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古巴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0199429197
作者:雷競璇
页数:262页

作者简介

2010年的冬天,我到了古巴,第一次踏足這片遙遠得仿如在天盡頭的土地,出發前內心很不平靜,惴度著:我祖父和我父親還會有什麼痕跡留在那裏嗎?出發到古巴之前,為了準備,我讀了點書,了解一下古巴華僑的歷史,知道這是非常沉痛的一頁。鴉片戰爭之後不久,華僑就抵達古巴,當時是作為「豬仔」飄洋過海被販運過去的,絕大部份被騙被拐甚至被擄掠被綁架,抵達之後,都成了奴隸。十九世紀時「華工」被販運到古巴,作為黑奴的替身,人數達到十四萬。清朝政府在同治末年派官員前往調查,當時還存活的,剩下約六萬。古巴華僑的歷史,就從這極為沉痛的一頁開始,之後連綿不絕,從未中斷。我祖父和父親到古巴謀生時,正是古巴華僑最好景的日子。然後來了1959年的革命,變成了社會主義國家,生活愈來愈困難,華僑走的走、走不了的老死當地,我到達古巴時,看到的夏灣拿唐人街殘破頹敗,華僑都垂垂老矣,只剩下三百人左右。
這就是這本《遠在古巴》的由來。

内容概要

雷競璇,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其後留學法國,修讀政治學,集中研究黑非洲國家,歷時七年餘,在波爾多大學得到博士學位。返港後相繼在中文大學及城市大學研究及授課十餘年,編、著有有關選舉、香港及中國政治之中、英文書籍多種,以及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若干篇。數年前辭去教職,改為自由撰稿人,社會與文化評論文章近年多在《信報》刊載。現仍擔任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名譽研究員。最新著有《窮風流》《據我所知》(牛津大學出版社)。


 遠在古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 在書店碰上這書, 即買。比星期日明報的介紹快了一天, 滿足了自己的虛榮。- 雷競璇是我很喜歡的一位作者/學者, 以前他在信報副刊的文章有兩三年是我必讀的, 後來沒有買信報, 接觸少了。他的學術功底很深厚, 寫的東西十分扎實, 可以說追十世都追不到。- 他寫的<窮風流>當年也是讀得超投入的, 寫他八十年代與妻子黃愛玲在法國留學的經歷。前輩說他與已過世的曾澍基是同一批人, 那一個火紅年代的出來的學者, 就是有種吸引力。他的《據我所知》我讀不完, 因為很多中國歷史的東西超越了我的知識範圍, 只好盼將來還有力回看了。- 這本書也很有意思, 原來他是台山人, 祖父及父親都曾到古巴謀生。父親死時他中學, 到母親兩千年後過身, 找回一大堆家書才想起這段家族歷史, 想去追回、卻已散失。後來了解到古巴還有一小批華人, 與港大合作做了個口述歷史的調研, 為華人的歷史補回了重要一筆:http://www.hkihss.hku.hk/en/research_training/cuba/index.html- 他寫父親的故事, 透著淡淡的哀愁, 卻沒有強烈的情緒。這種恬靜卻讓人感受很深。- 我因工作與雷教授接觸過, 當時他在利希慎家族的基金會, 這個古巴調研也有這基金會的支持。利氏來自廣東新會, 與台山也是四邑, 想來雷教授到這基金會工作也有點這種緣份。記得當時曾在新寧道與雷教授吃午飯, 這路名也是因為利氏家族為了記念四邑所起的。這也是粵港的歷史背景吧。- 書有幾點讓我比較深印象的, 一是雷教授對古巴華人的語言的重視, 以及對官方(指中國政府)用普通話來翻譯古巴地名的不喜。- 二是對古巴能在美國大門外屹立不倒的欣賞。他對古巴社會沒有流露出浪漫主義的情緒, 但還是比較能欣賞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特點(如公平、教育醫療的普及), 以及古巴的文化及民風。- 從他文中可見, 透過這計劃他也串聯到香港一些與古巴有聯繫的朋友, 並為這些老華僑做了點搭橋的工作。最後一章他把自己母親的觀音象送給一位古巴老華僑, 並送上對他們的祝福, 繞有喻意。
  •     最初在林道群先生的微博看到《远在古巴》即将出版的预告,其中引用作者雷競璇博士的一段话,关于古巴老华侨一段沉痛的历史。看到封面上一名老华侨抽着雪茄,发现我对他们的经历一无所知,包括古巴。今年春节前去澳门,经过星光书店看到这本书就忍不住买了下来。此书的中文简体版也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为什么《远在古巴》作者雷競璇博士对居住在古巴华侨群体那么感兴趣?因为他是台山人,当年他祖父远赴古巴谋生,辗转带上他父亲。到了1959年他祖父、父亲一起回到了香港,那一年古巴发生了革命,作者父亲又阴差阳错回到了古巴,无法脱身,滞留六年后才于1966年返回香港,两年后郁郁而终。作者直至母亲去世后整理遗物才发现一批当年父亲亲自从古巴寄回来的两百多封信,从中才了解他父亲在古巴那段伤心的过往。作者根据信中他父亲提到古巴的经历,了解到古巴老华侨群体各类人物、他们在古巴的居住地以及各种经历,但毕竟信件的叙述很单薄,有很多存在疑惑的地方,就这样古巴引起作者的浓厚兴趣,于是有了2010年底一次奔赴古巴的考察,对他父亲提到的各种人事进行追朔。这是本书第一辑的内容。 古巴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被美国长期经济封锁。本书的第二辑作者对现今古巴的见闻记录。基本可以了解到古巴这个国家的基本面貌。但随着古巴的逐渐开放,这些基本面貌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翻阅资料以及对当地华侨的访谈,作者发现古巴华侨的历史,自然是非常沉痛。古巴的华侨最初是鸦片战争之后陆续抵达的,绝大部分是被骗被拐甚至绑架,俗称“卖猪仔”。他们大多来自广东四邑(新会、开平、台山、恩平)。华侨在古巴的命运十分悲惨,当时他们是作为黑奴的替代品,主要从事种植甘蔗、烟草、咖啡等最繁重的工作。据当年清政府调查,在古巴的华侨达十四万人。起初华侨死亡率非常高,半数华人在抵达五年内死去。后来经清政府严重交涉古巴才停止了人口贩卖活动,在古巴的华人才渐渐稳定在六万左右。此后仍源源不断有中国人前往古巴,直至1959年古巴发生革命,变成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长期被美国经济封锁,再加上当年古巴政府亲苏联,中国人不再前往古巴谋生,导致在古巴的华人群体逐渐衰落。2013年年底作者最后一次去古巴时,仍在的华侨剩下150左右。留在古巴的老华侨由于长期与世隔绝,如今大多垂垂老矣,由于当年前往古巴谋生的这批华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并没有意识将这段历史保留下来。因此作者自从第一次从古巴回来一直惦念着这批华侨,一直想为这批老华侨保存一点记忆做点什么。经过争取,得到来自他故乡的利希慎基金会、香港大学的的资金支持,于2013年1月和12月两次前往古巴,每次逗留一个月,先后访谈了约四十位老华侨,将他们的记忆保存下来,本书的第三辑精选了部分访谈。这批访谈的完整部分也即将出版。 作者对在古巴老华侨的访谈记录显得无比珍贵,因为就在作者对他们进行记录的几年前已经有好几位已经去世,这个群体的消逝真的是可以预见的残酷事实,正如作者所言,这完全是跟时间赛跑。对于精选在本书的访谈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柏图先生。周先生并非生活在当年古巴华侨聚居的地方,在得知有个中国人去拜访他时显得很茫然,呆了一阵才一字一字吐出古老的中国话,作者形容这是“孤悬海外的遗音”。 值得一提的是雷競璇博士学术作风十分严谨,此书内容经过作者翻阅大量书籍,并实地考察撰写而成。比如在《流落远方的语词》提到,在访谈在古巴老华侨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用词有点特别,发现他们大多说的古老的广东四邑方言,作者根据严谨的考据,将一些常用的词和如今通译逐一进行甄别、对比。在《关云长在古巴》、《天主堂里的观音》提到在关于古巴老华侨群体信仰的种种细节,都根据当地老华侨的回忆的基础上,翻阅大量的相关的资料才最后得出结论。 前阵子在微博上看到朋友转发一条消息,滚石乐队在古巴免费开演唱会,古巴街道万人空巷。随着美国对古巴的邦交正常化,这个停滞了近半个世纪的国家或许会焕发出无穷的活力。这不禁联让人联想到七八十年代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谢谢Cain的书。给我补充了很多关于古巴这个依然坚守社会主义的知识和意象,也让我开始反思个人(华侨)在体制变迁下应该如何生活呢?
  •     勾起了我想去看看这个特殊的社会主义国家强烈的欲望。
  •     华侨历史读来总是让人唏嘘,有多少人从来就没有进入过公众视野中。anyway越来越想去古巴。
  •     古巴华侨的历史实在太过丰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