没有晦涩的文学术语和文坛秘事。而且每一点都足够清晰让人信服。从卡尔维诺的经典定义中我发现这并不是一个沉迷于晦涩和孤僻而引以为傲的作家的自得其意,他的范围广阔而偏僻的深入,而这种偏僻的深入就带有这他独特的自我色彩。我应该怎么形容这种自我色彩呢?就想他对经典所下的定义其中的一点那样:哪怕他的看法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但是细读下来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并非时代的噪音,而是历史绘画板上最具特色的素描之一。虽然在这种“大众”的经典定义之下难免可能会出现非大众的例外。第二部分:遥远的陌生这一部分在我看来是从奥德赛开始到西拉诺的月球结束。这一部分所提到的书除了开篇的奥德赛我稍稍有点了解,其他则介于一无所知和完全没有听过之间。这11篇里有史诗有小说有诗有自然哲学有传奇故事,题材各不相同,而对这些完全陌生的读者如我也是看的比较吃力,卡尔维诺没有把书评写成剧透而这也是有好有坏。诚然断了我们想要借此“读过”这些书的念想,但在这种念想背后产生的陌生感则让我们发现了所谓的经典的一些特质。我们从这些陌生而遥远的距离感中感受着其制造的力场,我不知道如何定义它甚至我都不了解他,但在缓慢地阅读中我已经不知不觉得站在我所读的作品的中央,站在这力场的中央他无意的唤醒那些似有似无的阅读体验,就好像当我们读到奥德赛里的多个奥德赛时,我们会想起堂吉诃德的作者不确定性,当我们读到娜扎米的七公主时我会想到一千零一夜的由来,当我们读到疯狂的奥兰多那“拒绝开始,也拒绝结束”的结构时,自然的《沙之书》会重回脑中。就是这种在时代和文化的距离感中我们仿佛却又带有熟悉的味道,让我在阅读中尽管时常摸不着头脑但也能够甘之如饴的接着读下去。第三部分:近代的亲切这一部分是从鲁滨逊的商业日志开始到福楼拜结束。相比于第一部分完全陌生,这里面提到的作家相比较而言也就更加“通俗”。至少很多作家的书我也看过那么一本。本以为或许会有英雄所见略同的亲切感但是卡尔维诺这次并没有说那些耳熟能详的代表作,相反除了笛福的鲁滨逊之外其他他所提到的作家的作品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代表作,而且就算是鲁滨逊也不是从类似冒险文学的角度去看的,卡尔维诺这次又以一次让我们见识了他的独特自我性。这种独特性到底是什么呢?或许我可以用他评价司汤达的一句话来解释:无论是他看待小说的方式,或者是他写小说的方式,卡尔维诺总会给出一个干净的有着直线轮廓的故事,在这个轮廓里的人物连贯而坚定地紧跟着他们洋溢的激情。在我读这部分的时候,我完全打消了想要找到所谓共鸣感的东西,因为我发现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尽管卡尔维诺是在解读他人的作品,但是在字里行间它都刻着卡尔维诺这个名字。也就是说如同我认识的一位书友曾经给出的阅读卡尔维诺的方法:不要试图弄懂卡尔维诺在讲什么,你只需要保持距离,知道你自己在读什么就足够了。就是带着这样的心态在阅读中那种明显有过阅读印象的书却又带有完全陌生的味道。这种有距离的亲切就不再简单体现在时间或空间上了,而是作为阅读广度和深度上的不足而衍生的模糊的似曾相识。而这种亲切感随着不同读者读来也必将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也将出现一种奇特的场面:作为原作的狄德罗和巴尔扎克们和作为推荐人的卡尔维诺以及作为卡尔维诺的读者们,这种读者的读者的奇妙传承却会在面对同一本书时,带有各自不同的自我并将其或多或少的融入其中,而这却是无声无息且水到渠成的。第四部分:抽象的愉悦至于最后这一部分则是从托尔斯泰到帕韦塞。同样的最后这一部分尽管有我熟知的海明威 帕斯捷尔纳克 马克吐温等作家,但是如同前面几部分一样我同样的对这些作家的评述经历着一种起先熟悉,其次不解,再到然后的困惑我是否真正看过,以致最后不情愿的承认我或许并没有读过,或者说我没有如我所希望的那样读过。最后一部分的作家也是看起来最不统一的一类人。其中有批判现实主义者,有幽默作家,有幻想者,也有百科全书式的“老学究”,但在我看来这些作家在卡尔维诺的眼里却都带有一种对自我和世界的沉迷,或许我应该换一种说法就是他们的作品尽管有的可能三岁小孩读来都轻松有趣,有的或许从骨子里透着一种晦涩,但这些却不妨碍人去反复阅读他。就如同他在第一节中所说的那样“他永远不会耗尽他要向读者诉说的一切的书”。这种不会耗尽是因为什么呢?在我读来是一种对于抽象事物的精准性描绘。如同格诺的一百兆诗一样,我们换个角度,调换一下位置,我们将惊奇的发现它完全变了另一个样子。这是一个通用词和抽象语并行的年代,而我们又会怎么说呢?我们可能会一遍遍的穿梭在语言和艺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我们可能每次会从不同的方向来临然后又从不同的出口出去。作为读者最恐怖的事情不是没有看到太多,而是在看到太多之后却只看到了其中开启的一种或者极少数的可能性。而这也是作家最为害怕的事情,总不能让一个读者的感受如同帽子一样可以随意的戴在上千人的头上吧?这种双方的“默契”使得写作者尽可能的准确叙述里往往就带上了一种哲学般的意味,而总有一部分读者会在其中自得其乐。说了这么多似乎还是没有说明卡尔维诺为什么写这本书的目的。是的,他的确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读经典,但是这其实并不是他的任务,要是你想知道为什么要去读,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去读读看,因为如果不读它,你永远不知道为什么要读经典。如果你非得为这个书名找一个合适的回答,那么我想最好的回答就是:因为它就在那里。
  •     这个世界有许多我们不懂但就是知道的事,比如鸡汤这么畅销又这么招人嫌弃;还有许多我们不了解但就知道很厉害的人,比如黑格尔,康德之类;那么自然还有许多我们看不懂但就是觉得很厉害的书,比如今天要说的这本《为什么读经典》。卡尔维诺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家,因为他丰富的想象力,和那种把我不懂的东西说得饶有趣味的能力(尽管看完了还是不懂)。在此之前还读了《如果在冬夜》、《美国讲稿》和他的祖先三部曲,当然了,还有他或许最出名的《看不见的城市》,但是,尽管读了他这么多作品,面对这本书,我依然要表示,尽管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是还是不知道他在讲什么……讲什么呢,讲对他一生都有很大影响的各种作家和作品,从荷马一直到海明威,从《奥德赛》到《风格练习》。其中有很多精妙的解释和引用,自然是属于那种你知道很好但是不知道到底哪里好的。所以,我们不妨讲点大家都能接受的东西。关于为什么读经典,这就得先说清楚什么是经典了,它不是某一篇文章,某一本书,而是你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一再重新读到的东西。就像你从来可能从来没有看过《独立宣言》,但是你知道“人人生而平等”;也可能你从来没有完整的读过《论语》,可你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更不用说那些在或明或暗的灯光与火光里所私下流传的鬼故事和民间传说了。更有趣的是,这么一来,经典好像成了一个包容一切却有万千种不同模样的东西。也就是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故事,永远在被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也有人说是两个:《奥德赛》和《伊利亚特》)。最近有这个印象是在读《日本妖怪奇谭》的时候总是想到在希腊神话里有类似的情节与设计(真是奇怪,竟然不是中国神话)。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把话题引向更加玄乎的方向了,经典是一种类似于“道”的存在,它是一种精神内核,隐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又表现出来,随着我们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也就越能触摸到它的存在。这样,通过对它的不断熟悉,我们也开始越来越接近这个世界最本真的面貌。再不济,就像苏格拉底所说,起码临死前又学了一首曲子嘛,不妨更加轻松一点,一是因为它是经典所以你不能不读(因为它随处可见)二正是因为你不能不读,它才是经典啊。这么来看,纠结于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既然没有意义,我们不妨来做点有趣的事情,展示一下在这本书里收集到的想象力。关于该怎么上天的问题,最近总会听到说“你怎么不上天呢”,我表示真诚的相信,不是他们不想上,只是没有人教过他们。在这里,我们可以透漏一点祖传的秘方,当然不是吃药这么不靠谱的事情(配药多麻烦啊),其实《圣经》里面就有记载,只要在腋窝下面绑两个花瓶,在里面充满祭品的烟就好了。其原理也十分简单,因为这些烟必须上升至天堂。或者有钱的小伙伴也可以选择买一艘小铁船,再弄一颗磁球往天上一丢。如果这些办法你都试过了,并且没有成功的话,我只能说,还有一个办法。弄一点,公牛骨髓做成的油膏,涂在前几次试飞所造成的淤伤上面,这样你就能追逐嫦娥姐姐的步伐了,月亮是通常会吮吸动物的骨髓的。至于到月球上会看到些什么,自然也有说明。这一切都记录在西拉诺的《月球之旅》上。比如月球上的贵族都是光着身子走,而且还在腰间挂着阳具造型的铜饰。又比如他们想要知道时间的会,会使用自己的鼻子,因为他们的鼻子会把影子投射在牙齿上,这样就有了日晷的功能。这样神奇的民族,他们的住房和饮食自然也有其特异之处,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作为一本严肃的书,自然不可能只有这些奇想(即使这些奇想,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还有更多关于作者的历史,以及对于当时国家的环境以及人类生存矛盾的探讨与哲思,还有政治上的讨论与争辩,不过,那就轮到智慧的读者自行判断了。嗯,希望你会对这篇文章感兴趣,这是我的微信公众号:shuimoshishu搜索“诗书”即可
  •     这是卡尔维诺评论集英译本的书名(Pantheon,1999),也是书中第一篇文章的标题。卡尔维诺的问号,揭示当代写作的一个病征,也即当代读者已基本上不读经典作品,更不要说古典作品了。读者这种阅读趣味的浅薄化,又与当代作家的匮乏和枯竭密切相关——当代作家也基本上不读经典作品,而这又是当代写作浅薄化的原因。  事实上,当代那些真正大师级作家,例如博尔赫斯,例如纳博科夫,又例如卡尔维诺,都是从经典尤其是古典作品中走出来的——不,他们才不想走出来呢,那是他们的营业源和休憩所。讽刺的是,他们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作家,这种误解,在于他们的读者只读到他们为止,而不读他们所读的并使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的古典作品。  读者这种偷懒,主要是源于这样一种错觉,以为文学是一路发展下来的,以为人类的才智是一路发展下来的,只要我们把握现在,我们就知道过去,甚至毋须知道过去。事实恰恰相反,不知道过去,就无从把握现在。同样恰恰相反的是,文学不是发展的,而是变化的,即是说,我们现在的作品,最好也只是像古典作品那样好(事实是永远达不到),文学绝不存在现在比以前好这回事。  所谓的古典与现代,也不是发展下来的,而是并置和交叉的。譬如说维吉尔继承荷马,但丁继承维吉尔,形成一条严谨的古典主义线索,但是,在维吉尔与但丁之间的奥维德,却是绝对的“现代”——“后现代”也许更准确。普希金从奥维德吸取养份,造创的却是浪漫主义极品。普希金的继承者们——随便举一两个名字——陀斯妥也夫斯基和契诃夫,则为现代主义小说奠基,另一位更远的继承者纳博科夫弄出的,却是后现代主义小说。要不要把这条线摸下去?美国当代的简约主义大师雷蒙德·卡弗,推崇的是契诃夫;更早的意识流大师福克纳,拜服的也是契诃夫;英国「女性主义」的弗吉尼亚·伍尔芙?又是契诃夫。  上述这些名字和线索,无非是表明,文学是一张花样百出的花毯。你把后现代主义摸上去,可能是前古典主义(如果有这个名称的话);你把殖民和后殖民文学摸上去,恐怕要碰上笛福;你去敲敲帕斯的窗子,开门的也许是庄子。  如果一个当代作家不能把自己的阅读织入这张花毯,那么,他想把自己的作品织入这张花毯也即成为一位大作家或有意义的作家,便是痴人说梦。当一个作家开始争名夺利了,其固疾可能就是他的写作无以为继了,他的资源匮乏了,而你细心检查他的身体,可能发现他身上缺乏的,就是古典作品的营养;当一个作家转行了,停笔了,重复了,水准下降了,变坏了,恶化了,你不用细心检查,他脸上的愁云惨雾早就告诉你,他患的又是古典营养缺乏症这一流行病。当代作家的匮乏即意味着他们不能把当代读者引向更深广的经典,遂令读者的品味愈来愈浅薄,结果是造成全社会的文化水平下降。  回到卡尔维诺,他对经典的定义比较宽,讨论的作品有三分二是二十世纪之前的,三分一是二十世纪的——这是颇为平衡的,同时也给出了一个阅读经典的尺度:已成伟大传统的那部分,应成为一个作家占三分二的阅读资源,另三分一用于阅读现当代经典。他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一文中,试图给经典下定义,同时,也解释了什么要读经典,双管齐下,保持他一贯的引人入胜的叙述力量。譬如第四条定义:“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再如第九条:“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更有意思的是第十三条:“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校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是经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和紧接着构成对照的第十四条:“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哪怕与它格格不入的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卡尔维诺的阅读非常广泛,从文学到哲学,从荷马、色诺芬、奥维德到笛福、伏尔泰、狄德罗,然后是一系列近现代名字:斯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福楼拜、托尔斯泰、马克吐温、詹姆斯、史蒂文森、康拉德、海明威、博尔赫斯,还有诗人巴斯特纳克、蒙塔莱、庞杰等。有时他也颇能照顾偷懒的当代读者,例如介绍色诺芬的《远征记》时,告诉读者可略去哪一章节,应细读哪一部分;介绍福楼拜时,不讨论长篇《包法利夫人》或《情感教育》或《圣安东尼的诱惑》,而选择一个晚上就可看完的小经典《三故事》——甚至进一步建议读者无耐性可略去最后一篇《希罗底》,而专注于《一颗单纯的心》和《圣尤里安传奇》。  卡尔维诺很清楚当代作家和读者对经典作品的漠视、畏惧和偏见,故在介绍时,尽量说得有趣。他还举一个例子,法国“新小说”健将之一米歇尔·布托多年前在美国教书时,人们老是向他问起左拉,令他烦不胜烦,因为他从未读过左拉,于是他下决心读整个《鲁贡玛卡家族》系列。结果他发现,它与他想象中的完全是两回事:它竟是一个神奇的宇宙,自成一个体系,令他着迷,后来还写了一篇精彩的解读文章。  尽管卡尔维诺写得生动活泼,但是如果对他讨论的经典缺乏起码的认识,乐趣就会少很多。经典的意义也正在此,如果我们读卡尔维诺和其他大师,却对他们之所以成为他们的原由一无所知,那么,我们阅读的乐趣也会少得多——甚至可以说,少得可怜。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评论
  •     第一篇是宣言,其他待我慢慢啃
  •     16.04.15 06F在外星人咖啡馆,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断断续续读了两遍,第一遍读的费劲,磕磕绊绊,囫囵吞枣,没有读过的书看的似懂非懂。第二遍通畅许多,却依然觉得没有全看明白,有时间再读第三遍吧。
  •     粗浅的我果然不适合这种书,这才是真正的大神啊!!
  •     20160630-0706
  •     见解很有深度,适合讨论
  •     尚未读
  •     读完发现自己看过的经典那么少。开头一文很好。
  •     论文用书。
  •     她在走着,不知道她在哪里;她在说话,不知道如何表达。说话的不只是人。树林和星星相会,在说话;夜间的花朵在沉思、石砌的房子在举行集会。 由力量与可能性所构成的系统围绕着每个人,它通常被称为命运。 蒙塔莱《也许有一天清晨》:也许有一天清晨,走在干燥的玻璃空气里,我会转身看见一个奇迹发生:我背后什么也没有,一片虚空在我身后延伸,带着醉汉的惊骇。接着,恍若在银幕上,立即拢集过来,树木房屋山峦,又是老一套幻觉。但已经太迟:我将继续怀着这秘密默默走在人群中,他们都不回头。
  •     文学评论怎么写?学习~
  •     奥德赛、奥维德、普林尼、阿里奥斯托和雅克
  •     这是本读后感
  •     只怪我水平不够 看书,可以从多种角度,喜欢作者的深入阅读,精读,可是我不行,水平不够 高手在民间啊,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大把人比你更努力,只是你的世界太小了,keep modest
  •     没读过那些书之前还是别看这本书吧
  •     尤其喜欢前几篇。对比读过的几本类似题材的书,感觉作家自身对于文学作品的看法,始终比文学评论家来得谦逊友好且平易近人(说简单点就是好懂),不少文学评论家骨子里透着一股高高在上的炫技意味,批评技巧显然已经盖过了所评论的作品本身。相比之下更喜欢卡尔维诺这样的。
  •     回头重读看过的书
  •     卡尔维诺是个神奇的老头,了解得晚了一点。从对经典的释义到对经典的重读,卡尔维诺更多地想展示的是一种阅读选择的养成。经典不是应该束之高阁的,再读重读,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都会产生不同的释义,经典是能成长在人心里那种潜在的东西,包括心灵的重塑,价值观的改造。与经典不同,二手评论占据着现在绝大多数书架,也许应该摒弃,去追随原文本,了解的经典越多,评论的意义越不明显。
  •     卡尔维诺给了我一个想要的“经典”的定义。人生阅历不够丰富之前慎读经典,然而我觉得可能并不准确,是否应该说,思维不够敏捷的人慎读经典呢?毕竟,经典之于畅销,就如大海之于泳池。布鲁姆说,经典不能帮助读者解决焦虑,相反经典本身,就是一种作者获得了的焦虑。那为什么读?因为我想认识这些焦虑
  •     “当毒药在准备中时候,苏格拉底正在用长笛练习一首曲子。‘这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首曲子。’”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自序中的这句话。
  •     匆匆而过,很多书都没看过,实在是惭愧!
  •     天才们都喜欢形而上学么?
  •     虽说是文学评论书籍但是也仍然通俗易懂,里面看到好多之前学英美文学时候看到过的著作,还蛮想把提到的这些书都弄来看一看的。喜欢经典作品!
  •     高攀未遂
  •     一长串书单,感受自己的渺小
  •     这部书本身就是经典。是他对许多经典名著的文学评论。卡尔维诺的语言达到优雅的极致,其知识底蕴无限深厚,从书中也只能窥到他的智慧范围的冰山一角。很好的书,推荐阅读。只是许多名著我都没有读过,因此看这部书感到非常艰涩。
  •     这是我读的卡尔维诺的第三本书 命运交叉的城堡 寒冬夜行人 然后就是这本 其中间隔了15年之久 然而我还是读不大懂 感觉一辈子都不会懂了
  •     何为经典?看卡尔维诺的十四条解释
  •     完全看不懂,就是很爱看
  •     我虽然没有看过原著,但是李翻译不止一次地把 外祖父 翻译成 祖父是肯定的 ,另一译者是黄灿然,译的也差强人意。不过对于卡尔维诺这个钻研叙述空间和形式的大家来说,可能就是什么人都译不好的。
  •     书评当如是
  •     虽然书名取自卡尔维诺自己的文章名,但还是不太合适,这本书明明就是一本读书笔记(多为七八十年代)。在三十五篇笔记中(作品是以意大利语文本范围取材,部分作家和作品没有中文译本),并不都是文学范畴,比如普林尼《自然史》,也并不都是耳熟能详之作,如纳扎米《七公主》;视角多样,着眼于叙事结构(卡尔维诺自认最擅长者)、主题、翻译、修辞、文化差异等等。写作比较随性,再加上部分作家和作品比较生僻,所得不多,待读了卡尔维诺推荐的作品后再读一下相关文章。
  •     要讀經典 所以以後還是不讀卡爾維諾了
  •     大师大师 看一点儿就赚/喜悦/平静一点儿 喜欢的句子划划 看不懂的跳过
  •     首篇文章可以读读。其余的不读也罢。很诧异卡尔维诺在中国这么》》
  •     大师写的书评就是不一样,只是读这书真的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而且最好对书中提到的书和作家又涉猎,不然就跟我一样,被动接受作者的观点,找不到一点点交流的酣畅,看完表示好累,希望能在读过更多的书之后再回看本书。
  •     想起以撒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与地球共存亡的歌曲。”当然,他是指着经典老歌说的,但用来解释经典著作也是精辟。对大多数书中作者及其作品都不甚了解,读来很费劲,全当导读了。等到以后把这些都读完以后再来看这本书的时候应该会有更丰富的领受了。
  •     卡尔维诺|经典总是常读常新,在你以为它已耗尽,却还是能提供你意外的养分;经典不仅会塑造阅读它的人的性格,甚至也能塑造一个时代的内在品格与精神。所以虽然读书经常会忘记书的内容,但它还是默默地影响着塑造着我们。#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遇到的人定义着我们是个怎样的人#
  •     序言值得一读再读,后面的正文,了解内容是读得愉快的前提。
  •     读者:我们为什么读经典? 作者:爱读就读了呗!
  •     卡尔维诺的阅读领域太广,他的评论也始终是切中要害的。为什么读经典呢?经典就是那些你不断重读的作品啊。
  •     几个月前完全不知道老卡在说些什么。现在一翻开就被吸引了。老卡展示了一个丰富的阅读世界。读了这本,才能更了解他的世界之广博。对历史和哲学,还有自然科学,他都有着深刻的研究。他对别的作家只言片语的评论总是那么中肯,而故事被他重述后充满了活力,读完后真恨不得马上去把那些书找来读。
  •     看了其中两篇,老卡的文字真的有种写入心扉的感觉。因为是文学评论,那些没看过的经典光看评论我也引不起共鸣。为什么读经典? 在配置毒药的时候苏格拉底在学竖琴。“为什么要学呢”“起码死前我可以弹一曲”
  •     因为不读人生一片荒芜。
  •     有許多書並不能稱經典,對軸心時代關注不足
  •     只读了一小部分,有时间希望读完。
  •     被名字骗过了,买了一本。除了书名的那篇文章,鲜有对现实有借鉴价值的文章。不过他的《黑羊》是真不错。总的评价——老司机翻车了。
  •     囫囵吞枣看了一下,真实是读不进去,但是好像很牛逼的样子
  •     文本大多未曾读过,但并不影响,因为我知道了为什么要读经典,就已足够。
  •     用清晰的文笔传达出复杂的论点之余,还不失卡尔维诺自身独特的文学纵深与通透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